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
电网规划设计

主电网规划设计摘要电网规划又称输电系统规划,以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为基础。
电网规划确定在何时、何地投建何种类型的输电线路及其回路数,以达到规划周期内所需要的输电能力,在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前提下使输电系统的费用最小。
一个优秀的电网规划必须以坚实的前提工作为基础,包括收集整理系统的电力符合质料,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电源点和输电线路方面的原始质料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网规划的内容、应具备的条件,电压等级选择及选择的原则;电网规划中的方案形成、方案校验及架空送电线路导线截面及输电能力。
关键词:电网规划内容条件方案引言城市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城市电网运作是否良好取决于城市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是否科学,是否经济合理,对于固定资产额巨大的供电企业而言,城网规划工作在供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以前,供电企业既是政府的电力管理部门,又是电力供应商。
供电企业城网规划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城市电网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来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各级政府在政策、投资与管理上予以必要的支持,主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
而目前,城网规划时还要考虑企业资产的保值。
量入为出,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要点。
作为一个供电企业要从自己的产品——电,尤其是电价入手做好自己的财务分析工作。
在同样供电能力、不同电价条件下,必有不同的供电产值与效益。
不仅要围绕电价进行自己的财务分析,而且还要对电价的变化进行预测,进而精打细算自己的收入与支出,为电网建设定下目标,为设备的选型定下标准,为城网的规划工作定下基调。
在一个供电企业正常经营的条件下,由目前的电价水平引起的企业收益状况将是影响城网规划工作总体思路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电价的变化趋势也会对城网规划思路产生影响。
按照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任何市场都是可细分的。
供电企业须对用户在目前的电价下,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方面的满意度进行分析,以此电价水平确定一个供电标准,了解用户高于或低于这个标准的各类需求,为今后供电市场的细分提供参考。
电网规划

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电网规划第一章前言 (4)1.1编制目的和意义 (4)1.2规划指导思想 (4)1.3规划范围及年限 (5)1.4编制依据 (6)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8)2.1 区域概述 (8)2.2 市区经济发展概况 (10)2.3 市区经济发展规划及城市市政规划概况 (10)第三章电网现状 (14)3.1供电区概况 (14)3.2电源建设情况 (14)3.3 110(66)kV电网情况 (15)第四章电力需求预测 (22)4.1 历史负荷增长趋势及负荷特性分析 (22)4.2用电量和用电负荷预测 (24)4.3分电压等级网供负荷预测 (34)4.4 加格达奇负荷增长趋势及负荷特性分析 (36)第五章城区电源规划 (39)5.1 西岭电源规划 (39)5.2加格达奇河以西各新区电源规划 (40)5.3东岭、东山坞道东及东山坞道西电源规划 (40)5.4 江南新区电源规划 (40)5.5 工业园区电源 (41)5.6各规划区电源汇总表 (41)第六章主要技术原则 (43)6.1 线路选型 (43)6.2 短路电流 (44)6.3 无功补偿 (45)6.4 66千伏西岭变负荷率 (45)6.5 用户接入 (45)第七章投资估算 (47)7.1规划投资估算 (47)7.2 促进地区发展分析 (47)第八章结论和建议 (48)8.1 结论 (48)8.2建议 (49)8.3 保障措施 (50)第一章前言1.1编制目的和意义电网规划是电网建设的重要指引和依据。
从加强配电网规划管理工作安排,结合土地开发力度加大和用电需求快速增长的形势,完善电网规划建设方案,对于更好地指导2014~2020年期间城市建设,保障配电网可靠供电,促进电网发展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开展本次电网规划工作,以期达到以下几个主要目的:指导“十二五”后期及中、长期电网的建设改造,保证电网与社会经济发展、上一级电网发展相协调;完善和优化电网网架结构,提高配电网供电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网络损耗,提高电力企业效益;促进配电网适度超前发展,推广使用节能环保配电设备,提高配电网技术装备水平;分析现状配电网存在问题,明确目标年配网网架结构和网络规模,确定分年度实施计划,有效提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思路

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思路摘要:国家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在经济领域的水平显著提升,也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经济水平的提高促使我国加速社会各个领域发展,力图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电力行业是我国重要的行业之一,对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经济的进步意义重大。
