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证明:灵魂真的存在

合集下载

世界的背后量子幽灵和存在主义

世界的背后量子幽灵和存在主义

世界的背后量子幽灵和存在主义长久以后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你你是谁?你是姬无命吗?你不是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你可以是姬无命,我可以是姬无命,他也可以是姬无命把这个名字拿掉之后你又是谁?你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选择了你-关中大侠吕轻侯引子LHC就要运行了,这是物学界的一件大事。

上课的时候,教授也常常谈起,似乎对那个即将到来的运行之日满怀憧憬,人们多么希望有件事情可以振奋一下沉闷许久的物理界。

世人眼中的物理学家都是面无表情,言谈古板,喜欢把美丽的彩虹分为波长和频率的一群人。

然而每当想到这个大加速器,想到欧洲那个地下绵延27公里长的大隧道的时候,我总是会心一笑,这实在是人类联合起来所干过的最浪漫的一件事了。

LHC,large hadron collider,中文译为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一座位于瑞士日内瓦近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粒子加速器,由20多个国家组建,建于地下100米,周长27公里的圆形隧道中,贯穿瑞士和法国的边境,总投资84亿美元,传说加速器运行的时候整个欧洲的灯泡都要暗一下。

我常常怀疑欧洲领导们被某个能说会道的物理学家给忽悠了,拿了纳税人的钱去圆一个缥缈的梦。

不管申请项目时那些科学家吹得多么天花乱坠,仔细想来这么一件奢侈品与国计民生,对国防科研,帮助甚微,离普通老百姓的福祉很是遥远。

花了这许多钱,依然只是为了追寻爱因斯坦的梦:上帝是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

就像创世纪里人类修巴别塔一样,不为别的,只为看一眼天堂。

LHC不是为了看一眼天堂,而是为了看一眼上帝的笔记本。

也许说笔记本会被许多物理学家所不屑,因为在那些追求极致的物理学家眼里上帝建造这个世界的蓝图只是几页纸,或者更有甚者,只是一张纸,这就是理论物理学家们所追寻的最终目标:"把整个宇宙的方程写在一张餐巾纸上"。

科学家们希望物理学最终可以概括统一为那么几个公式,甚至一个公式。

统一统一,大统一,统一在物理学界不只是方便面,还是工作的目的。

什么关系的人会有量子纠缠

什么关系的人会有量子纠缠

什么关系的人会有量子纠缠
关系比较亲密的人才会有量子纠缠。

而量子纠缠也叫量子缠结,实际上是量子力学理论中的一个预测,表述了两个粒子之间的相互纠缠,即使不在同一个地方、相隔很远的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也会影响另一粒子状态,是不是觉得很神奇,但是世界上确实有很多神奇的存在。

量子纠缠是两个事物间的相互关联,是不可思议的神逻辑,现实中也有量子纠缠这一现象“心灵量子纠缠现象”。

例如两个人相互吸引就会纠缠在一起,相隔再远还是会遇到。

其实灵魂吸引应该是相互的,恋爱中的男生女生很容易感受到“量子吸引”,男生特别想念女生时就会有“量子吸引”。

量子纠缠是在微观粒子上的状态信息。

比如,原子处在状态的时候就会导致其运动中的状态信息发生改变。

而原子又处于静止的状态时就不会导致其运动。

比如,两个互相之间就不会产生碰撞;而一个相互运动的时候也不会导致其碰撞。

因此,原子在其中不会处于静止的状态,原子所处的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

所以量子纠缠是“原子中某一粒子”的属性发生改变才导致了这种状态信息的改变。

《漫谈风水》易学专家耿文志

《漫谈风水》易学专家耿文志

漫谈风水易学专家耿文志风水是我国独特的一种文化,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这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学名叫堪舆学。

