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城市建设史-1
外国城市建设史第1——4章

第一篇古代的城市第一章城市的起源一、从狩猎、自然采集到饲养家畜原始社会大约有几十万年的时间,原始人过着完全依附于自然的狩猎与采集经济生活,即猎人有时穴居、巢居,有时跟踪兽群游猎。
旧石器时代,人们为谋取生存,游猎范围较广。
而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转入了相对定居的生活,开始出现了土窑。
有的居住地有好几个土窟(图1—1)。
考古学家发现,大约在一万五千年前的中石器时代,部落居民点出现了。
渔民与猎人不同,渔民往往需要一个基地,以便以捕捉鱼类、贝壳、收集海藻以及采集块茎植物为生。
那些滨水定居点有三个特征(1)茅屋或帐篷选址显示出某种相对的秩序或者受自然条件如气温、日照、潮汐和风的影响。
(2)建筑物布局显示出社会的等级关系。
(3)避邪符咒与占卜盛行。
中石器时代的主要特点:一是出现了细石器,二是发明了弓箭,三是绵羊与狗的驯养,这是驯养家畜的开始。
当人们学会了饲养家畜,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为了寻找牧草和适宜气候,他们还不得不经常流动,并从事实物交换。
他们活动于过冬暂息点与夏季放牧地之间,具有良好水源地方成了定居点,主要以帐篷为家。
二、农业革命与农业居民点一万或一万二千年以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个新时代开始了,即农业革命。
在与自然的长期斗争中,原始人学会了播种,以及有组织的采图1—1 旧石器时代晚期定居点集,使农收与畜牧分离开来。
产生了第一次社会(今乌克兰)大分工。
那时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为人们提供了经常的食物积存,因而人们进入了永久的定居生活,并使得经常性的交换成为可能。
土地耕作者的居民点产生于公元前7000~4000年(图1—2)。
人的定居同避寒暑风雨,同罗盘上的方位与基地自然条件密切结合起来。
陶器的出现是人们定居生活的证明。
新石器时代的住所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房屋设计的造型,吸取了容器塑造的构思(图1—3)。
图1-2 新石器时代居民点(今德国Hallstatt)今天已很难找到原始农村定居点的遗址。
外国城市建设史-1

2.中期——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
罗马营寨城
3.后期——罗马城和罗马城市广场建设
2.荷马时期
以《荷马史诗》作为了解该段时期历史的 基础
3.古风时期
地域部落取代了血缘部落的关系,城市中 出现自由权,有权参与国家政事,重点在于圣 地建筑群建设,自然神崇拜取代祖宗崇拜。圣 地由统治中心变为民众公共活动中心,圣地最 主要是守护神庙建设,然而居住类建筑很简单, 公众以户外活动为主,因此注重建设立面并修 建广场、竞技场、敞廊。
罗马共和时期与罗马帝国时期广场建设的异同
罗马共和时期广场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的中心,
罗马帝国时期广场是皇帝树碑立传的纪念地。 共和时期广场建筑连续形成不相协调,帝国时期 通过柱廊得到统一。 广场由开敞走向封闭,有自由走向严整,目的在 于塑造一个供人观赏的三维空间。 共和时期广场组织较乱,帝国时期通过多个彼此 垂直轴线组成一个整体。
外国城市建设史
推荐阅读书目:
1.
芒福德.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北京: 建工出版社, 2005. 2006.
