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电网规划初步设计

合集下载

地方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地方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地方电网规划设计(一)目的要求:通过设计掌握电网规划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常用方法,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特别是有关电力网、发电厂和变电站方面的理论、概念和计算方法,加深对电网特性的了解,进而了解有关技术政策、经济指标、设计规程和规定,树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整体优化的观点,培养从技术、经济诸多方面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 设计内容:本规划设计包括有一个电厂,四个变电站的地方电网。

他们的地理位置如下图:发电厂G 装机(MV ):4⨯12MV 85.0cos =φ 10.5KV 电网负荷(MVA )最大负荷 最小负荷 Tmax 调压要求 低压侧电压 变电所1 7+j6 6+j4 4000 顺调压 10KV 变电所2 7+j4.5 6.5+j4 3000 顺调压 10KV 变电所3 7.5+j4 5+j3 3500 逆调压 10KV 变电所4 8.5+j5 7+j4 4800 顺调压 10KV 机端负荷5+j34+j23800逆调压10KV具体设计过程如下:距离关系:Km S G 162=- Km S G 203=- KmS G 6.334=-KmS G 4.381=-Km S 4.2221=- Km S 1232=- Km S 1643=- Km S 3241=- Km S 2.2731=- Km S 2.2742=-第一节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拟订及初步比较1、电力网电压的确定和电网接线的初步选择由于电网电压的高低与电网接线的合理与否有着相互的影响,因此,在这里设计的时候是将两者的选择同时予以考虑。

1.1 电网电压等级的选择电网电压等级符合国家标准电压等级,根据网内线路输送容量的大小和输电距离,在此确定电网的电压等级为110KV1.2 电网接线方式这里所拟订的电网接线方式为全为有备用接线方式,这是从电网供电的可靠性、灵活性与安全性来考虑的。

当网络内任何一段线路因发生故障或检修而断开时,不会对用户中断供电。

内蒙古电力公司配电网初步设计指导意见

内蒙古电力公司配电网初步设计指导意见

一、关于初步设计说明文本及图纸编制的说明1、严格执行内蒙古电力公司配电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初设模板及相关的指导意见。

2、初设模板中章节不可随意删减,各设计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增加部分章节细化设计方案、设备选型等内容。

3、明确初设阶段的核心阐述是技术方案的描述;为了和可研呼应,可根据工程项目属性进行分类,简单描述工程必要性(200字以内)。

4、初步设计说明书中必须明确工程所涉及到的每一种设备的选型。

5、初设文件中必须附上内审纪要及相关政府部门批准的支持性文件。

6、初设时工程投资不能超可研投资,初设与可研相比,方案投资变化差异较大,对照典设进行专项描述。

7、初设报告签字页后增加设计总说明目录(按卷册列出目录)。

8、重点参照图纸模板及初设编制深度要求,做好项目路径示意图和杆塔明细表(仅10千伏部分提供杆塔明细表)。

(详见:路径平面示意图、杆塔明细表,每项单体工程,前一张图为路径示意图后一张为杆塔明细表,放一起以便对应,图号分别采用为-01(A)、-01(B))。

要求:1)图例标准化,字体比例合乎要求。

图幅可以选用A1 、A2 、A3 、A4。

2)地理信息中的周边建筑物、地址、地形、交叉跨越必须进行说明,坐标准确。

3)坐标:机井通电工程为了与水利部门坐标一致,统一使用经纬度坐标标注,中心村坐标各设计单位可自行根据测量设备情况进行选择。

但一个项目包要统一使用一种坐标。

4)改造工程必须有工程现状图。

9、机井通电工程,附单泵起动压降计算书。

10、根据短半径、密布点的原则,合理选择变台布点。

将变台安装在负荷中心。

11、线路在排位时,根据杆塔、导线等相关参数进一步优化档距大小,保证经济合理性。

12、初设报告及图纸必须有批准、审核、设计等签字,说明书封面必须有设计单位盖章。

二、关于技术方案的说明1、机井通电工程变台安装型式,参照国家电网机井通电工程典型设计。

2、中心村工程、机井通电工程,终端变台高压线延伸到副杆,在副杆上根据设计要求装设拉线,变台正装、侧装均可,采用侧装方式时,选择熔断器低位安装型式,不采用熔断器高位安装型式。

