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1.2
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对健康保健的重要性与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对健康保健的重要性与方法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性与方法中医养生保健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注重平衡身体的阴阳五行,倡导人们通过调整饮食、运动、保持心情平稳等方法,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养生方法。
一、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性中医养生保健的核心理念是预防疾病,强调以平衡身体机能为基础,预防疾病的发生。
与现代医学的治疗疾病相比,中医注重调整整个身体的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以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1.1 个体差异的关注中医强调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每个人的体质和五行属性不同,因此在中医养生保健中,不同的人需要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
通过中医养生保健,人们可以了解自己的体质和五行属性,并根据自身情况定制个人化的养生方法。
1.2 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观念中医将健康与疾病视为一个整体,强调通过平衡阴阳五行,保持身体的内外平衡。
中医养生保健注重调整人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作息规律和锻炼等,以达到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1.3 强调预防为主中医注重预防疾病的发生,与西医的治疗疾病不同。
中医养生保健通过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自愈能力,减少疾病风险。
预防为主的理念可有效减少患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二、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2.1 饮食调理中医养生保健中,饮食调理被认为是提高健康水平的关键。
中医饮食讲究五谷杂粮搭配,强调新鲜、多样的食材,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食疗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食材的特性来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
2.2 调整作息中医养生保健中,良好的作息规律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中医建议早睡早起,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同时,中医也强调午休的重要性,合理分配工作与休息的时间,以保持身心健康。
2.3 心情调节中医认为情绪和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负面的情绪会影响身体阴阳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养生保健鼓励人们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通过冥想、太极拳等方式舒缓压力,提高心理健康。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PPT课件

1.1.1 气 功 养 生
中国传统气功养生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经过历代诸家的潜心研究、实践、总结而 不断提高,使其理论和内容、方法不断丰 富和完善,成为一门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 养生科学。
气功是通过人的意识的作用,对生命过 程进行自我调节,是一种独特的锻炼精、 气、神的自我身心修炼的方法。简言之, 气功就是自我调动人体的潜能,寻求健 康长寿,与疾病、衰老作斗争的一种科 学的自我修炼的方法。
以六种不同的发音和口型,牵动不同的脏腑经 络,使气血畅通,祛病强身。这就是被后人称之为
“六字诀”的著名养生法。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 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
大气、勇气、浩然正气,气贯长虹---武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弘一法师说:人活着为了呼吸,呼者为出一口 气,吸者为争一口气。
《养性延命录》同时又指出,“体欲常劳, 劳无过极”,提倡“小劳之术”。
颜 元 :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 强,一国动则一国强。
毛泽东:
1.1.3 按 摩 养 生
按摩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养生术。它是在 “导引”、“按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现代医学理论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 过神经末梢的刺激,促进血液、淋巴循环 和组织间的代谢过程,来帮助并维持器官 与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使机体得到 改善----
因此,元气充盈,则腑脏机能旺盛,身体健康 无病。反之,身体就会衰弱。
“宗气”是由水谷所化生的精微之气和从自然 界吸入的空气相结合的产物。宗气形成于肺, 聚于胸中,具有帮助肺脏进行呼吸和贯穿心脉 进行营血的作用。人体的肺活量大小及声音的 强弱,气血的运动,肢体的活动能力等都与宗 气的盛衰有关。
“营气”是水谷精微所化生的精气之一,运行 于脉中,是宗气灌入血脉的营养之气。营气进 入脉道,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具有生化血液 和营养全身的作用。
《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的内涵、法则论文

《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的内涵、法则【摘要】本文从养生的含义、思想、法则三个方面介绍了《内经》养生的理论与认识。
【中图分类号】r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623-021 养生的含义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在《黄帝内经》里,则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与《灵枢?本神》两处;其在古代又有摄生、道生、卫生等称。