2. 卡尔维诺. 看不见的城市.译林出版社 ,
3. 张京祥.西方百年城市规划史纲.东南大学
出版社, 2005
第四章 外国古代城市建设史
城市的发源地:
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 亚,黄河中下游的中国,印度河流域的印度
帕提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主神庙,又称万神殿, 建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现仅留有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
【图文并茂】外国城市建设史

外国城市建设史古印度与古代美洲的城市第一节古印度城市一、古印度文明与城市的兴起1、地理位置——印度河印度河发源于西藏,流经克什米尔,巴基斯坦。
恒河流域,印度半岛2、古代印度城市建筑史(1)在印度河流域考古发现古印度城市遗址(公元前3000~~2000年)(2)公元前2000~~500年吠陀文化时期(3)公元前324~~187年孔雀帝国文化时期(4)公元前187~~公元320贵霜帝国(4)公元320~~467年岌多帝国文化时期二、古印度城市概况1、莫享约一达罗城此城为现今已知最早的城市建设(公元前3000-前2000年),在今巴基斯坦信德省内。
面积7。
77平方公里,内有民居、宫殿、庙宇、主次分明的方格形道路网和完整的上下水道。
主要街道的走向同主要风向一致,南北走向,宽约10米,由东西向的次要街道连接起来,每个街区336×275米。
街区以道路划分较大的街坊,坊内又以小路划分更小的街坊,排水系统比较完善。
2、哈拉帕城寨哈拉帕文化属奴隶社会初期,居住地一般都有高高的厚实城墙环绕,面积可达几百公顷,市内的大街宽而直,并附有布置均匀的房屋,街道一般为直角。
哈拉帕城寨雄居于高地之上,有着厚厚的城墙,并在其中集中了规模庞大的行政建筑物。
第二节古代美洲的城市一、古代美洲历史文化概况1、地理位置(1)墨西哥地区(2)古马雅地区:墨西哥尤卡半岛,危地马拉,洪都拉斯(3)古印加地区:厄瓜多尔,哥伦比亚,智利,阿根廷2、历史文化(1)奥尔梅克文化(2)玛雅文化(3)印加文化二、古代美洲城市1、特奥蒂瓦坎城(墨西哥)特奥蒂瓦坎原义是天神降生之所,为印地安文化发祥地之一。
它位于墨西哥中部高原,离现在的墨西哥城48公里。
城市中心是一组举行宗教礼仪的记念建筑物,分布在一条长达2公里的大道两侧,包括好几座雄伟的庙宇,庙宇以月神庙为主,在主轴线的一端,其他建筑物形成若干个横轴,布局相当严谨。
2、诺奇迪特兰城、(1)阿兹台克人建造了诺奇迪特兰城,城建在盐湖的中央,用三道堤把城市和湖岸连接起来。
外国城市建设史

一、概况
–二战前 –二战后至五十年代 –五十年代 –六十年代及六十年代后
• • • •
二、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 1城市规划理论 2城市规划实践 3城市建设立法
三、现代各时期重要理论及发展
(一)、田园城市 (二)城郊居住区 (三)勒· 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
• (四)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实践:大伦敦规划——阿伯克隆比 丹麦大哥本哈根的指状规划 华盛顿的放射长廊规划 莫斯科总规 大巴黎规划
八、文艺复兴 (一)背景:意大利:弗洛伦萨(15世纪,早 期文艺复兴)、罗马(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 盛期)、威尼斯和伦巴低(晚期,16世纪中 期和末期)、17世纪以后的巴洛克时期 (二)建筑与城市建设活动表现 1、早期及盛期情况:弗洛伦萨主教堂的大穹顶 追求唯美、呆板、单一、平衡、庄重、理性、 人文、多样性。人文主义色彩建筑:育婴院、 广场园林等 2、巴洛克时期 追求动感、对比、有较多的戏剧性和夸张手法。
城市景观的特点 A利用制高点和自然景色,城市具有人的尺度 的亲切感 B建筑群具有美好的连续感,丰富感与活泼感, 给人以美的享受。 C城市的环境视觉通过建筑物之间的相似与相 异的明确分野而取得。 D城市弯曲街道既可挡冬季寒风,防夏日曝晒, 又具有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
• 3、实例:佛罗伦萨、威尼斯、巴黎 • (二)中世纪其它国家 • 1、东罗马: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宗教建 筑,圣索菲亚教堂(60米高的大穹顶) • 2、阿拉伯:巴格达、撒马尔罕、格兰纳达 • 3、印度:阿格拉(泰姬-玛哈尔陵墓) • 4、日本:平城京、平安京、天守阁
