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密码》之陕西文博深度游(二)

合集下载

陕西历史博物馆生僻字有哪些?

陕西历史博物馆生僻字有哪些?

走进历史博物馆,再也不怵那些生僻字了有没有过这样一种感受,“博学多才”的你,走进博物馆后突然变成半文盲了,看着那一个个陌生的文字,自己仿佛变成了刚识字的小孩。

说到这里,你心里可能会很不服气。

那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吧。

鬲、觥、斝、鬶、盉、簋、銙、鞓……如果这是考题,你能得几分呢?先来看下答案压压惊吧!现在,很多博物馆并没有给文物的名称标上对应的拼音,所以参观是时候遇到带有生僻字的文物,往往都是一头雾水。

本来看着文物还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看名字那感觉瞬间烟消云散,完全不知道放在你面前的是什么东西了。

这种来自文字的折磨也是让人很无奈啊。

下面,我们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带有生僻字的文物,看看如果没有介绍,大家是否认识并了解其用途呢?陶鬶: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3000年至2100年,姜寨遗址中的龙山文化时期)器物,西安临潼区姜寨出土。

这件陶鬶边缘弧度优美、厚度轻薄,令人惊叹!琱生鬲: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中叶至前771年),解放前在陕西省扶凤县出土。

内有铭文“琱生作文考仲尊鬲,琱生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凤柱斝:1973年陕西省岐山县贺家村出土,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至前11世纪)器物,原器通高41厘米,口径19.5厘米,重2.9公斤,为国内较为罕见造型商周青铜器。

因两个立柱上各铸有一只高冠凤鸟而得名。

器物下方有三个三棱锥足,器底略向外鼓,腹侧铸有一只兽形柄,整体造型大方稳重,呈现一种祥瑞之气。

日己觥:1963年陕西省扶风县齐家村出土,通高32厘米,通长33.5厘米,腹深12厘米,为西周中期(公元前10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器物,盛酒器。

该器物设计独具匠心,外观庄重大方,制作精巧奇异,全身布满浮雕纹样,极为华美,为西周青铜器的典范之作。

看了介绍,是不是都一目了然了呢!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希望有一本这样的文物字典呢?《中国历史密码》就是这样的一本文物字典,有了它,下次再遇到文物生僻字时,就不会再发怵。

游陕西历史博物馆之心得体会

游陕西历史博物馆之心得体会

游陕西历史博物馆之心得体会游陕西历史博物馆之心得体会1 为了让同学们增长见识、拓展视野,我们管理学院实践部精心组织了一次参观杭州历史博物馆的活动,让大家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历史创造了现在的西安,激发自己对于西安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西安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悠久。

陕西历史博物馆分为三个展馆,第一展馆:第一单元《人猿揖别》,距今115万年前的先民遗存,第二单元《凤鸣岐山》,西周王都的丰富遗迹,第三单元《东方帝国》,秦帝国以兵马俑为代表的文物;第二展馆:第四单元《大汉雄风》,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第五单元《冲突融合》,陕西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丰富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第三展馆:第六单元《盛唐气象》,中国古代鼎盛时期隋唐时代典型遗存,第七单元《告别帝都》,展示唐以后作为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

基本陈列精选的2023余件珍贵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西周王都兴起与拥有的青铜器,反映秦扫六合统一天下的青铜剑、兵马俑等,以及显示秦汉建筑构件、大型瓦当,民族大融合文化遗存、佛教东渐的宗教文物,还有反映盛唐繁荣景象的唐代金银器和唐三彩等等,并配以遗址模型、图表、照片等辅助展品,系统展现自115万年前至1840年期间陕西地区的悠久古代历史和文化。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周、秦、西汉、隋唐几个盛期都是在陕西地区建都的,所以该陈列以这几个时期为重点,反映了陕西地区古代文化,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我们把参观的时间选在周末,以便更多的同学参加进来。

