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提分训练函数基础知识含解析

合集下载

湖南省中考数学提分专题:反比例函数(解析版)

湖南省中考数学提分专题:反比例函数(解析版)

中考数学提分训练: 反比例函数一、选择题1.若点A(﹣2,3)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则k的值是()。

A.﹣6B.﹣2C.2D.62.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1),则k的值为().A. -1B. 0C. 1D. 23.如图,已知直线y=k1x(k1≠0)与反比例函数y= (k2≠0)的图象交于M,N两点.若点M的坐标是(1,2),则点N的坐标是()A. (﹣1,﹣2)B. (﹣1,2)C. (1,﹣2)D. (﹣2,﹣1)4.若点A(3,-4)、B(-2,m)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则m的值为()A. 6B. -6C. 12D. -125.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每一个分支上,y都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范围是()A. k>1B. k>0C. k≥1D. k<16.已知点A(x1,y1),B(x2,y2)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点,若x1>0>x2,则一定成立的是( )A. y1>y2>0B. y1>0>y2C. 0>y1>y2D. y2>0>y17.一个反比例函数与一个一次函数在同一坐标平面内的图像如图示,如果其中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那么该一次函数可能的解析式是()A. B. C. D.8.若,则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A. B. C. D.9.已知一次函数y1=x﹣3和反比例函数y2= 的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交于A、B两点,当y1>y2时,x 的取值范围是()A. x<﹣1或x>4B. ﹣1<x<0或x>4C. ﹣1<x<0或0<x<4D. x<﹣1或0<x<410.如图,菱形OABC的顶点C的坐标为(3,4),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经过顶点B,则k的值为()A. 12B. 20C. 24D. 32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的顶点A在x轴正半轴上,OC是△OAB的中线,点B,C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OAB的面积等于()A. 2B. 3C. 4D. 6二、填空题12.已知点P(﹣1,4)满足反比例函数y= (k≠0)的表达式,则k=________.13.当-2≤x≤-1时,反比例函数y= 的最大值y=4.则k=________14.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BD经过坐标原点,矩形的边分别平行于坐标轴,点C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若点A的坐标为(﹣2,﹣2),则k的值为________.15.如图,点A在双曲线y=上,点B在双曲线y=(k≠0)上,AB∥x轴,分别过点A、B向x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D、C,若矩形ABCD的面积是12,则k的值为________.16.如图,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1,2)、B(1,﹣2)两点,若y1<y2,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的顶点的坐标为,点在轴正半轴上,点在第三象限的双曲线上,过点作轴交双曲线于点,连接,则的面积为________.18.过双曲线的动点作轴于点,是直线上的点,且满足,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交此双曲线于点.如果的面积为8,则的值是________.19.如图,矩形OABC的边AB与x轴交于点D,与反比例函数(k>0)在第一象限的图像交于点E,∠AOD=30°,点E的纵坐标为1,ΔODE的面积是,则k的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20.如果函数y=m 是一个经过二、四象限的反比例函数,则求m的值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1.已知y=y1+y2,y1与x成正比例,y2与x+2成反比例,且当x=﹣1时,y=3;当x=3时,y=7.求x=﹣3时,y的值.22.如图,OA⊥OB,AB⊥x轴于C,点A(,1)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1)求反比例函数y= 的表达式;(2)在x轴的负半轴上存在一点P,使S△AOP= S△AOB,求点P的坐标.23.如图,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1)求,的值;(2)直线与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与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求线段长.24.如图,已知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相交不同的点A、B,过点A作AD⊥轴于点D,连接AO,其中点A的横坐标为,△AOD的面积为2.(1)求的值及=4时的值;(2)记表示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例如:,,设,若,求值2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C,∠ABC=90°,顶点A在第一象限,B,C在x轴的正半轴上(C在B的右侧),BC=2,AB=2 ,△ADC与△ABC关于AC所在的直线对称.(1)当OB=2时,求点D的坐标;(2)若点A和点D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OB的长;(3)如图2,将第(2)题中的四边形ABCD向右平移,记平移后的四边形为A1B1C1D1,过点D1的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P.问:在平移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k,使得以点P,A1,D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题意的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A(﹣2,3)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k=-2×3=-6,∴k的值是-6.故答案为:A.【分析】将A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k值.2.【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得2k-3=1解之k=2故答案为:D【分析】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建立关于k的方程,就可求出k的值。

