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CMMI综述
研发过程体系总体介绍(CMMI)

2.输入:无 活动:通知参与外部联调的相关人员,准备好联调测试的环境 输出:无
1.输入:客户签字的《验收报告》(如果有) 活动:整理项目资料,沟通结项意向 输出:无 2.输入:《结项报告》模板 活动:撰写《结项报告》,并提交到配置库 输出:《结项报告》
结项
19
立项
结项
20
1.输入:纸档的《新项目申请表》 活动:新项目申请审批 输出:审批后的纸档的《新项目申请表》 2.输入:无 活动:邮件、会议或批准新项目申请,确定需求开发正式启动 输出:无 立项 3.输入:填写好的《裁剪申请表-XX模型》 活动:审批已经过EPG 组长批准的项目裁剪结果 输出:审批后的《裁剪申请表-XX模型》 4.输入:纸档的《立项评审报告》 活动:立项评审报告审批 输出:审批后的《立项评审报告》
5.输入:《测试报告》模板 活动:编写《测试报告》(测试通过时) 输出:编写好的《测试报告》
26
提交客户的 集成交付
1.输入:无 活动:参加集成交付评审会议 输出:评审问题 2.输入:TFS版本发布工作项 活动:确认审批 输出:无
结项
1.输入:无 活动:参加项目结项会议 输出:无
27
立项
1.输入:测试人员填写好的《测试规划》 活动:接受测试任务,指定测试负责人,审核《测试规划》 输出:审核意见 2.输入: 《技术评审检查单》 活动:参与立项技术评审 输出:评审问题 1.输入:编写好的《测试计划》 活动:审核《测试计划》 输出:审核意见 2.输入:《测试报告》 活动:审核《测试报告》 输出:审核意见
立项
13
立项
1.输入:PPQA提供的《人力成本预算表》模板 活动:收到PPQA提供的模板后,制定《人力成本预算表》 输出:制定好的《人力成本预算表》
CMMI基础理论(全面介绍CMMI基础)

一:CMMI简介1.1 CMMI发展简史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用于产品开发(或服务)的过程改进成熟度模型。
CMMI的最佳实践覆盖了产品构思、交付和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
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应美国联邦政府的要求开发的一种用于评价软件承包商能力并帮助其改善质量的方法。
Watts Humphrey将成熟框架带到了SEI并增加了成熟度等级的概念,将这些原理应用于软件开发,发展成为软件过程成熟度框架,它提供了一个评估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以及工程能力的标准。
1987年,基于Watts Humphery 等人的工作,SEI的Mark Pauk 等人建立了第一个CMM模型,即软件CMM。
1993年,SEI推出了CMM 1.1,这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CMM 版本。
十几年来CMM的改进工作一直不断地进行,相继有多个学科领域的CMM模型问世:SE-CMM, SW-CMM, IPD-CMM等。
美国国防采购与技术办公室领导了一个由政府、企业和SEI的代表组成的团队开始开发一个CMM模型的集成框架,即CMMI。
CMMI的基础源模型包括:软件CMM 2.0版本,EIA-731系统工程,以及IPD CMM (IPD) 0.98a版本。
2002年1月CMMI 1.1版本正式发布,并立即被广泛采用。
CMMI 1.2的三种模型·2·2006年8月,面向开发的CMMI(CMMI-DEV 1.2)版本正式发布。
为了适应更加广泛的应用,SEI 计划今后发布另外二种模型,分别是面向服务的CMMI(CMMI-SVC 1.2)版本和面向采购的CMMI(CMMI-ACQ 1.2)。
1.2 CMMI的过程域过程域(Process Area)是同属于某个领域而彼此相关的实践集合,当这些实践共同执行时,可以达到该领域过程改进的目标。
CMMI介绍范文

CMMI介绍范文CMMI(全称为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由CMM(能力成熟度模型)和IDEAL(逐步改进和高效自动化库)两个模型合并而成的一个统一模型,于2024年首次发布。
CMMI是一种全面的能力成熟度模型,用于评估和改进组织的软件工程和系统工程能力。
CMMI旨在帮助组织提高其工程能力,从而增强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通过CMMI,组织可以确定并改进其过程,从而提高其软件和系统开发过程的效率和可控性。
CMMI的设计框架分为参考框架和定义框架。
参考框架中包含了CMMI 的核心概念和能力成熟度级别,即初级、管理、定义、量化和优化。
每个级别包含了特定的目标和实践,用于评估和改进组织的成熟度水平。
定义框架中定义了CMMI的各个领域,包括项目管理、需求管理、配置管理、过程管理、工程管理、供应商管理等。
每个领域都有特定的目标和实践,用于指导组织在改进特定领域的能力时应采取的行动。
为了帮助组织实施CMMI,CMMI还提供了感知和改进指南。
感知指南提供了组织如何评估其当前的能力和成熟度水平的方法,以及如何识别需要改进的领域。