某地区电网规划及电气设计

某地区电网规划及电气设计

某地区电网规划及电气设计1. 引言某地区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电力需求量巨大。

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并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某地区电网规划和电气设计方案。

2. 电网规划电网规划是为了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

在某地区的电网规划中,应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2.1. 用电负荷预测通过分析过去的用电数据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预测未来的用电负荷。

基于这些预测数据,可以制定合理的电力供应计划。

2.2. 储能系统为了应对电力需求的峰值和平谷差价,某地区的电网规划方案中应考虑引入储能系统。

储能系统可以存储低谷时段的电力,并在高峰时段释放。

这有助于平衡电力供需之间的差异。

2.3. 分布式电力系统某地区的电网规划中应考虑引入分布式电力系统。

分布式发电能够降低能源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并提高电网的鲁棒性。

2.4. 安全性和可靠性电网规划方案应确保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应设想紧急情况下的备用供电方案,并进行灾难恢复的预案。

3. 电气设计在电气设计阶段,我们将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3.1. 增容和改造考虑到电网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我们将对现有的电力设施进行增容和改造。

这将包括增加变电站的容量,并提高输电线路的负载能力。

3.2. 智能电网技术引入智能电网技术是电气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优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电网的可靠性。

3.3. 低压保护和自动化在电气设计中,我们将考虑低压保护和自动化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检测和防止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同时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4. 电力质量管理电力质量管理是电气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控制电压、频率和波形,可以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

4. 结论某地区电网规划和电气设计方案考虑了用电负荷预测、储能系统、分布式电力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增容和改造、智能电网技术、低压保护和自动化以及电力质量管理等关键因素。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变电站工程)0927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变电站工程)0927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然而,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建设部建质[2003]84号。
3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评审文件。
4设计中标通知书或委托文件。
5城乡规划、建设用地、水土保持、环境保护、防震减灾、地质灾害、压覆矿产、文物保护、消防和劳动安全卫生等相关依据。
5.1.2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1工程建设规模
说明变压器容量、台数(包括本期及远期规模);无功补偿装置台数及容量;各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分期建设的情况。
地下水类型、埋深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的评价。
场地土类别和建筑物的场地类型。
2水文气象
气温、降雨量、温度、风速、风向、暴雨强度、雷电日数、积雪(覆冰)厚度、土壤冻结深度和盐雾污染等。
频率为1%的高水位(包括河流冲刷,山洪影响及内涝等水位情况)。
5.3主要技术原则及存在问题
5.3.1主要技术方案
包括电气主接线、主要设备选择、配电装置布置型式、系统保护、调度自动化、通信、控制方式及二次线、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建筑方案等。
38
主变压器消防方式
39
动态投资(万元)
40
静态投资(万元)
41
建筑工程费用(万元)
42
设备购置费用(万元)
43
安装工程费用(万元)
44
其他费用(万元)
45
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万元)
5.5初步设计相关文件
5.5.0当取得以下文件时,应作为初步设计附件列入:

某110KV电网的初步设计

某110KV电网的初步设计

摘要通过分析原始材料和根据变电站的总负荷来选择主变压器,依据主接线经济可靠、运行灵活的要求,再进行技术对比,排除不太合理的规划,从而确定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方案。

接下来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

从三相短路计算中得到当短路发生在各自电压等级的母线时,其短路稳态电流和冲击电流的值,计算出各项数据,确定电压等级的额定数据,计算出最大工作电流,最后选择并校验电气设备。

