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上科技制作教案设计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上-【制作与演奏(第一课时)-1教学设计】

老师:你们制作的乐器能发出4个音调吗?
5.引导学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
老师: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呢?把它们记录下来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体会乐器之美。
教学重点:
能依据设计方案制作乐器,并依据实际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
教学难点:
能依据设计方案制作乐器,并依据实际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一)提出和聚焦问题
回顾工程任务要求:
还记得我们要制作的乐器需要满意什么要求吗?
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制作与演奏》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科学 四班级 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 5 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影响乐器音调变化的因素。
2.科学探究:
应的调整。
3.科学态度:
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能够乐观思考,努力解决遇到的问题。
(二)科学实践活动
1.学生依据拟定的设计方案进行制作
2.制作过程中要规范使用工具,注意平安。
老师: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平安,尤其是在使用剪刀、裁纸刀、刻刀之类的工具时,要格外的小心,避开伤到自己和他人。
3.修改设计方案
老师:制作过程中假如发觉原来的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可以在原先的设计图上加以标注和修改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我们又长大了.升旗台在哪里.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旗杆的影子.影子为什么会变化自由研究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观察一棵树小动物的家观察蚂蚁0更多的小动物1.今天的气温是多少.追寻风的足迹3是谁制造了风云的观测下雨啦雨下得有多大明天的天气怎样运动前后运动于呼吸0、运动与心跳1、运动与大脑.我们又长大了教学目标:.了解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外部特征。
.学习运用科学预测方法,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
.能利用简单测量工具,比较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变化,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从多方面长期观测身体的变化,了解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并做好分项记录。
.能与同学合作测量,在总结交流自己身体变化情况的过程中,交流自己身体变化情况的过程中,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想法,体验合作的愉快,分享他人的智慧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能利用测量工具准确地测量出自己的身高等。
教学难点:运用科学预测方法,预测出自己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
教学准备:.教具:皮尺。
.学具:直尺,白纸,近期全身照。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引导学生确定研究项目。
与三年级相比,我们的身体各部分有哪些明显的变化?这说明什么?生答后师归纳并板书课题。
二.观测研究,搜集整理数据信息。
.介绍测量工具及其工作原理。
.小组进行测量,后讨论:身体的哪些变化证明我们长大了?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来获取关于我们身体现状的数据?哪些测量需要小组合作,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哪些项目可以独立完成?数据如何记录录?.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评价哪些小组的方法最好。
.按照集体讨论确定的办法开展观测研究,并做好记录。
.自己测量后将数据填写在书中的表格中,并自制一张身体生长记录卡。
三.对照比较,归纳预测。
.对照数据让学生思考:你发现你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课前的预测哪些是正确的?.小组之间相互传阅个人资料,交流想法,让学生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发育速度不相同。
湖北版小学四年级上科技制作教案

三、课堂小结
课 后 反 思
教学设计
单元
第8课
单元课时
1
第1课
课题
写封密信给好友
教学目标
理解不同实验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成功制作密信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实验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教具准备
白纸、橘子汁或白醋、蜡烛、水、珹璃板、硬铅笔、水彩或墨水
教
学
措
施
1、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过程中只适时的指导。
2、以学生动手为主,理论教育为辅
3、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的实验方法、科学的思维、科学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设计、制作小作品。
4、加强学生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的思想,鼓励学生在制作和实验时有效利用废弃物。
2019-2020学年度四年级上学期科学制作教学进度表
2、使用不同材料: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蛙声筒,看看不一样的蛙声筒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并思考其原因。
3、思考:为什么蛙声筒会发出青蛙的声音?
三、课堂小结
课 后 反 思
教学设计
单元
第5课
单元课时
1
第1课
课题
自动给水器
教学目标
通过自动给水器的原理使学生明白大气压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大气压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纸、铅笔、球、直尺
学具准备
纸、铅笔、球、直尺
教 学 过 程
一、活动导入
我们都知道,人和大多数动物都有两只眼睛。你想过吗,人的两只眼睛有什么重要作用?