随着社会建设加快,城市人口增多,各地区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加,也促使各地区电力配电网加快了规划和建设。
电力配电网规划和建设是电力行业主要工作,关系到各地区电力资源的输送以及电网建设的规范。
由于各区域用电需求和地域环境不同,要求电力配电网规划及建设因地制宜,从而推动我国配电网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行业;电力配网;规划建设前言社会发展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撑,经济才能够有良好的基础。
电力资源对我国经济建设意义重大,我国在电力资源方面非常看重,重视电力资源的配送,从而保障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
近年来电力资源需求不断增加,也加大了我国在电力电网方面的建设,各区域根据用电需求建设电力项目。
电力配网规划工作是电力项目建设的重要前提,只有做好电力配网规划,才能保证电力项目正常建设,进而保证区域内电力资源安全输送。
由于地域的复杂性,电力配网规划和建设存在各种困难,需要相关部门因地制宜采取相应对策,做好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工作,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配网工作的进步。
1、电力配网做好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电力资源是我国众多资源中的一种,对人们当前生产生活影响非常大,人们很难离开电力资源。
我国电力资源主要来源水力发电、火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形式。
但由于火力发电占比太大,又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现多为多种发电形式并存,为我国居民提供便利的电力资源。
电力资源输送离不开配电网,从而电力配电网规划和建设工作至关重要。
做好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工作,一方面能够布置好各个地区的电网,为电力输送提供良好的支撑,另一方面电力配网规划能够为电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保障电网建设的质量。
区域电力系统的特点、任务和规划内容

TEXT 01
TEXT 02
TEXT 03
TEXT 04
TEXT 05
TEXT 06
TEXT 07
区域电力系统
Your text
电力系统概念: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 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 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 到各用户。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 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 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经济、 优质的电能。
区域电力系统的特点、任务和规 划内容
汇报人:张婧雯
201031203020
区域电力系统规划
电力系统 Y o u r
Your text
text here
电力系统概念: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 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 功能: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 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为实现这一功能, 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 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 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
TEXT 01
TEXT 02
TEXT 03
TEXT 04
TEXT 05
TEXT 06
TEXT 07
区域电力系统规划
Your text
电力系统规划:必须注意其科学性、预见性。要根据历史数据 和规划期间的电力负荷增长趋势做好电力负荷预测。在此基础 上按照能源布局制订好电源规划、电网规划、网络互联规划、 配电规划等。电力系统的规划问题需要在时间上展开,从多种 可行方案中进行优选。这是一个多约束条件的具整数变量的非 线性问题,需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先进的计算技术。 区域电力系统规划:在电力部门已有的专业规划基础上,根据 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调查供电现状,研究分析动力资 源特点,估算电力负荷和电力平衡,根据动力资源合理利用原 则,编制区域电力系统布局。
论县域供电区配电网规划设计方法

三 负荷 预 测 的实 现 方法 在县域 电网的规 划过 程中, 有必要对其现 状进行深 入了解 , 这是规 划的基 本出发 点, 在 对存在 问题有 了全面 的了解 的情 况下, 就需 要针对 性 的提 出存 在问题 的解决措施 。 随着居民生活 水平 的提高 , 及 家庭电气 化的推 广普及 , 用户对 于 电力的 需求 日 益增长 。 在这 种情况 下, 县域 配 电网就需要为了适应 新的情况进行扩建 规划 , 在 规划过程 中正确可靠 的 进 行负荷预测 是一个 关键 , 它将直接影 响其他相 关工作的有效 进行。 在 县 级 配电网规 划过 程 中的 负荷预 测工作 , 其 重心是 使区域需 电量 和最 大 负荷 的预测 尽量和 实际 情况相似 , 接下来我 们就 对规 划过 程 中负荷 预 测问题进行重点分析。 3 . 1 对负荷增长点进 行调查 九 江地 区2 0 1 3 年初 , 开展 各县公司负荷调查 , 配电网资料 的搜集 ,
