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的美丽_冰雪奇缘_中的女性成长主题探析
女性主义视角下《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女性主义视角下《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冰雪奇缘》是一部经典的迪士尼动画电影,也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
在这部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对《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讨电影如何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呈现出不同的女性形象。
我们来看看电影中的两位女主角——艾莎和安娜。
艾莎是一个拥有冰雪魔法的女王,她被描绘为一个强大而自由的女性形象。
在整个电影中,艾莎都在不断地探索和认识自己的力量,她试图解开自己心中的秘密,同时也要面对外界对她魔法力量的恐惧和偏见。
艾莎的形象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女性在自我认知和自我接受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挣扎和成长,她不愿被束缚在传统的女性角色中,而是勇敢地追求自己的自由和独立。
而安娜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乐观的女孩,她展现了女性的热情和勇气。
安娜在整个故事中都在寻找着真爱和幸福,她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畏艰难困苦,勇敢地去挑战自己和命运。
安娜的形象向观众展现了女性坚韧不拔的一面,她不会被困境打倒,而是积极应对,勇往直前。
可以看出,《冰雪奇缘》中的女主角艾莎和安娜都展现了不同的女性特质,她们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和追求,她们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公主形象,更是对女性角色的全新演绎。
通过她们的形象,电影呈现了女性在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挣扎和成长,传递了女性追求自由和独立的主题。
除了主角外,《冰雪奇缘》中的其他女性角色也都展现了各自独特的特质。
例如艾莎的母亲——昆恩王后,她是一个睿智和善良的女性形象,她在电影中扮演着引领艾莎和安娜成长的角色。
通过昆恩王后的形象,电影向观众展现了一位有着智慧和母性的女性形象,她不仅是一个忠诚的母亲,更是一个睿智的领袖。
而反派角色——哈姆也克公爵的未婚妻——安娜贝尔则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传统女性形象,她将传统的女性美德和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的形象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一种重新演绎。
除了女性主角和其他女性角色外,影片中的男性角色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质。
女性主义视角下《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女性主义视角下《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摘要】《冰雪奇缘》是一部备受瞩目的迪士尼动画电影,通过女性主义视角审视影片中的女性形象更显其重要性。
本文从安娜和艾莎两位主角入手,对她们在影片中展现出的女性特质进行深入分析。
姐妹之间的关系也被赋予女性主义的解读,探讨了爱情观念在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思考。
通过对影片主题和情节的解读,揭示了《冰雪奇缘》中蕴含的女性主义主题。
结合以上内容,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冰雪奇缘》中女性形象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以及女性主义在动画电影中的发展前景。
通过这个角度审视,《冰雪奇缘》也许能为我们带来更深层次的启示,引领我们更多地思考和探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关键词】女性主义、《冰雪奇缘》、电影、女性形象、安娜、艾莎、姐妹关系、爱情观念、主题、情节、积极影响、发展前景1. 引言1.1 介绍《冰雪奇缘》电影背景《冰雪奇缘》是一部2013年由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制作的电影,故事灵感来源于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雪女和雪狗》。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一个寒冷的王国阿伦黛尔,讲述了两位王国公主安娜和艾莎之间的冒险故事。
