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高分技巧之联言命题

合集下载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衔接解题核心思路分析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衔接解题核心思路分析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衔接解题核心思路分析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奋斗在公考道路上的各位考生而言,多学习、多借鉴是最高效的备考方法,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分享,供大家参考。

行测中的语句衔接类题目其实就是一段文字挖掉一个空,让填入句子。

这种题目本质上来讲是跟逻辑填空一样的,但是逻辑填空填的是词语,而语句衔接填入句子。

相对于逻辑填空来说,语句衔接题更简单一点,因为并不需要进行词语辨析,只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对行测语句衔接题的核心思路进行分析。

例: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作品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清晰地勾画着自身的影响。

实际上,,无论作品本身是优是劣。

“作者形象”并不等同于作家的自画像它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展现在文字中的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视角和阅读视角综合的结果。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依据是:A.写作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印记B.作品传达的是作者独有的情感体验C.没有一部作品不在描绘着“作者形象”D.每一篇散文都是人文情怀与精神价值的融合【中公解析】从题目可以看出,空格所在位置是文段中间,那么我们可以判断句子的作用可能是承上启下,第一句的意思是作品勾画作者的影像,后面一句提到作者的形象,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有提到作者形象的问题,所以中间承上启下的句子也应该关于作者形象,可知答案选D。

当然这个题也可以通过后面的一句直接得到答案,因为“作者形象”这一词语之前没有提出来,最后一句直接阐述,前面一句应该首先提出这一概念。

第三步“分析选项,衔接一致”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话题一致,也就是陈述对象一致;二是思路一致,如果文段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事理、逻辑顺序讲解,那么空格处要严格按照文段的相应顺序来选择;三是色彩一致,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等;四是句式一致(多用于排比等文段)。

这些原则中,最为重要的是话题一致,做题时尤为重要。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语句衔接类题目就是要在大体把握文段意思的基础上,看空格所在的位置,根据位置判断作用,然后根据以上四个原则进行选项分析。

2018国考行测备考技巧如何解无明显关系的言语题

2018国考行测备考技巧如何解无明显关系的言语题

2018国考行测备考技巧:如何解无明显关系的言语题很多同学已经考试进入2018年的国考备考中了,在行测几类题型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一直以来都是公考中比较难的一类题型,尤其是逻辑填空部分,很少有人能够把20道题全部做对,多数能够做出13道题左右,所以谁能够拿下逻辑填空题型,胜算率就很大。

在逻辑填空几乎每年都会考到材料中无明显标志的题目,一般这类题目通常考查的是上下文的解释关系。

而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如何在没有明显标志的情况下确定材料的逻辑关系并找准呼应点,是做对题目的关键。

通常情况下,对于解释关系而言,材料中的呼应点和我们所选择的正确选项体现出的是互解词的关系,考生可以通过读句意和理先后来确定答案。

一、读懂句意,判选项做题的时候能够找到明显标志当然是最好了,没有明显标志就得理解句意。

我们可以考虑用呼应点去替换要选择的选项,代入选项的词语进行判定。

具体操作是观察材料中所填空的前后文,如果发现在前后文中出现了某个词或句子,该词句的特点是能够将其代入到我们所填的空中,使代入之后的句子依然能够语意表达通顺合理,且符合原意,则可以判断该词句即为我们所找的呼应点,根据其含义即可快速锁定和其形成语意互解的正确选项。

例:莫里哀曾说:“喜剧的责任,就是通过娱乐来纠正人的缺点。

”近年来的法国轻喜剧,尤其擅长______ ,用淡淡的笑声拆解社会难题的九连环,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举重若轻B.借古讽今C.微言大义D.振聋发聩【解析】观察材料中所填空的前后文,我们发现后文中的一句话“用淡淡的笑声拆解社会难题的九连环”能够代入到前文的空中,使原文变成了“近年来的法国轻喜剧,尤其擅长用淡淡的笑声拆解社会难题的九连环”,语意完整且表达清楚明确指出了法国轻喜剧所擅长的内容,所以该句话即为我们所要找的呼应点。

