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中西部群岛的密克罗尼西亚人(下)
界上最小的岛屿

界上最小的岛屿世介绍:瑙鲁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Nauru;瑙鲁语:Ripublik Naoero简称瑙鲁,位于南太平洋中西部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有“天堂岛”之称。
瑙鲁面积只有24㎞²,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
瑙鲁人是密克罗尼亚人的一支,为马莱人、美拉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的混合类型。
随着磷酸盐储量的枯竭和采矿带来的环境恶化,加上管理全岛财富基金的减值,瑙鲁政府求助于一些不寻常的方法来获得收入。
瑙鲁没有军队,所拥有的全部武装力量是60名警察,防务由澳大利亚协助。
2021年瑙鲁居民为9265人。
截至2021年,瑙鲁共有9434人。
以前的瑙鲁人口数比2021年的更多,但在2021年约1500名移民工人遣返至基里巴斯和图瓦卢,原因是大规模减少的磷矿开采工人。
瑙鲁的族群包括瑙鲁人58%、太平洋岛国人26%、欧洲人8%、华人8%及菲律宾人。
瑙鲁本土的欧洲人原本全由英国人组成,他们大多在独立后离开。
1990年代,瑙鲁成为一个避税天堂和洗钱中心。
自2021年起,瑙鲁接受澳大利亚政府的援助,作为回报,瑙鲁建立一个拘留所处理那些非法进入澳大利亚的难民。
瑙鲁最高海拔70米。
瑙鲁岛上没有河流,唯一的一个湖泊布阿达湖也是咸水湖,虽然降水很多,但小岛的表面透水性很强,所以岛上几乎没有淡水,饮用水都需进口。
千万年来,有数不清的海鸟来到这个小岛上栖息,在岛上留下了大量的鸟粪,经年累月,鸟粪起了化学变化,成为一层厚达10米的优质肥料,人们称之为“磷酸盐矿”。
全岛3/5被磷酸盐所覆盖,只有沿岸有一窄条平地。
折叠。
旅游风情瑙鲁有环岛沥青公路,截至2021年全长24公里,其他公路6公里。
瑙鲁位于夏威夷与澳大利亚之间,距赤道56公里,土地面积21平方公里,大小相当于一个中型机场,人口1万多,其中有外籍劳工3000多人。
瑙鲁人具有波利尼西亚人的特征,体格健壮,头发浓黑,皮肤为棕色,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种,男子身高平均在1.7 米以上,女子稍矮一些。
太平洋岛国有哪些

太平洋岛国有哪些1. 引言太平洋岛国是指位于太平洋地区的一组岛屿国家,总体上可以被分为三个群岛:玻里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和美拉尼西亚群岛。
这些国家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
2. 太平洋岛国列表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太平洋岛国:2.1 玻里尼西亚群岛•汤加(Tonga):位于南太平洋,由169个岛屿组成,其中36个岛屿有人居住。
汤加以其珊瑚礁、潜水和温暖的气候而闻名。
•萨摩亚(Samoa):由青岛(西萨摩亚)和美属萨摩亚(东萨摩亚)组成。
这个国家以其壮丽的海滩、瀑布和热情好客的民族文化而著名。
•库克群岛(Cook Islands):位于南太平洋,由15个岛屿组成。
库克群岛以其绝美的珊瑚礁、潜水和传统文化而吸引游客。
•法属波利尼西亚(French Polynesia):由118个岛屿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大溪地岛(Tahiti)。
法属波利尼西亚以其奇特的黑色沙滩、上百种绚丽多彩的鱼类和水上运动而著名。
2.2 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帕劳(Palau):位于西北太平洋,由340个岛屿组成。
帕劳以其丰富的珊瑚礁、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潜水胜地而闻名。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由四个州组成,分别是波纳佩州、楚克州、耶洛州和科斯雷州。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以其美丽的海滩、古老的遗址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