通过参照相关资料及书籍,并且依据我国技术标准,对各个预设方案进行综合对比而后得出。

本次设计目标是完成高压电网的初步设计,本着满足电网发展和安全运行的原则,充分考虑了安全稳定,灵活经济等因素完成设计。

关键词:110KV电网;短路计算;功率平衡AbstractAfter the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material and the total load of the substation to choose the main transformer, and according to the main wiring of the economic reliability, opera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a more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the main wiring scheme, and then technical contrast, to exclude unreasonable planning, so as to determine the substation electrical main wiring scheme. The calculation of short-circuit current. From the three-phase short-circuit calculation inference when the short circuit occurs in the voltage level of the bus, the short-circuit current and impulse current value, calculate the data, determine the voltage rating of the data, and calculate the maximum operating current, and finally select and check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By referring to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books, and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of our country, th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the various design schemes and then draw. The design goal is to complete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high-voltage power grid, in line with the power grid development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principle, fully considered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flexible and economic factors such as the completion of the design.Key words: 110KV power network; short circuit calculation; power balance引言电力系统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核心组成部分,自2009年起,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发展飞快,电网结构不断地调整,电网建设也在逐步改善,电力技术和装备有了很大的提高。

电网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电网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电网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电网工程初步设计方案1.2 项目背景电网工程是指为了满足城市、乡镇或者区域电力需求,通过输电线路、变电站以及配电设备等基础设施,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户,以供电力使用的工程。

本方案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电网工程进行初步设计,确定工程的基本需求和技术要求,为后续的详细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

1.3 项目范围本方案主要包括电网工程的规划布局、输电线路设计、变电站选址和设计、配电设备配置等内容。

二、项目内容2.1 规划布局根据城市或者区域的用电需求和发电厂的位置,确定输电线路的走向、变电站的选址和配电设备的布置方案。

2.2 输电线路设计根据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线路长度和地形地貌情况,确定输电线路的导线材质、导线型号和绝缘等级。

2.3 变电站选址和设计选择变电站的位置,并确定变电站的规模、配电设备的配置和接地装置的设置等。

2.4 配电设备配置根据用户的用电需求,确定配电设备的容量、数量和布置方案。

三、技术要求3.1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

3.2 变电站变电站的设计应考虑到设备布局合理、运行维护方便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等要求。

3.3 配电设备配电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故障检测和保护功能,确保供电可靠和安全。

四、初步设计方案4.1 规划布局方案针对城市用电需求,确定输电线路的走向,并选择合适的变电站选址,合理布置配电设备。

4.2 输电线路设计方案根据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需求和地形地貌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线材质和绝缘等级。

4.3 变电站选址和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变电站位置,并设计合理的变电站布局和配电设备配置。

4.4 配电设备配置方案根据用户用电需求和变电站输电能力,确定配电设备的容量和布局方案。

五、施工安排5.1 项目进度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后,开始进行详细设计,并安排施工计划。

5.2 施工内容包括输电线路的架设、变电站的建设和配电设备的安装等工作。

电网规划初步设计概述

电网规划初步设计概述

电网规划初步设计概述摘要:电网规划又称输电系统规划,以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为基础。

电网规划确定在何时、何地投建何种类型的输电线路及其回路数,以达到规划周期内所需要的输电能力,在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前提下使输电系统的费用最小。

关键词:电力系统规划;电网规划;输电系统城市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城市电网运作是否良好取决于城市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是否科学,是否经济合理,对于固定资产额巨大的供电企业而言,城网规划工作在供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供电企业城网规划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城市电网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来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各级政府在政策、投资与管理上予以必要的支持,主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

而目前,城网规划时还要考虑企业资产的保值。

供电企业首先要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合理安排资金进行电网规划,进行电网投资,其次根据用户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的差异及对电价的承受能力,按照定制电价的思路来确定其具体区域的规划工作。

供电企业首先要服务好社会,从社会发展与用户需求来看,主要是完成好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三个工作内容。

其实质就是使用户能用得上电、用得上满意的电。

根据用户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的差异及对电价的承受能力,来做好具体区域的规划工作。

