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2017年生态学基础章节复习重点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2017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简称成人高考,是我国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列入国家招生计划,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希望大家喜欢。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一、名词解释1.生态环境2.生境4.限制因子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3.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te):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型和生态型:(1)趋同适应的生物,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2)趋异适应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二、问答题1.简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2.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及其补充。
9、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A.综合作用B.阶段性作用C.补偿作用D.不可替代作用10、在诸多生态因子中,(BD)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能替代少数其它因子B.对植物生长有明显影响C.把其它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D.对因子有影响作用的因子11、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A.直接作用B.间接作用C.替代作用D.补偿作用12、试述生态因子的补偿性和不可替代性当某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不足时,可以由其它因子来补偿,结果仍可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例如光强减弱所引起的光合作用下降可以依靠CO2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这也是森林林冠下幼苗能够存活生长的一个因素。
但是,这种补偿作用不是没有限度的,它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作部分的补充,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1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作用)(适应)和(反作用)。
14、简述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
2017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知识点二

2017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知识点二1、简述生物群落的演替特征。
(1)演替的方向性:①群落结构由简单到复杂;②物种组成由多到少;③种间关系由不平衡到平衡;④稳定性由不稳定到稳定。
(2)演替速度:先锋阶段极其缓慢,中期速度较快,后期(顶极期)停止演替。
(3)演替效应:前期的生物和群落创造了适应后期生物和群落生存的条件,但对自己反而不利,最终导致群落的替代。
2、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改变;(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4)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活动。
3、群落交错区有哪些特征?(1)位置上:位于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
(2)生态环境:较复杂多样。
(3)种类多样性高,某些种的密度大。
4、简述群落成层现象。
(1)植物的地上成层现象,主要原因光照(2)植物的地下成层现象,主要原因矿物质、养分、水;(3)动物的成层现象,主要原因食物;(4)水生群落的成层现象,主要原因光、食物、温度。
5、层片具有哪些特征?(1)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生活型相同,并具有相当地个体数目,而且相互间有一定的联系;(2)在群落中具有一定的小环境;(3)在群落中占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1、简述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
温度因子和光因子一样存在昼夜之间及季节之间温度差异的周期性变化,称节律性变温。
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迁移、集群活动等有重要影响。
(1)昼夜变温对许多动物的发育有促进作用;植物生长与昼夜温度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对种子萌发和植物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形成植物的温周期现象。
(2)变温对于植物体内物质的转移和积累具有良好的作用。
(3)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
2、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种类组成特征;(2)外貌和结构特征;(3)动态特征。
3、生物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哪些?(1)多度和密度;(2)频度;(3)盖度;(4)优势度;(5)重要值。
基础生态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1、环境(environment)::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必须有一个特定的主体或中心。
2、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 :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比如:光照、温度、水分、O2、CO2、食物和其他生物等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起直接作用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3、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即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
4、生境(habitat):是不同于环境的另一个重要的生态学概念。
又称栖息地,是指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是生物生活的空间和其中全部生态因子的综合体,即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
因此,相对于一般环境而言,生境对生物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5、环境、生态环境和生境三者的区别与联系: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生态环境是指围绕着生物体或者群体的所有生态因子的集合,或者说是指环境中对生物有影响的那部分因子的集合;生境则是指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6、生态因子的分类:①按性质分:5类,气候因子( 温度、水分、光照、风、气压和雷电等)、土壤因子(结构、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土壤生物等)、地形因子(陆地、海洋、海拔、山脉的走向与坡度等)、生物因子(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人为因子(由于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及对环境的污染作用)②按有无生命特征分:生物因子(有机体:同种和异种)和非生物因子(温度、光、湿度、pH、氧气等)③按对动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分:密度制约因子(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因子(温度、降水、气候等因子)④按生态因子的稳定性分:稳定因子指地心引力、地磁、太阳辐射常数等长年恒定的因子,它们决定了生物的分布。
成考生态学2017学习讲义

成考生态学2017学习讲义1、简述物候节律及其意义。
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
植物的物候变化非常明显;动物对不同季节食物条件的变化以及对热能、水分和气体代谢的适应,导致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周期性变化。
物候研究观测的结果,可应用于确定农时、确定牧场利用时间、了解群落的动态等,特别是,对确定不同植物的适宜区域及指导植物引种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2、简述极端低温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
温度低于一定的数值,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受害,这个数值便称为临界温度。
在临界温度以下,温度越低生物受害越重。
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多明显的适应。
3、简述极端高温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
温度超过生物适宜温区的上限后就会对生物产生有害影响,温度越高对生物的伤害作用越大。
如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的这两个重要过程失调,还可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
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3个方面。
4、简述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水生植物在水体环境中形成了与陆生植物具有很大不同的特征:一是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
二是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以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适应于水体流动。
5、简述土壤物理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的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
紧实的粘土和松散的沙土都不如壤土能有效的调节土壤水和保持良好的肥力状况。
土壤结构可分为团粒结构、块状结构、片状结构和柱状结构等类型。
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
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决定着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状况,而土壤水分、空气和温度及其配合状况又对植物和土壤动物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2017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知识点七