2.3 美拉尼西亚群岛•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位于南太平洋,由992个岛屿组成。
所罗门群岛以其雄伟的山脉、沙滩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
•瓦努阿图(Vanuatu):位于南太平洋,由83个岛屿组成。
瓦努阿图以其壮观的火山、蓝洞和多彩的珊瑚礁而著名。
•基里巴斯(Kiribati):位于赤道附近,由33个岛屿组成。
基里巴斯以其美丽的海滩、丰富的海洋生物和传统的庆祝活动而闻名。
3. 结论太平洋岛国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传统和生物多样性而吸引着全球游客。
地理知识:世界上最小的岛国在哪里

地理知识:世界上最小的岛国在哪里【世界上最小的岛国】瑙鲁共和国简称瑙鲁,位于南太平洋中西部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有“天堂岛”之称。
瑙鲁面积只有24㎞2,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
瑙鲁人是密克罗尼亚人的一支,为马莱人、美拉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的混合类型。
随着磷酸盐储量的枯竭和采矿带来的环境恶化,加上管理全岛财富基金的减值,瑙鲁政府求助于一些不寻常的方法来获得收入。
1990年代,瑙鲁成为一个避税天堂和洗钱中心。
自2005年起,瑙鲁接受澳大利亚政府的援助,作为回报,瑙鲁建立一个拘留所处理那些非法进入澳大利亚的难民。
【世界上什么岛最小】瑙鲁(面积:24平方千米)瑙鲁共和国简称瑙鲁,位于南太平洋中西部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有“天堂岛”之称。
瑙鲁面积只有24㎞2,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
【相关阅读:瑙鲁岛的风俗民俗】快乐岛在政府丰厚工资和低生活消费的滋润下,瑙鲁人享受着一种让其他太平洋岛国生羡的闲暇生活。
上班时间很随便,岛上仅余的绿地之一上建起了高尔夫球场,国家电视台的三个频道为岛民们准备了各种娱乐节目。
不过,岛上最流行的打发时间的方式是驾车在只有20分钟车程的环岛公路上兜风,喝进口啤酒并把空酒罐掷到窗外,更积极的玩法是举重和饲养一种会捕鱼的海鸟,不过瑙鲁人已经不需要靠它们捕鱼为生了。
岛上的商场“堪佩里”中,食品货架上的饼干比水果和蔬菜要多三倍;餐馆里也很流行油腻的油炸食品。
毫不意外的,瑙鲁成为肥胖症和糖尿病研究的典型个案。
瑙鲁的国民成为世界最肥胖的人口之一,而糖尿病发病率也位居世界第一:大约50%的瑙鲁人都患有糖尿病。
这虽然与遗传基因相关,但无疑瑙鲁人慵懒的生活方式和高脂肪的饮食结构也是重要的诱因。
岛上男性平均寿命降到了53岁,比邻近的新西兰短20多年。
瑙鲁前总统哈瑞斯为了号召人们保持健康,开始在该岛一公里长的机场跑道上步行锻炼。
但这个举动没有吸引岛民的注意力,他们都去观看一个叫“大就是美”的露天选美比赛了。
而哈瑞斯总统本人在他的第一次锻炼就受伤被送往澳大利亚接受紧急治疗。
瑙鲁

中文名称:瑙鲁共和国 英文名称:T he Republic of Nauru 简称: 瑙鲁所属洲: 大洋洲首都: 无主要城市:亚伦 国庆日: 1968年1月31日国家代码:N RU 官方语言:英语、瑙鲁语 货币: 澳大利亚元(AUD) 时区: UTC+12 政治体制: 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马库斯·史蒂芬 人口数量: 13,770(2008年) 人口密度: 649.28/km2(2008年) 主要民族: 瑙鲁人 国土面积: 21平方公里 GDP 总计: 3690万美元(2006年) 人均GDP : 2,500美元(2006年) 国际电话区号: +674 国际域名缩写:.nr 道路通行: 靠左驾驶瑙鲁国旗基本资料国名:瑙鲁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Nauru )独立日:1月31日(1968年)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
