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合集下载

高考二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高考二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分向地表集聚

引淡淋盐; 井排井灌; 农田覆盖; 生物措施; 合理灌溉; 采取喷灌、 滴灌技术等
气候

(光、热、水) 然

地形


素 ︻
农业区位因素
经 济
土地
(土壤)




水分

科技
(水源)
劳动力 技术 生产 种植 耕作 装备 技术 方式 制度
市场
交通 运输
政策
农作物 水稻 小麦 玉米 棉花 甘蔗 甜菜 茶叶
13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
区位问题考查的几种题型
题型1:评价区位是否合理。 题型2:判断影响布局的主导因素。 题型3:分析某类最优区位的选择。 题型4:分析某一区域发展区位因素的有利因
素和限制性因素。
区位分析的注意事项——“六地”
1.全面地分析。如某地农业发展区位的分析
工业基础
2.辨证地分析。即从有利与不利方面分析。 试对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条件进行评价
A.交通便捷 B.市场广阔 C.鲜果上市早 D.技术条件好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 花生产国。读图,完成:
荷兰
肯尼亚
3.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 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D )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农产品和土壤遭到污染
问 主要分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治理措施 题 布地区
①季风气候
降水集中、

多暴雨、②
土 黄土高 地表植被稀
流 原和南 少、
失 方低山 ③地形坡度

高考二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高考二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考点四
城市郊区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
(蔬菜、花卉、乳肉禽蛋) 蔬菜、花卉、乳肉禽蛋)
地价的高低。一般说来,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 ◆地价的高低。一般说来,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 产成本较高。只有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 产成本较高。只有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 蔬菜、乳牛等。 蔬菜、乳牛等。 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值大小。从单位面积产值看, ◆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值大小。从单位面积产值看, 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蔬菜、乳牛、塘鱼、果园、棉粮等。 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蔬菜、乳牛、塘鱼、果园、棉粮等。 各种类型农业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 ◆各种类型农业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等应 选择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选择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气候
(光、热、水)
地形 土地
土壤) (土壤)
水分
水源) (水源)
自 然 因 素 ︻ 条 件 ︼
市场
农业区位因素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交通 运输

技术 装备

种植 方式 耕作 制度
政策
劳动力
生产 技术
社会经济 因素
影响内容
举例
需求量增加或减少, 需求量增加或减少, 影响面积扩大或缩小 需求品种变化影响类 型和产量
农业类型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自然条件 湿润、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丘陵缓坡(修建梯田) 丘陵缓坡(修建梯田) 山地或丘陵 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地、 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地、丘陵 湖泊、水库、 湖泊、水库、沿海滩涂
农作物 水稻 小麦 玉米 棉花 甘蔗 甜菜 茶叶 苹果、 苹果、梨 花生
自然条件 高温多雨、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平原 半湿润、 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 夏季高温多雨、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高考二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高考二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⑵海拔低,气温相对较高,热量较多;靠近河流,水 源丰富;位于河谷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 风力小。
----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 的农业生产类型。(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各地区农业的商品化生产,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 标志。
◆布局原则: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 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运输、政策
科技因素
劳动力、技术装备(机械化 程度)、生产技术
考点三
分析某种农业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农业生产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
主导因素

? ?
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 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
《世纪金榜》P83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分布
影响亚洲水稻种植的区位因素
(1)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水热条件好) (2)比较平坦的地形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 (4)种植历史悠久,有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 (5)饮食习惯
亚洲水稻生产的特点 人口多、精耕细作 单位面积产量高
小农经营 人多地少 投资少
培育良种,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解决措施
乳畜业与大牧场放牧业的差异
乳畜业 气候 草场 分布 产品 市场 区位因素 温和湿润 以人工草场为主 大牧场放牧业 干旱、半干旱区 以天然草场为主
城市人口密集地区 地广人稀地区 牛奶及其制品为主 肉、皮、毛为主 较高 以外地市场为主 以本地市场为主
考情 分析 和 命题 趋势
1、侧重于对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的地域类型、 农作物分布、新型农业的考查。 2、侧重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或变化带来的 新的影响。 3、结合典型农业地域类型(亚洲水稻种植业) 的案例分析来考查。 4、选择题较多。信息多以文字材料、坐标图、 柱状图、区域图等方式呈现。 5、关注不同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性。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05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与讨论
学生提问环节
02
01
03
学生可以向老师提出关于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 型的疑问和困惑,老师会进行解答和指导。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挑战, 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建议。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对于课件内容和复习方法的建议和 意见,以便老师更好地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和价格等条件对农业生产的 成本和效益产生重要影响。
交通
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和交通便利程度对农产品的 运输和销售有着直接的影响。
资金
农业生产的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的充足程 度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
技术条件
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对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产 生重要影响。
VS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也对 农业地域类型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例如 ,商品谷物农业地域需要便利的交通和广 阔的市场,而大牧场放牧业地域则需要充 足的劳动力和完善的草场管理。
地域类型对农业区位因素反作用
农业地域类型对自然条件 的改造
人类通过选择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可以改 造自然条件,使其更适宜农业生产。例如, 通过排水、灌溉等措施改善土壤水分条件, 或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
地形
平原、丘陵、山地等不同地形 条件对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 、机械化程度等产生重要影响 。
土壤
土壤类型、肥力、土层厚度等 土壤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和质 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水源
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源条 件对农业灌溉和农作物的生长 至关重要。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
市场需求量、价格、竞争等市场条件对农业生产 的类型和规模产生重要影响。