安娜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乐观的年轻女孩,而艾莎则是一个拥有冰雪魔法的女巫,因为她的魔法失控而导致整个王国陷入冰封之中。
影片在上映后迅速获得了观众和评论家的好评,不仅因为其精美的动画和动人的音乐,还因为其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和女性主义思想的探讨。
《冰雪奇缘》通过安娜和艾莎这两位勇敢、坚强的女主角,揭示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力量和价值。
影片还探讨了姐妹之间纯真而又复杂的关系,以及对爱情观念的重新思考。
在女性主义的视角下,这部电影的内容和主题呼应了当代社会对于女性平等和自主的追求,影响了无数观众的心灵。
1.2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重要性在《冰雪奇缘》这部动画电影中,通过女性主义的镜头审视女性角色的塑造,我们可以看到片中的安娜和艾莎两位主要女性角色在塑造上的不同。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重要性在于揭示了这些角色形象背后的性别观念、权力关系和社会期许。
女性主义视角下《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女性主义视角下《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摘要】《冰雪奇缘》是一部充满女性主题的迪士尼动画电影。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析了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在主要女性角色分析中,艾莎和安娜被认为是塑造女性力量和价值观的代表。
艾莎的解读显示了她不仅是一个强大的女性角色,还是一个深受伤害但最终找到力量的形象。
安娜则展示了女性的坚强和勇气。
在女性关系的探讨中,电影呈现了姐妹之间的深厚情感和支持。
女性主义元素的呈现让观众看到了女性在塑造自己命运的能力。
本文指出了《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对女性主义的重要意义,以及观众在观影时应该从女性形象中获得的启示。
通过对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女性主义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和意义。
【关键词】女性主义,冰雪奇缘,女性形象,艾莎,安娜,女性关系,女性主义元素,重要意义,启示1. 引言1.1 介绍《冰雪奇缘》电影《冰雪奇缘》是一部由迪士尼制作的经典动画电影,于2013年上映。
故事讲述了两位王国公主艾莎和安娜之间的姐妹情谊和冒险经历。
艾莎拥有冰雪神力,但因为无法控制而导致王国永远冰封,安娜则努力寻找解救王国和姐姐的方法。
在旅途中,她们遇到了一群有趣的角色,一起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成长。
《冰雪奇缘》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精美的动画画面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影片中塑造了多维度的女性角色,展现了她们的勇气、智慧和独立精神。
影片也探讨了女性之间的关系和互助,为女性主义主题提供了有力的表现平台。
通过对《冰雪奇缘》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女性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挑战,以及她们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的坚强与智慧。
1.2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重要性在女性主义视角下分析《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这部电影展现了女性角色的复杂性和独立性,挑战了传统的女性角色刻板印象。
通过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这些角色,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关于女性力量、自我意识和自我救赎的议题。
女性主义视角也能帮助我们审视电影中的性别关系和权力结构,揭示其中存在的隐性偏见和不平等现象。
女性主义视角下《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女性主义视角下《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冰雪奇缘》是一部颇具女性主义色彩的迪士尼动画电影。
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具有极强的的性别意识和反刻板印象的倾向,剧中两名女主角艾莎和安娜均具有强烈的性格特点,反映了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和力量。