根据句意“淡淡的笑声”是一种简单的方式,“社会难题”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即为用简单轻松的方式解决复杂的问题,与此语意一致的为A选项的举重若轻。

2018国考行测高分技巧之联言命题

2018国考行测高分技巧之联言命题

2018国考行测高分技巧之联言命题各位考生这一阶段可进行专项复习,先做好基础理论准备。

接下来可以做真题试卷和模拟试卷,通过做题反复积累总结,对照理论夯实基础。

如何在这段时间内快速提高行测分数,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联言命题作为考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复合命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将联言命题相关理论掌握清楚,才可以为以后其他复合命题的学习打下基础。

故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各位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一)联言命题的含义表示若干判断同时存在的命题。

例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二) 联言命题的联结词在日常生活中,联言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常见的有:并列关系——和;且;既……又……;也;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甚至转折关系——虽然……但是;然而【中公分析】考生们拿到一道题目后首先要学会将题目语言转化成逻辑语言,也就是看到一个命题后,对其进行判断,看到这些联结词后,迅速反应,将其转化成联言命题形式A且B。

例如:咱们同学做题既快又准。

(快且准)今天不但下雨而且打雷(下雨且打雷)。

虽然我感冒了,但是我还在学习(感冒且学习)。

(三)联言命题的矛盾关系A且B←——→并非(A且B)=非A或非B【中公分析】在做题时要注意以真求假以假求真直接找矛盾,以真求真直接利用矛盾的等价。

注意问法。

如:东边日出且西边下雨的矛盾则为:东边不下雨或者西边不日出。

并非加菲猫喜欢吃鱼而大脸猫喜欢唱歌的矛盾则为:加菲猫喜欢吃鱼且大脸猫喜欢唱歌(四)联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当A且B为真:A真,B真当A且B为假:若A(B)为真:则B(A)一定假若A(B)为假:则B(A)真假不确定分析: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联言命题中较为重要的另一个知识点即是推理规则,尤其要注意肯定式推理有效,一方面要利用在做题中,另一当面要区别于后期要学习的选言命题的否定式推理有效。

例如:苹果甜又脆。

(符合命题A且B形式,即甜且脆。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衔接解题核心思路分析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衔接解题核心思路分析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备考策略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有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三大题型。

从2015年起,国家公务员考试试卷分为副省级和地市级两类,2015年和2016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不存在差异,两套试卷题型题量完全一致。

但是2017年考试中,副省级试卷比地市级多考查了文章阅读题目。

文章阅读是2017年新增题型,这是2017年国考的一大变化。

一、题型分析2015—2017年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题型较为稳定,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三种题型,总题量一直为40道,地市级各部分题量基本稳定,2017年副省级试卷新增文章阅读题型。

二、逻辑填空真题分析2015—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填空题总题量一直稳定在20道,2017年副省级试卷逻辑填空题量变为15题,主要是对实词与成语的考查,其中对成语的考查力度有所加大,考生备考时需特别注意。

行测片段阅读答题必备技能:段落分析片段阅读的本质是知道文段的核心思路。

关于这一点很多同学是了然于胸的,但是具体到做题上,很多人是做不好的。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大家必须学会一项基本技能,就是段落分析。

