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5宝葫芦的秘密 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26课《宝葫芦的秘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 谈谈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宝葫芦的秘密》,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1:童话故事真奇妙呀,我要读更多的童话,我还要学着自己写童话。
生2:有时候什么也不要做就可以获得东西并不一定很快乐。)
(1)整本书阅读《宝葫芦的秘密》
(2)观看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宝葫芦的秘密》,并和同学聊一聊你的观影感受。
(3)创编故事:如果我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我会有怎样的奇遇?请把你的奇遇写下来。
3.解决问题3:你想不想要这样一个宝葫芦?为什么?
(生:想要,因为有了宝葫芦,就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可以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三)走近原著,感受奇妙
谈话:这么奇妙的宝葫芦,老师也想要一个。你们猜猜,王葆后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吗?(生:得到了)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这里选取了原著中的一个段落,大家默看一下。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呢?请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2.王葆从哪里知道的宝葫芦?
3你想不想要这样一个宝葫芦?
(二)深入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一:王葆为什么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
(学生回答:
生1:得到宝葫芦的人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生2:王葆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就想要一个宝葫芦帮他解决难题。)
你是从哪几个自然段得出这个结论的?
(生:18-21自然段)
从这几个自然段里我们可以看出,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来,给我几片桐木叶!”我这时候已经计划好了一件事,就向宝葫芦发布命令。不消说,话还没有落声,就来了一沓桐木叶。
我用铅笔在木片上打好了图样,拿起锯子来锯。可是刚一动手--锯子还没来得及碰上木片呢,就已经完成了计划:我手里忽然出现了一架完完整整的弹射式飞机模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5课《宝葫芦的秘密》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5课《宝葫芦的秘密》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宝葫芦的秘密》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25课,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宝葫芦的秘密以及它所带来的神奇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宝葫芦的秘密所带来的惊喜和乐趣。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适合学生朗读和欣赏。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比较感兴趣。
但在理解抽象概念和复杂情节方面仍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宝葫芦的秘密这种神奇元素较为好奇,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宝葫芦的秘密及其所带来的神奇变化;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神奇世界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宝葫芦的秘密及其所带来的神奇变化;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宝葫芦的秘密所带来的神奇变化,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4.表演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为学生提供课文朗读的音频,方便学生跟读和欣赏。
2.PPT: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PPT,辅助教学。
3.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4.表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用于学生表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宝葫芦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宝葫芦的了解和印象。
然后引入课文,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开始学习。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具体的语句,体会宝葫芦的奇妙和王葆的童真形象。
3.了解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并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2.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主要叙述了一个叫王葆的小学生听了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后想拥有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的故事。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感受他的童真形象。
预设一:活泼、顽皮,有些不爱讲个人卫生。
如不爱洗脚,不爱剪脚指甲。
(课件出示)预设二:喜欢听故事。
每当奶奶带有强迫性地给他洗脚、剪脚指甲时,他就叫奶奶讲故事给他听。
(课件出示)预设三:爱异想天开。
每当做题遇到困难或比赛种向日葵种得不好或与同学闹矛盾的时候,就想拥有一个神奇的宝葫芦。
(课件出示)方法指导:先读课文,让学生说一说大概的印象,再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分析。
2.分角色朗读王葆和奶奶对话的片段,讨论交流。
预设:分角色朗读时,学生要尽量读出不同的语气来,体会王葆和奶奶不同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能从关于宝葫芦的故事中感受到童话故事的奇妙。
(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奶奶?明确:奶奶非常疼爱孙子王葆,甚至到了溺爱的地步:①给王葆洗脚,水刚好不烫不冷;②给王葆剪脚指甲,带有强制性;③经常不厌其烦地给王葆讲故事,且以有关宝葫芦的秘密的故事尤多。
奶奶是爱的化身,也是善良、智慧的化身。
(2)奶奶为什么要变着花样给王葆讲“宝葫芦的秘密”的故事?明确:让王葆能耐心坐下来,以方便给他洗脚、剪脚指甲。
(3)奶奶讲了哪些宝葫芦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什么共同特点?明确:①四个故事: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与宝葫芦的故事。
②四个故事的共同特点:宝葫芦很神奇,故事里的主人公都幸福极了。
3.分析奶奶给王葆讲故事对王葆产生的影响,进一步体会王葆想要宝葫芦的原因。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5.宝葫芦的秘密》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5.宝葫芦的秘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的内容和主题;
2.能够描述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汇,能够正确书写;
4.能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并进行简单的思考和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熟读《宝葫芦的秘密》,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够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教学难点
1.理解故事中的深层含义;
2.进行思辨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者谈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
《宝葫芦的秘密》这个故事的主题。
2. 学习和讨论
1.分段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让学生理解每一部分的情节和人物;
2.小组讨论故事中的重要场景和人物形象;
3.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和启示。
3. 完成任务
1.学生们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们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展示故事中的情节,加深对于故事的理解。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与学习,学生们对于《宝葫芦的秘密》这个故事有了更深的
理解和认识,不仅提升了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未来的学习中,希望学生们能够继续保持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综合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复述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的基本内容。
2.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关键词汇的意思。
3.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训练提高自己的语音语调。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文知识,描述自己身边的事物。
