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答案]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

合集下载

宇宙的终极答案

宇宙的终极答案

小电影中的大宇宙遂古之初,谁传道之?(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冥昭瞢闇,谁能极之?(明暗不分浑沌一片,谁能探究根本原因?)冯翼惟像,何以识之?(迷迷蒙蒙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它认清?)明明闇闇,惟时何为?(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为何而然?)——屈原《天问》洪波浩渺,白浪滔天。

人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探索亘古未变,关于时间和空间永恒的思考更源于无始。

“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如果把时间和空间浓缩成一词,那便是——宇宙。

英国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银河系漫游指南》展开对宇宙、生命和世间万物终极问题的思考,经由超级计算机得到的答案是——42,但电影自始由终未给出详解,网络观点五花八门,在此一探究竟。

42?从42来看并未说明什么,计算机处理方式都是二进制的,若将其由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便可看到规律:42(十进制)=101010(二进制)由三串“10”组成的数字,那为何这样的组合会是宇宙的终极答案呢?宇宙=空间+时间“10”代表什么?色空、有无、阳阴、生灭、天地。

《易传·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所以世间诸相都可概括为易经中八八六十四卦,而六十四卦又由更基本的八卦组成,八卦的基础是阳爻和阴爻,用数字表示即为“10”。

由是,构成物理空间的基础是物质。

“10”代表的“有无”实质上是由物体在空间的“存在”、“不存在”所决定,空间范围由物质存在的远近划定。

假设一个虚拟空间,在10米外有一个物体那我们感知到这个空间就有10平方米的范围,若在100米处有物体则空间就有100平方米,因此贝克莱主教说:“存在就是被感知”,脱离了人的感知再谈空间其实是无意义的。

空间不是物质,而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广延度“属性”,空间本身是不可能独立于物质而存在的!由此“10”所代表的物质存在的“有无”便涵盖了全部空间性。

(NEW)[答案]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

(NEW)[答案]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

原标题: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我为简短的回答向庞大的问题致歉。

”辛波斯卡,《万物静默如谜》一、无意义的混乱▲马斯克格外喜欢科幻小说家道格拉斯?亚当斯的代表作《银河系漫游指南》。

年少时,他在读这本书时,就曾尝试着找到宇宙中属于自己的位置。

从此他就开始了夹生的、癫狂的一生。

作者完全不能预测自己的著作会带来什么。

就像这本书的初意与马斯克的感触截然不同。

假如你没读过,我们看看故事讲的是什么:福特·派法特是一位宇宙漫游研究员,来自参宿四附近的小星球,受雇于银河系漫游指南公司,负责从银河系四处搜集资料,编辑《银河系漫游指南》,但他已经被困于地球15年,直到一天,渥罡人受命负责摧毁地球,用作兴建一条超空间快速通道,他借机搭上便车,同时救走了他的地球朋友亚瑟·丹特。

渥罡人发现了两人搭上便车,而渥罡人的长官决定将两人从太空船抛出气闸外,一般人在真空的环境下,只能存活三十秒,同时在三十秒被另一艘太空船救起的机会更是数亿万分之一。

不过,银河总统柴法德·瘪头士和他的地球女朋友崔莉恩刚巧偷走了以突破非或然率技术的太空船黄金之心,并驶经两人被抛出气闸的空间,又救起了两人。

四人驾着黄金之心朝传说的星球马格西亚出发,传说中,马格西亚是一个替富人兴建人造星球的星球,不过宇宙经济过度膨胀,引发全宇宙的经济破产。

亚瑟·丹特在马格西亚上被告知,地球其实只是一个实验。

原来许多百万年前,老鼠其实是一种超智慧生物,它们建造了一部超级电脑深思,它们问超级电脑,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是什么,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计算,深思告诉老鼠的后人答案是42,深思解释它只能计算出答案是什么,但答案的原因必须由另一部更高智能的电脑才能解释,而该部电脑就是地球。

在计算出答案前的5分钟,地球却被渥罡人毁灭,地球的全部资料销毁,老鼠认为仅有的资料寄存在最后离开地球的亚瑟·丹特的脑中,于是决定向亚瑟·丹特开刀做手术。

生命、宇宙、万物的终极答案被解开了

生命、宇宙、万物的终极答案被解开了

每一个整数是否可以表示为三个整数的立方和?这个听起来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异常复杂。

让我们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这个问题:是否存在整数k、x、y、z,使得对于所有的k,它们都满足 丢番图方程 :k = x + y + z 。