首先,艾莎一角是《冰雪奇缘》中掀起最大争议的人物之一,她是一位天赋异禀的女孩,她拥有了冰之力,可以制造出漂亮的冰雕。
她在成长过程中,深受封建社会的束缚,不敢展示自己天赋的特长,为了回避公众的目光,她逐渐变得更加孤独和内向。
艾莎的个性反映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面对的种种困境,她的人生旅程反映了女性对于自由和独立的追求,以及成为独立个体的奋斗历程。
艾莎所面对的最大困难来自她的家庭,她的父母无法理解她的内心矛盾和控制不了她的冰之力,坚信忍耐、遵从与自我牺牲可以解决问题。
这使得艾莎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压抑,因此她选择关闭心灵,逃离真实的世界。
这台阶段反映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所受到的心理压抑和剥夺自由的现实困境。
然而,艾莎在经历过生死存亡的冒险之后,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她勇敢地直面自己的内心和念想,学会掌握和驾驭自己的冰之力,成为了一名充满自信、勇气、决心的独立女性。
这一过程,既是对于女性追求自由和独立的肯定,也是对于传统刻板印象的打破,证明了女性的价值和力量。
与艾莎不同,安娜的形象更具有女性主义的特点。
安娜在家庭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无法形成自己的主张和独立思想,在商店中也受到了基于性别的歧视。
然而,安娜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出发寻找姐姐艾莎,她慢慢成长,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独立自主。
安娜很好地向我们展现了女性自我实现的过程和价值,以及女性推翻性别歧视的力量。
总之,《冰雪奇缘》代表了一种女性主义的观点,以两位女主角艾莎和安娜为中心,关注女性的独立、自我实现和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电影以谴责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为重点,拓宽了我们的思维和视野,探讨了一种新的价值和信仰,反映了当代女性的精神状态和历程。
女性主义视角下《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女性主义视角下《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冰雪奇缘》是一部风靡全球的迪士尼动画电影,故事讲述了两个女主角安娜和艾莎之间的姐妹情谊以及她们在冰雪世界中的成长和冒险。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女性在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她们的性格特点。
我们来看看电影中的两位女主角:安娜和艾莎。
安娜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年轻姑娘,她渴望与世界分享她的爱,对家人和朋友充满热情。
而艾莎则是一个内向、成熟、有责任感的女子,她是阿伦黛尔王国的女王,同时也是冰雪魔法的持有者。
在整个故事中,安娜和艾莎的形象都展现了女性的坚韧和独立。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安娜和艾莎的性格都展现了女性的多面性。
安娜的活泼可爱和对爱的渴望代表了女性的纯真和温柔,而艾莎的内向成熟和对责任的承担则展现了女性的坚强和智慧。
这两位女主角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的女性刻板形象,她们不再是被动的、软弱的,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力的女性,她们的形象给予了女性更多的启发和勇气。
除了安娜和艾莎以外,还有其他几个女性角色也都展现了各自的特点。
例如安娜的朋友奥拉夫,虽然是一个雪人,但却展现了一种毫无拘束的乐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女性主义强调女性的自我价值和独立人格,奥拉夫的形象也给人们带来一种启发,即女性不应该被传统的性别观念所限制,她们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在《冰雪奇缘》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并非是单一的,她们各自展现了不同的特点和个性,这种多元化的女性形象给予了观众更多的思考和认识。
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应该受到平等对待,她们应该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发展,而《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正是在这一观点下展现了女性的自主和自由。
