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充要条件的判定导与练

合集下载

高考数学难点2充要条件的判定习题与答案

高考数学难点2充要条件的判定习题与答案

高考数学难点2充要条件的判定习题与答案●歼灭难点训练一、选择题1.(★★★★)函数f(x)=x|x+a|+b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A.ab=0B.a+b=0C.a=bD.a2+b2=02.(★★★★)“a=1”是函数y=cos2ax-sin2ax的最小正周期为“π”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二、填空题3.(★★★★)a=3是直线ax+2y+3a=0和直线3x+(a-1)y=a-7平行且不重合的_________.4.(★★★★)命题A:两曲线F(x,y)=0和G(x,y)=0相交于点P(x0,y0),命题B:曲线F(x,y)+λG(x,y)=0(λ为常数)过点P(x0,y0),则A是B的__________条件.三、解答题5.(★★★★★)设α,β是方程x2-ax+b=0的两个实根,试分析a>2且b>1是两根α、β均大于1的什么条件?6.(★★★★★)已知数列{a n}、{b n}满足:,求证:数列{a n}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数列{b n}也是等差数列.7.(★★★★★)已知抛物线C:y=-x2+mx-1和点A(3,0),B(0,3),求抛物线C与线段AB有两个不同交点的充要条件.8.(★★★★★)p:-2<m<0,0<n<1;q:关于x的方程x2+mx+n=0有2个小于1的正根,试分析p是q的什么条件.(充要条件)参考答案难点磁场证明:(1)充分性:由韦达定理,得|b|=|α·β|=|α|·|β|<2×2=4.设f(x)=x2+ax+b,则f(x)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又|α|<2,|β|<2,∴f(±2)>0.即有(2)必要性:∴方程f(x)=0的两根α,β同在(-2,2)内或无实根.∵α,β是方程f(x)=0的实根,∴α,β同在(-2,2)内,即|α|<2且|β|<2.歼灭难点训练一、1.解析:若a2+b2=0,即a=b=0,此时f(-x)=(-x)|x+0|+0=-x·|x|=-(x|x+0|+b)=-(x|x+a|+b)=-f(x).∴a2+b2=0是f(x)为奇函数的充分条件,又若f(x)=x|x+a|+b是奇函数,即f(-x)=(-x)|(-x)+a|+b=-f(x),则必有a=b=0,即a2+b2=0.∴a2+b2=0是f(x)为奇函数的必要条件.答案:D2.解析:若a=1,则y=cos2x-sin2x=cos2x,此时y的最小正周期为π.故a=1是充分条件,反过来,由y=cos2ax-sin2ax=cos2ax.故函数y的最小正周期为π,则a=±1,故a=1不是必要条件.答案:A二、3.解析:当a=3时,直线l1:3x+2y+9=0;直线l2:3x+2y+4=0.∵l1与l2的A1∶A2=B1∶B2=1∶1,答案:充要条件4.解析:若P(x0,y0)是F(x,y)=0和G(x,y)=0的交点,则F(x0,y0)+λG(x0,y0)=0,即F(x,y)+λG(x,y)=0,过P(x0,y0);反之不成立.答案:充分不必要三、5.解:根据韦达定理得a=α+β,b=αβ.判定的条件是、(注意p中a、b满足的前提是Δ=a2-4b≥0)。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充分必要条件习题及详解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充分必要条件习题及详解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充分必要条件习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文)已知a、b都是实数,那么“a2>b2”是“a>b”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D[解析]a2>b2不能推出a>b,例:(-2)2>12,但-2<1;a>b不能推出a2>b2,例:1>-2,但12<(-2)2,故a2>b2是a>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理)“|x-1|<2成立”是“x(x-3)<0成立”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B[解析]由|x-1|<2得-2<x-1<2,∴-1<x<3;由x(x-3)<0得0<x<3.因此“|x-1|<2成立”是“x(x-3)<0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2010·福建文)若向量a=(x,3)(x∈R),则“x=4”是“|a|=5”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当x=4时,|a|=42+32=5当|a|=x2+9=5时,解得x=±4.所以“x=4”是“|a|=5”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3.(文)已知数列{a n},“对任意的n∈N*,点P n(n,a n)都在直线y=3x+2上”是“{a n}为等差数列”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点P n(n,a n)在直线y=3x+2上,即有a n=3n+2,则能推出{a n}是等差数列;但反过来,{a n}是等差数列,a n=3n+2未必成立,所以是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理)(2010·南充市)等比数列{a n }中,“a 1<a 3”是“a 5<a 7”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与不必要条件[答案] C[解析] 在等比数列中,q ≠0,∴q 4>0,∴a 1<a 3⇔a 1q 4<a 3q 4⇔a 5<a 7.4.(09·陕西)“m >n >0”是“方程mx 2+ny 2=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C[解析] 由m >n >0可以得方程mx 2+ny 2=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反之亦成立.故选C.5.(文)设集合A ={x |x x -1<0},B ={x |0<x <3},那么“m ∈A ”是“m ∈B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解析] ∵A ={x |0<x <1},∴A B ,故“m ∈A ”是“m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选A. (理)(2010·杭州学军中学)已知m ,n ∈R ,则“m ≠0或n ≠0”是“mn ≠0”的( )A .必要不充分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 ∵mn ≠0⇔m ≠0且n ≠0,故选A.6.(文)(2010·北京东城区)“x =π4”是“函数y =sin2x 取得最大值”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 x =π4时,y =sin2x 取最大值,但y =sin2x 取最大值时,2x =2k π+π2,k ∈Z ,不一定有x =π4. (理)“θ=2π3”是“tan θ=2cos ⎝⎛⎭⎫π2+θ”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 解法1:∵θ=2π3为方程tan θ=2cos ⎝⎛⎭⎫π2+θ的解, ∴θ=2π3是tan θ=2cos ⎝⎛⎭⎫π2+θ成立的充分条件; 又∵θ=8π3也是方程tan θ=2cos ⎝⎛⎭π2+θ的解, ∴θ=2π3不是tan θ=2cos ⎝⎛⎭⎫π2+θ的必要条件,故选A. 解法2:∵tan θ=2cos ⎝⎛⎭⎫π2+θ,∴sin θ=0或cos θ=-12, ∴方程tan θ=2cos ⎝⎛⎭⎫π2+θ的解集为A =⎩⎨⎧⎭⎬⎫θ⎪⎪θ=k π或θ=2k π±23π,k ∈Z , 显然⎩⎨⎧⎭⎬⎫2π3A ,故选A. 7.“m =12”是“直线(m +2)x +3my +1=0与直线(m -2)x +(m +2)y -3=0相互垂直”的( )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解析] 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是(m +2)(m -2)+3m (m +2)=0即m =12或m =-2,∴m =12是两直线相互垂直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8.(2010·浙江宁波统考)设m ,n 是平面α内的两条不同直线,l 1,l 2是平面β内两条相交直线,则α⊥β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l 1⊥m ,l 1⊥nB .m ⊥l 1,m ⊥l 2C .m ⊥l 1,n ⊥l 2D .m ∥n ,l 1⊥n[答案] B[解析] 当m ⊥l 1,m ⊥l 2时,∵l 1与l 2是β内两条相交直线,∴m ⊥β,∵m ⊂α,∴α⊥β,但α⊥β时,未必有m ⊥l 1,m ⊥l 2.9.