中考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中考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中考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练习题(带答案)一、单选题1.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 (cm)与所挂的物体的质量x(kg)之间有下面的关系:x/kg 0 1 2 3 4 5 y/cm1010.51111.51212.5A .x 与y 都是变量,且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B .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 cmC .物体质量每增加1 kg ,弹簧长度y 增加0.5 cmD .所挂物体质量为7 kg 时,弹簧长度为13.5 cm2.若矩形的面积为125,则矩形的长y 关于宽x(x >0)的函数关系式为( )A .y =125xB .y =512xC .y =12x 5D .y =5x 123.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向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 ℎ 与时间 t 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4.小刚从家去学校,先匀速步行到车站,等了几分钟后坐上了公交车,公交车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学校,小刚从家到学校行驶路程s(m)与时间t(min)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D.5.若代数式√x−1x−2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且x≠2B.x≥1C.x≠2D.x≥1且x≠26.等腰三角形ABC中,AB=CB=5,AC=8,P为AC边上一动点,PQ⊥AC,PQ与△ABC的腰交于点Q,连结CQ,设AP为x,△CPQ的面积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7.若直线y=kx上每一点都能在直线y=−6x上找到关于x轴对称的点,则它的解析式是()A.y=6x B.y=16x C.y=−6x D.y=−1 6x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3cm,动点M自A点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N自A点出发沿折线AD﹣DC﹣CB以每秒3cm的速度运动,到达B点时运动同时停止.设△AMN的面积为y(cm2).运动时间为x(秒),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是()A.B.C.D.9.函数y=√2−x+1x+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且x≠−1 C.x⩾2D.x⩾2且x≠−110.在下列四个图形中,能作为y是x的函数的图象的是()A.B.C.D.11.如图,小磊老师从甲地去往10千米的乙地,开始以一定的速度行驶,之后由于道路维修,速度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过了维修道路后又变为原来的速度到达乙地.设小磊老师行驶的时间为x(分钟),行驶的路程为y(千米),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则小磊老师从甲地到达乙地所用的时间是()A.15分钟B.20分钟C.25分钟D.30分钟12.下列图象中,y是x的函数的是()A.B.C.D.二、填空题1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CD(AB>AD)放置在第一象限,且AB∥x轴,直线y=−x从原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被平行四边形截得的线段长度l与直线在x轴上平移的距离m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4.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向乙地. 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折线B−C−D表示轿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几种说法:①货车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②轿车与货车相遇时,货车恰好从甲地出发了3. 9小时;③若轿车到达乙地后,马上沿原路以CD段速度返回,则轿车从乙地出发317小时再次与货车相遇;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填写序号)15.某商城为促进同一款衣服的销量,当同一个人购买件数达到一定数目的时候,超过的件数,每件打8折,现任意挑选5个顾客的消费情况制定表格,其中x表示购买件数,y表示消费金额,根据表格数据请写出一个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x(件)23456y(元)10015020024028016.函数y=2√x−1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7.甲、乙两个车间接到加工一批零件的任务,从开始加工到完成这项任务共用了9天.其间,乙车间在加工2天后停止加工,引入新设备后继续加工,直到与甲车间同时完成这项任务为止,设甲、乙两个车间各自加工零件总数y(单位:件)与加时间x(单位:天)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由工厂统计数据可知,甲车间与乙车间加工零件总数之差z(单位:件)与加时间x(单位:天)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回答:(1)图中m的值是;(2)第天时,甲、乙两个车间加工零件总数相同.18.如图,△O的半径为5,点P在△O上,点A在△O内,且PA=3,过点A作AP的垂线交△O于点B,C.设PB= x ,PC=y,则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三、综合题19.某旅客携带xkg的行李乘飞机,登机前,旅客可选择托运或快递行李,托运费y1(元)与行李重量xkg的对应关系由如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图象确定,下表列出了快递费y2(元)与行李重量xkg的对应关系.行李的重量xkg快递费不超过1kg10元超过1kg但不超过5kg的部分3元/kg超过5kg但不超过15kg的部分5元/kg(1)如果旅客选择单托运,求可携带的免费行李的最大重量为多少kg?(2)如果旅客选择快递,当1<x≤15时,直接写出快递费y2(元)与行李的重量x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某旅客携带25kg的行李,设托运mkg行李(10≤m<24,m为正整数),剩下的行李选择快递,当m为何值时,总费用y的值最小?并求出其最小值是多少元?20.小明一家利用元旦三天驾车到某景点旅游.小汽车出发前油箱有油36L,行驶,若干小时后,途中在加油站加油若干升,油箱中余油量Q(L)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小汽车行驶小时后加油,中途加油升;(2)求加油前邮箱余油量Q与行驶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3)如果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耗油量速度不变,加油站距景点300km,车速为80km/h,要到达目的地,油箱中的油是否够用请说明理由.21.一农民带了若干千克自产的萝卜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萝卜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降价前他每千克萝卜出售的价格是多少?(2)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萝卜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萝卜?22.某景区今年对门票价格进行动态管理.节假日期间,10人以下(包括10人)不打折,10人以上超过10人的部分打折;非节假日期间全部打折.设游客为x人,非节假日门票费用y1(元)及节假日门票费用y2(元)与游客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不打折的门票价格;(2)求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导游小王5月2日(五一假日)带A旅游团,5月8日(非节假日)带B旅游团到该景区旅游,两团共计50人,两次共付门票费用3040元,求A、B两个旅游团各多少人?(温馨提示:节假日的折扣与非节假日的折扣不同)23.在“世界读书日”这周的周末,小张同学上午8时从家里出发,步行到公园锻炼了一段时间后以相同的速度步行到图书馆看书,看完书后直接回到了家里,如图是他离家的距离s(米)与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小张同学家离公园的距离是多少米?锻炼身体用了多少分钟?在图书馆看了多少分钟的书?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用了多少分钟?(2)图书馆离小张同学的家多少米?(3)小张同学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24.甲、乙两车早上从A城车站出发匀速前往B城车站,在整个行程中,两车离开A城的距离s与时间t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1)A,B两城之间距离是多少?(2)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乙车出发多长时间追上甲车?(4)从乙车出发后到甲车到达B城车站这一时间段,在何时间点两车相距40km?参考答案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8 14.【答案】①②③15.【答案】{y =50x(0≤x ≤4)y =40x +40(x >4)16.【答案】x >1 17.【答案】(1)770(2)818.【答案】y =30x19.【答案】(1)解:设托运费y 1(元)与行李重量xkg 的函数关系式为y 1=kx+b将(30,300)、(50,900)代入y 1=kx+b , {30k +b =30050k +b =900 ,解得: {k =30b =−600 ∴托运费y 1(元)与行李质量xkg 的函数关系式为y 1=30x ﹣600. 当y 1=30x ﹣600=0时,x =20.答:可携带的免费行李的最大重量为20kg . (2)解:根据题意得:当0<x≤1时,y 2=10; 当1<x≤5时,y 2=10+3(x ﹣1)=3x+7;当5<x≤15时,y 2=10+3×(5﹣1)+5(x ﹣5)=5x ﹣3.综上所述:快递费y 2(元)与行李重量xkg 的函数关系式为y 2= {10(0<x ≤1)3x +7(1<x ≤5)5x −3(5<x ≤15) .(3)解:当10≤m <20时,5<25﹣m≤15∴y =y 1+y 2=0+5×(25﹣m)﹣3=﹣5m+122. ∵10≤m <20 ∴22<y≤72;当20≤m <24时,1<25﹣m≤5∴y =y 1+y 2=30m ﹣600+3×(25﹣m)+7=27m ﹣518. ∵20≤m <24 ∴22≤y <130.综上可知:当m =20时,总费用y 的值最小,最小值为22.答:当托运20kg 、快递5kg 行李时,总费用最少,最少费用为22元.20.【答案】(1)3;24(2)解:设直线解析式为Q=kt+b ,把(0,36)和(3,6)代入得: {3k +b =6b =36解得 {k =−10b =36 ∴Q=-10t+36,(0≤t≤3);(3)解:根据题意,每小时耗油量为10升 ∵加油站到景点用时间为:300÷80=3.75(小时) ∴需要的油量为:3.75×10=37.5升>30升 故不够用.21.【答案】(1)解:设降价前每千克萝卜价格为k 元则农民手中钱y 与所售萝卜千克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5 ∵当x=30时,y=20 ∴20=30k+5 解得k=0.5.答:降价前每千克萝卜价格为0.5元. (2)解:(26-20)÷0.4=15 15+30=45kg.所以一共带了45kg 萝卜.22.【答案】(1)解: 800÷10=80 (元 / 人)答:不打折的门票价格是80元 / 人; (2)解:设 y 1=10k 解得: k =48 ∴y 1=48x当0⩽x⩽10时,设y2=80x 当x>10时,设y2=mx+b则{10m+b=80020m+b=1440解得:m=64∴y2=64x+160∴y2={80x(0⩽x⩽10)64x+160(x>10);(3)解:设A旅游团x人,则B旅游团(50−x)人若0⩽x⩽10,则80x+48(50−x)=3040解得:x=20,与x⩽10不相符若x>10,则64x+160+48(50−x)=3040解得:x=30,与x>10相符,50−30=20(人)答:A旅游团30人,B旅游团20人.23.【答案】(1)解:观察图象得:小张同学8时离开家,8:10到达公园,小张同学家离公园的距离是500米∵小张同学8:10到达公园,9:10离开公园∴小张同学锻炼身体用了60分钟∵小张同学9:30到达图书馆,11:40离开图书馆∴小张同学在图书馆看了130分钟的书∵小张同学11:40离开图书馆,12时回到家∴小张同学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用了20分钟∴小张同学家离公园的距离是500米,锻炼身体用了60分钟,在图书馆看了130分钟的书,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用了20分钟;(2)解:∵小张同学8时离开家,8:10到达公园,距离500米,用时10分钟∴小张同学从家到公园的速度为500÷10=50(米/分)∵步行到公园锻炼了一段时间后以相同的速度步行到图书馆着书∴小张同学从公园到图书馆的速度为50米/分∵小张同学9:10离开公园,9:30到达图书馆∴公园离图书馆的距离为:50×20=1000(米)∴图书馆离小张同学的家的距离为:1000+500=1500(米)∴图书馆离小张同学的家1500米;(3)解:∵小张同学从图书馆到家的距离为1500米,即1.5千米,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用了20分钟,即时13小时 ∴小张同学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的速度是:1.5÷13=4.5千米/时 ∴小张同学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的速度是4.5千米/时.24.【答案】(1)解:由图象可知A 、B 两城之间距离是300千米;(2)解:由图象可知,甲的速度= 3005=60(千米/小时) 乙的速度= 3003=100(千米/小时) ∴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60千米/小时和100千米/小时;(3)解:设乙车出发x 小时追上甲车由题意:60(x+1)=100x解得:x =1.5∴乙车出发1.5小时追上甲车;(4)解:设乙车出发后到甲车到达B 城车站这一段时间内,甲车与乙车相距40千米时甲车行驶了m 小时①当甲车在乙车前时得:60m ﹣100(m ﹣1)=40解得:m =1.5此时是上午6:30;②当甲车在乙车后面时100(m ﹣1)﹣60m =40解得:m =3.5此时是上午8:30;③当乙车到达B 城后300﹣60m =40解得:m = 133此时是上午9:20.∴分别在上午6:30,8:30,9:20这三个时间点两车相距40千米.。

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讲解与练习10 一次函数-函数概念

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讲解与练习10 一次函数-函数概念

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讲解与练习专题10 一次函数-函数概念函数的概念;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y是x的函数。

因为函数具有唯一性,函数表达形式;表格法、图象法、公式法(解析法),本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讲解与练习专题的题型:函数概念;函数的三种表达式;函数的值;函数的解析式;及其他典型函数概念题型。

题型一:函数的概念1.(2022·和平县和丰中学初一月考)水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中__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___是因变量.2.(2022·四川锦江·初一期末)在圆的周长C=2πR中,常量与变量分别是()A.2是常量,C、π、R是变量B.2π是常量,C,R是变量C.C、2是常量,R是变量D.2是常量,C、R是变量3.(2022·广西平桂·期中)如图,下列各曲线中能够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4.(2022·山东邹平·初二期末)下列各曲线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5.(2022·辽宁西丰·初二期末)下列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为()A.B.C.D.6.(2022·广西田东·初二期末)下列各图中,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7.(2022·江西南昌二中初二期中)下列四个图象中,不是函数图象的是()A .B .C .D .题型二:函数的取值范围8.(2022·四川雁江·初三期末)若y x=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1x 2≤且x 0≠ B .1x 2≠ C .1x 2≤D .x 0≠9.(2022·察哈尔右翼前旗第三中学初二期末)函数11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2x ≤B .2x ≤且1x ≠C .x <2且1x ≠D .1x ≠10.(2022·湖北荆州·初二月考)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 A .1x >B .1x <C .1x ≤D .1≥x11.(2022·南通市八一中学初二月考)已知函数y =1x -,则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x <1B .x ≥﹣1且x ≠1C .x ≥﹣1D .x ≠112.(2022·山东曲阜·初二期中)式子2x -中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且x ≠2B .x >1且x ≠2C .x ≠2D .x >113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14.(2022·湖南渌口·初三期中)在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15.(2022·平江县南江中学初三二模)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16.(2022·四川雁江·初三其他)函数y=-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7.(2022·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中考模拟)函数12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8.(2022·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南校区初二月考)13yx=-中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题型三:函数的三种表达形式(1)列表法19.(2022·全国初一课时练习)某人购进一批苹果到集贸市场零售,已知卖出的苹果数量x(千克)与售价y(元)之间的关系如下表:(1)变量x与y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2)卖__________kg苹果,可得14.5元;若卖出苹果10kg,则应得__________元.20.(2022·渝中·重庆巴蜀中学初一期末)弹簧挂上重物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cm)于所挂的重物的质量x(kg)间有下面的关系(弹簧的弹性范围x≤10kg),当所挂的物体质量是8kg时,弹簧的长度是__________cm.21.(2022·山东宁阳·初一期中)下表记录了一次实验中的时间和温度的数据,写出T与t的关系式____.x的取值范围是_____.22.(2017·江苏常熟·中考模拟)函数23.(2022·广东盐田·初一期中)某地的温度T(℃)与海拔高度h(km)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要算出海拔高度为6km时该地的温度,适宜用第________种形式。

