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1: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检查验收标准

合集下载

煤矿井下人员管理系统验收标准20(1)

煤矿井下人员管理系统验收标准20(1)

6、分站应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当系统通信中断时,分站存储识别 卡卡号和时刻;系统通信正常时,上传至中心站。
五 其它功能
1、打印功能。
2、人机对话。
其它 功能
3、自诊断功能。 4、双机切换功能。 5、备用电源。
6、网络通信功能 7、其它功能
1、存储时间应满足携卡人员所有信息在3个月以上。当主机发生 故障时,丢失上述信息的时间长度应不大于5分种。
2、分站存储数据时间应不小于2小时。
(三) 其它 指标
3、画面响应时间,调出整幅画面85%的响应时间不大于2秒,其余 画面应不大于5秒。
4、远程本安供电距离应不小于2千米。
5、系统应具有防止修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等存储内容(参数设 备及页面编辑除外)功能。
2、系统应具有携卡人员出/入重点区域总数及人员、出/入重点限 制区域时刻、工作时间等显示、打印、查询等功能,并具有超时 人员总数及人员、超员人员总数及人员报警、显示、打印、查询 等功能。
3、系统应具有携卡人员出/入限制区域总数及人员、出/入限制区 域时刻、滞留时间等显示、打印、查询、报警等功能。
(二) பைடு நூலகம்、系统应具有特种作业人员等下井、进入重点区域总数及人员、 管理功能 出/入时刻、工作时间显示、打印、查询等功能,具有工作异常人
煤矿井下人员管理系统验收标准
矿 名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沁水峪煌煤业有限公司法人 姓代 名表
生产厂家
重庆煤科院
代理单位
徐龙印
电话
8084229
晋城市文兴科贸有限公司
系统 型号
KJ251A
煤安标志 原系统 证 号 升级系统
MFD080052
煤安标志 有效期
2010.4.26-2013.4.26

人员定位系统验收标准

人员定位系统验收标准
查看系统布置图
系统覆盖范围检查。系统要覆盖井下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等重要的人员聚集区、危险地段和区域
现场检查
系统在掘进和回采跟进时的维护记录。主要内容是信号采集器在跟进、回撤移动的记录,包括安装位置(回采工作面要注明顺槽剩余长度,掘进面要注明已掘进的累计进尺)、种类、安装时间、操作人、所在区域负责人
现场检查
区域爆破闭锁功能
实时统计爆破区域内人员数量,区域内有人员时,实施爆破装置可靠闭锁
现场检查
手持搜救功能
必须配备移动式读卡器,对井下携卡人员进行搜寻
现场检查
现场查看维护记录
下井人员必须携带有效标识卡
现场抽查,标识卡功能测试
监测工和中心站操作员应培训合格,持
证上岗
现场检查培训合格证
为保证人员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应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包括:
1.井下人员紧急撤离预案;
2.监控人员岗位责任制;
3.系统设备、设施的管理制度;
4.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5.系统值班及交接班制度;
现场检查,查看地面调试记录
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及时处理,在故障期间采用人工监测,并填写故障登记表
检查故障登记表
监测工必须每天检查设备及电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中心站
检查巡检登记表
定期对备用电源进行测试,不能保证设备连续工作1小时,应及时更换
现场备用电池有效性测试
入井电缆必须具有防雷措施
现场检查
第三部分:系统功能
检查项目
检查标准及要求
检查方法
是否合格
存在问题
携卡人员当前信息
显示
携卡入井全部人员的实时信息显示:显示内容包括携卡人员信息(姓名、身份证号、出生年月、职务或工种、所在区队班组)、区域名称、入井时间、井下工作时间及人员总数