《冰雪奇缘》中还融入了一些批判传统女性形象的元素。
比如在故事中,安娜并没有等待王子的拯救,而是勇敢地去拯救姐姐艾莎,同时她也表现出对自己的爱情生活有自己的看法和追求。
这种独立、积极的形象给予了女性更多的启发,她们不应该被局限于传统的女性角色,她们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和想法。
《冰雪奇缘》观后感:勇敢面对恐惧,女性力量的崛起

《冰雪奇缘》观后感:勇敢面对恐惧,女性力量的崛起冰雪奇缘是一部迪士尼的经典动画电影,该片于2013年上映,由詹妮弗·李和克里斯·巴克执导。
这部电影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因其强大的女性主题而受到了广泛的赞赏。
在观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深深被故事所感动,并对女性力量的崛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冰雪奇缘让我对勇敢面对恐惧有了新的认识。
影片中的主角艾莎是一个拥有神奇冰雪能力的年轻女子,但因为误伤了妹妹安娜而一直将自己关在冰宫中。
尽管她将自己隐藏起来,但她的恐惧却逐渐演变成了她的囚禁。
直到最后,她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恐惧,解救了冰雪王国。
这个过程让我明白,勇敢面对恐惧是成长和改变的必经之路。
只有勇敢地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和恐惧,我们才能真正地成为自己。
其次,冰雪奇缘也让我看到了女性力量的崛起。
在这部电影中,女性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弱者,而是拥有强大内心和坚定意志的角色。
艾莎不仅是一个有着神奇能力的女子,还是一个富有智慧和勇气的领导者。
她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从不退缩,而是用自己的力量保护和拯救了自己的王国。
而安娜则是一个充满爱心和决心的角色,她毫不犹豫地展开了一场冒险,为了拯救姐姐和王国而战。
这些女性角色的形象告诉我们,女性同样可以拥有力量和勇气,去面对和改变世界。
此外,冰雪奇缘还深刻地探讨了姐妹之间的爱与友情。
影片中的艾莎和安娜是一个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的姐妹关系。
尽管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们始终坚守着对彼此的爱和承诺。
在最终的关键时刻,正是姐妹之间的真挚情感和相互帮助,让她们战胜了一切困难。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明白了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它们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的坚强后盾和支持。
最后,“冰雪奇缘”的音乐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的主题曲《Let It Go》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热门歌曲,它不仅传达了艾莎的内心感受,也鼓励人们勇敢地面对内心的真实和自我。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力量,让人们产生共鸣。
电影《冰雪奇缘》中女性意识解读

电影《冰雪奇缘》中女性意识解读作者:赵中玲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9期摘要:《冰雪奇缘》是一部根据童话改编的动画电影。
一经上映,便引起了轰动,创造了票房史上的又一奇迹。
就动画片而言,这并不是迪士尼动画的第一部成功作品,但是这一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意义。
虽然故事里依旧是公主,王子和魔法,但是如果从女性意识来解读《冰雪奇缘》里的公主,那么她们已经不同于早期公主了。
这不仅仅是一部讲述公主成长的电影,也是一部讲述女性意识觉醒的电影。
本文将对电影中的女性意识做出解读。
关键词:女性意识;觉醒;迪士尼作者简介:赵中玲,女,1986年11月13日生,河南人,硕士,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9-0-01引言《冰雪奇缘》是一部迪士尼公司根据童话故事改编的电影。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部改编电影,另外还有许多家喻户晓的影片,比如,《仙履奇缘》,《睡美人》等。
为什么《冰雪奇缘》这么让人回味呢?是因为这部电影在人物塑造上不同于传统的王子公主模式,更因为它其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觉醒之路。
一、女性意识女性在漫长的岁月里是不被人重视,甚至是忽略掉的。
女性在历史上曾经被当做“东西”,可以被买卖。
“历史”在英文中写作history,他的构成便是his story——“他的故事”。
