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F2000单组分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对比研究
3MF2000单组分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对比研究

1. 2 材料与设备 Fuji Ò L C 光固化玻璃离子( 日本 GC) , Prime APH 光固化复合树脂及相配套的酸蚀剂、 牙体 质涂 料 及 釉 质 粘结 剂 ( 美 国 Caulk Dentsply ) , F 2000 单组分复合材料及 Cliker 处理剂( 美国 3M) , 光 固化氢氧化钙( 美国 K err ) , 光固化机( 美国 L IT EXT M 680) 。 1. 3 修复方法 将 360 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三 组: 一组采用光固化玻璃离子修复( 玻璃离子组) , 一组 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 复合树脂组) , 另一组采用 3MF 2000 单组分复合 体修复( F2000 组) 。由于患者 口腔内至少两个象限有楔状缺损患牙, 有的甚至三个 象限均有患牙, 故可在同一个体采用不同材料充填修
材料与设备fujilc光固化玻璃离子日本gcprimeaph光固化复合树脂及相配套的酸蚀剂牙体质涂料及釉质粘结剂美国caulkdentsplyf2000单组分复合材料及cliker处理剂美国3m固化氢氧化钙美国kerr光固化机美国litextm680360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三一组采用光固化玻璃离子修复玻璃离子组一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复合树脂组另一组采用3mf2000单组分复合体修复f2000
光固化单组分复合体是 90 年代新型的复合充填 材料, 是继玻璃离子和复合树脂之后又一代新型的复 合充填材料, 集两者的优点于一体[ 5~ 7] 。一方面与牙 体组织形成化学性粘结, 粘结力强, 与牙体组织间的密 合度极佳, 且对牙髓刺激性极小; 另一方面具有较高的 耐磨 性 和 较 好 的 抛 光 性 能, 机 械 物 理 性 能 良 好。 F 2000 复合体是美国 3M 公司研制的最 新产品, 复合 体处理剂双管型配套使用, 不需酸蚀, 不粘器械, 操作 简单。本文资料 F 2000 组除一颗修复体脱落外, 无 1 例密合度失败及牙髓病变发生, 三项指标成功率均明 显高于复合树脂组( P < 0. 05) ; 除脱落的修复体外, 其 余修复体外形均完整、无缺损, 表面光亮, 该项指标效 果与复合树脂组相近似, 但明显优于玻璃离子组( P < 0. 01) 。说明 F2000 复合体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
三种不同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分析

三种不同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分析
卢晶
【期刊名称】《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3(20)3
【总页数】2页(P212-213)
【关键词】修复;楔状缺损;牙体非龋性疾病;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夹层技术
【作者】卢晶
【作者单位】本钢总医院口腔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3
【相关文献】
1.三种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分析 [J], 王彩玲
2.三种不同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J], 曾明慧;李瑛;曾志华;何艳;王汉思
3.三种不同材料修复楔状缺损临床分析 [J], 朱永和;王炯明;叶文秧;李正伟
4.三种类型不同的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分析 [J], 黄辉;孙光;许华山;吕荣
5.三种类型不同的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分析 [J], 黄辉;许华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合体Dyract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探讨(附86例分析)

复合体Dyract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探讨(附86例分析)陈辉琳;薛靖楠
【期刊名称】《福建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0(22)2
【摘要】无
【总页数】1页(P99)
【作者】陈辉琳;薛靖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光固化复合树脂和光固化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分析 [J], 付雪峰;李萍;
2.光固化复合树脂和光固化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分析 [J], 付雪峰;李萍
3.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临床观察 [J], 李伟强
4.368例牙体楔状缺损Dyract复合体充填修复临床观察 [J], 赵仲军
5.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临床观察 [J], 李伟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种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疗效分析