22日早上8点,我们准时集合出发,出发之前做了细致的安排,任何离开或有事的人需要通知负责人,不得擅自行动。

在到达目的地之后,我们先合了影,然后便开始参观了。

在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认真仔细的观看展览作品,参观文物古迹,秩序井然,没有出现大声喧哗等不好的现象,毕竟我们出门后不只代表自己一个人,也代表着自己的学校的形象,从我们身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修养。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不能错过的国宝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不能错过的国宝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不能错过的国宝来陕西游玩的攻略中,90%以上都提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必打卡之一。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馆藏文物高达171.795万件(组)。

1996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进行评鉴、定级,共有762件(组)文物评定为一级文物,其中十八件(组)被评定为国宝级,居中国博物馆前列。

《中国历史密码》一书中,对这18件国宝做了详细介绍,除此之外,更多关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西安碑林文物等,在《中国历史密码》一书中,均有详细介绍。

那这些不能错过的国宝都有哪些呢?1、镶金兽首玛瑙杯是迄今发现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2、旟鼎旟鼎承袭商代圆鼎风格,造型厚重庄严,纹饰十分精美,所刻铭文是研究周初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具有珍贵的历史及艺术价值,加之铸刻时代明确,被公认为周康王时的标准器,是一尊著名的西周时期的国宝。

3、五祀卫鼎五祀卫鼎是研究西周中期社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第一手资料,对史学界和法学家都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4、多友鼎多友鼎的腹内壁铸铭文二十二行,记载了西周反击猃狁侵犯的一场战争,是重要的上古文献,对于研究匈奴史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5、皇后之玺此印形制与印文与汉制相合,为汉皇后吕雉之物,是汉代皇后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弥足珍贵。

6、鎏金银竹节熏炉熏炉原为未央宫之物,后来被赏赐给汉武帝姊阳信长公主家。

中国古代香炉,以汉晋间流行的博山炉最为精美,而此炉又为所见博山炉中最精美者,是古代罕见的艺术品。

7、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明皇杂录》载,唐玄宗在宫中驯养舞马四百,每年八月初玄宗生日时,舞马身披锦绣,按着“倾杯乐”的节拍,跳舞祝寿,高潮时,跃上三层高的板床旋转如飞。

银壶舞马形象与史料记载相互印证,是难得的文物珍品。

8、客使图画面中共有六位人物,前三位是唐朝鸿胪寺官员,均着初唐朝服,呈三角状站立。

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时,谁能给你答疑解惑?

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时,谁能给你答疑解惑?

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时,谁能给你答疑解惑?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和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和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地址或社会公共机构。

作为增加见地、同意教育的途径,参观博物馆不可幸免地也会碰到各类问题,以陕西最知名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除聘请导游,还能够租借讲解器,可是以陕历博的客流量,恐怕不见得能专门快租到讲解器,更别说请导游了。

这时,还有一个方法,确实是带一本《中国历史密码》。

它能够告知你一些器物的利用方式;
一些生僻字的读音,你不用再参观文物的同时还不断去查电话;一些字词也给出了说明,配合文物学习,经历加倍深刻;
关于文物的工艺介绍,你会明白一件看似普一般通的器物,它究竟宝贵在哪里;
还能够用电话扫一扫文物旁附带的二维码,了解更多文物背后的文化;
《中国历史密码》远不止这些。

这本书以介绍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代表性文物为主,将传统书籍和互联网技术结合,给予每件文物专属的二维码“芯片”,多维度还原中华历史文明,让文物开口说话,也让更多历史基础薄弱的游客能够更好地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

同时,陕西的民众能够把它当做了解家乡,增加见闻的案头读本,文博爱好者能够把它作为入门教材,总之,拿到一本《中国历史密码》,你就会发觉,你找到了一条通往几千年前的光阴隧道。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导游词范文(2篇)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导游词范文(2篇)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导游词范文陕西汗青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市内的一座国度级综合性汗青类大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拥有当代化的办法的大型国度级博物馆。