中考数学总复习分层提分训练《一次函数》含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分层提分训练《一次函数》含答案

一次函数一级训练1.(2019年湖南株洲)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不经过第__________象限.2.(2019年贵州贵阳)在正比例函数y=-3mx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P(m,5)在第__________象限.3.(2011年浙江义乌)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经过点(a,3),则a=________.4.(2019年浙江温州)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A. (0,4) B.(4,0) C.(2,0) D.(0,2)5.(2011年山东滨州)关于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下列各图正确的是()6.在坐标平面上,若点(3, b)在方程3y=2x-9的图象上,则b的值为() A.-1 B.2 C.3 D.97.(2019年山西)如图3-2-3,一次函数y=(m-1)x-3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的负半轴相交于A、B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 B.m<1 C.m<0 D.m>0图3-2-3 图3-2-48.(2019年陕西)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一次函数y=-x+3与y=3x-5的图象交于点M,则点M的坐标为()A.(-1,4) B.(-1,2) C.(2,-1) D.(2,1)9.(2019年湖北武汉)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 m,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s.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单位:m)与乙出发的时间t(单位:s)之间的关系如图3-2-4,给出以下结论:①a=8;②b=92;③c=123.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仅有①②C.仅有①③D.仅有②③10.(2011年浙江杭州)点A,B,C,D的坐标如图3-2-5,求直线AB与直线CD的交点坐标.图3-2-511.(2010年广东河源)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1,3)和点B(2,-3).(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直线AB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12.(2010年广东肇庆)已知一次函数y=kx-4,当x=2时,y=-3.(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将该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6个单位,求平移后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二级训练13.(2019年浙江绍兴)小明的父母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母亲随即按原速度返回家.父亲在报亭看了10分报纸后,用15分钟返回家.则表示父亲、母亲离家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象分别是________(只需填写序号).14.(2011年浙江湖州)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M(0,2),(1,3)两点.(1)求k,b的值;(2)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A(a,0),求a的值.15.(2019年广东湛江)某市实施“农业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计划后,2009年全市荔枝的种植面积为24万亩.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从2009年开始,该市荔枝种植面积y(单位:万亩)随着时间x(单位:年)逐年成直线上升,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3-2-6.(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必注明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该市2019年荔技的种植面积为多少万亩?图3-2-616.(2011年江苏南京)小颖和小亮上山游玩,小颖乘缆车,小亮步行,两人相约在山顶的缆车终点会合.已知小亮行走到缆车终点的路程是缆车到山顶的线路长的2倍,小颖在小亮出发后50 min才乘上缆车,缆车的平均速度为180 m/min.设小亮出发x min后行走的路程为y m.如图3-2-7中的折线表示小亮在整个行走过程中y与x的函数关系.(1)小亮行走的总路程是____________m,他途中休息了________min;(2)①当50≤x≤80时,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②当小颖到达缆车终点时,小亮离缆车终点的路程是多少?图3-2-7三级训练17.(2019年贵州六盘水)如图3-2-8是邻居张大爷去公园锻炼及原路返回时离家的距离y(单位:千米)与时间t(单位:分钟)之间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2-8A.张大爷去时用的时间等于回家的时间B.张大爷在公园锻炼了40分钟C.张大爷去时走上坡路,回家时走下坡路D.张大爷去时的速度比回家时的速度慢18.(2011年山东济宁)“五一”期间,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某商店计划用160 000元购进一批家电,这批家电的进价和售价如下表:类别彩电冰箱洗衣机进价 2 000 1 600 1 000售价 2 200 1 800 1 100(1)若全部资金用来购买彩电和洗衣机共100台,问:商家可以购买彩电和洗衣机各多少台?(2)若在现有资金160 000元允许的范围内,购买上表中三类家电共100台,其中彩电台数和冰箱台数相同,且购买洗衣机的台数不超过购买彩电的台数,请你算一算:有几种进货方案?哪种进货方案能使商店销售完这批家电后获得的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利润=售价-进价).参考答案1.四 2.二 3.2 4.A 5.C 6.A 7.B 8.D9.A 解析:根据题意结合图象,甲先出发2s 走了8米,甲的速度为4m/s ,乙跑完全程用时100s ,乙的速度为5m/s ,速度差为1m/s ,乙追上甲的时间为a =8÷1=8s ,①正确;乙到达终点时甲、乙两人的距离b =(100-8)×1=92,②正确;甲到达终点时离已出发时间c =500÷4-2=123,③正确.故选A.10.解:由题意,得直线AB 和CD 的解析式分别为 y =2x +6和y =-12x +1.解方程组⎩⎪⎨⎪⎧y =2x +6,y =-12x +1,得⎩⎪⎨⎪⎧x =-2,y =2. 故直线AB 与直线CD 的交点坐标为(-2,2).11.解:(1)依题意,得⎩⎪⎨⎪⎧ -k +b =3,2k +b =-3.解得⎩⎪⎨⎪⎧k =-2,b =1.故所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2x +1. (2)令x =0,得y =1;令y =0,得x =12.∴直线AB 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是(0,1)和⎝⎛⎭⎫12,0. ∴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2×12×1=14.12.解:(1)将x =2,y =-3代入y =kx -4,得-3=2k -4.∴k =12.∴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12x -4.(2)将y =12x -4的图象向上平移6个单位,得y =12x +2.∵当y =0时,x =-4, ∴平移后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坐标为(-4,0).13.④② 解析:从小明的父母散步的时间段看,分为0-20分钟散步,然后母亲随即按原速度返回家也需要20分钟,父亲20-30分钟在报亭看了10分报,然后用15分钟返回家.所以表示父亲、母亲离家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象分别是④②.14.解:(1)由题意,得⎩⎪⎨⎪⎧ b =2,k +b =3.解得⎩⎪⎨⎪⎧k =1,b =2.∴k ,b 的值分别是1和2. (2)由(1),得y =x +2,∴当y =0时,x =-2,即a =-2. 15.解:(1)设函数的解析式为y =kx +b ,由图形可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 009,24)和(2 011,26),则⎩⎪⎨⎪⎧ 2 009k +b =24,2 011k +b =26,解得:⎩⎪⎨⎪⎧k =1b =-1 985. ∴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为y =x -1985. (2)令x =2 012,得y =2 012-1 985=27. ∴该市2019年荔技种植面积为27万亩. 16.解:(1)3 600 20(2)①当50≤x ≤80时,设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 根据题意,当x =50时,y =1 950; 当x =80,y =3 600.所以⎩⎪⎨⎪⎧ 1 950=50k +b ,3 600=80k +b .解得⎩⎪⎨⎪⎧k =55,b =-800.所以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55x -800. ②缆车到山顶的路线长为3 600÷2=1 800(m), 缆车到达终点所需时间为1 800÷180=10(min). 小颖到达缆车终点时,小亮行走的时间为10+50=60(min). 把x =60代入y =55x -800, 得y =55×60-800=2 500.所以当小颖到达缆车终点时,小亮离缆车终点的路程是3 600-2 500=1 100(m). 17.D18.解:(1)设商家购买彩电x 台,则购买洗衣机(100-x )台. 由题意,得2 000x +1 000(100-x )=160 000, 解得x =60.则100-x =40(台).所以商家可以购买彩电60台,洗衣机40台. (2)设购买彩电a 台,则购买洗衣机(100-2a )台, 根据题意,得⎩⎪⎨⎪⎧2 000a +1 600a +1 000(100-2a )≤160 000,100-2a ≤a . 解得3313≤a ≤37.5.因为a 是整数,所以a =34,35,36,37. 因此,共有4种进货方案.设商店销售完毕后获得利润为w 元,则w =(2 200-2 000)a +(1 800-1 600)a +(1 100-1 000)(100-2a )=200a +10 000. ∵200>0,∴w 随a 的增大而增大. ∴当a =37时,w 最大值=200×37+10 000=17 400(元), 所以商店获取利润最大为17 400元.。

初中中考数学函数基础28典型题(含答案和解析)

初中中考数学函数基础28典型题(含答案和解析)