2.学生能够提取文中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复述文章《宝葫芦的秘密》的基本内容。
2.学会掌握关键词汇的意思,如“葫芦”、“神奇”等。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训练朗读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并进行表达。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2.准备课件。
3.安排好教室环境,保证教学秩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相关视频资源,引入本课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课(20分钟)1.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
2.分析文章中的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汇。
3.练习朗读,提高语音语调。
3. 活动设计(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2.学生自主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4. 练习与拓展(10分钟)1.练习相关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5.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展望下节课内容。
六、板书设计•宝葫芦的秘密•神奇•葫芦七、作业1.默写并背诵生字生词。
2.复述课文《宝葫芦的秘密》。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视频资源,培养了学生对故事的兴趣,然后通过朗读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之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为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的第二课时,主题为“果果的爷爷提醒”,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理解故事情节;•认识故事中的新单词;•识记课文中的重要语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学习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表情朗读故事及对话。
二、教学目标1.语言表达能力目标•能够理解故事的情节,从故事中认识并学习新单词;•能够熟练朗读出故事及对话;•能够用正确的音调和语气朗读故事,让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2.听说能力目标•能够听懂故事和对话的大意;•能够用简短的语句回答教师的问题;•能够和同学交流学习内容。
3.学习策略目标•能够通过故事细节和图片等提示,理解单词的意思和用法;•能够和同学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
4.人际交往目标•能够高效的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认真听取他人意见。
三、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的教学材料:•课本及故事背景介绍;•PPT或者黑板,以及相关的教学素材;•单词的图片或者现实物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词含义;•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频或者视频等教学素材。
2.学生需要准备的材料:•课本;•笔和纸,用于记笔记等。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学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并简单介绍故事背景;2.教师通过图片或者现实物品等教具,让学生先猜测生词的含义;3.教师播放故事音频或者朗读故事,让学生先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
第二步:教学重点本步骤主要讲解新单词和重要语句,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1.教师在黑板或者PPT上展示本节课的重点单词,让学生跟读并参照图片或现实中的物品理解单词的含义;2.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要句子,让学生挑战背诵和朗读,同时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第三步:教学巩固本步骤主要是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1.教师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分组回答;2.教师在黑板或者PPT上展示课文中的对话,让学生模仿并朗读,强化语音和语调;3.教师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听懂并回答问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作业小结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我将布置一道与宝葫芦的秘密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宝葫芦的秘密的短文。通过作业的完成,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作业小结中,我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给予他们鼓励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宝葫芦的秘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重要环节。我将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给出讨论题目,如宝葫芦的秘密对主人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和分析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
(四)总结归纳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宝葫芦的秘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深入探讨和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宝葫芦的秘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对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我将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进行合理分工。例如,我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宝葫芦的秘密,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部分内容的讨论和分析。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以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改进能力。例如,我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的建议。同时,我还会进行定期的评价和反馈,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给出改进的方向和建议。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5课《宝葫芦的秘密》第二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5课《宝葫芦的秘密》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宝葫芦的秘密》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25课,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宝葫芦的秘密以及它所带来的神奇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宝葫芦的神秘魅力,以及它所带来的惊喜和变化。
教材以宝葫芦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索秘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比较感兴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秘密,好奇心强,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抽象概念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宝葫芦的秘密以及它所带来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秘密、积极探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明白付出与收获的关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宝葫芦的秘密以及它所带来的变化。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宝葫芦所带来的变化背后的寓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秘密、积极探索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朗读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宝葫芦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宝葫芦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3.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讲解宝葫芦的秘密以及它所带来的变化。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宝葫芦所带来的变化对自己的启示,分享自己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奶奶给我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有很多,你能否选择其中一个,根据已有的内容创编一下,讲给同学们听?