旗地为蓝色,中央有一道黄条横贯旗面,左下方有一颗白色的12角星。
黄条象征赤道,其上半部的蓝色象征蓝天,下半部的蓝色象征海洋,12角星象征瑙鲁原来的12个部落。
实行共和总统制。
总统为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由议会选举产生。
议会为一院制。
有18名议员,任期3年。
近年来,瑙政府更迭频繁。
自1989年至2002年,伯纳德·多威约戈(Bernard Dowiyogo)、拉古莫特·哈里斯(Lagumot Harris)、肯南·阿迪昂(Kennan Adeang)、金扎·克洛杜马尔(Kinza Klodumal)、勒内·哈里斯(Lene Harris)先后出任瑙总统。
2003年1月,议会通过对哈里斯政府的不信任案,多威约戈当选总统。
3月,多访美期间病逝,议会选举德罗格·吉欧拉(Delog Gioula)为总统。
5月瑙举行大选,议会选举斯考蒂为总统。
8月,议会通过对斯考蒂政府的不信任案,哈里斯当选总统。
太平洋岛国之——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太平洋岛国之——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位于中部太平洋地区,属加罗林群岛,东西延伸2500公里。
海岸线长6112公里。
岛屿为火山型和珊瑚礁型,多山地。
1、全国陆地面积702平方公里(和新加坡差不多大724.4平方公里),由607个大小岛屿组成。
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全是小岛,地图上基本看不到陆地2、全国2019年人口11.38万人(新加坡有564万人),人口密度162.1人/平方千米(新加坡7785.7人/平方千米)。
其中密克罗尼西亚人占88.9%,亚洲人占1.8%,波利尼西亚人占1.5%。
3、密克罗尼西亚多数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天主教徒占50%,新教徒占47%,其他教派和不信教占3%。
4、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先后历经西班牙、德国、日本和美国统治。
1986年11月3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获得内政、外交自主权,安全防务15年内由美负责。
5、2003年密美双方就《密美自由联系条约》续约事达成协议,延长20年,2004年5月起生效至2023年。
密国防由美国负责。
密无军队,只有少量警察。
6、密克罗尼西亚共四个州,西部两州与中国时差两小时,东部两州与中国时差三小时。
从西向东依此为雅浦州、丘克州、波纳佩州和科思雷州。
7、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官方语言为英语,4个州分别通用8种各自的主要地方语言,彼此交流需用英语。
8、密克罗尼西亚国旗,蓝底,代表太平洋,四颗白色五角星正是象征这个国家的四个州(科斯雷、波纳佩、特鲁克、雅浦)。
9、首都帕利基尔,联邦政府办公地,波纳佩州首府,人口约7000人。
是建国后才建立的城镇,本身亦是一个滑浪的胜地。
1989年之前,首都是波纳佩岛的主城科洛尼亚。
10、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经济落后,绝大多数人的经济生活以村落为单位。
农业主产椰子、胡椒、芋头、面包果等,粮食及生活日用品大多靠进口。
渔业以金枪鱼著名。
旅游资源较为丰富,风光秀丽。
11、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经济严重依赖外援,外援主要来自美国。
太平洋西南部群岛的美拉尼西亚人(2)

图片资料:源自网络出品:土佬工作坊点击或自动换页音乐:美丽的草裙舞E-mail 文化传播网瓦努阿图人(Vanuatuans)太平洋西南部瓦努阿图(新赫布里底群岛)的民族。
有9.3万人(1978),占全国人口的94%。
另有少数人居住在大洋洲其他地区。
属澳大利亚人种美拉尼西亚类型。
使用瓦努阿图语,有多种方言,属南岛语系美拉尼西亚语族。
通用比斯拉马语(为英语和当地语言的混合语)。
其祖先可能在四、五千年前从东南亚陆续迁入,逐步排挤或同化了当地的矮小黑人。
18世纪中叶,法、英殖民者先后侵入,大肆掠夺檀香木,并劫掳许多人到斐济、澳大利亚和新喀里多尼亚当劳工,遂使瓦努阿图人人口大减。
