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及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原文及译文解析

合集下载

杂诗 唐代独孤及诗作

杂诗 唐代独孤及诗作

杂诗唐代独孤及诗作
杂诗,唐代独孤及诗作。

独孤及,字至之,河南洛阳人。

唐朝官员、文学家、思想家。

以下为独孤及的《杂诗》原文及注释:
《杂诗》
唐独孤及
季月当泛菊,栽培园中英。

孤根在何处,亦并忘幽独。

但见金花鲜,又复玉叶绿。

良朋尽如此,所嗟非故人。

忽闻黄鸟鸣,方思故园春。

愿君如昔日,莫弃芳菲辰。

注释:
1.季月:指九月。

《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当泛菊:指
当在菊花中泛舟。

2.忘幽独:忘掉自身的孤独。

幽,隐微。

独,《广雅》:“独,单也。


3.金花:指菊花。

4.玉叶:指绿叶。

5.非故人:不是从前的朋友。

6.黄鸟:即黄雀。

曹植《赠白马王彪》:“翩翩我公子,所至如宾客。

何言
不杀降,杀之焉足快?然我在隐中来,宵行涂上会。

故涂不遐通,改辕从两轨。


故园:指故乡。

7.芳菲辰:花草芳香的季节。

辰,时也。

《诗经·小雅·甫田》:“以我齐
明,与我琴瑟,以迎皇王于尔士矣。

”毛传:“时也。

”均以辰指时、时令。

古诗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翻译赏析

古诗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翻译赏析

古诗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翻译赏析文言文《康保裔,河南洛阳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康保裔,河南洛阳人。

祖志忠,讨王都战没。

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

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

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

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

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

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

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

”遂决战。

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

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

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

上恻然曰:“尔父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

”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

”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

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

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

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北史·隋文献皇后独孤氏》原文及译文

《北史·隋文献皇后独孤氏》原文及译文

?北史·隋文献皇后(huánghòu)独孤氏?原文及翻译北史原文(yuánwén):隋文献皇后(huánghòu)独孤氏,讳伽罗,河南洛阳人,周大司马、卫公信之女也。

信见文帝有奇表,故以后妻焉。

帝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

后姊为周明帝后,长女为周宣帝后;贵戚之盛,莫与为比,而后每谦卑自守。

及周宣帝崩,隋文居禁中,总百揆。

后使李圆通谓文帝曰:“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及帝受禅,立为皇后。

突厥尝与中国(zhōnɡ ɡuó)交市,有明珠一箧,价直八百万,幽州总管殷寿白后市之。

后曰:“当今戎狄屡寇,将士罢劳,未假设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

〞百寮闻而毕贺。

帝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

使宫官伺帝,政有所失,随那么匡谏,多所弘益。

候帝退朝而同反宴寝,相顾欣然。

后姑子都督崔长仁犯法当斩,文帝以后故免之。

后曰:“国家之事,焉可顾私!〞长仁竟坐死。

异母弟陀以猫鬼巫蛊咒诅于后,坐当死。

后三日不食,为之请命曰:“陀假设蠹政害民者,不敢言。

今坐为妾身,请其命。

〞后颇仁爱,每闻大理决囚,未尝不流涕。

然性尤妒忌(dùjì),后宫莫敢进御。

尉迟迥女孙有关色,帝于仁寿宫见而悦之,因得幸。

后伺帝听朝,阴杀之。

上大怒,单骑从苑中出,入山谷间三十余里。

高颍、杨素等追及,帝太息曰:“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高颍曰:“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帝意少解,驻马良久,夜方还宫。

后自此意颇折。

初,后以高颍是父之家客,甚见亲礼。

至是,闻颍谓己为一妇人,因以衔恨。

又以颍夫人死,其妾生男,益不善之,渐加谮毁。

帝亦每事唯后言是用。

后见诸王及朝士有妾孕者,必劝帝斥之。

时皇太子多内宠,妃元氏暴薨,后意太子爱妾云氏害之,由是讽帝,黜高颍,竟废太子立晋王广,皆后之谋也。

仁寿二年八月甲子,其夜,后崩于永安宫,时年五十九,葬于太陵。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二?〕译文:隋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河南洛阳人,是北周大司马卫国公独孤信的女儿。

《隋书·杨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隋书·杨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隋书·杨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隋书·杨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隋书·杨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隋书·杨素传》原文及翻译隋书原文: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人也。

