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素材3苏教版选修-精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内容的 比较研究及教学建议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内容的比较研究及教学建议作者:欧阳志斌来源:《中小学教学研究》2022年第01期摘要對苏教版高中化学新旧版本教科书中“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内容从新旧版本课标要求、编排位置、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表明,新版教科书对该部分知识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弱化了学业要求,并基于以上分析,对“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内容分别提出了新授课和复习课的教学建议,旨在为一线化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材内容比较教学建议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旧版课程标准)实施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为新版课程标准)落地之后,苏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对“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内容的编排经历了两次变动。
第一次变动——苏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2009年6月第5版)[1]仅仅是内容编排的顺序不同:把该部分内容编排在专题3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中,其内容编排顺序是“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到“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再到“铝及铝合金”;到了苏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2014年6月第6版)[2]的时候,教科书内容顺序是“铝及铝合金”到“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再到“从铝土矿中提取铝”,而学业要求并没有降低,内容占比不变。
第二次变动较大:首先,“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内容并没有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新版教科书第一册[3]和第二册[4]的章节中独立编排;其次,“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内容占比下降了,其学业要求降低了,比如,“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业流程从正文中呈现改为在“拓展视野”栏目中呈现。
很明显,第二次变动引起了一线化学教师的广泛关注,当然,之所以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可以从新旧版本课程标准的对比中找到端倪。
一、新旧版本课程标准对“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内容要求的对比笔者对新旧版本课程标准中“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内容的要求进行对比,其结果见表1。
经以上对比发现,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内容被删减了,其知识地位被弱化了,学业要求也降低了。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化学实验 2.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共21张PPT)

第一课时
铝表面氧化膜的实验探究
明矾 KAl(SO4)2·12H2O
明矾净水
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 质,并使之沉降,起到净水的作用。
污水
污水 加明矾
污水
5min
污水 加明矾
铝在生活中的应用: 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回顾】
Al
容易失3e-
【疑团重重???】 a.为何会产生气泡? b.溶液颜色会变浅吗? c.第2组到底能否发生反应?
——疑难解决
【疑点讨论】 反应中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如何生成?
【原理剖析】 2Al + 3CuSO4 = Al2(SO4)3 + 3Cu
Cu2+、Al3+水解 呈酸性:
3Al + 6H+ = 2Al3+ + 3H2↑
四羟基合铝酸根
常见的配合物: [Ag(NH3)2]+ 、[Cu(NH3)4]2+ 、Fe(SCN)3、 [Fe(OC6H5)6]3- 、[Fe(CN)6]3- 、[Fe(CN)6]4-等。
【信息提示】
配合物是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阴离子或分子)与 接受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 一类重要化合物。
1 打磨的 2
铝片
铝片
均2ml CuSO4 CuSO4
4
5
3 NaOH浸泡并
水洗过的铝片
CuSO4
2ml NaOH
6
(4)同时在123号 中放入相应的铝 片,观察并记录 实验现象,稍后 分享。
——现象汇报
[预测现象]
①
①③组:析出Cu,溶液颜色变浅
高中化学总目录(苏教版)

高中化学总目录(苏教版)高中化学总目录(苏教版) (1)必修一苏教版 (1)必修二苏教版 (1)选修一化学与生活 (2)选修二化学与技术 (2)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 (3)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 (4)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 (4)选修六实验化学 (4)高考 (5)高中竞赛 (5)高中化学总目录(苏教版)必修一苏教版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复习与测试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复习与测试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复习与测试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复习与测试综合内容与测试必修二苏教版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复习与测试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四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复习与测试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复习与测试专题四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第二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复习与测试综合内容与测试选修一化学与生活专题一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第四单元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复习与测试专题二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第一单元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第二单元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第三单元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第四单元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物复习与测试专题三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第一单元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复习与测试综合内容与测试选修二化学与技术专题一多样化的水处理技术第一单元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第二单元硬水软化第三单元海水淡化复习与测试专题二从自然资源到化学品第一单元氨的合成第二单元氯碱生产第四单元镁和铝的冶炼复习与测试专题三让有机反应为人类造福第一单元有机药物制备第二单元合成洗涤剂的生产第三单元纤维素的化学加工第四单元有机高分子合成复习与测试专题四材料