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名校高考语文基础复习专题资料34

合集下载

201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题汇编(精校无错版)参考答案

201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题汇编(精校无错版)参考答案

11、重庆卷 1.C(A.报—抱;B.juã—jiǎo;D.拴—栓) 2.B(惊艳:看到了非常美丽的事物而惊奇、内心 受到震动。是动词,不是“惊人的艳丽”,也不 是使动用法的“使艳惊”,而是“因艳而惊”。A. 延宕:拖延,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C.蝇营狗 苟:比喻为了追逐名利,不择手段,像苍蝇一样 飞来飞去,像狗一样的不识羞耻;D.独树一帜: 单独树立一面旗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4.B(A “尤其”和“更”重复,删掉其中的 一项。C 搭配不当,将“工作”改为“任务”。 D 句式杂糅,将“以„„为准”去掉,或者把 “采用的”的去掉) 5.A(B “心者”后加逗号,“可现”后的逗 号改为分号。C 省略号与“等等”重复,去掉 “等等”。D 将第一个顿号改为逗号)
10、湖南卷 1.C (“静谧”的“谧”,应读“mì”;“可 塑 性”的“塑”应读“sù”;“力能扛鼎”的“扛” 应读“gāng”) 2.D(A 关怀备至 B 幅员 C 耽误) 3.B (“文化„„既要传承它,更要创 新和发展它”暗换主语,应改为“我们既要传承 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4.C (“瞻前顾后看语境”,“闲情”是看与 听, “只见”对应“不见”,选定B与C,“从午后一 直坐到日暮黄昏”紧接“月儿挂上柳梢”,写出
14. C(A “300多部电影前来参与”不合逻辑;B “提出” 与“质”重复;D语序不当。“不仅”应移至“电子商务” 之后 ) 15. ④“不但要用”和①“更要用”肯定表达的是一个意 思,所以它们连着。②“所受教育的不同”和⑥“这里说 的教育是广义的”是一个整体,所以它们也要紧连着) 16.网络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网友及媒体纷纷 响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实地宣传。 17.月亮眨着明亮的眼睛,向你传送太空的神秘。 梅花摇着婆娑的身姿,向你展现冬日的神韵。 长城敞开广阔的胸襟,向你告白神州的魅力。

2013名校高考语文基础复习专题资料23

2013名校高考语文基础复习专题资料23
名校高考基础复习专题资料
练习二十三
一、(分)
.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50个字)(4分
)
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
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
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
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
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
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
①②


3.在“橡皮”“圆规”“直尺”中任选两种,仿照例句,各写一句话。(句式、字数可以和例句不同)(4分)
例句粉笔:身躯缩短了,生命的轨迹却延长了。.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3..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
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如临深渊 千万人之心也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
”。
. ②“系”、“后起之秀”必须转换,可以转换为“是”、“研究专家”等。 ③“作者身世”应转换为“曹雪芹

2013名校高考语文基础复习专题资料35

2013名校高考语文基础复习专题资料35

名校高考基础复习专题资料 练习三十五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chuàng 创新 首创 满目创痍 重创敌军 B.xiǎn 鲜见 鲜有 寡廉鲜耻 屡见不鲜 C.qiáng 强制 强横 博闻强识 强弩之末 D.níng 安宁 宁静 宁缺毋滥 息事宁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磋商 题词 不加思索 急流勇退 B.订货 赋予 平心而论 恼羞成怒 C.脉络 注销 名门旺族 哄堂大笑 D.忖度 招聘 真知卓见 不可思议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教师果真只管“讲”吗?学生果真只管“听”吗?一“讲”一“听”之间,语文教学就能收到效果吗?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C.今年的《中学生》增加了《精读举隅》这样一个栏目,由我来试作。

D.他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152页),又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

”(717页)。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大世界,各种各样的信息鱼龙混杂,作为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要擦亮眼睛。

B.有人偏激地认为,如今文学萧条了,音乐冷清了,话剧玩不转了,影视则成了众望所归的主流消费品。

C.当地政府仅仅是开几次动员会,搞一两个形象工程,这对巨大的体制改革工程而言是不足为训的。

D.在这一伙侵吞国家财产、破坏党纪国法的“硕鼠”被押进法庭时,人人侧目而视,嗤之以鼻。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曾以“女排精神”引领一代风骚的中国女排,今天再度擎起世界冠军大旗,怎能不让国人惊喜? B.在这一所学校里,素质教育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

眼下,同学们正在积极准备,庆祝第五届校园艺术节的到来。

2013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汇编(完整版、详解版)

