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1)

合集下载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影像学表现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影像学表现


一项软组织改变(滑膜增生) ; 两项骨改变(骨髓改变, 骨质破坏) ; 一项软骨改变(软骨病变); 关节腔积液


滑膜增生、骨髓改变评估早期炎性改变; 软骨病变、骨质破坏评估晚期改变
膝关节



膝关节是JIA最常见受累关节,也是接受影像 学检查最多的关节。 主要MRI征象:早期主要是滑膜炎、滑囊炎及 附着点炎,同时伴有关节腔渗出、积液,急性 期增强检查可见滑膜明显强化;并伴有股骨下 端、胫骨上端及髌骨骨髓水肿,周围软组织肿 胀。 如MR平扫发现患儿膝关节出现无法解释的关 节积液或上述任何其他征象,均提示患儿JIA 可能,需进一步行增强扫描。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影像学表 现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
概述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JIA)是儿童时 期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以慢性关节滑 膜炎为其主要特征,或伴有各组织、 器官不同程度损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是指16 岁以下儿童 的持续6 周以上的不明原因关节肿胀, 除外其他疾病后成为JIA。

增强MRI是诊断颞下颌关节受累的金标准。表现包 括关节液增多、下颌骨髁突形态异常,增强扫描 后关节滑膜不同程度强化,亦可仅见关节积液。
增强T1WI:左侧下颌髁突变平,活动性滑膜 炎及骨炎性改变;右侧下颌髁突骨质破坏。
颈椎JIA



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直和活动受限,其中多关 节型和早发型JIA是累及颈椎的危险因素。 MRI可以发现JIA颈椎受累早期的寰枢关节间隙内滑 膜增生、血管翳形成,后者增强后呈明显强化。 X线表现主要为小关节强直,多同时累及多个小关 节;寰枢关节受累常见,表现为枢椎位置上移和关 节前间隙异常。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1例报告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1例报告

素、 免 疫 因素等 多种 因素有 关 , 根 据 临床 分型 此 患儿为 全 身性 关 节 炎型 , 针 对, 临床 特 点 一 定要 提 高 对此
病 的诊 疗技 术和 水平 , 减 少此病 的致 残性 和危 害性 , 提 高儿童 的 生活质 量 。 关键 词 : 幼 年 免 疫 关 节 疼痛
1 1 月 5 日复 查 血 常 规 、 肝功、 血 沉 均 正 常 。 甲 氨 蝶 呤
1 临床 资料
患儿, 男, 5岁 , 因“ 四肢及 颈部 疼痛 伴 间断发 热 2 O 天” 于 2 0 0 9 年 6 月 2 9日入 院 。病 史特 点 : 患儿 于入 院 前 2 O天 开 始 出 现 右 下 肢 疼 痛 , 2天 后 渐 至 右 上 肢 、 颈 部、 左上 肢及 左下 肢疼 痛 , 不 能行 走 , 无 伴关 节红 肿 , 间 断 发热 , 热 峰最 高 可 达 4 0 C, 发 热 时 曾 于躯 干 部 出 现
《 西藏科技》 2 O 1 3 年1 1 期( 总第 2 4 8 期)
高原 医学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 1例报告
王 景 华 韦 茹 ( 林 芝 地 区妇 幼保 健 院儿科 , 西 藏 林 芝 8 6 0 0 0 0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和认 识 幼年特 发 性 关节 炎治疗进 展和 预后 。结果 通过 临床合 理 用药及精 心护 理 , 患儿病 情得 到 了很 好控 制 , 取得 了很好 的疗效 。 结论 幼年特 发性 关节 炎病 因复 杂与感 染 因素 、 遗传因
在 外 院一 直 予抗感 染 治疗 , 症 状无 改善 。入 院时查体 : T: 3 9 .1 。 C,P: l 2 0 次/ 分 ,R:2 5次/ 分, B P:1 0 5 / 6 0 mmHg , 神志清 , 精 神 稍倦 , : 躯 干 部 可 见 充 血 性 红 色斑 疹 , 浅淋 巴结 不大 , 心肺 无异 常 , 肝 脾肋 下未 触及 ,

幼特发性关节炎(一)

幼特发性关节炎(一)

幼特发性关节炎(一)幼特发性关节炎是一种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疾病,经常被称作为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JRA)。

幼特发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性自身免疫疾病,通常发生于16岁以下的儿童,特征是患者的关节发生慢性炎症,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功能丧失。

本文将介绍幼特发性关节炎的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

一、症状:幼特发性关节炎的症状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其中一些特征性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活动功能丧失、局部肿胀或红斑、身体疲惫、不适感、发热等。

