15画风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画风》

小学语文教案《画风》

小学语文教案《画风》小学语文教案《画风》1 学习目的1、会写涛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学习重难点1、写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具准备贴图、课件、生字卡。

学习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爱动脑筋的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是谁吗?〔出示贴图,相机贴出〕2、指名三人贴名字。

3、复习生字:请大家叫出他们的名字,有礼貌地和他们打打招呼吧!〔自由打招呼〕二、指导写字1、过渡:哎,他们的名字你们会写吗?〔会〕黄老师也相信你们会,会写这不难,但要写好就有点难了,你们能写好吗?〔能〕好,口说无凭,下面我们就来写一写吧。

2、那我们就先来写这个字吧:〔生字卡出示:涛〕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要在田字格中写好涛字要注意什么呢?〔指名说〕3、范写涛字。

4、下面,请小朋友们那出生字本,在田字格中练习写两个。

〔提示学生注意写字姿势,老师巡堂指导〕5、展示作业,进展评价。

三、朗读感悟1、出示三幅画,指名三人上来给画找主人。

2、请同学们赶快翻开书,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这三幅画的语句。

3、你画了哪些句子,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引导读完这三幅画的内容为止〕4、过渡: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把句子找到了。

〔课件出示:4~8段〕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些句子读好,对吗?〔对〕⑴ 就请你们先自由地练练吧。

⑵ 指名读,学生评:你想对他的朗读说些什么?⑶ 过各种方式的读,把读不好的局部练习读好。

〔如:挑战读,男女赛读,小组读等〕⑷ 齐读。

5、分角色朗读:如今,你们想不想换一个方法来读一读?〔想〕这个局部有几个角色?〔指名答复〕⑴ 下面,请你们在四人小组里面分工练习读一读吧。

⑵ 汇报:哪个小组能英勇地站到这里来读给大家听听?⑶ 学生评价:大家听了他们的朗读,感觉怎样?⑷ 全班合作读:刚刚在四人小组里你是练习读哪个角色的,待会儿你就站起来读哪个角色。

6、赵小艺、宋涛、陈丹把无形的风,用有形的东西表现出来了,多能干呀,你们快想句话夸夸他们吧。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画风》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画风》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画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能力目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二、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三、教学难点: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四、课前准备:1、CAI课件。

2、诗歌填空作业纸。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本教案呈现的是第二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画风》。

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陈丹、赵小艺、宋涛三个人在洁白的纸上画了房子、太阳、大树,他们啊准备画风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风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课文中什么地方告诉我们了?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找出相关的句子。

2、汇报。

风确实像小朋友说的一样。

所以当宋涛说:“谁能画风?”的时候……3、出示句子:宋涛说:“谁能画风?”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4、请小朋友再深入地读读陈丹的这句话。

多读几遍,想一想,假如你就是陈丹,你听到宋涛提出这样挑战性的话题,你会怎么想呢?你的心情会怎样?请你来读一读。

5、看样子,陈丹的心情非常复杂哦,让我们一起学着陈丹的样子来读一读这段话吧!(三)读文感悟,相互交流1、风到底画不画得出来呢?他们会怎样画风呢?请小朋友们再自由地读读课文,找一找三个小朋友是如何画风的,用横线画下来。

陈老师下来看到小朋友找的都很对!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画吧。

2、教师指导学习赵小毅画的风①出示赵小毅的画,小朋友们,你们猜猜这是谁画的?你是怎么知道的?②出示两段话,我们来读读这2段话吧!男同学第一段,女同学第二段。

③风在哪里?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风了啊?(飘、呼呼地转)。

要读好这一段,先要读好这两个地方。

你能让风藏在你的朗读当中吗?指名读。

④你读得真好,陈老师真的感觉到了风,我们学着他的样子来一起读读吧!⑤赵小艺画出了风,你想对他说些什么?⑥假如你是赵小艺,你第一个想出好办法来画风,别人都在赞美你,你会有怎么样的感觉?心情如何?指名说。

《画风》说课稿

《画风》说课稿

《画风》说课稿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15 课课文,下面是关于《画风》的说课画风》说课稿撰写说课稿不必拘泥于固定、呆板的模式。

另外,在语言表述上,既要把问题论述清楚,又切忌过长,避免陈词滥调,泛泛而谈,力求言简意赅,文词准确,语言针对性强。

要做到这些,并非易事,还需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多下苦功。

下面是关于《草原》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帮助!第四环节,理解中心句。

“是啊,我们人就像这五个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让我们再来读读丰子恺爷爷的这句话。

” (课件出示中心句齐读。

)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小结,相机板书:团结、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人人有用、人人有力量。