1.1 养:保养、护养、调养养生之“养”,当指保养、护养、调养。
所谓保,即保护、保卫;护,即护卫、护理;调,调节、调理;而“养”者,本有供给、饲养、扶植等义。
显而易见,非指治疗,而是一种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和行为。
正如《灵枢?本神》所云:“故智者之养生也……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1.2 生:生命、生存、生活养生之“生”,一般皆谓生命而言。
其实,生命产生之后,就是如何生存,即让生命度过百年,《内经》称之谓“天年”;而在百年之内,亦非苟延残喘,应是健康快乐。
因此,“生”之义,当指让生命的活力更旺、生存的时间更长、生活的质量更高。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即是此义。
2 养生的思想所谓养生的思想,乃指《黄帝内经》在养生认识上的一种观念或理念。
其最突出的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2.1 以人为本:“莫贵于人”生命是唯一的、短暂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性最灵。
故《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因此,《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护生命、提高质量、延长寿限。
所谓“德全不危”、“殁世不殆”、“长有天命”等诸多论述,皆是此义。
2.2 利用规律,实现养生自然规律,客观存在。
《黄帝内经》认为在自然界里,天体日月的运行、白昼黑夜的交替、春夏秋冬的更迭、风寒暑湿燥的变化、生长化收藏的发生,以及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各自皆有着固有的客观规律,即所谓的“天地之道”。
客观规律,可以利用。
中医养生秘籍平衡肺气提升呼吸能力

中医养生秘籍平衡肺气提升呼吸能力中医养生秘籍:平衡肺气提升呼吸能力引言:中医养生秘籍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方法,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气机,达到平衡肺气和提升呼吸能力的目的。
在现代生活中,许多人面临着肺部问题和呼吸困难,尤其是由于环境污染和高压力产生的症状。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养生秘籍,帮助人们平衡肺气并提升呼吸能力。
第一章:理解肺气与呼吸能力1.1 肺气的重要性:中医学认为肺气是人体重要的基本元素之一,肺主气机,调节呼吸和气血循环。
1.2 呼吸能力的关键:呼吸是人体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提升呼吸能力可以增强身体的功能与抵抗力。
第二章:中医养生秘籍2.1 气功练习:2.1.1 胸腹式呼吸法:通过深吸和鼓腹呼气的练习,增加肺活量和呼吸肌肉的力量。
2.1.2 吐纳功:通过调整呼吸节律和运用意念,平稳呼吸,提升肺功能。
2.2 中草药调理:2.2.1 桔梗汤:使用桔梗、百合、沙参等中草药,有助于清肺热和痰湿,平衡肺气。
2.2.2 茯苓养肺汤:采用茯苓、半夏、太子参等草药,有助于清热降火,润燥化痰。
2.3 饮食调理:2.3.1 高纤维食物:摄入足够的高纤维蔬菜和水果,可减少炎症反应,改善肺部健康。
2.3.2 滋补食材:常食用蜂蜜、梨子、枸杞等具有润肺功效的食物,可滋养肺脏,明目清嗓。
第三章:生活方式的调整3.1 健康饮食:避免或减少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选择清淡、营养均衡的饮食。
3.2 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减少空气污染对肺部的负面影响。
3.3 呼吸练习:定期进行户外散步、练习深呼吸等有氧运动,增强呼吸系统功能。
结语:通过中医养生秘籍,我们可以平衡肺气,提升呼吸能力,从而改善肺部健康,并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需要强调的是,养生秘籍并非一夜之间可以见效,需要坚持长期的实践和调理。
我们应该将中医养生秘籍视为一种健康生活的方式,与良好的生活习惯相结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让我们共同学习和实践中医养生秘籍,追求身心健康的全面平衡。
养生与保健的区别

养生与保健的区别在追求健康生活的过程中,很多人经常会听到“养生”和“保健”这两个词。
虽然它们都与健康相关,但实际上养生和保健是有一些区别的。
本文将详细探讨养生与保健的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并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体健康。
一、什么是养生?1.1 养生的含义养生是指通过调整饮食、作息、心态等方面来维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如合理饮食、适当锻炼、良好睡眠以及消除精神压力等。
1.2 养生的目标养生的目标是追求长寿和良好的身体状况。
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日常生活方式,可以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发生和提高抵抗力。
1.3 具体方法- 合理饮食:均衡摄取各种营养素, 避免暴饮暴食、高糖高盐等不良习惯;- 适度锻炼: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尽量保持每天一定量的运动;- 良好的睡眠:保持规律作息,每晚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和调整;- 消除精神压力:通过放松心情、调节情绪来缓解压力,如读书、听音乐、社交等。
二、什么是保健?2.1 保健的含义保健是指采取某些措施来预防疾病或维持已有健康状态。
它侧重于提前在身体出现问题之前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
与养生不同,保健更加注重对特定问题的预防和治疗。
2.2 保健的目标保健主要目标是预防疾病和减少潜在风险因素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通过警觉性检查、常规体检以及接受医生建议并进行相应治疗等方式来提前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2.3 具体方法-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以及预防性筛查,如妇科、乳腺、肿瘤等;- 平衡饮食:遵循合理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摄入,减少油腻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接种疫苗:根据国家规定接种适当的疫苗来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 控制危险因素:通过戒烟、限制酒精摄入以及避免过度暴露在有害环境中等方式来降低潜在风险。
三、3.1 侧重点不同养生注重长久维持良好状态,主要是通过调整日常生活方式和改变心态来达到。
保健更加注重对已存在问题或潜在问题的有效干预,强调积极地预防。
健康养生活动方案

健康养生活动方案
目录:
1. 什么是健康养生?