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世人多未之知,唯从叔祖深异之,每谓子孙曰:“处道当逸群绝伦,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

”善属文,工草隶。

拜御史大夫。

上方图江表。

及大举伐陈,以素为行军元帅。

军至流头滩,陈将戚欣,以青龙百余艘、屯兵数千人守狼尾滩,以遏军路。

其地险峭,诸将患之。

素曰:“胜负大计,在此一举。

”乃以夜掩之。

素亲率黄龙数千艘,击之,欣败走。

悉虏其众,劳而遣之,秋毫不犯。

浙江贼帅高智慧自号东扬州刺史,兵甚劲。

素击之。

智慧逃入海,素蹑之。

智慧遁守闽越。

先是泉州人王国庆杀刺史刘弘据州为乱诸亡贼皆归之自以海路艰阻非北人所习不设备伍素泛海掩至国庆遑遽弃州而走素分遣诸将,水陆追捕。

乃密令人谓国庆曰:“尔之罪状,计不容诛。

唯有斩送智慧,可以塞责。

”国庆于是执送智慧,斩于泉州。

自余支党,悉来降附,江南大定。

突厥达头可汗犯塞,以素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出塞讨之。

先是,诸将与虏战,每虑胡骑奔突,皆以戎车步骑相参,骑在其内。

素谓人曰:“此乃自固之道,非取胜之方也。

”于是悉除旧法,令诸军为骑阵。

达头闻之大喜。

因下马仰天而拜,率精骑十余万而至。

素奋击,大破之,达头被重创而遁,杀伤不可胜计,群虏号哭而去。

素多权略,乘机赴敌,应变无方,然大抵驭戎严整,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贷。

素时贵幸,言无不从,其从素征伐者,微功必录,至于他将,虽有大功,多为文吏所谴却。

故素虽严忍,士亦以此愿从焉,还京师,因从驾幸洛阳,以素领营东京大监。

卒官。

(选自《隋书·杨素传》,有删改)译文:杨素字处道,是弘农华阴人。

杨素年少时豪放不羁,胸有大志,不拘小节,当时的人大多不了解他,只有堂叔认为他很卓异,常对儿孙们说:“处道必将超群绝伦,成为非凡的人才,不是你们所能赶得上的。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旧唐书李暠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旧唐书李暠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旧唐书李暠传》原文及翻译旧唐书原文:李暠,淮安王神通玄孙,清河王孝节孙也。

暠少孤,事母甚谨。

睿宗时,累转卫尉少卿。

丁忧去职,在丧柴毁,家人密亲未尝窥其言笑。

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往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

俄入授太常少卿,三迁黄门侍郎,兼太原尹,仍充太原已北诸军节度使。

太原旧俗,有僧徒以习禅为业,及死不殓,但以尸送近郊以饲鸟兽。

如是积年,土人号其地为“黄坑”。

侧有饿狗千数,食死人肉,因侵害幼弱,远近患之,前后官吏不能禁止。

暠到官,申明礼宪,期不再犯,发兵捕杀群狗Q,其风遂革。

久之,转太常卿,旬日,拜工部尚书、东都留守。

开元二十一年正月,制曰:“继好之义,虽属边鄙;受命以出,必在亲贤。

事欲重于当时,礼故崇于殊俗,选众之举,无出宗英。

工部尚书李暠,体含柔嘉,识致明允,为公族之领袖,是朝廷之羽仪。

金城公主既在蕃中,汉庭公卿非无专对,有怀于远,夫岂能忘,宜持节充入吐蕃使,准式发遣。

”以国信物一万匹、私觌物二千匹,皆杂以五彩遣之。

及还,金城公主上言,请以今年九月一日树碑于赤岭,定蕃、汉界。

树碑之日,诏张守珪、李行袆与吐蕃使莽布支同往观焉。

既而吐蕃遣其臣随汉使分往剑南及河西、碛西,历告边州曰:“两国和好,无相侵掠。

”汉使告亦如之。

以暠奉使称职,转吏部尚书。

时吏部告身印与曹印文同,行用参杂,难以区分,暠奏请准司勋兵部印文例,加“官告”两字,至今行之。

暠风仪秀整,所历皆以威重见称,朝廷称其有宰相之望。

累封武都县伯,俄为太子少傅。

病卒,年六十余,赠益州大都督。

——《旧唐书·李暠传》译文:李暠,淮安王神通的玄孙,清河王孝节的孙子。

李暠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侍奉母亲非常谨慎。

唐睿宗的时候,多次升迁转任卫尉少卿。

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间因为悲伤过度骨瘦如柴,家人及关系密切的亲属从不曾看见他说笑。