简单说,就是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一直玩的划分段落层次。

谈到段落分析,首先必须要谈的就是主旨句。

但是我们要知道,主旨句的位置可能是首句,或者在中间,或者在结尾。

所以不要永远只看首句或者尾句。

主旨句在哪个位置是根据文段的文意,或者写作的逻辑确定的,在哪个位置也不是绝对的。

我们应该抓住关键的牛尾巴,把握主旨句的基本特征,即能够涵盖全段文意的句子,就OK了。

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要你们看到具有这种特征的句子,就马上能判断出是主旨句。

有的文段没有主旨句,则需要自己做出归纳概括,自己提炼。

其次要说到引语。

它通常指文段的第一句话。

它的作用常常是引入话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答题技巧:用总分总方法找到文章中的主旨句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答题技巧:用总分总方法找到文章中的主旨句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答题技巧:用总分总方法找到文章中的主旨句(一)提出观点——解释说明——重申观点(重在观点)(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在解决)【例1】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监督体系是由多方面力量组成的,媒体监督不应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更不应“一枝独秀”,因为这个体系还应该包括公众监督、制度监督等多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使整个体系出现明显漏洞。

单纯依靠一种监督力量,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安全”的,因为不同的监督力量,在整个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

媒体监督相对于制度监督等方式而言,是一种非强制性监督,不仅受制于舆论环境,而且监督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对象的态度。

因此,将整个社会监督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媒体身上,既不科学,也不现实。

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A.目前媒体监督被赋予过多的期望B.社会监督未引起监督对象的足够重视C.媒体监督的效果尚不理想D.强制性监督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答案】A【解析】文段一共四句话,第一句话提出观点:一个社会的监督体系是由多方面力量组成的,媒体监督不应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

第二三句话解释说明:为什么不能单单依靠媒体这一支力量,因为依靠一种或任何方面的缺失都会造成问题。

第四句话由表示结论的关联词“因此”引导,进行观点的重申:我们不能将全部的期望寄托在媒体身上。

故本文的主旨句为第一句和第四句话,重点在第四句,说明我们现在对媒体赋予太多的期望,故本题正答为A选项。

【例2】我国目前的“民工荒”问题,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经济学劳动力市场理论和就业理论,更不能把这些理论当作经济政策的指向。

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和企业生产结构的同质化倾向,企业不可能迅速调整生产率以使劳动力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劳动力价格,并通过价格调整来实现均衡就业。

在我国今后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劳动力需求的变化不仅是数量上的,也是结构上的,金融危机影响作为促使我国经济结构做出调整的一次契机,也对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联言命题提分技巧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联言命题提分技巧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联言命题提分技巧行测判断推理技巧:联言命题提分技巧一、联言命题的含义判断所给的几种情况同时成立一种的复言命题。

例如:他知识渊博而且聪明好学。

二、联言命题的联结词在日常生活中,联言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还是比拟多样的,这里我们就一起理解一下吧。

在考试当中当我们见到了表并列关系的联结词,例如和,且,与,既……又,要能知道这是表示共存的以及表递进关系的联结词,例如不仅……而且,不仅……还……等等。

特别是大家做题时容易忽略的转折词,就像但是,却,其实等等也是表示共存的,除此之外还有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标点符号逗号“,”当看到它时也要知道是考察我们的联言命题,这个特别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小细节。

【解析】考生们拿到一道题目后首先要学会将题目语言转化成逻辑语言,也就是看到一个命题后,对其进展判断,看到这些联结词后,迅速反响,将其转化成联言命题最简形式A且B。

例如:今天天下雨但是飞机照常起飞(下雨且飞机照常起飞)。

三、相容选言命题的矛盾关系A且B←——→非A或非B【解析】在做题时要注意看到知真求假和知假求真的题目直接找矛盾,注意问法。

如:东边日出且西边下雨的矛盾那么为:东边不下雨或西边不日出。

【例题】班里同学在讨论此次考试成绩。

赵刚说:我认为我这次英语和语文成绩肯定都在90以上。

王强说这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推断,王强的看法是:A.赵刚英语成绩不会在90以上B.赵刚语文成绩不会在90以上或者赵刚英语成绩不会在90以上C.赵刚语文成绩不会在90以上D.赵刚语文成绩在90以上或者赵刚英语成绩在90以上【答案】B。