风水是科学,不是迷信。

风水是自然界的力量,是宇宙中的能量,是天地人合一的综合科学。

量子学认为,迷信是超级科学,唯有量子学证明了风水的科学性。

1、量子学的根本,没有物质的存在。

只有能量,没有质量。

只有形态,没有形状。

只有数量,没有大小。

只有远近,没有距离。

只有空间,没有时间。

量子不是最小的单位,而是个体。

一切个体都是粒子构成的量子体。

这是一栋房子吗?量子学说,否,这是一堆粒子构成的量子体。

这是一个人吗?量子学说,否,这是一堆粒子构成的量子生物体。

“没有物质的存在”这是认识量子学的第一个关键点。

2、宇宙的本身就是振动,量子的特性之一就是旋转。

一切粒子的量子体在旋转,在振动,震动的频率越大能量越大,能量是量子的聚合体。

量子学就是讲能量的,有了能量“一块石头就能飞起来。

”这是认识量子的第二个关键点。

飞碟没有动能,它能“中和着引力”自由飞翔、自由起落。

不遵守牛顿定律,这就是量子力学。

3、量子纠缠:一个量子的改变引起另一个量子的改变,而且是同时同量发生的,不管距离多远,也可能在另一个星球上,这就是量子纠缠。

我们把房子看作一堆粒子构成的量子体,人体也看作一堆粒子构成的量子体,人与人的量子纠缠,人与房子的量子体纠缠。

人的记忆,人的意识,认得思维都有纠缠。

纠缠也存在我们的人体中。

量子纠缠无处不在。

4、量子叠加:一个量子同时存在不同地区或不同状态的量子体叠加,一个量子可能与多个量子叠加在一起。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万物一体,互有叠加。

房子是量子体,人是量子体,在不同地区或不同状态下可能叠加在一起,互有影响。

你高兴,我也高兴。

你不高兴,我也不高兴。

5、量子吸引:量子之间有吸引,吸引因量子的能量不同而不同,量子的能量取决于量子的意识。

这是量子的特性。

人与人之间的量子有吸引,人与物之间的量子有吸引,人与房子之间的量子有吸引。

这些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真的有来生

这些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真的有来生

这些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真的有来生2017-03-29[ 文章导读 ] 我们在很多古装剧中看到过很多感人的爱情故事,在爱人去世时他们都会说“若有下辈子,我们还在一起。

”这不,有科学家证明人是不会真正死亡的,是意识制造了宇宙,在你去世时,你的意识会走向另一个宇宙,也就是说你只不过是从墙的这边走到了那边,那我们对 ...我们在很多古装剧中看到过很多感人的爱情故事,在爱人去世时他们都会说“若有下辈子,我们还在一起。

”这不,有科学家证明人是不会真正死亡的,是意识制造了宇宙,在你去世时,你的意识会走向另一个宇宙,也就是说你只不过是从墙的这边走到了那边,那我们对死亡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让我们看看这些科学家都是怎么说的?美国神经外科教授亚历山大曾在自己的著作《天堂的证明》一书中描述了自己的“阴间旅程”,“当时我处于昏迷状态,感觉自己在天堂,周围有蝴蝶飞舞还有一些类似于天使的物质。

”这还去墙的另一边看了下,多么神奇。

还有一群由7个灵魂学权威的医师、心理学家、科学家组织的研究团体,他们制造了一套”灵魂测定器”,以证实人死后是否真的有灵魂存在。

1996年秋天,这群灵魂学权威测试了一百位死者的体重变化,得到的结论是:当人类死亡的时候,水分和瓦斯会从人类的肉体释放出来,将这些因素扣除重量后重新计算人体死前与死后的重量,赫然发现前后相差三十五公克,而且没有胖瘦之分。

因此他们认为,这些实验证实灵魂是附着于身体上,属于一种物质,既然是物质就会有一定的重量,他们相信灵魂的重量应该就是三十五公克。

灵魂竟然还有重量,也是神了。

英国物理学家Roger Penrose认为意识存在于脑细胞里的微管里面(量子资料主要的处理区域)。

死亡时这些资料与你的意识会一起离开身体。

我们意识的能量在某个时间会被回收到另一个身体,在这之前它会存在于身体之外的某种现实里面,也有可能是另一个宇宙里面。

德国学者普朗克(Max Planck)等物理学家创立的量子力学认为,某些例子在没有被测量时无法知道粒子的准确状态,而一旦被测量出来其状态就是确定的。

当“量子纠缠”遇到“佛学”,人类终于接近真理了

当“量子纠缠”遇到“佛学”,人类终于接近真理了

当“量子纠缠”遇到“佛学”,人类终于接近真理了导读:今天我们带您一起看一看当今人类科学中的最新成就——量子力学和人类智慧中最古老的思想——佛学相互交融时那种不约而同的惊叹。