二、活动实践
1、玩游戏:碰黑点、碰笔尖、接球游戏。对比单眼是观察到的物体和双眼时观察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2020年秋新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0年秋新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科学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科学教教学学设设计计第一第一单元教学方案单元教学方案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属于生命科学领域。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鸟类.哺乳类.昆虫等的共同特征,初步认识到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能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
二.单元教学目标二.单元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知道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2.知道可以根据动物的某些特征进行分类,3.能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
二科学探究1.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进行观察与比较,找出不同动物的特征,归纳概括出同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通过搜集和分析有关动物的信息,获取动物分类的证据,能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3.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小组的讨论,识别常见动物的类别,说出一些我国珍稀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三)科学态度1.具有观察动物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根据自己的发现,如实陈述观察到的现象,能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3.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分工协作,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在探克括动中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体验动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体会到人类的行为会对动物造成伤害,3.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单元知识结构三.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共设计了3课,包括第1课.第2课和第3课。
第1课是鸟和哺乳动物。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鸟和哺乳动物的特征,本课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鸟的身体形态结构,寻找鸟在身体结构方面的共同特征。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鸟的身体表面都覆盖羽毛,羽毛与鸟的飞行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接着,引导学生观察鸟身体的局部特征,发现乌都有缘.喙的结构与它们的取食方式有关,发现鸟的足都有鳞片,足的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综合对各种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归纳出鸟的共同特征,本课还引导学生观察绵羊.梅花鹿等动物的身体形态特征和喂养后代的方式,并与二年级学习过的猫和兔进行比较,归纳出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制作与演奏》教学设计

板书
6.17制作余演奏
制作→调整→演示
板书设计
对小乐器进行改进。
展示自己小乐器
观看视频
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能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可以检验是否真正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及规律。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后作业、制作、调整、展示小乐器的制作过程,养成了动脑、动手的习惯,能够在乐器制作过程中和完成后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不断的改变我们的生活。
(2)请几名有音乐基础的同学做评委,评一评谁制作的乐器发音较准确,演奏较流畅;
(3)评选我们班的乐器制作小能人,颁发一枚“乐器匠人勋章”吧。
2.乐器演奏会
(1)全班相同类型的乐器一起来演奏一首乐曲;
(2)全班所有的乐器挑战一次交响乐的合奏;
(3)选一个合适的曲子,开始我们的演奏会吧!
对小乐器进行调音。
(2)橡皮筋吉他:调节橡皮筋的松紧(粗细程度),橡皮筋越紧(细)音调越高,橡皮筋越松(粗)音调越低。
(3)吸管排箫:调节吸管的长度,吸管越长,音调越低;吸管越短,音调越高。
探索四:改进与演奏
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探索五:展示小乐器
1.乐器展示会
(1)举办乐器展示会,利用你自制的小乐器为同学们进行演奏,并聊一聊制作过程中的体会;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制作与演奏》教学设计
课题
制作与演奏
单元
六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在乐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需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40页全册教案鄂教版科学四上教案

新课程标准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15年秋)一.基本情况四年级共有21名学生,其中成绩较好地约有18人,这部分学生头脑灵活、爱动脑筋、学习方法好能够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兴趣一般的约有15人左右,这部分学生也比较聪明,只是学习上比较懒惰,不太注意积累好的学习方法,不能积极主动的去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兴趣差的约有5人,这部分学生底子较差,学习态度不踏实,自卑心理严重,学习积极性不高,需要想办法改善他们存在的消极学习问题。
二、教材简析: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是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建构主义为重要的理论依据,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目标和要求来编写,这册教材着眼于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和发展的要求,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主动发展,全面体现科学课程改革精神,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本册教材注重各部分的知识联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能力和演示能力,一共21课,分四个部分:一、旗杆和影子(1——5)课,涉及简单机械,方向和影子;二、寻访校园的动植物(6——10)课,内容涉及到动物的观察与探究;三、明天的天气(11——17)课,内容以风雨为主线;四、我们在校园运动(18——21)课,内容都是让学生从运动入手探究人的身体的科学奥秘。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校园动植物的研究,对所采取的探究方法加以总结、丰富、发展,并不断运用到今后的科学探究活动中。