在少数情况下,幼特发性关节炎还会影响到眼睛、心脏、肺部等其他器官的正常功能。

二、诊断方法:幼特发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身体检查以及其他检查数据,包括:血液检查、X光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

血液检查中的RF(类风湿因子)或ANA(抗核抗体)等尤为重要。

同时,医生还需在排除其他可能性后,进行关节腔积液检查或关节活检检查。

三、治疗方式:针对幼特发性关节炎的治疗方式包括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方案包括了消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能够减轻关节炎症状的药物,常用的还有抗风湿药和生物制剂等强效药。

非药物治疗包括了物理疗法,如按摩和热敷,还包括了针灸、中药、甚至有些辅助治疗手段,如Yoga等,它们可能对缓解疾病的影响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多数患者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来保持或恢复关节活动能力并代替其他治疗方式的使用。

总之,幼特发性关节炎是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症,需要合理的治疗程序,以减轻疼痛和肿胀,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尽可能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任何疑似幼特发性关节炎症状的患者,请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和管理。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要点-1871-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要点-1871-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871-幼年特发性关节
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要点
(一)JIA的诊断现状
1、诊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少关节型(持续型或扩展型)时,应该排除的情况,不包括()。

A、银屑病患儿
B、8岁以上HLA-B27阳性男性关节炎患儿
C、家族史中一级亲属有HLA-B27相关的疾病
D、2次检测类风湿因子阳性间隔1个月[正确答案]
E、全身型JIA
2、关于脊柱炎相关JIA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外周关节炎合并附着点炎
B、脊柱炎合并附着点炎[正确答案]
C、关节炎加上超过3个月的炎症性腰背部疼痛和骶髂关节炎的影像学异常
D、附着点炎加上超过3个月的炎症性腰背部疼痛和骶髂关节炎的影像学异常
E、关节炎或附着点炎加上HLA-B27阳性和急性(症状性)前葡萄膜炎
3、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诊断要点,不包括()。

A、发热至少2周以上
B、连续每天弛张发热时间至少3天以上
C、发病最初6个月1~4个关节受累[正确答案]
D、伴有关节炎
E、同时伴有肝脾肿大等其他症状
4、关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A、可表现为关节肿胀
B、起病方式、病程和转归都各不相同
C、是一组儿童期急性关节炎疾病群[正确答案]
D、16岁以前起病。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1.概述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慢性滑膜炎为主要特征,或伴有各组织器官不同程度损害的慢性、全身性疾病,16岁前起病,持续6周或6周以上的单关节或多关节炎。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年龄越小,全身症状越重,年长儿以关节症状为主。

补充:①指南去除了强直性脊柱炎。

②关节炎定义为:关节肿胀和(或)积液,或存在下列体征中的2项或2项以上:(1)活动受限;(2)关节触痛;(3)关节活动时疼痛;(4)关节表面皮肤温度增高;并除外其他疾病所致。

③写鉴别诊断时注意不要写强直性脊柱炎及类风湿关节炎,者两个诊断都是成人的概念。

1.L分型与诊断:1.1. 1.全身型(sJIA)诊断(常用):关节炎(N1个关节),发热(>39笆)N2周,至少持续3天。

至少合并以下症状之一:(1)可消退的红斑样皮疹;(2)淋巴结肿大;(3)肝脾增大;(4)浆膜炎。

诊断(2018版):发热(>39笆)N2周,至少持续3天。

主要标准(A):(1)可消退的红斑样皮疹;(2)关节炎;次要标准(B):(1)全身淋巴结肿大和(或)肝肿大和(或)脾肿大; (2)浆膜炎;(3)关节痛持续时间>2周(无关节炎);(4)白细胞增多。

发热+2A或发热+A+2Bo 注意:①部分患儿可有神经系统症状,如脑膜刺激征及脑病表现。

②sJIA患者出现持续发热、血清铁蛋白>684ug/L,同时具备下列4项指标中任意2项者需考虑sJIA 合并MAS:(1) PLT 减少(W181 X109 /L);(2) AST 升高O48U/L);(3) TG 升高(>1.56g/L);(4) Fib 降低(W3.6g/L)③热出疹出,热退疹退;热剧痛剧,可有不同程度的肌肉酸痛。

④sJIA是排他性诊断,注意鉴别发热性疾病,如脓毒血症、血液系统肿瘤、川崎病、血管炎、白塞病、SLE等。

⑤2018版的特点在于次要标准(3),有关节痛而无关节炎表现。

1.L2.少关节型(O-JIA)诊断:发病最初V6个月,1-4个关节受累,分两个亚型:1・持续型少关节-整个疾病过程中,受累关节数W4个;2.扩展型少关节炎-6个月后受累关节34个。