加工与性能优化第一单元材料的加工处理第二单元材料组成的优化第三单元复合材料的制造复习与测试专题五为现代农业技术添翼第一单元土壤酸碱性的改良第二单元化肥的生产与合理使用第三单元无土栽培技术第四单元化学农药的发展复习与测试专题六从污染防治到绿色化学第一单元环境污染的化学防治第二单元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复习与测试综合内容与测试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一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专题二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第二单元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复习与测试专题三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第三单元共价键原子晶体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复习与测试专题四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第一单元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复习与测试专题五物质结构的探索无止境综合内容与测试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三单元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复习与测试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复习与测试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复习与测试综合内容与测试,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专题一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复习与测试专题二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第二单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复习与测试专题三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二单元芳香烃复习与测试专题四烃的衍生物第一单元卤代烃第二单元醇酚第三单元醛羧酸复习与测试专题五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第一单元糖类油脂第二单元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复习与测试综合内容与测试,选修六实验化学课题 1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课题 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课题 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复习与测试专题二物质性质的探究课题 1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题 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复习与测试专题三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 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课题 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复习与测试专题四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题 1 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课题 2 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课题 3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复习与测试专题五电化学问题研究课题 1 原电池课题 2 电解与电镀复习与测试专题六物质的定量分析课题 1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课题 1 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复习与测试专题七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课题 1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课题 2 阿司匹林的合成复习与测试综合内容与测试高考备考策略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冲刺高考真题高中竞赛教学指导各类试题其他资料。
新高中化学教材目录--苏教版

欢迎阅读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 必修1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专题二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专题三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第三单元 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专题一 律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附录一附录二专题一 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第一单元 空气质量的改善 第二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三单元 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第四单元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专题二 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第一单元 提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第二单元 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 第三单元 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 第四单元 造福人类的化学药物 专题三 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第一单元 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第二单元 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三单元 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附录 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附录一 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二 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附录三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附录四 人体内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附录五 一些食物中的营养素含量 附录六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附录七 一些合成纤维的组成及特点 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 选修2 化学与技术专题一 多样化的水处理技术第一单元 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 第二单元 硬水软化 专题五 物质结构的探索无止境 附录一 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第三单元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专题二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 专题三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欢迎阅读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第四单元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附录一 中英文名词对照表附录二 