编 制了各县三年建 设计划 及负荷 调查报 告。 深入 细致 的分析, 为最终 县 城 网规 划的编制提 供了有效 的信 息。 3 . 2 负荷 预测方法分析 鉴于 电力工业的 自 身特性 , 在负荷预测 过程 中主要包 括了需 电量 预 测 和负荷 预测 两部 分。 其预测 的方 法基 本可以分 为宏观 和微 观方 法两 种。 在这 里我们 主要是 对县域配 电网规 划进行分析, 所 以就结 合县域 配 电网具 有供 电区域 小、 供 电量少等 特点对需 电量和 负荷 预测方法进行 了 解。 3 . 2 . 1 需 电量的预测 方法 1 . 部 门分析法 , 也被称 为用电单耗法 。 它是 以国民经济的行业划 分 为基础 , 按 照行 业分类 进行需 求预测 , 再 累加 得到 总的 电力需 求。 是目 前使用较 为广泛 的预测方法 , 且预测 结果较 为可靠 。 2 . 自 然增长 率法。 对规 划年度的大 用户的电量需 求进行调查核 实, 得出需 电量 之和 , 再加 上其他一 般用户考虑 自然增长率后 的需 电量, 以及 线损等 电量 , 就是 该 区全部 需 电量 。 此方法较适合 县域 配电网的需 电量 预测 。 3 . 平均增长 率 法。 在某 些行业 没有 预测 的产值情况下 , 可根 据历史情 况和 国民经济发 展规划 , 确 定规划年度 的需电量的平均增 长率, 从而得 出其需 电置。 3 . 2 . 2 t大 电力负荷预 测 年最大 负荷直 接决 定了配 电网内装机 和 电网建 设 的规模 。 主要 的 预测方法有: 1 . 平均增长 率法 。 通过 对历史数据 的统计, 先求得 需 电量与最大 负 荷增长 之间的关系, 再 结合未来需 电量的 增长速度 , 考虑未来负荷结 构
区域配电网规划资料

区域配电网规划摘要电力是现代最重要的能源,电力工业是现代工业的支柱。
电力网络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变电站、输电线路和、配电网络。
它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发电厂和用户,以一定的电压和频率把电能供应给用户。
本设计是作110kv 配电网的规划设计。
其主要设计内容有:根据负荷资料、待设计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和已有电厂的供电情况,作出功率平衡。
根据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按机械强度、电晕、载流量等情况进行校验。
进行电网功率分布计算各方案的电能损耗、线路投资、年运行费用。
确定最优方案评定最优方案的调压要求,选定调压方案。
关键词:高压配电网,接线方案,潮流计算,调压措施PLANNING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 NETWERKABSTRACTElectric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energy,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is the backbone of modern industry. The electricity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it mainly includes substations, transmission lines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s. Its main role is to connect the power plants and users and offer the user power with a certain voltage and frequency .This design is for a 110kv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 Its main design ele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oad information, the location of the substation to be designed and existing power plants supply situation and make the power balance. Select the conductor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current density, and verify wire according to mechanical strength, corona, carrying capacity and so on .Calculate the power consumption ,line investment ,substation investment and running costs according to the power distribution of each program. Determine the optimal solution. Assessment of the regulator requirements of the optimal solution , and selected the regulator program.KEY WORDS:high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wiring scheme; power flow calculation; pressure regulating measures目录前言 (1)原始资料 (3)第1章有功功率的平衡和无功功率的补偿 (6)§1.1 有功功率的平衡 (6)§1.2 无功功率的补偿 (8)第2章电压等级的选择和接线方案的初步拟定 (11)§2.1 