被誉为“古都明珠,中原宝库”的陕西汗青博物馆是展示陕西汗青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汗青博物馆建成后,齐集珍藏陕西地域出土的贵重文物____万余件。

大多为汉唐文物,对付看惯了明清文物的喜爱者来说,是一大特色。

较量典范的藏品有以下八大类:青铜器、唐代墓葬壁画、历代陶俑、历代陶瓷器、历代建材、汉唐铜镜、金银玉器、历代钱币。

西安自古帝王都,汗青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很是富厚。

形成了陕西奇异的汗青文化风采。

陕西汗青博物馆建成后,齐集珍藏陕西地域出土的贵重文物____万余件五祀卫鼎。

较量典范的藏品有以下八大类:青铜器已登录注册的有____多件。

藏品期间上起商周,下止秦汉。

种类有礼器、乐器、武器、车马器、糊口用品和出产器材。

个中最为典范的商周青铜器,很多器物(如多友鼎、师献鼎等)上铸有史料代价很高的铭文。

造型较为典范的有先周凤柱受、西周牛尊、它较、战国鸟盖部壶和汉彩绘雁鱼灯等。

唐代墓葬壁画____多幅,画面面积____多平方米。

是____年至____年先后从陕西关中地域____座唐墓里揭取的。

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亲国戚和朝廷重臣。

画面内容有四神、仪卫、构筑、打猎、糊口及唐与四邻的友爱交往等。

是反应唐代社会的重要形象资料。

历代陶俑已注册的有____多件。

藏品期间包罗秦、汉、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

质地有陶、彩绘陶、釉陶和三彩。

艺术形象有文武官员、甲士侍卫、男仆女婢、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镇墓兽和马、骆驼等各类动物。

历代陶瓷器已注册的有____多件。

有史前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汉代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窑青瓷等。

器物种类包罗糊口用品、文具和殉葬明器等。

历代建材已注册的有____多件。

藏品期间上起两周秦汉,下至唐宋明清。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展品介绍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展品介绍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展品介绍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

作为一座以展示陕西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一直致力于收藏、展示和研究陕西的历史文物,为观众提供了深入了解陕西历史文化的机会。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秦汉馆是博物馆的重要展区之一,主要展示了秦汉时期的历史遗物和文物。

在秦汉馆的展厅里,观众可以看到大量的秦汉时期的器物、壁画、铜器、玉器、青铜器、金器等文物,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生活风貌,还反映了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展览介绍:1.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代艺术瑰宝之一。

这些兵马俑都是秦始皇陵的守护神,以保护秦始皇的陵墓免受侵犯。

从兵马俑的制作工艺、造型等方面来看,都展现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观念,具有很高的考古和艺术价值。

2.秦代陶俑在秦汉馆中,还展示了大量的秦代陶俑。

秦代陶俑是中国古代陶俑的代表之一,它们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形象生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工作、娱乐等方面的态度和观念。

观众可以通过观看这些秦代陶俑,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生活习俗,感受到秦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

3.汉代青铜器汉代青铜器也是秦汉馆的重点展品。

这些青铜器制作精美,线条流畅,纹饰繁复,体现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追求。

青铜器是古代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器物,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用品的审美情趣和品味。

4.秦汉壁画秦汉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代表之一,它们以其色彩斑斓、内容丰富、形象生动而备受世人瞩目。

在秦汉馆的展厅中,观众可以欣赏到大量的秦汉壁画,这些壁画不仅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社会、宗教等方面的情景,还反映了当时的绘画艺术水平和审美观念,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5.汉代玉器汉代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的代表之一,它们的制作工艺精湛,形态优美,纹饰繁复,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玉器的喜爱和追求。

你永远不知道陕西历史文化的渊源——陕西文物藏宝图

你永远不知道陕西历史文化的渊源——陕西文物藏宝图

你永远不知道陕西历史文化的渊源——陕西文物藏宝图陕西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大约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开始制造和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采集果实和狩猎鸟兽。

