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太平洋智利竹荚鱼渔业生物学的初步调查研究
异常海洋环境年份智利竹荚鱼捕捞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海开 创远 洋渔 业 公 司所 属 “ 开富号” 轮 的 渔捞 日
加的关系 , 所以在海洋环境突变 的年份 ( 如1 9 9 7 年及 1 9 9 8年 出现 的厄 尔 尼诺 现 象 ) 及 随后 的
2 0 0 1 ~ 2 0 0 7年 , 相关学者应用 G A M 模 型对 智 利
收稿 日期 :2 0 1 6— 0 4— 1 2
志中的相关时空及捕捞数据进行分析 , 进而研究 时空 因子 与 捕 捞 因 子 对 智 利 竹 笑 鱼 捕 捞 效 率 的
影响, 以期为 气候 异 常 的年 份 如何 及 时调 整 相关
基金项 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 目( 1 4 D Z 1 2 0 5 0 0 0 ) ; 国家 8 6 3计划项 目( 2 0 1 2 A A 0 9 2 3 0 1 ) ; 上 海市科学 技术委员会产业联 盟项 目( 1 3 D Z 0 5 1 0 4 0 0 ) 作者简介 :杨嘉 棵( 1 9 8 8一) , 男, 研究实习员 , 主要从事远洋 渔业研究 。E - m a i l : y a n  ̄ l @e a s t i f s h e r y . a c . c n 通讯作者 :黄洪亮 , 研究员 。E — m a i l : e c s h h l @1 6 3 . c o m
的年 份相 比发 生 了 明显 的南 移 , 2 0 1 5年全 球 又 出现 了较为 明显 的厄 尔 尼诺 气 候 。 因此 , 本 研 究通 过 G A M 模 型对 2 0 1 4年 和 2 0 1 5年 两 年 间上
多研 究报 道 了智 利 竹 荚鱼 渔 场 资 源 分 布 与 海 洋 环境 问 的关 系 8 — 1 3 ] 。 由于 广 义 可加 模 型 ( G A M) 能较好 地 解 决 渔 业 中相 关 因子 问 非 线 性 和 不 可
东南太平洋南部公海智利竹荚鱼生产初探

东南太平洋南部公海智利竹荚鱼生产初探
邹晓荣;张敏;张祖良
【期刊名称】《海洋渔业》
【年(卷),期】2001(023)002
【摘要】本文介绍了东南太平洋南部公海智利竹荚鱼的探捕、加工情况,并对不同时间、不同海区的探捕生产进行了分析,认为东南太平洋南部公海智利竹荚鱼6~7月份渔场主要集中于38°~41°S之间,其中以39°~40°S为最好,平均网产、日产、CPUE均为最高.6月份的平均CPUE和平均网产、日产呈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7月上旬,7月中旬开始回升,各项指标呈上升趋势.同时对我国渔船今后生产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总页数】5页(P64-68)
【作者】邹晓荣;张敏;张祖良
【作者单位】上海水产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远洋渔业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
【相关文献】
1.东南太平洋公海水域智利竹(竹夹)鱼探捕及其商业开发前景探讨 [J], 张敏;邹晓荣;季星辉;邵帼瑛
2.东南太平洋公海智利竹Jia鱼的开发利用可行性分析(上) [J], 缪圣赐
3.东南太平洋公海智利竹Jia鱼的开发利用可行性分析(下) [J], 缪圣赐
4.爱尔兰捕捞大型中上层鱼的渔船队决定近日前往东南太平洋公海捕捞智利竹荚鱼
[J], 缪圣赐
5.智利关注在智利公海捕捞智利竹荚鱼的同时努力通过区域性渔业管理机构加强限制外国渔船对智利竹荚鱼捕捞 [J], 缪圣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渔业生物学研究与应用

渔业生物学研究与应用渔业生物学是研究渔业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领域。
它涉及到鱼类的分类、行为、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病理学、生态学等多个方面,旨在探索可持续利用海洋、淡水等水域资源的科学依据与方法。
本文将从渔业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现状及其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渔业生物学研究方法1.1 标本采集与鉴定渔业生物学研究最基础的工作就是通过标本采集与鉴定,通过对鱼类等生物样本的收集与分类,来了解不同鱼类的生态特征、生命周期、饮食习性等。
这需要采集标本后进行解剖和形态分析,并结合现场考察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与研究成果。