(张翠萍,2008:1)于是男性是“第一性”,女性只是“第二性”。
其实并不然,经过长期的斗争,已经证明女性并不是生来就是第二位的。
女性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展开了一系列的女权运动,在教育,工作等方面争取自己的权利。
许多文学作品中也体现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女性想得到应有的权利和幸福,就必须自我认识,自我觉醒,认清自己的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
不能屈服于世俗的标准,更不能完全依赖于寻找一个完美的“王子”来带领自己走向幸福。
二、属于公主的世界文学是人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冰雪奇缘奇幻冰雪世界中的成长之旅

冰雪奇缘奇幻冰雪世界中的成长之旅冰雪奇缘是一部备受欢迎的动画电影,讲述了两位姐妹艾莎和安娜的冒险故事。
故事中,这对姐妹在一个奇幻的冰雪世界中展开了一段成长之旅。
在这个冰雪世界中,她们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也收获了成长和理解。
首先,艾莎是一个拥有冰雪魔法的女孩,但她在小时候因不慎伤害到了她的妹妹安娜,因此选择隐居起来。
然而,当她的魔法被误用而引发了一场永久冬天的时候,她才决定面对自己的过去和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艾莎经历了对自己魔法的掌控、勇敢地面对他人的质疑以及重新建立与妹妹之间的信任等一系列的成长经历。
与此同时,安娜也在这个冰雪世界中经历了一段成长之旅。
安娜一直渴望与姐姐重新建立起亲密的姐妹关系,但艾莎的隐居使她感到孤独。
在她帮助追寻艾莎的过程中,她发现了自己内心的勇气和坚韧。
她不仅敢于面对危险,还愿意为了姐姐的安全而牺牲自己。
这段成长之旅使得安娜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转变为一个坚强、独立和富有智慧的女性。
除了姐妹俩的成长,冰雪世界中的其他角色也经历了自己的成长之旅。
雪宝的出现为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欢乐和惊喜。
他在与安娜的互动过程中,学会了友谊的真谛,并懂得了如何帮助他人。
克里斯托夫是一个善良、有责任感的人,他的坚持和努力帮助了艾莎和安娜。
他通过与雪宝的相伴,学会了放下过去的痛苦,并重新拥抱希望与幸福。
整个故事以一种温暖而感人的方式展现了成长的过程。
每个角色都在冰雪世界中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而这些经历使他们变得更加坚强、勇敢和智慧。
这个故事向我们传递了许多重要的价值观,例如坚持、勇气和友谊的重要性。
它也告诉我们,成长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一种心灵的成长和进步。
总之,在冰雪奇缘的奇幻冰雪世界中,每个角色都在成长的过程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他们通过挑战和困难,学会了面对自己的过去和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而这些成长之旅使得他们变得更加坚强、勇敢和智慧,也让他们更加懂得重视友谊和珍惜家人。
这个故事启发着我们每个人,让我们明白成长的重要性,并鼓励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信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女性成长的价值内涵成长是个体生命的重要体验,人类发展史中的永恒主题。
“成长”一词源自人类学,表示“个人从他者和边缘的地位走向主流文化的中心,实现了他者的主体化和边缘的中心化”。
[1]因此,成长可理解为成长主体在经历一系列的磨难和历练后,具备了独立应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获得了对人生、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并调整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过程。
西蒙娜・德・波伏瓦在《第二性》中明确指出:“男人是主体,是绝对,女人是由男人决定的,除此之外,她什么也不是”。
[2]后现代女性主义者大多承袭了波伏瓦的社会性别建构的观点,“认为人的性别与社会文化的建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社会将女性置于相对于男性的‘他者’位置。
”[3]“男性是主动者和胜利者,而女性等同于被动者和死亡。
”[4]换而言之,男性在行动上占据主动,在道德上凸显优越。
女性长期处于顺从、被动的状态。
她们无法对事物做出选择:要么听从于男性,要么被男性选择。
以男性文化为核心的社会势必会以男性的标准来建立女性的理想模式,并强迫女性以此为范,进行自我塑造,女性自我之声往往被忽略、被压制、被抹杀。
她们被迫将男性的要求内化为自我的选择,将外在的压抑内化为自我的压抑。
“经久形成的传统观念已经在社会生活中培植出各种压制女性自由发展的体制和行为潜规则”。
