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技术及其应用课程设计报告2015.3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基于单片机的俄罗斯方块游戏设计学号姓名欣同组成员黄涛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班指导教师黄劲院(系、所)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制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二、题目要求..............................................三、原理概述..............................................四、调试过程..............................................五、验收结果..............................................六、个人体会..............................................七、参考文献..............................................八、致.................................................... 附录一:外电路原理图...................................... 附录二:程序清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加深对单片机的理解,熟悉单片机的原理,掌握单片机的编程方法与技巧2.灵活运用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增强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题目要求.验收时,先在仿真机的上显示自己学号的后位,再进行相应容验收。
.能在单片机实验箱通用板上的液晶显示屏()上玩俄罗斯方块游戏,使用*键盘输入,能够完美实现俄罗斯方块的基本游戏容,界面优美,最后可以显示分数和级别,如果游戏失败显示“”,最后显示本人“”和学号“”。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单片机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端口的芯片,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在现代电子科技中,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并结合实际课程设计案例,探讨其在电子控制领域的应用。
单片机的原理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端口。
CPU是单片机的核心,负责执行程序指令和进行数据处理;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输入输出端口则实现单片机与外部设备的通讯。
通过这三个部分的协同工作,单片机能够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在单片机的应用中,最常见的是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家用电器、汽车、医疗设备等。
通过单片机的控制,这些电子设备可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在单片机的课程设计中,学生通常需要设计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
以智能灯控系统为例,学生可以通过单片机控制灯的亮度和颜色,实现远程控制和定时开关功能。
通过设计这样一个项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
除了嵌入式系统,单片机还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例如,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都需要通过单片机来进行控制和监控。
单片机的高可靠性和实时性,使其成为工业控制领域的首选方案。
总的来说,单片机作为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端口的芯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这一技术,为电子控制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

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内部结构及其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语法,如汇编语言或C语言,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编写简单的程序。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单片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智能家居、自动化控制等领域。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单片机知识,设计并实现具有实际功能的小型电路系统。
2. 学生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单片机程序的编写、调试和烧录。
3.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单片机技术及电子科技的兴趣,增强对工程技术的认识与尊重。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对科技发明的热情。
3. 学生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遵循工程伦理,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探索,但需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和解决问题。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伦理观念。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理论:- 单片机的定义、发展历史及其分类-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单片机的性能指标及选型考虑因素2. 单片机编程语言:- 汇编语言基本语法及指令集- C语言在单片机编程中的应用- 编程环境的搭建与使用3. 单片机硬件系统设计:- 常用电子元件的原理与应用-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系统硬件调试方法与技巧4. 单片机软件编程与调试:- 简单程序编写与烧录- 程序调试方法与技巧- 中断、定时器等高级功能的应用5. 单片机应用案例分析:-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原理-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现- 创意电子制作案例分享6. 实践项目:- 设计并实现一个温度控制系统- 设计并实现一个简易的智能家居系统- 小组项目展示与评价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单片机基础理论及内部结构学习第二周:单片机编程语言学习与编程环境搭建第三周:单片机硬件系统设计与外围电路学习第四周:单片机软件编程与调试方法学习第五周:单片机应用案例分析与实践项目指导第六周:实践项目实施与小组项目展示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安排,确保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实践项目锻炼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实验报告

四、实验代码
图2-1单片机的直接控制
图2-2单片机及74LS138的间接控制
#include <reg51.h>
#include <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void DelayMS(uint x)
[4]高卫东,辛友顺,韩彦征.51单片机原理与实践[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01
2、运行程序,验证译码的正确性。
二、实验原理图
本次跑马灯实验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种是STC89C52单片机的直接控制,一种是通过74LS138译码器的间接控制。图2-1为单片机的直接控制原理图,图2-2为单片机及74LS138的控制原理图
图2-1单片机的直接控制原理图
图2-2单片机及74LS138的间接控制原理图
PA=0x37;
delay(100);
}
}
}
void delay(uint z)
{
uint x,y;
for(x=z;x>0;x--)
for(y=500;y>0;y--);
}
五、调试与总结
1、调试