• (三)理论与实践、理想城市 (1)乔托、米开朗基罗、阿尔伯蒂等 (2)正方形、八边形、圆形等作为设计方案, 提出了格网式、同心圆式街道系统,但大都 停留在规划方案上。 (3)理想城市以军事防御为主 • 代表人物及成就: • 阿尔伯蒂——《论建筑》 • 费拉锐特——《理想的城市》 • 斯卡莫齐——
外国城市建设史-1

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雕塑
帕提农神庙
古希腊的城市
古风时期与古典时期的古希腊城市
594BC.梭伦变法---发展生产与对外贸易 亚里士多德《政治篇》---探讨社会、人口与城邦等问题 柏拉图《乌托邦》---理想城市 朴素的唯物论、奴隶制民主政治、科技发展、没有宗教特权阶层 的阻挠----四大发展动因
古希腊的城市
古埃及相形文字---城市
卡纳克阿蒙神庙的大殿柱
阿玛纳城中心区平面图
古埃及的城市
城市建设成就
1、 因地制宜选择城建用地 2、 出现最早的城市分区 3、 棋盘式道路布局---古希腊HIPPODAMUS结构形式的雏形 4、 建筑群落与景观设计
古埃及的城市
掌握: 古埃及城市布局与其宗教信仰的关系 卡洪城的主要特点 古埃及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外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编 古代的城市
城市的起源 古埃及的城市 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城市 古印度和古代美洲的城市 古希腊的城市 古罗马的城市
最早的原始人聚居地
在法国尼 斯NIZZA 地区考古 发现的迄 今30万年 前的旧石 器时期的 原始人聚 居地,是 迄今为止 所发现的 人类最早 的建筑
城市的起源
原始社会---狩猎、采集,有穴居、巢居,以游猎为主 旧石器晚期---相对定居、土窑 中石器时代---部落居民点 三个特点: 有秩序、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显示社会等级 辟邪与占卜 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革命(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畜牧业) 7000BC.-4000BC.---土地耕作者居民点,易碎不宜携带的陶器 罐子装物,房子装人---采用容器形状,减少建材用量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剥离出来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品、货币交易、商人 4000BC.-3000BC.---城市产生---城市革命,文字---城市 城市:交通便利、利于交易、防卫需要
外国城市建设史试题

外国城市建设史试题第一篇:外国城市建设史试题一、古埃及城市建设成就以及代表性城市(1)代表性城市(城市概况)·孟菲斯古城------白城、第一王朝首都、持续千年·卡洪城------通往法尤姆绿洲路上的小城、中王国时期、长方形、砖砌城墙、东西分区(死墙)、南北分阶层·底比斯城------中王朝时期首都、分置尼罗河两岸、神庙位于城中、南北中轴线、精美柱雕、凿岩为陵崖墓崇拜·阿玛纳城------新王朝时期都城、崇拜太阳、没有城墙的带形城市、顺(尼罗)河布置、灵活的棋盘式道路格局、北(下层)中(皇帝)南(官吏)三区、出现城市中心区、毁于风沙(2)城市建设成就1)因地制宜选择城建用地2)出现最早的城市分区3)最早应用棋盘式道路布局---古希腊结构形式的雏形4)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落与景观设计二、古代中美洲城市历史概况及代表城市文化中心:古墨西哥、古玛雅、古印加·古墨西哥地区:特奥蒂瓦坎城、丹诺奇迪特兰城·古玛雅地区:提卡尔城·古印加地区:著名的马丘比丘遗址·特奥蒂瓦坎城:三、圣地,卫城的解释与区别·圣地建筑群:利用地形灵活构图、以神庙为构图中心、考虑活动时的内外观赏视线变化、公众场所·雅典城:自发形成、背山面海、无轴线无规则、街巷复杂纪念希波战争胜利而大规模建设起来的城邦国家四、希伯丹姆模式与米利都城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后为大规模城市建设服务、理论阐述几何形式、棋盘式道路骨架、中央十字大街、靠一侧的中心广场秩序美、数学比例和谐城市分区、分类成为典范、影响深远·在米利都的实践:主要公共建筑靠近港口、南北两区五、希腊化的城市有哪些及其特点城市中心:由庙宇卫城转变为城市中心广场·遵循:严格的几何和数规律与秩序·广场周边设敞廊、讲求透视效果和气势·普南城背山面水街坊小无庭院建筑与道路有计划进行·)亚历山大城:分布于地中海、印度、阿富汗等地壮丽完整重视文化六、罗马营寨城方正的城墙正方形平面十字交叉道路通向东西南北各门,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
