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材理解

合集下载

2023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通用篇)

2023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通用篇)

2023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通用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学问: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实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情感: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相识课文中的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

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教学难点: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尊敬之情。

教学打算:生字卡片、图片、收集雷锋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雷锋照片,介绍雷锋事迹。

2、沟通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雷锋叔叔的故事?小组之间或同学之间沟通3、谈谈你对雷锋叔叔有什么印象?4、今日这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读课文,想象文章写了关于雷锋叔叔的哪些事?画出本课的生字。

2、出示生词认读。

曾路过这里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四处寻找须要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3、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相识这些生字吗?4、用所认生字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5、认为给够把课文读流利的同学可以读给其他同学或老师听。

指名读课文。

三、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分组学习、全班沟通2、视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觉了什么?3、范写,重点指导:出示迈、迷、迹:读读这些字,细致视察它们有什么异同?(1)笔顺:先写走之内的部分,再写走之。

(2)走之的左下的撇捺交叉处要相连,不是交叉。

出示雷、需:(1)第一笔横要短;(2)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3)四点分布要匀称。

冒:上边曰要宽些,下边目要窄些。

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5、展示,沟通评价。

四、作业:1、默写生字词语。

2、练习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一、导入:1、复习字词:今日我们接着学习第六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人教版小学语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文原文及赏析《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文原文: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溪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荆棘,不怕艰难。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我们四处寻找你的足迹。

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赏析:《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中的一篇课文,通过诗歌的形式,引导孩子们寻找和理解雷锋精神。

课文以“寻找雷锋的足迹”为主线,通过小溪和小路的叙述,描绘了雷锋叔叔做好事不留名的形象。

他怀抱迷路的孩子,冒着细雨,留下深深的脚印;他背起年迈的大娘,不怕荆棘和困难,洒下晶莹的汗滴。

这些具体的行动,生动展现了雷锋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在最后的部分,课文升华到“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强调了雷锋精神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这不仅让孩子们明白雷锋精神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更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积极践行雷锋精神,做一个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

整篇课文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韵律感,易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

同时,通过诗歌的形式,寓教于乐,使孩子们在欣赏美文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价值观。

小学语文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 3篇

小学语文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 3篇

小学语文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1一、说教材分析《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人教版二年级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的宗旨是让学生明白:有爱,才会甘于奉献;有爱,才会乐于助人。

本文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的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读完这首诗,要让学生明白,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9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其中“会写9个生字”是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是能力目标;教育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是本课的情感教育目标,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目标1、2为教学重点。

在教学中,我通过多读成诵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体验,逐渐能够背诵课文。

结合本课,我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雷锋的资料,并在上课时交流,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目标3是难点关于难点,通过课件展示资料图片,和课外延伸的小诗入手,使学生明白了要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爱心。

三、说教法学法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我确定“情景激趣法”、“指导朗读法”、“故事法”、“展示法”等教学方法,以及“朗读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歌唱法”等形式的学习方法来教、学本课。

力求紧密结合课文,贴近学生心理,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四、说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时,我先利用课件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出示图片导入,板书,并随即讲解“锋”“叔”二字。

然后,请同学们说说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雷锋的资料,讲讲雷锋的故事。

2.整体感知课文首先,利用视频播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听范读,熟悉课文。

然后自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读准字音,勾出生字,标出小节,学生自学课文。

然后小组内自学字词。

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只重点强调几个易错字的读音:如“锋、曾、泞、荆、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céng;“泞”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棘”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一、说教材《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文是一首儿童诗,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带领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乘着温暖的春风”,去寻找雷锋的足迹,了解雷锋的先进事迹,感知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学习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

全诗共五个小节。

第1-2小节写“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小溪向我们讲述雷锋冒着蒙蒙细雨,在泥泞路上抱着迷路孩子的事迹。

“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泥泞路上”,说明环境恶劣,行走困难。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雷锋抱着迷路的孩子。