解析:通过题型判断我们可知这是一道典型的联言题目,考察的为联言命题的矛盾。

题干中赵刚的话可化简为赵刚语文成绩在90以上且赵刚英语成绩在90以上,因为王强说不同意,即求矛盾即可,故王强意思为赵刚语文成绩不会在90以上或者赵刚英语成绩不会在90以上,比照选项,因此正确答案为B。

(四)联言命题的推理规那么当A且B为真:A真,B真。

2018年国考面试名言警句题答题技巧

2018年国考面试名言警句题答题技巧

2018年国考面试名言警句题答题技巧例题“在前进的道路上,搬开别人的绊脚石,也能使自己的道路更畅达。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有人说:“让攀登者退缩的往往不是大山的高度,而是鞋子里的沙子”。

请谈谈你的看法。

题型特点此类题目的难度并不大,令人担心的是对于忽然出现的语句考生不能马上理解,导致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考查的名言警句都是一些有关言行的语句,同时它们也是值得公务员学习的为人处世的精神。

这样的题目往往能和人际关系结合起来。

所以有两步是大家必须理解的。

①理解词句的意思;②联系人生体会。

如上题就是伏尔泰说过的一句名言:“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在人生的道路上,真正压倒我们的往往不是“大山”,而是鞋里那颗细小的“沙粒”。

因此,我们要学会随时倒出鞋子里的沙子,关注好细节,做好每一件小事。

再进一步延伸,还可以联系党和政府的工作应该着眼基层,关注民情民生。

答题原则此类题型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①对名言警句的意义进行简单的解释,破题。

②指出实质或启示。

③与自身或公务员(人生、工作、学习等方面)联系起来。

例题解析古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感想。

(语言类)【思路分析】本题为言语类的题目,作答本题时应先就“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意思进行阐释,并指出这句话的中心思想或实质内容。

然后采用辩证法逐一分析题目中的这句话,并在最后相应地联系实际,总结观点。

【参考答案】“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健在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这句话要传达的思想是,子女要在父母在世的时候多多陪伴父母,在父母身边尽孝,不要因身在异地而使父母牵挂、担忧。

[批1]破题:阐释“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含义。

结合现实生活,我认为需要辩证地看待这句话。

一方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

子女应当多陪伴父母,以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2018国考行测言语题技巧语速联想法

2018国考行测言语题技巧语速联想法

2018国考行测言语题技巧:语速联想法逻辑填空一直是行测言语中的重点与难点。

对于逻辑填空首先是要分析语境,确定大致文意,进而排除明显的干扰选项,但是在实际的解题中,这种方法一般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两个选项,而想要确定答案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词语辨析上。

那么面对众多的同话题实词,虚词以及成语,我们除了日常积累外,还有那些方法可以应用到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呢?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教给大家一个非常好用的辨析方法:语速联想法。

所谓语素即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语素如果按音节划分,可以分成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在这里我们强调是如何解题,那么我们姑且先“不严谨”的把语素简单定义为同义或同话题词的不同字。

例如:圣地-胜地,两个不同的字即是它们的相异语素,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不同的字去区分两个词的含义差别。

这两个词语之间的区别点就在圣和胜之间,圣:组词圣神,多指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胜:组词名胜,多指优美的;因而两个词语之间的区别是:圣地——多指圣神的地方,比如:革命圣地;胜地——多指名胜古迹,比如旅游胜地。

再如:摆脱-解脱-挣脱-超脱,相异语素分别为“摆”、“解”、“挣”、“超”。

“摆脱”侧重“摆”甩掉限制自己的人或物。

“解脱”侧重从不良情况中脱身。

“挣脱”程度重要“摆脱”,涉及对象是物,例如挣脱枷锁。

“超脱”1,不拘泥传统,成规,形式等。

2,超出脱离。

接下来我们再看如何用语速联想法去辨别虚词。

必须-必需,比较两个相异语素,“必须”是副词,侧重应当怎样,加强命令语气。

“必需”是动词,侧重不可或缺。

我们做一个小的练习。

亚油酸,花生酸,亚麻酸是人体( )的脂肪酸。

分析语境含义,这里强调的是这三种脂肪酸的重要性,因此应该选择“必需”。

接下来我们看一道例题。

例: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的数量已有150多座,然而这些博物馆却很寂寞,终年( ),有的连自己学校的师生都不知晓,有的由于没有展出条件,众多的宝贝常年灰尘满面,利用率很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高分技巧之联言命题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以下是国考的行测技巧。