压风、供水、人员定位、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标准

压风、供水、人员定位、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标准

四、否决项
否决项 1.系统无煤安(MA)标志准用证; 2.未实现子公司、集团联网; 3.监控主机未做到双机备份; 4.系统统计考勤及定位信息不准确; 5.专项设计及批复。 现场检查 一项不符合即为验收 不合格矿井
检查人员(签字)
Hale Waihona Puke 检查日期7现场检查
4
一项不符扣0.5分
实时报警显示
现场检查
1
一项不符扣0.5分
携卡入井人员记录查询。包括按人员、按时间、 按地域、按识别区、按人员信息查询,显示内容 包括活动区域名称及滞留时间、携卡人员信息、 入井/出井时间、井下工作时间。 查询功能 历史报警记录查询。报警类型包括超时人员总数 及人员报警、进入重点或特殊工作区域人员总数 及报警、在规定时间未到达指定地点的工作异常 人员报警。显示内容包括报警类型、区域名称、 携卡人员信息、入井/出井时间、井下工作时间。
1
一项不符扣0.5分
1
一项不符扣0.5分
2
一项不符扣0.5分
2
要有最新的、完整的井下系统布置图,对井下信 号采集设备的数量、位置要有明确的表示。 系统覆盖范围检查。系统要覆盖井下采煤工作面 、掘进工作面、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放炮 区域等重要的人员聚集区、危险地段和区域。 系统在掘进和回采跟进时的维护记录。主要内容 是信号采集器在跟进、回撤移动的记录,包括安 装位置(回采工作面要注明顺槽剩余长度,掘进 面要注明已掘进的累计进尺)、种类、安装时间 、操作人、所在区域负责人。 下井人员必须携带有效标识卡。 监测工和中心站操作员应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为保证人员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应建立健全 各种规章制度,包括: 1.井下人员紧急撤离预案; 2.监控人员岗位责任制; 3.系统设备、设施的管理制度; 4.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5.系统值班及交接班制度; 6.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 7.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8.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9.系统监测、监控异常上报制度; 10.设备报废制度。 四)技术资料

集团公司人员定位系统验收标准

集团公司人员定位系统验收标准

1
一项不符 扣1分
1
一项不符 扣1分
1
一项不符 扣1分
1
一项不符 扣1分
1
一项不符 扣1分
1
一项不符 扣1分
1
一项不符 扣1分
1
一项不符 扣1分
1
一项不符 扣1分
1
一项不符 扣1分
1
一项不符 扣1分
1
一项不符 扣1分
1
一项不符 扣1分
1
一项不符 扣1分
1
一项不符 扣1分
1
一项不符 扣1分
1
一项不符 扣1分
每月下井总数及时间统计等。
现场检 查
七、人机对话功能
3
3
无此项功 能扣3分
8
1、系统应具有人机对话功能,以便于系 统生成、参数修改、功能调用、图形编 辑等。
检查相 关证书
人机对话 功能
2、系统应具有操作权限管理功能,对参 数设置等必须使用密码操作,并具有操 作记录。
检查相 关证书
2
无此项功 能扣2分
3
无此项功 能扣3分
3、在任何显示模式下,均可直接进入所 选的列表显示、模拟图显示、打印、参 数设置、页面编辑、查询等方式。
现场检 查
3
无此项功 能扣3分
八、自诊断功能
2
系统应具有自诊断功能。当系统中分站 自诊断功 、传输接口等设备发生故障时,报警并
1
一项不符 扣1分
6
2
无此功能 扣1分
2、系统应具有列表显示功能。显示内容 包括:下井人员总数及人员、重点区域 人员总数及人员、超时报警人员总数及 人员,超员报警总数及人员,限制区域 显示功能 报警人员总数及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工 作异常报警总数及人员等。

人员定位系统验收报告

人员定位系统验收报告

龙塘煤矿人员定位系统预验收报告白山坪矿业公司:2013年7月26日,龙塘煤矿组织安监部、生产技术部、通风队、机电队及各系统维护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湖南省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推进方案的要求,严格对照《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标准,对我矿安全避险中的人员定位系统进行了检查。

针对存在的问题,召开了专题会议,下达了整改方案。

一、人员定位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及运行情况1 人员定位系统工程设计龙塘煤矿于2011年12月安装了KJ69J型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利用矿上原有工业以太环网为传输平台,由地面中心站、系统软件、KJF80型无线数据监测站7台、无线数据收发器22台、KGE37B型无线编码发射器 560 台、KDW16A-18V本安电源 7 台、传输电缆 3km 等组成。

在调度室安设控制电脑,显示当前入井人数和提供井口值班人员信息。

该系统具有实时监测功能、查询功能、安全保障功能及统计考勤功能。

(详见龙塘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布置图》。

)2 人员定位系统工程施工简介我矿人员定位系统于2011年12月安装,人员定位系统为KJ69J 型,井下共安装22台人员定位读卡器,做到对井下人员定位全覆盖,现按照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技术要求(试行)的规定,已进行调试完成。

运行良好。

3 人员定位系统工程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培训及管理制度、各类台帐的建立情况。