改进指南提供了组织如何改进其工程能力和实施CMMI的方法和技术。
CMMI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CMMI可以帮助组织评估其当前的能力和成熟度水平,识别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改进机会。
其次,CMMI 可以指导组织在软件和系统开发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实践,通过改进过程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第三,CMMI可以帮助组织建立一种持续改进的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地优化和提升能力。
最后,通过实施CMMI,组织可以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客户的信任和满意度。
总体而言,CMMI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组织工程能力的强大工具。
通过实施CMMI,组织可以提高其软件和系统开发过程的效率和可控性,从而增强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然而,在实施CMMI时需要充分考虑组织的特定环境和行业,并做好准备来克服可能出现的挑战。
需求开发与需求管理指引

需求开发与需求管理指引第1章C M M I综述·2·第1章 CMMI综述1.1CMMI简介 (4)1.1.1 CMMI发展简史 (4)1.1.2 CMMI的过程域 (5)1.1.3 CMMI的两种表⽰法 (6)1.2CMMI阶段式表⽰法 (7)1.2.1 成熟度等级L1:初始级的特征 (8)1.2.2 成熟度等级L2:已管理级的特征 (9)1.2.3 成熟度等级L3:已定义级的特征 (9)1.2.4 成熟度等级L4:量化管理级的特征 (9)1.2.5 成熟度等级L5:持续优化级的特征 (10)1.3CMMI连续式表⽰法 (10)1.3.1 能⼒等级0-不完整级的特征 (12)1.3.2 能⼒等级1-已执⾏级的特征 (12)1.3.3 能⼒等级2-已管理级的特征 (12)1.3.4 能⼒等级3-已定义级的特征 (13)1.3.5 能⼒等级4-量化管理级的特征 (13)1.3.6 能⼒等级5-持续优化级的特征 (14)1.4过程域的部件及解释 (14)1.4.1 必需部件 (15)1.4.2 期望部件 (15)1.4.3 信息部件 (16)1.5CMMI评估 (17)1.5.1 CMMI评估要求 (17)第1章 CMMI综述.3.1.5.2 CMMI标准评估⽅法SCAMPI (17) 1.5.3 CMMI评估考虑事项 (18)1.6CMMI和CMM的⽐较 (19)1.6.1 CMMI与CMM的模型⽐较 (19)1.6.2 CMMI 与CMM 过程域⽐较 (19)1.6.3 CMMI 与CMM评估⽅法⽐较 (21)1.7CMM/CMMI在中国 (21)·4·第1章 CMMI综述1.1 CMMI简介1.1.1 CMMI发展简史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学软件⼯程研究所(SEI),应美国联邦政府的要求开发了⼀种⽤于评价软件承包商能⼒并帮助其改善质量的⽅法。
Watts Humphrey将成熟框架带到了SEI并增加了成熟度等级的概念,将这些原理应⽤于软件开发,发展成为软件过程成熟度框架,它提供了⼀个评估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以及⼯程能⼒的标准。
CMMI基础简介

5
CMMI的优势
CMMI的优势
现今,越来越多的公司想要使产品和服务的交付做得更好、 更迅速、更便宜。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几乎所有的 组织都发现开发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复杂。组织必须能够管理 与控制这样复杂的开发和服务过程。
在目前的市场中,有成熟度模型、标准、方法论和作业指南, 可以协助组织改进经营方式,但是大多数可利用的改进方法 专注于经营的部分领域,并没有针对许多组织现今面对的问 题采取系统的方法。导致组织永远存在着孤岛(难以沟通) 和障碍。
影响质量的要素
SEI在协助企业开发和维护产品及服务品质的时候发现,影响
成本、进度和质量我的们要都知素道主有要根是据的过、程有、质人量的、工技作术是。十分重要的,
8
过程管理的前提
过程管理的前提
SEI 认定过程管理的前提是“一个系统或产品的品质会高度受 到开发及维护它的过程品质影响”。
这个前提理念既注重产品也注重过程
这个前提理念在全世界的品质活动中都可以体现,如, ISO/IEC标准的内容就与这个理念是一致的。
这个前提理念在制造业早就被建立和认可。 早在20世纪3这0年个代前,提Wa理lte念r S同hew样h也art开适始用利于用开统计发品。质管理原理,致力于过程改进 [Shewhart 1S93E1I]基。于这这些个原理理被念W在. ECdMwaMrdIs中D定em义ing了[D4e大mi类ng共192862]个、过Ph程illip域。
CMMI总结