各位考生这一阶段可进行专项复习,先做好基础理论准备。

接下来可以做真题试卷和模拟试卷,通过做题反复积累总结,对照理论夯实基础。

如何在这段时间内快速提高行测分数,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联言命题作为考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复合命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将联言命题相关理论掌握清楚,才可以为以后其他复合命题的学习打下基础。

故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各位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一)联言命题的含义
表示若干判断同时存在的命题。

例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二) 联言命题的联结词
在日常生活中,联言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常见的有:并列关系——和;且;既……又……;也;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甚至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然而
【中公分析】考生们拿到一道题目后首先要学会将题目语言转化成逻辑语言,也就是看到一个命题后,对其进行判断,看到这些联结词后,迅速反应,将其转化成联言命题形式A 且B。

例如:咱们同学做题既快又准。

(快且准)今天不但下雨而且打雷(下雨且打雷)。

虽然我感冒了,但是我还在学习(感冒且学习)。

(三)联言命题的矛盾关系
A且B←——→并非(A且B)=非A或非B
【中公分析】在做题时要注意以真求假以假求真直接找矛盾,以真求真直接利用矛盾的等价。

注意问法。

如:东边日出且西边下雨的矛盾则为:东边不下雨或者西边不日出。

并非加菲猫喜欢吃鱼而大脸猫喜欢唱歌的矛盾则为:加菲猫喜欢吃鱼且大脸猫喜欢唱歌
(四)联言命题的推理规则
当A且B为真:A真,B真
当A且B为假:若A(B)为真:则B(A)一定假
若A(B)为假:则B(A)真假不确定
分析: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联言命题中较为重要的另一个知识点即是推理规则,尤其要注意肯定式推理有效,一方面要利用在做题中,另一当面要区别于后期要学习的选言命题的否定式推理有效。

例如:苹果甜又脆。

(符合命题A且B形式,即甜且脆。

)当甜又脆为真,则苹果甜是真的,脆也是真的。

当苹果甜又脆为假,如果苹果是甜的,那么苹果脆一定为假;如果苹果是脆的,那么苹果甜一定为假。

当苹果甜为假,那么苹果脆的真假无法确定;当苹果脆为假,则苹果甜的真假无法确定。

【例题1】该应聘者既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以下哪项能够最有力反驳该观点?
据此,可以推出:
A.该应聘者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
B.该应聘者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C.专业知识和道德品质的衡量标准不一
D.该应聘者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或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中公解析】根据问题判断,此题考查矛盾知识点,题干中有效信息为既.......又,题干为“深厚的专业知识且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式,其矛盾命题“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或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最有力反驳,故可以推出D项。

【例题2】电视剧里的女主角并非既美丽又贤惠。

若上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电视剧里的女主角贤惠但不美丽
B.电视剧里的女主角美丽但不贤惠
C.如果电视剧里的女主角不美丽,那么一定贤惠
D.如果电视剧里的女主角美丽,那么一定不贤惠
【中公解析】题干为并非既美丽又贤惠为真,则美丽且贤惠为假。

根据肯定式推理有效,故答案选D。

或者通过真值表进行判断,美丽且贤惠为假有三种情况,贤惠为假美丽为真,美丽为假贤惠为真,美丽和贤惠都为假,A,B只是为假的某一种情况,C项为不正确的推理,而满足题干问法一定为真的只有D。

青海中公教育特别推荐最新青海公职考情资讯,分享近期青海省各类招聘考试信息汇总,预祝广大考生在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