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阜宁2011-2012学年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2011年九(上)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1年九(上)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1年九(上)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姓名分数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2分)1、,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2、莫嫌荦确坡头路,。

《东坡》3、过尽千帆皆不是,。

《梦江南》4、,一竿晴日晓光新。

《风止》5、,物换星移几度秋。

《滕王阁》6、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10—13题(8分)《四块玉·别情》(元关汉卿)(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15题(13分)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1、下列加点词语中与“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意思相同的两项是和(2分)A.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B.永州之野产异.蛇C.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E.渔人甚异.之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的政绩及“重修岳阳楼”说明了什么?(2分)答:点明重修岳阳楼项目的句子是14、“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哪两种心情?(用原文回答)(4分)①②15、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阐述你的看法。

(3分)答:(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18题(9分)王羲之学书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文通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测试(2)语文试卷一(22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语文带你领略令人心弛神往的黄山,看到了即使在“多收了三五斗”的情况下,账房先生对旧毡帽朋友那鄙夷不泄的神情,感受那凝聚着军民鱼水情的“百合花”香,欣赏一碧万顷.的洞庭湖,看到每个星期日都要到海边栈.桥上等待于勒叔叔的菲利普夫妇的丑态。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顷.()栈.()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改为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4分)①中国漕运博物馆由东南大学规划设计,采用明清时期江淮流域建筑的主流。

②博物馆由包括漕运专题展区和楚州精品文物展区两部分组成。

③该馆全面展示了历代漕运的恢宏历史和灿烂文化。

④日前,中国漕运博物馆和千年河下古镇景区同时对外开放。

修改①:修改②:3.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6分)为了更好地了解气象物候知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乐在其中。

【活动一:创意设计】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个有创意的名称......:(2分)【活动二:搜集资料】某同学搜集到了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的后两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一个重要的现象,请你帮他分析一下。

现象:(1分)分析原因:(3分)4.诗、文名句填空。

(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8分)必答题:①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祁《木兰花》)②根之茂者其实遂,。

《韩愈《答李翊书》)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⑤,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⑥散入珠帘湿罗幕,。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答题:⑦操千曲而知音,。

江阴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江阴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江阴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内容预览:江阴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注意:1、全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

2、答卷书写要工整、整洁,不要随便涂改。

书写工整优美者酌加1-3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6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一⑧题必答,第⑨题任选两处作答)(10分)①塞下秋来风景异,。

(《渔家傲·秋思》②,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④,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⑤今夜偏知春气暖,。

(《月夜》)⑥,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⑦,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⑧建国50多年米,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写:“”。

⑨文人笔下的“月”各尽其妙:苏轼有无眠后“,”(《水调歌头》)的豁达;李煜有亡国后“”(《相见欢》)的伤痛;杜牧怀古时有“,”(《泊秦淮》)的冷清愁寂。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3分)①旁wù ( ) ②吹毛求cī( ) ③狡黠( )3.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字。

(4分)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封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①易( ) ②错( ) ③广( ) ④虽( )4.下面一段话空缺处填人的一组关联词语,最恰当一项是(2分)(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根本不读书不喜欢读书,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

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A.如果甚至那么无论因为B.如果甚至可是虽然既然C.如果或者那么无论因为D.只要就那么以至由于5.阅读下面的《水浒》片段,完成文后填空。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卷纸及答案)详解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卷纸及答案)详解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一、基础知识(35分)1.课文填空(10分)①▲, 壮心不已。

②纷纷暮雪下辕门, ▲。

③求之不得, ▲。

④▲,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⑤▲, 池非不深也, ▲,⑥▲, 猿则百叫无绝。

⑦在《蒹葭》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而不可即的虚幻意境, 蕴涵执着、炽热的相思之情的句子是“▲”、“▲”、“▲”。

2.触摸汉字(4分)①生命又像一颗小树, 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 蜂蝶围绕着他飘翔暄闹, 小鸟在枝头欣赏唱歌, 他会听见黄莺清吟, 杜鹃啼血, 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②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 来yìn 庇树下的幽花芳草, 他结出累累的果实, 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1分)芳馨.(▲)(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分) yìn(▲)庇(3)找出并改正第①句中的两个错别字。