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附录三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25℃) 附录四 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常数(25℃) 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专题一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单元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附录一专题一 课题课题课题专题二 课题课题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拓展课题2-2 苯酚与甲醛的反应 专题三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拓展课题3-1 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检测拓展课题3-2 汽车尾气成分的检验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拓展课题3-3 真假碘盐的鉴别 专题四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题 1 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拓展课题4-1 “蓝瓶子”实验课题 2 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拓展课题4-2 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 拓展课题4-3 蔗糖的燃烧课题3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拓展课题4-4 淀粉与碘显色现象的探究 拓展课题4-5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专题五 电化学问题研究课题1 原电池拓展课题5-1 干电池模拟实验 课题2 电解与电镀拓展课题5-2 阿佛伽德罗常数的测定 拓展课题5-3 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专题六 物质的定量分析℃)。
化学课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优秀ppt5(5份打包) 苏教版

闪耀着六射星光的天然红宝石 “罗斯利夫斯”,重138.7克拉, 斯里兰卡产,世界著名珍宝。 现藏于美国华盛顿斯密森博物 馆。
氧化铝的天 然存在形式
铝土矿
由氧化铝的水合物和少 量的氧化铁和二氧化硅
杂质组成
刚玉
氧化铝的天然晶体,硬 度大仅次于金刚石、金 刚砂(SiC)
一 氧化铝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白色难溶物、熔点高、硬度 很大,仅次于金刚石,俗称刚玉, 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多用于制造 耐火坩埚、耐火管、耐高温的实 验仪器等耐火材料)。
氢氧化铝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能
吸附色素,经常用来净水。
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Al(OH)3 == Al2O3+3H2O 这是工业上制取纯净氧化铝的方法。
三. 铝盐
十二水硫酸铝钾(俗名明矾): KAl(SO4)2·12H2O (1)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2) 化学性质:在水中完全电离。
126.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怀特曼] 127.一般的伟人总是让身边的人感到渺小;但真正的伟人却能让身边的人认为自己很伟大。――[G.K.Chesteron]
128.医生知道的事如此的少,他们的收费却是如此的高。――[马克吐温] 129.问题不在于:一个人能够轻蔑、藐视或批评什么,而是在于:他能够喜爱、看重以及欣赏什么。――[约翰·鲁斯金]
【课堂设计】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6课件2.1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物质性质的探究
课题1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通过实验的方法进一步认识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可溶性铝盐的重要 化学性质。 2.理解明矾净水的基本原理。 3.学会铝燃烧实验的方法。 4.能用实验的方法证明铝表面氧化膜的保护作用。 5.以[Al(OH)4]-、AlF6 为例,了解配合物的概念。
3-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析:红墨水柱右端上升说明反应放热,C 正确。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 属,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 通常情况下铝制品之所以能免遭 氧化,是由于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外衣保护着。 铝箔表面与硝酸 汞溶液接触后,硝酸汞与铝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了液态金属 —— 汞。汞能与 铝结合成合金,俗称“铝汞齐”,在“铝汞齐”表面的铝没有氧化铝保护膜的保 护,很快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变成了白色固体氧化铝。 当“铝汞齐”表面的铝 因氧化而减少时,铝箔上的铝会不断溶解进入“铝汞齐”,并继续在表面被氧 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铝,最后铝箔长满白毛。故 D 错。 答案:D
3-
实验室中能否使用可溶性铝盐与 NaOH 溶液反应制备 Al(OH)3? 提示: 不能;因为生成的 Al(OH)3 能与过量的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Al(OH)4]而溶解。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注意事项
1.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1)铝片要薄,使用前用细砂纸轻轻打磨掉氧化膜。 (2)反应放出大量热,生成的固体温度较高,集气瓶瓶底盛有少量水或放 入细沙,起隔热作用,防止集气瓶炸裂。 (3)铝箔不易直接点燃,火柴有引燃作用,也可改用镁条引燃。 (4)实验时,用坩埚钳夹持铝条的另一端,待火柴快要燃烧完时,将铝条 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 若插入过早或直接将铝箔插入瓶底 ,会因火柴燃烧 消耗过多的氧气或将部分氧气排出瓶外,使铝箔不能充分燃烧。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六 2.1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课件 (共18张PPT)

练习二.
除去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选用的试剂
是( C ) A .稀盐酸
教材51页实验3-4
在2支小试管里分别加入5mL稀盐酸和5mL NaOH溶液,再分别放入一小段用砂纸打磨的 铝片。
观察: 1.铝片是否溶解 2.是否有气体产生?
2 Al+2NaOH+2H2O=2NaAlO2+3H2↑
偏铝酸钠
口诀:铝水烧碱偏, 氢气往外钻, 系数不难记, 4个2,1个3.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
仔细观察: ①燃烧后是否具有金属光泽:
②铝箔是否熔化:
③如若熔化是否有液体滴落:
练习一
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不易被锈蚀,原因(
)
C
A.铝的金属性比铁弱
B.铝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小 C.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铝不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思考:
1、铝制餐具不宜长期存放酸性物质
2、铝制品也不能盛放氢氧化纳溶液
B .稀硝酸
C .N aO H 溶液
D .氯化钠溶液
练习三
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
N aO H 溶液,第二份加入足量的盐酸,
若放出氢气的体积相等(同温同压),则两
份铝粉的质量比为( A )
A .1∶1
B .1∶3
C .3∶2
D .1∶2
焊接钢轨
限时过关:
高中化学《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ppt

请写出酸腐蚀的 相关反应方程式
二、铝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铝及其化合物与酸碱反应
教材51页
NaAOH组怎样促进铝与水的B反组应的发生?