三种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比较Tetric N-Flow流体树脂、可乐丽菲露AP-X和DensplyTPH树脂充填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评价楔状缺损应用三种材料保存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68名患者共411颗患牙随机分3组,分别使用Tetric N-Flow流体树脂、可乐丽菲露AP-X和DensplyTPH树脂充填修复。
观察1年的临床修复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采用Tetric N-Flow流体树脂修复的123颗患牙,1年后复诊成功率97.56%,可乐丽菲露AP-X修复的145颗患牙,1年后复诊成功率91.72%,TPH树脂充填修复的143颗患牙,1年后复诊成功率90.91%。
Tetric N-Flow流体树脂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其它2组。
结论适当的充填材料是楔状缺损修复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楔状缺损流体树脂可乐丽菲露 TPH树脂【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4-0103-02【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with three different materials in restoration of wedge-shaped defects of teeth. Methods:411 teeth with wedge-shaped defects of the 168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which were restored with Tetric N-Flow resin, Clearfil AP-XTM and TPH resin respectively.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for 1 year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results. Results:The successful ratio of Tetric N-Flow resin group was 97.56%, Clearfil AP-XTM group was 91.72%, and that of TPH resin group was 90.9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etric N-Flow resin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groups. Conclusion:Appropriate filling material is important for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wedge-shaped defects of teeth.【Key words】wedge-shaped defects Tetric N-Flow resin Clearfil AP-XTM TPH resin楔状缺损是一种常见的牙体疾病,是牙齿唇颊侧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牙体缺损[1]。
楔状缺损两种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方法的临床观察

楔状缺损两种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方法的临床观察
张练萍;张栓香
【期刊名称】《山西临床医药》
【年(卷),期】1995(4)3
【摘要】作者将220名患者475颗楔状缺损牙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缺损局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修复法及缺损局部充填+唇(颊)面覆盖光固化复合树脂的修复法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疗效,并经统计学分析,表明后一种方法疗效明显优于前种。
【总页数】3页(P201-203)
【关键词】楔状缺损;光固化复合树脂;牙体缺损
【作者】张练萍;张栓香
【作者单位】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3
【相关文献】
1.Fuji Ⅱ加强型玻璃离子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杨俊;孙世尧;马净植
2.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楔状缺损58例的临床观察 [J], 牛新杰
3.FX-Ⅱ玻璃离子和3M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老年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J], 曹勤娟;闫宏发
4.FujiⅡ加强型玻璃离子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J], 许凌云
5.观察纤维桩联合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磨牙穿髓型楔状缺损临床疗效 [J], 汤颖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M树脂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对照性研究

3M树脂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对照性研究发表时间:2014-08-26T15:24:11.0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0期供稿作者:闫黎[导读] 楔形缺损是中老年人多发的一种慢性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发病率达90%以上[1]。
好发于尖牙、前磨牙,磨牙次之。