(1)人员定位工程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改善矿井安全生产硬件设施,抓好安全生产“六大系统”建设步伐,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实际,经矿部研究决定,成立我矿人员定位系统管理领导小组及各系统管理机构:成立创建安全生产“人员定位系统”领导小组:组长:龙良文(矿长)副组长:彭振华(技术总工)廖建军(安全矿长)成员:黄征斌,王涛,何思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技部。

设立安全生产“人员定位系统”管理机构: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小组:组长:彭振华(技术总工)副组长:黄征斌成员:黄征斌,王涛,何思凡(2)培训及管理制度由安全矿长组织于7月开始分期分批对全员职工进行了人员定位系统专项培训并进行考试。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
2
一项不符 扣0.5分
检 查项 目
检查标准
检查方法
标准分
评分办法
检查得分
(二)调校与故障处理
煤矿应建立以下账卡及图表:
1、系统设备、仪表台账;
2、监控设备故障登记表;
3、系统检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录表;
4、系统巡查记录表;
5、传感器调校记录表;
6、中心站运行日志;
7、安全监控班、日报表;
8、断电报警记录月报表;
9、甲烷超限断电闭锁、甲烷风电闭锁及故障闭锁功能测试记录表;
2.安全监控人员岗位责任制;
3.系统设备、设施的管理制度;
4.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5.系统值班制度;
6.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
7.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8.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9.系统监测监控异常上报制度。
检阅相关资料,并抽查个别项目执行情况。
3
一项不符 扣0.5分
四、资料、图纸及档案管理
14、掘进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必须在被串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前设置甲烷传感器。
现场检查
2
不符扣2分
检查项目
检查标准
检查方法
标准分
评分办法
检查得分
15、掘进机必须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现场检查
2
不符扣2分
16、设在回风流中的机电设备铜室的进风侧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现场检查
2
不符扣2分
17、高瓦斯矿井进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内使用架线电机车时,装煤点、瓦斯涌出巷道的下风流中必须安装甲烷传感器。
现场检查
2
不符扣2分
18、在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和瓦斯喷出区域中,进风的主要运输、回风巷道内使用矿用防爆型柴油车时,蓄电池电机车必须设置机载式甲烷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当瓦斯浓度超过0.5%时,必须停止机车运行。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检查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检查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检查煤矿生产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为了保障职工安全和生产效率,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已经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通过对矿工位置的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事故和紧急情况,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然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原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通过对信标的监测实现人员位置的定位。

信标是一种小型的无线设备,可以在井下进行定位。

为了定位某一个矿工,需要对其佩戴的信标进行扫描。

这个扫描工作由定位设备完成,定位设备会收集信标的位置信息,并将其实时上传到监测系统中。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下面对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分析。

定位精度问题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是关键考核指标之一。

煤矿中环境较为恶劣,导致信标通讯信号强度及传输速率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这使得定位精度难以满足实际要求。

在井下定位时,位置误差会影响到预案的执行,降低其应急处理能力,给井下煤矿生产带来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

通讯安全问题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通信方式多样,其中无线通信方式是最为常见的,而无线通信方式又必然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如何保证系统数据的隐私性和完整性是广泛关注的问题。

如果不能完全掌握系统的通讯安全,那么这些问题就会不可避免地加剧。

电力稳定性问题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对电力稳定支持要求较高。

如果电力稳定性无法保障,信标或设备会经常出现故障,从而导致定位精度损失以及通讯波动等各种问题。

对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安全检查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安全问题是煤矿安全的一部分,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矿工的安全,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该经常进行安全检查。

下面介绍一些安全检查的方法。

定位精度检查要考察一个定位系统的精度,可以使用仪器进行实测,对比实测数据与系统数据的差异,来检查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

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需要保证实时信息的准确性,为了保证实测数据的准确性,应该对所选检测点的环境进行评价,如信号强度、信道占用率等。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标准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标准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标准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是指在矿井内对人员进行实时定位和监控的系统,其主要目
的是确保矿井内人员的安全。

矿井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因此矿井人员定位系统的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应具备高精度定位能力。

对于矿井内的人员来说,精
准的定位是确保他们安全的基础。

系统应能够实现对人员位置的即时监测,并能够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快速准确地定位到人员的位置,以便进行紧急救援。