2、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天气去认真地观察、研究、发现问题,并想办法探索其中的奥秘,感受身边处处有科学,进而激发学生对周围世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与研究,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对数据分析与综合等方面的能力。
4、引导学生获取有关天气的科学奥秘,了解风雨的形成。
四、教改措施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1.我们又长大了2.升旗台在哪里3.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4.旗杆的影子5.影子为什么会变化自由研究6 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7 观察一棵树8 小动物的家9 观察蚂蚁10 更多的小动物11.今天的气温是多少12.追寻风的足迹13 是谁制造了风14 云的观测15 下雨啦16 雨下得有多大17 明天的天气怎样18、运动前后19、运动于呼吸20、运动与心跳21、运动与大脑1.我们又长大了教学目标:1.了解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外部特征。
2.学习运用科学预测方法,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
3.能利用简单测量工具,比较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变化,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4.从多方面长期观测身体的变化,了解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并做好分项记录。
5.能与同学合作测量,在总结交流自己身体变化情况的过程中,交流自己身体变化情况的过程中,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想法,体验合作的愉快,分享他人的智慧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能利用测量工具准确地测量出自己的身高等。
教学难点:运用科学预测方法,预测出自己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
教学准备:1.教具:皮尺。
2.学具:直尺,白纸,近期全身照。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引导学生确定研究项目。
与三年级相比,我们的身体各部分有哪些明显的变化?这说明什么?生答后师归纳并板书课题。
二.观测研究,搜集整理数据信息。
1.介绍测量工具及其工作原理。
2.小组进行测量,后讨论:身体的哪些变化证明我们长大了?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来获取关于我们身体现状的数据?哪些测量需要小组合作,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哪些项目可以独立完成?数据如何记录录?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评价哪些小组的方法最好。
4.按照集体讨论确定的办法开展观测研究,并做好记录。
5.自己测量后将数据填写在书中的表格中,并自制一张身体生长记录卡。
三.对照比较,归纳预测。
1. 对照数据让学生思考:你发现你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课前的预测哪些是正确的?2.小组之间相互传阅个人资料,交流想法,让学生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发育速度不相同。
新教材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呢?2、明确任务除了鸟类和哺乳动物,我们周围还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动物,这些动物的身体各有什么特征?怎么将它们分类呢?2、复习鸟、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探究兴趣实践活动一、观察比较1、出示图片2、你认识这些动物吗?3、请你观察这些动物,找找它们的身体分别有哪些特征,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4、比较不同动物的身体特征,你有什么发现?5、汇报交流二、尝试分类1、我们已经知道动物身体有不同的特征,可以将身体结构相似的动物分为一类,选择动物的一种特征,看看我们能把这些动物分成几类?三、进一步分类1、在上面分类的基础上,一、观察比较1、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并将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2、汇报交流,描述某种动物的特征。
二、尝试分类1、预设一:鲨鱼、鲤鱼、企鹅都可以在水里游;兔子、猎豹、蝗虫可以在陆地上跑;蝴蝶、鹰可以在天上飞。
预设二:猎豹、鲨鱼体型比较大;其它动物体型比较小。
……2、根据提示,找到动物共同特征进行分类。
1.使学生通过收集和分析有关动物的信息获取动物分类的证据。
2.观察比较活动PPT展台5钟如果我们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2、将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3、汇报交流,汇报分类依据和分类结果四、发现脊柱1、我们除了可以比较动物的外部特征,还可以比较动物的内部骨骼。
2、出示图片3、请你仔细观察鱼和猫的骨骼,他们有哪些相似的结构?4、它们都有脊柱。
脊柱就是由许多脊椎骨连接而成的,是身体的支柱,但并不是每种动物都有。
5、小结:科学家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6、出示图片7、问:仔细观察图片,能否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柱将动物分成两类8、讲: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身体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胚胎发育特点等。
根据这些,可以将动物逐步分类并命名。
9、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脊椎动物,哪些动物是无脊椎动物?预设:鹰、企鹅是鸟类;兔、猎豹是哺乳动物;蝴蝶、蝗虫是昆虫;鲤鱼、鲨鱼是鱼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技制作
教案
肖莉
1、明轮船
教学目标:
明轮船利用叶轮转推船前进,是机器动力轮船的一种雏形。
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一只明轮船。
课前准备:泡沫塑料、塑料片、冰棒棍、粘胶带、细铁丝、吸管、橡皮筋、剪刀、小刀。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
课本2—3页。
1、做船体
2、装支架
3、做明轮
4、装配
5、试航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1、注意观察桨叶旋转以及小船移动的方向有什么规律?
2、明轮船的大小与船的航行速度有很大的关系,使用大小不一的明轮,你
会发现明轮船形式的速度是不同的。
3、用铁丝、塑料片、吸管做一个舵,固定在船的尾部。
试一试,怎样改变
船的航向。
四、试航记录
五、上交作品
课后记
2、火车头模型
教学目标:利用废弃饮料瓶制作一个火车头模型,摆在家里做装饰物,你一定很开心。
课前准备:饮料瓶、粘胶带、胶、小刀、剪刀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4—5页
1、把房型饮料瓶阴影部分截去。
剩下部分剪成火车头的车身底座。
2、用另一方形饮料瓶剪出驾驶室。
3、制作驾驶室车顶。
4、制作车灯。
5、粘接固定。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1、有办法使车轮动起来吗?