[5]因此,对女性而言,成长的历程更为艰巨,面临着更多的困境与考验。
女性的成长意味着处于“他者”境遇中的女性,挣脱父权制社会所强加的枷锁,摆脱男性主体价值观的束缚,艰难地建构自我的历程,其价值内涵乃是强调女性主体性的生成。
二、《冰雪奇缘》中女性的成长蜕变成长的界定可从两个维度加以展开:一是成长主体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二是成长主体对自我身份与价值的认知。
该片中的艾尔莎从最初自卑、自怜的公主蜕变为自信、自治的女王,体现了她对自我的完全接纳与充分肯定;妹妹安娜从不谙世事的小女孩蜕变成坚强独立的新女性,反映了她对世界、对他人的全新认识。
两位公主的经历充分说明了处于“他者”地位的女性,在抵制父权制强塑性别角色的过程中,艰难建构自我的成长历程。
(一)艾尔莎:自我压抑——自我释放——自我建构父权制意识形态所规定的道德价值是制约女性成长的强大外部力量。
由于对父权文化秩序的无意识内化导致女性陷入自我压抑的成长困境。
儿时的艾尔莎不慎用魔法误伤了妹妹安娜。
面对女儿天生拥有的魔力,父亲不是让她去正视接纳真实的自我,而是让她戴上手套,隐藏力量。
拉康曾指出:“父亲的形象作为纯粹的能指是一切约束性规则的来源和依据,是既定的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和服从的一种标志”。
[6]被迫带上的手套是艾尔莎在父权社会中所处的压抑困境的隐喻。
这影射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被迫保持沉默,必须适应某种准则,同时也暗示女性始终处于被压制的地位,女性个人能力不被接受和被隐匿。
这样的自我囚禁迫使她与社会疏离,扼杀了她与别人交流并为人理解的可能性。
其父母的海难象征家长制父权的丧失。
失去父权限制的艾尔莎面临双重选择:要么通过自我控制融入主流社破茧成蝶的美丽——《冰雪奇缘》中的女性成长主题探析闻莉摘 要:《冰雪奇缘》是2014年初在我国国内上映的一部迪斯尼“公主题材”影片。
该片打破了传统英雄美女、王子公主式的情感套路,展示了女性逐步挣脱男权社会强加在她们身上的精神枷锁,寻找自我、肯定自我、掌控自己命运,最终完成自我独立身份的确认的心路历程。
它是一部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诠释女性自我成长主题的优秀影片。
关键词:《冰雪奇缘》;女性;成长主题;自我传播/影视2014会;要么彻底释放压力解放自我。
为了保护家人,她选择继续隐藏和逃避。
当她以成人的姿态迈向社会,非凡的能力被暴露在公众面前时却被视为异类,受到质疑。
这充分说明男性在父权制社会中的主体性地位决定了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个人能力由于其主体性的缺席而不被承认与肯定。
性别等级制度下男性主体性地位的优越压制了女性的主体性建构,制约了女性的自我生存,阻碍了女性的自我成长。
为此,艾尔莎只能选择逃离。
她的出逃既是在拒绝中寻觅,又是在反抗中建构,而并非是由于缺乏直面现实的勇气而采取的消极回避。
就女性的成长而言,她们在逃离过程中所表现的独立坚强使逃离本身成为了女性寻觅自我、建构自我的开端。
在父权制社会,女性的成熟表现为其对父权意识形态及其运作机制的清醒认识和自觉疏离,并抵制父权制强塑的女性角色,实现其精神的自由,人格的独立。
女性根据自我的主观意志,能动地实现自我超越是其成长的重要标志。
逃离人群的艾尔莎奋力地奔跑,摘掉束缚魔力的手套,脱下披风,抛开王冠。
这一系列的动作暗示她不再是被父权秩序内化并认同自己“他者”地位的客体,而是试图挣脱男性主体价值观、建构自我独立身份的主体。
影片借用一曲《随心而行》完成了她回归自我的宣言:远离尘世、挥别过去、不再掩饰真实的自我。
歌曲浓缩了她成长的心路历程:从竭力压抑自我,到决心不再隐瞒,再到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
这是她摒弃自我封闭、勇敢接受自我的真实写照。
正如歌中唱到:“没有牵绊,扔掉规矩,世界由我。
”没有顾虑的她尽情地施展魔力,将心中对冰雪之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从而打造出了一座无比壮观的冰晶宫殿。
这不仅是她个人能力的释放,也是她压抑已久的内在心灵的第一次解放。
荒无人烟的雪山象征着她挣脱父权统治宰制后崭新的人生舞台,独居于此的艾尔莎终于从边缘和“他者”的客体位置逐步走向了自我身份建构的主体地位。
在这座只属于她自己的宫殿里,艾尔莎的女性意识彻底觉醒并得以充分张扬——那就是自由、勇敢、无畏地做真实的自己。
当然,与世隔绝本身并不等于业已挣脱父权统治,离群索居也从来不是真正的强者的救赎之路。
女性想要摆脱“他者”的地位,实现自我-主体的确立,还必须用理性的力量抗衡父权统治宰制的命运。
这就是说,艾尔莎不可能仅仅通过逃离父权制社会来实现自我身份的建构。
由于拥有超群的魔力,出于对亲人的爱,艾尔莎曾经长年封闭自己,拒绝与他人交流,完全游离于社会群体之外。
安娜的舍命相救让她最终冲破了刻意强加给自己的禁锢,魔力也得以完全掌控。
为此,她对自我有了全新的认识:面对恐惧,不能逃避,唯有勇敢;面对危难,不能退缩,唯有坚强。
艾尔莎最终回归主流社会,并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影片结尾处,她下令打开所有的大门,并且永不关闭。