(2010·黑龙江哈三中)命题甲:⎝⎛⎭⎫12x,21-x,2x 2成等比数列;命题乙:lg x ,lg(x +1),lg(x+3)成等差数列,则甲是乙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B[解析] 由条件知甲:∴2(1-x )=-x +x 命题乙:2lg(x +1)∴⎩⎪⎨⎪⎧(x +1)2=x (x +x +1>0x >0x +3>0∴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10.(2010·辽宁文,4)已知a >0,函数f (x )=ax 2+bx +c ,若x 0满足关于x 的方程2ax +b =0,则下列选项的命题中为假命题的是( )A .∃x ∈R ,f (x )≤f (x 0)B .∃x ∈R ,f (x )≥f (x 0)C .∀x ∈R ,f (x )≤f (x 0)D .∀x ∈R ,f (x )≥f (x 0)[答案] C[解析] ∵f ′(x )=2ax +b ,又2ax 0+b =0,∴有f ′(x 0)=0故f (x )在点x 0处切线斜率为0∵a >0 f (x )=ax 2+bx +c∴f (x 0)为f (x )的图象顶点的函数值∴f (x )≥f (x 0)恒成立故C 选项为假命题,选C.[点评] 可以用作差法比较.二、填空题11.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若p ∨q 为真命题,则p ∧q 为真命题.②命题“若A ∩B =A ,则A ∪B =B ”的逆命题.③设a 、b 、c 分别是△ABC 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若a =1,b =3,则A =30°是B =6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④命题“若f (x )是奇函数,则f (-x )是奇函数”的否命题,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答案] ②③④[解析] ①∵p ∨q 为真,∴p 真或q 真,故p ∧q 不一定为真命题,故①假. B =A ,故②真.a ,故A =30°;但当A 不是奇函数,这是一个真命题,假若f (-x )为奇为奇函数,与条件矛盾.∈P ,都有a +b 、a -b 、ab 、a b∈P (除数b ≠0),则称P 是一个数域.例如有理数集Q 是数域.有下列命题: ①数域必含有0,1两个数;②整数集是数域;③若有理数集Q ⊆M ,则数集M 必为数域;④数域必为无限集;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答案] ①④[解析] 结合题设的定义,逐一判断,可知①④正确.(理)设P 是一个数集,且至少含有两个数,若对任意a 、b ∈P ,都有a +b 、a -b 、ab 、a b∈P (除数b ≠0),则称P 是一个数域.例如有理数集Q 是数域;数集F ={a +b 2|a ,b ∈Q }也是数域.有下列命题:①整数集是数域;②若有理数集Q ⊆M ,则数集M 必为数域;③数域必为无限集;④存在无穷多个数域.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答案] ③④[解析] ①整数a =2,b =4,a b不是整数; ②如将有理数集Q ,添上元素2,得到数集M ,则取a =3,b =2,a +b ∉M ;③由数域P 的定义知,若a ∈P ,b ∈P (P 中至少含有两个元素),则有a +b ∈P ,从而a +2b ,a +3b ,…,a +nb ∈P ,∴P 中必含有无穷多个元素,∴③对.④设x 是一个非完全平方正整数(x >1),a ,b ∈Q ,则由数域定义知,F ={a +b x |a 、b ∈Q }必是数域,这样的数域F 有无穷多个.13.(2010·辽宁葫芦岛四校联考)设有两个命题:p :不等式⎝⎛⎭⎫13x +4>m >2x -x 2对一切实数x 恒成立;q :f (x )=-(7-2m )x 是R 上的减函数,如果p 且q 为真命题,则实数m 的取4>4,2x -x 2=-(x -1)2+1≤1, >2x -x 2对一切x ∈R 都成立,应有1<m ≤4;由f (x )=-(7-2m )x 在R -2m >1,∴m <3,∵p 且q 为真命题,∴p 真且q 真,∴1<m <3.)已知定义域为(0,+∞)的函数f (x )满足:(1)对任意x ∈(0,+∞),恒当x ∈(1,2]时,f (x )=2-x .给出如下结论:①对任意m ∈Z ,有f (2m )=0;②函数f (x )的值域为[0,+∞);③存在n ∈Z ,使得f (2n +1)=9;④“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单调递减”的充要条件是“存在k ∈Z ,使得(a ,b )⊆(2k,2k +1).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答案] ①②④[解析] 对于①,f (2)=0,又f (2)=2f (1)=0,∴f (1)=0,同理f (4)=2f (2)=0,f (8)=0……f (1)=2f (12)=0, ∴f (12)=0,f (14)=0…… 归纳可得,正确.对于②④当1<x ≤2时,f (2x )=4-2x ,而2<2x ≤4,∴当2<x ≤4时,f (x )=4-x同理,当4<x ≤8时,f (x )=8-x ……∴当2m -1<x ≤2m 时,f (x )=2m -x ,故②正确,④也正确.而③中,若f (2n +1)=9,∵2n <2n +1≤2n +1∴f (x )=2n +1-x ,∴f (2n +1)=2n +1-2n -1=9,∴2n =10,∴n ∉Z ,故错误.三、解答题15.已知c >0.设命题P :函数y =log c x 为减函数.命题Q :当x ∈⎣⎡⎦⎤12,2时,函数f (x )=x +1x >1c恒成立.如果P 或Q 为真命题,P 且Q 为假命题,求c 的取值范围.[解析] 由y =log c x 为减函数得0<c <1如果P 假,且Q 真,则c ≥1所以c 的取值范围为(0,12]∪[1,+∞). 16.给出下列命题:(1)p :x -2=0,q :(x -2)(x -3)=0.(2)p :m <-2;q :方程x 2-x -m =0无实根.(3)已知四边形M ,p :M 是矩形;q :M 的对角线相等.试分别指出p 是q 的什么条件.[解析] (1)∵x -2=0⇒(x -2)(x -3)=0;而(x -2)(x -3)=0⇒/ x -2=0.∴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m <-2⇒方程x 2-x -m =0无实根;方程x 2-x -m =0无实根⇒/ m <-2.∴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矩形的对角线相等,∴p ⇒q ;而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q ⇒/ p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17.(文)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p n +q (p ≠0,且q ≠1),求数列{a n }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解析] 当n =1时,a 1=S 1=p +q .当n ≥2时,a n =S n -S n -1=(p -1)p n -1,由于p ≠0,q ≠1,∴当n ≥2时,{a n }为公比为p 的等比数列.要使{a n }是等比数列(当n ∈N *时),则a 2a 1=p . 又a 2=(p -1)p , p 2-p =p 2+pq ,∴q =-1,即{a n }是等比数列的必要条件是p ≠0,且,且q =-1时,S n =p n -1.1=p -1≠0;n -S n -1=(p -1)p n -1.时也满足上式,∴a n =(p -1)p n -1,n ∈N *,∴a n a n -1=p (n ≥2),∴{a n }是等比数列. 综上可知,数列{a n }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p ≠0,p ≠1,且q =-1.(理)(2010·哈三中模拟)已知函数f (x )=12(x -1)2+ln x -ax +a . (1)若x =2为函数极值点,求a 的值;(2)若x ∈(1,3)时,f (x )>0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解析] (1)f ′(x )=(x -1)+1x -a ,由f ′(2)=0得,a =32; (2)当a ≤1时,∵x ∈(1,3),∴f ′(x )=⎝⎛⎭⎫x +1x -(1+a )≥2-2=0成立,所以函数y =f (x )在(1,3)上为增函数,对任意的x ∈(1,3),f (x )>f (1)=0,所以a ≤1时命题成立;当a >1时,令f ′(x )=(x -1)+1x -a =0得,x =(a +1)±(a +1)2-42,则函数在(0,(a +1)-(a +1)2-42)上为增函数, 在((a +1)-(a +1)2-42,(a +1)+(a +1)2-42)上为减函数, 在((a +1)+(a +1)2-42,+∞)上为增函数, 当a ≤73时,1≤(a +1)+(a +1)2-42≤3, 则f (1)>f ((a +1)+(a +1)2-42),不合题意,舍去. 当a >73时,函数在(1,3)上是减函数,f (x )<f (3)<0,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a ≤1.。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判断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常用策略 试题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判断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常用策略 试题