C组
操作 对比2实Al验+ 铝6H片2O与加__热_对_ 比2A实l(验OH铝)3片+ 3与H2稀↑ 分别用打磨和未经
稀盐酸反应,和 盐酸反应,和铝片 打磨的铝片与强碱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苹果手机变“苹果”
外 壳 成 分 为 铝 合 金
苹果手机为什么选择铝合金做外壳? 铝合金外壳清理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铝的物理性质 请从相关应用推测铝物理性质
银1白色Title 良好的
金属光泽
导电性
2 Title
涂料3“银T粉it”le 用做导线
延展性好 导热性好
密度较小
用做铝箔 飞机,跑车
二、铝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铝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铝在空气中容易生成一层 稳定而致密的氧化膜,保护 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
防火
防锈
耐高温
4Al + 3O2 △= 2Al2O3
熔点660 ℃
熔点2050 ℃
教教材材485页1页
是
铝制餐具不宜
谁 蒸煮或长时间 保 存放酸性、碱性
护 或咸的食物 了 铝缺点:
铝片与冷水反应 与热水反应
的水溶液反应
NaOH在反应中显
性(酸或碱)
现象 铝与盐酸反应产 铝与盐酸反应产
铝与氢氧化钠的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气体;铝与冷 生气体;铝与沸
溶液剧烈反应,生
水不反应 推测:那么A水l(缓OH慢)3 反可应能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点燃△ 铝 及 其 化 合 物一、铝的结构:1、原子结构示意图:2、周期表中位置:第三周期ⅢA 族镁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三个电子,显+3价。
二、铝单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A 、2Al+3Cl 2====2AlCl 3B 、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
4Al+3O 2 ========= 2Al 2O 3思考:在金属活泼性顺序中铝排在铁的前面,那为什么铁在空气中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呢?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
(2)与盐溶液反应:2Al+3CuSO 4 =3Cu+Al 2(SO 4)3(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 2Fe + Al 2O 3铝热剂[现象]:发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量的热、有熔融物生成。
[试一试]:写出Al 分别与MnO 2 、V 2O 5 的反应方程式(4)与沸水微弱反应:2Al+6H 2O ========= 2Al (OH )3 + 3H 2↑(5)与酸反应::2Al+6HCl ====== 2AlCl 3+H2↑2Al+3H 2SO 4 ====== Al 2(SO 4)3+ 3H2↑注意: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某些金属在常温下遇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时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6)与碱反应: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反应的实质:分两步进行: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6e —(1) 3 2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6e —(2)Al(OH)3+NaOH ======== NaAlO 2+2H 2O三、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Al2O3)(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
常作耐火材料。
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含少量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
(2)化学性质:①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单质铝但由于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故在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Na 3AlF 6)降低其熔点。
2Al 2O 3 ========= 2Al + 3 O 2 ↑②与酸反应:Al 2O 3+6HCl =AlCl 3+3H 2O③与碱反应: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2、氢氧化铝(Al (OH)3)(1)物理性质: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不溶于水,有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各种色素。
(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Al(OH)3 = Al 2O 3+2H 2O这是工业上制取纯净氧化铝的方法。
Al(OH)3 具有两性的原因:H ++AlO 2—+H 2O Al(OH)3Al 3+ + 3OH —注意:(1)氢氧化铝作为碱时是三元碱;作为酸时是一元酸(HAlO3)。
(2)氢氧化铝与酸碱反应时,弱酸弱碱是不能把氢氧化铝溶解的。
3、明矾:KAl(SO 4)2·12H 2O复盐的概念: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叫复盐。
四、Al 3+、AlO 2—的 性质+4H 2O—得6×e —②Al(OH)3+NaOH= NaAlO 2+2H 2O电解③Al(OH)3 + 3HCl= AlCl 3 + 3H 2OKAl(SO 4)2 =K ++Al 3++2SO 42- Al 3++3H 2O ====== Al(OH)3 (胶体) +3H +△(一)Al 3+的性质 1、AlCl 3中逐滴加入氨水:Al 3++3NH 3·H 2O=Al(OH)3 ↓+3NH 4+用Al 3+制取Al(OH)3用弱碱更合适2、AlCl 3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①方程式:Al 3++3OH —= Al(OH)3↓Al(OH)3+OH — = AlO 2-+2H 2O②现象:白色沉淀先增加再减少最后消失③图像:3、向NaOH 溶液中滴加AlCl 3溶液①有关反应:Al 3++4OH — =AlO 2—+2H 2OAl 3++3AlO 2—+6H 2O = 4Al(OH)3↓②现象:开始无沉淀生成,后来白色沉淀逐渐增加,最后沉淀量不变③图像:(二)AlO 2—的性质1、向含有AlO 2—的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CO2直至过量离子方程式: 图像:n(NH 3·H 2O)/mol n[Al(OH)3]/moln(NaOH)/moln[Al(OH)3]/mol0 1 2 34 n[Al(OH)3]/mol0 1/12 1/6 1/41/3 3+)/mol①2AlO 2—+CO 2(少量)+3H 2O = 2Al(OH)3↓+CO 32-②AlO 2—+CO 2(足量)+2H 2O= Al(OH)3↓+HCO 3—2、向含有AlO 2—的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直至过量离子方程式:①AlO 2—+H ++H 2O=Al(OH)3↓②Al(OH)3+3H += Al 3++3H 2O图像:(3)向含有H +的强酸溶液中逐滴滴入偏铝酸盐溶液直至过量离子方程式:①AlO 2—+4H += Al 3++2H 2O②Al 3++3AlO 2—+6H 2O= 4Al(OH)3↓图像:例题:将某质量的镁铝合金溶解在500mL 盐酸中,然后取出10mL 溶液用1mol/LNaOH溶液滴定,产生沉淀质量与碱溶液的关系如下图。