闫黎(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校医院口腔科 464000)【摘要】目的:探讨修复楔形缺损比较理想的材料。
方法:对420颗楔形缺损患牙分别用3M纳米树脂、传统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
观察2a,将各组疗效对比分析。
结果:3M纳米树脂组、传统复合树脂组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5%、78.57%和75.38%。
统计学检验,复合树脂组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M纳米树脂组与复合地脂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3M纳米树脂是修复楔形缺损比较理想的材料。
【关键词】3M纳米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楔形缺损【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221-02楔形缺损是中老年人多发的一种慢性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发病率达90%以上[1]。
好发于尖牙、前磨牙,磨牙次之。
缺损常引起牙齿刺激性酸痛,严重的可造成髓腔穿通引起牙髓、根尖病变或牙折。
临床上修复楔形缺损材料不断增多,为口腔医师提供更多的选择。
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了3M纳米树脂应用于楔形缺损的修复,同时与传统的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对照。
观察2a,对其疗效进行评定分析,报导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门诊楔形缺损患者89例,共计420颗患牙,其中男51例,231颗,女38例,189颗,年龄35-70岁。
患牙分布:尖牙135颗,前磨牙227颗,磨牙58颗。
患牙无龋齿,无充填体,无牙周病,缺损达牙本质层,有或无敏感性疼痛,牙髓活力正常。
1.2材料Filtek Z350通用型纳米树脂及配套的湿性粘接剂(3M公司 ESPE制造),传统光固化复合树脂及配套的自酸蚀粘接剂(3M公司美国),FX-II玻璃离子水门汀(松风日本)自凝氢氧化钙(登士柏公司美国)。
三种方法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比较

三种方法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比较作者:王晓光白吉吉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6期摘要:探讨使用不同材料充填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
选择个体条件相同、楔状缺损程度相近的96例、368颗患牙,分别采用3M玻璃离子(A组)、卡瑞斯玛光固化复合树脂(简称卡瑞斯玛树脂)(B组)、AP-X光固化复合树脂(简称AP-X树脂)(C组),随访6~24个月。
在楔状缺损修复中AP-X树脂比卡瑞斯玛树脂及3M玻璃离子的疗效好。
关键词:楔状缺损;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楔状缺损是指牙颈部的硬组织在某些因素的长期作用下,逐渐缺失形成由两个光滑斜面组成的缺损,且患病率和缺损的严重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尤其中老年多见,65~74岁人群中发病率高达71.9%[1],因此,临床上应尽早对楔状缺损进行充填修复。
本文选用3M玻璃离子、卡瑞斯玛树脂、AP-X树脂修复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用门诊牙齿楔状缺损患者96例,患牙368颗,年龄30~60岁。
其中,无系统性疾病,牙位从牙尖至第一磨牙均无明显龋坏,无充填体,无牙周病,无牙髓及根尖周病变,楔状缺损达到牙本质层。
随机分组A组、B组、C组,A组122颗为3M玻璃离子,B组120颗为卡瑞斯玛树脂,C组126颗为AP-X树脂修复。
1.2材料 3M玻璃离子(美国3M有限公司);卡瑞斯玛树脂及配套的粘接系统(贺利氏固莎齿科有限公司);AP-X树脂及配套的粘接剂SE-BOND:KELEL(可乐丽医疗器材株式会社)。
1.3方法与步骤清除洞壁内及周围牙石、菌斑,清洁、隔湿、吹干,洞型制备,如病损接近髓腔则近髓处用Dycal自凝氢氧化钙垫底,如有早接触,则给予调合、排龈,每组充填前用表麻膏表麻后排龈。
A组:3M玻璃离子粉及液按1量勺对1滴液体(按厂家说明书),先将一部分加入液中混合10s,再将余下的部分混合15~20s,用水门汀充填器充填至洞内,注意要避免气泡,凝固6min后用常规法在水喷雾下修整充填物。
3种不同材料修复楔状缺损3年疗效观察

型 制 备 , 髓 深 洞 用 少 许 D rc 近 yat自凝 氢 氧 化 钙 垫 底 。富 士 Ⅱ号组 , 规 隔湿 、 干 、 常 吹 消毒 后 用 玻璃
宣教 , 患者 正确 的刷牙 方法 , 教会 于治 疗前进 行全 口
牙 洁治 , 除根 面 软垢 和牙 石 。所 有 患牙 均 不 作 洞 去
璃离子体水 门汀而至富士 Ⅱ 号成功率为 9 .% , 04 国 产玻璃 离子 体水 门汀成 功 率 6 . % , 瑞斯 玛 光 固 30 卡
化树脂 成功 率为 8 .% 。3种材 料之 间成功 率 的比 08 较, 差异 均有 统计 学意义 ( 00 ) P< .5 。详见表 12 、。
固化 机 ( 州 四方 S C一2型 ) 杭 L 。
12 病 . 例
患者于修复后 3 年复诊 , 由同一医生进行临床 检查 , 临床效 果参 照 U P : 填物 形 态完 整 , 缘 密合 , 充 边 无裂 隙 , 脱落 , 无 无 龋坏 , 冷热 诊无 敏感 , 牙髓 活 力 正 常 , 牙 髓及 根 无
玛光 固化树脂 修复 。
1 3 方 法 .
使用 玻 璃离 子 体水 门汀 而至 富 士 Ⅱ号 , 国产 玻 璃离子体水门汀, 卡瑞斯玛光 固化树脂 3种材料修 复楔 状缺 损 , 3年 的随访 、 经 复诊 , 果 显 示采 用 玻 结
所 有患 者均 由同一 医生于 修复前 进行 口腔 卫生
1 4 疗效 评价标 准 .
1 材 料与方 法
11 材 . 料
玻 璃离子 体水 门汀 而 至 富士 Ⅱ号 ( 至齿 科 有 而
限公 司) 国产玻 璃离 子体 水 门 汀 ( 海 医疗 器 械 股 , 上