外国城市建设史-全套课件

• 雅典作为最民主的城邦国家,卫城发展了民间自然 神圣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
为了同时照顾山上山下的观赏,主要建筑物贴近西、北 、南三个边沿。
• 卫城山门:卫城西端陡坡上,是卫城的入口,为了因地制宜,做成 不对称形式。主体建筑为多立克柱式。屋顶由于地面倾斜分两段处
理,以使前后两个立面造型一致。内部采用爱奥尼柱式,装饰华丽 。从山门口就可以看到雅典卫城的中心-雅典娜女神铜像。
• 雅典卫城 雅典城最杰出的就是它的卫城。卫城一直是军事、政治及宗教中
心。波希战争中,原来的城市被洗劫一空。战后重建时,军事意义 消失,主要把它作为宗教中心与公共活动场所,作为雅典帝国强盛 的纪念碑。
•
雅典卫城在城内一个陡峭的山顶上,用乱石在四周
砌挡土墙形成大平台。东西长约300米,南北最宽处为
130米,建筑物分布在平台上,山势险要,只有西边一
动,因此体育盛行。
在地质上,盛产大理石与优良陶土,给建筑的发展
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 东西方文化体系的特点、区别:
黄色(农业文明)——蓝色(海洋文明)
“人本主义”:东方研究人的社会性,西方论述人的自然 性。
• 古希腊文化分期: 1. “爱琴文化”,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为繁荣时期 2.希腊本土文化时期
• 希腊本土文化在古代历史上分4个时期: 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 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 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公元330年马
其顿兴起,统一希腊全境,亚历山大帝国。 其中古典时期是古希腊文化与城市建设的黄金时代。
• 胜利神庙位于卫城山门南边的一个向西突出的陡崖上。它的柱子上 面雕刻的浮雕主要是表现希腊人打败波斯入侵者的战争场面。起着
外国城建史

外国城建史知识要点第一章古代的城市1.古埃及的城市建设成就及代表(1)成就*用地选择上因地制宜。
村镇庙宇修筑于尼罗河畔的高地上,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金字塔修筑于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免受水患。
*最早运用城市分区(不是功能分区),如卡洪城分两区,阿玛纳分三区*最早运用棋盘式路网,对希伯丹姆规划型式有重要的影响*出色的建筑群落与景观设计,规划中应用对称、序列、对比、主题等构图手法。
(2)代表:孟菲斯古城、卡洪城、第比斯城、阿马纳城2.古巴比伦的总体特点和成就*跨河发展*城市中心突出。
*偏向西北,与气候有关。
*防御设施完备*形态较为规整,3.希腊雅典的城市总体布局特点城市规模小城市总体布局的混乱、自由。
城市建筑群与空间规划设计的高超艺术城市中心的演变,城市公共空间的兴盛,城市物质生活的贫穷与精神生活的富有4.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及其演变、影响、米利都城规划要点(1)希波丹姆规划型式特点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
希波丹姆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
希波丹姆最早从理论上予以阐述,在希波战争后大规模用于城市建设中。
*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1个或1个以上街坊。
*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
私宅地段划分为3种住区。
(2)米利都城规划要点(希波丹姆的规划思想在米利都城的建设工作中得到完整的体现)*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城市采用棋盘式路网。
*两条主要大街垂直从城市中心穿过,中心开敞空间呈“L”型,有多个广场*城市中心分为四个功能区。
东北及西南为宗教区,其北与南为商业区,东南为公共建筑区。
城市用地选择适合于港口运输与商业贸易要求。
