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度实验作业指导书
调色作业指导书

调色作业指导书标题:调色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调色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调色可以表现出作品的氛围、情感和主题。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调色作业指导书,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调色技巧。
一、认识色彩1.1 理解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基本属性,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基本颜色。
1.2 认识明度: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通过调整明度可以使颜色更加鲜明或柔和。
1.3 了解饱和度: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饱和度高的颜色更加鲜艳,饱和度低的颜色则更加灰暗。
二、基本调色技巧2.1 色彩搭配:在调色时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可以通过色彩搭配表来选择合适的颜色组合。
2.2 色彩过渡:在绘画中要注意色彩的过渡,可以通过混色或渐变来实现色彩的平滑过渡。
2.3 色彩饱和度的控制:在调色时要控制好颜色的饱和度,避免色彩过于浓烈或过于淡薄。
三、常见调色错误及解决方法3.1 颜色过于杂乱:如果作品中颜色过于杂乱,可以通过减少颜色种类或调整明度来改善。
3.2 色彩不协调:如果作品中色彩不协调,可以通过增加共同色或调整饱和度来提升整体色彩的协调性。
3.3 色彩过于单一:如果作品中色彩过于单一,可以通过增加对比色或使用不同明度的同色调来丰富画面。
四、调色练习方法4.1 色彩对比练习:通过绘制色彩对比明显的物体来练习色彩的搭配和过渡。
4.2 调色板练习:准备一些基本颜色的调色板,通过混色练习来提高色彩的控制能力。
4.3 色彩感知练习:观察周围的色彩,并尝试用颜色笔或颜料模仿,提高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五、调色作业注意事项5.1 保持耐心:调色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慢慢积累经验。
5.2 多加练习: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调色技巧。
5.3 勇于尝试:在调色作业中,要敢于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和过渡方式,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结语:通过本文提供的调色作业指导书,相信大家可以更好地掌握调色技巧,提升绘画作品的质量和表现力。
希望大家在调色作业中能够有所收获,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颜色检测标准作业指导书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匹配/日期A02016.05.23初版王家鸿颜色检测标准操作说明1.检测仪器准备①进行仪器校准期限查看校准(一周校准青板,三月校准黑白板)②仪器电量是否充足查看(保证电量60%之上)。
③选定颜色检测标准。
2.检测区域确定①按车身装车数据采集方向确定检测位置。
②选取平整区域检测,避免色差仪漏光。
3.按顺序数据采集①注意分出前后杠两侧,按先左后右依次检测(装车状态检测)。
②仪器要压实,用力均匀,避免检测数据偏差。
③主测位采集反馈(副测位对比分析,差异大时通知涂装改善)4.现场反馈调试情况(量产)①检测及时反馈调试情况,通知生产更换支架。
②量产异常时,通知计划调整喷涂,隔离异常产品。
③及时通知调试产品(入库、回喷)状态。
正常品通知入库。
5.数据导出反馈分析①数据检测仪器调整到主页面。
②数据导出分析颜色情况,按控制范围标出改善位置。
③微信及邮件反馈颜色偏差情况,油漆、程序改善。
6.检测数据存档①按调试、量产两种状态进行分别存档。
②分项目颜色进行存档记录。
③标注检测时间,检测人,及检测结论改善措施。
7.膜厚辅助分析①切取异常点及正常点膜厚切片进行标注。
②用显微镜进行膜厚切片分析。
③检测情况反馈,协助涂装、油漆进行改善。
版本日期修改内容编制/修改检测流程图:颜色反馈分析: 颜色检测标准作业指导书发布日期:2016.05.23版 本:A0部 门:质量部文件编号:适用范围:检测判定各项目颜色 检测工具: BYK6362/BYK7030检测目的:根据控制范围检测分析颜色效果检测仪器准备检测区域确定按顺序数据采现场反馈调试情数据导出反馈分检测数据存档膜厚辅助分析检测顺序调试反馈量产反馈差。
架。
23。
调色作业指导书

调色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在绘画和设计领域中,调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通过调整颜色的亮度、饱和度和色相,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视觉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本次调色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员掌握调色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升其调色能力。
二、调色基础知识1. 色相:指颜色的基本属性,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等。
不同的色相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和感觉。
2. 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度和鲜艳程度,高饱和度的颜色更加鲜艳,低饱和度的颜色更加灰暗。
3. 亮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亮度高的颜色更加明亮,亮度低的颜色更加暗淡。