(2分)(▲)改为(▲)(▲)改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有一项是(▲)(3分)A.我市的教师队伍中, 骨干教师逐年增多, 呈现出人才济济的好景象。

B.突然有人横穿马路, 这辆小汽车急忙戛然而止。

C、2009年的春晚, 小沈阳惟妙惟肖、技惊四座的表演, 获得全国观众高声叫好, 从而一炮走红, 身价百倍。

D.光武农贸大市场里, 各种水果应有尽有, 不胜枚举。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4分)A.世界上的事总是这样。

一个人, 如果后来成了人物, 则他小时候的优点固然是优点, 即便是缺点也无妨, 被看作优点。

B.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许多有关人类起源、人类进化、地球生物环境的演变以及如何保护和科学利用地球资源的知识。

C.以基地组织为首的恐怖分子在世界各地制造的一桩桩流血事件, 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

D、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5.(1)利立浦特小人国用选拔官员。

(2)概述格列佛在大人国的几次遇险经历(两次即可)(3分)6.请仿照下面句子, 再写出两种幸福的情景来。

2012年秋学期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语文检测题

2012年秋学期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语文检测题

2012年秋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题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陨.落(yǔn)诘.难(jié)簇.新(cù)味同嚼.蜡(jiáo)B.扶掖.(yè)膜.拜(mò)恁.地(rèn)恪.尽职守(kè)C.腼腆.(tiǎn)诓.骗(kuāng)恣.睢(zhì)吹毛求疵.(ch ī)D.怄.气(òu)抽噎.(yī)瞰.望(kàn)越俎.代庖(zǔ)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红装素裹气吞斗牛断章取意鳞次栉比B.廓然无累涕泗横流怀古伤今通霄达旦C.怒不可遏根深蒂锢自知之明睡眼惺忪D.蹑手蹑脚豁然贯通周道如砥重蹈覆辙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A.同学一百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考试不中。

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C.斑羚羊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蹿乱跳。

(维谷:这里指具体的山谷。

)D.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惟妙惟肖: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人生道路上,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但只有不气馁,坚持下去,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B.全世界每天至少有5万人死于由于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C.在交通管理部门的大力宣传下,使我们南宁市的酒后驾车现象大为减少。

D.为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2012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推荐下载

2012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推荐下载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姜堰是一座富有líng xìng的城市,江、淮、海的“三水”交融,造就了姜堰人既有大海一样海纳百川的胸怀,又有长江一样奔腾不息的激情,还有淮水一样zī rùn万物的柔情。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的。

B.《成功》选自《流行哲理小品》(珠海出版社2001年版)。

C.九月初九被确定为老年节,与老人分居的家人应“常回家看看。

”D.这里的山,岑寂、肃穆;这里的水,端庄、圣洁,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美。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我再告诉你。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这些宏观调控措施一头连着国计,一头系着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D.“国粹”京剧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恢宏,深受广大戏迷和中老年朋友的喜爱。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每空1分)①,壮心不已。

②衣带渐宽终不悔,。

③,奉命于危难之间。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⑤我想:,。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⑥古典诗词中,许多诗人总是以乐观进取的精神唱响时代的强音。

请写出这样的句子(连续两句):,。

5.名著推荐与阅读。

(6分)(1)“有一天,皇帝想招待我看他们国内的几种表演。

就演出的精妙和壮丽而言,他们的表演超过了我所知道的一切国家。

我最高兴看的是绳上跳舞……”名著《》中通过叙述(国家)以绳上跳舞的游戏来选拔官员,抨击了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庸无能。

(2分)(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江苏省镇江市部分学校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镇江市部分学校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省市部分学校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在括号根据注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1=4分)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ku àng 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y ǎ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y ù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里,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