通过“脚窝”一词,可以想象雷锋在泥泞的路上抱着孩子、冒着细雨行走的艰难。

第3-4小节写“顺着弯弯的小路”寻觅,小路向我们讲述雷锋踏着荆棘、流着汗滴背年迈大娘的事迹。

踏着荆棘,说明小路难行。

因为小路难行,背着大娘的雷锋洒下一路汗滴,仿佛“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通过“背”“踏”“洒”一连串的动词,可以想象雷锋叔叔背年迈的大娘非常吃力。

这四个小节的描写很有画面感,鲜活的生活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与人物刻画相得益彰,自然表现了雷锋叔叔关爱他人的决心、毅力。

第5小节概括地写“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两个“哪里”一头一尾,凝练概括,点明了雷锋精神无处不在的主题。

教材泡泡中的“我找到了身边的“雷锋””与课文呼应,旨在告诉我们雷锋精神永存,人人都在学雷锋、做雷锋。

全诗语言简洁,相似的结构,反复的句式,读来朗朗上口。

插图是吴为山先生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雕塑作品,更能让我们感受到雷锋朝气蓬勃、迈步向前的精神风貌。

m]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

试着背一背课文。

3、通过了解雷锋的事迹培养学生成为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优秀少先队员。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_《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10个生字,会写“叔叔、足迹”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背诵课文。

3.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4.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三、课前准备:教师:《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课件学生:课前搜集的雷锋资料。

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朗读感悟。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了解雷锋1.读书展示《啊!雷锋》2.出示雷锋像,问:同学们,这就是雷锋叔叔,你心目中的雷锋叔叔是怎样的?你了解他的那些事迹?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雷锋的资料。

3.小结:雷锋叔叔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他一生做了许多好事。

不幸的是,他仅仅活了22岁就因公去世。

雷锋叔叔虽然走了,但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多么伟大的人,他的事迹那么感人,想不想寻找雷锋的足迹?那就让我们大声呼唤:雷锋叔叔,你在哪里4.把题目补充完整。

指导书写“锋”并展示。

二、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认读。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锋昨冒留弯背洒温暖曾蒙泞顺迈踏荆棘瓣莹觅需献2. 交流识字方法。

2.放词语中读。

3.出示多音字4.抢答生字一、学习课文1.生字大家掌握的真棒,相信课文大家也会读的非常棒,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有几小节。

2.下面我们就沿着长长的小溪去寻找雷锋的足迹出示第一小节,着重强调:“你在哪里,你在哪里?”(1)运用了反复的手法。

(2)读出疑问的语气。

(3)我们寻找雷锋叔叔的心情是怎样的?(急切的)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次朗读。

3.小溪给我们做出了回答,出示第二小节师:从小溪的回答中我们看看雷锋叔叔在泥泞的小路上做了什么?生:雷锋叔叔在送一个迷路的孩子回家。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文和课文分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文和课文分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文后附课文分析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溪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课文分析1.课文是一首现代儿童诗。

它采用询问应答的形式和反复的手法,以寻觅雷锋足迹为线索,娓娓地讲述了雷锋的两个小故事,和雷锋精神的传承发扬——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诗歌的询问和应答特别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感情朗读训练。

诗歌的留白和跳跃,让学生有张开丰富想象说话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复述的练习。

2.本课是二年级下学期的课文,学习语言运用的任务比相对重了,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由于课文数量的减少,课文的识字写字量有所加重。

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课文结尾的学习伙伴泡泡,提示了要唤醒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通过说出实例来表示对句子意思的理解,以及对诗歌的主题感悟。

4.课后练习题:“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属于创造性复述。

由于对类似的生活体验的缺少甚至是没有,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仅仅依靠组织学生亲历学习语言运用的全过程,是不够的,还应通过落实课后练习题“听老师讲雷锋的故事,再朗读这首诗歌,注意有问有答的特点。

”给学生突破难点提供帮助。

学情分析:1.经过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有意学习的意识也基本形成,学生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可以不设计把学习过程融入激励、激趣活动中,应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等激趣、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小学语文_《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部编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归类分析书写9个生字,指导“暖”字的书写。

2.正确、流利地课文。

注意有问有答的特点。

初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3.通过朗读、想像画面,感悟并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并付诸于行动,争做“活雷锋”。