高考二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通用课件

高考二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通用课件
式产生影响。
水资源
充足的水源是农业生产 的基本条件,影响作物
生长和灌溉。
土壤类型与质量
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种 植不同的作物,土壤质 量直接影响作物生长。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 规模。
交通运输
便捷的交通有利于农产品的销 售和流通。
政策与制度
农业政策、土地制度等对农业 生产和布局产生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与影响
自然因素的变化与影响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主要 体现在温度、降水、光照等条件 的改变,这些变化会影响作物的
生长周期、产量和质量。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如土地的开 垦、荒废、城市化等,会直接改变 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和规模。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地震等, 会对农业区位产生重大影响,可能 导致农作物受损、农田淹没或土壤 质量下降。
特点
畜牧业以养殖牛、羊等草食动物为主, 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和丰富的草料资源, 产品主要用于皮革、羊毛等工业原料。
混合农业
分布
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如欧洲的谷物和乳制品生产、澳大利亚的绵羊 和大麦生产。
特点
混合农业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资源配置实现农业 生产的效益最大化。
CHAPTER 03
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与影响
市场需求变化
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影响农业种植结构,例如,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对有机、 绿色食品的需求增加,这会促使农业种植结构向有机、绿色方向调整。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影响农 业区位的选择。

必修二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必修二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一、引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而农业地域类型则是指根据土地利用、自然条件、气候和生产规模等因素的差异性,将农业区域划分成相应的类型。

本文将对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进行探讨。

二、农业区位因素1.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气候、水源、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

其中,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土地生产能力和种植结构。

气候因素则决定了农作物适宜生长的区域和季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源资源是另一重要因素,农业生产需要充足的水源来满足灌溉和养殖的需求。

生态环境则通过土壤保育、水土保持等方式,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2.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人口、劳动力、交通、市场等诸多因素。

人口因素决定了农产品的需求量和消费能力,也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来源。

交通因素则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生产资料的流通。

市场因素则是决定农产品供需关系和价格的因素之一。

3.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包括资金、技术、政策等诸多因素。

资金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资金的供应和使用状况决定了农业生产的投入和收益。

技术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技术进步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政策因素则决定了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农业地域类型基于土地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农业生产区域进行分类和划分,即为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1. 农业区域类型根据农业生产所在区域的气候、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农业能力划分。

包括牧区、农区、渔区、林区等。

2. 种植体系类型根据农作物种植区域的不同,划分出以股东和高粱为代表的粮食区,以烟草、茶叶和花卉为代表的园艺区,以水稻、马铃薯和甜菜为代表的特种蔬菜区,以牛、羊和猪为代表的畜牧区等。

3. 贫困山区类型贫困山区是区域发展中的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这种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状态相对滞后,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差,有一定的地域特殊性和地域局限性,同时也是国家扶贫政策的重点地区。

高考地理(教学指导)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1)

高考地理(教学指导)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1)

第18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农业区位因素2.农业区位变化(1)自然因素变化不大,社会经济因素经常变化。

(2)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从而影响自然环境,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

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农业地域类型的分类类型具体种类原始农业游牧业、迁移农业、初步定住农业传统农业稻作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地中海式农业现代农业种植园农业、现代旱作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业、大牧场畜牧业2.典例(1)原始迁移农业⎩⎪⎨⎪⎧分布:部分热带雨林地区生产特点:“刀耕火种”,生产技术简单,无固定农田对环境的影响⎩⎪⎨⎪⎧居民群体不大时,尚未出现生态环境问题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出现严重的生态破坏 (2)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特点:自给自足式农业,耕地持续耕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分布: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岸及亚热带干旱山地作物⎩⎪⎨⎪⎧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豆类作物:大豆占重要地位经济作物:棉花、烟草、亚麻、甜菜等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等(3)现代混合农业⎩⎪⎨⎪⎧特点:以营利性生产为目的,重视规模与效益,机械化程度高,和城市市场及工业密切联系分布: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的现代混合农业⎩⎪⎨⎪⎧生产方式: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优势:两种生产方式互惠互利,时间上互补,经济收入稳定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区域已由农业景观取代了自然景观,人类的农业活动对地球面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农业活动使人类对待天然植被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2)草原也是拓展农田的开垦对象,而且还受到过度放牧的压力。