CMMI总结1.CMMI 的全称为: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2.目前公司使用的是CMMI-for-DEV V1.2,通过的是CMMI LEVEL 3认证。
3. CMMI将CMM的多个模型合并到一个框架中,包括SE /SW /SS /IPPD几个专业领域的过程模型。
CMMI提供了流程改进的指导,指导制定软件企业研发的的一系列流程,监督流程的执行,并据反馈的结果进行过程改进。
4.CMM共有五个等级,分别标志着软件企业能力成熟度的五个层次。
初始级Initial可重复级Managed(Basic Project Management)已定义级Defined (Process Standardization)量化管理级Quantitatively Managed (Quantitative Management)优化管理级Optimizing (Continuous Process Improvement)5.原则(1)、强调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2)、确定改进目标.一、I PD基本介绍1. IPD, 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是一套产品开发的模式、理念与方法。
2. IPD作为先进的产品开发理念,其核心思想概括如下:a) 新产品开发是一项投资决策。
b) 基于市场的开发。
c) 跨部门、跨系统的协同。
d) 异步开发模式,也称并行工程。
e) 重用性。
f) 结构化的流程。
3. IPD框架上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来具体现IPD的核心思想.市场管理市场管理从客户、投资、市场等产品生存的外在客观环境因素来影响产品的特性和生命。
包括:a) 客户需求分析$-产品价格(Price);A-可获得性(Availability);P-包装(Packaging);P-性能(Performance);E-易用性(Easy to use);A-保证程度(Assurances);L-生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of cost);S-社会接受程度(Social acceptance)。
CMMI体系概述

CMMI体系概述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是一个被广泛采用的过程改进框架和评估模型。
它提供了一种尝试和提高组织内软件和系统产品开发、维护和管理过程质量和效率的方法。
CMMI通过一个层次结构来组织和描述这些过程,并提供了一种评估和改进这些过程的方法。
CMMI最初是由美国国防部为了提高其软件和系统产品开发过程的能力而开发的。
该模型最早是以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的形式出现,它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领域。
然而,随着对软件开发以外过程的需求增加,CMMI随后被引入和扩展到其他领域,如系统工程、工程、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等。
CMMI采用了一个层次结构的方法来描述和评估组织的过程能力。
这个层次结构由五个不同的成熟度等级组成,从最初的“初始”级到最高的“优化”级。
这些级别反映了组织过程的能力水平和成熟度。
在每个成熟度等级中,CMMI描述了一系列的过程领域和实践,这些实践描述了在组织中实现成熟程度所需的活动和任务。
这些实践可以被组织用来评估并改进其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CMMI的主要目标是帮助组织提高其过程能力,并在产品开发、维护和管理过程中实现更高的质量、效率和可靠性。
通过采用CMMI,组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其过程,提高与合作伙伴的协作和沟通,在市场上增强竞争力。
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和认可,CMMI已经成为许多组织在过程改进和能力评估方面的首选模型。
在一些领域,如国防、航空航天、金融和电信,CMMI已经成为实施组织过程改进的行业标准。
尽管CMMI在过程改进中有很多好处,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批评。
有些人认为,CMMI过于复杂和繁琐,实施起来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特别是对于小型企业来说。
此外,一些人也认为,CMMI过于侧重于过程和文档,而忽视了创新和灵活性。
总的来说,CMMI是一个广泛应用的过程改进框架和评估模型,它提供了一种帮助组织提高过程能力和质量的方法。
CMMI体系简介及工作流程

产品与过程质量保证 Product and Process Quality Assurance(PPQA)
配置管理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CM)
PA不是孤立的!