——鲁彦《雪》2.默写。

(7分) (1) ,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周南》)(2)《蒹葭》中反映追求的道路漫长遥远,充满艰难险阻的句子是: , 。

(3)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词》)(4)竹外桃花三两枝, 。

(轼《惠崇<春江晚景>》)(5)蝉则千转不穷, 。

(吴均《与朱元思书》)3.名著常识填写。

(4分)《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①来选拔官员的;后来游历飞岛国时发现当地有两种侦察案件的方法:②、③;在《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④》中提到的怪物“雅虎”,现(1)《梅雨》:“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注:此诗柳宗元作于。

小春,指农历三月。

)(2)《梅雨》:“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注:此诗杜甫作于。

,指当时的。

)(3)《舶趠风》:“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

几处萦回度山曲,一时清驶满江东。

惊飘簌簌先秋叶,唤醒昏昏嗜睡翁。

欲作兰台快哉赋,却嫌分别问雌雄。

”(注:此诗轼作于。

三时,指夏至以后的十五天,时当农历五月。

)答:5.请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中直接修改(3分,改对一处得1分,选3处修改)时下,“减负”成了热门话题。

中小学生对“减负”大唱赞歌,不少家长喜忧参半,而一些学校还有点无所适从。

其实,“减负”也要具体分析具体问题。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宝安区期末调研测试卷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单项技能考查(每题2分,共12分)1.C(解析:A项“据”读jū;B项“皆次当行”读háng;D项“恪”读kè。

此题的新意在于分类,AB项全为多音字;C项虽然都有“并”,但四个字是四个音;D项为认字认半边易误读的字。

当然还可以有很多的分类角度。

我们认为分类的学习才是更有意义的学习,我们在学习和复习中这种分类工作做过吗?做够了吗?也就是我们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吗?)2.D(解析:A句当用“不可理喻”才有强烈的转折意味;B句“根深蒂固”一般指基础、思想、看法等,不直接形容人,此处当用“顽固不化”“冥顽不灵”之类;C句“面面相觑”形容做错了事情或极其惊慌时,所有的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样子,此处属于误用,直接说“互相对视”即可。

D句“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此处恰当。

)3.B(解析:首先需要确定的是⑤①和②④之间的局部顺序,然后就能顺利地做出B)4.C(解析:①句正面介绍白求恩的表现,②句提出观点: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①②两句是第一层。

③-⑦句批评“不少的人”的不良表现,通过对比突出白求恩精神的高尚;⑧⑨句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和“晋察冀边区军民”受白求恩精神感动和事实的侧面介绍白求恩。

③-⑨句合为一层阐明为什么要学习白求恩。

⑩句反复强调要学习白求恩。

题目并不新颖,但这种考法其实很有必要。

理清思路是读懂文章的重要前提。

很多学生表示读不懂文章,看来这方面的指导大有必要。

)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5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10分)5.B(解析:A项“许”都是答应、同意之意;C项“已”都是“停止”;D项“益”都是“增加”;B项“起于鲁”,“起”意思是出发,“声不起”,“起”意思是起来。