2013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汇编(完整版、详解版)
zh?ng) 商埠(fǔ) 花团锦簇(cù)
B、莅临(lì) 大放厥词(ju?) 挟制(xi?) 蔫头呆脑(yān)
C、懦弱(nu?) 年高德劭(shào) 两栖(ī) 沁人心脾(ìn)
D、遽然(jù) 精神抖擞(sǒu) 坍陷(tā) 一柱擎天(íng)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和难读字A、“埠”应读bùB“蔫”应读niānD、“坍”应读tān
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答案】D
【解析】A、历历在目:指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一一分明指对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一般用于具体事物,不能用于像“亲情”这样的抽象事物这里是用错对象B、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这里用在褒义语境,属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

2013名校高考语文基础复习专题资料33

2013名校高考语文基础复习专题资料33

名校高考基础复习专题资料 练习三十三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镣铐 撩拨 望 寥若晨星 眼花缭乱 B.诽谤 菲薄 悱恻 匪夷所思 斐然可观 C.襁褓 戕害 帆樯 强人所难 呼天抢地 D.妍媸 吊唁 演绎 世态炎凉 掩人耳目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瑕疵 前据后恭 革故鼎新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B.弹劾 罄竹难书 世外桃源 牵一发而动全身 C.疏竣 素昧平生 苦心孤诣 道不同,不相为谋 D.沉湎 火中取栗 毛骨悚然 身在江湖,心存魏阕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契诃夫写过许多有影响的小说,故事性并不强,但都能牢牢抓住读者的心。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美登木?植物学家了如指掌。

C.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D.“完了?”赵大爷不觉失声地说,“哪里会完得这样快呢?”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爱因斯坦有一次听到一种理论后, 的反映就是“这是错的”,他没有任何运算就得到了这个结论,当别人问他理由时,他只是说:“我觉得这个理论不美”。

②对生命的 感,来自对生命的爱护和尊重,来自对漠视生命者的惩戒,来自政府的表率,来自公民课堂的教育,更来自身边每一个生命的遭际。

③ 横在面前的是一条没有渡口的大河, 能穿过晨雾眺望一下对岸的景色,我 不会感到沮丧和失落。

A.知觉 敬畏 即使 只有 才 B.直觉 敬重 虽然 只要 就 C.知觉 敬重 虽然 只有 才 D.直觉 敬畏 即使 只要 就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次民主选举中层干部,本来他很有希望当选,但是由于他关键时刻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B.这场激烈的绿茵大战,双方激战90分钟,终以2比2战平,两支欧洲劲旅缔结城下之盟。

C.“安史之乱”造成了社会满目疮痍、人民生灵涂炭的局面,杜甫一家被迫辗转流离,漂泊西南。

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测试题(附答案)2013年高三备考语文“好题速递”系列(33)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披靡/风靡一时呼天抢地/抢掠屏障/屏退便嬖/大腹便便B.放辟邪侈/复辟援弓缴/缴获剔除/警惕穷源溯流/朔日C.大度/审时度势缧绁/果实累累槛阱/门槛衅钟/挑衅D.惨怛/袒露驽钝/弩弓擢发难数/濯足睥睨/亲昵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诚惶诚恐得不尝失曩者赧然B.峨嵋山月孝悌之义决别错愕C.刎劲之交盅惑人心羽旄怃然D.态度倨傲嗖喏宿将瑕疵刺谬3.下列各旬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钱钟书先生用文言写成的《谈艺录》《管锥编》博大宏深,技巧精湛而多变化,其用词也运斤成风,最可表明文言词汇的活力和生命力。

B.去年,一名杭州乞丐流浪者——“犀利哥”的照片风靡网络,“犀利哥”迅速走红,由于他的举止特立独行,有些入甚至怀疑他乞丐身份的真实性。

C.本书自问世以来印数超过500万册,作为实用的基本英语语法书,能在众多同类出版物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它有极强的针对性。

D.南朝宋国的谢灵运怀瑾握瑜,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的诗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活到老,学到老,力求不断更新自己的精神面貌和业务水平,不要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

B.洛杉矶湖人队的科比可以堪称NBA顶尖高手,突破、投篮、罚球、三分全都驾轻就熟。

C.十年来,全支队参加大小抢险救灾战斗上千次,出动兵力数万人次,投入车辆5000余台次,抢救受灾群众890名,保护了国家和群众价值上亿元的财产。

D.宋庆龄同志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兴亡和人民的利益奋斗一生,尤其是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为社会主义造就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题。