演讲者:朱清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任校长)(内容有删减)1量子力学的诡异现象我先把量子力学中人们最不好懂的东西介绍给大家:1态叠加与坍缩量子力学的第一个诡异现象叫做态叠加原理和坍缩。

为了解释量子力学观念,我先说说普通人的日常经验。

一般人认为客观物体一定要有一个确定的空间位置,这种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

比如说,我的女儿现在在客厅里面,或者说我的女儿现在不在客厅里面,两者必居其一。

▲女儿可以既在又不在客厅里吗?但在量子力学里就不一样了。

量子力学就像说你的女儿既在客厅又不在客厅,你要去看这个女儿在不在,你就实施了观察的动作。

你一观察,这个女儿的存在状态就坍缩了,她就从原来的,在客厅又不在客厅的叠加状态,一下子变成在客厅或者不在客厅的唯一的状态了。

所以量子力学怪就怪在这儿:你不观察它,它就处于叠加态,也就是一个电子既在A点又不在A点,你一观察,它这种叠加状态就崩溃了,它就真的只在A点或者真的只在B点了,只出现一个。

那有人就会说了:你这是诡辩,你怎么知道电子不观察它的时候,它既在A点又不在A点呢?这就是量子力学发展过程中,很多实验确证的事情:2单体的叠加态:薛定谔的猫这个实验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薛定谔提出的,被称为“薛定谔的猫”。

>>>>既死又活的叠加态猫把一只猫放进一个封闭的盒子里,然后把这个盒子接到一个装置上,这个装置包含一个原子核和一个毒气设施。

原子核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发生衰变,衰变的时候就会发射出一个粒子来,这个粒子一发出来就会触发毒气设施,毒气一触发就会杀死这只猫,就是说猫也处于这种既死又活的迭加状态。

这是他想象中的一个实验。

这个问题一提出来,物理学家一个个都惊呆了,原来以为只有微观世界才有这种态叠加,就是状态不确定,既处于这个状态,又不处于这个状态。

量子力学课件(完整版)

量子力学课件(完整版)

Light beam
metal
electric current
11
能量量子化的假设
造成以上难题的原因是经典物理学认为 能量永远是连续的。
如果能量是量子化的,即原子吸收或发 射电磁波,只能以“量子”的方式进行, 那末上述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释。
12
能量量子化概念对难题的解释
原子寿命 ①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处于一系列分立的能级之中。
18
当 kT hc(高频区)
E(, T)

2hc2 5
e hc
kT
Wein公式
当 kT hc(低频区)
E(, T)

2c 4
kT
Rayleigh–Jeans公式
19
能量量子化概念对难题的解释
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如果电子处于分立能级且入射光的能 量也是量子化的,那么只有当光子的能 量(E =hυ)大于电子的能级差,即E =hυ > En-Em时,光电子才会产生。如 果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强,但频率υ足够 小,光电子是无法产生的。
2 , k 2 / ,
得到 d 2 0,所以,t x(t)
dk 2 m
物质波包的观点夸大了波动性的一面,抹杀 了粒子性的一面,与实际不符。
45
(2)第二种解释:认为粒子的衍射行为是大 量粒子相互作用或疏密分布而产生的行为。 然而,电子衍射实验表明,就衍射效果 而言, 弱电子密度+长时间=强电子密度+短时间 由此表明,对实物粒子而言,波动性体 现在粒子在空间的位置是不确定的,它是以 一定的概率存在于空间的某个位置。
2
这面临着两个问题:
1、信号电磁波所覆盖的区域包括大量的 元件,每个元件的工作状态有随机性,但 器件的响应具有统计性;

科学对死亡灵魂的解释是什么

科学对死亡灵魂的解释是什么

科学对死亡灵魂的解释是什么相信很多的人都会对死亡、灵魂感到好奇,那你们知道死亡灵魂的最新科学解释吗?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死亡灵魂的科学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科学对死亡灵魂的解释灵魂概念的出现至少追溯到2万年前,一直到现在,灵魂仍然活跃于人类精神文明中。

科学家认为,灵魂是主宰人的思想、行为、精神、感情等潜意识的一种未知的非物质因素。

一些神学家表示灵魂为上帝创造。

作为无神论者,这里不再赘述。

生理学家表示,灵魂是大脑特定细胞的活动,所谓“灵魂细胞”。

人一旦死亡,大脑停止活动,意识丧失,所谓的灵魂也跟着消失。

DNA结构发现者,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弗朗西斯·克里克经过一系列的论证发现灵魂存在于我们的神经细胞中。

