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阅读答案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阅读答案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阅读答案《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阅读答案「篇一」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词句注释:⑴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⑵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
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
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贾亭:又叫贾公亭。
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
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
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⑶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
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
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
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
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
这里指低垂的云。
⑷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
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暖树:向阳的树。
⑸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啄:衔取。
燕子衔泥筑巢。
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
侧重禽鸟。
⑹乱花:纷繁的花。
渐:副词,渐渐地。
欲:副词,将要,就要。
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⑺浅草:浅浅的`青草。
才能:刚够上。
没(mò):遮没,盖没。
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
侧重花草。
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⑻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行不足:百游不厌。
足,满足。
⑼阴:同“荫”,指树荫。
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16.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 ”终。
以“ ” 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精选14篇)《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篇1《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以下就是本店铺为大家分享的《钱塘湖春行》阅读赏析题及诗歌赏读,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钱塘湖春行》《早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题)

《钱塘湖春行》《早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题)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22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5—27题。
〔8分【甲】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早兴①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③心空思想③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说明】①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诗人到杭州任刺吏第二年早春所作。
②觉:醒。
③思想:苦恼。
25.以下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甲诗首联第一句点题,交代了游踪;第二句从大处落笔写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云与湖面相接,勾画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乙诗通过对小狗、小鸟这两个对春天极为敏感的动物的传神刻画来写早春气息:冬天过去,天气转暖,大地变得潮湿,小狗对此敏感而“上阶眠”;一向活泼的小鸟也不放过这可爱的时间,正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C.乙诗“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诗人昨日饮酒甚多。
春宵佐以美酒,本是人生一大乐事,但因思念家乡而开怀大饮,以致大醉,到次日早晨仍有头重脚轻之感。
D.乙诗中,诗人擅长从微小处表现生活情趣,如“新脱冬衣”以动作默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了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抒发了诗人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26.赏析甲诗颔联,说说它是怎样写早春的。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赏析甲、乙两诗的尾联,分析它们的抒情方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四、深层次读赏析〔共22分,25、27、28题每题2分,26、29—31题每题4分〕25.〔2分〕C26.〔4分〕甲诗颔联通过对莺、燕两种对春天敏感的、有代表性的鸟来描写早春:“几处”,说明莺尚不多;“争暖树”,说明天气尚冷;“谁家”,说明燕刚到且少;“啄春泥”,说明燕刚开始建巢,春来尚早。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阅读鉴赏题 考题汇总 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钱塘湖春行》阅读鉴赏题考题汇总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1.点明游览时间和地点的句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从动物(仰视)角度写游行所见,展现了清新的早春风光的句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从植物(俯视)角度写游行所见,展现了清新的早春风光的句子;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直抒胸臆,既点明春行,又照应春行的地点的句子: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一句。
答: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乱花”、“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渐欲”、“才能”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语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5.赏析颔联“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争”、“啄”两个动词,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莺歌。
《钱塘湖春行》《早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题)