2、粘接塑料瓶时,可以使用电骡铁(安全条件下)
四、制作记录
五、上交作品
课后记:
3、手掷滑翔机
教学目标:自己动手做一架简易滑翔机,让它在蓝天里滑翔飞行,你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课件准备:吹塑纸、吸管、回形针、粘胶带、剪刀、小刀。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过程,课本6—7页。
二、动手制作
1、用吹塑纸裁剪一副机翼、一副尾翼。
2、用吸管做机身。
3、把机翼和尾翼分别插入切口中。
4、在机头处插上回形针或粘上适量橡皮泥调试配重。
三、动手制作
四、制作提醒
1、到室外试飞时,用手指拿飞机的机身中部,迎着风向前上方掷去。
2、根据滑行状况,调试机翼,直到飞机滑翔至最佳状态为止。
3、自己设计制作一架滑翔机。
五、活动记录
六、上交作品
课后记:
4、魔术罐
教学目标:小茶叶罐在桌上向前滚,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向前滚了一会儿又倒了回来。
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动手做一做就明白了。
课件准备:小茶叶罐、冰棒棍、橡皮圈、细铁丝、细棉线、铁螺帽、剪刀、小刀。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过程,课本8—9页。
二、动手制作
1、折断冰棒棍。
2、将铁丝固定在螺丝帽上。
3、挂上螺帽。
4、将冰棍棒卡在盒子内。
三、动手制作
四、制作提醒
茶叶罐卧在桌面上向前滚动时,里面的橡皮圈在螺母和茶叶罐的共同作用下被扭紧,从而使茶叶罐滚了几圈后被拽了回来。
五、活动记录
六、上交作品
课后记:
5、蛙声筒
教学目标:一根尼龙线与涂有松香的小木棍摩擦,会发出小小的声音。
怎样使摩擦发出的声音更大呢?试试做一个发声玩具“蛙声筒”你就明白了。
课件准备:塑料杯子、塑料酸乳罐、硬纸杯、尼龙线、松香、锥子、双面胶带、小铁盖、蜡烛、冰棒棍、剪刀、小刀。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过程,课本10—11页。
二、动手制作
1、用塑料罐做蛙声筒。
2、用卫生纸纸芯做蛙声筒。
3、用饮料瓶做蛙声筒。
三、动手制作
四、制作提醒
找一个塑料罐或者硬纸杯,在底部中心锥一个小针孔,将尼龙线穿过小孔。
杯内的线头拴上一截火柴杆或小纸卷。
在小木棍的一端用小刀刻一圈凹槽,蘸上融化了的松香。
五、活动记录
六、上交作品
课后记:
6、自动给水器
教学目标:给小鸡、鸽子喝水的水槽,太深它们够不着,太浅则需要经常给水槽加水。
为了让小水槽里总保持有一定的清水,能不能做一个自动加水器呢?
课件准备:塑料瓶、茶盘、桶盖、木板、钉子、钳子、锥子、锤子、剪刀、小刀。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过程,课本12—13页。
二、动手制作
参看课本12—13页制作要领。
三、动手制作
四、制作提醒
如果在瓶子的底部锥一个孔,结果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讨论,再动手试一试。
五、活动记录
六、上交作品
课后记:
7、会跑的塑料杯
教学目标:将塑料杯着地向拖动,然后松开手,塑料杯会自动向前跑。
发挥你的创造力,动手做一做。
课件准备:塑料杯、白纸、橡皮筋、锥子、锤子、剪刀、小刀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过程,课本14—15页。
二、动手制作
参看课本14—15页制作要领。
三、动手制作
四、制作提醒
还能用其他废旧物品制作玩具外壳。
五、活动记录
六、上交作品
课后记:
8、奇妙的双眼
教学目标:我们都知道,人和大多数动物都有两只眼睛。
你想过吗,人的两只眼睛有什么作用?做完下面的实验你就知道了。
课件准备:纸、铅笔、球、直尺。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过程,课本16—17页。
二、动手制作
参看课本16—17页制作要领。
1、碰黑点
2、碰笔尖
3、抓球游戏
三、动手制作
四、制作提醒
我们的双眼不但能判明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还能判明前后远近的关系。
但用一只眼睛辨别位置和距离却是一件难事。
五、活动记录
六、上交作品
课后记:
9、写封密信给好友
教学目标:你有什么秘密要告诉好朋友吗?给他写一封密信吧!
课件准备:纸、橘子汁或白醋、蜡烛、水、玻璃板、硬铅笔、水彩或墨水。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过程,课本18—19页。
二、动手制作
参看课本18—19页制作要领。
1、用橘子汁写密信
2、用硬笔写字
3、用蜡烛写字
三、动手制作
四、制作提醒
当纸浸在水里,纸上被划过的地方受潮而反光,就能看到原来写的字。
五、活动记录
六、上交作品
课后记:
10、一张纸一件作品
教学目标:这是一项十分有趣的动脑动手竞赛。
想一想,用一张纸做材料,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作品,多些挑战性!快开始吧。
课件准备:纸、磅秤、剪刀、铅笔、直尺、胶水。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过程,课本20—21页。
二、动手制作
参看课本20—21页制作要领。
1、做纸盒
2、制作摩天大楼
三、动手制作
四、制作提醒
摩天大楼要高要稳,但墙面不一定要完整的。
五、活动记录
六、上交作品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