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牙防模式总结概述_陶红
口腔健康的三级预防

口腔保健知识健康的口腔应具备以下要素:没有任何疼痛和不适;具有良好的功能———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
世界卫生组织给“口腔健康的标准”下的定义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色泽正常,无出血现象。
一、口腔卫生的基础保健(一级预防)是:保持口腔清洁,尽量在每次进食后刷牙或漱口、正确使用牙线;维持正确而均衡的饮食习惯;不要养成偏侧咀嚼习惯;定期到医院检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正确的刷牙方法和科学地护理口腔,才能保障口腔健康。
刷牙的重点部位是牙齿的邻面、磨牙的咬合面、龈沟和牙冠的颈1/3处。
习惯使用的拉锯式横刷法易损伤牙体、牙周组织,而且刷毛不易伸入牙间隙,因此清洁效果不佳。
正确的方法是竖刷法结合水平震颤法,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约3分钟。
保健牙刷的基本要求:小头、圆头、磨毛、软毛;牙刷每季度至少更换一次,刷毛变硬、变毛应及时更换,不可用开水泡软牙刷。
当然定期到医院检查是最好的预防保健方法。
有牙龈出血就提醒您可能有牙龈炎,这是牙周病的早期表现,需要洁牙治疗;发现蛀洞应及时充填,如果蛀洞加深,发展到牙髓炎或根尖炎则需根管治疗。
二、口腔健康的二、三级预防: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量保存牙齿,维持良好的功能窝沟封闭。
对新萌出的恒牙易发生龋病的发育窝沟用特殊材料进行封闭,预防龋病的发生需进行龋洞充填。
因为牙齿自身没有再生能力,对已经发生龋病但未发展到牙髓炎或根尖炎的牙齿应在去除龋坏组织、并消毒后用牙科材料充填,避免龋洞加深。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保存牙齿的首选方法,是目前最彻底的补牙方法。
它不同于以往常说的只是“烂神经”,需要彻底清理牙齿根管内部的发炎组织和细菌,并在消毒后充填根管,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技术难度较大,常需复诊3—5次,治疗费用按患牙根管数量而定。
为了保证疗效,可能需治疗前、中、后各拍牙片一张。
治疗完成后因失去了牙神经血管给予的营养,建议对患牙做全冠修复,防止牙折裂。
条件适合的牙根经过根管治疗后可直接进行修复治疗,而不需拔除牙根。
口腔预防医学简介

口腔预防医学发展简史
启蒙时期——萌芽阶段
沙糖损齿:
唐初,孟洗《食疗本草》:多食沙糖有损牙齿 北宋,寇宋奭《本草衍义》:“沙糖小儿多食
则损齿”
口腔预防医学发展简史
理性发展时期——形成科学基础
里程碑性事件:
1838:第一所牙学院(美国) 1893:第一本牙科杂志 1889:第一次世界牙科大会(法国巴黎)
60年代:证实龋病与牙周病都是感染性疾病
口腔预防医学发展简史
诞生与发展时期——形成系统学科
美国国立牙科研究所——NIDR
70年代:病毒学研究;全美氟水含漱示范项目; 社会行为科学与口腔健康的关系
80年代: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新技术;流行病学 调查与研究
口腔预防医学发展简史
诞生与发展时期——形成系统学科
(一)预防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以社会人群为研究对象,用预防为主的策略思想, 采用多种科学方法探查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
健康与疾病的作用规律, 用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分析并评价, 制定防治对策,通过公共卫生措施, 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发生、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
相关学科与基本概念
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 公元900年,晚唐敦煌壁画:揩齿图 揩齿——手指,嚼木为刷
口腔预防医学发展简史
启蒙时期——萌芽阶段
牙签:
元代,赵孟《老态》:“食肉先寻剔牙签”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柳枝去风消肿
止痛,其嫩枝削为牙杖,剔牙甚妙” 清代,多种牙签,如柳木,银制
相关学科与基本概念
(二)公共卫生的概念
公共卫生——是以预防医学的概念、理论、 措施、方法与技能为基础,针对预防疾病, 促进人群健康而采取的社会性实践。
口腔预防医学ppt课件

漱口
7
二、刷牙
牙刷的选择及使用 有效刷牙方法 牙刷次数和时间 牙膏的选择 牙龈按摩和叩齿
8
牙刷选择及使用建议
刷头一般要稍小一点,以保证它在口腔中 能灵活转动。 刷毛要选择软硬适中,或稍软的。但要注 意,太软的毛易刷不干净。 牙刷最好每3个月更换一次。使用时间过长, 刷毛积存细菌,不利口腔健康。
推荐:使用保健牙 刷
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 牙龈颜色正常(粉红色),无出血现象。
15
第三节 我国口腔疾病防治事业的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口腔疾病防 治事业经过四个阶段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 跃。但是,形势仍不容乐观,我们还有很长 的一段路要走。
愿同学们将来推动我国口腔疾病防治事 业进一步发展,成为未来祖国口腔疾病防治 事业的栋梁之才!