故选B。

文言实词这个考点之所以没有随文考,主要是从考试覆盖面的角度考虑,四个实词涉及到8篇文章或诗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阜宁2011-2012学年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注音将汉字写在下面方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4分) 晨雾轻笼,塘河若一根标致的裙带,松松地皱(xié)着,划一道柔和的曲线,殇然远去。远方的新世纪大桥在袅袅雾气中慢慢显出峭拔的身姿,备极崇丽。玲珑( tī)透、造型各异的街灯把它五彩的光轻轻泻进塘河,河水欢唱,汽笛声声,垂柳依依。置身于大塘河 (pàn),你会感到一份久违的宁静踏实,愉快的心情涨得满满的,(qiè)意极了!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江山再美,谁知道曾经洒过多少劳动人民斑斑点点的血泪。 B.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 C.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D.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惴惴不安。 B.环境保护部已全面启动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并要求省级环保部门加强预报和监测。 C.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D.随着“天宫一号”飞行器的发射升空,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4.默写(最后一题2分,其余每题1分,共8分) ①衣带渐宽终不悔, 。 ② ,在河之洲。 ③粉身碎骨浑不怕, 。 ④ ,志在千里。 ⑤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 , 。 ⑥ , ,国恒亡。 ⑦曹刿认为战前必须取信于民的句子: , , 。 5.名著阅读(6分) “我走进了另一间屋子,但是马上就要退出来,差点被一种可怕的臭气熏倒。我的向导催促我走进去,悄悄地告诉我:不要得罪他们,他们会恨你入骨,因此吓得我连鼻子都不敢堵。这个房间里的设计家是学院里资格最老的学者,他的面孔和胡子都是淡黄色的;手上、衣服上都涂满了污秽。我被介绍给他的时候,他紧紧地拥抱我,当时我多么想找一个借口谢绝他这种亲热的礼仪啊。他自从到科学院工作以来,就是研究„„” (1)选段节选自 (国) (作家)的作品《 》。句中的“我”是 (人物名)。(2分) (2)这里的科学家搞什么实验?这个实验有科学根据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4分)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右边是小明同学在学校环境保护宣传月所收集到的图片。 【材料二】2011年我国西部地区旱情严重,导致土壤表层墒情不足,农业受灾严重,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持续偏高。干旱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程度重是本次干旱发生发展的主要特点。 【材料三】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峰会已于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举行。一些世界最大的公司联合起来“紧急呼吁”各国政府行动起来,针对气候变化达成“稳健、公平和有效的协议”。 (1)结合材料一,请你替图中那只站在树桩上的小鸟写一段话(写给人类)。(2分) (2)请结合材料二及材材料三,写出你的探究结果。(不少于两点,2分) (3)结合“气象物候”专题,请你探究造成材料三中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少于两点,2分) (4)在学校环境保护宣传月中,宣传部收到下面三则标语,请你从中选择最合适的一条作为学校条幅挂在大门前,并写出你选择的理由。(2分) ⑪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⑫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⑬愿君莫伸折枝手,鲜花亦自有泪滴。 选择: 理由: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王安石的《钟山即事①》,回答下面问题。(6分)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②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①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②相对:对着山。 7.⑪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2分)

⑫请赏析“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中的“绕”或“弄”字。(2分) ⑬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二)文言文阅读《管仲破厚葬》,完成8-11题(14分) 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③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③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④戮:侮辱。 8.⑪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齐国好厚葬( ) ②布帛尽于衣裘( ) ③桓公患之 ( ) ④厚葬之风休矣( ) 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则”与“布帛尽则无以为蔽”句中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入则无法家拂士 B.战则请从 C.至则无可用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2分) 未 几 厚 葬 之 风 休 矣。 1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⑪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⑫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11.用自己的话说说厚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 (三)阅读《天才的水利工程师——河狸》一文,完成文后12-14题。 ①你知道会拦河筑坝、开凿运河的动物吗?在北半球森林河谷中生活着一种半水栖的哺乳动物——河狸,它能根据栖息环境 的变化与自身活动的需要,拦河筑坝、开凿运河,改善居住环境,以适应生存的需要。 ②河狸又名海狸,是一种大型的啮齿类动物。河狸的身体肥胖溜圆,拖着一条扁平的披有细小鳞片的椭圆形大尾,足趾间生长有宽阔的蹼,使河狸成为水中蛟龙,游泳、潜水无一不精。它们全身披以粗长的针毛和浓密的绒毛,在林缘河岸挖洞穴居。河狸能根据栖息地水位的变化,伐树拦河,修筑堤坝,以保持生活区稳定的水位,堤坝可长达数十米;为了活动与取食的需要,它们常挖掘数十厘米宽,通行无阻的小运河,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水利工程师。河狸的居室多在岸边或孤岛上,通常洞穴有数个出入口,其中至少1~2个藏在水面以下,从而既能水陆两路出入自如,又有利于隐蔽。 ③与大多数啮齿动物一样,河狸白天躲在舒适的洞穴中睡大觉,夜幕降临后才精神抖擞地外出活动觅食。杨、柳、榆的树皮和嫩枝,灌木的枝叶和水生植物,都是河狸餐桌上的佳肴。冬季来临前,它们将树枝、树皮堆放在洞穴旁或深藏于洞中,以备严冬时节享用。 ④河狸毛皮光亮、结实保暖,是上等的裘皮原料,其鼠蹊部的香腺分泌物“河狸香”,是名贵的香料。河狸的繁殖能力远不如多数啮齿动物,它们每年繁殖一次,每胎平均仅产2~3仔,其种群的增长速度十分缓慢。 ⑤保护河狸,为它们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是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2.阅读完文章后,请你概要谈谈为什么说河狸是“天才的水利工程师”。