其次,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矿井内的工作环境复杂恶劣,系统
设备需要能够适应高温、高湿、尘土等恶劣条件,并且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另外,系统还应具备良好的实时监控和数据传输能力。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需要
能够实时监测人员的位置,并能够将监测到的数据及时传输到监控中心,以便监控人员及时了解矿井内人员的动态情况。

此外,系统的应用范围也需要得到考虑。

不同类型的矿井可能对人员定位系统
有不同的需求,因此系统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矿井的特点进行定制化,以满足不同矿井的需求。

最后,矿井人员定位系统的标准还应包括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
应急处理和维护保养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矿井管理部门更好地管理和维护人员定位系统,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总之,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矿井内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标准,并且严格执行,才能够真正地保障矿井内人员的安全,降低矿井事故的发生率。

因此,需要对矿井人员定位系统的标准进行不断完善和提高,以适应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不符
扣0.5分
煤矿应绘制设备布置图、设备接线图,图上标明分站、电源、中心站等设备的位置、接线、传输电缆、供电电缆等,根据实际布置及时修改,并报矿技术负责人审批。
井上、下对照检查
1
一项不符
扣0.5分
中心站应每3个月对数据进行备份,备份数据应保存1年以上。
现场还原备份数据,测试其有效性
1
一项不符
扣0.5分
现场操作切换
4
一项不符
扣1分
系统应具有网络接口,将有关信息上传至集团二级公司。
现场检查
1
一项不符
扣0.5分
必须有满足系统功能、环境需要的机房,中心站机房必须有防静电设施、消防器材、通讯及办公设施。
现场检查
1
一项不符
扣0.5分
地面中心站应双回路供电,配备不小于2h备用电源,对联网主机应配备防火墙等安全设备,必须有网络交换机。
现场功能测试
2
一项不符
扣0.5分
系统具有识别卡是否正常和每位下井人员携带1张卡唯一性检测功能。
现场功能测试
2
一项不符
扣0.5分
(三)管理机构及制度
15
系统运行与维护及相关制度
矿井要配备系统值班、网管和维护人员。有分管领导和专门组织机构负责系统的安装、使用、调校、维护与管理工作。
现场检查
1
一项不符
扣0.5分
2
一项不符
扣0.5分
监测工和中心站操作员应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现场检查培训合格证
1
一项不符
扣0.5分
应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1.井下人员紧急撤离预案;
2.系统监控人员岗位责任制;
3.系统设备、设施的管理制度;
4.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5.系统值班及交接班制度;
6.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
7.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现场检查
1
一项不符
扣0.5分
系统地面中心站设备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
现场检查
1
一项不符
扣0.5分
机房(或控制室)必须配备打印机,录音电话,机房室温符合设备环境需要。
查看实物,现场测试
1
一项不符
扣0.5分
中心站必须有24h值班记录,值班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查看值班记录及值班人员培训合格证
1
一项不符
人流量大的主要巷道分支处必须设置读卡器,并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方向的要求。
现场检查
6
一项不符
扣0.5分
性能完好的标识卡总数,至少比经常下井人员的总数多10%。
现场检查
3
一项不符
扣0.5分
井下设备必须设置在便于通讯、读卡、观察、调试、检验、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位置。
现场检查
2
一项不符
图纸、技术资料应保存1年以上。
现场检查
1
一项不符
扣0.5分
二、井下部分
30
井下设备安装与使用
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采区、采煤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等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爆破区域出/入口等地点必须设置读卡器,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井、出/入重点区域、出/入限制区域的要求。
现场检查
6
一项不符
扣0.5分
现场检查