作用:能增强牙齿软硬组织的血液循环, 提高牙周组织的抵抗力,使牙龈组织更健 康牙齿坚固而有光泽。 方法:拇示指稍用力按摩牙龈。上下两排 牙有节奏的碰撞,略闻声响,连续10下。
14
小结
口腔卫生保健的重点是控制菌斑 控制菌斑的方法
1、漱口
2、刷牙 预防宗旨:一生中不断地、彻底地、 清除牙菌斑 口腔健康的标准:
刷毛放于龈缘处,使刷毛与牙长轴呈45度,轻压刷 毛进入牙龈沟。 作短距离水平颤动,幅度不超过一个牙位。 每个部位振动5-10次后再移至邻近区域。
竖旋转法(Rolling Method)
将牙刷毛的侧面紧贴于牙面与牙龈 转动手腕向咬合面或切端旋转
11
刷牙的方法次数和时间
刷牙的要点
牙刷到位:45°齿龈交界处 力量适中,避免用力横刷 面面俱到,按顺序刷,不遗漏 有效刷牙动作:水平颤动,顺牙缝刷,牙面画圈 每次3分钟,每个区域5-10下 每餐后刷牙,至少早晚刷牙,强调睡刷头小:刷毛排列合理,适宜于分区刷洗及灵活旋转
口腔科健康教育内容总结

口腔科健康教育内容总结
口腔科健康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健康教育领域,它涉及到口腔健康的预防、保健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传授。
以下是口腔科健康教育内容的总结:
1. 牙齿的结构和功能:口腔科健康教育应该向受众介绍牙齿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牙齿的不同组成部分和它们的作用。
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并促使他们采取正确的口腔保健措施。
2. 口腔疾病的预防:口腔科健康教育应该教育人们如何预防常见的口腔疾病,比如龋齿和牙周病。
这包括正确的刷牙技巧、使用口腔清洁产品、控制饮食和定期去口腔检查等。
人们应该意识到,预防是最有效的口腔健康保护措施。
3. 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口腔科健康教育还应该传授正确的口腔卫生知识,教育人们如何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这包括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等方法。
人们需要明白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并且良好的口腔卫生对预防口腔疾病至关重要。
4. 口腔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口腔科健康教育应该教育人们如何早期识别口腔疾病的迹象,并及时求医就诊。
这有助于提前发现并治疗口腔疾病,避免疾病进展和加重。
5. 牙齿保护和修复:口腔科健康教育还应该向人们介绍牙齿保护和修复的方法。
这包括保护牙体的方法,如戴口腔保护器、
控制有害咬合习惯等,以及修复牙齿的方法,如补牙、牙齿矫正和牙齿美容等。
综上所述,口腔科健康教育应该涵盖牙齿结构和功能、口腔疾病的预防、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口腔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治疗,以及牙齿保护和修复等内容。
通过口腔科健康教育,人们可以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口腔预防医学

口腔预防医学引言概述:口腔预防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领域,致力于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的口腔健康水平。
本文将从口腔预防医学的概念、重要性、预防方法、预防措施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口腔预防医学的概念1.1 口腔预防医学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保障口腔健康。
1.2 口腔预防医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口腔健康的基础。
1.3 口腔预防医学包括口腔卫生教育、口腔疾病筛查、口腔保健指导等内容。
二、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性2.1 口腔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严重的口腔疾病会导致全身疾病的发生。
2.2 口腔疾病的治疗费用高昂,预防口腔疾病可以有效降低医疗费用。
2.3 口腔预防医学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口腔预防医学的预防方法3.1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问题,进行治疗。
3.2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刷牙、漱口、使用牙线等。
3.3 饮食健康,减少甜食和酸性食物的摄入,保护牙齿。
四、口腔预防医学的预防措施4.1 注重口腔卫生教育,普及口腔健康知识,提高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
4.2 加强口腔疾病的筛查工作,及时发现口腔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4.3 推广口腔保健产品,如牙膏、漱口水等,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五、口腔预防医学的未来发展5.1 随着科技的发展,口腔预防医学将更加智能化,如口腔健康检测仪器的应用。
5.2 口腔预防医学将与其他医学领域融合,形成更加综合的健康管理模式。
5.3 口腔预防医学将更加重视个性化预防策略,根据个体口腔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
综上所述,口腔预防医学在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重视口腔预防医学,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好自己的口腔健康。
同时,口腔预防医学也将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口腔预防医学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
三级预防包括一级预防(消除致病因素)、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和三级预防(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尽量恢复或保留口腔功能)。
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龋病常用的指数有恒牙龋失补指数、乳牙龋失补指数、龋均和龋面均、患龋率、龋齿发病率、龋面充填构成比和无龋率。
水氟浓度0.6~0.8mg/L时,龋均及患龋率最低。
牙周健康指数包括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和牙周状况指数(CPITN)。