判断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常用策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是高中的根底知识,在高考中往往以本节知识为工具考察其它方面的知识.本文主要谈一下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常用策略,供大家参考.策略1:定义法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最根本方法是根据定义,运用“⇒〞号:假如q p ⇒,那么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例1 ⎪⎩⎪⎨⎧>>+44xy y x 是⎪⎩⎪⎨⎧>>22y x 的什么条件,请说明理由. 解:当2>x ,2>y 时,有4>+y x ,4>xy ,所以⎪⎩⎪⎨⎧>>⇒⎪⎩⎪⎨⎧>>+2244y x xy y x ;反之不一定成立,例如当21<=x ,5=y 时,有46>=+y x ,45>=xy ,即 ⎪⎩⎪⎨⎧>>22y x ⎪⎩⎪⎨⎧>>+44xy y x .所以⎪⎩⎪⎨⎧>>+44xy y x 是⎪⎩⎪⎨⎧>>22y 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策略2:递推法命题在推导的过程当中具有传递性,即:假设q p ⇒,r q ⇒,那么r p ⇒.例2 假如A 是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B 是C 的充要条件,D 是C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那么A 是D 的_________条件.解:依题意,有D C B A ⇐⇔⇐,由命题的传递性可知D A ⇐,但A D .于是A 是D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例3 设甲、乙、丙、丁是四个命题,甲是乙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丙是乙的充要条件,丙是丁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那么丁是甲的__________条件.解,依题意,有丁丙乙甲⇐⇔⇒.由命题的传递性可知甲 乙且乙 甲,于是丁⇒⇒⇒⇒⇐ ⇒⇒⇒是甲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策略3:等价转化法在判断命题p 与q 的关系的时候,假设命题q 的形式比拟复杂,那么可把命题q 等价转化为比拟简单的命题r ,进而通过判断命题p 与r 的关系得到命题p 与q 的关系.例4 设50:<<x p ,5|2:|<-x q ,那么p 是q 的________条件.解:73:5|2:|<<-⇔<-x r x q ,显然r p ⇒,但r p ,所以q p ⇒,但 qp ,所以p 是q 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例5 0)2(22=-+y x 是0)2(=-y x 的________条件.解:2且0:0)2(22==⇔=-+y x p y x ,2或0:0)2(==⇔=-y x q y x ,显然q p ⇒但q p ,所以0)2(22=-+y x 是0)2(=-y x 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策略4:逆否命题法由于原命题⇔逆否命题,逆命题⇔p 能否推出q ,等价于判断q ┐能否推出p ┐. 例6 条件2:≠+y x p ,条件1不都是,:-y x q ,那么p 是q 的_____条件.解:因为2:≠+y x p ,1或1:-≠-≠y x q ,所以2:┐=+y x p ,1且1:┐-=-=y x q .因为q p ┐┐⇒但q ┐p ┐,所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四季寄语情感寄语在纷繁的人群中/牵手走过岁月/就像走过夏季/拥挤的海滩在我居住的江南/已是春暖花开季节/采几片云彩/轻捧一掬清泉/飘送几片绿叶/用我的心/盛着寄给/北国的你不要想摆脱冬季/看/冰雪覆盖的世界/美好的这样完整/如我对你的祝福/完整地这样美好挡也挡不住的春意/像挡也挡不住的/想你的心情/它总在杨柳枝头/泄露我的秘密往事的怀念/爬上琴弦/化作绵绵秋雨/零零落落我诚挚的情怀/如夏日老树下的绿荫/斑斑驳驳虽只是一个小小的祝福/却化做了/夏季夜空/万点星辰中的一颗对你的思念/温暖了/我这些个漫长的/冬日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只要你的帘轻动,就是我的思念在你窗上走过.在那个无花果成熟的季节,我才真正领悟了你不能表达的缄默.我又错过了一个花期/只要你知道无花也是春天/我是你三月芳草地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朋友,愿你心中,没有秋寒.一到冬天,就想起/那年我们一起去吃的糖葫芦/那味道又酸又甜/就像......爱情.谢谢你/在我孤独时刻/拜访我这冬日陋室只要有个窗子/就拥有了四季/拥有了世界愿你:俏丽如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没有你在身边,我的生活永远是冬天!让我们穿越秋天/一起去领略那收获的喜悦!在冬天里,心中要装着春天;而在春天,却不能忘记冬天的寒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愿是只燕,衔着春光,翩翩向你窗.请紧紧把握现在/让我们把一种期翼/或者是一种愿望/种进大地/明春/它就会萌生绿色的叶片.此刻又是久违的秋季/又是你钟爱的季节/于是/秋风秋雨秋云秋月/都化作你的笑颜身影/在我的心底落落起起.此刻已是秋季/你可体验到/收获怀念的感觉/和秋雨一样真实动人.一条柳枝/愿是你生活的主题/常绿常新/在每一个春季雨声蝉鸣叶落风啸/又一个匆匆四季/在这冬末春初/向遥远的你/问安!又是夏季/时常有暴雨雷鸣/此刻/你可以把我当作大雨伞/直至雨过天晴/留给你一个/彩虹的夏季!。

