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复习课可用

合集下载

逍遥游(复习课件)

逍遥游(复习课件)



青为侯家人,少时归其父,父使牧羊。民 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青尝从 人至甘泉居室,有一钳徒相青曰:“贵人 也,官至封侯。”青笑曰:“人奴之生, 得无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 卫青算做平阳侯家裹人,小时候回到 他父亲家中。他父亲让他放羊,嫡母的儿 子们都把他当做奴仆看待,不算入兄弟之 数。卫青曾经跟着人去到甘泉宫囚犯居室, 有个受钳刑的犯人给他相面说:“你是贵 人,做官可到封侯。”卫青笑着说:“奴 婢生的儿子,能不挨打受骂就满足了,怎 么会有封侯那样的美事呢!”
任务四: 翻译句子 时间:8分钟翻译, 3分钟互改,5分钟 自我纠正。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去以六月息者也。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5、之二虫又何知? 6、彼且奚适也? 7、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 南。 8、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任务四(30分钟) 完成当堂检测题---自我纠正10分钟 课堂小结整理(3分钟)
任务二: 背诵课文全篇 抽查部分同学 时间:5分钟
任务三: 完成学案中的名句默 写 时间:7分钟默写,3 分钟互相批改,3分钟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5.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6.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9.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0.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11.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1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高空然后再朝南飞呢? (奚以……为2分,之1分,总3分) 5、之二虫又何知? 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之1分,虫1分,何知1分,总3分) 6、彼且奚适也? 它将要到哪里去呢? (彼1分,奚适句式2分,总3分)

高三上册语文第六课《逍遥游》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三上册语文第六课《逍遥游》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得的样⼦,“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由⾃在地活动。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三上册语⽂第六课《逍遥游》课⽂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不知其⼏千⾥也。

化⽽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千⾥也,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鹏之徙于南冥也,⽔击三千⾥,抟扶摇⽽上者九万⾥,去以六⽉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邪?其远⽽⽆所⾄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之积也不厚,则其负⼤⾈也⽆⼒。

覆杯⽔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置杯焉则胶,⽔浅⽽⾈⼤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翼也⽆⼒。

故九万⾥,则风斯在下矣,⾯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莫之夭阏者,⽽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我决起⽽飞,抢榆枋⽽⽌,时则不⾄,⽽控于地⽽已矣,奚以之九万⾥⽽南为?”适莽苍者,三餐⽽反,腹犹果然;适百⾥者宿舂粮,适千⾥者,三⽉聚粮。

之⼆⾍⼜何知? ⼩知不及⼤知,⼩年不及⼤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占有⼤椿者,以⼋千岁为春,⼋千岁为秋。

⽽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匹之。

不亦悲平!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数千⾥,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上者九万⾥,绝云⽓,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鹅笑之⽈:'彼且奚适也?我腾跃⽽上,不过数仞⽽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也。

⾯彼且奚适也?’”此⼩⼤之辩也。

故夫知效⼀官,⾏⽐⼀乡,德合⼀君⽽征⼀国者,其⾃视也,亦若此矣。

⽽宋荣⼦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不加劝,举世⽽⾮之⽽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逍遥游复习(知识点整理)精品PPT课件