一、说教材分析:“生活中除了气温,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负数吗?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马上会联系生活说出见到的负数。

通过交流,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了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实用性,开阔了视野,对负数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15课《画风》。

《北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祖国的首都北京,通过《看雪》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认识了中国台湾省的小朋友。

今天,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指出这两个地方,既能让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领土,又能让学生从两地的地理位置上感受到距离,从而理解两地气候不同的原因。

这篇课文以一个有趣的题目,引起了课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

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即懂,但本文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中去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

课文塑造的是三个敢想敢做、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所以编者将本课安排在“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单元之中。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结合小学低段学生的识字和写字目标及本课的训练重点,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设定如下:1 、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2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杆”。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画风(1) 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画风(1) PPT课件
15 画风
李峤 (qiáo)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你会读吗





xi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án

xiăn
宋 涛 陈 丹
赵小艺
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 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 能!”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 中飘着。 旗子在空中飘着.
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她在 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 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 “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小艺笑着说:“我还能画!”她画了个拿 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返回

画风

画风

莲花盆小学李淑香一、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文中的小朋友是通过什么事物来表达风的。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二、教学重、难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知道文中的小朋友是通过什么来画风的。

三、教学时数:2学案设计:一、认真朗读课文3次,(请家长在书上签名)并圈出生字,写好卡片。

二、再读课文,回答问题:1、这篇课文写了、和在一起。

他们先画、、和,最后画的事。

2、宋涛、陈丹、赵小艺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宋涛画陈丹画赵小艺画三、拓展:1、你还有别的办法画风吗?请你画一画,然后也像他们这样写一写。

我画的是(),因为有风在吹,所以()。

4、声音、气味与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如果由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画什么?请你画下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份礼物送给你们,请睁大你的眼睛,伸出你的小手,接受礼物??(老师吹一口气),风来了,你们看到了吗?捉到了吗?(百度搜索/i?ct=503316480&z=&tn= baiduimagedetail&word=%B9%CE%B7%E7&in=9690&cl=2&lm=-1&st=-1&pn=1&rn=1&di=138905512485&l n=1894&fr=&fm=result&fmq=1331016152078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 s=&istype=2#pn1&-1&di138905512485&objURLhttp%3A%2F%%2Fpic%2F0%2F53% 2F5392%2F539229preview4.jpg&fromURLhttp%3A%2F%%2F%3Fp%3Dhome_imgv 2%26picid%3D539229&W480&H359&T7716&S48&TPjpg)(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刮风)2、风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那么风能不能画出来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画风。

小学二年级下册《画风》课文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画风》课文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画风》课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画风》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风这个自然现象的特点以及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风的神奇和无处不在。

本文是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风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风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风的声音录音、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风的声音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风的神奇。

然后引导学生谈论对风的了解和感受,引出课题《画风》。

2.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对风的描绘词语,如“轻轻地吹”、“呼呼地吹”等。

3. 课文理解: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风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如:风是如何产生的?风对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4. 图片观察:教师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描述风的特点和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描述风的特点和风的作用。

如: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风是如何吹动树叶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画风2. 板书内容:风的特点:轻轻地吹、呼呼地吹风的作用:吹动树叶、吹散云雾、使船帆扬起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自己的话描述风的特点和风的作用。

2. 作业答案:风的特点是轻轻地吹、呼呼地吹;风的作用是吹动树叶、吹散云雾、使船帆扬起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画风》的学习,学生对风的特点及其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课文理解方面,部分学生还需加强引导。

15画风课件 (PPTminimizer) (PPTminimizer).

15画风课件 (PPTminimizer) (PPTminimizer).


)显得( )。
丹 丹心 丹田 艺 手艺 才艺 忽 忽然 忽视 杆 旗杆 杆子 涛 波涛 海涛 转 转动 转椅
乌 乌云 乌鸦 显 明显 显示 丝 丝巾 雨丝 眨 眨眼 眨巴 陈 陈旧 陈放 斜 斜坡 斜阳
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前~~面~赵宋画~小涛了~~艺说一~眨:根~眨“旗~~眼是杆~睛风,~,,旗~想风子~~了把在~想旗空~,子中~~说吹飘~:得着~飘“。起我来能了!。”~只”~见~她~~在~房~子~
~棵了,~~~弯几风~~~~~陈宋赵三弯条车~~~~~~丹涛小个的斜在~~~~说想艺小小斜呼~~~~~~:了笑朋树的呼~~~~~想着友~“。雨地~~~,说正我丝转~~~他:说也,。~把着“会说~~画,画我:~上画风还“~的着了能下~~太,。画雨~阳忽!”了~擦然”,~说~~她去吹风着~~~~画,来把~,~~~画一雨~她了~~~了阵丝~在个~~~几风吹大拿~~~~片,斜树风~~~乌画了~旁车~~~云中。~边的~~~,的”~画小~~~又景~了男~~~画物~几孩~
赵小艺笑着说:“我还能画!”她画了个拿风车 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陈丹说:“风,看 不见,摸不着,谁也画 不出来。”
从这句话中,我知道风有两个特点
用“~~~~”画出文中小朋友画风的句子。
宋涛、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画。他们在洁白的纸上画了
房子、太阳、大树,衬丹还在树上画了几只小鸟。
宋涛说:“谁能画风?”
2、“旗杆”和“栏杆”的“杆”都念成gā对n。
()