高中数学《2、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

高中数学《2、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

知识点:一、充分条件在实例一中,条件A1、B1、C1、D1与结论E1之间有如下三个关系:(1)只要A1、B1、C1、D1具备其中的任何一个,E1张三家有肉吃就必定成立。

(2)如果知道了张三家有肉吃(E1)是事实,我们只能断定A1、B1、C1、D1中必定有一个或者多个成立,但无法确知哪个或哪几个成立。

也就是说,如果E1成立,不能确定得出A1存在的结论,对于B1、C1、D1也是如此。

反过来说,如果A1不存在,不能得出E1不成立的结论。

(3)如果知道张三家没有肉吃(非E1)是事实,必然会确定得出A1、B1、C1、D1均不存在的结论。

在这种情况下, A1、B1、C1、D1就是E1的充分条件。

抽象的表述如下:用A表示条件A存在,用非A表示条件A不存在,用B表示结论B成立,用非B表示结论B不成立。

如果(1)A→B(→表示能够推导出,下同)且(2)非A ◌→非B(◌→表示不能推导出,下同)且(3)非B→非A,那么条件A就是结论B的充分条件。

我们再用图1所示的开关并联现象说明一下充分条件。

图中两个开关SW1和SW2是并联的,在灯泡D1完好前提下,SW1闭合、SW2闭合均是“灯泡D1亮”的充分条件。

在语言叙述中,我们一般用“如果……,就……”来表示充分条件。

例如,如果张三家里有猪肉,张三家里就有肉吃;如果期末考试考了60,就能拿到该课程的学分。

二、必要条件在实例二中,条件A2、B2、C2与结论D2之间有如下三个关系:(1)研究者具备较高的研究能力(A2)、研究者努力进行研究(B2)、研究者的研究方向聚焦(C2)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结论“研究者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D2)”才能成立。

(2)如果条件A2、B2、C2任何一个不存在,D2就不成立。

(3)如果D2不成立,只能断定条件A2、B2、C2中有一个或者多个不存在,但无法确定判断哪一个或者哪几个不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称A2、B2、C2是D2的必要条件。

抽象的表述如下:用A表示条件A存在,用非A表示条件A不存在,用B表示结论B成立,用非B表示结论B不成立。

【导与练】2010-2012年高考数学 试题汇编 第三节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理(含解析)

【导与练】2010-2012年高考数学 试题汇编 第三节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理(含解析)