逍遥游复习(知识点整理)精品PPT课件

上,名作动,向上飞 上,名作动,向上飞 下,名作动,掉下 时,名作状,有时 南,名作动,向南飞 南,同上 南,同上 非,意动用法,以…为非
非难,责备
其它重点词语
怒而飞 齐谐者,志怪者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若夫乘天地之正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置杯焉则胶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特殊句式
文中有5个宾语前置句,请找出并判断其类型。
1、奚以知其然也? 2、彼且奚适也? 3、之二虫又何知? 4、彼且恶乎待哉? 5、莫之夭阏者。
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2、然不自意返吾衣冠 3、莫我肯顾。 4、恐年岁之不吾与 5、时不我待 6、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齐谐》者,志怪者也。
2、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
3、南冥者,天池也。
4、此小大之辩也 5、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状语后置句。 动词+于(以、乎)……
6、翱翔蓬蒿之间
重要语句翻译(红色词语请准确翻译)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为?
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 呢?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它太高远而 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 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古今异义(前2个为常用词,须牢记)
众人匹之 虽然,犹有未树也 野马也,尘埃也 腹犹果然
小年不及大年
一般人 虽然这样 指游气(春日野外林泽间的雾气) 吃饱的样子 小年:寿命短的。 大年:寿命长的。
词类活用(找出并指明用法、释义)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
而下 3、时则不至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5、而后乃今将图南 6、…负青天,然后图南 7、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逍遥游》课本复习课件

《逍遥游》课本复习课件

子是“ ,
”。
4.《逍遥游》中“
, ”形象地表达出积累的重要作用,就
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5.《逍遥游》中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舟对水的依赖性,从而
得出结论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6.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与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
鸟“图南”的句子是“
读音二:mò (1)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
(2)副词 ①表否定,不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促织》) ②表禁止,不要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 ③表测度,或许,大约 其事体莫须有。(《宋史·岳飞传》)
鸱得腐鼠—视权贵为腐鼠
• 《庄子·秋水》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 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 “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惠子很慌恐, 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 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 鹓鶵(一种类似与凤凰的鸟),您可听说过?这 鹓雏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不是梧桐不休 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 不喝。这时,有只猫头鹰刚抓到一只腐鼠,恰好 鹓雏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发出 ‘吓’的怒斥声。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 吗?”
逍遥游
庄子
衣弊履穿 ——贫穷但不潦倒
• 庄子身穿粗布衣并打上补钉,工整地用麻丝系好鞋子走过魏 王身边。魏王见了说:“先生为什么如此疲惫呢?” 庄子说:“是贫穷,不是疲惫。士人身怀道德而不能够推行, 这是疲惫;衣服坏了鞋子破了,这是贫穷,而不是疲惫。这 种情况就是所谓生不逢时。大王没有看见过那跳跃的猿猴吗? 它们生活在楠、梓、豫、章等高大乔木的树林里,抓住藤蔓 似的小树枝自由自在地跳跃而称王称霸,即使是神箭手羿和 逢蒙也不敢小看它们。等到生活在柘、棘、枳、枸等刺蓬灌 木丛中,小心翼翼地行走而且不时地左顾右盼,内心震颤恐 惧发抖;这并不是筋骨紧缩有了变化而不再灵活,而是所处 的生活环境很不方便,不能充分施展才能。如今处于昏君乱 臣的时代,要想不疲惫,怎么可能呢?这种情况比干遭剖心 刑戮就是最好的证明啊!”

逍遥游课文知识点

逍遥游课文知识点

神游物外《庄子》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分析划线句子的句式特点。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句式:】《齐谐》者,志.()怪者.()也. 【句式:】《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邪?其.()远而无所至.()..(),其.()正色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水之.()积也不厚,则.()...(). 且夫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培风者【句式:】,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奚以()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句式:】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以……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 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以.()久.()..()乃今特.()闻.(),众人... ()..()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句式:】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句式:】,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句式:】,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 )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于世未数数...().彼其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以游无穷..()无己..(),..()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神人..()无名..()...(),圣人..()无功二、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式特点。