不过他认为灵魂即意识,所以这并不能让大多数视灵魂为精神寄托的人信服。

不过,21世纪初,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的计算及神经系教授克里斯托弗·科克继承克里克的研究,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和电波探测仪以及痕迹调节仪对大脑的意识进行监测。

,研究对象包括人类和诸多动物,他发现灵魂或意识由大脑某个特定区域产生,而这些产生和控制灵魂的神经细胞位于大脑皮层后部到前缘的一小块区域。

不过现代科学家表明,灵魂是大脑活动的综合功能。

1907年美国马塞诸塞州黑弗里尔的医师邓肯·麦克杜格尔对6名病人做了观测实验,6组实验中有1组实验数据显示人在死亡瞬间体重减少了21克,由此得出人类灵魂质量为21克,不过,现代科学表明,人在死亡过程中,体内细菌产生的热气体有时会逸出体外,使得秤台上的空气对流,使得实验21克偶然产生。

最为著名的灵魂说是“灵魂出窍实验”。

许多大学科学家都先后做了类似实验,这里没有单独提出来,但科学有必要解释它们为何发生灵魂出窍的现象。

我们知道,做梦时,我们梦见的情形通常是第一人称视角,因为我们的大脑拥有综合多种感官而创造第一视角的能力。

所以,灵魂出窍通常能从上帝视角看到自己的全景。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对灵魂出窍实验的真相已经做出解读,大脑的顶叶皮层和海马体参与了整个身体的模拟和构造第一人称视角的工作,即使我们身处别人的身体,大脑也能模拟出身体内的感觉。

解密超自然现象的真相 探秘超现实世界的神秘力量

解密超自然现象的真相 探秘超现实世界的神秘力量

解密超自然现象的真相探秘超现实世界的神秘力量超自然现象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津津乐道的话题,引发了人们无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以科学为基础的世界,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超自然现象的发生仍然让我们感到困惑。

然而,对于这些超自然现象背后的真相,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和解密已经找到了一些解释,同时也深入探究了超现实世界的神秘力量。

首先,让我们来探究能量转换与超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

科学理论指出,一切都是能量的相互转换。

超自然现象中的许多神秘力量,如心灵感应、通灵、灵魂出窍等,据信与能量转换有关。

心灵感应堪称超自然现象中最为神秘而引人注目的例证之一。

心灵感应是指一个人能够通过思维传递信息或感知远程的现象,这通常被解释为能量在空间中的传递。

科学家们提出了“量子纠缠”的理论,认为两个粒子之间可以通过量子态的相关性进行通信。

这种理论解释了一些无法用传统方式解释的现象,为心灵感应等超自然能力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解释。

其次,超现实世界中的时间与空间也是研究的重点。

许多超自然现象涉及到时间或空间的转换,如预知未来、穿梭时空等。

预知未来是指个体在事情发生之前能够预知到相应的情况,这种现象在超自然领域中常常被解释为时间上的转换。

科学家研究发现,时间并不是线性的,而是相对的。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物体运动得足够快时,时间会相对减慢。

因此,有些人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超越了时间的线性流动,在未来获得了一些信息。

这样的解释为预知未来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观点。

另外,灵魂的存在也是超自然现象的核心之一。

灵魂是指人体死亡后的精神或意识部分,许多宗教和哲学体系都涉及到灵魂的存在。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大脑中的神经元活动与思维和意识有关,然而,仍然无法用科学方法解释为什么我们有意识和意识的来源。

一些科学家提出了“量子意识”的假设,认为意识和灵魂可能与量子力学中的微观粒子活动有关。

因此,灵魂的存在可以被解释为一种超现实世界中的神秘力量,其真相仍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子力学证明:灵魂真的存在
科学的探索和研究是永无止境的,但是对世界探索的越深,对人类本身而言,却未必一定就是好事。

对物理学家来说,量子力学是支持我们认识大自然的三大支柱之一,另外两个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但量子这个词,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因为它颠覆了常理,把普通人头脑中的常识击得支离破碎。

比如,研究量子纠缠的,说这是“上帝效应”;研究量子宇宙的,说“一切可能发生的正在发生”。

很多研究量子力学的人,都表示这门科学实在太可怕了,简直颠覆了人类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灵魂,是人类探讨的永恒话题。