1.2 遗传学研究遗传学是渔业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对渔业资源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可以揭示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联系,了解其遗传多样性与变异规律。
这有助于制定科学的养殖计划,保护稀有物种,改良品种等。
1.3 生态学研究渔业生物学与生态学密切相关,生态学研究主要关注渔业资源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对鱼类的生态环境、生态位、种群数量、生殖力等进行研究,从而设计出更为合理的渔业资源保护措施与管理方法。
1.4 行为学研究行为学是渔业生物学的重要分支领域,它主要关注鱼类的行为特征、形成机制与适应性。
通过对鱼类的觅食、求偶、繁殖、迁徙等行为进行观察与实验,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生活习性,并为渔业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渔业生物学研究现状2.1 现状分析当前,渔业生物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除了传统的标本采集与实验室分析方法外,更多的新兴技术被引入到渔业生物学研究中。
如分子生物学、遥感技术、生物信息学等,在种群遗传结构、海洋环境探测、生态模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2.2 挑战与机遇渔业生物学的研究面临着生物资源的退化、污染和气候变化等严重挑战。
同时,利用先进技术来研究与保护渔业资源也为学科发展带来了机遇。
尤其是高通量测序、遗传标记技术的发展,使得鱼类基因组学与渔业生物学研究更加紧密地结合,为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智利竹筴鱼渔业和管理现状及趋势

谢营梁等 , 0 1 智利竹煲鱼渔业和管理现状及趋势 , 现代渔业信息 》 2 1。 《 杂志 , 6 3 :6 1 。 2 ( ) - 0 关键词 :智利竹笑鱼 ;Tah rs up y ;渔业 资源 ;管理 ;南太平洋 rc uu rhi m
临 时 秘 书 处 报 告 的 智 利 竹 笑 鱼 总 产 量 为 12 t 包 括 远 洋 7万 ,
设 的种群 ) 已受 到关 注 。例 如 , 利 竹 笑 鱼 智 利 跨 界 种 群 目 智
的秘鲁 种群 ;唯一存 在于公海 的中太平洋种群 ;跨 界公海
的西 南 太 平 洋 种群 , 布 于 新 西 兰 和 澳 大利 亚 2 0 里 内 。 分 0海
2 0 年在圣 地亚哥召开 的智利 竹笑鱼资源结构 和评估 08
链 中主要种类生 物量的重大 变化可能导致他 们的捕食者 和
他 们被捕 食者 的重 大和不 可预测 的反应 。 捕食 者与被捕食 者关系 的重大变化 可能 引起 食物链 结构 的转 变 , 没有必要 通 过减少捕捞压力来加以修正。 关 于智利 ( 跨界 ) 种群 , 0 8 2 0 年资源评估表 明产 卵生物 量 比率下降到未捕捞水平的 3 %, 0 而且仍呈下降趋势 。
( 中国水 产科 学研究 院东 海水 产研究 所 )
中 国上 海 市 军 工 路 3 0 0号 邮编 :2 0 9 000
【 提要 】 本文主要介绍 了南太平洋智利竹铤鱼资源 、 种群结构 和分布 , 渔业生产对渔业 资源 的影响等 因素 , 目前该渔业存在
的管理机制和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仅供我 国远洋渔业生产单位参考 。
1 概 况
智 利 竹 笑 鱼 m r hi 泛 分 布 于 南 太 平 洋 , 临 近 的 up y 广 从 厄 瓜 多 尔 、 鲁 和 智利 大 陆架 水 域 , 亚 热 带 集 合 区 的整 个 秘 沿 海 洋 水 域 , 西 兰 2 0 里 内 以南 3 。 水 域 和 澳 大 利 亚 20 新 0海 4S 0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南太平洋区域渔业管理组织有关管理措施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南太平洋区域渔业管理组织有关管理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2.28•【文号】农办渔[2013]27号•【施行日期】2012.02.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南太平洋区域渔业管理组织有关管理措施的通知(农办渔【2013】27号)《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公约》于2012年8月24日正式生效。