高三一轮复习《逍遥游》复习课

高三一轮复习《逍遥游》复习课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 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 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 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 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 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 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逍遥游》
本文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 词,准确翻译句子。 2、了解庄子的思想,背诵默写名句, 积累写作素材。
LOGO
回顾所学 预习小测 了解庄子
其于世未数数然,以此知其淡泊名利。庄子尝 晓梦成蝶,须臾梦觉而自得,然时人乃莫不 有惑,其真蝶邪?其务于精神悠然邪?而吾 知其不但于此也,妻没乃鼓盆以歌,举止所 以异乎众人者,其已参透死生也。 先是所述,皆其达观之生使之然也。
——2006年高考安徽佳作《永恒的灵魂》
请思考:“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 无名”体现作者什么思想?
无己:就是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缚。
无功:就是去掉功名利禄之心。
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
这样清除了物我对立,使精神与道融合为一, 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超越现实的绝对自 由。
通假字
而征一国者
而御六气之辩
解释词语
耐,能 辨,变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勉励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沮丧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拼命追求的样子 犹有所待者也 凭借
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 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 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暗里昧昧昏睡 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 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 不可企及的妩媚。 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 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 多情而最脆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 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 的心灵· · · · · ·

《逍遥游》复习教案

《逍遥游》复习教案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逍遥游》复习教案主备人:王敏审核:薛玉上课时间总课时复习目标:1.能口述庄子、《庄子》及《逍遥游》的相关知识(周、战国、宋、老子、道家;《南华经》、内篇、外篇、杂篇;绝对自由、“有所待”、无己、无功、无名);2.能给31个加点字注音;3.能写出“怒、志、抢”等10个实词的意思;4.能写出“垂、邪、知”等10个通假字的用法和意义;5.能写出“海运、天池、野马”等10个古今异义词的用法和意义;6.能写出“南”、“下”、“莽苍”等9个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和意义;7.能辨析“之、为、以、而、焉”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8.能准确辨析课文中的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

9.课后能完成《讲与练》中练习,并能通过拓展训练来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默写(具体默写内容于前一天布置)(5分钟)二.学生自读、齐读课文,熟悉回顾课文内容。

(5分钟)生自由读—生齐读—师述—生记(师述内容:《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从思想上和艺术上讲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

作者采用了先述后议、先破后立的写作顺序。

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事物形象地说明:无论是“扶摇而上”的乘天大鹏,还是“决起而飞”的蓬间小雀,也无论是“不知晦朔”的短命朝菌,还是春秋八千的长寿大椿,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有所依赖,有所期待都是一样的,都是并不得逍遥游,进不了绝对自由的境界的。

然后又通过三个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

那些为世所累,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不必说,就是“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之流仍是“犹有未树”;列子虽然己能“御风而行”,胜过宋荣子,但是仍然“犹有所待”,待于风,算不上逍遥游。

怎样才能“无所待”地去作逍遥游呢?庄子在本段的最后说:必须能够“乘天地之正”(顺着天地的法则,亦即自然规律),“御六气之辩(驾驭阴、阳、风、雨、晦、明的各种变化)以游无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才是无所待,才是逍遥游。

逍遥游复习(知识点整理)说课讲解PPT24页

逍遥游复习(知识点整理)说课讲解PPT24页
逍遥游复习(知识点整理)说课讲解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对世间万物的“有所待”的论述进入到对社会中人 的具体论述,阐明逍遥游的境界,即庄子理想中的最 高境界,点明全文的主题。
真正的逍遥
能够效、比、合、 征的四种人 宋荣子 列子