(1)焊接时注意各个器件的引脚处,注意区分led灯的阴阳极,每一个器件都要尽量贴近印制板,最后,要用万用表测试一下,检查有没有短路的的地方。
一、实验内容
1、了解8255芯片的工作原理,熟悉其初始化编程方法以及输入、输出程序设计技巧。学会使用8255并行接口芯片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2、熟悉8255内部结构和与单片机的接口逻辑,熟悉8255芯片的3种工作方式以及控制字格式。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第1章绪论 (1)1.1 课程设计目的 (1)1.2 课程设计内容 (1)1.3 课程设计要求 (1)1.4 电子时钟的简单介绍 (1)第2章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4)2.1 单片机型号的选择 (2)2.2 89C51单片机介绍 (2)2.3 振荡电路 (4)2.4 复位电路 (4)2.5 键盘电路 (4)2.6 数码管显示工作原理 (5)2.7 整个电路原理图 (5)第3章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6)3.1 程序流程图 (6)3.2 程序设计 (7)第4章软件仿真 (8)4.1 Proteus软件介绍 (8)4.2 仿真结果 (8)第5章心得体会 (10)参考文献 (11)附录 (12)第1章绪论1.1 课程设计目的:通过《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掌握单片机及其扩展系统设计的方法和设计原则及相应的硬件调试的方法。
进一步加深单片机及其扩展系统设计和应用的理解。
1.2 课程设计内容:电子计时器综合系统设计①有6位数码管显示,能按照分秒进制显示时间;②能正确手动复位;③有上电指示灯;1.3 课程设计要求:1)独立设计原理图及相应的硬件电路。
2)针对选择的设计题目,设计系统软件。
软件要做到: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稳定可靠。
3)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层次合理,重点突出。
并附上设计原理图及相应的源程序。
1.4 电子计时器的简单介绍该电子计时器由AT89C51,BUTTON,八段数码管等构成,采用晶振电路作为驱动电路,有延时程序和循环程序产生的一秒定时,达到时分秒的计时,六十秒为一分钟,六十分钟为一小时,满二十四小时为一天。
有两个按键分别控制小时和分钟,当按下控制分钟的按键时,分钟加一,同理按控制小时的按键时,小时加一。
第2章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2.1 单片机型号的选择通过对多种单片机性能的分析,最终认为AT89C51时最理想的电子时钟开发芯片。
AT89C51 提供以下标准功能:4k 字节Flash 闪速存储器,128字节内部RAM,32 个I/O 口线,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
2015年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课题名称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5年10月14日1、例举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至少两例)。
答:(1)问题说明:解决方法:(2)问题说明:解决方法:2、教师现场提的问题记录在此(不少于2个问题)。
目录1 设计任务 (1)2设计方案 (2)2.1任务分析 (2)2.2方案设计 (2)3 系统硬件设计 (3)3.1时钟电路设计 (3)3.2复位电路设计 (3)3.3 灯控制电路设计 (3)3.4 倒计时显示电路设计 (4)3.5 按键控制电路设计 (5)4 系统软件设计 (6)4.1 1S定时 (6)4.2 定时程序流程 (6)4.3交通灯的设计流程图 (6)4.4定时器0 及中断响应 (7)5仿真与性能分析 (8)6心得体会 (9)参考文献 (10)附录1 系统原理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 系统PCB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3 程序清单 .. (11)1 设计任务支干道汇合成十字路口,在每个入口处设置红、绿、黄三色信号灯,红灯亮禁止通行,绿灯亮允许通行,黄灯亮则给行驶中的车辆有时间停在禁行线外。
用红、绿、黄发光二极管作信号灯。
如图1.1所示。
设东西向为主干道,南北为支干道。
1. 基本要求(1) 主干道处于常允许通行的状态,支干道有车来时才允许通行。
主干道亮绿灯时,支干道亮红灯;支干道亮绿灯时,主干道亮红灯。
(2) 主、支干道均有车时,两者交替允许通行,主干道每次放行30秒,支干道每次放行20秒,设立30秒、20秒计时、显示电路。
(3) 在每次由绿灯亮到红灯亮的转换过程中,要亮5秒黄灯作为过渡。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单片机已经成为了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控制技术。
在本课程设计中,我们将深入学习单片机应用技术,通过实践掌握单片机的具体应用。
二、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电子设计的基本流程。
2.熟悉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
3.利用单片机技术设计出具有一定实用性的系统,提高学习者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内容包括单片机基础原理、编程语言学习、实验操作等三个方面,具体介绍如下。
1. 单片机基础原理学习单片机是一种通过程序控制的集成电路,其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学习单片机的基础原理是掌握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前提。
本部分内容包括单片机的结构、功能、常用开发板和开发环境,以及单片机的电气特性和基本接口等。
2. 编程语言学习单片机编程语言通常包括C语言和汇编语言,其中C语言应用更为广泛。
本课程将主要介绍C语言的应用。
内容包括基本语法、程序结构、变量和类型、条件判断、循环、函数、指针、数组等。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深入了解C语言的应用方法。
3. 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是本课程设计的重点,通过实战操作掌握单片机的应用技术。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LED灯的控制实验2.数码管的显示实验3.温度控制实验4.超声波测距实验四、设计思路本课程将采用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习者掌握单片机的应用技术。
首先,通过理论学习,学习者将深入了解单片机的基础原理和编程语言,掌握单片机的应用方法。
其次,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践掌握单片机的具体应用。
实验操作既可以检验学习者的理论学习成果,又可以让学习者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五、设计成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操作,学习者将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具体成果如下:1.掌握单片机基本原理和电子设计的基本流程。
2.熟悉单片机编程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
3.完成实验操作,掌握单片机的具体应用方法,并设计出具有一定实用性的系统。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一、概述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深入了解了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方法,学会了使用单片机进行简单的应用开发。
二、设计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题是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
小车采用红外传感器进行避障,使用电机驱动小车前进、后退和转弯。
同时,小车还具有遥控控制功能,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小车的运动。
在实现这些功能的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单片机的定时器、中断、串口通信等内部资源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结果
经过多次实验和调试,智能小车最终实现了预期的功能,能够自动避障并按照遥控器的指令进行运动。