初中中考数学函数基础28道典型题(含答案和解析)1.已知关于x 的方程 mx+3=4的解为 x=1,则直线 y=(m−2)x−3一定不经过().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A.解析:∵关于x的方程mx+3=4的解为x=1.∴m+3=4.∴m=1.∴直线y=(m−2)x−3为直线y=−x−3.∴直线y=(m−2)x−3一定不经过第一象限.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2.如图,把直线y=−2x向上平移后得到直线AB,直线AB经过点(a,b),且2a+b=6,则直线AB解析式是().A. y=−2x−3B. y=−2x−6C. y=−2x+3D. y=−2x+6答案:D.解析:∵直线AB经过点(a,b),且2a+b=6.∴直线AB经过点(a,6−2a).∵直线AB与直线y=−2x平行.∴设直线AB的解析式是:y=−2x+b1.把(a,6−2a)代入函数解析式得:6−2a=−2a+b1.则b1=6.∴直线AB的解析式是y=−2x+6.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一次函数平移变换.3.如图,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则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答案:x>23.解析:∵函数y=2x过点A(m,3).∴2m=3.解得:m=23.∴A(32,3).∴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x>23.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4.若函数y=x−a(a为常数)与函数y=−2x+b(b为常数)的图象的交点坐标是(2,1),则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x−y=a2x+y=b的解是.答案:{x=2y=1.解析:因为函数y=x−a(a为常数)与函数y=−2x+b(b为常数)的图象的交点坐标是(2,1).所以方程组{x−y=a2x+y=b的解是{x=2y=1.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5.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与y轴交于A,另一个一次函数y=kx+b与y轴交于B,两条直线交于C,C点的纵坐标是1,且S△ABC=5,求k、b的值.答案:(2,1).解析:由题意知C(2,1).过C作CD⊥y轴,CD=2.·AB·CD=5.S△ABC=12∴AB=5.∴B(0,2)或(0,−8).x+2.当B(0,2)时,y=−12x−8.当B(0,−8)时,y=−92考点:函数——一次函数——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6.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且与x轴交于点(2,0),求关于x的不等式a(x−1)−b>0的解集.答案:x<−1.解析:∵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b>0,a<0.把(2,0)代入解析式y=ax+b得:0=2a+b.解得:2a=−b.b=−2.a∵a(x−1)−b>0.∴a(x−1)>b.∵a<0..∴x−1<ba∴x<−1.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7.如果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点、B点,点M在x轴上,并且使以点A、B、M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样的点M有().A. 3个B. 4个C. 5个D. 7个答案:B.解析:一次函数y=−x+1中令x=0,解得y=1.令y=0,解得x=1.∴A(1,0),B(0,1),即OA=OB=1.在直角三角形AOB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2.分四种情况考虑,如图所示:当BM1=BA时,由BO⊥AM1,根据三线合一得到O为M1A的中点,此时M1(−1,0).当AB=AM2时,由AB=√2,得到OM2=AM2−OA=√2−1,此时M2(1−√2,0).当BA=AM3时,由AB=√2,得到AM3=√2,则OM3=OA+AM3=1+√2,此时M3(1+√2,0).当M4A=M4B时,此时M4与原点重合,此时M4(0,0).综上,这样的M点有4个.故选B.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综合题——一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结合.8.如图①,在梯形ABCD中,AD∥BC,∠A=60°,动点P从A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A→B→C→D的方向不停移动,直到点P到达点D后才停止.已知△PAD的面积S(单位:cm2)与点P移动的时间(单位:s)的函数如图②所示,则点P从开始移动到停止移动一共用了秒(结果保留根号).答案:4+2√3.解析:由图②可知,t在2到4秒时,△PAD的面积不发生变化.∴在AB上运动的时间是2秒,在BC上运动的时间是4−2=2秒.∵动点P的运动速度是1cm/s.∴AB=2cm,BC=2cm.过点B作BE⊥AD于点E,过点C作CF⊥AD于点F.则四边形BCFE是矩形.∴BE=CF,BC=EF=2cm.∵∠A=60°.∴BE=ABsin60°=2×√3=√3.2AE=ABcos60°=2×1=1.2∴1×AD×BE=3√3.2×AD×√3=3√3.即12解得AD=6cm.∴DF=AD−AE−EF=6−1−2=3.在Rt△CDF中,CD=√CF2+DF2=√√32+32=2√3.所以,动点P运动的总路程为AB+BC+CD=2+2+2√3=4+2√3.∵动点P的运动速度是1cm/s.∴点P从开始移动到停止移动一共用了(4+2√3)÷1=4+2√3(秒).故答案为:4+2√3.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应用.四边形——梯形.的图像上,OA长为2且∠1=60°。

中考数学《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考点分析及专题训练

中考数学《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考点分析及专题训练

中考数学《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考点分析及专题训练函数及其图象1、坐标与象限定义1:我们把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所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定义2: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在平面内画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两条数轴。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坐标平面被两条坐标轴分成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象限,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函数与图象定义1: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定义2: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定义3: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定义4:用关于自变量的数学式子表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描述函数的常用方法。

这种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表示函数的方法:解析式法、列表法和图象法。

解析式法可以明显地表示对应规律;列表法直接给出部分函数值;图象法能直观地表示变化趋势。

画函数图象的方法——描点法:第1步,列表。

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第2步,描点。

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第3步,连线。

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1、结合实例进一步体会用有序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

2、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能画出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讲解与练习17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训练(基础篇)

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讲解与练习17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训练(基础篇)

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讲解与练习专题17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训练(基础篇)中考中,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相结合的题型是必考点,难度分为中档和偏难两个考点,分值点比高,也是期末考试的必考点,因此,本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讲解与练习 专题汇编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训练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讲解与练习 专题,有针对性训练学生的能力,也是教学辅导学生的较好的参考资料,本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讲解与练习 专题分为两部分,基础篇以中档偏下难度为主,以填空和选择题形式出现,提高篇以综合解答题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本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讲解与练习 专题着眼于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提升学生数学思想。

一、单选题1.若0ab >,则一次函数y ax b =-与反比例函数aby x=在同一坐标系数中的大致图象是()A .B .C .D .2.一次函数y =ax -a 与反比例函数y =ax(a ≠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3.一次函数y=ax+b 与反比例函数cy 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 .a >0,b >0,c >0B .a <0,b <0,c <0C .a <0,b >0,c >0D .a <0,b <0,c >04.(2022·监利县新沟新建中学九年级月考)已知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过一、三象限,则一次函数y =kx +k 的图象经过( ) A .一、二、三象限 B .二、三、四象限 C .一、二、四象限D .一、三、四象限5.对于一次函数3y mx =+,如果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反比例函数my x=满足() A .当0x >时,0y > B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C .图像分布在第一、三象限D .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6.如图,已知点A 是一次函数y =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点B 在x 轴的负半轴上,且OA=OB ,那么△AOB 的面积为()A.2 B. C. D.7.已知反比例函数kyx(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那么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二、四象限C.第一、三、四象限D.第二、三、四象限8.(2022·河南九年级期末)已知一次函数y1=kx+b((k≠0)与反比例函数y2=mx(m>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当y1>y2时,自变量x满足的条件是()A.1<x<3 B.1≤x≤3C.x>1 D.x<39.(2014·甘肃九年级期末)如图,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2,1),则此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A .B .C .D . 10.(2022·河南郑州外国语中学九年级期中)如图,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M ,则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A .y=-12xB .y=12xC .y=-2xD .y=2x11.(2017·江苏八年级期末)如图,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M ,则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A .y=-12xB .y=12xC .y=-2xD .y=2x12.一次函数y ax a =-与反比例函数(0)a y a x=≠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A . B .2y x =2y x =-12y x =12y x=-C .D .13.(2016·河南九年级月考)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A .B .C .D .14.(2016·山西九年级期末)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 .15.(2022·山西八年级月考)如图,一次函数()0y kx b k =+≠与反比例函数()0m y m x =≠分别交于,A B 两点,则不等式mkx b x+<的解集是()A .2x <-B .4x >C .2x <-或04x <<D .24x -<<16.已知一次函数y k kx =-与反比例函数ky x=,当k 0<时,它们的图像在同一直角坐标平面内大致是()A .B .C .D .17.如图,一次函数23y x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AC y ∥轴,BC x ∥轴,反比例函数(0)k y x x=>经过点C ,则k 的值为().A .92B .92-C .94D .94-18.(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则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B .x >2C .﹣1<x <0或x >2D .x <﹣1或0<x <219.(2011·贵州中考真题)一次函数y=kx+k (k≠0)和反比例函数(0)ky k x=≠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20.一次函数y =ax +a(a 为常数,a≠0)与反比例函数y =ax(a 为常数,a≠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像大致为( )A .B .C .D .二、填空题21.(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则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2.(2022·黑龙江九年级期末)已知一次函数23y x =-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交于点()2,3P a -,则k =________.23.如图,一次函数y 1=﹣x ﹣1与反比例函数y 2=﹣2x 的图象交于点A (﹣2,1),B(1,﹣2),则使y 1>y 2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24.如图,一次函数y 1=ax +b 和反比例函数y 2=xk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则使y 1>y 2成立的x 取值范围是_____.25.(2022·四川中考模拟)一次函数y 1=k 1x +b 和反比例函数y 2=2k x(k 1•k 2≠0)的图象如图所示,若y 1>y 2,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26.一次函数图象过点()0,2-日与直线23y x =-平行,则一次函数解析式__________. 27.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与反比例函数ky x=交于点()1,A m -、()3,B n ,要使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则x 的范围是________.28.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mx b =+的图象交于()1,3A ,(),1B n -两点.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29.(2017·山东中考模拟)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x +2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 当x __________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30.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与反比例函数my x=(0m <)图象在第二象限相交于A (﹣4,12),B (n ,2)两点,当x 满足条件:_____时,一次函数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31.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y x b =-+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ay x=交于A(2,﹣4),B(m, 2)两点.当x 满足条件______________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32.(2022·浙江八年级单元测试)已知反比例函数2ky x=和一次函数,y=2x-1,其中一次函数图象经过(a, b)和(a+1,b+k) 两点,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33.如图,一次函数y x b =+和反比例函数()0ky k x=≠交于点()2,1A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 的面积;()3根据图象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34.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交于点()1,6A -,(),2B a .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5.(2022·保定市第三中学分校九年级期末)已知:如图,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x b =+的图象交于点(1,4)A 、点(4,)B n -.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OAB ∆的面积;(3)直接写出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6.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 y x =的图象交于()A 2,3-,B ()4,n 两点.(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结合图形,直接写出一次函数大于反比例函数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7.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 y x=的图象交于()2,1A -,()1,B n 两点.(1)试确定上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当x 为何值时反比例函数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3)当x 为何值时一次函数值大于比例函数的值;(4)求AOB ∆的面积.38.(2022·山西九年级期末)如图,反比例函数k y x=(0k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交于(1,3)A ,(3,)B m -两点. (1)分别求出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当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时,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39.(2022·江西九年级)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m x的图象交于A (﹣2,1),B (1,n )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40.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 y x=的图象交于(21)(1)A B n -,,,两点.(1)试确定上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AOB 的面积.(3)根据图象写出反比例函数y≥n 的x 取值范围.。