公约管理对象包括除高度洄游鱼类、溯河和降河产卵物种、沿岸国定居物种以外的其他所有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例如竹荚鱼、鱿鱼等。
近期,南太平洋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数据报送和养护竹荚鱼资源等管理措施。
我国是南太平洋公海重要捕鱼国,国务院已核准该公约。
作为负责任渔业国家,我国在东南太平洋从事竹荚鱼拖网生产和鱿鱼钓生产的企业及渔船须遵守委员会管理措施,养护和合理利用南太平洋渔业资源。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渔船注册委员会规定,在公约区内作业渔船须向委员会秘书处提供渔船信息。
相关要求见《关于数据收集、报告、验证和交换的养护和管理措施》(附件1,以下简称《数据措施》)附录7。
经批准赴东南太平洋从事竹荚鱼和鱿鱼生产的渔船,在取得《公海捕捞许可证》后,应在15天内向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以下简称“远洋协会”)提供相关渔船信息,由远洋协会汇总报我部渔业局,我部渔业局审核后向委员会秘书处办理渔船注册事宜,完成注册后渔船方可生产。
二、数据报告委员会规定渔船须详细记录捕捞生产数据,并向委员会报告有关数据。
(一)渔捞日志。
请远洋协会按《数据措施》附录1和附录4的要求,修改完善《鱿鱼渔捞日志》和《竹荚鱼渔捞日志》的填报格式,发送相关企业认真填写。
竹荚鱼渔业企业须于每月初5天内将上月渔捞日志电子版发送至上海海洋大学(大拖技术组);鱿钓企业须于每年3月31日前将上年度渔捞日志寄送至上海海洋大学(鱿钓技术组)。
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地理(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课时规范练:海—气相互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柔鱼生命周期短暂,约为一年,每年在副热带的产卵场和亚北极边界的索饵 场之间进行季节性洄游,水温对柔鱼的分布和丰富度影响最为显著,其中海 域甲柔鱼资源较丰富。下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9 月份最适宜柔鱼生存的海水温度位置分布图。据此完成9~11题。 9.与正常年份相比,9月份最适宜柔 鱼生存的位置( C ) ①厄尔尼诺年偏北 ②厄尔尼诺年 偏南 ③拉尼娜年偏北 ④拉尼娜 年偏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图1
图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与正常年份相比,2022年1月秘鲁鳀分布海域( D ) A.潮汐减弱 B.暴雨增多 C.信风减弱 D.上升流增强 8.与2016年1月相比,2022年1月秘鲁鳀的分布( A ) A.向北偏移 B.向南偏移 C.更近海岸 D.范围缩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第7题,由图可知,与正常年份相比,2022年1月表层海水温度低于多年 平均值,说明这时的上升流增强,东南偏风增强;潮汐不受水温影响,主要受 月球和太阳引力影响;水温降低,气流上升减弱甚至下沉,降水减少。第8 题,2016年1月表层海水温度高于平均值,水温过高,秘鲁鳀分布于靠近南部 水温较低的区域;2022年1月表层海水温度低于平均值,水温低,秘鲁鳀分布 靠近北部水温较高的区域,因此,可推断,2022年1月秘鲁鳀的分布位置向北 偏移;海岸上升流更强,水温更低,不适合其生长;范围大小变化不大。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气温高于海水表层温度,说明有来自偏南部的暖湿气 流到来,提供了充足水汽;多数时间海温低于气温,造成大气降温,水汽凝结。 因此这期间该海域出现长时间的浓雾,A正确。B、C、D不符合本题情景, 或无法获得信息,故排除。第2题,水汽是由偏南部的暖湿气流提供,A错误; 水汽因遇到冷的洋面而降温凝结,B错误;气海温差指的是垂直方向的温差, 与风力无关,C错误;气海温差导致大气存在逆温层,大气稳定有利于形成雾, 但如果温差过大,低层空气稳定,水汽凝结局限在贴海面层内,海雾几乎无 法发生,D正确。
远洋渔业资源调查和探捕项目指南

远洋渔业资源调查和探捕项目指南一、项目目标XXXX年远洋渔业资源探捕项目继续以具开发潜力的公海渔业资源和我国主要入渔国海域的主捕鱼种为重点组织实施。