开元初年,任汝州刺史,管理严格简朴,州县一派肃然。

和他的哥哥李昇、弟弟李晕,感情尤其深厚。

又一首独孤及全诗注释及译文

又一首独孤及全诗注释及译文

又一首独孤及全诗注释及译文又一首独孤及全诗注释及译文:
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

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

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

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

——唐·独孤及《送虢州王录事之任》
这首诗的译文大致如下:
我称赞你文章出众,当年志向高远。

可惜时光飞逝匆匆白了头,宦海一生却官位轻微。

如果没有遇到明主就勿露锋芒,安于低位不要抱怨劳苦。

如果遇到难办的值得做的大事,就发挥自己的才干好好的做一番吧!
胶漆常投分,荆蛮各倦游。

帝乡今独往,沟水便分流。

甘作远行客,深惭不系舟。

思君带将缓,岂直日三秋。

——唐·独孤及《将赴京答李纾赠别》
这首诗的译文大致如下:
胶漆常被分开投掷,我和你都已经厌倦了常常的离别。

如今我独自前往帝都,像是沟水的流动被拆散了。

我甘心做一个远行的客人,但深感羞愧未能与你同拥舟楫。

谓子文章达——唐·独孤及《送虢州王录事之任》
一经俄白首——唐·独孤及《送虢州王录事之任》
奕赫连丝衣——唐·独孤及《酬梁二十宋中所赠兼留别梁少府》
独孤及的著名作品有很多,比如:《琅琊山述》、《吴季子札论》、《和题藤架》、《佛顶尊胜陀罗尼幢赞》、《唐故大理寺少卿兼侍御史河南独孤府君墓志铭》、《招北客文》、《直谏表》、《策贤良问》、《客舍月下对酒,醉后寄毕四耀》等。

独孤及的诗文作品多以文笔优美、构思巧妙、气势磅礴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独孤及)全诗赏析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独孤及)全诗赏析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独孤及)全诗赏析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唐】独孤及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

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

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

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

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作者简介】
独孤及(725~777) 。

唐代散文家。

字至之。

河南洛阳人。

幼年丧父,得母长孙氏教导,7岁诵
孝经
,后遍读五经,重大义而不为章句之学,有“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
的志向。

年20馀,游汴州(今河南开封)、宋州(今河南商丘)间,与贾至、高适辈交往.天宝十三载(754),举洞晓玄经科,授华阴尉。

房琯许为非常之才,李华、苏源明许为词宗。

安史乱起,避难江南。

代宗时,召为左拾遗,历任礼部、吏部员外郎,出为濠、舒两州刺史,有善政。

逝世於常州刺史任上。

谥号“宪”。

垂花坞醉后戏题(赋得俱字韵)(独孤及作品)原文、翻译及注释

垂花坞醉后戏题(赋得俱字韵)(独孤及作品)原文、翻译及注释

垂花坞醉后戏题(赋得俱字韵)唐代:独孤及紫蔓青条拂酒壶,落花时与竹风俱。

归时自负花前醉,笑向鲦鱼问乐无。

译文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

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家业在灾年中荡然一空,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东。

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骨肉逃散在异乡道路中。

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漂泊无踪如断根的秋蓬。

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注释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

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白幼文,贞元十四、五年(798—799年)间任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主簿。

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白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

符离:在今安徽宿县内。

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

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

白氏祖居曾在此。

时难年荒:指遭受战乱和灾荒。

荒,一作“饥”。

世业:祖传的产业。

唐代初年推行授田制度,所授之田分“口分田”和“世业田”,人死后,子孙可以继承“世业田”。

羁旅:漂泊流浪。

寥落:荒芜零落。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此代指战争。

吊影:一个人孤身独处,形影相伴,没有伴侣。

千里雁:比喻兄弟们相隔千里,皆如孤雁离群。

辞根:草木离开根部,比喻兄弟们各自背井离乡。

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

九秋,秋天。

乡心:思亲恋乡之心。

五处:即诗题所言五处。

关于作者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

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

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孤及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原文及译文解析
独孤及,字至之,河南洛阳人。