中考数学总复习训练 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含解析

中考数学总复习训练  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含解析

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一、利用函数的解析式解决问题1.某市种植某种绿色蔬菜,全部用来出口.为了扩大出口规模,该市决定对这种蔬菜的种植实行政府补贴,规定每种植﹣亩这种蔬菜一次性补贴菜农若干元.经调查,种植亩数y(亩)与补贴数额x(元)之间大致满足如图1所示的一次函数关系.随着补贴数额x的不断增大,出口量也不断增加,但每亩蔬菜的收益z(元)会相应降低,且z与x之间也大致满足如图2所示的一次函数关系.(1)在政府未出台补贴措施前,该市种植这种蔬菜的总收益额为多少?(2)分别求出政府补贴政策实施后,种植亩数y和每亩蔬菜的收益z与政府补贴数额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要使全市这种蔬菜的总收益w(元)最大,政府应将每亩补贴数额x定为多少?并求出总收益w的最大值.2.某产品每件成本10元,试销阶段每件产品的销售价x(元)与产品的日销售量y(件)之间的关系如下表:x (元)15 20 25 …y (件)25 20 15 …若日销售量y是销售价x的一次函数.(1)求出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价x(元)的函数关系式;(2)求销售价定为30元时,每日的销售利润.3.如图,两摞相同规格的饭碗整齐地叠放在桌面上,请根据图中给的数据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整齐摆放在桌面上饭碗的高度y(cm)与饭碗数x(个)之间的一次函数解析式;(2)把这两摞饭碗整齐地摆成一摞时,这摞饭碗的高度是多少?4.鞋子的“鞋码”和鞋长(cm)存在一种换算关系,下表是几组“鞋码”与鞋长换算的对应数值:(注:“鞋码”是表示鞋子大小的一种号码)鞋长(cm) 16 19 21 24鞋码(号) 22 28 32 38(1)设鞋长为x,“鞋码”为y,试判断点(x,y)在你学过的哪种函数的图象上;(2)求x、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如果某人穿44号“鞋码”的鞋,那么他的鞋长是多少?5.某市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按月计算每户家庭的水费,月用水量不超过20m3时,按2元/m3计费;月用水量超过20m3时,其中的20m3仍按2元/m3收费,超过部分按2.6元/m3计费.设每户家庭用水量为xm3时,应交水费y元.(1)分别求出0≤x≤20和x>20时y与x的函数表达式;(2)小明家第二季度交纳水费的情况如下:月份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交费金额30元34元42.6元小明家这个季度共用水多少立方米?6.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辆出租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客车离甲地的距离为y1(km),出租车离甲地的距离为y2(km),客车行驶时间为x(h),y1,y2与x 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y1,y2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分别求出当x=3,x=5,x=8时,两车之间的距离.(3)若设两车间的距离为S(km),请写出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4)甲、乙两地间有A、B两个加油站,相距200km,若客车进入A站加油时,出租车恰好进入B站加油.求A加油站到甲地的距离.7.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为了增强居民节水意识,某市自来水公司对居民用水采用以户为单位分段计费办法收费.即一月用水10吨以内(包括10吨)的用户,每吨收水费a元;一月用水超过10吨的用户,10吨水仍按每吨a元收费,超过10吨的部分,按每吨b元(b>a)收费.设一户居民月用水x吨,应收水费y元,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a的值;某户居民上月用水8吨,应收水费多少元;(2)求b的值,并写出当x>10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已知居民甲上月比居民乙多用水4吨,两家共收水费46元,求他们上月分别用水多少吨?二、利用函数的增减性解决问题8.某饮料厂为了开发新产品,用A种果汁原料和B种果汁原料试制新型甲、乙两种饮料共50千克,设甲种饮料需配制x千克,两种饮料的成本总额为y元.(1)已知甲种饮料成本每千克4元,乙种饮料成本每千克3元,请你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用19千克A种果汁原料和17.2千克B种果汁原料试制甲、乙两种新型饮料,下表是试验的相关数据;请你列出关于x且满足题意的不等式组,求出它的解集,并由此分析如何配制这两种饮料,可使y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甲乙每千克饮料果汁含量果汁A 0.5千克0.2千克B 0.3千克0.4千克9.某厂工人小王某月工作的部分信息如下:信息一:工作时间:每天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每月25天;信息二: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并且按规定每月生产甲产品的件数不少于60件.生产产品件数与所用时间之间的关系见下表:生产甲产品数(件)生产乙产品数(件)所用时间(分)10 10 35030 20 850信息三:按件计酬,每生产一件甲产品可得1.50元,每生产一件乙产品可得2.80元.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王每生产一件甲种产品,每生产一件乙种产品分别需要多少分;(2)小王该月最多能得多少元此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分别多少件.10.“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某经销商在当月销售的甲种啤酒尚有2万元货款未收到的情况下,先将销售甲种啤酒全部应收货款的70%捐给了灾区,后又将该月销售乙种啤酒所得的全部货款的80%捐给了灾区.已知该月销售甲、乙两种啤酒共5000件,甲种啤酒每件售价为50元,乙种啤酒每件售价为35元,设该月销售甲种啤酒x件,共捐助救灾款y元.(1)该经销商先捐款元,后捐款元;(用含x的式子表示)(2)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该经销商两次至少共捐助多少元?11.为支持四川抗震救灾,重庆市A、B、C三地现在分别有赈灾物资100吨、100吨、80吨,需要全部运往四川重灾地区的D、E两县.根据灾区的情况,这批赈灾物资运往D县的数量比运往E县的数量的2倍少20吨.(1)求这批赈灾物资运往D、E两县的数量各是多少?(2)若要求C地运往D县的赈灾物资为60吨,A地运往D的赈灾物资为x吨(x为整数),B地运往D县的赈灾物资数量小于A地运往D县的赈灾物资数量的2倍.其余的赈灾物资全部运往E县,且B地运往E县的赈灾物资数量不超过25吨.则A、B两地的赈灾物资运往D、E两县的方案有几种?请你写出具体的运送方案;(3)已知A、B、C三地的赈灾物资运往D、E两县的费用如下表:A地B地C地运往D县的费用(元/吨)220 200 200运往E县的费用(元/吨)250 220 210为及时将这批赈灾物资运往D、E两县,某公司主动承担运送这批赈灾物资的总费用,在(2)问的要求下,该公司承担运送这批赈灾物资的总费用最多是多少?12.某电脑公司经销甲种型号电脑,受经济危机影响,电脑价格不断下降.今年三月份的电脑售价比去年同期每台降价1000元,如果卖出相同数量的电脑,去年销售额为10万元,今年销售额只有8万元.(1)今年三月份甲种电脑每台售价多少元?(2)为了增加收入,电脑公司决定再经销乙种型号电脑,已知甲种电脑每台进价为3500元,乙种电脑每台进价为3000元,公司预计用不多于5万元且不少于4.8万元的资金购进这两种电脑共15台,有几种进货方案?(3)如果乙种电脑每台售价为3800元,为打开乙种电脑的销路,公司决定每售出一台乙种电脑,返还顾客现金a元,要使(2)中所有方案获利相同,a值应是多少此时,哪种方案对公司更有利?13.“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灾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某市A、B两个蔬菜基地得知四川C、D两个灾民安置点分别急需蔬菜240吨和260吨的消息后,决定调运蔬菜支援灾区.已知A蔬菜基地有蔬菜200吨,B蔬菜基地有蔬菜300吨,现将这些蔬菜全部调往C、D两个灾民安置点.从A地运往C、D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地运往C、D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18元.设从B地运往C处的蔬菜为x吨.(1)请填写下表,并求两个蔬菜基地调运蔬菜的运费相等时x的值;C D 总计A 200吨B x吨300吨总计240吨260吨500吨(2)设A、B两个蔬菜基地的总运费为w元,写出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总运费最小的调运方案;(3)经过抢修,从B地到C处的路况得到进一步改善,缩短了运输时间,运费每吨减少m 元(m>0),其余线路的运费不变,试讨论总运费最小的调运方案.14.某公司有A型产品40件,B型产品60件,分配给下属甲、乙两个商店销售,其中70件给甲店,30件给乙店,且都能卖完.两商店销售这两种产品每件的利润(元)如下表:A型利润B型利润甲店200 170乙店160 150(1)设分配给甲店A型产品x件,这家公司卖出这100件产品的总利润为W(元),求W 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x的取值范围;(2)若公司要求总利润不低于17560元,说明有多少种不同分配方案,并将各种方案设计出来;(3)为了促销,公司决定仅对甲店A型产品让利销售,每件让利a元,但让利后A型产品的每件利润仍高于甲店B型产品的每件利润.甲店的B型产品以及乙店的A,B型产品的每件利润不变,问该公司又如何设计分配方案,使总利润达到最大?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利用函数的解析式解决问题1.某市种植某种绿色蔬菜,全部用来出口.为了扩大出口规模,该市决定对这种蔬菜的种植实行政府补贴,规定每种植﹣亩这种蔬菜一次性补贴菜农若干元.经调查,种植亩数y(亩)与补贴数额x(元)之间大致满足如图1所示的一次函数关系.随着补贴数额x的不断增大,出口量也不断增加,但每亩蔬菜的收益z(元)会相应降低,且z与x之间也大致满足如图2所示的一次函数关系.(1)在政府未出台补贴措施前,该市种植这种蔬菜的总收益额为多少?(2)分别求出政府补贴政策实施后,种植亩数y和每亩蔬菜的收益z与政府补贴数额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要使全市这种蔬菜的总收益w(元)最大,政府应将每亩补贴数额x定为多少?并求出总收益w的最大值.【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直接计算这种蔬菜的收益额为3000×800=2400000(元);(2)设种植亩数y和每亩蔬菜的收益z与政府补贴数额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分别为:y=kx+800,z=k1x+3000,并根据图象上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即可;(3)表示出蔬菜的总收益w(元)与x之间的关系式,w=﹣24x2+21600x+2400000,利用二次函数最值问题求最大值.【解答】解:(1)政府没出台补贴政策前,这种蔬菜的收益额为3000×800=2400000(元)(2)设种植亩数y和每亩蔬菜的收益z与政府补贴数额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分别为:y=kx+800,z=k1x+3000,分别把点(50,1200),(100,2700)代入得,50k+800=1200,100k1+3000=2700,解得:k=8,k1=﹣3,种植亩数与政府补贴的函数关系为:y=8x+800每亩蔬菜的收益与政府补贴的函数关系为z=﹣3x+3000(x>0)(3)由题意:w=yz=(8x+800)(﹣3x+3000)=﹣24x2+21600x+2400000=﹣24(x﹣450)2+7260000,∴当x=450,即政府每亩补贴450元时,总收益额最大,为7260000元.【点评】主要考查利用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先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再代数求值.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题意根据实际意义准确的列出解析式,再把对应值代入求解.利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求最值是常用的方法之一.2.某产品每件成本10元,试销阶段每件产品的销售价x(元)与产品的日销售量y(件)之间的关系如下表:x (元)15 20 25 …y (件)25 20 15 …若日销售量y是销售价x的一次函数.(1)求出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价x(元)的函数关系式;(2)求销售价定为30元时,每日的销售利润.【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图表型.【分析】(1)已知日销售量y是销售价x的一次函数,可设函数关系式为y=kx+b(k,b 为常数,且k≠0),代入两组对应值求k、b,确定函数关系式.(2)把x=30代入函数式求y,根据:(售价﹣进价)×销售量=利润,求解.【解答】解:(1)设此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k,b为常数,且k≠0).(1分)则.(2分)解得k=﹣1,b=40(4分)即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40(5分)(2)当x=30时,每日的销售量为y=﹣30+40=10(件)(6分)每日所获销售利润为(30﹣10)×10=200(元)(8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关系式,并会用一次函数研究实际问题.3.如图,两摞相同规格的饭碗整齐地叠放在桌面上,请根据图中给的数据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整齐摆放在桌面上饭碗的高度y(cm)与饭碗数x(个)之间的一次函数解析式;(2)把这两摞饭碗整齐地摆成一摞时,这摞饭碗的高度是多少?【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1)可设y=kx+b,因为由图示可知,x=4时y=10.5;x=7时,y=15,由此可列方程组,进而求解;(2)令x=4+7,求出相应的y值即可.【解答】解:(1)设y=kx+b(k≠0).(2分)由图可知:当x=4时,y=10.5;当x=7时,y=15.(4分)把它们分别代入上式,得(6分)解得k=1.5,b=4.5.∴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1.5x+4.5(x是正整数).(8分)(2)当x=4+7=11时,y=1.5×11+4.5=21(cm).即把这两摞饭碗整齐地摆成一摞时,这摞饭碗的高度是21cm.(10分)【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关系式,并利用关系式求值的运算技能和从情景中提取信息、解释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它通过所有学生都熟悉的摞碗现象构造问题,将有关数据以直观的形象呈现给学生,让人耳目一新.从以上例子我们看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去观察、发现,便能找到它的踪影;数学是有用的,它可以解决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不少问题.4.鞋子的“鞋码”和鞋长(cm)存在一种换算关系,下表是几组“鞋码”与鞋长换算的对应数值:(注:“鞋码”是表示鞋子大小的一种号码)鞋长(cm) 16 19 21 24鞋码(号) 22 28 32 38(1)设鞋长为x,“鞋码”为y,试判断点(x,y)在你学过的哪种函数的图象上;(2)求x、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如果某人穿44号“鞋码”的鞋,那么他的鞋长是多少?【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图表型.【分析】(1)可利用函数图象判断这些点在一条直线上,即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2)可设y=kx+b,把两个点的坐标代入,利用方程组即可求解;(3)令(2)中求出的解析式中的y等于44,求出x即可.【解答】解:(1)如图,这些点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2)设y=kx+b,由题意得,解得,∴y=2x﹣10.(x是一些不连续的值.一般情况下,x取16、16.5、17、17.5、26、26.5、27等);(3)y=44时,x=27.答:此人的鞋长为27cm.【点评】本题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利用函数实际解决问题.5.某市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按月计算每户家庭的水费,月用水量不超过20m3时,按2元/m3计费;月用水量超过20m3时,其中的20m3仍按2元/m3收费,超过部分按2.6元/m3计费.设每户家庭用水量为xm3时,应交水费y元.(1)分别求出0≤x≤20和x>20时y与x的函数表达式;(2)小明家第二季度交纳水费的情况如下:月份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交费金额30元34元42.6元小明家这个季度共用水多少立方米?【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因为月用水量不超过20m3时,按2元/m3计费,所以当0≤x≤20时,y与x 的函数表达式是y=2x;因为月用水量超过20m3时,其中的20m3仍按2元/m3收费,超过部分按2.6元/m3计费,所以当x>20时,y与x的函数表达式是y=2×20+2.6(x﹣20),即y=2.6x ﹣12;(2)由题意可得:因为四月份、五月份缴费金额不超过40元,所以用y=2x计算用水量;六月份缴费金额超过40元,所以用y=2.6x﹣12计算用水量.【解答】解:(1)当0≤x≤20时,y与x的函数表达式是:y=2x;当x>20时,y与x的函数表达式是:y=2×20+2.6(x﹣20)=2.6x﹣12;(2)因为小明家四、五月份的水费都不超过40元,故0≤x≤20,此时y=2x,六月份的水费超过40元,x>20,此时y=2.6x﹣12,所以把y=30代入y=2x中得,2x=30,x=15;把y=34代入y=2x中得,2x=34,x=17;把y=42.6代入y=2.6x﹣12中得,2.6x﹣12=42.6,x=21.所以,15+17+21=53.答:小明家这个季度共用水53m3.【点评】本题是贴近社会生活的应用题,赋予了生活气息,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数学的“有用性”.这样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数学学习模式.6.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辆出租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客车离甲地的距离为y1(km),出租车离甲地的距离为y2(km),客车行驶时间为x(h),y1,y2与x 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y1,y2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分别求出当x=3,x=5,x=8时,两车之间的距离.(3)若设两车间的距离为S(km),请写出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4)甲、乙两地间有A、B两个加油站,相距200km,若客车进入A站加油时,出租车恰好进入B站加油.求A加油站到甲地的距离.【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可根据待定系数法来确定函数关系式;(2)可依照(1)得出的关系式,得出结果;(3)要根据图象中自变量的3种不同的取值范围,分类讨论;(4)根据(3)中得出的函数关系式,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别计算出A加油站到甲地的距离.【解答】解:(1)y1=60x(0≤x≤10),y2=﹣100x+600(0≤x≤6)(2)当x=3时,y1=180,y2=300,∴y2﹣y1=120,当x=5时y1=300,y2=100,∴y1﹣y2=200,当x=8时y1=480,y2=0,∴y1﹣y2=480.(3)当两车相遇时耗时为x,y1=y2,解得x=,S=y2﹣y1=﹣160x+600(0≤x≤)S=y1﹣y2=160x﹣600(<x≤6)S=60x(6<x≤10);(4)由题意得:S=200,①当0≤x≤时,﹣160x+600=200,∴x=,∴y1=60x=150.