1.1 健康养生的概念
1.2 健康养生的重要性
2. 健康养生的原则
2.1 合理膳食
2.2 适量运动
2.3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3. 健康养生的方法
3.1 多食蔬菜水果,少吃油脂高热量食物
3.2 坚持适量运动,保持身体活力
3.3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
3.4 充足睡眠,调节身心状态
4. 健康养生的意义
4.1 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4.2 预防疾病,减少医疗成本
健康养生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健康,不仅包括预防疾病,还包括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目标。
健康养生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健康养生的原则是合理膳食,要注意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物质,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减少摄入油脂和高热量食物。
同时,适量运动也是健康养生的重要原则,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代谢能力,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除此之外,定期进行体检也是健康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可以更早地进行干预和治疗,减少疾病对身体的影响。
此外,保持充足的睡眠也对健康至关重要,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和调节身心状态,提高免疫力。
总之,健康养生的意义在于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减少医疗成本,只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实现健康的生活目标。
养生养生知识

养生养生知识养生是一种保持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和关注。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希望通过养生来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强体质。
一、饮食养生1.1 食物搭配原则食物搭配原则是指在饮食中应该注意不同食物之间的搭配,以达到营养均衡、健康有益的效果。
比如说,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不宜同时摄入;蔬菜和肉类可以搭配在一起食用等等。
1.2 食物营养价值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对于饮食养生非常重要。
比如说,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鱼类富含蛋白质和omega-3脂肪酸等等。
1.3 食品安全保证食品安全也是饮食养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应该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材,避免食用过期或不洁的食品。
二、运动养生2.1 运动的好处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提高身体素质。
比如说,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和代谢能力;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度等等。
2.2 运动的方式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比如说,跑步、游泳、瑜伽等等。
2.3 运动注意事项在进行运动时需要注意保护关节和肌肉,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应该注意饮食和休息,以保证身体健康。
三、心理养生3.1 压力管理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人们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压力。
可以通过放松技巧、冥想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3.2 情绪管理情绪管理也是心理养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
3.3 睡眠管理睡眠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人们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
可以通过调整作息时间、改善睡眠环境等方式来提高睡眠质量。
四、环境养生4.1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应该尽量避免在污染严重的地方逗留,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2 声音污染声音污染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应该避免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并注意保护听力。
养生与养身的区别

养生与养身的区别养生和养身,两个词在现今的生活中被频繁使用,很多人将其视作同一概念。
然而,事实上养生和养身有着不同的含义与方法。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养生与养身的区别,并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养生和养身。
一、养生的定义和方法养生,又称“养生之道”,是一种保持身体健康与提升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方法。
养生的核心理念是以健康为中心,通过调整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运动锻炼以及心理调节等综合方式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1.1 饮食调养饮食调养是养生的重要方面之一。