儿童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诊疗方案

儿童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诊疗方案

儿童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诊疗方案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JIA)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以慢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全身多系统受累,也是造成小儿致残和失明的首要原因。

发病年龄多见于2-4岁、8-10岁。

有反复发作倾向。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①全身型,又称急性发病型,幼儿较多,有弛张高热至少2周以上,大部分患儿出现类风湿皮疹,肝、脾大,淋巴结肿大,胸膜炎和心包炎,腹痛,关节痛或肌痛,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贫血等。

②多关节炎型,学龄儿童多见,受累关节≥5个。

由指(趾)小关节发展到大关节,先游走后固定。

对称的多关节肿痛,活动受限,晨僵,最终受累关节固定变形和局部肌肉萎缩。

多关节炎型又分类风湿因子阴性和阳性两类。

类风湿因子阳性:女性年长儿多见,关节损伤严重,常伴类风湿结节,半数遗留关节畸形。

类风湿因子阴性:关节症状较轻,一部分患儿发生关节强直变形。

③少关节炎型,受累关节≤4个,好发于大关节,常呈非对称性。

全身症状极轻或缺如,可并发虹膜睫状体炎,尤以女性患儿较多见。

(2)一般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核左移,正细胞性贫血,血小板正常或增高。

活动期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铁蛋白、α2 和γ球蛋白增高,血浆清蛋白减低。

(3)免疫学检查:免疫全套提示IgG、IgM、IgA 增高。

抗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HLA-B27、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可呈阳性。

T 细胞亚群检查提示CD4+/CD8+比值下降。

(4)影像学检查:X 线早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骨膜反应,后期出现关节面破坏,关节间隙缩小、融合,关节半脱位;CT、磁共振及放射性核素扫描可发现关节早期病变。

(5)其他必要时检查:肿瘤坏死因子、IL-1、IL-6、胸部X 线片、骨髓常规、骨髓活检病理学检查、脑脊液检查、关节超声或放射性核素扫描等。

【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增加营养,采取关节功能位,有关节变形,肌肉萎缩者,则应配合理疗、按摩和医疗体育,必要时手术矫形。

陈昆山教授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1例

陈昆山教授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1例

陈崑山教授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1例摘要患者邓某,男,7岁。

15个月前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当时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皮疹、全身关节痛,以左肩、双膝、双踝关节疼痛甚,双足、双手背屈稍受限,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

查血常规:WBC 29.0×109/L,NE% 90.9%,CRP>160mg/L,ESR 88mm/h,血细胞族分化抗原(CD)系列阴性,各种白介素测定(IL-6) 35.45pg/ml,铁蛋白 1738.00ng/ml;胸部CT:心包积液,两侧少量胸腔积液,两肺多发条索状影,考虑渗出影伴局部胸膜反应;头颅MRI、全身骨平面显像未见明显异常;双踝MRI:双距骨前异常信号伴踝关节少许长T2信号。

诊断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

予强的松(25mg tid)、帕夫林(白芍总苷胶囊 0.3g bid)、醋酸钙颗粒(3g bid)、美林(布洛芬混悬液10ml q6h)口服及护胃(洛赛克20mg qd)治疗未效后,加用新赛斯平(环孢素软胶囊25mg q12h)、甲强龙、丙种球蛋白、益赛普(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12.5mg q5d 皮下)等,共治疗38天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出院后患者仍长期服用强的松、帕夫林、美林等药物。

然患者仍反复发热(体温多在38.5-40.0℃),关节肿痛。

于2014年8月30日就诊于陈崑山教授。

刻下症见:发热,恶风,双手肿痛明显,可见散在红斑,全身乏力浮肿,烦躁而哭,口渴,尿黄,大便尚可,纳寐不佳,查:满月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WBC 25×109/L,NE% 90%,CRP 150mg/L,ESR 80mm/h,肝肾功能正常。

陈教授嘱西药继服强的松25mg qd,新癀片1-2粒;中医治以清热凉血解毒,佐以通络。

处方:石膏(先煎)15g,生地20g,丹皮10g,紫草10g,忍冬藤20g,大青叶10g,甘草5g,肿节风10g,知母10g。

幼特发性关节炎(1)

幼特发性关节炎(1)

幼特发性关节炎(1)幼特发性关节炎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发生的慢性关节炎症,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虽然它是一种常见疾病,但是很多人对它并不熟悉。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幼特发性关节炎。

一、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幼特发性关节炎的病因,但是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该病是遗传的。