OHI-S只检查6个牙面,分别为16、11、26、31的唇(颊)舌面和36、46的舌面。
口腔卫生指数(OHI)评价的是28颗牙,共12个牙面。
其中,DI-S是软垢指数,分为0-3级,0级表示牙面无软垢。
CI-S是牙石指数,同样分为0-3级,0级表示龈上、龈下无牙石。
PLI是菌斑指数,Turesky改良的Q-H菌斑指数则将菌斑分为0-5级,0级表示牙面无菌斑。
GI是牙龈指数,分为0-3级,0级表示牙龈健康。
SBI是龈沟出血指数,分为0-5级,0级表示龈缘和龈外观健康,轻探龈沟后不出血。
社区牙周指数(CPI)评价的是10颗指数牙的6个区段。
简化软垢指数DI-S分为0-3级,0级表示牙面无软垢。
简化牙石指数CI-S同样分为0-3级,0级表示龈上、龈下无牙石。
菌斑指数PLI和Turesky改良的Q-H菌斑指数将菌斑分为0-5级,0级表示牙面无菌斑。
牙龈指数GI分为0-3级,0级表示牙龈健康。
龈沟出血指数SBI分为0-5级,0级表示龈缘和龈外观健康,轻探龈沟后不出血。
社区牙周指数CPI评价的是10颗指数牙的6个区段。
注: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并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
检查口腔健康指数:口腔被分为六个区段,每个区段需要检查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
牙科预防培训总结范文

牙科预防培训总结范文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次由牙科医生组织的牙科预防培训课程,我对此深感荣幸。
这次培训课程的目的是提高我们对牙齿预防保健的认识和技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服务于患者,预防和控制牙齿问题的发生。
在此,我想分享一些我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首先,培训课程重点强调了牙齿预防的重要性。
预防胜于治疗,这一观念在牙科领域尤为重要。
我们学到了牙齿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和不当的饮食习惯。
通过正确的刷牙、使用口腔清洁工具、定期检查、均衡的饮食等,可以有效地预防多种牙齿问题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疼痛和治疗费用。
我们牙医在诊疗患者时,应该以预防为主,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
其次,培训课程详细介绍了牙齿预防保健的具体方法。
比如,正确的刷牙技巧是牙齿预防的基础。
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保持正确的刷牙姿势,每天坚持刷牙两次,每次刷牙至少两分钟。
另外,使用牙线和牙间刷清洁牙齿之间的间隙,定期使用漱口水来杀菌和消除口腔异味,也是牙齿预防保健的重要环节。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清除牙菌斑,预防蛀牙、牙周炎等牙齿问题。
最后,培训课程鼓励我们扩展牙科预防保健的宣传和教育。
我们学到了如何向患者普及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教导他们正确的刷牙方法和饮食习惯,以及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作为牙医或牙科助理,我们应该成为患者健康的伙伴,为他们提供全面的预防保健指导,增强他们的口腔健康意识。
通过这次牙科预防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牙齿预防的重要性和方法。
我将运用所学知识,不仅改善自己的口腔卫生习惯,也积极地向身边的人传播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
我相信,只有通过普及预防的理念和方法,我们才能真正降低牙齿问题的发生率,提高人们的口腔健康水平。
让我们以专业的态度和知识,帮助更多的人拥有健康洁白的牙齿!。
口腔预防医学

口腔预防医学引言概述:口腔预防医学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促进口腔健康。
本文将从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性、预防措施、常见口腔疾病、预防医学的创新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性:1.1 提高口腔健康意识:加强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从而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1.2 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通过定期口腔检查和预防性治疗,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1.3 促进全身健康: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良好的口腔健康状况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发生。
二、口腔预防医学的预防措施:2.1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使用牙线、使用口腔漱口水等,保持口腔清洁。
2.2 合理膳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保持口腔健康。
2.3 预防性治疗:定期到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三、常见口腔疾病:3.1 龋齿:主要由细菌引起,可通过控制细菌生长、改善口腔卫生习惯等预防。
3.2 牙周疾病:包括牙龈炎、牙周炎等,定期口腔检查和正确刷牙方法可有效预防。
3.3 口腔癌:与吸烟、饮酒、不良口腔卫生等因素有关,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
四、口腔预防医学的创新:4.1 牙齿密封剂:通过涂覆牙齿表面的密封剂,防止细菌滋生,预防龋齿的发生。
4.2 口腔预防疫苗:研发针对口腔疾病的疫苗,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4.3 口腔预防医学APP:开辟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提供口腔健康知识、定期提醒刷牙等功能,匡助人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五、口腔预防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5.1 个性化预防:根据个体的口腔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的口腔预防计划。
5.2 多学科合作:口腔预防医学需要与口腔医学、营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合作,综合预防口腔疾病。