(9分,每小题3分)龙涎香龙涎香是一种名贵的动物香料,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誉。

2013名校高考语文基础复习专题资料2

2013名校高考语文基础复习专题资料2

名校高考基础复习专题资料 练习二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A.B. C.D. 2. A.B. C.D. 3. ①对这些人来说,仅靠道德上的自律或者单纯的宣传教育,并不一定 ,因此,加强管理并严格执法,是非常必要的。

②凡以文字获罪者,一面拿办,一面就查抄,这并非看重他的家产,仍在 藏书和另外的文字。

③自习课上,他拿出一本武侠小说津津有味地读着, 班主任站在身后他 没有发现。

A./也 B./也 C./还 D./还 4. A. B. C. D. 5. A. B.78岁,连续五年被评为市文联系统先进集体。

C. D. 6. A. B. C. D.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

据英国《新科学家》2003年8月30日报道:在有关纳米药物是否对健康有害的争论中,最终出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结果,证明纳米药物能延长脑神经细胞的寿命。

在实验室的神经细胞通常只能活25天左右,但在服用低剂量的氧化铈纳米颗粒后,神经细胞的生命活动通常可达6个月。

这一发现证明了纳米药物可能有一天能用于治疗与老年有关的身心失调的疾病,如老年痴呆病等。

美国奥兰多中部佛罗里达大学分子生物学家BeverLy RzigaLinski和工程师Sedipta Seal 最早进行合作研究,想看看纳米药物是否能进入细胞内。

他们进行的第一次实验是在培养皿中把纳米颗粒添加到老鼠的神经细胞上,看看神经细胞怎样吸收这些纳米药物。

后来RzigaLinski发现这些神经细胞比没有用纳米药物治疗过的神经细胞存活的时间长得多。

这些“服用”了纳米药物的神经细胞之间彼此发送信号的能力就像年轻的细胞一样,在培养皿中存活的最长时间达6个月。

该科研小组还发现,用纳米药物治疗过的神经细胞可防止紫外线的破坏,这表明纳米颗粒药物能清除破坏神经细胞的活性分子自由基。

而已知在老化和有炎症的细胞中普遍存在自由基。

每粒纳米药物均是由铈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并形成约5纳米直径的结构。

2013名校高考语文基础复习专题资料16

2013名校高考语文基础复习专题资料16

名校高考基础复习专题资料 练习十六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炽热 整饬 叱咤风云 插翅难飞 B.唆使 夙愿 肃然起敬 追根溯源 C.小憩 迄今 同仇敌忾 休戚相关 D.显赫 唱和 溘然长逝 欲壑难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梦魇 春风和煦 如日中天 有志者事竞成 B.置喙 好景不常 轻歌曼舞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忤逆 毛骨耸然 拭目以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什物 荆棘从生 天随人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 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 这一技术。

③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 能力。

A.毕竟 沿用 鉴赏 B.毕竟 采用 鉴别 C.究竟 沿用 鉴别 D.究竟 采用 鉴赏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B.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C.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顺藤摸瓜,寻找在幕后操纵的黑手,最终全面破获了这起产供销一条龙的制贩毒大案。

D.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校高考基础复习专题资料
练习三十四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拜谒 哽咽液晶弃甲曳兵奖掖后进B.虔诚 乾坤掮客潜移默化黔驴技穷
C贿赂辘轳戮力同心碌碌无为D.阡陌 悭吝翩跹谦谦君子牵强附会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晦涩 待价而估 荼毒生灵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B 杀一儆百 欲盖弥彰 胜不娇,败不馁
C 集腋成裘 毛骨悚然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D 轻歌曼舞 焕然一新 玉不琢,不成器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分别二十多年后,同学们再相聚时,我已经很难 出小学时的同桌了。

③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 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

A.终身 辨认 品尝 B 辨别 品评
C 辨别 品尝
D 辨认 品评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B.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C.黄昏时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处一片灯光闪烁,那里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水乡古镇东平庄。