衬 托


至人 神人 圣人
非逍遥
真逍遥
通假字
而征一国者
而御六气之辩
耐,能 辨,变
解释词语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勉励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沮丧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拼命追求的样子 犹有所待者也 凭借
① 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以奚知其然也) ② 莫之夭阏(è )者(宾语前置,= 莫夭阏之) ③ 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 彼且适奚也) ④ 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 之二虫又知何) ⑤ 彼且恶(wū)乎待哉(宾语前置,= 彼且待恶乎哉) 2.状语后置句 ① 覆杯水于坳(āo)堂之上(介词结构后置,= 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② 翱翔蓬蒿之间(介词结构后置,= 于蓬蒿之间翱翔) ③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结构后置,= 以六月息去)
(11)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12)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 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13)极:尽。 (14)覆:倾倒。坳(āo):坑凹处,“坳堂”指厅堂 地面上的坑凹处。 (15)芥:小草。 (16)斯:则,就。 (17)而后乃今:意思是这之后才。培:通作“凭”,凭 借。 (18)莫:这里作没有什么力量讲。夭阏(è ):又写作 “夭遏”,意思是遏阻、阻拦。“莫之夭阏”即“莫夭 阏之”的倒装。 (19)决(xuè ):迅疾的样子。 (20)抢(qiāng):着落。
• (三)省略句 翱翔(于)蓬蒿之间。(省介词“于”) (四)固定句式 1.其……其……:表选择,是……还是…… 例: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 而看不到尽头呢?) 2.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3.且夫:连词,表递进,况且,再说 4.故夫: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不译 5.若夫:连词,表示提出另一话题,至于
词类活用 名词用如动词 使动用法 例: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向南飞) 例:彼于致福者(致:使……到来)
固定句式 其……邪?其……邪?(选择句) 例: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奚以……为,(表反问,哪用……呢) 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恶乎……哉(表疑问) 例:恶乎待哉(凭借什么呢)
词语积累
①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 下文的“南冥”仿此。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②怒:奋起。 ③垂:边远;此词后代写作“陲”。 ④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 海面飞行。徙:迁移。 ⑤天池:天然的大池。 ⑥志:记载。 ⑦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⑧抟(tuá n):环绕而上。一说“抟”当作“搏” (bó ),拍击的意思。扶摇: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 盘旋而上的暴风。 ⑨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 ⑩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 “野马”。
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者……也”。 宾语前置,“何知”即“知 之二虫又何知! 何”。 宾语前置,“奚以”即“以 奚以知其然也。 奚”。 宾语前置,“奚适”即“适 彼且奚适也。 介宾后置,“于……上”后置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奚”。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其……”表选择,意为“是……还是……”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不亦……乎”表反问,意为“不是……吗?”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以……为”表反问,意为“哪里用得着……呢 宾语前置,莫夭阏之 “莫之夭阏”
息: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其: 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鹏) ②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 ③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 以: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③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 ④奚以)
《逍遥游》
心灵的追求之歌
注意下列读音:
北冥 鲲鹏 抟 迁徙 坳堂 草芥 夭阏 决起
míng kūn tuán xǐ āo jiè È xuè
蜩蝉 tiá o 舂粮 chōng 蟪蛄 huì gū 大椿 chūn 斥鴳 chì yà n 泠然 líng 万仞 rè n 蓬蒿 hāo
第一节复习:
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
四、词类活用
• 2.彼于致福者(致,使……到来) (一)名词作状语 水击三千里 (水,在水面上) • (二)名词作动词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名作动,南行) 2.不过数仞而下 ( 下,落下,降落) • (三)形容词作名词 1.《齐谐》者,志怪者也(形作名,怪异之事物) (四)形容词作动词 怒而飞(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五)使动用法 1.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合:使……满意; 征: 使……信任)
(51)至人:这里指道德修养最高尚的人。无己: 清除外物与自我的界限,达到忘掉自己的境界。 (52)神人:这里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脱于物外的 人。无功:不建树功业。 (53)圣人:这里指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人。无名: 不追求名誉地位。
3、解释多义词
[助词,用在主谓间] [助词,“的”] [代词,“这”] [代词,“他”] [动词,“到”] [成为] 化而为鸟 [叫、称]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作为]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句末语气助词, 表疑问或反问语气]
(41)境:界限。 (42)征:取信。 (43)数数(shuò)然:急急忙忙的样子。 (44)泠(lí ng)然:轻盈美好的样子。 (45)旬:十天。有:又。 (46)致:罗致,这里有寻求的意思。 (47)待:凭借,依靠。 (48)乘:遵循,凭借。天地:这里指万物,指整 个自然线。正:本;这里指自然的本性。 (49)御:含有因循、顺着的意思。六气:指阴、 阳、风、雨、晦、明。辩:通作“变”,变化的 意思。 (50)恶(wū):何,什么。
怒而飞
时则不至
奋发 有时
志怪者也 记载
决起而飞 快速的样子 往 之二虫又何知 此 表选择
而后乃今培风 然后才开始 适莽苍者
腹犹果然 很饱的样子 其视下也 代词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翻译: 莫之夭阏者 宾语前置 没有阻碍它的东西。
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 这两只虫子又知道什么?
万物皆有所待
鲲鹏变化时神奇 立论:鹏鸟南飞, 莫测 必待巨风 鲲鹏奋飞时气势 壮美 喻证: 大舟漂浮,有待深水 芥草为舟,杯水负载
翻译:
彼且恶乎待哉? 那将要凭借什么呢?
作业: 《逍遥游》提纲。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 1.怒:奋发。 2.抟: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 3.夭阏(è ):阻塞。 4.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 着……呢? 5.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 月的第一日。 6.绝:超越。
二、通假字
• 1.北冥有鱼 (通“溟”,大海) 2.三餐而反 (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 (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辩也 (通“辨”,区别) 5.而(nà i)征一国者 ( 通“耐”,能力) 6.旬有五日而后反 (通“又”、“返”) 7.而御六气之辩 (通“变”,变化) 8.而后乃今培风 (通“凭”,凭借,依靠) 9.其正色邪 (通“耶”,语气词) 10.汤之问棘也是已 (通“矣”,语气词) 11.辩乎荣辱之境 ( 通“辨”,辨明) 12.旬有五日而后反 (通“又”,用于整数和余数 之间)
翻译:
奚以知其然也? 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 彼且奚适也?
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
第三节:
这些有才有智 有修养的人都 没有达到真正 的“逍遥游” ,更何况那些 普通人呢?