5.3 大数据应用:通过采集和分析口腔健康数据,提供更精准的口腔预防建议和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年月第卷第期(总第期)基层医生不足之处和典型案例,主动指导他们的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
(3)基层卫生机构可利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及时上报相关信息,使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时了解情况,提高管理水平。
(4)卫生机构可利用EHR提供的丰富信息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3.2提高乡村医生使用EHR的积极性,扩大其使用范围(1)高校应加强技术指导。
(2)进行村医个性化服务试点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推广成功案例。
(3)使乡村医生认识到使用EHR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
(4)完善管理软件,使其操作更容易被村医所接受。
参考文献[1]Tang PC,Ash JS,Bates DW,et al.Personal health records:definitions,benefits,and strategies for overcoming barriers to adoption[J].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JAMIA,2006,13(2):121-126.[2]Blobel B.Advanced and secure architectural EHR approach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2006(75):185-190. [3]朱晓华,赖瑞南.居民健康档案的网络化管理[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3):1940-1941.[4]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5]曹德贤.寄语“十二五”医疗卫生信息化[J].中国数字医学,2011,6(1):9.[6]刘安平,魏二友,于智芬,等.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在社区医疗保健中的作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607-4608. [7]吴思静,郭清.国内外电子健康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困境[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226-228.[8]饶克勤,胡建平,李包罗.电子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收稿日期:2011-11-28](编辑:崔洪波)我国口腔卫生服务的战略总目标是21世纪人人享有口腔卫生保健,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治养防,以防促治”的牙防十六字方针[1]。
牙病防治模式是对口腔健康疾病防治工作的规律和经验总结,是对牙防实践经验的抽象和升华。
本文对我国现有的主要牙防模式做一总结概述,并对我国牙防工作的发展提出4点建议。
1我国已有的牙防模式1.1全国“牙防组”模式1988年,一批著名的口腔医学专家针对我国牙病患病率高,专科机构少,防治形势严峻的问题建议国家卫生部设立口腔卫生司或口腔卫生处,来加强我国的牙防指导和管理工作。
在当时国家深化改革,机构精简的背景下,时任国家卫生部医政司的张自宽司长提出组织一个由国家卫生部官员、专业单位领导和口腔预防专家组成的“三结合”结构,“牙防组”模式应运而生。
各省也参照这个模式,成立了“三结合”的省级牙病防治指导组,随后一些市、县也陆续参照这个模式成立了县级牙病防治指导组。
“牙防组”模式不占用国家编制和经费,办公机构多挂靠在专业的口腔专业机构,由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专业机构的领导和口腔预防专业人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牙防工作。
在国力不强、政府还不能拿出经费开展群众性的牙防工作的国情下,“牙防组”模式十几年来取得辉煌成绩。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筹划、推动和实施了多项重大牙防工作,如: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推进了全国广泛性我国牙防模式总结概述陶红①,周伟①,吴振刚①,刘成军①摘要对我国已有的牙病防治模式进行了总结概述,并对推进我国的牙防工作提出4点建议:(1)制订中长期牙病防治规划,为牙防工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2)大力推进社区牙防模式,并鼓励牙防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3)通过健康教育来不断提高居民口腔健康素养。
(4)倡导医教结合,做好中小学生的牙防工作。
关键词牙病防治;模式;对策[中图分类号]R18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68X(2012)01-0012-04Review on China’s Dent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ode/TAO Hong,ZHOU Wei,WU Zhen-gang,et al.//Chinese Primary Health Care,2012,26(1):12-15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China’s already existed dent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ode and puts forward four suggestions to promote dent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project:formulating long-term plan to provide funding and policy support for the dent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Promoting community-based mode and encouraging diversified development;Improving oral health literacy of residents continuously by health education;advocating combination of medicine and education to give better dental services to students. Key words dental prevention;treatment mode;countermeasureFirst-author’s address Pudong New Area Eye and Dental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Center,Shanghai,201300,China①上海市浦东新区眼病牙病防治所上海201300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组织了3次全国性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建立健全了全国牙防网络;举办了多期全国性的牙防骨干培训班;组织了多次全国性的大型口腔健康促进活动,组织牙防先进县评选,树立和推广各种类型的牙防工作模式,启动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示范点工作等。