第三节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考向聚焦这是高考对充分必要条件考查的重点内容和热点内容.通常以充分必要条件为载体,考查对其他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属于基础题和中档题,所占分值为5分左右备考指津(1)明确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概念,注意训练通过集合之间的关系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方法;(2)善于列举反例对一个命题作出否定1.(2012年某某卷,理3,5分)设a>0且a≠1,则“函数f(x)=a x在R上是减函数”是“函数g(x)=(2-a)x3在R上是增函数”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与条件的充分必要性.∵函数f(x)=a x在R上递减,∴0<a<1,∵函数g(x)=(2-a)x3在R上递增,∴2-a>0,得a<2,即0<a<2且a≠1,∴0<a<1是0<a<2且a≠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A.2.(2012年卷,理3,5分)设a,b∈R,“a=0”是“复数a+bi是纯虚数”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由纯虚数的概念得,a+bi为纯虚数时,a=0且b≠0,∴“a=0”是“复数a+bi为纯虚数”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答案:B.3.(2012年某某卷,理3,5分)设a,b∈R,i是虚数单位,则“ab=0”是“复数a+为纯虚数”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a-bi为纯虚数,有a=0且b≠0,故ab=0 a=0且b≠0,但a=0且b≠0⇒ab=0,∴“ab=0”是“复数a+为纯虚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答案:B.4.(2012年某某卷,理3,5分)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x0∈R,≤0(B)∀x∈R,2x>x2(C)a+b=0的充要条件是=-1(D)a>1,b>1是ab>1的充分条件解析:对A,∀x∈R,e x>0,∴原命题为假;对B,当x=2时,2x=x2,∴原命题为假;对C,当a=b=0时,a+b=0=-1,∴命题为假;对D,若a>1,b>1,则ab>1,但a=-2,b=-1时,ab=2>1 a>1,b>1,∴命题为真.故选D.答案:D.5.(2012年某某卷,理3,5分)设a∈R,则“a=1”是“直线l1:ax+2y-1=0与直线l2:x+(a+1)y+4=0平行”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l1∥l2的充要条件为(a-1)(a+2)=0,即a=1或a=-2,故选A.答案:A.6.(2011年某某卷,理2)“x<-1”是“x2-1>0”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法一:∵x<-1⇒x2-1>0,x2-1>0⇒x>1或x<-1,故选A.法二:由于{x|x<-1}{x|x2-1>0},所以“x<-1”是“x2-1>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答案:A.7.(2011年某某卷,理2)若a∈R,则“a=2”是“(a-1)(a-2)=0”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解析:a=2⇒(a-1)(a-2)=0,而(a-1)(a-2)=0⇒a=1或a=2,所以a=2是(a-1)(a-2)=0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故选A.答案:A.8.(2011年某某卷,理2)设集合M={1,2},N={a2},则“a=1”是“N⊆M”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解析:当a=1时,N={1},又∵M={1,2},∴N⊆M,即a=1⇒N⊆M,当N⊆M时,a2=1或a2=2,∴a=±1或±,∴N⊆M a=1.所以“a=1”是“N⊆M”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答案:A.9.(2011年某某卷,理2)设x,y∈R,则“x≥2且y≥2”是“x2+y2≥4”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法一:x≥2,y≥2⇒x2≥4,y2≥4⇒x2+y2≥8>4,又当x2+y2≥4时,推不出x≥2,y≥2,例如x=0,y=-2.故x≥2且y≥2是x2+y2≥4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故选A.法二:设集合M={(x,y)|x≥2,y≥2},N={(x,y)|x2+y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两个集合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可知M N,因此“x≥2且y≥2”是“x2+y2≥4”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答案:A.10.(2011年某某卷,理5)对于函数y=f(x),x∈R,“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是“y=f(x)是奇函数”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首先验证充分性,若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即y=|f(x)|是偶函数,∴|f(-x)|=|f(x)|,∴f(-x)=f(x)或f(-x)=-f(x),∴f(x)不一定是奇函数,∴不具备充分性.再验证必要性,即若f(x)是奇函数,则f(-x)=-f(x),∴|f(-x)|=|-f(x)|=|f(x)|,∴y=|f(x)|是偶函数,∴具备必要性.故选B.答案:B.11.(2011年某某卷,理7)若a,b为实数,则“0<ab<1”是“a<或b>”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0<ab<1,∴a,b同号,且ab<1.当a>0,b>0时,a<;当a<0,b<0时,b>,∴“0<ab<1”是“a<或b>”的充分条件.而取a=-1,b=1显然有a<,但ab<0.故“0<ab<1”是“a<或b>”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故选A.答案:A.12.(2010年卷,理6)a,b为非零向量,“a⊥b”是“函数f(x)=(xa+b)·(xb-a)为一次函数”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由a⊥b,得a·b=0,f(x)=(xa+b)·(xb-a)=x2a·b+(b2-a2)x-a·b,若a⊥b,f(x)=(b2-a2)x,不一定是一次函数,若f(x)为一次函数,则⇔.因此“a⊥b”是“函数f(x)=(xa+b)·(xb-a)为一次函数”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故选B. 答案:B.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探求考向聚焦这是高考对充分必要条件考查的常考内容,以对相关数学知识的考查为主,同时考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以及对问题设问方式的理解等.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属于基础题和中档题,所占分值为5分左右13.(2011年某某卷,理12)设n∈N+,一元二次方程x2-4x+n=0有整数根的充要条件是n=.解析:方程x2-4x+n=0即为n=x(4-x),由n∈N+,且x∈Z,得0<x<4.当x=1时知n=3,当x=2时知n=4,当x=3时n=3.反之当n=3时,x2-4x+3=0得x=1或x=3,当n=4时,x2-4x+4=0得x=2,∴n=3或n=4时方程有整数根.∴一元二次方程x2-4x+n=0有整数根的充要条件是n=3或4. 答案:3或4(2010年某某卷,理11)已知a>0,则x0满足关于x的方程ax=b的充要条件是( )(A)∃x∈R,ax2-bx≥a-bx0(B)∃x∈R,ax2-bx≤a-bx0(C)∀x∈R,ax2-bx≥a-bx0(D)∀x∈R,ax2-bx≤a-bx0难题特色:本题表面上考查了充要条件的探究,但实质上综合考查了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具有相当的综合性,从考查形式上看,也非常的新颖,考生一下子很难将题干和选项联系起来,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难点突破:(1)从全称命题或特称命题的角度出发,构造二次函数f(x)=ax2-bx,将选项中的不等式成立与否和函数的最值联系起来;(2)由x0满足方程ax=b可得x0=,考查所构造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与最值和x0的关系,然后进行判断.解析:令f(x)=ax2-bx(a>0),当x=时f(x)取得最小值f().即∀x∈R,f(x)≥f().若x0满足方程ax=b,则x0=,所以有∀x∈R,f(x)≥f(x0),即∀x∈R,ax2-bx≥a-bx0;反之,若∀x∈R,ax2-bx≥a-bx0,即∀x∈R,f(x)≥f(x0),即当x=x0时,f(x)取得最小值,而对f(x)而言,当x=时f(x)取得最小值.所以当x0=,即x0满足方程ax=b.所以x0满足方程ax=b的充要条件是∀x∈R,ax2-bx≥a-bx0.故选C.。

充要条件的测试题及答案

充要条件的测试题及答案

充要条件的测试题及答案1.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为充要条件,并说明理由。

(1) 若a > 0,则a² > 0。

(2) 若a² > 0,则a > 0。

2. 已知命题p:"若x > 2,则x² > 4",命题q:"若x² > 4,则x > 2",判断p和q是否互为充要条件。

3. 判断以下命题是否为充要条件。

(1) 若x² - 4x + 4 = 0,则x = 2。

(2) 若x = 2,则x² - 4x + 4 = 0。

4. 判断以下命题是否为充要条件。

(1) 若x² + y² = 0,则x = 0且y = 0。

(2) 若x = 0且y = 0,则x² + y² = 0。

5. 已知命题p:"若x > 0,则x² > 0",命题q:"若x² > 0,则x > 0",判断p和q是否互为充要条件。

6. 判断以下命题是否为充要条件。

(1) 若x² - 2x + 1 = 0,则x = 1。

(2) 若x = 1,则x² - 2x + 1 = 0。

7. 已知命题p:"若x > 1,则x² > 1",命题q:"若x² > 1,则x > 1",判断p和q是否互为充要条件。

8. 判断以下命题是否为充要条件。

(1) 若x³ = 8,则x = 2。

(2) 若x = 2,则x³ = 8。

9. 判断以下命题是否为充要条件。

(1) 若x² - 6x + 9 = 0,则x = 3。

(2) 若x = 3,则x² - 6x + 9 = 0。

第3课充要条件(经典例题练习、附答案)

第3课充要条件(经典例题练习、附答案)