1963年发现的“蓝田猿人”,是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为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

约三四万年前,关中地区的原始人类逐步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1953年发现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就是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公社的一座定居村落。

陕西是远古文化的摇篮之一。

陕西从西周起,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周族是陕西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

周人以周原为活动中心后,就有了文字记事,把卜辞和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刻在骨片上,后来又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

周代的古阴阳历,就是我国最早的历法。

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等都记录印证了博大精深的陕西古代文化,其中已开发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就展现了一个巨大地下雕塑艺术宝库,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

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有九个大一统王朝,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精神气韵。

旅人走马观花地游览未必能品出,西安是有名的旅游城市,文物古迹众多,素有“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的美称。

今天小编就为你送上一幅陕西文物藏宝图,来陕西旅游再也不怕错过啦。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图文出处《中国历史密码》)它是唯一一件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的唐三彩。

西安地区出土的大量唐代表现乐舞艺术的陶俑与众多的文献资料一起,为人们再现了那个伟大时代震撼人心的乐舞之声。

它穿越时空,久久回荡在历史的各个角落里。

直到现代,当人们看着这个驼背上的乐队时,耳边又似乎回响起了盛唐时期那优美的歌声和动人的旋律。

虽经地下埋葬一千三百多年,出土时仍光彩夺目。

唐代兽首玛瑙杯(图文出处《中国历史密码》)1970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兽首玛瑙杯选用的材料是一整块世间罕有的带条纹状的红玛瑙,玛瑙两侧为深红色,中间为浅红色,里面是略呈红润的乳白色夹心,色彩层次分明,鲜艳欲滴,本身就已是极为罕见的玉材。

《中国历史密码》之陕西文博深度游(三)

《中国历史密码》之陕西文博深度游(三)

《中国历史密码》之陕西文博深度游(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物为证,可以辩史实。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故事,身上都承载、浓缩了所处时代的科技物质特征和历史人文精神。

《中国历史密码》遴选出陕西历史博物馆及陕西境内代表性、典型性的精华文物遗迹,通过这些文物来诉说历史、人文、科技、经济、技术发展。

还原中华文明风貌的历史变迁。

本文从《中国历史密码》一书中精选20件珍贵文物,带领大家深度游览陕西历史文化。

11、石鼓山牺尊石鼓山牺尊是西周器物,2013年12月29日出土于在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墓地。

一次出土两件,形制相同,但大小各异。

牺尊造型是综合多种动物形象的瑞兽,除腿部无纹饰外,其他部位布满夔龙纹、凤鸟纹、兽面纹、双身共首的蛇纹和窃曲纹等精美纹饰。

整件器物厚重精致,风格奇特,是游客最喜爱、最呆萌可爱的青铜器物。

12、牛尊牛尊是西周中期(前10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的器物,盛酒器。

1967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贺家村。

通体为牛型,盖把手为一虎站立于牛背,牛尾作器把手,牛腹部用来盛酒,牛嘴伸舌作流用来倒酒,是西周中期一件实用且美观的盛酒器。

整器设计匠心独运,造型雄健生动,纹饰华美流畅,为西周青铜艺术之精品。

13、鸟盖瓠壶(一级文物)战国时期(前475年至前221年)的青铜酒壶,与祀天有关的重要酒器,是国家一级文物。

通高32.6厘米,口径6厘米,圈足径8.8厘米,最大腹围39.7厘米。

1967年在陕西省绥德县一废品收购站中偶然发现。

器盖呈伏鸟状,尖喙有冠;器身为瓠形,侧颈鼓腹,圈足;有双首龙形鋬,以链与盖相连;腹饰浮雕状蟠螭纹带六道。

瓠瓜造型的青铜壶较为少见,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

14、蟠虺纹提梁铜盉(一级文物)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战国(前475年至前221年)青铜酒器,一级文物。