人们在乎生前的世界,同样也好奇自己死后,是否有一个灵魂继续下一段历程?
然而,死亡是一种非常个体化的体验,“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死后即使灵魂不灭,也无法再借口言说,把自己的体验告诉给活着的人。

而活着的人,又如何用感官接收到?即使接收到了(譬如通过被托梦、走阴等方式),自己愿不愿意相信,如何让第三人相信等等,又是难以突破的重重障碍。

于是乎,从古至今,阴阳悬隔,生死两茫茫!而改变了21世纪人类社会的量子力学,正在试图突破这一生死体验的障碍。

来自剑桥大学、昔林斯顿大学以及德国慕尼黑马克思昔朗克物理学研究所等著名机构的许多物理研究人员,都宣称量子力学预见了一些生命死后世界的情况。

他们断言:人类拥有灵魂、身体二元性,这是次原子粒子“波粒二象性”规律的延伸。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波粒二象性”,认为基本微观粒子(如:光子或电子)同时拥有粒子性与波动性,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之一。

在已经被颠覆的经典力学里,研究对象总是被明确区分为“纯”粒子和“纯”波动。

前者组成了我们常说的“物质”,后者的典型例
子则是“光波”。

这种将二者截然分割的旧时代理论,在根本上导致了传统科学与宗教的对立、唯物与唯心的长期激战,也无法解释很多“超自然”的现象,甚至干脆给予漠视或断然否定。

而波粒二象性,则较好地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纯”粒子和“纯”波动的困扰。

2015年3月10日,科学家们借助实验捕获了光的粒子与波同时存在的场景,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物理学家将这一理论用于研究人死后的世界,宣称此概念可以延伸到身体灵魂二分法理论:身体是“粒子”(物质),而灵魂是“波”(能量、波动)。

前慕尼黑马克斯昔朗克物理学研究所负责人汉斯·彼得迪尔博士认为,正如粒子的资料储存在波的形态上一样,大脑是有形的“磁碟片”,可以储存我们活着时参与过的各种经历、体验的资料,这些资料会再“传”到精神量子(灵魂)领域。

这样类推下去,当人类的身体(或称物理硬碟)消失,人类的意识(或称电脑里的资料)仍然存在,粒化为波,当下一次轮回转世时,波又体现为粒子(物质)的特性。

正如迪尔博士所言:
我们所知道的世界,这里和现在,都只是可理解的物质层面而已,在这已知的世界之外,还存在看不见的无穷世界。

就算身体死了,灵魂仍存在于精神量子领域,因此,我们是不朽的!
这一说法,与佛家两千多年前的唯识理论不期而合。

佛法中所说的人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又名藏识,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

阿赖耶识像个大仓库,能含藏人生生世世善恶作为、意念生灭的所有种子、所有资料,故亦称种子识。

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佛法的因果理论由此而建立: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这就如中国民间的传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时候一到,一切皆报。

阿赖耶识,是人一切意识中,作用之最强者,故又称为称为识主,佛法把阿赖耶识称为“主人翁”,认为相对于肉体而言,那才是更真实的我们。

阿赖耶识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我们常说的“灵魂”,只不过佛法认为阿赖耶识也在不断迁流变化,而非一个常住不灭的存在。

世俗世界往往认为,人一死后一了百了。

就像电脑硬碟一样,把资料全部删除,就成为了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空白盘。

但其实,这只是抑制住了有相之物“粒”的特征,其“波”的特性并没有消失,而是隐藏起来了。

因此,即使电脑中的文件被彻底删除之后,也能通过适当的手段让文件恢复。

这是什么原理呢?因为文件储存在硬盘某些扇区上并可以显示出来,是在文件分配表中记下了其开始和结束的地址。

删除文件时只是将文件分配表中的内容删掉了,而硬盘的这些扇区信息其实并没有变动。

恢复软件就是通过恢复文件分配表中的信息,找到文件的起始地址,然后重新恢复文件并显示出来。

因此,人死了,其善恶作为、个性习气和喜恶(业力)并没有消失,只是储存在阿赖耶识这个无法形容的“大扇区”里隐藏起来了而已,当人再度转世,遇到类似的众生、缘分、境界际遇(如同文件分配表中的信息被再度找到),过往的一切善恶际遇、爱恨恩仇情绪又会重新显相,从而发生与前世类似的意念、情绪、行为的重演以及继续。