1、电网规划分类分类电网规划按照时间分类,可以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

另外还可以按照不同专业进行分类,比如通信规划、营销规划和煤矿电源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

短期规划分为1-5年,规划的内容比较具体仔细,可直接用来指导建设。

一般的电网5年规划与国民经济5年规划的时间同步。

中期规划一般为5-10年。

长期规划则需要考虑比输变电工程建设周期更长的发展情况,一般规划6-30年。

长期电网规划需要列举各种可能的过度反感、估计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等。

长期规划的方案并不一定在建设中原封不动的实施。

由于客观条件或环境的改变,规划方案也将不断变化。

某地区电网初步设计规划

某地区电网初步设计规划

南昌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某地区电网初步设计规划学生姓名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学号 20081000指导教师范莉完成日期2011 年12 月 1 日成绩:评语:评阅教师:年月日目录某地区电网初步设计规划 (2)第一章电力系统功率平衡 (4)1.1 确定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 (4)1.2 计算有功平衡 (4)第二章系统接线方案的选择 (6)2.1、电力网电压的确定和电网接线的初步选择 (6)2.1.1 电网电压等级的选择 (6)2.1.2 电网接线方式 (6)2.2线路长度(公里) (9)2.3断路器(台数) (9)2.4接线方案的初步选择 (10)第三章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11)3.1导线截面积的选择原则和作法 (11)3.2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积 (11)第四章导线的校验 (18)4.1. 按机械强度校验导线截面积 (18)4.2.按电晕校验导线截面积 (18)4.3.按允许载流量校验 (18)4.4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通过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计算电网电能损耗(表1),确定最佳方案 (19)第五章主变容量台数选择 (21)5.1 主变的选择原则 (21)5.2 主变容量的确定 (22)5.3. 发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22)5.4 两种方案的主变的选择 (23)第六章最优方案的技术经济计算及设计成果 (24)第七章选定方案的潮流计算 (25)7.1 电压损耗 (25)7.2 功率损耗 (25)7.3 变压器损耗 (26)参考文献 (27)某地区电网初步设计规划(一)目的要求:通过设计掌握电网规划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常用方法,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特别是有关电力网、发电厂和变电站方面的理论、概念和计算方法,加深对电网特性的了解,进而了解有关技术政策、经济指标、设计规程和规定,树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整体优化的观点,培养从技术、经济诸多方面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某地区电网规划初步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摘要电网规划是所在供电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电力企业自身长远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之一。

电网规划的目标就是能够使电网发展,能适应,满足并适度超前于供电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要求,并能发挥其对于电网建设,运行和供电保障的先导和决定做用。

电网规划是电网发展和改造的总体计划。

其任务是研究负荷增长的规律,改造和加强现有电网结构,逐步解决薄弱环节,扩大供电能力,实现设施标准化,提高供电质量和安全可靠性,建立技术经济合理的电网。

电网是电源和用户之间的纽带,其主要功能就是把电能安全、优质、经济地送到用户。

电力工业发展是实践表明,要实现这一目标,大电网具有不可取代的优越性,而要充分发挥这种优越性,就必须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电网。

随着电网的发展和超高压大容量电网的形成,电力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和效益,并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

但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内外经验表明,如果对供电电网设计不善,一旦发生自然和认为故障,轻者造成部分用户停电,重者则使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威胁,造成电网运行失去稳定,严重时甚至会使电网瓦解,酿成大面积停电,给国民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对电网的合理设计已经成为了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的主要部分。

电力系统是由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和电力用户组成的整体,是将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并输送和分配到用户的一个统一系统。

电力系统还包括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的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系统和电力通信等相应的辅助系统(一般成为二次系统),以及通过电或机械的方式联入电力系统中的设备。