能够“效、比、合、征”的四种人 ,有才智修养,但都被世俗所累; 宋荣子置世人的赞誉与诽谤于度 外,但他的修养“犹有未树”; 列子御风而行,逍遥自在,但“ 犹有所待者”。

汤之问棘也是已 其翼若垂天之云 之二虫又何知 举世而誉之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斯 下 上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 之境,斯已矣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则风斯在下矣 不过数仞而下
代词“这”“此”
[副词, “就”] [名词,“下面”] [动词,“下落”]
[名词,“上面”]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动词,“上升”]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上古有大椿者,以千岁为春 [形容词,时间、次第在前]
LOGO
第二节复习: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道春秋; 大小之辩 冥灵春秋五百岁,大椿春秋八千岁; 彭祖——众人 鹏鸟——斥鴳
段意归纳:万物的寿命都有限,不能无穷,所
以不能逍遥。
通假字
小知不如大知 此小大之辩也
知 通 智 辩 通 辨
解释词语
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绝云气,负青天
独 相比 直上穿过
六、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 2.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者,……也) 3.南冥者,天池也。(……者,……也) 4.此小大之辩也(……也) 5.此小年也(……也) 6.此大年也(……也) 7.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者也
(二)倒装句
• 1.宾语前置句
(31)穷发:不长草木的地方。 (32)修:长。 (33)绝:穿过。超越 (34)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 尺;这里应从周制。 (35)至:极点。 (36)辩:通作“辨”,辨别、区分的意思。 (37)效:功效;这里含有胜任的意思。官:官职 (38)犹然:讥笑的样子。 (39)举:全。劝:劝勉,努力。 (40)非:责难,批评。沮(jǔ):沮丧。
(21) 奚以:何以。之:去到。为:句末疑问 语气词。 (22)适:往,去到。莽苍:指迷茫看不真切的 郊野。 (23)反:返回。 (24)犹:还。果然:饱的样子。 (25) 宿:这里指一夜。 (26)知(zhì ):通“智”,智慧。 (27)朝:清晨。 晦朔: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和最初天。 (28)乃今:而今。 (29)以:凭。特:独。闻:闻名于世。 (30)匹:配,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