2017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知识点七一、名词解释1.黄化现象2.昼夜节律3.生物学零度4.休眠二、问答题1.植物和动物对光强的适应有哪些类型?2.植物对光周期的适应有哪些类型?3.动物有哪些光周期现象?4.变温的生态作用有哪些?1、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A)A.可见光区B.紫外光区C.红外光区D.绿光2、绿色植物光合活性辐射(PAR)带波长位于(B)。
A.380nm~700nmB.380nm~760nmC.150nm~4000nmD.490nm~620nm3、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无机物质转变为有机物质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4、在全都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D)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5、在太阳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是(B)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6、阴性植物的特点是(D)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7、阳地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阴地植物(A)A.高B.低C.一样D.不确定8、植物光合作用同化量与呼吸消耗量相等时的光合活性辐射强度称为(B)A.光饱和点B.光补偿点C.平衡点D.稳定点9、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称为(B)A.光饱合点B.光补偿点C.光照点D.光辐射点10、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B)A.多B.少C.一样D.不确定11、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V为(C)。
A.平均温度B.生物学零度C.发育速率D.天数12、范霍夫定律是指就变温动物而言,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外界温度上升,体温上升,生理过程加快,温度系数Q10是温度每升高(C),化学过程的速率即加快2~3倍。
A.20℃B.5℃C.10℃D.15℃13、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N为(B)A.平均温度B.发育所需天数C.有效积温D.发育起点温度14、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C)A.李比希定律B.阿伦法则C.贝格曼法则D.谢尔福德定律15、许多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这种现象称之为(乔丹)规律。
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章节重点知识

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章节重点知识第十二章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食物链和食物网
3.营养级
4.生态效率
5.林德曼效率
6.林德曼定律
7.生态平衡
二、问答题
1.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的组成成分?√
2.食物链的类型有哪些?
3.反馈的类型有哪两种?各有何特点?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生态金字塔
2.生态阈值
3.生态失调
4.生态危机
二、问答题
1.系统一般有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2.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
3.食物网有什么意义?
4.反馈的类型有哪两种?各有何特点?
5.简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各个营养级逐级减少的原因?
6.生态金字塔的类型有哪些?试谈各自的优缺点
7.描述生态系统的能量参数有哪些?
8.营养级位之内和之间的生态效率有哪些?。
成人高考2017生态学常考重点识记

成人高考2017生态学常考重点识记
1、食草动物对植物群落的作用有那些?
①许多食草动物的取食是有选择性的,影响群落中物种多度
②啃食抑制了竞争物种的生长,从而加速和维持了低竞争物种的多样性
2、种群密度制约有哪几种形式?简单解释一下这几种形式。
①过度补偿
②补偿不足
③准确补偿
3、在高度富养化的湖泊中蓝绿藻能成为优势浮游植物的原因?
(1)浮游动物和鱼类宁可吃其他藻类也不愿意以绿藻为食;
(2)很多蓝绿藻都能固定大气中的氮,因此当氮短缺时它们就处于有利竞争地位。
4、测定初级生产量的方法有哪些?
(1)收获量测定法;
(2)氧气测定法;
(3)二氧化碳测定法;
(4)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
(5)叶绿素测定法
5、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阶段性作用;
(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6)限制性作用。
2017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知识点八

2017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知识点八一、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非生物环境是指光、温、水、营养物质等理化因素,生物环境则是指同种和异种的其他有机体。
生态学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德国生物学家Haeckel于1869年提出的。
生态学(Ecology)最早起源于两个希腊单词oi.kos(住所或生活所在地)和Logos(研究或讨论),Oikologie从字面上解释为研究生境的科学。
Haeck.el提出的定义为:“生态学是动物与有机和无机环境的全部关系。
”显然,Haeckel在此强调的是相互关系,或称相互作用,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有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有机体之间的种内相互作用和异种有机体之间的种间相互作用。
此后,一些著名生态学家也对生态学进行了定义。
l909年,植物生态学的奠基人瓦尔明(E.Warming)认为植物生态学的任务是研究“影响植物生活的外在因子及其对植物结构、生命延续时间、分布和其他生物关系之影响”;俄罗斯6.A.keB/Iep院士给生态学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活中的植物在与其结合的特定外界环境条件紧密相互作用中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特点”;一些动物生态学家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生活要求和家务习性的科学。
俄罗斯Haymob的生态学定义是“研究动物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条件的联系,以及动物生存条件对繁殖、生活、数量及分布的意义。
”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家认为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以至后来欧德姆(E.P.Odum)认为应把生物与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研究一定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和空间分布;环境因素对生物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等。
他的这一理论对大学生态学教学和研究有很大影响,他本人因此而荣获美国生态学的最高荣誉——泰勒生态学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高考2017年生态学基础章节复习重点第七章生活史对策
本章重点
1、概念生态对策(生活史对策)
2、问答题
(1)r选择者和k选择者各有什么特征?各自优缺点如何?
(2)什么是“两面下注”理论?
思考题
1、概念
生活史生殖价权衡滞育潜生现象
2、问答题
(1)简述生物的生活史有哪些?(至少3种)
问答题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从种群生态学的角度谈谈你对其濒危原因的认识,并提出拯救该物种的建议。
答案要点:濒危原因(1)人类捕杀;(2)栖息环境破坏;(3)K-对策不易增加种群数量;(4)寡食性;(5)生殖进化的缺陷。
拯救建议:(1)保护其生存环境(保护区面积尽可能大);(2)提高其繁殖率和后代的成活率;(3)采取增加遗传多样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