高压配电网的电压等级的选择 (11)§2.2 配电网的接线方案 (11)§2.3 均一网假设比较 (13)第3章各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18)§3.1 变压器台数的确定 (18)§3.2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8)第4章导线的选择和校验 (21)§4.1 导线截面的选择原则 (21)§4.2 导线截面的选择 (22)§4.3 方案四导线的选择 (23)§4.3.1 方案四的初步功率分布 (23)§4.3.2 方案四的导线截面积选择 (24)§4.4 方案五导线的选择 (26)§4.4.1 方案五的初步功率分布 (26)§4.4.2 方案五的初步功率分布 (27)§4.5 导线的校验 (29)§4.5.1 按机械强度条件校验导线的截面积 (29)§4.5.2 按电晕条件校验导线的截面积 (30)§4.5.3 按允许的载流量校验导线的截面积 (30)§4.5.3按电压损失条件校验导线截面积 (34)第5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 (37)§5.1 方案四的经济估算 (37)§5.1.1方案四线路投资 (37)§5.1.2方案四的电能损耗及年运行费用 (38)§5.2 方案五的经济估算 (40)§5.2.1方案五的线路投资 (40)§5.2.2方案五的电能损耗及年运行费用 (41)§5.3 通过技术经济估算结果的比较确定最佳方案 (42)第6章选定方案的潮流计算 (44)§6.1 最大负荷运行的潮流计算 (44)§6.2 最小负荷下运行的潮流计算 (53)第7章变压器的调压计算及分接头的选择 (59)参考文献 (64)致谢 (65)前言电力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是人类现代文明的物质技术基础。
供电区域划分规则

1.按照《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GDW1738-2012)中关于供电分区划分标准的要求:
表1-1供电区域划分表
注1:σ为供电区域的负荷密度(MW/km2)。
注2:供电区域面积一般不小于5 km2。
注3:计算负荷密度时,应扣除110(66)kV专线负荷,以及高山、戈壁、荒漠、水域、森林等无效供电面积。
2.配电网运行管理的要求,供电区域划分应充分考虑各级供电企业的管辖范围与现状电网的紧密结合,尽量将属于同一供电企业管辖范围划分到同一供电分区中。
3.行政边界,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
现行各供电企业的供电范围基本以行政区划为边界,对辖区内的电网设备、电力用户等进行维护管理。
在与市政规划的衔接的基础上,应考虑行政区边界,对供电区域划分。
4.市政总体规划,市政规划主要包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政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布局总体规划等,对各片区的社会职能、发展定位、发展规模、建设时序等做出了详细规定和描述。
配电网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
的支撑作用。
浙江省城市城镇和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

浙江省城市城镇和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一、导言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最末端,也是供电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城市、城镇和农村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供电可靠、高效、安全、环保的目标,浙江省提出了城市、城镇和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指导各级电力公司和建设单位进行配电网规划设计。
二、总体要求1.供电可靠性:确保供电质量可靠稳定,降低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长,提高供电可用率。
2.供电安全:保证供电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3.供电高效:提高配电网的传输效率和消耗效率,降低输配电损耗,增加供电效益。
4.供电环保:减少配电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广清洁能源的应用,实现绿色供电。
三、规划设计原则1.优先满足居民生活用电需求:根据不同地域的居民用电需求和发展趋势,合理规划供电能力,确保居民的基本用电需求得到满足。
2.优先满足农村发展需求:在城市和城镇的配电网规划设计中,要优先考虑农村地区的供电需求,规划建设适宜的配电网,提高农村电网覆盖率和供电可靠性。
3.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合理选择配电设备和布局方式,优化供电网络结构,减少输配电损耗,提高供电效率。
4.加强供电保障能力:提高配电网供电容量,增加备用供电设备,建立应急保障机制,保证供电安全、可靠。
5.推广智能配电技术: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智能设备,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智能化、可调控化,提高供电效率和供电质量。
6.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减少配电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提高配电网的环保性能。
7.跨区域协调发展:在城市、城镇和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各地区的发展需求,实现资源共享、互补发展,提高整体供电能力。