份 有限公 司 齿科 材 料 厂 ) 卡瑞 斯 玛 光 固化 树 脂 以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树脂组 120 0( 0) v 8( 6. 67) * 5( 4. 17) * 5( 4. 17) * 0( 0) 18( 15. 00) #
F2000 组
120 0( 0) v 1( 0. 83) w 0( 0) w 0( 0) w 0( 0) 1( 0. 83) v p
注: 发生牙髓病变 者均为 非垫底 者。与玻璃 离子组 比较: * P < 0. 05, v P< 0. 01, # P> 0. 05; 与复合树脂组比较, w P < 0. 05, p P < 0. 01。
1. 2 材料与设备 Fuji Ò L C 光固化玻璃离子( 日本 GC) , Prime APH 光固化复合树脂及相配套的酸蚀剂、 牙体 质涂 料 及 釉 质 粘结 剂 ( 美 国 Caulk Dentsply ) , F 2000 单组分复合材料及 Cliker 处理剂( 美国 3M) , 光 固化氢氧化钙( 美国 K err ) , 光固化机( 美国 L IT EXT M 680) 。 1. 3 修复方法 将 360 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三 组: 一组采用光固化玻璃离子修复( 玻璃离子组) , 一组 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 复合树脂组) , 另一组采用 3MF 2000 单组分复合 体修复( F2000 组) 。由于患者 口腔内至少两个象限有楔状缺损患牙, 有的甚至三个 象限均有患牙, 故可在同一个体采用不同材料充填修
05) , 与玻璃离子组相近 似; 除脱落的修复体外, 其余修复体均完整、无缺 损, 该项 指标效果 与复合 树脂相 近似, 但明显 优
于玻璃离子组( P < 0. 01) ; F2000 组 总 失 败 率 为 0. 83% , 明 显 低 于 复 合 树 脂 组及 玻 璃 离 子 组 ( P < 0. 01) 。 结 论
光固化单组分复合体是 90 年代新型的复合充填 材料, 是继玻璃离子和复合树脂之后又一代新型的复 合充填材料, 集两者的优点于一体[ 5~ 7] 。一方面与牙 体组织形成化学性粘结, 粘结力强, 与牙体组织间的密 合度极佳, 且对牙髓刺激性极小; 另一方面具有较高的 耐磨 性 和 较 好 的 抛 光 性 能, 机 械 物 理 性 能 良 好。 F 2000 复合体是美国 3M 公司研制的最 新产品, 复合 体处理剂双管型配套使用, 不需酸蚀, 不粘器械, 操作 简单。本文资料 F 2000 组除一颗修复体脱落外, 无 1 例密合度失败及牙髓病变发生, 三项指标成功率均明 显高于复合树脂组( P < 0. 05) ; 除脱落的修复体外, 其 余修复体外形均完整、无缺损, 表面光亮, 该项指标效 果与复合树脂组相近似, 但明显优于玻璃离子组( P < 0. 01) 。说明 F2000 复合体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
底材料则有较好前景[ 4, 5] 。 光固化复合树脂以其 良好性能在临 床上广泛应
用, 具有机械物理性能良好、硬度较高、与酸蚀后釉质 形成机械性嵌合等优点, 但与牙本质粘结性较差, 且对 牙髓具有刺激性, 粘结技术要求较高。本文结果表明, 复合树脂组有 8 颗修复体脱落, 5 颗修复体密合度失 败, 5 颗牙出现牙髓病变, 三项指标失败率均明显高于 F 2000 组和玻璃离子组( P < 0. 05) ; 除脱落的修复体 外, 其余修复体外形均完整、无缺损, 表面光亮, 该项指 标成功率高于玻璃离子组( P < 0. 01) , 与 F2000 组相 近似。说明光固化复合树脂机械物理性能良好。提示 临床医生在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时, 既要看到其优 点, 又要注意到其不足, 更应在修复时根据不同情况采 取相应措施如夹层技术等[ 4] , 以发挥其优点, 克服其 不足, 提高临床治疗成功率。
3M F2000 复合体是修 复楔状缺损一种较好的材料, 其疗效优于光固化玻璃 离子及复合树脂。
关键词: F2000 复合体; 玻璃离子; 复合树脂; 楔状缺损
中图分类号: R781. 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8174( 2000) 01- 0019- 02
近年来, 随着口腔修复材料的发展及粘结技术的 提高, 修复牙体缺损的材料不断增多。目前, 修复楔状 缺损临床上多采用玻璃离子、复合树脂及单组分复合 体等。本文应用光固化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及 3MF 2000 复合体分别充填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 并对 其疗效进行比较, 旨在探讨修复楔状缺损较好的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 1 临 床资料 选择 门诊楔状 缺损患者 120 例共 360 颗患牙, 其中男 71 例, 女 49 例, 年龄 22~ 68 岁, 前牙 168 颗, 双尖牙 192 颗。选择的患牙均无龋坏、无 充填体、无牙周疾病、牙髓活力正常。患者口腔内至少 两个象限有楔状缺损患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0 #
Mo d Diagn & T r 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0 Jan 11( 1)
复, 并尽量在同一个体选择牙体破坏程度相近的患牙 进行对照修复。清除 病损区牙石、色素, 术区充分清 洗, 隔湿、干燥, 近髓深洞采用 光固化氢氧化 钙垫底。 严格按厂商提供的材料使用方法说明 书进行充填修 复。 1. 4 复查设计 1. 4. 1 复查方法 牙体充填修复后在 1. 5~ 2 年内进 行复查, 用口腔常规牙 体病检查方法 作问、视、探、叩 诊, 并对复查牙进行牙髓活力测试。 1. 4. 2 复查项目 复查项目有修复体外形、与牙齿间 的密合度、牙髓活力及有无继发龋。 1. 4. 3 修复效果评定标准 ( 1) 成功: 修复体外形完 整、无缺损, 表面光滑; 修复体边缘密合, 无缝隙, 无染 色; 牙髓活力正常; 无继发龋。( 2) 失败: 修复体外形明 显缺损或全部脱落; 修复体边缘有缝隙, 染色沿边缘渗 入; 出现牙髓病变: 发生继发龋。其中出现任何一项 指标者均为失败。 1.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用 V2 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玻璃离子与牙体组织形成化学性粘结, 它们之间