合理搭配膳食,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对维持机体的功能平衡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1.2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养生强调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对调节身体的生物钟、提高免疫力和身体的恢复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1.3 运动锻炼运动锻炼是养生的重要方式之一。
定期参加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降低患某些疾病的风险。
1.4 心理调节心理的舒缓和平衡对于养生至关重要。
通过学会理性思考、放松技巧和积极应对压力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二、养身的定义和方法养身是指强调保养身体、塑造健康体魄的方法。
养身更加注重外在形体的美丽和健康,包括形体锻炼、美容护理以及充电休息等方面。
2.1 形体锻炼养身的核心就是通过形体锻炼来塑造迷人的身材。
这种锻炼包括各种健身运动,比如瑜伽、普拉提、有氧运动等,旨在通过身体运动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体态和姿势。
2.2 美容护理养身强调美容护理,包括护肤、保养头发、指甲等方面。
通过使用适合自己肤质的护肤品,正确的护发和 manicure 技巧,可以提高外表的美感,塑造良好的形象。
2.3 充电休息养身关注休息和放松。
给身体充电,保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和放松,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三、从前述定义和方法可以看出,养生强调的是内在健康,通过调整饮食、作息、运动和心理等多方面来达到身心的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德---指道德的修养。 道德,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 为的准则、规范。 孔子《中庸》中指出“修身 以道,修道以仁”,“大德 必得其寿”
方法 ①常立志: 人生的不同阶段要有 相应的志向。如青少年立志成才; 中年报效国家;老年发挥余热; 对待疾病要有顽强的意志等。 ②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行。健康的 心理、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是 每个人的生活基石和精神支柱。
超脱----即超然,思想上把事 情看得淡一些,行动上脱离导 致不良情绪的环境。 如在心情不快时,到公园或 视野开阔的海滨漫步散心,或 作短期旅游等。
运动移情:
运动不仅可以增强生命的活力, 而且能改善不良情绪,使人精神 愉快。 因为运动可以有效地把不良情 绪的能量发散出去,调整机体平 衡。
(4).情志制约法
③.消除嫉妒心理。
2、调摄情绪法
(1).节制法 (2).疏泄法 (3).转移法 (4).情志制约法
(1).节制法
【含义】 指用调和、节制情 感的方法,防止七情过极, 达到心理平衡。
【方法】
①
遇事戒怒 制怒之法有三: 以理制怒;提醒法制怒; 怒后反省
②宠辱不惊
即得失不动心。对于任何重大变 故,都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不要超过正常的生理限度。 任何过激的刺激都可降低人体 的免疫系统的功能而致病。
饮食偏颇易产生疾病。 如偏食甜食易患胆结石,据统计 90%以上的胆结石患者都是较为肥 胖嗜甜食的中年妇女。偏食甜食还 可促发乳腺癌,促使细胞衰老,过 多消耗体内的钙,使骨骼脱钙从而 导致骨质疏松和易发生骨折。
偏食油炸食品,易使感冒反复发生。 油炸食物多为高脂肪和高热量,多食 易内热丛生,灼伤津液,使大便干 结。腑气不通,肺热不去,使感冒 容易反复和加重。 现代研究表明,一旦大肠粪食燥结, 往往能够引起肺泡巨噬细胞死亡率 增高,肺组织抵抗力下降,进而引 起反复的肺及呼吸道感染。
运用
在运用“以情胜情"方法时, 情志刺激的总强度要超过或压 倒致病的情志因素,或是采用 突然地强大刺激,或是采用持 续不断的强化刺激,否则就难 以达到目的。
注意:
以情胜情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气 调整方法,只有掌握其精神实质, 方法运用得当,才能真正起到心 理保健作用。 切不可简单机械、千篇一律的 按图照搬。有可能增加新的不良 刺激。
三.常用方法简介
(一)、精神养生 精神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 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 神、调摄情志等方法,保护和增 强人体的心理健康,以提高健康 水平的养生方法。
精神养生的方法
1.调神养生法 清静养神 立志养德 开朗乐观 心理平衡
(1).清静养神
清静养神主要指思想安定,专 心致志地从事各项工作、学习的 养生方法。 清静,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 静的状态。包括心神不用不动和 动而不妄动,用之不过,专而不 乱两种。
平衡膳食的饮食要点
1.米麦摄入平衡
如饺子、八宝粥 3.食性平衡。如烤鸭(寒)与葱(热) 4.五味平衡。 5.进食前后动静平衡。 6.进食前后情绪平衡。
2.杂与精的平衡
易常吃的养生食品
1.谷类:
玉米---含大量卵磷脂等,防止动脉硬
化。称“黄金作物”。 薯类---红薯、山药、土豆等。 吸收水分;吸收脂肪、糖;吸收毒素。 小米---除湿、扶正、安神。 荞麦----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 燕麦。
【原则】
1. 掌握要领-----意守、调息、动形的 统一。 2. 强调适度-----掌握运动量的大小。 3. 持之以恒------经常、不间断。
以气养生.wmv
【常用方法】
多种多样。因时因地因人而宜。
如传统健身术
1----易筋经
1、5、6、8
5----五禽戏
6----六字诀(嘘、呵、呼、四、吹、嘻)
注意下述两点:
明确私欲之害,以理收心。
《医学入门· 保养说》言:“主于理, 则人欲消亡而心清神悦,不求静而 自静也”。 要正确对待个人利害得失。
②养心敛思
养心,即保养心神; 敛思,即专心致志,志向专一, 排除杂念,驱逐烦恼。
清静养神
(2).立志养德 立志---要有为全人类服务的 伟大志向,树立起生活的信 念,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趣。
根据不同的年龄、体质、个性、习惯 等方面的差异,分别予以安排。 例如:体胖之人宜清淡,不宜肥甘油腻; 体瘦之人宜多吃甘润生津的食品,而不宜 多食辛辣燥烈之品。
(三)运动养生
【含义】 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 方式进行锻炼,以活动筋骨,调 节气息,静心宁神来畅达经络, 疏通气血,和调脏腑,达到增强 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 这种养生运动又称为传统健身术。
双手托天理三焦,(小指和无名指麻) 左右开弓似射雕。 (食指和拇指麻) 调理脾胃臂单举, 五劳七伤向后瞧。 (通任、督脉)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力气, 背后七颠百病消