②当<x≤6时160x﹣600=200,∴x=5,∴y1=300,③当6<x≤10时,60x≥360不合题意.即:A加油站到甲地距离为150km或300km.【点评】本题通过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来考查从图象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借助函数图象表达题目中的信息,读懂图象是关键.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能遗漏.7.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为了增强居民节水意识,某市自来水公司对居民用水采用以户为单位分段计费办法收费.即一月用水10吨以内(包括10吨)的用户,每吨收水费a元;一月用水超过10吨的用户,10吨水仍按每吨a元收费,超过10吨的部分,按每吨b元(b>a)收费.设一户居民月用水x吨,应收水费y元,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a的值;某户居民上月用水8吨,应收水费多少元;(2)求b的值,并写出当x>10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已知居民甲上月比居民乙多用水4吨,两家共收水费46元,求他们上月分别用水多少吨?【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段函数.【分析】(1)由图中可知,10吨水出了15元,那么a=15÷10=1.5元,用水8吨,应收水费1.5×8元;(2)由图中可知当x>10时,有y=b(x﹣10)+15.把(20,35)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3)应先判断出两家水费量的范围.【解答】解:(1)a=15÷10=1.5.(1分)用8吨水应收水费8×1.5=12(元).(2分)(2)当x>10时,有y=b(x﹣10)+15.(3分)将x=20,y=35代入,得35=10b+15.b=2.(4分)故当x>10时,y=2x﹣5.(5分)(3)∵假设甲乙用水量均不超过10吨,水费不超过46元,不符合题意;假设乙用水10吨,则甲用水14吨,∴水费是:1.5×10+1.5×10+2×4<46,不符合题意;∴甲、乙两家上月用水均超过10吨.(6分)设甲、乙两家上月用水分别为x吨,y吨,则甲用水的水费是(2x﹣5)元,乙用水的水费是(2y﹣5)元,则(8分)解得:(9分)故居民甲上月用水16吨,居民乙上月用水12吨.(10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图形的结合,应注意分段函数的计算方法.二、利用函数的增减性解决问题8.某饮料厂为了开发新产品,用A种果汁原料和B种果汁原料试制新型甲、乙两种饮料共50千克,设甲种饮料需配制x千克,两种饮料的成本总额为y元.(1)已知甲种饮料成本每千克4元,乙种饮料成本每千克3元,请你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用19千克A种果汁原料和17.2千克B种果汁原料试制甲、乙两种新型饮料,下表是试验的相关数据;请你列出关于x且满足题意的不等式组,求出它的解集,并由此分析如何配制这两种饮料,可使y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甲乙每千克饮料果汁含量果汁A 0.5千克0.2千克B 0.3千克0.4千克【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1)由题意可知y与x的等式关系:y=4x+3(50﹣x)化简即可;(2)根据题目条件可列出不等式方程组,推出y随x的增大而增大,根据实际求解.【解答】解:(1)依题意得y=4x+3(50﹣x)=x+150;(2)依题意得解不等式(1)得x≤30解不等式(2)得x≥28∴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8≤x≤30∵y=x+150,y是随x的增大而增大,且28≤x≤30∴当甲种饮料取28千克,乙种饮料取22千克时,成本总额y最小,即y最小=28+150=178元.【点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进而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注意本题的不等关系为:甲种果汁不超过19,乙种果汁不超过17.2.9.某厂工人小王某月工作的部分信息如下:信息一:工作时间:每天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每月25天;信息二: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并且按规定每月生产甲产品的件数不少于60件.生产产品件数与所用时间之间的关系见下表:生产甲产品数(件)生产乙产品数(件)所用时间(分)10 10 35030 20 850信息三:按件计酬,每生产一件甲产品可得1.50元,每生产一件乙产品可得2.80元.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王每生产一件甲种产品,每生产一件乙种产品分别需要多少分;(2)小王该月最多能得多少元此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分别多少件.【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压轴题;阅读型;图表型.【分析】(1)设生产一件甲种产品需x分,生产一件乙种产品需y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x,y的值.(2)设生产甲种产品用x分,则生产乙种产品用(25×8×60﹣x)分,分别求出甲乙两种生产多少件产品.【解答】解:(1)设生产一件甲种产品需x分,生产一件乙种产品需y分.由题意得:(2分)即:解这个方程组得:答:生产一件甲产品需要15分,生产一件乙产品需要20分.(4分)(2)设生产甲种产品共用x分,则生产乙种产品用(25×8×60﹣x)分.则生产甲种产品件,生产乙种产品件.(5分)∴w总额===0.1x+1680﹣0.14x=﹣0.04x+1680(7分)又,得x≥900,由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当x=900时w取得最大值,此时w=0.04×900+1680=1644(元)此时甲有(件),乙有:(件)(9分)答:小王该月最多能得1644元,此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分别60,555件.【点评】通过表格当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利用列方程组来求出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的时间,然后利用列函数关系式表示出小王得到的总钱数,然后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求出钱数的最大值.10.“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某经销商在当月销售的甲种啤酒尚有2万元货款未收到的情况下,先将销售甲种啤酒全部应收货款的70%捐给了灾区,后又将该月销售乙种啤酒所得的全部货款的80%捐给了灾区.已知该月销售甲、乙两种啤酒共5000件,甲种啤酒每件售价为50元,乙种啤酒每件售价为35元,设该月销售甲种啤酒x件,共捐助救灾款y元.(1)该经销商先捐款元,后捐款元;(用含x的式子表示)(2)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该经销商两次至少共捐助多少元?【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题意可直接得出经销商先捐款50x•70%=35x元,后捐款35(5000﹣x)•80%或(140000﹣28x)元;(2)根据题意可列出式子为y=7x+140000,根据“50x﹣20000≥0”,“5000﹣x>0”求出自变量取值范围为400≤x<5000;(3)当x=400时,y最小值=142800.【解答】解:(1)50x•70%或35x,35(5000﹣x)•80%或(140000﹣28x);(2)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7x+140000,由题意得解得400≤x<5000,∴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400≤x<5000;(3)∵y=7x+140000是一个一次函数,且7>0,400≤x<5000,∴当x=400时,y最小值=142800.答:该经销商两次至少共捐款142800元.【点评】主要考查利用一次函数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先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再代数求值.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题意根据实际意义求解.注意要根据自变量的实际范围确定函数的最值.11.为支持四川抗震救灾,重庆市A、B、C三地现在分别有赈灾物资100吨、100吨、80吨,需要全部运往四川重灾地区的D、E两县.根据灾区的情况,这批赈灾物资运往D县的数量比运往E县的数量的2倍少20吨.(1)求这批赈灾物资运往D、E两县的数量各是多少?(2)若要求C地运往D县的赈灾物资为60吨,A地运往D的赈灾物资为x吨(x为整数),B地运往D县的赈灾物资数量小于A地运往D县的赈灾物资数量的2倍.其余的赈灾物资全部运往E县,且B地运往E县的赈灾物资数量不超过25吨.则A、B两地的赈灾物资运往D、E两县的方案有几种?请你写出具体的运送方案;(3)已知A、B、C三地的赈灾物资运往D、E两县的费用如下表:A地B地C地运往D县的费用(元/吨)220 200 200运往E县的费用(元/吨)250 220 210为及时将这批赈灾物资运往D、E两县,某公司主动承担运送这批赈灾物资的总费用,在(2)问的要求下,该公司承担运送这批赈灾物资的总费用最多是多少?【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压轴题;方案型.【分析】(1)设这批赈灾物资运往D县的数量为a吨,运往E县的数量为b吨,得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2)根据题意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再找符合条件的整数值即可.(3)求出总费用的函数表达式,利用函数性质可求出最多的总费用.【解答】解:(1)设这批赈灾物资运往D县的数量为a吨,运往E县的数量为b吨.(1分)由题意,得(2分)解得(3分)答:这批赈灾物资运往D县的数量为180吨,运往E县的数量为100吨.(4分)(2)由题意,得(5分)解得即40<x≤45.∵x为整数,∴x的取值为41,42,43,44,45.(6分)则这批赈灾物资的运送方案有五种.具体的运送方案是:方案一:A地的赈灾物资运往D县41吨,运往E县59吨;B地的赈灾物资运往D县79吨,运往E县21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数学提分训练: 函数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下列各图中反映了变量y是x的函数是()A. B.C. D.2.函数y=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A. x>B. x≠C. x≠且x≠0 D. x<3.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可以取1和2的函数是()A. y=B. y=C. y=D. y =4.甲、乙两同学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距A地18千米的B地,他们离开A地的距离(千米)和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题目和图象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比甲早出发半小时 B.乙在行驶过程中没有追上甲C. 乙比甲先到达B地D. 甲的行驶速度比乙的行驶速度快5.已知点A为某封闭图形边界上一定点,动点P从点A出发,沿其边界顺时针匀速运动一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x,线段AP的长为y.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右图所示,则该封闭图形可能是()A. B.C. D.6.在一次越野赛中,甲选手匀速跑完全程,乙选手1.5小时后速度为每小时10千米,两选手的行程y(千米)随时间x(小时)变化的图像(全程)如图所示,则乙比甲晚到()小时.A. 0.4B.0.3 C. 0.2D. 0.17.如图1,在菱形ABCD中,∠BAD=60°,AB=2,E是DC边上一个动点,F是AB边上一点,∠AEF=30°.设DE=x,图中某条线段长为y,y与x满足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这条线段可能是图中的()A. 线段ECB. 线段AE C. 线段EF D. 线段BF8.如图,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E,F分别是边BC,AD的中点,AB=2,BC=4,一动点P 从点B出发,沿着B﹣A﹣D﹣C在矩形的边上运动,运动到点C停止,点M为图1中某一定点,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BPM的面积为y,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点M的位置可能是图1中的()A. 点CB. 点OC. 点E D. 点F9.某科研小组在网上获取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温度关系的一些数据(如下表):温度/℃20 10 0 10 20 30声速/m/s 3 342 34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声速B. 温度越高,声速越快C. 当空气温度为20°C时,声音5s可以传播1740mD. 当温度每升高10°C,声速增加6m/s10.一列火车从车站出发,加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火车到站减速停下,则能刻画火车在这段时间内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A.B.C.D.11.如图,直线l的解析式为y=﹣x4,它与x轴和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平行于直线l的直线m从原点O出发,沿x轴的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它与x轴和y轴分别相交于C,D两点,运动时间为t秒(0≤t≤4以CD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CDE(E,O两点分别在CD两侧).若△CDE和△OAB的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则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12.如图,点P是菱形ABCD边上的一动点,它从点A出发沿在A→B→C→D路径匀速运动到点D,设△PAD 的面积为y,P点的运动时间为x,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 B. C.D.二、填空题13.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4.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中有油3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4升,那么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升)和工作时间x(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15.如图所示的函数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红从家去书店,又去学校取封信后马上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红离她家的距离,则小红从学校回家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千米/小时.16.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y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其中x表示乙行走的时间(时y表示两人与A地的距离(千米甲的速度比乙每小时快________千米.17.如图所示中的折线ABC为甲地向乙地打长途电话需付的电话费y(元)与通话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则通话8分钟应付电话费________元.18. 已知A,B两地相距10千米,上午9:00甲骑电动车从A地出发到B地,9:10乙开车从B地出发到A地,甲、乙两人距A地的距离y(千米)与甲所用的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乙到达A地的时间为________.19.如图所示,将矩形OABC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C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已知点B(4,2),将矩形OABC翻折,使得点C的对应点P恰好落在线段OA(包括端点O,A)上,折痕所在直线分别交BC、OA于点D、E;若点P在线段OA上运动时,过点P作OA的垂线交折痕所在直线于点 Q.设点Q的坐标为(x,y),则y 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 .20.一个容器由上下竖直放置的两个圆柱体A,B连接而成.向该容器内匀速注水,容器内水面的高度h (厘米)与注水时间t(分)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若上面A圆柱体的底面积是300厘米2,下面圆柱体B的底面积是500厘米2.则每分钟向容器内注水________厘米3.三、解答题21.已知函数y= 中,当x=a时的函数值为1,试求a的值..希望中学学生从2014年12月份开始每周喝营养牛奶,单价为2元/盒,总价y元随营养牛奶盒数x变化.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自变量与函数,并写出表示函数与自变量关系的式子.23.甲、乙两城市之间开通了动车组高速列车.已知每隔2h有一列速度相同的动车组列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如图,OA是第一列动车组列车离开甲城的路程s(km)与运行时间t(h)的函数图象,BC是一列从乙城开往甲城的普通快车距甲城的路程s(km)与运行时间t(h)的函数图象.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从图象看,普通快车发车时间比第一列动车组列车发车时间________1h(填”早”或”晚”点B的纵坐标600的实际意义是________;(2)请直接在图中画出第二列动车组列车离开甲城的路程s(km)与时间t(h)的函数图象;(3)若普通快车的速度为100km/h,①求第二列动车组列车出发多长时间后与普通快车相遇?②请直接写出这列普通快车在行驶途中与迎面而来的相邻两列动车组列车相遇的时间间隔.24.襄阳市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贫困户张大爷在某单位的帮扶下,把一片坡地改造后种植了优质水果蓝莓,今年正式上市销售.在销售的30天中,第一天卖出20千克,为了扩大销量,采取了降价措施,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卖出4千克.第x天的售价为y元/千克,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且第12天的售价为32元/千克,第26天的售价为25元/千克.已知种植销售蓝莓的成木是18元/千克,每天的利润是W元(利润=销售收入﹣成本).(1)m=________,n=________;(2)求销售蓝莓第几天时,当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3)在销售蓝莓的30天中,当天利润不低于870元的共有多少天?25.某种蔬菜的销售单价y1与销售月份x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成本y2与销售月份x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1的图象是线段,图2的图象是抛物线)(1)已知6月份这种蔬菜的成本最低,此时出售每千克的收益是多少元?(收益=售价﹣成本)(2)哪个月出售这种蔬菜,每千克的收益最大?简单说明理由.(3)已知市场部销售该种蔬菜4、5两个月的总收益为万元,且5月份的销售量比4月份的销售量多2万千克,求4、5两个月的销售量分别是多少万千克?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只有D正确.故选D.分析函数的意义反映在图象上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做垂直x轴的直线在左右平移的过程中与函数图象只会有一个交点.2.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得:2x3≠0∴x≠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含自变量的式子是分式,因此分母不等于0,列不等式求解即可。