质量保证
度量分析
需求 管理
项目计划
配置管理
CMMIonline
CMMI级别
如果该级别的全部PA达到要求了,就认为该级别达到了。 如何判断PA达到要求呢?
每个PA包含几个目标(Goal) 如果这个几个目标都达到要求了,就认为该PA达到要求
了 如何判断Goal达到要求呢?
每个Goal包含几个实践(Practice) 每个实践达到要求了,就认为该Goal达到要求了
GP 1.1: 执行特定实践
GP 2.1: 制订与维护组织方针 GP 2.2: 制订过程计划 GP 2.3: 提供资源 GP 2.4: 分配职责 GP 2.5: 培训人员 GP 2.6: 对工作产品进行配置管理 GP 2.7: 识别相关人员 GP 2.8: 监控过程 GP 2.9: 评估过程符合性 GP 2.10: 高层管理者评审
GP 3.1: 建立一个定义的过程 GP 3.2: 收集改进信息
Required, Expected, and Informative Model Components
Required(必须的): SG和GG Expected(期望的): SP和GP Informative(提供信息的):子实践、典型的
GG 2: The process is institutionalized as a managed process.
通用实践Generic Practices (GP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C M M I综述第1章CMMI综述·2·1.1CMMI简介 (4)1.1.1 CMMI发展简史 (4)1.1.2 CMMI的过程域 (5)1.1.3 CMMI的两种表示法 (6)1.2CMMI阶段式表示法 (7)1.2.1 成熟度等级L1:初始级的特征 (8)1.2.2 成熟度等级L2:已管理级的特征 (9)1.2.3 成熟度等级L3:已定义级的特征 (9)1.2.4 成熟度等级L4:量化管理级的特征 (9)1.2.5 成熟度等级L5:持续优化级的特征 (10)1.3CMMI连续式表示法 (10)1.3.1 能力等级0-不完整级的特征 (12)1.3.2 能力等级1-已执行级的特征 (12)1.3.3 能力等级2-已管理级的特征 (12)1.3.4 能力等级3-已定义级的特征 (13)1.3.5 能力等级4-量化管理级的特征 (13)1.3.6 能力等级5-持续优化级的特征 (14)1.4过程域的部件及解释 (14)1.4.1 必需部件 (15)1.4.2 期望部件 (15)1.4.3 信息部件 (16)1.5CMMI评估 (17)1.5.1 CMMI评估要求 (17)第1章CMMI综述.3.1.5.2 CMMI标准评估方法SCAMPI (17)1.5.3 CMMI评估考虑事项 (18)1.6CMMI和CMM的比较 (19)1.6.1 CMMI与CMM的模型比较 (19)1.6.2 CMMI 与CMM 过程域比较 (19)1.6.3 CMMI 与CMM评估方法比较 (21)1.7CMM/CMMI在中国 (21)第1章CMMI综述·4·1.1 CMMI简介1.1.1 CMMI发展简史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应美国联邦政府的要求开发了一种用于评价软件承包商能力并帮助其改善质量的方法。
Watts Humphrey将成熟框架带到了SEI并增加了成熟度等级的概念,将这些原理应用于软件开发,发展成为软件过程成熟度框架,它提供了一个评估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以及工程能力的标准。
1987年,基于Watts H umphery 等人的工作,SEI的Mark Pauk 等人建立了第一个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即软件CMM。
1993年,SEI 推出了CMM 1.1。
十几年来CMM的改进工作一直不断地进行,相继有多个学科领域的CMM模型问世:SE-CMM, SW-CMM, IPD-CMM等。