2.农业技术的负面影响 (1)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2)微点1 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不同影响农业的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不同的。

光照条件主要指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热量条件主要指气温(积温)高低。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类型和规模
质量和效益,使市场在地 域上大为扩展
需求量增加或减少,影响 面积扩大或缩小 需求品种变化影响类型和 产量
交通便利、鲜活农产品
不易变质,效益好
推行技术、增加或减少面 积、调整布局和结构
提价或压价,使生产面 积扩大或缩小
长江口
4
1
3
2
1 城市中心区 2 蔬菜、产量、作物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
光照长短、光照强弱影响作物的分布
地形
影响农业的结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 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坡度较小的低 山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梯田;山区适宜发展 畜牧业和林业
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 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 类型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 一、农业区位因素 • 二、农业地域类型
什么是农业?
?
农业就是种植 农作物吗?
农业就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 这些图片表示的是什么内容, 你来获认得为产农品业的还物包质括生哪产些活内动容。? 种植业、畜牧业、 林业、渔业、副业
不仅如此, 农业还包括
技术装备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助于加 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
农业生产技术 涉及良种培育、耕 作技术、作物栽培、 水肥控制和病虫害 防治等。它能减少 自然条件对农业的 限制,提高农业的 产量。
活动2:简要分析影响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技术因素
① 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 生产技术(生物育种技术)
以前,北方一到冬 季,每家每户都会 购买几十斤甚至上 百斤的大白菜存在 家里,如今很少见 到这种现象了,请 问是为什么?
交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力成本低廉。
(政府决策)推动
花卉种植和出口。
【知识巩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别
判断依据 生产对象 生产目的 1 2 3 4 5 水稻 牛、羊 自给 生产规模 小农经营 判断结论 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大牧场放牧业
面向市场 大牧场
小麦、玉 面向市场 规模较大、机械水平 商品谷物农业 米 较高 谷物、牲 面向市场 规模较大、机械水平 混合农业 畜 较高 牛奶及其 面向市场 集约化程度高 乳畜业 制品
(小麦、
玉米、水
稻)
重要性居首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
花生 油 料 作 物 芝麻 胡麻 大豆 主要分布在河南 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油菜 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目前山东产量 最多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 流域,近年来有“北移南迁”趋势,扩大到了黄 淮平原、辽宁和黑龙江以及华南地区
土地 资源 生物 资源
水资源总量很大
地区分布不平衡,年内分配不均, 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多
山地多,平原少,干旱地区面积 大,耕地和林地所占面积比例较 小,土地后备资源为数不多,人 均土地少 缺乏合理开发和保护
总量不少,土地类型多样 农垦历史悠久,耕地质量好
种属繁多,品种丰富
我国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有利条件 国家政策和措施
13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区位问题考查的几种题型
题型1:评价区位是否合理。 题型2:判断影响布局的主导因素。 题型3:分析某类最佳区位的选择。 题型4:分析某一区域发展区位因素的有利因 素和限制性因素。
区位分析的注意事项——“六地”
1.全面地分析。如某地农业发展区位的分析
工业基础
2.辨证地分析。即从有利与不利方面分析。 试对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条件进行评价
3.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 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D )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下图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 4.下列四地的农 业生产活动合理 的是( D ) A.甲—育用材林 B.乙—培育橡胶
劳动力
市场需求量 农业自然资源的 利用播种季节收获季节春小麦 春季 秋季
主要分布区
中温带(东北)
冬小麦 双 早稻 季 稻 晚稻
秋季 春季
夏季
次年春末 暖温带(华北) 夏初
夏季
秋季
亚热带(长江 三角洲)
二.我国主要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
生产品种 商品粮 生产基地或主要产区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 江淮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等 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商品棉 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黄淮平 原及南疆等
3.有重点地分析.要抓住其主导性的、起决定作 用的因素。
农业类型或作物
三季稻、天然橡胶 河西走廊的粮棉 横断山区的垂直农业 城郊的花卉、乳牛 江南丘陵的茶树 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
主导区位因素
热量
水源
地形
市场
土壤
技术
4.发展地分析。区位因素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 除了静态地从综合、主导方面分析区位因素外, 更要从发展变化角度度进行分析、评价。 例如,蔬菜基地一般在城市郊区,接近消费 市场,攀枝花现已成为成都冬季重要的蔬菜基地 是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 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 大为扩展,多变的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 和规模。
图8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9是该区 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 答:
2.m、n两地均盛 产葡萄。两地相 比,m地的区位优 势是( C ) A.交通便捷 B.市场广阔 C.鲜果上市早 D.技术条件好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 花生产国。读图,完成:
荷兰
肯尼亚
发展 条件 自然 条件
有利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 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 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 沃;水源充足。
不利条件
社会 经济 条件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国家 政策扶持;地广人稀,生产 规模大,农产品商品率高; 机械化水平高;工业比较发 达;
热量不足;多 沼泽;土地沙 化、水土流失 加剧;土壤肥 力下降;冬季 受寒潮和冻害 的影响
【高考设问角度】
一、分析农业区位条件
二、区位条件的对比分析
三、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四、判断主导区位因素 五、评价区位选择的合理性
【高考真题演练】
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世界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
1.甲地发展种植业的最主要限制因素( C ) A.地形崎岖 B.低温冷害 C.灌溉水源 D.光照不足
(1)说明该国有
利于花卉生长的
自然条件。
(1)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 (26分) (地处低纬),雨量 较充沛,(地势较高) 常年光照充足,气候 温暖,年温差小。
厄瓜多尔
(2)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13分) 通过航空,可以方
便联系北美、欧洲
等花卉市场。该国
(为发展中国家)