13.文章第④段划线句中加点字“仅”能否省略?请说明理由。 14.文章第⑤段说“保护河狸,为它们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是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全文和自己的生活所知,你认为我们可以为河狸提供哪些“适宜的生存环境”?

(四)阅读《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一文,完成文后15-17题。 ①人生烦恼无数。 ②先贤说,把心沉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先贤的话,像扔进水中的石头,先贤甚至什么都没想,就沉静下来了,而芸芸众生,在听得“咕咚”一声闷响之后,烦恼便又涟漪一般荡漾开来。 ③真是层出不穷。 ④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结果是,有烦恼的依旧难消烦恼,不幸福的仍然难得幸福。 ⑤烦恼永远是寻找幸福的人命中的劫数。 ⑥寻找幸福的人,有两类。一类像是在登山,他们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山顶,于是,气喘吁吁,穷尽一生去攀登。却发现,永远登不到顶,最终也看不到头。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幸福这座山,原本就没有顶没有头。 ⑦另一类人也像在登山,但他们并不刻意要登到哪里。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流岚,赏赏霓虹,吹吹清风,心灵在放松中,得到某种自足。尽管不得大愉悦,然而这些琐碎而细微的小自在,萦绕于心扉,一样芬芳身心,恬静自我。 ⑧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本质的价值。 ⑨有的人本来幸福着,却看起来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却看起来很幸福。 ⑩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真切,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⑾所以人生的烦恼实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⑿这个世界,为什么烦恼的都有。为权,为钱,为名,为利。人人行色匆匆,背着这个沉重的布囊,装得越多,牵累得也就越多。 ⒀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着人生的幸福。然而,就像卞之琳《断章》诗所写的那样,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 ⒁其实,谁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感受在别人心里。 15.这篇文章阐述的主要道理是什么? 16.阅读⑥⑦两段思考作者如何形容“寻找幸福的人”的?给你怎样的启示? 17.第⑨段“有的人本来幸福着,却看起来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却看起来很幸福。”如何理解?请举例分析。 (五)阅读《难忘那一缕生命的馨香》,完成18-21题(20分) ①2010年12月31日凌晨,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消息传来时,新一轮的冷空气正席卷神州大地,瑟瑟寒风中,大片的雪花正在漫天飘飞,路旁的松树、冬青的枝叶也低垂着。 ②史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读他的第一篇文章是《我与地坛》。在这篇文章里,史先生从自身出发,对存在的信念与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思考,文中的母子情深令人动容。在文章里,他坦承当初的颓废与迷茫,“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地坛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平静地回顾当初的心理挣扎,“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他这样阐述自己最初的写作动机,“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他的写作状态近乎痴迷,“中了魔了,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写,哪一个人可以让你写成小说„„”像一位邻家大哥把真实的心迹娓娓道来,把真切的心灵感悟与千万读者分享。《我与地坛》带给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与生命价值的触动,是亲切而深刻真实的。 ③由于多年来病痛缠身,史铁生的文学创作从自身经历出发,直面死亡,逐渐升华出对心灵的真正探索和诘问。《活着的事》、《写作的事》、《病隙碎笔》和《我的丁一之旅》无不深具哲思。 ④“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于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求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这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对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