为儿时,读《孝经》,父试之曰:“儿志何语?”对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

”宗党奇之。

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辟江淮都统李峘府,掌书记。

代宗以左拾遗召。

既至,上疏陈政曰:“陛下屡发德音,使左右侍臣得直言极谏。

壬辰诏书,召裴冕等十有三人于集贤殿待制,以备询问,此则五帝之盛德也。

然顷者陛下虽容其直,而不录其言,所上封皆寝不报。

有容下之名,无听谏之实,遂使谏者稍稍自钳口饱食,相招为禄仕。

此忠鲠之人所以窃叹,而臣亦耻之。

“今师兴不息十年矣,人之生产,空于杼轴。

拥兵者第馆亘街陌,奴婢厌酒肉,而贫人羸饿就役,剥肤及髓。

长安城中,白昼椎剽,吏不敢诘。

官乱职废,将惰卒暴,百揆隳剌,如沸粥纷麻。

民不敢诉于有司,有司不敢闻陛下,茹毒饮痛,穷而无告。

今其心颙颙,独恃于麦,麦不登,则易子咬骨矣。

陛下不以此时厉精更始,思所以救之之术,忍令宗庙有累卵之危!
“今天下唯朔方、陇西有吐蕃、仆固【注】之虞,邠泾、凤翔兵足以当之矣。

自此而往,东洎海,南至番禺,西尽巴蜀,无鼠窃之盗,而兵不为解。

倾天下之货竭天下之谷以给不用之军为无端之费臣不知其故假令居安思危自可厄要害之地俾置屯御悉休其余以粮储之资充疲人贡赋岁可以减国租半。

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使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上不能用。

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

岁饥旱,邻郡庸亡什四以上,舒人独安。

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

徙常州。

卒,年五十三,谥曰宪。

及喜鉴拔后进,如梁肃、高参、陈京、齐抗皆师事之。

性孝友。

其为文彰明善恶,长于论议。

晚嗜琴,有眼疾,不肯治,欲听之专也。

(取材于《新唐书》)
【注】仆固:漠北的少数民族。

1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5分)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使谏者稍稍自钳口饱食钳口:闭口不言
B.长安城中,白昼椎剽椎剽:杀人劫财
C.今其心颙颙,独恃于麦颙颙:充满期盼
D.及喜鉴拔后进鉴拔:区别对待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B.召裴冕等十有三人于集贤殿待制
陛下不以此时厉精更始民不敢诉于有司
C.此则五帝之盛德也D.此忠鲠之人所以窃叹
则易子咬骨矣忍令宗庙有累卵之危
1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然顷者陛下虽容其直,而不录其言
然而近来陛下虽然能容忍他们的直谏,却不采纳他们的意见
B.拥兵者第馆亘街陌,奴婢厌酒肉
掌握兵权的人只宿于馆驿,横行于街头,欺压奴婢,鱼肉百姓
C.百揆隳剌,如沸粥纷麻
百官互相诋毁攻击,如同滚沸的粥、纷乱的麻
D.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
陛下岂能对改革犹豫不决,难以舍弃旧制
1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独孤及任左拾遗,上书陈事,先扬后抑,直陈皇帝治政之弊,显其忠直之节。

B.朝廷长期征战,十年不息,百姓不能安于生产,以至于财力耗空,陷入困境。

C.朝廷吏治混乱腐败,老百姓犹如茹毒饮痛,过着困苦不安、求告无门的生活。

D.独孤及任舒州刺史时发生灾荒,邻郡人死亡十分之四以上,而舒人生活安定。

15.请结合文中独孤及的志向,谈谈你对“立志”的认识。

(6分)
16.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也谈到了“志”。

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有志矣,①,②,亦不能至也。

”(2分)参考答案
10.(5分)倾天下之货/竭天下之谷/以给不用之军/为无端之费/臣不知其故/假令居安思危/自可厄要害之地/俾置屯御/悉休其余/以粮储之资//充疲人贡赋/岁可以减国租半
【评分参考】答对2处得1分。