此外,环境、感染或药物等因素也可能是其发病的诱因。

二、症状:幼特发性关节炎起病隐匿,多以关节肿痛为首发症状。

病变关节肿胀、红热、疼痛明显。

疾病初期常伴有发热、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非关节损害症状,甚至可伴有内脏损害。

一些患者还可出现眼部受累、皮肤损害等表现。

三、诊断:确诊该疾病需要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象、C反应蛋白、血沉、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等。

X线检查和关节穿刺有时也需要进行。

四、治疗:该疾病能否治愈目前尚无定论。

肖氏幼特综合症的治疗以控制疾病活动和缓解症状为主。

药物治疗包括NSAIDs、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

对于病情严重者,可采取手术治疗。

五、预防:幼特发性关节炎是遗传的,因此无法完全预防。

建议孕前进行基因检测,及早发现高风险患者。

此外,注意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也是预防该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总之,幼特发性关节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和青少年发生的慢性关节炎症,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十分重要。

患者和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复诊,避免患病情况恶化。

我们应该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做好常规的预防工作,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
治疗目的 消除症状,控制炎症,保护关节功能 控制病变的活动度,减轻或消除关节疼痛 和肿胀 预防感染和关节炎症的加重 预防关节功能不全和残废 恢复关节功能及生活与劳动能力
【治疗】
一般治疗: 急性期卧床休息,固定炎症关节,防止畸形; 非急性期鼓励患儿适当活动 采用体育疗法和物理疗法等减轻关节强直和 软组织挛缩。 心理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金字塔” 方案
糖皮质激素 试验性 治疗 硫唑嘌呤 环磷酰胺 氨甲蝶呤 羟基氯喹、柳磺胺吡啶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基本治疗
“降阶(Step down bridge)治疗”方案
一般可采用NSAID+MTX、NSAID +MTX + 激素或激素+MTX 。撤药顺序为首撤激素 和NSARD,而慢作用药物可以用于长期维持 治疗。
【病因与发病机理】
(二)遗传因素
易感人群: ☆ HLA-DRB1*B01*0603*与持续性少 关节型 ☆ DP*B10301与多关节型类风湿因 子阴性 ☆ HLA-DR4与多关节型类风湿因子 阳性和全身型
【病因与发病机理】
(三)免疫因素 (1)血清中存在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和隐匿 型类风湿因子、抗T淋巴细胞抗体 (2)关节滑膜液中有IgG包涵体和类风湿因子 吞噬细胞; (3)血清免疫球蛋白上升; (4)三个亚型均有循环CD8+减少,CD4+/CD8+值 增高 (5)血清及滑膜液中出现TNF-α 、IL-1、 IL2、IL-4和IL-6
谢谢!
项目 分型 全身发病 型 多关节型 RF(-) 男性 60% 女性 90% 2~8岁 2~8岁 任 何 关 节 任 何 关 节 RF(-) ANA(-) RF(-) ANA(+) 25% RF(+)100% ANA(+) 75% ANA(+) 50% 发热、 皮疹 少 25%严重关 节炎 10% ~15% 严重关节 炎 性别 发病年龄 侵犯 关节 实验室 检查 关节外 表现 预后
【治疗】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 抑制COX(COX-1,COX-2)的分泌,减少前 列腺素合成 肠溶阿司匹林、萘普生、布洛芬、甲苯 吡咯酸 副作用为出血、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
害。
【治疗】



羟氯喹 金制剂:硫代苹果酸金钠、硫代葡萄糖金肌注。 对JRA长期效好不良反应:皮疹、血、尿常规 改变,骨髓抑制。 柳氮磺胺吡啶:JIA,强脊有效。不良反应为 胃不适和血像改变。 青霉胺:初小剂量使用,以后每隔1月增加一 次剂量,3月起效,症状控制减量维持,可服 多年。不良反应有肾损、皮疹、血像改变。
【病理】


类风湿结节 多出现于关节伸侧的皮下。 多发性非特异性纤维素性浆膜炎 淋巴结呈非特异性滤泡增生和生 发中心增多;胸膜、心包膜及腹膜可 见纤维性浆膜炎;
【病理】


类风湿皮疹 皮疹部位毛细血管有炎症细胞 浸润,皮下小结中心为坏死组织炎及肉芽肿样 浸润。
【病因与发病机理】
(三)免疫因素
外来抗原(感染性微生物 )
抗原
内源抗原(变性IgG、胶原蛋白 ) 体液:少关节ANA(+) 全身 多关节型RF(+) 异常免疫反应 细胞:T细胞 局部 细胞及细胞因子
【病因与发病机理】
【病因与发病机理】
(四)其他因素 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外 伤、精神因素均可能与发病有关。
类风湿因子(RF) 抗核抗体(ANA)
其他检查
血常规
X线检查 骨膜炎,关节骨破坏,心影扩大,
风湿性肺病变。
【诊断】 1.<16岁
2.一个或几个关节痛或关节炎 3.病程>6周 4.病初6月的临床表现确定分型 1)多关节炎型:≥5个 2)少关节炎型:≤4个 3)全身型:发热、皮疹、关节炎、器官 受累(肝脾淋巴结肿大、浆膜炎等) 5.除外其他风湿性疾病
【病理】