美国国防采购与技术办公室领导了一个由政府、企业和SEI的代表组成的团队开始开发一个CMM模型的集成框架,即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CMMI的基础源模型包括:软件CMM 2.0版本,EIA-731系统工程,以及IPD CMM (IPD) 0.98a版本。
2002年1月CMMI 1.1版本正式发布,立即被广泛采用。
Array图1-1 CMMI 1.2的三种模型第1章CMMI综述·5·2006年8月,面向开发的CMMI(CMMI-DEV 1.2)版本正式发布。
为了适应更加广泛的应用,SEI计划今后发布另外二种模型,分别是面向服务的CMMI(CMMI-SVC 1.2)和面向采购的CMMI(CMMI-ACQ 1.2)。
注:本书论述的CMMI是CMMI-DEV 1.2。
1.1.2 CMMI的过程域过程域(Process Area)是同属于某个领域而彼此相关的实践集合,当这些实践共同执行时,可以达到该领域过程改进的目标。
CMMI-DEV 1.2有22个过程域,见表1-1(按字母排序)。
第1章 CMMI 综述 ·6·表1-1 CMMI-DEV 1.2的22个过程域1.1.3 CMMI 的两种表示法CMMI 有两种表示法:一种是阶段式表示法;另一种是连续式表示法。
图1-2 CMMI 的阶段式表示法阶段式表示法把过程域分成5个成熟度等级,指出达到每一成熟度等级必须实施哪些过程域。
成熟度等级提供一个阶段式过程改进的建议顺序。
如图1-2所示,一个成熟第1章CMMI综述·7·度等级包括多个过程域,每个过程域包含共性目标和特定目标,以及共性实践和特定实践。
图1-3 CMMI的连续式表示法连续式表示法则将过程域分为四大类型:过程管理过程、项目管理过程、工程过程以及支持过程。
每类过程中的过程域又进一步分为“基础的”和“高级的”。
在按照连续式表示方法实施CMMI的时候,一个组织可以把项目管理或者其它某类的实践一直做到最好,而其它方面的过程区域可以不必考虑。
1.2 CMMI阶段式表示法成熟度等级是一组经过定义的渐进式过程改进指标,达到每个成熟度等级,则代表组织过程的某重要部分有了稳固的基础。
CMMI的阶段式表示法将成熟度划分为5个等级。
除了初始级以外,每个成熟度等级都有若干个过程域,如表1-2所示。
由于成熟度等级是循序渐进的,如果想达到某个成熟度等级,例如CMMI 3级,除了满足CMMI 3级本身11过程域之外,还要满足CMMI 2级的7个过程域,依此类推。
第1章CMMI综述·8·表1-2 CMMI阶段表示法:成熟度等级和过程域的关系表1.2.1 成熟度等级L1:初始级的特征在成熟度第1级中,过程通常是混乱的,而且组织通常没有提供稳定的开发环境。
这些组织的成功,往往依赖组织中个人的能力与拼搏精神,而不是使用一套经过验证的过程。
处于成熟度第1级的组织在这种混乱的环境中,也能开发出可以工作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往往伴随着项目费用超支和进度拖延。
第1章CMMI综述·9·1.2.2 成熟度等级L2:已管理级的特征在成熟度第2级中,组织已达到成熟度第2级所有过程域的特定目标和共性目标。
换言之,组织的项目已确保需求是被管理的,而且其过程是经过计划、执行、度量及控制的。
在成熟度第2级,需求、过程、工作成果及服务是受管理的。
在预定的时间节点(例如重要里程碑、重要的任务完成时刻),管理层都可以了解工作成果的情况。
1.2.3 成熟度等级L3:已定义级的特征在成熟度第3级中,组织已达到成熟度第2和第3级所有过程域的特定目标和共性目标,工作过程都已详尽地说明,并应用标准、规程、工具及方法来表现。
组织的标准过程(Organization’s set of standard process)是成熟度第3级的基础。
项目可对组织的标准过程进行裁剪,以建立项目过程。
成熟度第2级与第3级的主要区别在于标准、过程说明及规程的范围。
在成熟度第2级中,某过程在不同案例间的标准、过程说明及规程可能有相当的差异。
在成熟度第3级中,项目的标准、过程说明及规程都是从组织的标准过程裁剪而来的,以适用于某些特殊项目或单位。