其实,除了量子力学在试图找到灵魂存在的证据,其他学科亦在积极探索。

几十年前,物理学家发现了微中子,微中子比电子小二十至八百倍不等,它是一种无形无体类似虚无的一种能,它能穿透任何物质。

美国科学家观测了三十多年,发现没有一粒微中子衰变,不衰变就是不死亡,人体全身每个细胞都有微中子,如果将这些微中子连接起来,自然也构成一个物质躯体的形象,这就像佛经中讲到的中阴身,中阴身就是微中子等类非物质的能。

在玄奇电影中,我们看到灵魂对有形的物质来去自如,实质就是这种可以任意穿透一切物质的微中子所特有的物理现象。

修行的人,有的懂得怎样使脑波集中,使中阴身不散不乱,这样就可以穿越时空。

死后中阴身散尽,但是有些心愿未了的人,可能挂念子孙或伴侣,他的中阴身就不会立时散尽,所以会有灵魂看望亲人的事发生。

美国著名生物学家罗伯特·兰札教授通过研究指出,死亡并非我们所认为的生命终结。

他的生物中心理论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人们所知晓的死亡,其实只是人体意识的一种幻觉,人虽死但并未消失。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意识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哈梅罗夫,在基于人体神经系统的研究上提出,人的意识是宇宙的组成部分,人类濒死是一种微观量子引力效应,灵魂也是一种物质场。

1975 年,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穆迪博士在他的著作《生命之后的生命》中,首创了“濒死体验”一词。

穆迪博士在研究150多个濒死经历的案例之后写出了这本书,书中他描绘了人们濒死时的经历,很多人见到了已故的亲属和朋友,见到了宗教和神话中的人物,见到了灵光、美丽的强烈色彩等非尘世环境。

这些体验很有影响力,带给他们祥和、宁静、安逸和宗教情感。

此书一经问世就成为超级畅销书,创下了全球销量1300万册的记录。

目前,濒死体验现象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

其中很多是自己原来研究领域中的佼佼者。

1978年,在一些学者的倡议下,国际濒死体验研究协会正式成立。

可以说,科学界对这一神秘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

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泰斗卡尔·荣格,1944年在瑞士的一家医院里,患心脏病的他经历了一次濒死体验,从而改变了他对人类意识的理解。

在其名著《记忆?梦境?映像》一书中,他这样写道:“死后发生的事情极其辉煌灿烂,难以形容,我们的情感和想象无力描述其大概。


说到底,灵魂到底是否存在,现在还没有确切的定论。

但有一条,自古至今从来都没有改变过,那就是:人向往永恒,人不愿意死亡,不管他是否信人死如灯灭。

清华原副校长施一公,有篇《生命奥秘要靠量子力学解释》的演
讲,其中有两段是这样说的:
我要问你们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们相信有第六感官吗?很多人会说不相信。

第二个问题,有没有可能,两个人会以未知的方式进行交流?你会说也许,不会像第一个问题那样肯定地说不信。

第三个问题,量子纠缠是否存在于人类的认知世界里面?存在于大脑里?我相信听了我的讲座,你会觉得很有可能。

第四个问题,量子纠缠是不是适用于地球上的物质呢?你一定会说一定适用,因为我们已经证明了。

但其实简单讲,这四个问题是完全一样的问题,倒推回去就说明一定有第六感官,只是我们无法感受,所以叫第六感官……
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看世界完全像盲人摸象一样,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有形的,我们自己认为它是客观的世界。

其实我们已知的物质的质量在宇宙中只占4%,其余96%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的,我们叫它暗物质和暗能量。

那么盲人摸象般地认识世界是科学吗?一定是科学。

每个人摸的都是真实存在,而且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现在也是如此。

只是我们不知道摸的是象的后背,还是尾巴,还是耳朵。

我认为人类的认知极限就在于,我们是一堆原子,我们处在宏观世界,但我们希望隔着两个世界去看超微观世界。

那是一个最美好的、极其美妙的世界。

我想,最纯粹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也是可以和愿意接受这样的劝慰:一路走好,天堂没有眼泪,精神永远长存,灵魂可以安息……
这些,应是所有人心中共同的愿望与希冀,尽管它看上去不是那么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