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施工记录汇总表

合集下载

强夯地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强夯地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强夯地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注:本表内容的填写需依据《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

本检验批质量验收的规范依据见本页背面。

填写说明
一、填写依据
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二、检验批划分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地基子分部可以按照基础类型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如果工程量很大或者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中要求分段施工的,可以按照施工段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

三、GB50202-2002规范摘要
表4.6.4 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土石方及基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土石方及基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土石方及基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2-B-1 编号:表7.1.7 基坑变形的监控值(GB50202-2002) cm注: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为一级基坑:(1)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2)开挖深度大于10m;(3)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4)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严加保护的基坑。

2、三级基坑为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的基坑。

3、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属二级基坑。

4、当周围已有的设施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这些要求。

湿陷性黄土地区土石方及基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2-B-2 编号:膨胀土土石方及基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2-B-3 编号: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2-B-4 编号:表7.1.7 基坑变形的监控值(cm)注: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为一级基坑:(1)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2)开挖深度大于10m;(3)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4)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严加保护的基坑。

2、三级基坑为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的基坑。

3、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属二级基坑。

4、当周围已有的设施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这些要求。

灰土、砂和砂石、粉煤灰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强夯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振冲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2-B-8 编号:砂桩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2-B-9 编号:预压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2-B-10 编号:高压喷射注浆桩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2-B-11 编号: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2-B-12 编号:注浆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2-B-13 编号: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2-B-14 编号:夯实水泥土桩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2-B-15 编号: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预制混凝土方桩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2-B-17 编号:表5.1.3 预制桩(钢桩)桩位的允许偏差(GB 50202-2002)(mm)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强夯地基资料目录

强夯地基资料目录
17
地基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项质量验收记录/检验批
1/1/15
100~116
18
竣工图
1
另册
强夯地基施工竣工资料目录
编号
资料名称
份数
页数
备注
综合管理资料
1
工程承包合同
1
1
2
施工单位资质及关键人员资质证明
1
2~6
3
强夯地基处理施工组织设计/强夯试夯方案
1
7~45
4
开工报告
1
46
5
工程变更联系单
15
47~70
6
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资料
7
定位测量基准交接记录
2
71~75
8
工程定位测量(复测)记录
1
76
9
强夯前场地标高交接记录
2
77~78
10
夯后场地标高交接记录
2
79~82
11
强夯区域图
2
83~84
12
强夯记录及强夯布点图
2
85~86
13
强夯地基自检报告
1
87~89
14
地基土承载力试验报告/工地试验
1/5
90~96
15
地基处理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1
97
16
强夯地基竣工验收会议纪要及整改报告
1/1
98~99