第3课 充要条件◇考纲解读掌握充分必要条件的意义,能够判定给定的两个命题的充要关系.◇知识梳理判断充要条件关系的三种方法:①定义法:若B A ⇒,则A 是B 的_______条件,B 是A 的_______条件;若B A ⇒,则A 是B 的_______条件,B 是A 的_______条件;若B A ⇔,则A 是B 的_______条件.②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的_______来确定.③利用集合的包含关系:若,B A ⊆则A 是B 的_______条件,B 是A 的_______条件;若A=B ,则A 是B 的_______条件.◇基础训练1.(2006安徽卷)“3x >”是24x >“的( )A .必要不充分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x 是2的倍数或是3的倍数”是“x 是6的倍数”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3.(2008中山一模)设集合}30|{≤<=x x M ,}20|{≤<=x x N ,那么“M a ∈”是“N a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2008佛山)“2a =” 是“函数()f x x a =-在区间[2,)+∞上为增函数”的( ). A .充分条件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典型例题例1.设集合{2},{3},M x x P x x =>=<""x M x P ∈ ∈那么或""x M P ∈ 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例2.已知p :-2≤x ≤10,q :x 2-2x +1-m 2≤0(m >0),若⌝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能力提升1.如果y x ,是实数,那么“0>xy ”是“y x y 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2.已知命题A,B ,如果⌝A 是⌝B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那么B 是A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3.若p :⎩⎨⎧>>+44αββα ,q :⎩⎨⎧>>22βα ,则p 是q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4.(2008惠州一模) “p 或q 是假命题”是“非p 为真命题”的( )A .充分条件不必要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 若c b a 、、是常数,则“0402<->c a b a 且”是“对任意R ∈x ,有02>++c x b x a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已知真命题“a b c d ≥⇒>”和“a b e f <⇔≤”,那么“c d ≤”是“e f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第3课 充要条件◇知识梳理1.①充分,必要, 必要,充分,充要.② 逆否命题.③ 充分,必要,充要.◇基础训练1. B2. C3. B4. A◇典型例题例1.解:"}3{}2{"""R x x x x M P x N x M x =<>=∈∈∈ 即或M P x M P x x x x M P x ∈⇐∈<<∈∈显然即},32{"",所以选B例2.解:由题意知,命题若⌝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的等价命题即逆否命题为: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 :-2≤x ≤10q : x 2-2x +1-m 2≤0⇒[x -(1-m )][x -(1+m )]≤0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不等式-2≤x ≤10的解集是x 2-2x +1-m 2≤0(m >0)解集的子集 又∵m >0∴不等式*的解集为1-m ≤x ≤1+m∴⎩⎨⎧≥≥⇒⎩⎨⎧≥+-≤-9110121m m m m ,∴m ≥9, 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9,+∞)◇能力提升1.A2. C3. B4.A5. A6.A。