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王陇德充分肯定了牙病防治指导组的组织形式,并高度评价了牙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指出“全国牙防工作体现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防治结合”,“牙防工作走出了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疾病控制之路”,“树立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配合搞好疾病控制的典范”。
“牙防组”模式也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赞赏。
2007年,“牙防组”因违规收取认证费,负责人违规领取补贴、财务管理混乱被国家卫生部叫停。
专业领域的牙防专家和同行仍旧认为牙防组的成立被认为是我国口腔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口腔预防事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时任国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齐小秋说“牙防组成绩是第一位的,问题是第二位的”。
1.2以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市为代表的城市模式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市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几个城市,在牙病防治工作上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具有较为完善的牙防网络和相对成熟的服务模式。
城市牙防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2.1相对完善的牙防网络体系。
上海市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牙防工作的探索,首先在市级设立了牙病防治所,多个区(县)也设有牙病防治所,各个区(县)牙防所下面有街道地段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保科和牙科,具有较为完善的三级防治网络。
截至2011年,上海市的17个区(县)中的12个设有区占(县)牙防所,其他5个区(县)的牙防工作由各区(县)的疾控中心承担。
在几代牙防专家的努力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多支牙防小分队长期以小学生为重点人群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各种牙病防治工作。
上海市牙防模式概括起来就是:政府主导,网络支撑,工作规范[2]。
深圳市[3]近年来也在大力推行由口腔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牙病防治所—社区口腔保健室和口腔诊所形成的二级口腔保健模式,牙防网络体系初步建立。
1.2.2以牙防项目为依托,推进牙防工作。
北京市政府自2005年起,平均每年拨款500万元,对7~9岁儿童免费实施“窝沟封闭,预防龋齿”项目。
至今已为近40万名儿童提供了免费服务,对其中80万颗易患龋病的牙齿进行了窝沟封闭,有效地预防了儿童龋齿的发生[4]。
上海市把小学生口腔普查普治和浅、中度龋齿治疗作为免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50年来,上海儿童少年的口腔普查普治累计逾1955万人,1993年以来每年普查普治55万人[5]。
2011年,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印发的《2011年上海市口腔病预防与控制工作要点》指出在上海市第三轮公共卫生3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中启动实施儿童龋齿窝沟封闭项目和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项目。
这些项目的开展实施将极大的推动城市的牙防工作。
1.2.3以社区为主阵地,发挥社区优势。
世界各国的牙科医疗机构均采取在社区中呈合理网络式分布,而且以私人的牙科小诊所为主的模式[6]。
我国在目前口腔医疗保健体制下,口腔医疗保健机构都集中在大的口腔医院或综合医院口腔科,这对牙病这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显然是不合适的。
随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和完善,把长期以来几乎都集中在大医院口腔医疗的人力、物力资源转向基层,把口腔疾病中最常见的“拔”、“补”、“镶”牙病的诊疗工作解决在基层和社区[7],可以更有效地满足群众对口腔医疗保健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北京市、上海市的三级牙防网络建设、深圳市的社区口腔保健室建设均体现了以社区为牙防阵地,发挥社区优势的特点。
1.3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代表的农村牙防模式山西省运城市经过近30年的牙病防治实践,在县、乡、村建立了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独立经营的农村牙防网络,基本形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的牙防模式。
截至2004年12月,运城全区已有口腔疾病防治机构及网点609个,其中地(市)级8个,县级35个,乡镇级125个,村级85个,厂矿29个,个体344个;口腔保健覆盖人口达390万人,占总人口的83.3%。
口腔保健从业人员达1158名,与总人口的比例为1∶4145。
5个目标县口腔健康调查显示:5~6岁儿童龋齿充填构成比上升到18.7%;12岁年龄患龋率下降为31.2%,龋均下降为0.71;15岁年龄组牙结石检出率下降到60.5%;全市13个县(市)已有10个县(市)被评为全国牙防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