如:第一节:双手托天理三焦--- -----加大膈肌运动量,缓解胸闷、
气短等症状。 新编为“双手擎天俏颈肩”----肩周炎
– 模仿虎、鹿、熊、猿、鸟(鹤)五种
六字诀
即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 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的最大 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 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 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 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六字诀内容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豆类:高蛋白质(1两大豆=2两 瘦肉/三两鸡蛋/4两大米);抗乳腺 癌(天津)。 3.蔬菜类:胡萝卜;西红柿(炒); 大蒜(切片放15分钟);黑木耳等。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易常喝的养生汤类
1.骨头汤: 保精护肾。 2.蘑菇汤:扶正。(提高免疫功能) 3.酸奶:扶正去邪(维持细菌平衡) 4.绿茶: 清热泻火(抗癌每天4杯;固齿;提 高血管韧性等) 5. 红葡萄酒:抗衰老(逆转酶)。 6. 豆浆:
2.定量、定时(有节制)
饮食有节,即进食要定量、定时。 ----定量是指进食宜饥饱适中。 ----定时是指进食宜有较为固定的 时间。
《吕氏春秋 · 尽数》“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日三餐(胃---小肠4小时)
有序:
水果-----汤-----菜----主食、鱼肉
等。
3.饮食卫生
4.因时因人制宜 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 岁时节令饮食: 如:立夏尝三鲜---补益身体,清热利 湿。 立冬进补---意在养“藏”
五禽戏
动物动作,以保健强身的导引方法。 据说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创制。其徒弟吴 普因长年习练此法而达到百岁高龄。 1982年6月28日,卫生部、教育部和国 家体委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传统 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 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国家体 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 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2).疏泄法
【含义】把积聚、抑郁在 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 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去, 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
【方法】
直接发泄: 用直接的方法把心中 的不良情绪发泄出去,例如悲 痛时大哭,心情压抑时大喊大 叫等。 疏导宣散: 出现不良情绪时,借 助于别人的疏导,可以把闷在 心里的郁闷宣散出来。
(3).转移法(移情法)
8----八段锦
易筋经: 锻炼筋肉以保健强身的导引方法。 易筋经相传天竺和尚达摩为传真经,只身东来, 一路扬经颂法,后落迹于少林寺。达摩内功深 厚,在少林寺面壁禅坐九年,以致石壁都留下 了他的身影。达摩会意后,留下两卷秘经,一 为《洗髓经》,二是《易筋经》。《洗髓经》 为内修之典,归慧可,未传于世。《易筋经》 为外修之书,留于少林,‘流传至今。然而现 代考古资料证明,《易筋经》,实为明末天台 紫凝道人所创,原系道家导引之术,与佛教实 无干系。
八段锦
起于北宋时期,具有八百多年历史。 八段---分八节,每节1个动作。 锦----五颜六色,美而华贵。 简单易记,随时可做,老幼皆宜,
特别适宜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
传统医学认为,八段锦柔筋健骨、养气 壮力,具有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之 功能。 现代研究也已证实,八段锦锦能改善神 经体液调节功能和加强血液循环,对腹 腔脏器有柔和的按摩作用,对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运 动器官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是一种较 好的体育运动。
(二)、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就是按照中医理 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 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 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
饮食调养原则
大要有四: “和五味” “有节制” 注意饮食卫生 因时因人而宜
1.合理调配(和五味)
五味对人体的作用各有不同。五 味调和,有利于健康。 饮食的主要组成内容,应该以 谷类为主食品,肉类为副食品, 用蔬菜来充实,以水果为辅助。 人们必须根据需要,兼而取之。
(3).开朗乐观
指性格开朗和情绪乐观 常用方法: ①首先要认识到不良性格对身心 健康的危害。 ②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
③ 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 工作、学习和业余生活。 要培养“知足常乐”的思想。 培养幽默风趣感。
开朗性格
(4).保持心理平衡
方法:
①.有顽强的毅力。 ②.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生理学研究证实,人在 入静后,生命活动中枢的大 脑又回复到人的儿童时代的 大脑电波波慢状态,也就是 人的衰老生化指标得到了 “逆转”
清静养神的方法
①少私寡欲 少私,是指减少私心杂念;寡 欲,是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 欲。 《内经》指出“是以志闲而少欲, 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 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 愿…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 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