铜盉直口、矮颈、扁球体腹。

足部为三立鹰形,盉盖上有环形钮,钮上有大小相次的套环连接在提梁上。

器腹一侧有半蹲张口虎形流与器腹相通,器盖四周及颈部饰以变形云纹和叶纹,腹部饰有云雷纹衬底的蟠虺纹,连接盖链的两大铜环上均饰云雷纹,整体纹饰纤细密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密码》之陕西文博深度游(二)
陕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中国历史密码》一书从陕西历史博物馆3000多文物中精挑细选200多件最具代表性的文物,100多则历史故事和人物介绍,从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外到馆内,又从馆内到大秦岭风光、隐士文化,到西安碑林诸国宝藏品,到西安城墙风风雨雨,到陕西的饕餮美食等等。

本文从《中国历史密码》一书中精选20件珍贵文物,带领大家深度游览陕西历史文化。

4、陶鬶
新石器时期晚期器物(约公元前3000至2100年,姜寨遗址中的龙山文化时期)器物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姜寨遗址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以薄硬光黑为特色的陶器这件陶鬶的边缘弧度之优美厚度之轻薄让人惊叹。

5、玉人头
玉人头于2012年出土于陕西省神木县(今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石峁遗址,国家一级文物。

公元前2300年至前1800年龙山文化晚期遗存,最早的玉器装饰品,玉雕侧面人头像鼻梁隆起,五官比例准确,目光平视。

这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唯一一个以人为雕刻对象的玉器。

从其工艺可以看出当时玉器加工己经采用了开片钻孔和抛光技术,为石峁遗址玉器中的精品之作。

6、函皇父鼎(国宝级)
函皇父鼎是西周晚期(前9世纪至前771年)周厉王时期器物,1933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上康村西周铜器窑藏。

器物通高58厘米、口径49厘米、腹深27厘米,重31. 5千克,立耳蹄足,腹壁稍外鼓,颈及腹均饰卷鼻兽纹。

内壁一侧铸铭文37字。

铭文书写笔道圆润,结构和谐,静中寓动,雄阔刚健,韵味十足。

7、五祀卫鼎(国宝级)
西周中期(前10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器物。

1975年2月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京当公社董家村1号西周铜器窖藏。

该鼎腹内壁铸铭文19行207字,记录了一件因为土地补偿引起的违约案件的处理过程,是研究西周中期社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第一手资料,对史学研究和法学研究都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铭文中有确切纪年,因此五祀卫鼎是判断西周中期青铜器的标准器,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国宝级文物。

8、饕餮纹分铛鼎
1972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桃下村,为商代晚期器物,该鼎是一件比较特别的青铜器,上部为鼎形,下部为鬲形,是介于鬲和鼎之间的一种炊具,突出的鬲足不仅使饕餮纹变得立体精致,也增大鼎的受热面积,提高炊煮效率该鼎纹饰凶猛庄严,结构严谨,制作精美,境界神秘,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

9、西周旟鼎(国宝级)
西周早期器物,1972年出土于陕西省眉县杨家村。

通高77厘米,
口径56.5厘米,重达78.5千克。

造型敦厚雄伟,纹饰庄重神奇,鼎腹内壁上铸有28字铭文,大意为:“某年八月初,王姜将原赐予师栌的土地收回,转赐给旟,旟便做此鼎纪念。

”该器物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同时被公认为周康王时的标准器,为国宝级文物,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10、师丞钟
西周中期器物,为古代敲打乐器,1974年出土于扶风县黄堆镇强家村西周青铜器窖藏,通高76.5厘米,甬长25.5厘米,铣间43厘米,鼓间29.5厘米,舞修35.5厘米,舞广25厘米,重90千克在器物表面饰有兽面纹云纹鸾鸟纹大窃曲纹斜角双头兽纹等多种纹饰物在钲间和鼓部左侧共有铭文48字这件青铜器是迄今为止国内收藏最大的一件西周青铜钟。

以上文物介绍均摘自《中国历史密码》,一本书了解陕西,一本书读懂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