强夯归档资料一览表

强夯归档资料一览表

建筑工程工程报验资料详细资料组成(二)(单位、分部、分项、检验批)通用部分单位工程1) B1—13工程竣工预验报验单2) A8—3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3) A8—4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4) A8—5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5) A8—6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分部工程1) B1—7工程报验单2)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依据A8—4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编制)3) "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依据A8—5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编制)"4) 工程观感质量检查(依据A8—6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编制)5) C2—10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子分部工程1) B1—7工程报验单2) C2—10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1) B1—7工程报验单2) C2—11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专用部分1、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1.1无支护土方子分部工程1.1.1土方开挖分项工程-1 土方开挖检验批工程1) B1—7工程报验单2) C2—6—2地基钎探记录3) C2—6—3地基验槽记录4) 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5) 表202—23土方开挖工程质量验收记录1.1.2土方回填分项工程-1 土方回填检验批工程1) B1—7工程报验单2) C2—4—9土壤试验报告3) C2—4—10土壤击实试验报告4) 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5) 表202—24填土工程质量验收记录1.2有支护土方子分部工程1.1.2排桩分项工程-1 基坑工程排桩墙支护重复使用的钢板桩检验批1) B1—7工程报验单2) C2—6—1 施工记录(通用)3) 表202—25基坑工程排桩墙支护重复使用的钢板桩质量验收记录-1 基坑工程排桩墙支护混凝土板桩制作验收批1) B1—7工程报验单2) C2—6—1 施工记录(通用)3) 表202—26基坑工程排桩墙支护混凝土板桩制作质量验收记录1.2.2锚杆及土钉墙分项工程-1 基坑工程锚杆及土钉墙支护检验批1) B1—7工程报验单2) C2—60—16锚杆成孔记录3) C2—60—17锚杆安装记录4) C2—60—20土钉墙土钉成孔施工记录5) C2—60—21土钉墙土钉钢筋安装记录6) 表202—28基坑工程锚杆及土钉墙支护质量验收记录1.2.3水泥土桩分项工程-1 基坑工程水泥土桩墙支护加筋水泥土桩检验批1) B1—7工程报验单2) C2—6—1 施工记录(通用)3) 表202—27基坑工程水泥土桩墙支护加筋水泥土桩质量验收记录1.3地基与基础处理子分部工程1.3.1灰土地基分项工程-1 灰土地基检验批1) 表B1—7工程报验单2) 表C2—4—9 土壤试验报告3) 表C2—4—10土壤击实试验报告4) 表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5) 表202—1灰土地基质量验收记录1.3.2砂和砂石地基分项工程-1 砂和砂石地基检验批1) 表B1—7工程报验单2) 表C2—4—9 土壤试验报告3) 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 表202—2砂和砂石地基质量验收记录5) 表202—2砂和砂石地基质量验收记录1.3.3强夯地基分项工程-1 强夯地基检验批1) 表B1—7工程报验单2) 表C2—70—3重锤夯实施工记录3) 表C2—70—4强夯地基施工记录4) 表202—5强夯地基质量验收记录1.3.4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分项工程-1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检验批1) 表B1—7工程报验单2) 表C2—4—1检验报告(通用)3) 表C2—70—1土桩和灰土挤密桩桩孔施工记录4) 表C2-70-2 土桩和灰土挤密桩桩孔分填施工记录5) 表202-13 夯实水泥桩复合地基质量验收记录1.4桩基子分部工程(涉及到混凝土的详见混凝土有关分项)1.4.1混凝土灌注桩(成孔、钢筋笼、清孔、水下混凝土灌注)分项工程-1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检验批1) 表B1-7 工程报验单2) 表C2-5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 表202-21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质量验收记录-2 混凝土灌注桩检验批1) 表B1—7工程报验单2) 表C—6—4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记录3) 表C2—60—5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记录4) 表C2—60—6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记录5) 表C2—60—24试打桩情况记录6) 表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7) 表202—22混凝土灌注桩质量验收记录1.5地下防水子分部工程1) B1—7工程报验单2)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依据A8—4(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编制)3) C2—10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4) 表C3—2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1.5.1防水混凝土分项工程-1 防水混凝土检验批1) 表B1—7工程报验单2) 表B2—6砌体混凝土检验批验收认可通知3) 表C2—6—8混凝土浇灌申请书4) 表C2—4—12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5) 表C2—6—11混凝土坍塌度检查记录6) 表C2—6—12冬期混凝土搅拌及浇灌测温记录7) 表C2—6—13 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8) 表C2—4—14混凝土试块试验记录9) 表C2—4—15混凝土坑渗性能报告10) 表208—1防水混凝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5.2水泥砂浆防水层检验批-1 水泥砂浆防水层分项工程1) 表B1-7 工程报验单2) 表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 表208-2 水泥砂浆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5.3卷材防水层分项工程-1 卷材防水层检验批1) 表B1-7 工程报验单2) 表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 表208-3 卷材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5.4涂料防水层分项工程-1 涂料防水层分项工程1) 表B1-7 工程报验单2) 表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 表208-4 涂料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5.5金属板防水层分项工程-1 金属板防水层检验批1) 表B1-7 工程报验单2) 表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 表208-6 金属板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5.6塑料板防水层分项公程-1 塑料板防水层检验批1) 表B1-7工程报验单2) 表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 表208-5 塑料板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5.7细部构造分项工程-1 细部构造检验批1) 表B1-7 工程报验单2) 表C2-6-1 施工记录(通用)3) 表208-7 细部构造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6混凝土基础子分部工程(见主体混凝土子分部,需隐蔽) 1.7砌体基础子分部工程(见主体砌体子分部,需隐蔽)1.8钢结构子分部工程(见主体钢结构子分部,需隐蔽)。

强夯地基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强夯地基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1.1.
2.
3.
4.
5.
6.检查施工记录和检验报告。

夯点距离:±500mm。

尺量检查与设计比较。

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距离):用尺量检查。

符合设计要求。

前后两遍间歇时间: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前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

排水设施及被夯地基土质。

施工中检查落距、夯击遍数、
夯点位置、夯击范围。

施工结束后检测地基承载力。

检查后形成施工记录或检验报告。

以上,每300㎡抽查1点;独立柱每柱1点,基槽每20延长米1点。

一般项目:
夯锤落距:±300mm。

根据设计及试夯确定落距,控制落距标志设在钢索上。

开夯前尺量检查,施工中检查标志符合控制要求±300mm。

锤重:±100kg。

根据设计及试夯确定锤重。

称量与设计锤重比较。

符合±l00kg。

夯击遍数及顺序:符合设计要求。

说 明
GD2401017
主控项目: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设计提出要求,在施工结束后,按JGJ 79-2002规定方法进行检测,其结果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原位测试或室内土工试验数量为:每个单位工程不少于3点,1000㎡以上,每100㎡抽查1点;3000㎡。

强夯施工记录范文

强夯施工记录范文

强夯施工记录范文强夯施工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一定的机械压力将土壤层进行挤实,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力,以达到提高地基稳定性和减小地基沉降的目的。