关节炎 关节以慢性非化脓性滑膜炎为特 征 早期病变关节呈非特异性水肿、 充血、纤维蛋白渗出、淋巴细胞和浆 细胞浸润,反复发作后滑膜组织坏死、 或纤维组织增厚呈绒毛状向关节腔突 起,附着于软骨上并向软骨延伸形成 血管翳,从而破坏关节软骨;
【病理】
反复、连续的炎症侵蚀关节软骨, 致关节面粘连融合,并被纤维性或骨 性结缔组织所代替,导致关节僵直、 变形; 受累关节周围可以发生肌腱炎、肌 炎、骨质疏松、骨膜炎。
【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Corticosteroid)
不作首选,过渡药,待症状减轻后减量 和停用。 用药指征:NSAID或其他治疗无效的全身型 JRA;虹膜睫状体炎局部治疗失败者。
【治疗】
免疫抑制剂 指征:长期处于疾病活动期,关节破坏,有潜 在生长发育受阻、致残、致死的难治性JRA。 药物:环磷酰胺、环胞霉素A、骁悉、硫唑嘌呤 MTX:疗效肯定,每周1次,口服4~6周起效。 不良反应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口腔炎、肝 损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JIA
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葛洲 坝中心医院儿科教研室 江泓
【概述】
自身免疫性反应是由于不同病原诱导的宿主异常免 疫反应,将自身组织和细胞作为靶向。如果此种反应非 常强烈,引起组织严重和持久的结构和功能破坏,出现 临床症状,则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风湿性疾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 其主要累及不同脏器的结缔组织和胶原纤维,故曾被称 为结缔组织病和胶原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有着共同的规律:感染原刺激具有遗传 学背景(多基因遗传)的个体,发生异常的自身免疫反 应。
【鉴别诊断】
以高热、皮疹等全身症状为主者: 全身感染:败血症、结核、病毒感染 恶性病: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 胞病、 其他恶性肿瘤 以关节受累为主者: 风湿热、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创 伤性关节炎 与其他风湿性疾病合并关节炎相鉴别: SLE、MCTD、血管炎综合征(过敏性紫癜、 川崎病)
【临床表现】
全身型 多关节炎型(RF阴性) 多关节炎型(RF阳性) 少关节炎型(持续型、扩展型) 银屑病性关节炎 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关节炎 其他关节炎
【临床表现】
(一)全身型 发热 全身型的突出特征,波动在36-40℃。 皮疹 Sys-JIA另一特征,约95%患儿发生, 随体温升降而出现或消褪。 关节表现 关节炎、关节痛,发热时加剧, 热退减轻。 浆膜炎 心包炎、胸膜炎 其他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综合征、肝脾及 淋巴结肿大、中枢神经症状
【临床表现】
(二)多关节型 女孩多见 多关节受累(5个以上) 无明显全身性表现 类风湿因子阳性型 类风湿因子阴性型
【临床表现】 (三)少关节型 女孩多见,5岁以前 受累关节少(4个以下) 关节炎 大关节,非对称性 持续型 扩展型 病程6个月后发 展为多关节炎(20%) 虹膜睫状体炎
JRA前四种亚型临床表现的比较
多关节型 RF(+) 少关节型
女性 80% 女性 80%
>8岁
任何 关节 少数大关 节,非对 称
类风湿结 节、血管 炎 50%虹膜睫 状体炎
50%严重关 节炎,致 残率高 10% ~20% 视力障碍
< 5岁
【辅助检查】 炎症反应的证据 血沉增快,急性期反应物
(CRP、IL-1和IL-6等)增高。
自身抗体
【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感染因素 支原体、衣原体、风疹、柯萨 基、腺病毒以及沙门氏菌属、痢疾杆菌、空肠弯 曲菌、人类细小病毒19 人类细小病毒19: JRA患儿血清、关节滑 膜中均找到病毒DNA、抗体,补体下降 --- 参与、加重多关节型JIA的病情,成为 难治性JRA ---支原体诱发、加重病情,非直接的发病 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