岛民多次奋起反抗,1940年曾掀起大规模起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于1980年7月30日获得独立,建瓦努阿图共和国。
新喀里多尼亚人New Caledonians 大洋洲西南部新喀里多尼亚岛的土著居民。
属澳大利亚人种美拉尼西亚类型,混有一部分波利尼西亚血统。
无统一语言,使用30多种方言,均属南岛语系美拉尼西亚语族。
许多人通晓法语。
其祖先约在5000年前从东南亚迁入。
18世纪欧洲殖民者侵入时,约有8万人。
1853年,该岛被法国占领,人民曾多次奋起反抗,人口锐减,传统经济和文化遭到破坏。
居民除种植供自己食用的玉米、芋薯之外,还必须种植为殖民者所需要的食品作物。
部分人被迫到种植园和矿山做工。
新喀里多尼亚人服装的民族特点已不明显,多穿现代服装。
从前的日常生活用品也不多见,现只能在首府努美阿民族学博物馆方可见到。
许多人通晓法语,4%的人取得法国国籍。
2012年2月19日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
太平洋地区

大洋海水盐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洋面的
形或直线形。波利尼西亚,也是希腊文,意思是“多岛群岛”,大致分布 于180°经线以东,南纬28°和北纬47°之间。陆地面积约31万平方公 里,人口438万。居民主要是波利尼西亚人,其外形特点是身材高大,肤 色浅,头发黑而直,与美拉尼西亚人明显不同。
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之一,是 民主力量与法西斯势力在全球最广阔海域的大冲撞,太平洋战争以日本偷袭珍珠 港为先导,以日本投降结束,参战国家多达三十七个,涉及人口超过十五亿,交 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六千万以上,历时三年零几个月,伤亡和损失难以统计。
海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煤很丰富,深海盆地有丰富 的猛结核矿层(所含锰、镍、钴、铜四种矿物的金属储 量比陆地上多几十倍至千倍),此外海底砂锡矿、金红 石、锆、钛、铁及铂金砂矿储量也很丰富。
多为不规则半日潮,潮 差一般为2-5米。
太平洋洋流大致以北纬5-10°为界,分成南北 两大环流:北部环流顺时针方向运行,由北赤道暖 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组 成;南部环流反时针方向运行,由南赤道暖流、东 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组成。两大环 流之间为赤道逆流,由西向东运行,流速每小时2 千米。
全球约85%的活 火山和约80%的地震 集中在太平洋地区。 太平洋东岸的美洲科 迪勒拉山系和太平洋 西缘的花彩状群岛是 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剧 烈的地带,活火山多 达370多座,有“太 平洋火圈”之称,地 震频繁。
神秘的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的巴瑟斯群岛

神秘的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的巴瑟斯群岛在太平洋的深处,有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那就是巴瑟斯群岛(Basese Islands)。
巴瑟斯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由大约30个珊瑚环礁组成。
这个群岛是密克罗尼西亚的一部分,地理上靠近美国夏威夷群岛。
巴瑟斯群岛以其壮观的海洋生态系统而闻名于世。
它被誉为潜水者的天堂,吸引着无数的潜水爱好者前来探索。
这里有丰富的珊瑚礁,五颜六色的热带鱼,以及其他令人叹为观止的海洋生物。
登上一艘小船,开始探索这个神秘的海洋世界。
当你潜入水中,眼前的景象将会让你屏住呼吸。
珊瑚礁散发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各种大小的鱼类在你身边游动。
你也有机会遇见一些罕见的生物,比如巨大的海龟和怪异的海蛇。
如果你喜欢冒险,你还可以尝试深海潜水。
当你冲入深海时,你将发现更多神秘的景象。