下面是一份关于强夯施工记录的范例,供参考。

工程名称:XX项目强夯施工施工地点:XX地区施工单位:XX施工公司日期:20XX年X月X日施工过程:1.准备工作a.根据设计要求开展现场勘测,并记录地下管道、电缆等位置。

确保施工时不会损伤其他设施。

b.确定强夯施工范围,并进行标记,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超范围。

c.按照施工图纸要求配置合适的强夯设备和工具。

2.施工前检查a.检查施工设备和工具的运行状况,并对不合格或损坏的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

b.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包括围栏、警示牌等。

c.检查强夯施工区域的地下情况,如是否有地下水或井坑等。

3.施工过程a.将强夯设备放置在设计要求的位置,确保设备稳固并与强夯面垂直。

b.根据施工图纸的强夯点布置要求,进行强夯作业,力度和次数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c.在强夯过程中,持续监测认真记录强夯面的沉降情况,以及周围地面的震动情况。

4.施工结束a.施工完成后,清理现场,清除强夯设备和工具。

b.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措施继续有效,并及时撤除警示牌等。

c.汇总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包括强夯面的沉降情况、地面震动数据等。

施工记录:日期:20XX年X月X日天气状况:晴施工区域:A区施工设备:XX型强夯机施工过程:-强夯点:A1、A2、A3、A4-强夯次数:A1-10次、A2-12次、A3-8次、A4-14次- 沉降情况:A1 - 3mm、A2 - 2mm、A3 - 4mm、A4 - 1.5mm- 地面震动:最大震动速度 - 0.2cm/s,最大震动加速度 - 0.05g施工结束时间:17:00总结与建议:根据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来看,强夯施工对地基的挤实效果良好,地面沉降情况符合设计要求。

地面震动情况较小,对周围建筑物和设施的影响较小。

强夯地基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表格模板、DOC格式)

强夯地基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表格模板、DOC格式)

强夯地基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2—2002
说明
010305 主控项目:
1、地基强度。

按设计指定方法检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地基承载力。

由设计提出要求,在施工结束后,一定时间后进行地基的承载力检验。

其检验方法也因各地设计单位的习惯、经验等不同,选用标贯、静力触探及十字板剪切强度等方法。

按设计指定方法检验。

其结果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每个单位工程不少于3点,1000m2以上,每100m2抽查1点;3000m2以上,每300m2抽查1点;独立柱每柱1点,基槽每20延长米1点。

一般项目:
1、夯锤落距:±300mm。

根据设计及试夯确定落距,控制落距标志设在钢索上。

开夯前尺量检查,施工中检查标志符合控制要求±300mm。

2、锤重:±100kg。

根据设计及试夯确定锤重。

称量与设计锤重比较,符合±100kg。

3、夯击遍数及顺序。

符合设计要求。

4、夯点间距:±500mm。

尺量检查与设计比较。

5、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距离:用尺量检查。

符合设计要求。

6、前后两遍间歇时间,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前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排水设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质。

施工中检查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

施工结束后检查地基的强度、承载力。

检查后形成施工记录或检验报告。

检查施工记录和检验报告。

强夯原始记录范文

强夯原始记录范文

强夯原始记录范文日期:2024年5月20日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地点:XX省XX市XX街道XX号目的:本次强夯原始记录旨在记录施工现场进行强夯作业的一些重要信息,包括工作时间、施工地点、作业人员、设备情况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通过详细记录,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了解,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1.工作时间:上午9点开始,下午5点结束。

2.施工地点:施工地点为XX省XX市XX街道XX号,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土地,用于新建住宅小区的基础建设。

3.作业人员:参与强夯作业的人员共计15名,其中包括5名操作工、2名监理人员、3名安全员和5名用于协助工作的劳务人员。

4.设备情况:本次强夯作业使用的设备包括两台大型强夯机,一台水泥搅拌机以及相关辅助工具和设备。

5.施工过程:5.1早上九点,施工人员集中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指导。

安全员负责讲解施工现场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佩戴安全帽、穿戴工作服、严禁抽烟等。

5.2强夯机准备就绪后,操作工按照施工计划进行工作。

首先进行了地基平整和打浆,确保施工地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5.3接着,开始进行强夯作业。

操作工根据工程要求,按照预定的强夯次数和频率进行操作。

监理人员负责进行现场监控,确保施工过程符合安全规范。

5.4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基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层松散和不均匀等。

施工人员及时与监理人员沟通,经过讨论后,决定采取加强夯击频率和投入更多的劳动力来解决问题。

5.5下午4点,施工接近尾声,对施工现场进行了清理和整理,并进行了相应的安全检查。

6.问题和解决方案:6.1土层松散和不均匀时,加强夯击频率和投入更多劳动力的方式解决,确保施工质量。

6.2施工作业期间,遇到了突然下雨的情况。

及时停止强夯作业,并保护好设备,待雨停后继续施工。

7.结论:本次强夯作业在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期间,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都得到了及时解决。

通过现场监管和有效的沟通协调,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