高考充分、必要、充要条件复习及答案

高考充分、必要、充要条件复习及答案

1-2[高效训练·能力提升]A 组 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设m ∈R ,命题“若m >0,则方程x 2+x -m =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A .若方程x 2+x -m =0有实根,则m >0B .若方程x 2+x -m =0有实根,则m ≤0C .若方程x 2+x -m =0没有实根,则m >0D .若方程x 2+x -m =0没有实根,则m ≤0解析 根据逆否命题的定义,命题“若m >0,则方程x 2+x -m =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若方程x 2+x -m =0没有实根,则m ≤0”.答案 D2.关于命题“若抛物线y =ax 2+bx +c 的开口向下,则{x |ax 2+bx +c <0}≠∅”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性,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 .都真B .都假C .否命题真D .逆否命题真解析 原命题为真命题,则其逆否命题为真命题.答案 D3. “x =1”是“x 2-2x +1=0”的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因为x 2-2x +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为x =1,所以“x =1”是“x 2-2x +1=0”的充要条件. 答案 A4. (2017·北京)设m ,n 为非零向量,则“存在负数λ,使得m =λn ”是“m ·n <0”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存在负数λ,使得m =λn ,则m ·n =λn ·n =λ|n |2<0,因而是充分条件,反之m ·n <0,不能推出m ,n 方向相反,则不是必要条件,故选A.答案 A5. (2018·江西九江十校联考)已知函数f (x )=⎩⎪⎨⎪⎧e x ,x ≥-1,ln (-x ),x <-1,则“x =0”是“f (x )=1”的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若x=0,则f(x)=1,若f(x)=1,则e x=1或ln(-x)=1,解得x=0或x=-e,故“x=0”是“f(x)=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B.答案 B6.(2018·福州质检)已知a,b∈R,则“0≤a≤1且0≤b≤1”是“0≤ab≤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若“0≤a≤1且0≤b≤1”,则“0≤ab≤1”.当a=-1,b=-1时,满足0≤ab≤1,但不满足0≤a≤1且0≤b≤1,∴“0≤a≤1且0≤b≤1”是“0≤ab≤1”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答案 A7.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命题“若x2-2x-3=0,则x=3”的逆否命题为“若x≠3,则x2-2x-3≠0”B.“x=3”是“x2-2x-3=0”的充分条件C.命题“若m>0,则方程x2+x-m=0有实根”的逆命题为真命题D.命题“若m2+n2=0,则m=0且n=0”的否命题是“若m2+n2≠0,则m≠0或n≠0”解析C项命题的逆命题为“若方程x2+x-m=0有实根,则m>0”.若方程有实根,则Δ=1+4m≥0,,不能推出m>0.所以不是真命题.即m≥-14答案 C二、填空题8.“若a≤b,则ac2≤bc2”,则命题的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其中原命题和逆否命题为真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为假命题.答案 29.“sin α=cos α”是“cos 2α=0”的________条件.解析cos 2α=0等价于cos2α-sin2α=0,即cos α=±sin α.由cos α=sin α得到cos 2α=0;反之不成立.∴“sin α=cos α”是“cos 2α=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充分不必要10.已知命题p :a ≤x ≤a +1,命题q :x 2-4x <0,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令M ={x |a ≤x ≤a +1},N ={x |x 2-4x <0}={x |0<x <4}.∵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MN ,∴⎩⎪⎨⎪⎧a >0,a +1<4,解得0<a <3. 答案 (0,3)B 组 能力提升1. (2018·湖北联考)若x >2m 2-3是-1<x <4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A .[-3,3]B .(-∞,-3]∪[3,+∞)C .(-∞,-1]∪[1,+∞)D .[-1,1]解析 x >2m 2-3是-1<x <4的必要不充分条件,∴(-1,4)⊆(2m 2-3,+∞),∴2m 2-3≤-1,解得-1≤m ≤1,故选D.答案 D2. (2017·广雅中学、南昌二中联考)给出下列命题:①“∃x 0∈R ,x 20-x 0+1≤0”的否定; ②“若x 2+x -6≥0,则x >2”的否命题;③命题“若x 2-5x +6=0,则x =2”的逆否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 .0B .1C .2D .3解析 ①“∃x 0∈R ,x 20-x 0+1≤0”的否定是“∀x ∈R ,x 2-x +1>0”;∵判别式Δ=(-1)2-4×1×1=-3<0,∴∀x ∈R ,x 2-x +1>0恒成立,故①正确;②“若x 2+x -6≥0,则x >2”的否命题是“若x 2+x -6<0,则x ≤2”;由x 2+x -6<0得-3<x <2,则否命题成立,故②正确;③由x 2-5x +6=0,得x =2或3,则原命题为假命题,根据等价命题同真同假可知逆否命题也为假命题,故③错误,故正确的命题是①②,故选C.答案 C3. (2017·江西红色七校二模)在△ABC 中,角A ,B 均为锐角,则cos A >sin B 是△ABC 为钝角三角形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因为cos A >sin B ,所以cos A >cos ⎝ ⎛⎭⎪⎫π2-B ,又因为角A ,B ,均为锐角,所以π2-B 为锐角,又因为余弦函数y =cos x 在(0,π)上单调递减,所以A <π2-B ,所以A +B <π2,△ABC 中,A +B +C =π,所以C >π2,所以△ABC 为钝角三角形,若△ABC 为钝角三角形,角A ,B 均为锐角,则C >π2,所以A +B <π2,所以A <π2-B ,所以cos A >cos ⎝ ⎛⎭⎪⎫π2-B ,即cos A >sin B ,故cos A >sin B 是△ABC 为钝角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故选C. 答案 C4.已知在实数a ,b 满足某一前提条件时,命题“若a >b ,则1a <1b”及其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都是假命题,则实数a ,b 应满足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解析 显然ab ≠0,当ab >0时,1a <1b ⇔1a ·ab <1b·ab ⇔b <a ,所以四种命题都是正确的.当ab <0时,若a >b ,则必有a >0>b ,故1a >0>1b ,所以原命题是假命题;若1a <1b ,则必有1a <0<1b,故a <0<b ,所以其逆命题也是假命题;由命题的等价性可知,四种命题都是假命题.从而本题应填ab <0.答案 ab <05.已知集合A =⎩⎨⎧⎭⎬⎫x ⎪⎪12<2x <8,x ∈R ,B ={x |-1<x <m +1,x ∈R},若x ∈B 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的条件是x ∈A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A =⎩⎨⎧⎭⎬⎫x ⎪⎪12<2x <8,x ∈R ={x |-1<x <3},∵x ∈B 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x ∈A , ∴A B ,∴m +1>3,即m >2.答案 (2,+∞)6. (2018·临沂模拟)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x 2+x -2>0”是“x >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命题:“∀x ∈R ,sin x ≤1”的否定是“∃x 0∈R ,sin x 0>1”;③“若x =π3,则tan x =3”的逆命题为真命题;④若f (x )是R 上的奇函数,则f (log 32)+f (log 23)=0. 解析 ①中“x 2+x -2>0”是“x >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①错误.对于②,命题:“∀x ∈R ,sin x ≤1”的否定是“∃x 0∈R ,sin x 0>1”,故②正确.对于③,“若x =π3,则tan x =3”的逆命题为“若tan x =3,则x =π3”,其为假命题,故③错误.对于④,若f (x )是R 上的奇函数,则f (-x )+f (x )=0, ∵log 32=1log 23≠-log 32,∴log 32与log 23不互为相反数,故④错误. 答案 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要条件的判定导与练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主要用来区分命题的条件p 和结论q 之间的关系.本节主要是通过不同的知识点来剖析充分必要条件的意义,让考生能准确判定给定的两个命题的充要关系.1.典型案例探究 [例1]已知p :|1-31-x |≤2,q :x 2-2x +1-m 2≤0(m >0),若⌐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命题意图:本题以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为考查对象,同时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及四种命题中等价命题的应用,强调了知识点的灵活性.知识依托:本题解题的闪光点是利用等价命题对题目的文字表述方式进行转化,使考生对充要条件的难理解变得简单明了. 错解分析:对四种命题以及充要条件的定义实质理解不清晰是解此题的难点,对否命题,学生本身存在着语言理解上的困难.