关键字: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电量平衡供电可靠经济目录摘要 (1)目录 (2)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3)1.1、题目:某地区电网规划初步设计 (3)1.2、目的要求 (3)1.3、设计任务 (3)1.4、原始资料 (3)二、原始资料的分析 (5)2.1、发电厂技术参数 (5)2.2、发电厂和变电所负荷资料 (5)2.3、负荷合理性校验 (5)三、电力网电压的确定和电网接线的初步选择 (6)3.1、电网电压等级的选择 (6)3.1.1电压等级选择的原则 (6)3.1.2电压等级选择的方法 (7)3.2、电网接线方式的初步比较 (8)3.2.1电网接线方式 (8)3.2.2 方案初步比较的指标 (10)四、方案的详细技术经济比较 (11)4.1、导线截面参考数据 (11)4.2、方案(B)中的详细技术经济计算 (12)4.2.1按均一网对其进行粗略潮流分布的计算 (12)4.2.2导线截面面积的选择 (13)4.2.3根据查阅的导线截面面积,计算线路的阻抗 (14)4.2.4计算正常运行时的电压损失 (15)4.2.5投资费用 (15)4.2.6年运行费用 (15)4.3、方案(C)中的详细技术经济计算 (17)4.3.1按均一网对其进行粗略潮流分布的计算 (17)4.3.2 导线截面的选择 (19)4.3.3线路阻抗计算 (21)4.3.4正常运行时的电压损失 (21)4.3.5投资 (21)4.3.6年运行费用 (22)五、最终方案的选定 (24)六、课程设计总结 (26)七、参考资料 (26)八、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审标准及成绩评定 (27)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1、题目:某地区电网规划初步设计1.2、目的要求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能掌握电网规划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常用方法,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特别是有关电力网、发电厂等方面的理论、概念和计算方法,加深对电网特性的了解,进而了解有关设计规程和规定、经济指标,树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整体优化的观点,培养从技术、经济诸多方面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1.3、设计任务1)电力网电压等级的确定2)初步拟定若干待选的电力网接线方案进行初选3)对初选接线方案进行详细的综合比较4)最后对电网的接线方案进行评定1.4、原始资料1)发电厂、变电所相对地理位置及距离如图所示:说明:A为发电厂①、②、③、④为待建的变电站2)发电厂技术参数3)发电厂和变电所负荷资料设计指导教师(签字):二、原始资料的分析2.1、发电厂技术参数2.2、发电厂和变电所负荷资料根据原始资料确定电网的电压等级和初步拟定5个方案,综合考虑电网的经济性、可靠性、操作容易和保护简单等问题,综合优先选出两个方案进行详细技术经济比较。

利用原始资料中的最大负荷、功率因数、最大利用小时进行潮流计算和导线截面选择,同时根据原始资料和导线截面的选择、电压损耗确定两个参加详细技术经济比较方案中的投资费和年运行费。

2.3、负荷合理性校验1)在已知某规划年的需电量后,可用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来预测年最大负荷,即:Pn·max= An/Tmax式中 Pn·max —年最大负荷(MW);An——年需用电量(kWh);Tmax——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h)T小时所消耗的电量等于全年实 2)根据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的定义,最大负荷运行maxT小时所消耗的电量应大于全年以最小负荷运行的电量。

际电量。

所以,以最大负荷运行max即:1、发电厂负荷(Pmax·Tmax=30×5000=150000)>(Pmin·8760=15×8760=131400)(MWh)2、变电所1负荷(Pmax·Tmax=50×5300=265000)>(Pmin·8760=28×8760=245280)(MWh)3、变电所2负荷(Pmax·Tmax=45×5500=275000)>(Pmin·8760=28×8760=245280)(MWh)4、变电所3负荷(Pmax·Tmax=45×5200=234000)>(Pmin·8760=23×8760=2014800)(MWh)5、变电所4负荷(Pmax·Tmax=50×5500=275000)>(Pmin·8760=28×8760=245280)(MWh)结论:所以负荷均满足合理性要求。

根据原始资料确定电网的电压等级和初步拟定5个方案,综合考虑电网的经济性、可靠性、操作容易和保护简单等问题,综合优先选出两个方案进行详细技术经济比较。

利用原始资料中的最大负荷、功率因数、最大利用小时进行潮流计算和导线截面选择,同时根据原始资料和导线截面、电压损耗确定两个参加详细技术经济比较方案中的投资费和年运行费。