实验结果表明,单片机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四、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不仅掌握了单片机的应用技能,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我相信这次课程设计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二:论文正文格式要求1.书写及打印要求1.1 论文书写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文档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复印纸打印。
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用小五号字体。
论文封面、目录和底页的成绩评定表不编页码,页码从目录后开始编排,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
页眉内容统一设置为“××课程设计报告”(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除封面、目录及底页不设置页眉外,其他页面均添加页眉信息。
论文文字错误率不能大于万分之五。
1.2 目录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一级、二级标题及参考文献、附录等和页码。
目录题头用四号黑体字居中排列,隔行书写目录内容。
目录标题用五号宋体。
1.3 论文正文1.3.1 各部分及标题各级标题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使用标点符号。
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正文除标题外均用五号宋体。
1.3.2 层次层次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以少为宜。
各层次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孤行)。
层次代号格式要求参照表1-1。
表1-1 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1.4 参考文献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列出的只限于那些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重要的且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或网上下载的资料。
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除标注符号不同外,其他均与注释的标注格式相同。
具体标注格式如下(以序号1为例):著作图书类文献——[1]□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版次:起—止页码.参考文献范例:[1] Eric. Java编程思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3-28.[2] 杜波依斯. MySQL技术内幕[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41-48.[3]Metsker S J. Java设计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55-59.[4] 贺松平.基于MVC模式的B/S架构的研究及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61-68.[5]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8-114.[6] Weiss MA.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Java语言描述[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124-126.[7] 孙卫琴. Tomcat与Java Web开发技术详解[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42-147.1.5 插表表格一般采取三线制,不加左、右边线,上、下底为粗实线(1磅),中间为细实线(0.75磅)。
比较复杂的表格,可适当增加横线和竖线。
表序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序号为“表1-1”等。
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
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写,采用黑体小五号字。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
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
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
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
数字空缺的格内加“—”线(占2个数字宽度)。
表内文字和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可采用通栏处理方式。
1.6 插图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
1.6.1 图标题及图中说明图标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
图号按顺序编排,如第1章的第一个图号为“图1-1”,第2章的第5个图号为图2-5。
图题置于图下,图注或作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与图题之间。
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图标题用黑体小五号字。
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标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编号。
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标识并置于分图之下。
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标题之上(有分图标题者,置于分图标题之上),采用揩体小五号字。
1.6.2 插图编排插图与其图标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
插图应编排在正文相关内容之后,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下一页最前面。
1.7 附录附录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或“附录一”、“附录二”等,用四号黑体字左起顶格排写,其后不加标点符号,空一行书写附录内容。
附录内容文字字体字号参照正文要求。
目□录(四号黑体居中)(空一行)前言(五号宋体)(可选)…………………………………………………………………………Y 1.□XXXXX(五号宋体,下同)……………………………………………………………Y1.1□XXX………………………………………………………………………………………Y1.2□XXX………………………………………………………………………………………Y2.□XXXXXX………………………………………………………………………………………Y2.1□XXXXXXX…………………………………………………………………………………Y2.2□XXXXXXX…………………………………………………………………………… Y3.……结论………………………………………………………………………………………Y 参考文献……………………………………………………………………………………………Y 附录………………………………………………………………………………………Y(以上单独成页)1□标题(正文第1部分一级标题,四号黑体,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五号宋体,单倍行距)………1.1□××××××(正文2级标题,小四号黑体)□□×××××××××(五号宋体)××××××…………1.1.1□××××(正文3级标题,五号黑体)□□×××××××××(五号宋体)×××××××××××××××××××××××××××××××………2□标题×××××××(正文第2部分一级标题,要求同上)□□×××××××××(五号宋体)×××××××××××××××××××××××××××××××××××………(正文后空一行)参考文献(四号黑体居中)(空一行)[1]□××××××××××××(五号宋体)[2]□×××××××××××××××××××××××××××××××××××××××××××××××××[3]□××××××××××××××××××××××…………附录:(另起一页,四号黑体,顶格)附录内容文字字体字号参照正文要求。
附件三:课程设计首页武汉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项目名称: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20××年×月×日附件四:课程设计底页单片机技术及其应用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成绩评定: (百分制) 指导教师签字:检查时间: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