4.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课文。

注意有问有答的特点;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

2.通过朗读、想像画面;“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感悟并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观看电影《雷锋》,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课件2.学生准备:观看电影《雷锋》,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

板书设计: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小路抱冒迷路的孩子小溪背踏年迈的大娘……部编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阅读指导课学情分析我们教师知道雷锋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战士,但是雷锋跟孩子们的时代背景、文化底蕴相差太大,孩子们对雷锋叔叔缺乏真正的了解或者对雷锋的故事了解的程度不一样,所以,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雷锋的材料,便于提前有直观印象,布置他们搜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树立英雄形象,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在情感延伸中揣摩文章的意蕴,做到内化心灵,外化行动,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课上,引导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去沿着雷锋叔叔的足迹,伸出热情的双手,捧出春天般的温暖的爱心。

部编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阅读指导课效果分析部编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阅读指导课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教材体系中的定位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人教版二年级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文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的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读完这首诗,要让学生明白,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二)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

试着背一背课文。

3、通过了解雷锋的事迹培养学生成为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优秀少先队员。

(三)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教学难点体会雷锋精神,如何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二、说教法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确定“情景激趣法”、“指导朗读法”、“故事法”、“展示法”等教学方法,力求紧密结合课文,贴近学生心理,符合学生认知特征。

三、说学法学生在教师指导学习的基础上采用“朗读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形式的学习方法来学,充分领会雷锋精神,学做生活中的“活雷锋”。

四、说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周一班会课上,你们看的影片叫什么名字?那么,你们知道3月5日是什么日子吗?2、同时课件出示雷锋的图片。

3、关于雷锋你了解多少?雷锋叔叔是一名,只活了岁。

他为人民做了许多。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雷锋叔叔牺牲以后,好几位国家领导人为他题词。

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是:“。

”过渡:是啊,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生齐读课题。

(二)解读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生齐读)1、认识课文中的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材简说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我们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我们在心底里真诚地呼唤着雷锋叔叔,我们仿佛听见了小溪在说话、小路也在说话;我们看见了在长长的小溪边、弯弯的小路上,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精神的体现。

雷锋的名字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我们都知道雷锋是一名解放军战士,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战士。

读完这首诗,我们会明白,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诗歌要熟读成诵。

让我们在朗读和背诵中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去沿着雷锋叔叔的足迹,伸出热情的双手,捧出春天般温暖的爱心。

课后“读读记记”中的词语,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一课的词语自读自悟,进一步体会加上修饰部分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

“我知道”中的两条信息,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雷锋,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三、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

根据学生喜欢读诗歌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借助拼音充分自读课文,展示自主识字的成果,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再根据学生认读的情况纠正字音,想办法认识所有的生字。

2.本课生读音难点较多,要引导学生发现并注意:“锋、曾、泞、荆、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céng;“泞”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棘”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3.本课要认的字中,字形结构或部件较为特殊,一般不要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要重视整体认读,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生字。

“锋、叔”可在揭示课题时,结合对“雷锋叔叔”的了解随机识字。

“曾、泞、迈、觅、需”等字,可利用学过的熟字和偏旁识记。

第四节诗生字较多,可在引导读通的过程中巩固识字。

“需、迈、叔、锋、泞”也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要引导学生分析字形。

4.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简单理解字义。

5.写字指导。

本课写字编排很有规律,训练重点是:雨字头、走之、三点水。

“滴、洒、泥、泞”四个字都有三点水旁,三点水的写法上学期已经做过重点指导,教师只要地示范书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并回忆过去学过的要点就可以了。

但这几个字的右半部分的书写应该细心指导:“滴”字的右半部不要写成“商”;“洒”不要写成“酒”;“泥”字右上的“匕”应先写撇,再写竖弯钩;“泞”字右边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迈、迷、迹”三字都有走之,建议重点指导以下两个方面:(1)笔顺:先写走之内的“万、米、亦”,再写走之。