这暗示她不再把自己看成异类,而能勇敢地正视自我,主动地融入社会,并调整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完成她自己“他者的主体化和边缘的中心化”这一自我身份的主体性建构。
(二)安娜:自我困惑——自我探寻——自我拯救波伏瓦在《第二性》中指出:“一切主体都是通过计划,作为超越性具体地确立自己的。
”[7] 然而,父权制文化意识将女性排挤至客体和边缘位置,强塑女性角色。
这种以男权为中心人为建构的女性观念使女性无法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全部可能性。
儿时的安娜对姐姐遗世独立的做法困惑迷惘,百思不解。
长年关闭的宫门阻断了她与外界的联系,她渴望自由,期待与他人交流。
因此,面对初次见面的汉斯王子,她芳心暗许。
缺少生活阅历的她误认为这就是真爱。
殊不知王子只是为了权力和地位才与之接近。
这一阶段的安娜对自我认识不够,对他人也不甚了解,这是作为成长主体的女性个体缺乏对世界、对自我充分认识的表现。
在成长过程中,女性所要建构的主体性表现在女性个体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及其实践的能动性。
人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不可能一步到位,而需要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最初把一见钟情视为真爱到后来彻底了解真爱的内涵,体现了作为认识主体的安娜对世界、对自我的全新认识。
成长的过程充满考验与变故,这就要求作为成长主体的女性个体主动打破原有的状态,不断地克服各种磨难。
如果她们能够走出挫折、经住考验、完成自我认识的提升,那就意味着女性在成长的道路上飞跃。
当姐姐的魔法在晚宴上失控,安娜虽惊讶于她异于常人的能力,但却并不畏惧。
为了寻回出走的姐姐、解救冰封的国家,她孤身一人,踏上了冒险之旅。
尽管一路上困难重重,但她学会了承担错误,解决问题。
在这个认识自我、探寻自我的过程中,她从以前活泼好动、不谙世事的小女孩逐渐蜕变成了一位勇敢独立、坚强自信的新女性。
安娜对于艾尔莎永不放弃的接纳,超越了来自他人和自我内心的恐惧与排斥,既象征着女性自我整合的能力的增强,更意味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父权制意识形态将软弱性、依附性视为女性的典范,结果女性的命运不是掌控在自己而是在男性手中,女性的磨难也无不依赖男性来拯救。
可在该片高潮处,安娜面临双重选择:要么走向召唤自己的克里斯托夫,用“真爱之吻”解除自己所中的魔咒;要么牺牲自己,阻止汉斯王子对姐姐的迫害。
在这危急关头,她毅然放弃了解除自己魔咒的机会,义无反顾地舍身挡剑。
这一舍弃爱情甚至生命的勇敢之举表明:女性并非天生胆小和软弱,她们一样可以做到富于担当并且勇敢坚强,一样可以独立自主掌控自己的命运。
经过命运洗礼的安娜,心智日趋成熟,不再单纯迷惘,懂得了如何选择与取舍。
安娜的成长经历证明:女性并非一个依附于男性,被动地等待男性来拯救的客体,而是同样能够依靠自己的选择和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命运的主体。
三、《冰雪奇缘》中女性主体性的生成成长意味着自我的确认,是自我的建构与重构的过程。
女性成长是女性个体对自己主体身份的建构和重塑过程,其价值内涵在于强调女性的主体性生成,即从被动顺从的客体到完成建构性别自我的主体。
然而,父权制意识形态对女性角色进行充分内化,强塑其性别气质,使其成长承受着男权文化秩序的无情压制。
女性要想寻求自我的价值,获得社会的认同,必须走出父权制文化秩序的樊篱,用理性的力量同父权统治所宰制的命运抗衡。
因此,女性的成长之路是摆脱男性主体价值观,探求自我实现与主体自由的坎坷之旅。
成长中的女性所要建构的主体性不仅表现在女性个体对实践能动性的把握和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上,还体现于女性个体实现精神的自由与人格的独立。
作为一部迪斯尼“公主题材”的影片,《冰雪奇缘》另辟蹊径地打破了传统英雄美女、王子公主式的情感套路。
公主不再是等待王子救赎的柔弱女子,她们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主动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艾尔莎在经历自我压抑与自我否定后,最终融入了主流社会,实现了自我的社会化,并承担起了相应的社会责任。
安娜通过自我牺牲的方式获得了自我的拯救,标志着女性摆脱了对男性力量的依附,从被动迷惘的客体蜕变为自由自主的主体,最终实现了自我的确立。
总之,该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诠释了女性挣脱禁锢自我的枷锁,不依附于人、不受制于人,对自我不断认识、不断肯定的成长主题。
结语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的成长是一个从“他者”逐步走向主体性生成的过程。
由于父权制文化秩序强调以被动服从来塑造女性角色,从而压制了女性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个体力量,甚至泯灭了其建构自我的主体性需求。
因此,女性的主体性成长过程困难重重、充满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