技巧与方法:利用等价命题先进行命题的等价转化,搞清晰命题中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再去解不等式,找解集间的包含关系,进而使问题解决.解:由题意知:命题:若⌐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的等价命题即逆否命题为: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 :|1-31-x |≤2⇒-2≤31-x -1≤2⇒-1≤31-x ≤3⇒-2≤x ≤10 q :x 2-2x +1-m 2≤0⇒[x -(1-m )][x -(1+m )]≤0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不等式|1-31-x |≤2的解集是x 2-2x +1-m 2≤0(m >0)解集的子集. 又∵m >0 ∴不等式*的解集为1-m ≤x ≤1+m∴⎩⎨⎧≥≥⇒⎩⎨⎧≥+-≤-9110121m m m m ,∴m ≥9,∴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9,+∞). [例2]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S n =p n+q (p ≠0,p ≠1),求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 命题意图:本题重点考查充要条件的概念及考生解答充要条件命题时的思维的严谨性. 知识依托:以等比数列的判定为主线,使本题的闪光点在于抓住数列前n 项和与通项之间的递推关系,严格利用定义去判定.错解分析:因为题目是求的充要条件,即有充分性和必要性两层含义,考生很容易忽视充分性的证明.技巧与方法:由a n =⎩⎨⎧≥-=-)2()1(11n S S n S n n关系式去寻找a n 与a n +1的比值,但同时要注意充分性的证明.解:a 1=S 1=p +q .当n ≥2时,a n =S n -S n -1=p n -1(p -1)∵p ≠0,p ≠1,∴)1()1(1---p p p p n n =p ,若{a n }为等比数列,则n n a a a a 112+==p∴qp p p +-)1(=p ,∵p ≠0,∴p -1=p +q ,∴q =-1,这是{a n }为等比数列的必要条件. 下面证明q =-1是{a n }为等比数列的充分条件.当q =-1时,∴S n =p n-1(p ≠0,p ≠1),a 1=S 1=p -1 当n ≥2时,a n =S n -S n -1=p n -p n -1=p n -1(p -1)∴a n =(p -1)pn -1(p ≠0,p ≠1) , 211)1()1(-----=n n n n p p p p a a =p 为常数 ∴q =-1时,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即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为q =-1. 2.涉及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主要有: (1)要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当“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为真时,就记作p ⇒q ,称p 是q 的充分条件,同时称q 是p 的必要条件,因此判断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就归结为判断命题的真假.(2)要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对于符号“⇔”要熟悉它的各种同义词语:“等价于”,“当且仅当”,“必须并且只需”,“……,反之也真”等.(3)数学概念的定义具有相称性,即数学概念的定义都可以看成是充要条件,既是概念的判断依据,又是概念所具有的性质.(4)从集合观点看,若A ⊆B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B 是A 的必要条件;若A =B ,则A 、B 互为充要条件.(5)证明命题条件的充要性时,既要证明原命题成立(即条件的充分性),又要证明它的逆命题成立(即条件的必要性).3.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1.函数f (x )=x |x +a |+b 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A.ab =0B.a +b =0C.a =bD.a 2+b 2=0 2. “a =1”是函数y =cos 2ax -sin 2a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3. a =3是直线ax +2y +3a =0和直线3x +(a -1)y =a -7平行且不重合的_________.4.命题A :两曲线F (x ,y )=0和G (x ,y )=0相交于点P (x 0,y 0),命题B :曲线F (x ,y )+λG (x ,y )=0(λ为常数)过点P (x 0,y 0),则A 是B 的__________条件.三、解答题5.设α,β是方程x 2-ax +b =0的两个实根,试分析a >2且b >1是两根α、β均大于1的什么条件?6.已知数列{a n }、{b n }满足:b n =nna a a n+++++++ 321221,求证:数列{a n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数列{b n }也是等差数列.7.已知抛物线C :y =-x 2+mx -1和点A (3,0),B (0,3),求抛物线C 与线段AB 有两个不同交点的充要条件.8. p :-2<m <0,0<n <1;q :关于x 的方程x 2+mx +n =0有2个小于1的正根,试分析p 是q 的什么条件.(充要条件)参考答案一、1.解析:若a 2+b 2=0,即a =b =0,此时f (-x )=(-x )|x +0|+0=-x ·|x |=-(x |x +0|+b )=-(x |x +a |+b )=-f (x ).∴a 2+b 2=0是f (x )为奇函数的充分条件,又若f (x )=x |x +a |+b 是奇函数,即f (-x )= (-x )|(-x )+a |+b =-f (x ),则必有a =b =0,即a 2+b 2=0.∴a 2+b 2=0是f (x )为奇函数的必要条件. 答案:D 2.解析:若a =1,则y =cos 2x -sin 2x =cos2x ,此时y 的最小正周期为π.故a =1是充分条件,反过来,由y =cos 2ax -sin 2ax =cos2ax .故函数y 的最小正周期为π,则a =±1,故a =1不是必要条件.答案:A二、3.解析:当a =3时,直线l 1:3x +2y +9=0;直线l 2:3x +2y +4=0.∵l 1与l 2的A 1∶A 2=B 1∶B 2=1∶1,而C 1∶C 2=9∶4≠1,即C 1≠C 2,∴a =3⇔l 1∥l 2.答案:充要条件4.解析:若P (x 0,y 0)是F (x ,y )=0和G (x ,y )=0的交点,则F (x 0,y 0)+λG (x 0,y 0)=0,即F (x ,y )+λG (x ,y )=0,过P (x 0,y 0);反之不成立.答案:充分不必要三、5.解:根据韦达定理得a =α+β,b =αβ.判定的条件是p :⎩⎨⎧>>12b a 结论是q :⎩⎨⎧>>11βα(注意p 中a 、b 满足的前提是Δ=a 2-4b ≥0)(1)由⎩⎨⎧>>11βα,得a =α+β>2,b =αβ>1,∴q ⇒p(2)为证明pq ,可以举出反例:取α=4,β=21,它满足a =α+β=4+21>2,b =αβ=4×21=2>1,但q 不成立. 综上讨论可知a >2,b >1是α>1,β>1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6.证明:①必要性:设{a n }成等差数列,公差为d ,∵{a n }成等差数列.dn a n n n n d n a n na a a b n n 32)1(1])1(3221[)21(32121121⋅-+=+++-++⋅+⋅++++=+++++++=∴ 从而bn +1-b n =a 1+n ·32d -a 1-(n -1) 32d =32d 为常数.故{b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32d .②充分性:设{b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b n =(n -1)d∵b n (1+2+…+n )=a 1+2a 2+…+na n ① b n -1(1+2+…+n -1)=a 1+2a 2+…+(n -1)a n②①-②得:nan =2)1(2)1(--+n n b n n n b n -1 ∴a n =d n b d n b n d n b n b n b n n n '⋅-+='-+--'-++=--+-23)1(])2([21])1([2121211111,从而得a n +1-a n =23d ′为常数,故{a n }是等差数列. 综上所述,数列{a n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数列{b n }也是等差数列. 7.解:①必要性:由已知得,线段AB 的方程为y =-x +3(0≤x ≤3) 由于抛物线C 和线段AB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方程组⎩⎨⎧≤≤+-=-+-=)30(312x x y mx x y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消元得:x 2-(m +1)x +4=0(0≤x ≤3). 设f (x )=x 2-(m +1)x +4,则有:⎪⎪⎪⎩⎪⎪⎪⎨⎧<+<≤<⇒≥++-=≥=>⨯-+=∆3210310304)1(39)3(04)0(044)1(2m m m f f m ②充分性:当3<x ≤310时, x 1=2)1(1216)1(122+-+>-+-+m m m m >0 3216)1310(1310216)1(1222=-+++≤-+-+=m m x∴方程x 2-(m +1)x +4=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x 1,x 2,且0<x 1<x 2≤3,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实数解.因此,抛物线y =-x 2+mx -1和线段AB 有两个不同交点的充要条件3<m ≤310.8.解:若关于x 的方程x 2+mx +n =0有2个小于1的正根,设为x 1,x 2. 则0<x 1<1,0<x 2<1,有0<x 1+x 2<2且0<x 1x 2<1,根据韦达定理:⎩⎨⎧<<<-<⎩⎨⎧=-=+10202121n m n x x m x x 得有-2<m <0;0<n <1即有q ⇒p . 反之,取m =-21491,02131,21,312⨯-=∆=+-=x x n <0 方程x 2+mx +n =0无实根,所以p q综上所述,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新财界 峝奣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