3、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
15 画 风
① 宋涛、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画。他们在洁白的纸上画了 房子、太阳、大树,衬丹还在树上画了几只小鸟。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画风PPT精美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画风PPT精美课件

描写风的古诗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像风一样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和 气味,如果由你来画,你会怎样 画?

• • • •

叶圣陶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赵小艺、宋涛、陈丹正说着, 画 着,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 像都在动。一张张画显(xiǎn)得更 美了。
宋涛:
敢想 善于提出问题
陈丹:
敢于修正自 己的错误认识, 善于向别人学习。
赵小艺:
敢于迎接挑战 善于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 小结:
画风不是直接画 出来,是画与风有关 的事物。
我还有别的办法 画风吗?
•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 不用说我和你了。 • 但是( 候, • 我们知道风来过了。
Hale Waihona Puke )的时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 我说:“———————。”
说一说:
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
我说:“
。”
作业超市: 1、写一写,你是怎样画风的。 2、声音、气味跟风一样,也 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聪明 的你,开动脑筋把它们画下 来吧!


风,看不见,摸不着, 谁也画不出来。
谁能画风?
gān(旗杆)(栏杆)

gǎn(笔杆)(秤杆)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 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 着。
永远 gān ) 电线杆( 一杆( gǎn )枪 笔杆( gǎn )
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 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15.画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讨论:
1.是谁第一个提出要画风的?
2.又是谁第一个把风画出来 的呢?(她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研读体会: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gān(旗杆) 杆
gǎn(笔杆)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 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zhuàn( 转动) 转 zhuǎn( 转身)
课堂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 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课堂检测:
画风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飘动)的旗子 ( 斜斜)的雨丝

)的小树
( 转动)的风车
二、在括号内填写量语
一( 一( 一(
)画 )风 )旗杆
几( 几( 几( 几(
)乌云 )小鸟 )小树 )雨丝
三、 给句子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小组合作学习
• 小组内先分工,分角色朗读课 文。 • 汇报展示:小组朗读课文的成 果。 • 你喜欢课文里的哪一个孩子, • 你想给他或她说些什么?
思维拓展:
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 我说:“———————。”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我会画 我会画
大家画风有了这么多的方法, 相信给予你许多启迪。请拿起你 请拿起你手中的笔,来画画风吧! 手中的笔,来试一试画画声音或 气味吧!
赵小艺笑着说: “我还能画!”他画了 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 车呼呼地转。

转动的风车
风来了,
风把 旗子 吹 动 了,
风藏在 飘着的旗子 风来了, 风把 风车 吹 转 了, 风藏在呼呼转动的风车里。 里。
争当小诗人
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她在 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 画上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 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1)、风把雨丝吹斜了。
-----------------------------(2)、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
----------------------------------
作业
1.喜爱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 画出不同的风。 2.喜爱写作的你:把你的图画用 诗歌形式写下来。 风来了, 风把 吹 了, 3.第68页的 风藏在 里。 “读读写写”。
风把雨丝吹斜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朗读课文, 探究重点: 宋涛、陈丹和赵小艺分别是怎样画风的?
赵小艺:
陈丹: 宋涛:
再次感悟:
画风
学习第九自然段。
三个小朋友正说着,画着,忽 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 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讨论:为什么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分角色朗读:
小组合作
有感情
流 利


合作探究:
欣赏音效,激趣导入:
天河学校: 刘淑丽
15
画 风
听读感知:
自学要求:
1.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
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三个画风的小朋友 的名字,用笔圈出来。
chén dān
zhào

sòng tāo


赵小艺


复 习 巩 固
眨眼
乌云 显得
雨丝
忽然 旗杆
吹斜
涛声 文艺
自学指导: 同桌交流读课文,思考: 赵 小 艺、宋涛、 陈 丹是怎样画风的?把 描写小朋友画风的句子 用横线画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