通过对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东南太平洋公海西部竹荚鱼、毛里塔尼亚海域竹荚鱼、西南大西洋公海变水层拖网、西北太平洋公海(北太鱿钓传统渔场以东)鱿鱼以及摩洛哥海域沙丁鱼等资源和作业方式的探捕调查,掌握目标海域和目标鱼种的渔业资源状况、开发潜力、中心渔场形成机制及适合的渔具渔法,寻求可规模化开发的后备渔场,为远洋渔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二、项目内容和资金使用方向(一)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资源探捕(延续项目)。
继续派出2艘专业鱿鱼钓船(须加装秋刀鱼捕捞专用设备和网具)对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资源进行探捕。
要求每艘探捕船派出2名科研人员随船实施探捕调查、收集相关数据,探捕站点不少于40个,提交探捕专题研究报告3份以上。
探捕补助经费每艘船150万元,共300万元。
(二)东南太平洋公海西部竹荚鱼资源探捕(延续项目)。
继续派1艘主捕竹荚鱼的大型拖网加工船对东南太平洋公海西部海域(现作业区域以外海域)竹荚鱼进行探捕。
要求派出2名以上科研人员随船实施探捕调查、收集相关数据,探捕站点不少于45个,提交探捕专题研究报告4份以上。
探捕补助经费200万元。
(三)西南大西洋公海变水层拖网探捕(延续项目)。
继续派1艘中型拖网渔船采用变水层拖网方式对西南大西洋公海(乌拉圭外海)鱿鱼和其他鱼类资源进行探捕。
要求派出1名科研人员随船实施探捕调查、收集相关数据,探捕站点不少于40个、提交探捕专题研究报告3份以上。
探捕补助经费100万元。
(四)毛里塔尼亚海域竹荚鱼资源探捕(延续项目)。
继续派1艘大型拖网加工船对毛里塔尼亚专属经济区内外侧大西洋竹荚鱼资源进行探捕。
要求派出2名科研人员随船实施探捕调查、收集相关数据,探捕站点不少于40个、提交探捕专题研究报告3份以上。
探捕补助经费150万元。
(五)西北太平洋公海(北太鱿钓传统渔场以东)鱿鱼资源探捕。
东南太平洋的作业范围农业部

东南太平洋的作业范围农业部东南太平洋的作业范围涵盖了许多国家和地区,这片广袤的海洋为全球渔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国作为世界渔业大国之一,在东南太平洋的渔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东南太平洋作业范围概况东南太平洋地处东经120°以西,北纬30°以南,总面积约为180万平方公里。
这片海域水温适中,饵料丰富,为各类渔业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我国在这片海域拥有多个渔场,如东南太平洋渔场、冷水渔场等,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基地。
二、我国在东南太平洋的渔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在东南太平洋的渔业取得了显著成果。
渔业产量逐年上升,渔获品种类丰富,包括金枪鱼、鳕鱼、竹荚鱼等高价值鱼类。
此外,我国渔船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渔获加工能力逐步增强,为全球渔业市场提供了大量优质海鲜产品。
三、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尽管东南太平洋的渔业资源丰富,但我国在此区域的渔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过度捕捞等问题导致部分渔业资源衰退,影响海洋生态平衡。
为应对这一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施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加强渔船监管、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等。
其次,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污染也对渔业发展带来压力。
为此,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加大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
四、发展前景与展望面对挑战,我国在东南太平洋的渔业发展仍具有巨大潜力。
今后,我国将继续加大渔业资源保护力度,推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加强与国际渔业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渔业治理,为维护海洋生态安全和促进全球渔业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东南太平洋的渔业发展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 南太平 洋 智利竹 笑鱼渔 业生 物学 的初步调 查研 究