巨大的鲨鱼悄然游弋,令人惊叹的珊瑚礁塔似乎来自另一个星球。
除了潜水,巴瑟斯群岛还有许多其他令人兴奋的活动。
你可以参加传统的海钓活动,尝试捕捉一些新鲜的海鲜。
或者你可以租一艘帆船,探索群岛间壮观的风景,享受宁静与自然。
当然,这个神秘的群岛也有其独特的文化。
巴瑟斯群岛的居民是一群友善而热情的人,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在岛上,你可以参观当地的村庄,了解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巴瑟斯群岛的夜晚同样令人难忘。
当夜幕降临,星空闪耀,犹如一幅绚丽的画卷。
你可以在海滩上点起篝火,与朋友分享故事和美食,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
无论你是冒险者还是文化爱好者,巴瑟斯群岛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这片神秘的海洋天堂等待着你的探索。
来巴瑟斯群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它带给你的震撼和愉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资料:源自网络出品:土佬工作坊
点击或
自动换页音乐:美丽的草裙舞
下集
E-mail 文化传播网
密克罗尼西亚人(Micronesians)
太平洋中西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民族集团。
包括查莫罗人(塞斑、关岛)、加罗林人(帕劳)、马绍尔人、瑙鲁人和吉尔伯特人(基里巴斯共和国)等支系,约20多万人(1978)。
在体质特征上为一混合人种:西部与马来人相近;愈往东愈接近波利尼西亚类型,直发或波状发,高身材,浅褐色皮肤;愈往南愈接近美拉尼西亚类型,卷发,矮个子,暗褐色皮肤;中部则为三者的混合,以加罗林人最为典型。
使用数种语言,多属南岛语系密克罗尼西亚语族,仅查莫罗语和帛琉(帕劳)语属印度尼西亚语族。
据考证,密克罗尼西亚人的祖先于4000年前从东南亚陆续迁来,随后有部分美拉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迁入。
在欧洲殖民者侵入前,社会处在原始公社制解体阶段,普遍出现阶级分化,乃至出现早期奴隶制。
但仍保持母系氏族制的浓厚残余,盛行女性祖先崇拜,氏族首领多为妇女。
加罗林人(帕劳)
加罗林人(Carolinese)
太平洋中西部的民族集团。
包括帛琉人(亦称“贝劳人”)、雅浦人、特鲁克人、波纳佩人和科斯雷人等支系,共约8.3万人(1978)。
主要分布在加罗林群岛。
为密克罗尼西亚人的一支。
属印度尼西亚人、美拉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的混合人种。
马绍尔人(马绍尔群岛共和国)
马绍尔人(Marshallese)
太平洋中西部的民族。
约有2万多人(1980),主要分布在马绍尔群岛。
为密克罗尼西亚人的一支。
属印度尼西亚人、美拉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的混合类型。
肤色较其西面的加罗林人为浅,体质和文化多与波利尼西亚人相近。
使用马绍尔语,属南岛语系密克罗尼西亚语族。
马绍尔文化节传统烹饪-烤面包果
吉尔伯特人(基里巴斯共和国)
吉尔伯特人(Gilbertese)
太平洋中西部的民族。
自称通加鲁人,又称基里巴斯人。
主要分布在吉尔伯特群岛。
体质特征为印度尼西亚人、美拉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的混合类型,系密克罗尼西亚人的一支。
使用吉尔伯特语,属南岛语系密克罗尼西亚语族。
露兜果
瑙鲁
瑙鲁人(Nauruans)
太平洋中西部的民族。
约有5000人(1978)。
主要居住在密克罗尼西亚东南部的瑙鲁。
为密克罗尼西亚人的一支。
其祖先系在不同时期由邻近岛屿迁来,多数来自密克罗尼西亚,少数来自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而后互相通婚,发生混合。
在语言和文化上亦为三者结合,但以密克罗尼西亚为主。
使用瑙鲁语,属南岛语系密克罗尼西亚语族;大多通用英语。
现多信天主教。
2012年2月18日全集完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