(3)演变希波丹姆规划系统,在古希腊长期实践过程中有所发展,这就是从米利都城单纯的棋盘式街道,发展到赛里纳斯城的有显著的城市轴线,更进而到普南城的道路与建筑之有计划的配合3.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的特点(1)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大都按照希波丹姆规划形式来建造,布局规整,模式统一(2)城市广场整齐划一,从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系统,邻里住区的划分都是按照几何和数的规律进行规划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和制城邦国解体,形成奴隶制国家,东西方文化交汇形成丰 富的文化及众多世俗建筑,及工程技术(叠柱)各方面的大发展, 建筑可以以其自身建筑体系与高度突出自己 建筑艺术的价值降低,不是平民的建筑,而是为贵族所建
(三)古希腊城市 1.城市特征
a.城市形成统一整体,无封闭,独立区域,功能分 区不明确,广场、剧院只是一些特殊点,居住区无 等级之分,都能达到公共区 b.城市分三个部分,建居住区,祭祀区、公共活动 区,之间并无明确界线,国家体现全体利益和公共 区的管理,祭祀区是景观观赏区,因此应有一定距 离。 c.城市力争与自然取得平衡,建筑整体用不规划达 到与不规划的自然协调,单体又以自然的特征突出 自己。 d.自觉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2.中期——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
罗马营寨城
3.后期——罗马城和罗马城市广场建设
· 城市广场 a.罗曼努姆广场(共和国时期):城市社会、政治和经济活 动中心,周围房屋散乱,无规划,广场呈梯形,公共活动场 所 b.凯撒广场(帝国开始):封闭型,按完整规划建造,无商 业建筑,而是为讲演的敞廊,广场也是凯撒的个人纪念广场, 也是第一个封闭的、轴线对称的、以庙宇为中心的广场,广 场上的建筑从属于广场,宣告帝国时代到来 c.奥古斯都广场:更进一步体现社会政治性,已经是纯粹体 现个人的功德,只留有两相半圆讲台,体现共和的残余,广 场体现罗马帝国的建立 d.图拉真广场(繁盛帝国):参照了东方建筑的特色,不仅
(二)罗马的城市 罗马城——首都 庞贝城——商贸和休疗养城市 提姆加德城——典型的古罗马营寨城 罗马城市特点: 1.罗马营寨城成为城市发展的基础 营寨城:随着罗马势力发展以后,他的 军队打到亚、非、拉地区,军队驻扎所 设防的城寨,当领土固定下来后,就变 为永久性的居民点。
营寨城的特点:
a.有统一的布局,城市是正方形的 b.布局比较规整,城市里有两条相互垂直的道路形 成骨架,在道路的起始点和交叉点的地方布置 公共建筑,中心是阅马场后发展为中心广场 c.城市都有壮观的凯旋门
(二)社会进程及各阶段城市建设 1.爱琴文明时期 即克里特与迈西尼文化, 大约在公元前3000~2000年 繁荣,克里特人在航海、政治、 文化、科技各方面都很发达, 出现两种线形文字,这些对希 腊的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城市 建成设以世俗性建筑居多,最著 名诺索斯尼宫。迈西尼是继克里 特之后的爱琴世界的中心,主要 是城市中卫城的建设,最早卫城 是作为祭祀祖宗的场所,之后发 展为城市统治中心,城市体现为 防御建设。
二、城市建设实例 1、漠亨约· 达罗城(BC三千纪) 2、哈拉巴城
四、古代美洲城市建设
四、古代美洲城市建设
一、时代背景 1、社会进程 •BC10世纪末墨西哥地区出现国家
•AD0纪元前后玛雅文明(玛雅文明,阿兹台 克文明又被称作“玉米文明”,玉米最初产于 美洲,文化的传播将其带入欧洲帝国,中国 之后从西方引入,其他还包括西红柿等) •AD15印加地区出现国家
4.古典时期
· 希腊的雅典有着优越的地于是位置(三条航道的叉口,各方面 发达) · 是打败波斯的主力军(成为各战军的首领,使之融合了多方面 的、全希腊的文化) · 雅典的氏族部落破坏最砌底,自由民是战争的主力军,主动性 更强,在各方面建设上积极性更强。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雅 典发展的顶胜。
5.希腊化时期
A.建筑群布局 a.按献祭活动展开布置,在运动中展开和深入 b.建筑沿周边自由布置,朝向不死板 c.充分利用地形,自由活波布局 B.建筑的总体构图 a.雅典娜神像把周边式建筑收入构图中心 b.对比当中求统一,丰富了空间层次 c.协调中求统一 评价:雅典卫城是建筑发展史上一直为人们借鉴 的典范,自由活波的布局,群体之间的关系处 理,利用环境,考虑人的活动要求,建筑的个 体处理,构图中心的突出都具有很高的借鉴作 用。
外国城市建设史
推荐阅读书目:
1.
芒福德.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北京: 建工出版社, 2005. 2006.