李 显森 陈 聚 法 周 立 凯 金 显 仕
( 农业部海 洋渔业资源 可持续利用重 点开放 实验 室 中国水产科学 研究院黄 海水产研 究所 , 岛 2 6 7 ) 青 6 0 1
(辽 宁远洋渔 业有限公司 , 连 161) 大 1 1 3
ABS TRACT
Ba e n t e t s i h n n t e So he s c fc Oc a t b sc b o o c l s d o h e t fs i g i h ut a t Pa ii e n, he a i i l gia
c a a t rs i s f c t h o p s to t e e a i s ps f l ng h we gh nd ge gr h r c e i tc o a c c m o ii n, h r l ton hi o e t - i t a a — owt a d h, n
维普资讯
第 2 3卷 第 2期
2 0 年 0 2
海
洋
水
产
研
究
V OI 3, O .2 N .2
6月
M ARI E SHERI N FI ES RESEARCH
Jn 20 u ., 0 2
文 章 编号 :0 07 7 (02 0-0 90 1 0—0 52 0 )20 1—6
m a u e sa e e c o o s c e e ( a h r sm u p y ) we e i v s i a e . e r s ls id — t r t g t . fh r e ma k r l Tr c u u r h i r n e t t d Th e u t n i g
LIXin s n CHEN u f Z a —e J —a HOU — a J N a — h Lik i I Xin s i
( Ke b r t r o u t i a l t ia i n o a i e F s e i s Re o c . y La o a o y f r S s a n b e U i z to fM rn i h re s ur e l
~
6 0 m m n l n h、 2 1 9 0 g i i ht r s e tv l a h g a id f o 1 i e gt 4 ~ 5 n we g e p c i e y, nd t e a e v re r m o 1 e r 2 t 3 y a s
M iity o rc lu e,Yelw e ih re s a c n tt t , n d o 2 6 7 ) ns r fAg iut r l o S aF s eisRe e r h I siu e Qi g a 6 0 1
(Li o i g P lg c Fih r 2 a n n e a i s e y Co.L d t .,Da in 1 6 1 ) l 1 1 3 a
中 图分 类号 : 9 2 4 ¥ 3.
文 献识 别 码 : A
Pr lm i a y s u e n f s e y b o o y o r e m a k r l e i n r t di s o i h r i l g f ho s c e e
( a h r sm u ph i n t eS u h a tPa ii e n Tr c u u r y )i h o t e s c fcOc a
c t d t tt e f k l ng h nd b dy we gh fho s a k r a e ha h or e t a o i to r e m c e el( .mur yi 丁 ph )va i d b t e 5 re e we n 1 4
获 智 利竹 荚 鱼 的 叉长 范 围为 1 5 6 0mm, 重 范 围 为 4 ~ 19 0g, 龄 组 成 为 2 1 4 ~ 1 体 2 5 年 ~ 3龄 , ~ 4龄 3
鱼 为优 势群体 , 初次 性 成熟 年龄 为 3 , 同年 龄个 体 性腺 成 熟 的 节律 差 异 明 显 。 龄 不 关键 词 东 南太平 洋 智 利竹 荚鱼 渔 业生 物 学
ol d,c s s i g m a nl f 3 a d 4 y a s o d i di i a s The ma urt hy hm nd v du l t on i tn i y o n e r l n v du l . t iy r t ofi i i a s a
dif r n g s v re r e y w ih t e fr tm a ur ge o . fe e t a e a i d ma k dl t h is t e a f 3 K EY ORDS W S t e s cfc Oc a ou h a t Pa ii e n Tr c u u r yi a h r s mu ph Fihe y b o o s r i l gy
摘 要
根 据 在 东 南太 平 洋 的探 捕 调 查 , 所 渔 获的 智 利 竹 荚 鱼 ( a h rr c u u r h i 群
叉 长 与体 重 的 关 系, 年龄 与生 长的 关 系和性腺 发 育 等 基本 生物 学特 征进 行 了初 步探 讨 。结 果 显示 , 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