深层次阅读赏析(共22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5—27题。
(8分【甲】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早兴①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③心空思想③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释】①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诗人到杭州任刺吏第二年早春所作。
②觉:醒。
③思想:烦恼。
2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首联第一句点题,交代了游踪;第二句从大处落笔写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云与湖面相接,勾画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乙诗通过对小狗、小鸟这两个对春天极为敏感的动物的传神刻画来写早春气息:冬天过去,天气转暖,大地变得潮湿,小狗对此敏感而“上阶眠”;一向活泼的小鸟也不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C.乙诗“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诗人昨日饮酒甚多。
春宵佐以美酒,本是人生一大乐事,但作者因思念家乡而开怀大饮,以致大醉,到次日早晨仍有头重脚轻之感。
D.乙诗中,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如“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了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抒发了诗人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26.赏析甲诗颔联,说说它是怎样写早春的。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赏析甲、乙两诗的尾联,分析它们的抒情方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四、深层次读赏析(共22分,25、27、28题每题2分,26、29—31题每题4分)25.(2分)C26.(4分)甲诗颔联通过对莺、燕两种对春天敏感的、有代表性的鸟来描写早春:“几处”,说明莺尚不多;“争暖树”,说明天气尚冷;“谁家”,说明燕刚到且少;“啄春泥”,说明燕刚开始建巢,春来尚早。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阅读题答案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阅读题答案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3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全诗以_______________字为行文线索,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1分)11.诗的颔联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特别精致,请你任选角度〔或内容,或炼字,或修辞,或情感〕对此联进行赏析。
〔2分〕参考答案:10.行,〔快乐、欢乐、开心等,意同即可〕。
11.①内容:从动物的改变,写出了早春景色。
②炼字A争、啄: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活力;B几处不是到处,谁家不是家家,精确地说明季节是早春;C早、新:精确地说明季节是早春。
③修辞:A拟人,见②之A例;对偶:运用对偶句,句式工整,琅琅上口。
④情感:表达了对早春景色的喜欢之情①诗句勾画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②颔联是全诗的核心部分,其中动词的运用更让诗句增色不少,请选取其中一个动词并结合全诗赏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10.〔1〕①诗句勾画了一副清静的水墨西湖图;〔1分〕②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
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
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脚下镇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清静的水墨西湖图;③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信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沉醉在鸟语花香,最末,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2分〕〔2〕①争字: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珍贵。
②啄字: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劳碌而兴奋的神情,好像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气。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原文赏析及阅读练习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原文赏析及阅读练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原文赏析及阅读练习一、作者简介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唐代宗李豫大历七年正月二十日,即公元772年2月28日,卒于唐武宗李会昌六年八月,即公元846年,祖籍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后迁下,即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而生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县。
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
葬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香山之琵琶峰。
其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钱塘湖春行》原文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解词1、钱塘湖:杭州西湖的别称。
2、春行:春天散步。
3、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4、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
5、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6、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
这里指下垂的云彩。
7、暖树:向阳的树。
8、乱花:指纷开放的春花。
9、浅草:初春的草,尽管很多,但还不很高。
10、没:音mò,隐没。
11、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12、行不足:游赏不够,即反复游赏三、朗诵节奏孤山/寺北/贾亭西,(用高一点的声音)水面/初平/云脚低。
(用低一点的声音)几处/早莺/争暖树,(用高一点的声音)谁家/新燕/啄春泥。
(用低一点的声音)乱花/渐欲/迷人眼,(用高一点的声音)浅草/才能/没马蹄。
(用低一点的声音)最爱/湖东/行不足,(用高一点的声音)绿杨/阴里/白沙堤。
(用低一点的声音)四、赏在杭州当剌史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
不过,在历史上,最有名的要数唐、宋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
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做出了让后人缅怀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了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后人又称之“风流太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钱塘湖春行》对比赏析专项练习(word版有答案)

《钱塘湖春行》赏析对比专项练习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题。
【甲】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早兴①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③心空思想③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释】①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诗人到杭州任刺吏第二年早春所作。
②觉:醒。
③思想:烦恼。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首联第一句点题,交代了游踪;第二句从大处落笔写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云与湖面相接,勾画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乙诗通过对小狗、小鸟这两个对春天极为敏感的动物的传神刻画来写早春气息:冬天过去,天气转暖,大地变得潮湿,小狗对此敏感而“上阶眠”;一向活泼的小鸟也不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C.乙诗“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诗人昨日饮酒甚多。
春宵佐以美酒,本是人生一大乐事,但作者因思念家乡而开怀大饮,以致大醉,到次日早晨仍有头重脚轻之感。
D.乙诗中,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如“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了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抒发了诗人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2、赏析甲诗颔联,说说它是怎样写早春的。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赏析甲、乙两诗的尾联,分析它们的抒情方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西湖美景古来共谈,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 1-4 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阅读答案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9、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参考答案:
8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孤山寺”起,到“ 白沙堤”终,以“ 早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最后两句中的“ 最爱”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9 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唱歌;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