三、调色工具和材料1. 调色板:用于调配颜色的平面工具,通常由塑料或陶瓷制成,上面有多个混合区域。
2. 调色刀:用于将颜料从颜料管或颜料盒中取出,并在调色板上进行混合。
3. 调色颜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颜色和品牌的调色颜料,建议使用优质的艺术家级颜料。
4. 水:用于调节颜料的稠度和稀释颜料。
四、调色技巧1. 色相的运用: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选择合适的色相进行调色。
例如,使用暖色调可以营造温暖和活泼的氛围,而使用冷色调可以创造冷静和沉稳的效果。
2. 饱和度的控制:根据作品的要求,调整颜色的饱和度。
可以通过加入灰色或混合其他颜色来降低饱和度,或者通过加入白色或纯色来增加饱和度。
3. 亮度的调整:根据作品的光影效果,调整颜色的亮度。
可以通过加入黑色或混合其他颜色来降低亮度,或者通过加入白色或纯色来增加亮度。
4. 渐变效果的创造:可以使用调色板上的混合区域,将不同亮度和饱和度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创造出渐变效果。
通过调整混合的比例和颜色的顺序,可以实现不同的渐变效果。
5. 颜色的层叠和叠加:可以通过在画布上叠加多个颜色的方式,创造出更丰富和复杂的颜色效果。
可以使用不同的画笔或调色刀,将颜色叠加在一起,实现颜色的层次感和质感。
五、调色作业步骤1. 准备工作:将调色板清洗干净,并准备好所需的调色颜料和调色刀。
色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色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试剂及其配制1.1 光学纯水:将0.2μm滤膜(细菌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在1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浸泡1h,用它过滤2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弃去最初的250mL,以后用这种水配置全部标准溶液并作为稀释水。
1.2 色度标准储备液,相当于500度:将1.245±0.001g 六氯铂(Ⅳ)酸钾(K2PtC16)及1.000±0.001g六水氯化钴(Ⅱ)(COCl2·6H2O)溶于约500mL水(1.1)中,加100±1mL盐酸(ρ=1.18g/mL)并在1000mL的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标线。
将溶液放在密封的玻璃瓶中,存放在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本溶液至少能稳定6个月。
1.3 色度标准溶液:在一组250mL的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分别加入2.50,5.00,7.50,10.00,12.50,15.00,17.50,20.00,30.00及35.00mL储备液(1.2),并用水(1.1)稀释至标线。
溶液色度分别为:5,10,15,20,25,30,35,40,50,60和70度。
溶液放在严密盖好的玻璃瓶中,存放于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
这些溶液至少可稳定1个月。
1.4 重要仪器1.4.1 常用实验室仪器和以下仪器。
1.4.2 具塞比色管,50mL。
规格一致,光学透明玻璃底部无阴影。
1.4.3 PH计,精度±0.1PH单位。
1.4.4 容量瓶,250mL。
2.测定步骤2.1试料将样品倒入250mL(或更大)量筒中,静置15min,倾取上层液体作为试料进行测定。
2.2 测定将一组具塞比色管(1.4.2)用色度标准溶液(1.3)充至标线,将另一组具塞比色管试料(2.1)充至标线。
将具塞比色管放在白色表面上,比色管与该表面应呈合适的角度,使光线被反射自具塞比色管底部向上通过液柱。
垂直向下观察液柱,找出与试料色度最接近的标准溶液。
如色度≥70度,用光学纯水(1.1)将试料适当稀释后,使色度落入标准溶液范围之中再进行测定。
图像亮度和色度测量仪作业指导书

1.制定目的:规范仪器操作人员的操作方法,保证仪器能在良好状态下运行,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LumiCol 1900的操作。
3.名词定义:无4.职责权限:4.1检测员:依图像亮度和色度测量仪操作指导书操作仪器,完成相应的测试。
5.作业程序:5.1 环境5.1.1 温度:(10~35)℃5.1.2 湿度:(40~70)%RH5.2 仪器照片外部照片内部照片5.3 仪器能力范围:测量范围(0.01cd/m²~5000cd/m²);DUT与L1900面板之间最小距离(220mm);常规测试时测量距离设定为500mm;5.4 操作步骤5.4.1 打开LumiCol镜头及电源取下镜头盖子,打开镜头电源开关,如下图所示。
待指示灯显示绿色时,表示镜头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5.4.2 启动软件如下左图,在桌面菜单中打开"LumiSuite"软件。
打开后的测试界面如图。
软件图标 打开后的测试界面在测试界面中点击1处相机图标,在2处输入设备序列号,点击3处的箭头导入到configured device 中,点击4处后点击5处的connect 。
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连接成功后,如右图出现测量参数并且4处会变成绿色。
最后点击close 。
镜头盖子镜头机身 指示灯电源开关12345连机顺序测量参数图在测试界面中,如下图所示点击1处文件夹图标,在2处点击Smart Analysis图标,并点击3处的Create。
创建OK后,如右图出现image窗口。
123创建测试文件顺序 image窗口如下图所示,点击1处图标镜头就可以拍到显示屏。
此为实时画面。
实时画面图5.4.3 对位将显示屏放在测试平台上并切换画面到十字线画面,通过调节器调节平台位置,使用镜头十字线和显示屏红色十字线重合。
同时,通过调节镜头焦距使图像清晰。
5.4.4 测试参数设置取消1实时画面,如下图所示依次设置2、3、4、5处的参数,其余参数按照系统默认参数。
调色作业指导书