组织的标准过程包括了成熟度第2级和第3级的过程,因此除了裁剪指南所允许的差异之外,整个组织所执行的过程都是一致的。
另一个主要的区别是,成熟度第3级的过程说明比第2级更加详细与严谨,基于对过程活动的了解,以及对过程、产品与服务的详细度量,可更主动地管理过程。
1.2.4 成熟度等级L4:量化管理级的特征在成熟度第4级中,组织已达到成熟度第2、第3和第4级所有过程域的特定目标和共性目标。
选定对整体过程绩效有重大影响的子过程,并使用统计和其他的量化技术来控制这些子过程。
建立质量与过程绩效的量化目标,并以该目标为管理过程的准则。
量化目标是根据客户、最终用户、组织及过程执行者的需求而设定。
以统计的术语表示质量和过程绩效,并在整个过程中受到管理。
针对这些过程,收集过程绩效的详细度量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界定过程变化的特殊原因,并适当地修正特殊原因的来源,以避免未来再度发生。
第1章CMMI综述·10·将质量和过程绩效的度量结果,纳入到组织的度量库(organization’s measurement repository),以支持未来以事实为基础的决策。
成熟度第3级与第4级的主要区别在于过程绩效的可预测能力。
在成熟度第4级中,过程绩效是由统计和其它的量化技术所控制,并且可以用量化方式预测。
但在成熟度第3级中,仅能说在质量上是可预测的。
1.2.5 成熟度等级L5:持续优化级的特征在成熟度第5级中,组织已达到成熟度第2、第3、第4和第5级所有过程域的特定目标和共性目标。
根据对过程变化共性原因的量化了解,持续进行过程改进。
经由渐进式的和革新式的技术改进,成熟度第5级专注于持续改进过程绩效,已经建立组织的量化过程改进目标,并持续修订以反映持续变化的经营目标。
量化的过程改进目标也当作管理过程改进的准则,用以度量、评估已进行的过程改进效果。
已定义过程和组织标准过程都是这些可度量改进活动的对象。
通过查找问题,加快共享经验教训,可以增强组织对变化和机会的快速反应能力。
过程改进是每个人的责任,它也使得过程改进不断得到循环。
在成熟度第5级中,过程改进解决过程变化的共性原因,以及界定、评估和执行可度量的组织过程改进。
改进方案的选择,以下列二者的量化了解为基础:(1)过程改进方案对组织过程改进目标的预期贡献;(2)执行时的成本和对组织的影响。
成熟度第4级与第5级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要克服的过程变化类型。
在成熟度第4级中,过程专注于克服特殊原因的过程变化,并提出统计上的可预测结果。
虽然过程或许可以产生预期的结果,但该结果不足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成熟度第5级,过程专注于克服过程变化的共性原因,并改变过程(也就是改变过程绩效的平均值)以改善过程绩效(同时维持统计上的可预测性),以便达到预期过程改进的量化目标。
1.3 CMMI连续式表示法能力等级(C apability Level)表示一个组织在实施和控制其过程以及改善其过程绩效等方面所具备的能力。
一个过程能力等级由这个过程的若干相关的特定实践和共性实践所构成。
这些特定实践和共性实践如果得以执行,则将使该组织的这个过程的执行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增强该组织的总体过程能力。
过程能力等级模型中的能力等级的着眼点在于使组织走向成熟,以便增加实施和控制过程的能力并且改善过程本身的绩效。
这些能力等级有助于组织在过程改进各个相关过程时追踪、评价和验证各项改进进程。
连续式表示法中,每个过程域的能力等级划分0~5级(共6级),从0~5编号,它们是:0 不完整级;1 已执行级;2 已管理级;3 已定义级;4 量化管理级;5 持续优化级。
CMMI模型的连续式表示,按照过程域之间的关系分成四个类型:过程管理过程、项目管理过程、工程过程和支持过程,如表1-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