四、具体要求1.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1)根据城市用电负荷情况,合理规划配电网的输配电设备容量和布局,确保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2)加强城市配网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提高供电效率和安全性。
(3)优先满足居民用电需求,建设高稳定供电区域,提高供电可用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第1章绪论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
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及运行的根本任务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统筹安排下,合理开发、利用动力资源,用较少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来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提供充足、可靠和质量合格的电能[1]。
区域电网规划是根据国民经济发战计划和现有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结合能源和交通条件,分析负荷及其增长速度,预计电力电量的发展,提出电源建设和系统网架的设想,拟定科研、勘探、设计以及新设备试制的任务。
电力系统设计是在审议后的电力系统规划的基础上,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制定出具体方案[2]。
在电力系统设计中,贯彻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遵照有关的设计技术规定:从整体出发,深入论证电源布局的合理性,提出网络设计方案,并论证其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为此需进行必要的计算:尚需注意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发电、输电、变电工程的协调,并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以及下一级电压的系统设计创造条件。
电力系统设计包括电厂接入系统设计,电力系统专题设计,发电、输电、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的系统部分[3]。
区域电网设计的水平年,一般取今后5-10年的某一年,远景水平年取今后10-15年的某一年。
设计水平年的选取最好与国民经济计划的年份相一致。
电源和网络设计,一般以设计水平年为主,并对设计水平年以前的过渡年份进行研究,同时还要展望到远景水平年[4]。
第2章原始资料分析2.1 原始资料(1) 发电厂装机情况(2)负荷情况2.2 原始资料分析(1)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如下:(备注:A 为火电厂,B 为水电厂,1~5为变电站)(2)发电厂、变电所地理负荷分布发电厂A 、B 带有包括厂用电的负荷,变电所(1)~(5)都有本地负荷且发电厂、变电所都有一、二类负荷。
(3)校验负荷合理性(max max min 8760P T P >⨯)发电厂A :14⨯5000=70000<8⨯8760=70080 发电厂B: 12⨯5000=60000<8⨯8760=70080 变电所(1):33⨯5500=181500>17⨯8760=148920 变电所(2):18⨯5500=99000>10⨯8760=87600 变电所(3):26⨯5000=130000>14⨯8760=122640 变电所(5):18⨯5000=90000>8⨯8760=70080 所以,以上负荷都合理。
第3章 电力电量的平衡3.1系统功率平衡(1)有功功率平衡5KP P +∑n12max 综合i=1=KP=95⨯1.1⨯(14+33+18+26+22)=118.085MWP P P =-V 装综合=25⨯4+50-118.085=31.95MW31.91510027118.085P P =V 综合%=%备用充足,满足(10~15)%的要求(2)无功功率平衡1max 211K nni ie ji i Q Q K Q Q ==++∑∑综合=因发电厂A 的负荷maxcos φ=0.82, 对应sin φ=0.57max max max 14sin 0.579.7varcos 0.82A A P Q M φφ==⨯=同样:变电所(1):maxcos φ=0.84, 对应sin φ=0.541max 330.5421.2var 0.84Q M =⨯= 2max 180.5411.6var 0.84Q M =⨯= 3max 260.5718.1var 0.82Q M =⨯= 4max 220.5414.1var 0.83Q M =⨯=(3)视在功率1417.10.82A S MVA ==1215.10.82B S MVA ==133393.0.84S MVA == 21821.40.84S MVA ==32631.70.82S MVA ==42226.20.84S MVA ==52226.20.84S MVA ==发电机 25MW 机组1250.6475var 0.8Q M =⨯⨯=50MW 机组2500.5230.59var 0.85Q M =⨯= 12541250.8S MVA =⨯=25058.80.85S MVA ==0.95Mvar Q ⨯⨯综合=(9.7+21.2+11.6+18.1+14.1)+0.2(125+58.8+39.3+21.4+31.7+26.2)=101.205 75+30.95=105.59MvarQ 4.385M var 0Q Q >V 装综合=-=(4)结论系统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都能平衡,且有功功率备用充足。
3.2用表格法进行电力电量平衡 3.2.1系统最大供电负荷计算系统最大供电负荷等于全系统统计及同时率后的用电负荷的总和。
用下面的公式,按月求出系统最大供电负荷[5]。