答错2处扣1分。

扣完为止。

11.(3分)D(鉴拔:甄别提拔)
12.(3分)D(A.介词,凭;介词,在。

B.介词,在;介词,向。

C.副词,表判断;副词,就。

D.助词,的)
13.(3分)B(“奴婢厌酒肉”意为“连奴婢都吃够了酒肉”)14.(3分)D(“邻郡人死亡十分之四以上”与文意不符,“邻郡庸亡”意为“邻郡的雇农流离失所”)
15.(6分)要点:①立志要趁年少,②立志要高远,③立志要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重
【评分参考】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4分。

语言表达2分。

意思对即可。

16.(2分)①不随以止也②然力不足者
【评分参考】每空1分。

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独孤及,字至之,(是)河南洛阳人。

(当他)是小孩子时,读《孝经》,父亲试着问他:“你的志向是什么?”(独孤及)回答说:“立身(做事),推行道义,在后世扬名。

”同宗的乡党认为他有奇才。

天宝末年,(独孤及)凭借州道高第推荐补任华阴县尉,被征召到江淮都统李峘的幕府,掌管书记。

代宗按照左拾遗的官职招(他)入朝。

(他)到(任)之后,上奏章陈说政事说:“陛下多次发布善政,让左右大臣能够直言进谏。

(您在)壬辰月(颁布)诏书,召裴冕等十三人在集贤殿待命,以备(您的)咨询顾问,这是五帝(才有)的盛
德啊。

然而近来陛下虽然容忍他们的直谏,却不采纳他们的意见,(他们)上报的奏章都被按下不答复。

(陛下您)有容忍下属(直谏)的虚名,(却)没有听取谏言的实际行动,于是让直言进谏的人渐渐闭口不言(只管)终日饱食,相互勾结(只)为了俸禄官位。

这(就是)忠诚耿直的人私下感叹,而我也为您感到羞耻(的原因)。

“如今(国家)兴兵不停(已经)十年了,人民的生产(受到影响),国库空虚。

掌握兵权的人只宿于馆驿(而不去军营中驻扎),横行于街头,(连他们的)奴婢(都)吃够了酒肉,而穷人(却)饥饿瘦弱地去服役,(被盘剥压榨得如同)层层剥皮直到骨髓。

长安城中,大白天杀人抢掠,官吏不敢查问。

官吏制度废乱,将官懈怠,士卒暴虐,百官互相诋毁攻击,(整个官场)如同滚沸的粥、纷乱的麻。

老百姓不敢向有关部门诉讼,有关部门不敢向皇上报告,(百姓就像)喝毒药、忍疼痛,走投无路,无处求告。

如今百姓内心热切期盼的,仅仅是寄希望于麦子(丰收),(如果)麦子不丰收,(百姓)就(只好)交换孩子来吃了。

陛下不在这样的(危机)时刻励精图治,开始改革,思考用来解救百姓的方法,(怎么)忍心让国家有累卵之危!
“如今天下只有北方、陇西有吐蕃、仆固的忧患,邠泾、凤翔的军队足够抵御他们了。

从这里开始,向东到海边,向南到番禺,向西到巴蜀,没有一点小小的盗乱,但军队却不撤散。

用尽天下的财力,用尽天下的粮食,来供养不打仗的军队,做无用的花费,我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假如是(为了)居安思危(以防备不测),自然可以(让军队)把守要害的地方,让(军队)屯兵驻扎防守,其余的全部都休养
生息。

用(这些节省下来的)粮食物资,充抵疲惫不堪的老百姓的赋税,(这样)可以减少一半的国家赋税。

陛下岂能对改革犹豫不决,难以舍弃旧制,使国家的灾难一天比一天加重?”
皇帝没有采纳(独孤及的意见)。

不久(他)改任太常博士,升职做礼部员外郎,历任濠、舒二州的刺史。

(独孤及在舒州做刺史时赶上)饥荒旱灾的年景,邻郡的雇农十分之四以上的流离失所,唯独舒州人生活安定。

(独孤及)因为治政突出,考核优秀,加任检校司,封为郎中,(皇帝)赏赐(他)穿紫佩金。

(后来他)改任常州(刺史)。

死(在常州任上),享年五十三岁,谥号为“宪”。

独孤及喜欢甄别提拔年轻人,如梁肃、高参、陈京、齐抗都拜他为师。

(独孤及)生性孝顺友爱。

他写文章彰明善恶,擅长论议。

(他)晚年喜欢弹琴,患了眼病,不肯医治,(是因为)想要能专注地听琴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