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 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3)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
昼夜温差大;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4)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
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
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5)南方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 阔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 足、昼夜温差大)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 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 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数量:地广人稀土地 广阔,土地租金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 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C.丙—种植棉花
D.丁—发展茶园
9.根据“古荆州部分地区示意图”及所学知识 简析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 气候温暖湿润, ②地势较平缓, ③土壤肥沃, ④水源丰富(河湖 众多); ⑤人口较多, ⑥交通便利(商贸 发达)。

14.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90 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 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 ,图1所示国家成为 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 出口国。
治理措施
荒 漠 化 问 题
①过度放牧、 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 ②过度樵采、 律、法规,加强管理, ③过度开垦、 ④水资源的 ②控制载畜量, ③加强“三北防护林” 不合理利用, ⑤工程建设 建设, ④退耕还林、还牧, 保护不当 ⑤建设人工草场, ⑥推广轮牧制度等

问 主要分 自然原因 题 布地区
华北地区:地 华 处温带季风气 候区,全年降 北、 水少,降水变 西 率大,河流径 北 流量小,春季 地 蒸发旺盛 区 西北地区:地 处温带大陆性 气候区,全年 降水稀少
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等应选择接近河流、湖泊等 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需水量
产品运输 的 迫切性
鲜花需保鲜,鲜奶易变质,花卉、乳牛等生产应分 布在近城镇及交通便利的地方
考虑 因素 占用 土地 的多 少
具体影响、表现
占地多的农业类型,宜布局在离城镇较远 的地域,占地少的农业类型宜布局在离城 镇较近的区域,奶牛场与养鸡场相比,奶 牛场宜远离城镇
国家保障和推动农 业的发展,提高农 业生产力,农民生 产积极性高 人口多,劳动力资 源丰富,有利于精 耕细作。提高单产 需求量大,推动农 业发展,促进农业 结构调整
大部分地区能够因地制 宜,按照自然规律和经 济规律办事,合理利用 自然,发展生产
不利条件
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 农业产业政策的制定、 贯彻、实施尚有不足 之处 素质低,不利于农业 技术的推广提高;人 口多,人均少 受经济条件限制,动 物性食品的消费偏低 农业生态环境受到压 力过重,许多地方形 成了农业生态的恶性 循环
6
单一热带 面向国际 大规模的密集集型农 经济作物 市场 场、生产设施齐全
种植园农业
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
1大范围: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 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 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1)就气候条件而言 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作物生长。举例如下: 温度 粮食作物 带 热带 水稻 亚热 水稻 带 暖温 谷子、玉米、冬 带 小麦 中温 玉米、春小麦、 带 高粱 寒温 春小麦 带 经济作物 橡胶、可可、咖啡、甘蔗 柑橘、油橄榄(地中海气候)、葡 萄、油菜、甘蔗、棉花 棉花、苹果等水果
出口商 品基地
【考点突击】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不合 理强度 过度放牧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漫灌
陡坡开荒
土壤盐渍化
水土流失,肥力下降
大量使用化肥 广泛使用农药
土壤板结 农产品和土壤遭到污染
问 主要分 自然原因 题 布地区 水 土 流 失 问 题
人为原因
治理措施
①压缩农业用地, ②扩大林、草种 植面积,植树造 林, ③要有计划地存 放表土、大力开 展土地复垦工作 ④实行小流域综 合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