调色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调色是绘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给观者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本次调色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员掌握调色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调色能力,创作出更出色的作品。
二、任务目标1. 理解调色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掌握调色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学会运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和调和方式。
4. 创作出具有艺术感和表现力的调色作品。
三、任务内容1. 调色基础知识1.1 色彩基本概念:色相、明度、饱和度。
1.2 色彩属性:冷暖色、明暗色。
1.3 色彩的视觉效果:对比、和谐、平衡。
1.4 色彩心理学:不同颜色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2. 调色技巧与方法2.1 色彩搭配:使用色轮、色彩三角等工具进行色彩搭配。
2.2 色彩层次:运用明暗、冷暖色调等方式进行色彩层次的处理。
2.3 色彩对比:通过对比明暗、冷暖、饱和度等进行色彩对比,增强画面效果。
2.4 色彩调和:运用色彩的渐变、过渡等方式进行色彩调和,使画面更加和谐。
3. 调色作业实践3.1 选择一幅适合的素材图片或静物进行调色实践。
3.2 根据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的调色知识和技巧进行作品创作。
3.3 在实践过程中,注意观察、分析、调整,不断改进调色效果。
四、任务要求1. 学员需要认真学习调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理解色彩的概念和属性。
2. 学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练习,不断提升调色能力。
3. 学员需要在作品创作中,注重观察、分析和调整,追求更好的调色效果。
4. 学员可以参考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但不得抄袭或照搬。
五、任务评估1. 作品创作:根据调色作品的表现力、色彩搭配和调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2. 调色技巧:根据学员在实践中运用的调色技巧和方法进行评估。
3. 色彩感知:根据学员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进行评估。
六、参考资料1. 《色彩的世界》- 约翰·吉布斯2. 《色彩的语言》- 乔·哈尔3. 《色彩心理学》- 安吉拉·赫特4. 《调色技法大全》- 罗伯特·伯恩斯坦以上是调色作业指导书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调色作业指导书

调色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调色是绘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给作品增添丰富的色彩和表现力。
本次调色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调色技巧和原理,提高作品的色彩表现力。
二、任务目标1. 理解基本的色彩理论和调色原理;2. 掌握常用的调色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3. 能够运用调色技巧,创作出具有艺术表现力的作品。
三、任务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定调色工具和材料:颜料、调色板、调色刀、画笔等;b. 准备调色基础知识:色轮、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等。
2. 理论学习a. 学习色彩理论:色相、明度、饱和度的概念和相互关系;b. 学习色彩的分类和配色原则;c. 学习常见的调色术语和调色技巧。
3. 实践操作a. 进行色彩的实践观察:观察自然界中的色彩变化,如光影、反射、折射等;b. 进行色彩的实践调配:根据学习的色彩理论和配色原则,使用调色工具和材料进行色彩的调配;c. 进行作品的调色实践:选择一幅适合的素材或主题,运用所学的调色技巧进行作品的调色。
四、注意事项1. 调色过程中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协调,避免过于鲜艳或过于暗淡的色彩;2. 调色时可以先进行小样的实验,以便掌握颜料的特性和调配的效果;3. 调色刀的使用要注意安全,避免刀尖伤到手指。
五、任务评估1. 作品的色彩表现力和创意度;2. 调色技巧的运用是否得当;3. 是否理解和运用了色彩理论和配色原则。
六、参考资料1. 《色彩学基础》;2. 《绘画基础教程》;3. 网上调色教学视频。
以上是调色作业的指导书,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你调色作业顺利完成!。
调色作业指导书

调色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调色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调配颜料,掌握色采的运用和表现能力,可以使绘画作品更加生动、鲜明。
为了匡助大家更好地进行调色作业,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调色的基本知识、调色步骤和常见技巧。
二、调色基础知识1. 颜色的基本属性颜色有三个基本属性: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指颜色的种类,如红色、蓝色等;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如深色、浅色;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度,如明艳、暗淡。
2. 调色工具和材料调色工具包括调色盘、调色刀、调色板、调色刷等。
调色材料包括颜料、水、稀释剂等。
确保调色工具和材料的清洁,以免影响调色效果。