(2)“走之”的左下撇捺交接处要“相连”,不是“交叉”,与“建之”不一样。

“雷、需”二字的指导重点为雨字头。

(1)第一笔横要短;(2)“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3)四点分布要均匀。

“冒”字,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上边的“曰”要宽,下边的“目”要窄。

(二)朗读感悟朗读本诗,主要体会“谁需要帮助,我们就伸出热情的手;谁需要温暖,我们就献上一颗火热的心”的思想感情。

1.教师饱含深情地诵读全诗。

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2.自由选择伙伴,合作朗读,读出美感,读出诗的韵味。

3.齐读第一、三、五自然段,指名朗读第二、四自然段。

齐读时,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两次呼唤“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

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

4.朗读最后一句话,并体会其含义。

这句话的表面含义是,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雷锋叔叔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

联系全诗,我们也许还能领悟到诗人在这句话里寄托的深层含义,那就是希望处处都有活雷锋存在,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这句话的表层含义,可结合本诗中的事例和课后“我知道”中的“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以及学生了解的雷锋叔叔的其他故事来理解。

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难度较大,教师可结合课后小泡泡中“我们也去找一找身边的雷锋吧”这句话,引导学生去感悟。

(三)积累运用1.词语积累。

(1)读读记记。

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2)扩展填空。

弯弯的()长长的()晶莹的()蒙蒙的()温暖的()2.名词积累。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四)实践活动1.举行“雷锋叔叔知多少”的故事会。

2.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四、教学设计举例(一)课前预习,了解雷锋(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雷锋画像,讲述一个小故事(注意不要与课文中的情节重复),激起学生对雷锋的崇敬之情。

2.雷锋叔叔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导入课文学习,板书课题。

(三)自由朗读,读准读顺1.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注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识字与读文的情况。

(四)选读感悟,自主表达1.让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其中的某一节,并有所发现。

2.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里说给同伴听,然后指名在全班说。

(五)质疑探究,理解诗意1.让学生提出还不明白的问题,教师随机点拨、引导,使其表达得更好。

2.重点引导学生研究课后“泡泡”里提出的问题。

用这样的句式来启发学生联想:“我不仅在小溪旁、小路边找到了雷锋叔叔,我还在……看到了雷锋叔叔的身影。

”理解雷锋是一个时时处处关心人、帮助人的好榜样。

(六)感情朗读,深悟诗情通过领读、对读等多种形式,读出好词(重点突出“读读记记”中列出的词语)佳句的美感,读出诗歌的韵味,读出呼唤的语气和回忆雷锋光辉事迹时的深情,从而领悟作者对雷锋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

(七)随情扩展,体验内化说说你身边的雷锋(也可说自己)(八)巩固识字,教学写字 1.熟读句子,巩固识字。

雷锋叔叔曾踏着泥泞,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曾踏着荆棘,背年迈的大娘行路。

那泥泞路上的脚窝,还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那花瓣上的露珠,将永远闪烁着雷锋的光辉。

2.指导写字。

五、资料袋雷锋(1940-1962)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

湖南望城县人。

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他7岁时就成了孤儿。

1949年参加儿童团,担任儿童团长。

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

雷锋参加工作以后,曾当过乡人民政府通讯员,中共望城县委公务员,参加过沩水工程、团山湖农场和鞍钢的建设,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

他1957年加入共青团,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当汽车兵,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入伍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出席过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

他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忠于人123下一页民,忠于党,在平凡的岗位,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表现了革命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品质。

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

人民的勤务员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

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一天,雷锋冒雨去沈阳,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

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

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

雷锋还把自己带在馒头给她们吃。

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

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各种文娱活动。

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

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到附近车站,帮车站搞卫生,为旅客服务,他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做好事的人就想起了雷锋。

牺牲经过1962年8月15日上午八点多钟,细雨霏霏,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

他们把车开进连队车场后,雷锋发现车身上溅了许多泥水,便不顾长途行车的疲劳,立即让乔安山发动车到空地上洗车。

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时,这安全起见,雷锋站在过道边上,指挥小乔倒车转弯。

倒车时,汽车碰倒了一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木杆子砸在头部,当场昏了过去……战友们立即把雷锋送到附近医院抢救。

由于伤势过重,雷锋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

同年3月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和邓小平同志都题了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

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周恩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雷锋,这个英雄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

他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那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发扬光大,他那高大的英雄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