5
一项不符
扣0.5分
按区域显示:重点区域(采区、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限制区域(盲巷、采空区等不允许人员进入的区域)。显示内容包括区域名称、携卡人员信息、入井时间、井下工作时间、所在区域人员总数。
现场检查
5
一项不符
扣0.5分
系统应具有模拟图显示。显示内容应包括:巷道布置模拟图、人员位置及姓名、超时报警、超员报警、进入限制区域报警。
现场检查
3
一项不符
扣0.5分
历史报警记录查询:报警类型、区域名称、携卡人员信息、入井/出井时间、井下工作时间。
现场检查
2
一项不符
扣0.5分
自诊断功能
当系统的识别卡、读卡器、识别卡电池、传输接口等设备发生故障时、报警并记录故障时间和故障设备,以供查询、维护、打印。
查询记录
2
一项不符
扣0.5分
打印功能
对工作记录查询、统计、报表等具有打印功能。
8.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9.系统监测、监控异常上报制度;
10.设备报废制度。
现场检查
3
一项不符
扣0.5分
(四)技术资料
5
技术资料存档要求
应建立以下帐卡及报表:
1.设备、仪表台帐;
2.设备故障登记表;
3.检修记录;
4.巡检记录;
5.中心站运行日志;
6.监测日(班)报表;
7.设备使用情况月报表。
现场检查
2
附表1: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检查验收标准
检查单位:
分数:
验收结论:
矿井基本信息
矿井名称
隶属公司(集团)
主要配套设备型号
主要设备
产品合格证号
系统建设时间
设计审批情况
检查项目
检查标准
检查方法
标准分
评分办法
检查得分
一、地面部分
40
(一)设备及机房
10
主机、联网及机房要求
系统主机双机备份,备机能在5min内启动。主机或显示终端设在调度室。
系统覆盖范围检查:系统要覆盖井下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放炮区域等重要的人员聚集区、危险地段和区域。
现场检查
2
一项不符
扣0.5分
系统在掘进和回采跟进时的维护记录。包括安装位置、种类、安装时间、操作人、所在区域负责人等。
现场查看
2
一项不符
扣0.5分
下井人员必须携带有效标识卡。
现场抽查
管理机构应制定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等规章制度。
现场检查
1
一项不符
扣0.5分
系统值班人员每班至少1人,实行24h不间断值班,填写系统运行日志,监测日报应有矿领导或值班领导的签字。
现场检查,检查运行日志记录
2
一项不符
扣0.5分
要有人员定位系统布置图,并及时更新。
查看系统布置图
1
一项不符
扣0.5分
现场检查
3
一项不符
扣0.5分
当前携卡入井人员活动信息显示。显示内容包括区域名称、携卡人员信息、入井时间、井下工作时间及活动路线显示。
现场检查
3
一项不符
扣0.5分
领导跟班实时信息查询:显示井下跟班领导总数、人员身份信息及井下分布情况,入井时间,井下工作时间。
现场检查
2
一项不符
扣0.5分
查询功能
携卡入井人员记录查询:包括按人员、按时间、按地域、按识别区、按人员信息查询,显示内容包括活动区域名称及滞留时间、携卡人员信息、入井/出井时间、井下工作时间。
扣0.5分
设备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调试设备,并在地面通电运行24h,合格后方可适用,防爆设备应检验合格,并贴合格证,方可下井使用。
现场检查,查看地面调试记录
2
一项不符
扣0.5分
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及时处理,并填写故障登记表。
检查故障登记表
2
一项不符
扣0.5分
监测工必须每天检查设备及电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中心站。
查询记录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项不符
扣0.5分
双向警示功能
系统能够对全矿井、局部区域、单个设备、指定标识卡等不同目标下发命令。
现场检查
2
一项不符
扣0.5分
联网信息
发布功能
建有WEB发布服务器,通过浏览网页实现信息共享,便于各级管理部门实现远程监管。
现场检查
1
一项不符
扣0.5分
手持搜救功能
必须配备移动式读卡器,对井下携卡人员进行搜寻。
检查巡检登记表
5
一项不符
扣0.5分
定期对备用电源进行测试,不能保证设备连续工作1h,应及时更换。
检查测试记录
1
一项不符
扣0.5分
入井电缆的入井口处应具有防雷措施。
现场检查
3
一项不符
扣0.5分
三、系统功能
30
携卡人员当前信息显示
携卡入井全部人员的实时信息显示:显示内容包括携卡人员信息(姓名、身份证号、出生年月、职务或工种、所在区队班组)、区域名称、入井时间、井下工作时间及人员总数。
现场检查
1
一项不符
扣1分
四、否决项
项目
1.系统有产品合格证,入井设备有(MA)标志。
2.监控主机双机备份。
3.专项设计及批复。
现场检查
有一项不符
要求即为系统不合格
检查人员(签字):
检查日期:
扣0.5分
(二)监测功能
10
检测功能要求
系统应具有携卡人员出/入井口时刻、出/入重点区域时刻、出/入限制区域时刻等监测功能。
查看实物
2
一项不符
扣0.5分
有识别携卡人员出/入巷道分支方向等功能。
现场功能测试
2
不符扣2分
系统能对乘坐电机车等各种运输工具的携卡人员进行准确识别。
现场功能测试
2
不符扣2分
系统应能识别多个同时进入识别区域的识别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