三、调色步骤1. 准备工作将需要的颜料挤在调色盘上,根据需要的颜色种类和数量进行调配。
2. 调配颜色根据绘画作品的需求,将基本颜色进行调配。
可以通过混合两种或者多种颜料来获得所需的颜色。
在调配过程中,可以使用调色刀将颜料混合均匀。
3. 调节明度和饱和度根据绘画作品的需要,可以通过调节颜料的明度和饱和度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增加白色或者黑色可以调节明度,增加灰色可以调节饱和度。
4. 进行试色在调色完成后,可以在调色板上进行试色,以确保调配的颜色符合预期。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微调,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
四、调色技巧1. 渐变色调通过在调色盘上将不同颜色融合在一起,可以实现渐变色调的效果。
可以先用调色刀将两种颜色混合均匀,再用调色刷将颜料涂抹在绘画作品上。
2. 叠加颜色通过在绘画作品上叠加不同颜色的涂层,可以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可以先涂抹一层底色,再逐渐叠加其他颜色。
3. 干湿过渡在绘画作品中,可以通过湿润的颜料与干燥的颜料进行过渡,创造出自然的效果。
可以在绘画作品上先涂抹一层湿润的颜料,再用干燥的颜料进行涂抹和调整。
4. 调色刷的运用不同类型的调色刷可以实现不同的效果。
平刷适合大面积的涂抹,细刷适合细节的描绘,刮刷可以创造出纹理效果。
五、注意事项1. 调色过程中要保持调色盘的清洁,避免颜色相互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度的测定
1、方法依据
水质色度的测定铂钴比色法 GB/T11903-89
2、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测定颜色的方法。
本标准测定经10min澄清后样品的颜色,PH值对颜色有较大影响,在测定颜色时应同时测定PH 值。
铂钴比色法是用于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调的水,比较清洁的地面水、地下水和饮用水等。
稀释倍数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两种方法应独立使用,一般没有可比性。
样品和标准溶液的颜色色调不一致时,本标准不适用。
3、测定原理
3.1 游离氯的测定
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颜色标准溶液,与被测样品进行目视比较,以测定样品的颜色轻度,即色度。
样品的色度以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旳度值表示。
注1:此标准单位导出的标准度有时称为“Hazen标”或“Pt-Co
标”[GB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铂-钴色号)》]、或毫克铂/升。
4、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测定中尽是用光学纯水及分析纯试剂。
4.1光学纯水:将0.2um滤膜(细菌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在100mL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浸泡1h,用它过滤2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弃去最初250mL,以后用这种水配制全部标准溶液并作为稀释水。
4.2色度标准储备液:相当于500度
将1.245±0.001g六氯铂(IV)酸钾(K2PtCl6)及1.000±0.001g 六水氯化钴(Ⅱ)(CoCl·26H2O)溶于约500mL水中,加100±1mL盐酸(P=1.18g/mL)并在1000mL的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标线。
将溶液放在密封的玻璃瓶中,存放在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本溶液至少稳定6个月。
4.3色度标准溶液:
在一组250mL的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分别加入2.50、5.00、7.50、10.00、12.50、15.00、17.50、20.00、30.00及35.00mL储备液,并用水稀释至标线。
溶液色度分别为5、10、15、20、25、30、35、40、50、60和70度。
溶液放在严密盖好的玻璃瓶中,存放于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
这些溶液至少可能稳定1个月。
5、仪器和设备
5.1常用实验室仪器
5.2具塞比色管50mL,规格一致,光学透明玻璃底部无阴影。
5.3PH计,精度±0.1PH单位
5.4容量瓶250mL
6、样品
6.1样品采集
所用与样品接触的玻璃器皿都要用盐酸或表面活性剂溶液加以清洗,最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洗净、沥干。
将样品采集在容积至少为1L的玻璃瓶内,在采样后要尽早进行测定。
6.2 样品保存
如果必须贮存,则将样品贮于暗处。
在有些情况下还要避免样品与空气接触。
同时要避免温度的变化。
7、分析步骤
7.1 校准曲线的绘制
将样品倒入250mL(或更大)量筒中,静置15min,倾取上层液体作为试料进行测定。
7.2 色度的测定
将一组具塞比色管用色度标准溶液充至标线。
将另一组具塞比色管用试料充至标线。
将具塞比色管放在白色表面皿上,比色管与该表面应呈适合的角度,使光线被反射自具塞比色管底部向上通过液柱。
垂直向下观察液柱,找出与试料色度最接近的标准溶液。
如色度≥70度,用光学纯水将试料适当稀释后,是色度落入标准溶液范围之中在进行测定。
另取试料测定PH值
8、结果计算
8.1 色度的计算
以色度的标准单位(3)报告与试料最接近的标准溶液的值,在0~40度(不包括40度)的范围内,准确度到5度。
40~70度范围内,准确到10度。
在报告样品色度的同时报告PH值
稀释过的样品色度(A0)以度计,用下式计算:
A0 =V1÷V0×A1
式中:V1----样品稀释后的体积,mL;
V0----样品稀释前的体积,mL;
A1----稀释样品色度的观察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