学生分组讲故事,选代表上台讲给全班同学听。
注意:可以补充课文中没有的空白,发挥想象,大胆编创。
预设:
有一天,赵六到地里翻地,因为他是个勤奋的农夫。掘着掘着,忽然感觉锄头底下硬邦邦的。他想:难道底下有宝贝吗?于是,他就小心翼翼地把“宝贝”从土里掘出来,一看,是一只金灿灿的,长得非常饱满的葫芦。赵六看到了,不禁有些失望。赵六想:“如果挖上来的是一个大元宝,该多好呀!”奇迹出现了,立刻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元宝就出现在他的手心上!
(二)学习第三部分:
读读课文20-21自然段,圈画出王葆要宝葫芦的目的是做哪些事?【出示课件16、17】
(1)帮助王葆列式子,学数学: “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从这段可以看出,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数学不好,不爱动脑筋的孩子)(板书:王葆:数学不好,不爱动脑筋的孩子)
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1)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怎么样?(非常奇妙)
怎么奇妙了?
预设:
1三遇到了神仙,并得了一个宝葫芦很神奇。
②李四游到了龙宫,得到一个宝葫芦。
③他们从宝葫芦那儿得到了很多好处“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2)把宝葫芦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
内容
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宝葫芦使人们:幸福极了 过上了好日子 要什么有什么
王葆:数学不好,不爱动脑筋的孩子
好胜心很强,凡事比别人要好
3.王葆非常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为什么?(因为听了这么多宝葫芦的故事,每个得到宝葫芦的人都“幸福极了”“过上了好日子”“要什么有什么”)
(板书:宝葫芦使人们 幸福极了 过上了好日子 要什么有什么)
4.【课件出示15】“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是啊,王葆,要宝葫芦最想做什么呢?
1.课文具体写了王葆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自己也想要个宝葫芦。童话的故事好奇妙呀!
2.王葆为什么要宝葫芦?他能用宝葫芦做什么?
小组分组交流,展示如下:
预设:王葆想要宝葫芦为自己做事情,自己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预设:有了宝葫芦可以替他做数学题,可以帮助他种好向日葵。
2.Hale Waihona Puke 业(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帮助向日葵长高: “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
从这儿可以看出,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好胜心很强,凡事比别人要好)(板书:好胜心很强,凡事比别人要好)
指导朗读:读读第三部分,读出王葆对宝葫芦的渴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25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读感悟,感受童话的奇妙。
2.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导入
( )分钟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认识了一个小朋友王葆。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张天翼先生走进宝葫芦的故事,去感受一下宝葫芦的神奇。
新课
教学
( )分钟
1、深入理解,探讨故事
(一)学习第二部分: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
1.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
奶奶给“我”讲了哪些故事?(都是宝葫芦的故事)
2.【课件出示14】“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