D.现在许多小学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

二、(18分)
—10题。

一条弯弯扭扭很窄的路,牵引着我们走进山中。

抬头望山,四围皆松,它们都很寂寞,远离了村庄、市井,一株一株独自站在那里,一副沉思默想的样子。

也许因为我的走近,有了一些感触吧,发出松涛的响声。

声因风而鸣,其来也忽,其去也飘,有如天籁,我也听见了。

久听不厌者,应该是山里人。

古人却说:“然非清心人不能听,非会心人不能解。

”又有谁能听、能解的?
意外地看见了委羽洞。

心头一惊,听老者说过,这是仙人修炼的地方,称为道教天下第二洞天。

“委羽”典出后周刘奉林,他于山中学道,能闭气,三日不息。

据说,他吞吐一口气,风走云卷,能控飞鹤上升,群鹤拍打着翅膀,却不再飞翔,停在空中不动了,又掉下一片片羽毛于山后,洞因而有委羽之名。

时光流逝,道教逐渐走向了衰落,能够控制白鹤不再飞走的仙人,大概不会再有了。

也许,旧说也成了一种传奇。

因为好奇,走向山洞,洞口挂满藤萝,千年以上;一地绿苔,野性十足。

它们是装饰洞口,还是装饰神秘?我不知
道。

好奇是少年的天性,无畏先作了他们的向导。

借着洞口微弱的亮光勇往直前地向前走去。

然后,黑咕隆咚地在洞中摸索着,穿越时间的黑夜,黑夜没有尽头,路也没有尽头。

冷不防头上滴下几滴冷冰的水珠,一阵慌乱。

然后又听得 出得洞口,再看周围的山,虽不高,却伏龟蹲虎,气概不凡。

山凹一侧,有一个水池,不大,形同弯月,如我后来在敦煌呜沙山看见的月牙泉。

那水极蓝,不能见底,像一位从天上下凡的仙女的梦,幽深幽深。

水中有草、有鱼,草在飘飘忽忽,鱼在浮浮沉沉。

扔一块小石子,只看见水花听不见声。

忽地,惊起一池白鹤。

聚集在池边的,休憩于树间的,站立于岩上的,成千上万的白鹤飞舞而起,遮掩了一角蓝天。

白鹤或舞或翔或独立或展翅,人是只能在远处观赏的。

若要“零距离”人鹤相处,人先得学会尊重,就像林和靖那样,爱鹤如子。

分明是我们惊吓了它们,我抬起头来,用目光向它们致歉,却看见它们悠闲地拍打着翅膀,恍若千万双生命之手,饱蘸着浓墨,以行云流水般的笔画在天空的大纸上书写着逆入、平出、左倾右斜、重叠、穿插与回峰……鹤鸣于天,几声呖呖——滴下来的几点墨汁,洒落在我的心头,又在另一张宣纸上渗透开去。

这是四十年前留在我脑海中的画面与记忆。

“谁筑孤亭望瑶鹤,至今不见一归来。

”这诗写给过去还是现在?不禁要问:为什么不见白鹤飞来呢?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切都在改变。

只是改变了不应该改变的东西,这才匪夷所思。

?没树、没水,那白鹤不肯合作,也就选择了远离。

尽管,山岙还有鹤池,池上再也没有群集的白鹤;天上也没有飞翔的影子,
假如我能像以前一样,看到原来的景色,我也会像普里什文笔下的别连杰耶娃那样:“就会跪下来……”
7.二、三两段写委羽洞,读后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它的4个特点。

(不超过10个字)(4分)
8.从文中看,四十年前和四十年后的鹤池环境有哪些变化?(各不超过15个字)(4分)
⑵四十年后:
9.简析篇末(共6分)
1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又有谁能听、能解的?”暗示大自然是神秘莫测的,至今没有人能够听懂它,理解它。

B
C.第四段段末,运用比喻手法,虚实相间,既刻画白鹤翔舞的生命活力,又凸现书法的行云流水。

D.本文引用“梅妻鹤子”的典故,强调了人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构成亲密的伙伴关系。

E
1.D(A都念yè。

B都念qián。

C都念lu。

D翩跹xiān,其它念qiān。


2.C(A估→沽。

B娇→骄。

D祥→详。


3.D(A“交相辉映”后的逗号改为冒号。

B第三个顿号改为逗号。

C问号改为句号。


4.A(终身,一生,一辈子,多就切身的事而言。

终生,一生,多就事业而言。

教育与素质有关,是切身的事。

) 5.B(A在劫难逃: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逃也逃不脱。

现在借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

B玲珑剔透:①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手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

②形容人聪明伶俐。

C稍纵即逝:稍微一放纵就过去了。

形容时间或机会很容易失去。

D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6.C(A表意不明,造成转折关系不成立。

B重复。

D表意不明。


7.(4分)野性、神秘、幽黑、深邃、寂静。

.(4分) (1)四围皆松,池水幽深,白鹤翔集。

(2)四周没树,鹤池没水,白鹤远离。

.(6分)含义:表明对大自然的敬意;祈盼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表达对现实的忧虑;渴盼恢复大自然的原貌。

表达作用: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4分)B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