3.答案D解析:A、当x=2时,x﹣2=0,式子无意义,故选项错误; B、当x=1时,x﹣1=0,式子无意义,故选项错误;C、当x=1时,x﹣2<0,式子无意义,故选项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就可以求解.4.答案C解析 A. 由于S=0时,t甲=0,t乙=0.5,所以甲同学比乙同学先出发半小时,故本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 由于甲与乙所表示的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由交点,且交点的横坐标小于2,所以乙在行驶过程中追上了甲,故本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 由于S=18时,t甲=2.5,t乙=2,所以乙比甲先到达B地,故本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 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知甲的行驶速度为18÷2.5=7.2千米/时,乙的行驶速度为18÷1.5=12千米/时,所以甲的行驶速度比乙的行驶速度慢,故本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由图象可知,甲比乙先出发0.5小时,可判断A;两条线段相交,说明乙在行驶过程中追上甲,可判断B;根据甲乙到达终点的时间,可判断C;甲乙行驶的时间,路程来计算速度,可判断D,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A解析分析题中所给函数图像,段,随的增大而增大,长度与点的运动时间成正比.段,逐渐减小,到达最小值时又逐渐增大,排除、选项,段,逐渐减小直至为,排除选项.故本题选.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分析题中所给函数图像:O − E 段, A P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长度与点 P 的运动时间成正比.E − F 段,逐渐减小,到达最小值时又逐渐增大,F − G 段, A P 逐渐减小直至为 0 ,所以可知该封闭图形是三角形。