2. 卡尔维诺 . 看不见的城市 . 译林出版社 ,
3. 张京祥 . 西方百年城市规划史纲 . 东南大学
出版社, 2005
第四章 外国古代城市建设史
城市的发源地:
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 亚,黄河中下游的中国,印度河流域的印度
2.荷马时期
以《荷马史诗》作为了解该段时期历史的 基础
3.古风时期
地域部落取代了血缘部落的关系,城市中 出现自由权,有权参与国家政事,重点在于圣 地建筑群建设,自然神崇拜取代祖宗崇拜。圣 地由统治中心变为民众公共活动中心,圣地最 主要是守护神庙建设,然而居住类建筑很简单, 公众以户外活动为主,因此注重建设立面并修 建广场、竞技场、敞廊。
(四)古罗马典型城市举例
1.罗马城 罗马城的特点:
a.较长时间内自发形成的,没有统一规划,但 对景处理很好 b.市中心及大型公共建筑处理很好,非常完整
c.市政工程设施得到发展
2.庞贝城 特点:
a.规模较小,四周绕有石制城墙
b.广场是政治、经济、宗教的中心
c.城市道路建设:工程设备好,道路坚固
d.城市住宅:一层或两层,房屋围绕天井
2.城市规模较大,建筑质量较好 3.市政设施工程的成就比较突出
(三)城市建设历程
1.早期——伊达拉里时期的城市建设
城市建筑有同于希腊的城市自由发展,而且 有很明确的城市建设,分四步 (1)城市选址(高地,利于进攻、防守) (2)地块划分(以宗教思想作为指导,天体模 式,反映罗马人的宇宙观) (3)确定街道走向(依据功能划分而建) (4)城市奠基仪式
(一)社会背景
古希腊史以“爱琴文化”,即克里特与迈西尼文化为开端,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为其繁荣时期。 希腊本土文化经历了四个时期: 荷马时期 (BC12世纪~BC8世纪) 古风时期 (BC7世纪~BC6世纪) 古典时期 (BC5世纪~BC4世纪) 希腊化时期 (BC3世纪~BC2世纪)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其科学技术也有所发展。
2.米列特城 特点: a.城市由小方格网道路构 成 b.围绕广场布置建筑 c.市中心由广场、露天剧 场、市场、运动场构成 d.城市的布局虽规则,但 它的建筑群艺术布局不 够
六、古罗马的城市 (一)社会背景
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伊达拉里亚时期(公元前750----公元前300) 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10----公元前30年) 罗马帝国时期 (公元前30----公元476年) 罗马时期每个人都为追求自我价值,个人生活享 受,比希腊时期的府邸增多,而且,奴隶的积极性 远不及自由民,建筑也不如希腊多。 罗马时期,有一些平民叫作游民阶层,他们是镇 压奴隶的主力军,并为他们建造大量娱乐场所,不 致他们造反。
一、古代埃及城市 二、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
三、古代印度城市建设
一、时代背景 1、社会进程 •BC3000年出现国家,开始城市建设活 •BC2600年开始印度河文明 •BC2000年外族(雅利安人)入侵,产生婆罗门教 •BC500年佛教产生,盛于BC300—400 •AD600—900 形成封建社会,印度教形成 2、文化特征
2.发展过程 a.早期 代表:雅典卫城 b.兴盛期 希波丹姆式城市:城市广泛使用方格网形道路划 分街坊,道路无主次之分,城市中心布置政治、商 业、文化中心,市中心一般是围绕广场布置,广场 是主要道路的交叉点。 代表:米列特城 c.后期 代表:帕加拉城
(四)典型城市举例 1.雅典
雅典卫城的艺术价值:
(四) 古罗马城市规划思想特点 1.实用性 2.秩序性 3.夸张性 4.维特鲁威与《建筑十书》
本节重点:
雅典卫城平面图及其建设特点 希波丹姆 古罗马营寨城 罗马共和和帝国时期广场
迈西尼迈西尼在希腊半岛上, 它和它附近城市的文化略晚于 克里特的。它们的主要建筑物 是城市的核心——-卫城。卫城 里有宫殿,贵族住宅、仓库、 陵墓等等,外面围一道或几道 石墙,有几米厚,石块很大, 常有5-6吨重,得名为大力神式 砌筑。 迈西尼卫城有个3.5米宽的狮子 门,门上的过梁中央比两端厚, 结构上是合理的,它上面发了 一个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形, 使过梁不必承重。券里填一块 石板,浮雕着一对相向而立的 狮子,保护着中央一棵象征宫 殿的柱子,也是上粗下细的。 同克里特岛的建筑相比,迈西 尼的显得粗糙简陋,迈西尼的 文化也曾经遭受彻底的破坏, 戛然而止。
2、文化特征 •体现为一种阶段的文明,由于阶级的分化及
宗教崇拜,城市建设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宫殿 及宗教建筑的建设方面,而世俗建筑很粗陋 ,城市居民甚至居住在窝棚之中。
二、城市建设实例
1、特奥蒂瓦坎城 2、丹诺奇迪特兰城 3、蒂卡尔城
五、古希腊的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