以氢键和离子键形式相结合[ 1] , 两者之间产生强有力 的粘 结; 玻 璃 离 子 热 膨 胀 系 数 为 11. 10 ? 2. 24 ( 10- 6) [ 2] , 接近于牙体硬组织, 其边缘密封性良好; 且 玻璃离子具 有良好的 生物相容 性, 对 牙髓刺激 性极 小[ 3] ; 此外, 光固化型 玻璃离子在操作上 还有充分的 时间完成修复体修整, 短时间固化, 能即刻打磨抛光。 但玻璃离子耐磨性较差, 易磨耗。本文结果显示, 玻璃 离子组仅一颗修复体脱落、无 1 例出现牙髓病变及密 合度失败, 三项指标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复合树脂组( P < 0. 05) , 与 F2000 组相近似; 该组中有 24 颗修复体明 显缺损, 占 19. 17% , 明显高于 F2000 组及复合树脂组 ( P < 0. 01) 。提示玻璃离子机械物理性能、耐磨强度 还有待于提高; 也提示玻璃离子在单独充填修复时, 其 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而和其它材料联用或作为基
摘要: 目的 探讨修复楔形缺损较好的材料。方法 在同 一个体选择条 件基本相同 的楔状缺 损患牙分 别采用 光固化 玻
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及 3M F2000 复合体充填修 复, 共 120 例 360 颗, 随访观察 1. 5~ 2 年。结果 F 2000 组 120 颗治
疗牙中, 其中仅 1 颗修复体脱落, 无 1 例密 合度 失败 及牙髓 病变 发生, 三项 指标 成功率 均明 显高 于复合 树脂 组( P < 0.
HUANG Hui, SUN Guang, GAO Lin-hua, ZENG Jin-ping, CHEN Xue-jun( Dep ar tment of Or al Medicine, T he First Af f il iated H osp it al of Ji angx i M edical Col lege, N anchang 330006, China)
Mo d Diagn & T r 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0 Jan 11( 1)
3M F2000 单组分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对比研究
# 19 #
黄 辉, 孙 光, 高林华, 曾锦平, 陈学俊( 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内 科, 江西 南昌 330006)
Clinical Comparative Study on Restoring Wedge-Shaped Defect with 3M F2000 Compomer
玻璃离子组、复合树脂组及 F 2000 组均有 14 颗近 髓深洞患牙采用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 疗效见附表。
附表 复查时修复牙出现不良效果统计[ n( % ) ]
组别
修复体 修复体 密合度 牙髓 继发 失败
n 缺损
脱落 欠佳 病变 龋 牙数
玻璃离子组 120 23( 19. 17) 1( 0. 83) 0( 0) 0( 0) 0( 0) 24( 20. 00)
Abstract: Obj ect ive T o ex plore t he bet ter material for restoring wedge- shaped defect . Met hod Lightcured glass ionomer, light- cured composit e resin and 3M F2000 com pomer w ere applicat ed to restore 360 teeth w ith w edg e-shaped def ect of the teet h in t he same body and the same condit ions. T hey w ere follow ed up for 1. 5 to 2 years. Results In the F2000 group, only one restorat ion fell, and none of t hem had bad adapat ion and pulp sympt om, the successf ul rat es of t he above indexes were signif icantly hig her than t hat of composit e resin group( P < 0. 05) , and similar to glass inomer g roup. On t he ot her hand, all restorat ions of F 2000 group w ere integrat ed ex cept falling. T he eff iciency of t his index exceeded signif icantly t hat of g lass inom er g roup( P < 0. 01) , and sim ilar t o composit e resin group. T he t otal f ailure rat e of F2000 group w as 0. 83% and it w as signif ically low er t han t hat of composite resin group and glass inomer g roup. Conclusions 3MF 2000 compomer is superior t o glass ionomer cement and light- cured composite resin and is considered t o be a bet ter material for restoring wedge- shaped defect. Key words: F 2000 compomer; Glass inomer; Composite resin; Wedge- shaped de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