三、电力网电压的确定和电网接线的初步选择3.1、电网电压等级的选择目前我国常用的电压等级:220V、380V、6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

3.1.1电压等级选择的原则1)选定的电压等级应符合国家电压标准2)电压等级不宜过多,以减少变电重复容量,同一地区、同一电力网内,应尽可能简化电压等级。

3)选定的电压等级要能满足近期过渡的可能性,同时也要能适应远景系统规划发展的需要。

4)在确定电压系列时应考虑到与主系统及地区系统联网的可能性,故电压等级应服从于主系统及地区系统。

5)如果是跨省电网之间的联络线,则应考虑适应大工业区与经济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建成一个统一的联合系统,最好采用单一的合理的电压系列。

6)大容量发电厂向系统送电,考虑出现高一级电压一回线还是低一级电压多回线向系统送电,与该电厂在系统中的重要性有关。

7)对于单回线供电系统,在输电电压确定后的一回线送电容量与电力系统总容量应保持合适的比例,以保证在事故情况下电力系统的安全。

8)是否发展新的高一级电压,应根据工程现实要求、目前电网的基础、科研和设备供应的可能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3.1.2电压等级选择的方法1)直接查表法:这种方法比较粗糙一些。

它是根据设计和运行的经验,总结电压等级与输送容量和输送距离的关系而得来的。

一般可用于初选。

各种电压相应的输送容量和输送距离范围见下表:注:用的时候不能两个都用极端,即最大输送容量对应最大输送距离。

根据变电所负荷大小、变电所与发电厂的距离,由有关资料确定电压等级,采用架空线时与各额定电压等级相适应的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

发电厂A最大功率30MW,1变电站最大负荷为50MW, 2变电站最大负荷为50MW, 3变电站最大负荷为45MW,4变电站最大负荷为50MW。

结合设计的地理分布,最长输电线路47km,最短输电线路23km,用查表法选择110KV的输电等级。

电压等级的选择原则如下:表1—1根据地理位置中测量的各发电厂、变电站的距离和给出的输送容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我们采用110KV的电压等级。

根据原始资料和表1—1中电压等级选择的原则,本次设计中本设计的网络是区域电力网,输送容量30~50MVA,输送距离从 23~47kM。

根据各级电压的合理输送容量及输电距离,应选择 110KV 电压等级。

2)根据负荷矩查表法:所谓负荷矩就是线路传输的功率与传输距离的乘积,即P(传输功率)·L(距离) =P ·LNNN U U Lx Ptg L U QX PR U 1.0Pr 11=+=+=∆ϕ根据)(1.0112N NU f tg x r U L P =+=*ϕ选择方法:P ·L 为4240~37000 kW ·km ,选10kV ; 91000~720000 kW ·km ,选35kV ; 1260000~15100000 kW ·km ,选110kV 。

用负荷矩查表法:P ·L=50000⨯35=1750000 kW ·km ,选110KV电网电压等级要符合国家标准电压等级,选择电网电压是根据网内线路输送容量的大小和输送距离来决定的。

3.2、电网接线方式的初步比较 3.2.1电网接线方式电网的接线方式目的在于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电网接线方式的选择是高水平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前提和重要基础。

不同城市电网负荷密度、地理环境、配电变电站的保护方式、配网的接地方式等是不同。

因此,电网的接线方式因地制宜,各具特点和优点电网接线方式设计原则目前正在进行的电网建设工程和即将实施的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工程,都要求对电网的接线方式进行规划设计。

因此,电网接线方式的应该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稳定可靠的供电能力和较强的接受外电能力,满足N-1。

2)电网结构合理,各级电压接线层次分明。

尽量减少网上潮流和迂回供电。

3)运行灵活,应变能力强。

具有足够的弹性和设备容量,具备应付各种可能出现情况的应变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