系统最大供电负荷=1年最大负荷-网损率经计算可得下表:3.2.2工作容量计算工作容量计算包括水电厂工作容量(也称水电厂工作出力)及火电厂工作容量(出力)计算(1)水电厂工作容量计算先求出夏季以及冬季最小负荷系数β,将夏季和冬季各变电站最大有功负荷及最小有功负荷分别相加[6],求出夏季及冬季变电站总的最大有功负荷及总的最小有功负荷,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夏季及冬季的最小负荷系数:最小负荷系数β=变电站总的最小有功负荷变电站总的最大有功负荷关于水电厂的工作容量的计算,采用公式法近似计算。
先按下面公式计算水电厂的可调日保证电量()24tj tj shyp q A K P P =-⨯计算出水电厂的可调日保证电量tjA 后,用其与日峰负荷电量max ()24P γβ-⨯比较,这时,可以有以下两种情况:a , 水电厂的可调日保证电量tjA 大于或等于系统日峰负荷电量时,即tj A ≥max ()24P γβ-⨯ 时水电厂的工作容量按下式计算:max ()(1)shg tj shyp q qP K P P P P γ=-+-+b , 当tj A <max ()24P γβ-⨯ 时,水电厂只能担任部分峰荷,可按下式计算shg qP P =按月求出水电厂的工作容量后,可得下表:火电厂的工作容量等于系统的最大供电负荷减去水电厂的工作容量。
按月求出火电厂的工作容量后,可得下表:3.2.3备用容量的计算(1)负荷的备用容量,一般负荷备用容量为最大负荷的2%:5%负荷备用容量=系统最大供电负荷⨯负荷备用率[7](2)事故备用容量,一般考虑事故备用容量为最大负荷的10%左右,并且不小于系统一台最大单机容量,所以,事故备用容量=系统最大供电负荷⨯事故备用率(3)还要考虑备用容量在水火电厂之间的分配(4)系统需要备用容量,即总备用容量为负荷备用容量与事故备用容量之和(5)最后得到备用容量表格如下:电力系统备用容量表如下:3.2.4系统需要装机容量系统需要装机容量,即工作容量与备用容量之和,得下表:3.2.5系统新增装机计算在电力平衡计算中,在某些月份,可能出现系统装机容量大于系统的实际装机,就需要考虑新增装机,计算出新增装机的容量和台数以及装机进度,得出下表:第四章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和电网接线方案的初步选择4.1初拟方案因5个变电所容量在20-40MVA,距发电厂距离在25-65kM,查表和选用110kV 为电力网额定电压,且传输距离容许在50-150kM,也即容许不同的主接线[8]。
初拟若干主接线方案,进行初步的技术经济比较:方案一,优点: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缺点:双回结构,投资大。
方案二,优点:闭式结构,简单,投资少;缺点:可靠性差。
方案三,优点:环网结构,可靠性高,结构简单;缺点:输电距离大,投资大。
方案四,优点:环网结构,可靠性高;缺点:故障时,线路末端电压低。
方案五,优点:线路短,环网,可靠性高;缺点:受水电厂发电能力影响大。
方案六,优点:可靠性高,线路短,投资少;缺点:环网运行,控制复杂。
4.2等价线长的计算(1) 2*0.7*(25+65+35+45)=238kM;(2) 25+65+35+45+45+50=265kM;(3) 2*0.7*(25+65)+35+45*2=251kM;(4)2*0.7*65+25+35+45+70=266kM;(5)2*0.7(45+65)+25+35+60=274kM ; (6)2*0.7*45+25+35+75+50=248kM ; 4.3高压开关数量的计算开关数量是按单线接线图考虑,实际三相线路,开关数量需乘以3。
综合考虑供电质量、操作简易程度、继保整合难度、建设运行的经济性,初选方案一和三[9]。
第五章 电网接线方案的详细比较和确定在初选方案一和三的基础上,以下对方案一和三作深入比较: 5.1技术比较要求正常运行条件下 ΔU %<10%;故障情况下 ΔU %<15%。
方案一:a ,各变电所负荷已知,各条线路负荷已知;b ,用经济电流密度选导线并作发热校验。
若按经济电流密度都为0.9A/mm2计算,与查表得的Je 误差较大,查表得:Tmax =5000h 时 Je =1.07 A/mm2;Tmax =5500h 时 Je =0.98 A/mm2。
变电所(1)221(/(cos )(33*/2)10510e p S J mmϕ===变电所(2) S2=57 2mm ; 变电所(3) S3=78 2mm ; 变电所(4) S4=70 2mm 。
方程段 1 部分 1 查表得。
变电所(1)与发电厂(A )之间双回线1L 选LGJ-120,同理2L 选LGJ-70,3L 选LGJ-75,4L 选LGJ-70 则线路阻抗查表计算得:1Z =0.5⨯(0.27+j0.419)⨯25=3.375+j5.1125Ω 2Z =0.5⨯(0.45+j0.432)⨯65=14.625+j14.04Ω3Z =0.5⨯(0.33+j0.416)⨯35=5.775+j7.28Ω 4Z =0.5⨯(0.45+j0.432)⨯45=10.125+j9.72Ω按发热校验导线截面:1maxI =3cos P U φ=3331031100.84⨯⨯⨯=206A<380⨯2=760A2maxI =3cos P U φ=3181031100.84⨯⨯⨯=112.5A<275⨯2=550A 3maxI =3cos P U φ=3261031100.82⨯⨯⨯=166.4A<355⨯2=670A4maxI =3cos P U φ=3221031100.84⨯⨯⨯=137.5A<275⨯2=550A [10]其中,查表得各型号导线持续容许电流,校验都符合长期发热要求。
C ,计算电压损耗1111133 3.37521.2 5.11252110PR Q X U KVU +⨯+⨯===V 222221814.62511.614.043.87110P R Q X U KVU +⨯+⨯===V 3333326 5.75518.17.282.56110P R Q X U KVU +⨯+⨯===V444442210.12514.19.723.27110P R Q X U KVU +⨯+⨯===V1max 2% 1.8%110U ==V2max 3.87% 3.5%110U ==V3max 2.56% 2.33%110U ==V 4max 3.27% 2.97%110U ==V在故障情况下,即4组双回路中各发生一回线故障时,单回线仍满足最大传输负荷时,显然'i U V =2i U V即'1max % 3.6%U =V '2max %7%U =V'3max % 4.66%U =V'4max % 5.94%U =V都满足正常时%U V <10%,故障时%U V <10%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