6.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甲的速度=10÷1=10(千米/时甲的时间=2小时,总路程=10×2=20(千米).根据0.5~1.5小时内,乙半小时跑2km,可得1小时跑4km,故1.5小时跑了12km,剩余的8km需要的时间为8÷10=0.8小时,根据1.50.8﹣2=0.3,可得乙比甲晚到0.3小时,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图像解决问题,由于甲是匀速行完全程,根据图像可以得出甲的速度10千米/时,甲行的时间为2小时,根据路程=速度乘以时间得出总路程是20千米;根据0.5~1.5小时内,乙半小时跑2km,可得1小时跑4km,故1.5小时跑了12km,剩余的8km需要的时间为8÷10=0.8小时,根据1.50.8﹣2=0.3,可得乙比甲晚到0.3小时,7.答案B解析:当点E与点D重合时,即x=0时,EC=DC=2,AE=AD=2,∵∠A=60°,∠AEF=30°,∴∠AFD=90°,在RT△ADF中,∵AD=2,∴AF= AD=1,EF=DF=ADcos∠ADF= ,∴BF=AB﹣AF=1,结合图象可知C、D不符合题意;当点E与点C重合时,即x=2时,如图,连接BD交AC于H,此时EC=0,故A不符合题意;∵四边形ABCD是菱形,∠BAD=60°,∴∠DAC=30°,∴AE=2AH=2ADcos∠DAC=2×2× =2 ,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题意由已知和菱形的性质当∠A=60°,∠AEF=30°时,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F、EF、BF的值,结合图象可知C、D不符合题意;当点E与点C重合时,即x=2时,此时EC=0,故A不符合题意;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求出AE的最值;得到这条线段可能是图中的线段AE.8.答案B解析:∵AB=2,BC=4,四边形ABCD是矩形,∴当x=6时,点P到达D点,此时△BPM的面积为0,说明点M一定在BD上,∴从选项中可得只有O点符合,所以点M的位置可能是图1中的点O.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当x=6时,点P到达D点,此时△BPM的面积为0,说明点M一定在BD上,从选项中可得只有O点符合,所以点M的位置可能是图1中的点O.9.答案C解析:A、观察表中可知,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声速,故A不符合题意;B、声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即温度越高,声速越快,故B不符合题意;C、当空气温度为20°C时,声音5s可以传播5×342=1710m3,故C符合题意;D、观察表中数据可知当温度每升高10°C,声速增加6m/s,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观察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相关的信息: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声速;声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温度每升高10°C,声速增加6m/s;即可得出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