求:(1)合金中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不变)。
n(CO 2)/moln[Al(OH)3]/mol1 1/2 0 1 23 4n(HCl )/moln[Al(OH)3]/mol2—)/moln[Al(OH)3]/mol0 1/4 1/2 3/4 1《铝及其化合物》练习题1、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 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Cl-、SO42-、Na+、K+B. K+、ClO-、Na+、NO3-C. HCO3-、Na+、NO3-、K+D. NO3-、Ba2+、Cl-、NH4+2、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A、1:1B、1:2C、1:3D、1:43、能用铝为原料来冶炼难熔的金属主要是因为()A.铝的密度小, 熔点较低B.铝在空气中燃烧, 放出大量的热C.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较前面D.铝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4、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A.稀硝酸B.稀盐酸C.硝酸铜D.氢氧化钠5、由锌、铁、镁、铝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锌B.铁C.铝D.镁6、下列用途主要是体现铝的物理性质的是()①家用铝锅②盛浓硝酸的容器③制导线④焊接钢轨⑤包装铝箔⑥炼钢的脱氧剂⑦做防锈油漆⑧做合金用作飞机制造业材料⑨工业做热交换器A.①②③④B.③④⑥⑦⑧⑨C.①③⑤⑦⑧⑨D.①③②④⑥⑧7、有关Al与NaOH溶液的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铝是还原剂,其氧化产物是Al(OH)3B.NaOH是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H2C.铝是还原剂,H2O和NaOH都是氧化剂D.H2O是氧化剂,Al被氧化8、向某溶液中投入铝片后有大量H2放出,则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Cl-B.H+C.OH-D.HCO-39、向NaAlO2溶液中持续通入一种气体,开始时产生沉淀,随后沉淀又逐渐溶解,该气体是()A.NO2B.CO2C.NH3D.CO10、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A B.Cu2+ C.Al3+D.Mg2+11()A.浓盐酸B.浓硝酸C.稀硝酸D.稀硫酸12、下列所用的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A.家用的铝窗B.建筑用的钢筋C.铸造用的黄铜D.温度计用的水银13、一块镁铝合金溶于盐酸后,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所得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是()A. AlO2-、OH-、Na+、Cl-B. Na+、OH-、Al3+、Cl-C. AlO2-、OH-、Mg2+、Cl-D. Na+、Mg2+、Al3+、Cl-14、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B.世界上最常见的,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钢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小,熔点一般也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高D.合金可以由金属和非金属融合而成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6H2O+2OH-=2 Al(OH)4-+H2↑B.Al(OH)3溶于NaOH溶液中:Al(OH)3+OH-= Al(OH)4-C.Na[Al(OH)4]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2 Al(OH)4-+ CO2 = 2Al(OH)3↓+CO32-+ H2OD.Al2O3粉末溶于NaOH溶液中:Al2O3+2OH-=2 Al(OH)4-+H2O16、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B. Al(OH)3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C. Al(OH)3能溶于氨水D. 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17、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H2SO4溶液反应的物质是()A.NaHCO3B.Al(OH)3C.NaHSO4D.Na2CO318、在使溶液中的AlO2-完全转化成Al(OH)3,应选择的最好试剂是()A.H2SO4B.HClC.CO2D.NH3·H2O19(A BC D20()ABCD21、以氧化铝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铝,最好的方法是()A.将氧化铝溶于水。
B.将氧化铝先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氨水。
C.将氧化铝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将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之后滴加盐酸。
22、500mL 0.1mol/L的NaCl溶液与100mL 0.1 mol/L的AlCl3溶液中Cl-离子浓度之比为A.5∶1 B.5∶3 C.1∶3 D.5∶223、下列物质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发生化学反应,但不会析出沉淀的是()A.Na2SiO3B.NaAlO2C.Na2CO3D.NaOH24、向含有1mol KAl(SO4)2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OH)2化为沉淀,此时生成的Al(OH)3的物质的量是()A.1mol B.1.33 mol C.0.67mol D.025、处理铝锅垢应采用()A.浓HNO3B.浓盐酸C.浓乙酸D.浓NaOH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