丢番图方程是一种代数结构,其独特的性质已让数学家为之着迷了上千年。

自上个世纪50年代 Louis J.Mordell 以来,数学家们就一直在研究该丢番图方程的解。

对于有些数字来说,找到方程的解是很容易的。

比如当k=29时,k = 3 +1 +1 。

但这个问题很快就变得棘手起来,有一些有趣的答案即便真的存在,似乎也根本不可能被计算出来,因为所需要的数字是如此之大。

渐渐地,随着精密复杂的技术和现代计算机的出现,在100以内,除了那些已被证明是不可能以3个整数的立方和出现的数字之外,几乎每一个k值都已经被求了出来的——最后剩下的只有两个,也是最难的两个: 33 和 42 。

到了2019年3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数学家Andrew Booker在超级计算机的帮助下,花了数周的时间终于找到了33的答案。

在过去的64年中,数学家之所以没能找到33的解,是因为在Booker设计出他的算法之前,他们的搜索范围延伸到了远到不切实际的数轴远端,一直到±10。

k=33的破解意味着,最后一个未被解决的数字只剩下 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粉丝们最喜欢的那个。

然而,解决42就需要进入另一个复杂度。

Booker联手麻省理工的数学教授 Andrew Sutherland ,共同对42发起进攻。

他们通过使用慈善引擎来寻找答案。

慈善引擎是一个计算平台,它利用50万台家用电脑未使用的处理能力来产生一种全球超级计算机。

在经历了漫长的计算之后,最终,他们得到了答案:42 =(-80538738812075974)+ 80435758145817515+ 12602123297335631生命、宇宙、万物的终极答案是42。

宇宙终极答案大

宇宙终极答案大
极理论候选者-M理论。
• 我们将要描述m理论如何可能为创生问题提供答丵案。根据m理论, 我们的宇宙不是仅有的宇宙。相反的,m理论预言,众多的宇宙从无 中生有。它们的创生不需要某种超自然的存在或上帝的干预。毋宁说, 这些多重宇宙从物理定律自然的发生,它们是科学的预言。 ——— —摘自《大设计》 • m理论是爱因斯坦所希望找到的统一理论。我们人类——我们自身 只不过是自然的基本粒子的集聚——已经能够这么接近理解制约我们 和我们宇宙的定律,这一事实就是一项伟大的胜利。但也许真正的奇 迹在于,逻辑的抽象思考导致一个唯一的理论,他预言和描述了我们 所看到的充满令人惊异的千姿百态的浩瀚宇宙。如果该理论被观测所 证实,它就将是长达3000年以上智力探索的成功终结。我们就将找到 大设计。 ————摘自《大设计》 • 因为引力赋形于空间和时间,它允许时空局部稳定但全体不稳定。 在整个宇宙的尺度下,物质的正能量可被引力能的负能量平衡,这样 对于整个宇宙的创生并未添加任何限制。因为存在像引力那样的定律, 宇宙能够并且将以在第六章中描述的方式从无中生有把自己创生出来。 自发创生是存在实在之物而非一无所有。为什么宇宙存在,为什么我 们存在的原因。不必要祈求上帝点燃导火线使宇宙运行。 ———— 摘自《大设计》
这就是造物主的漏洞和错误因此定律是天然存在的我们不需要定律哪里来的这个假设如果无边界假设成立那么定律就是因为m理论天然存在的真正的定律其实很少宇宙就像围棋规则很少但却千宇宙它不可能是优雅的也不可能是混乱的但仅仅一条规则而衍生出来的定律足以使整个宇宙千变万化不要以为你的生命仅仅只是昙花一现就不必探索宇宙至理了不要因为这儿混沌一生你是永恒存在的因为基因永恒存在基因不灭你必须探索宇宙至理就算你死了你的基因依然存在因为它传到你的下一代去了
宇宙终极答案《大设计》-----从哲学 到m理论

外星入侵生存指南

外星入侵生存指南

外星入侵生存指南作者:来源:《少年博览·初中版》2015年第08期正如《三体》告诉我们的,如某日外星人大驾光临,它们必将带着敌意破门而入,绝不会手下留情,如同我们人类面对未知时恐惧的自卫本能。

地外文明在接触到我们人类文明之时,必然是要把无论看上去那么多么这么可爱友好的我们,视作洪水猛兽般先下手为强,绞尽杀绝。

能穿越星海一路最终来到地球的外星之翘楚,必会更加精于此道,更不用说它们肯定还有比我们先进和发达得多的科技。

那么当飞碟黑压压密麻麻地盘旋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上空时,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才能生存下去甚至最终击败外星人呢?让我们来从科幻作品里寻找线索与答案吧。

如果要开一门课介绍如何在外星人入侵中生存,2005年由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世界之战》(改编自H·G·威尔斯的同名科幻小说)就是必修的一本教科书,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非常非常重要的如何从外星人的入侵活动中生存下来的实用技能,一个字:拼命逃。

不许笑,仔细想想,这其实可能真的是人类在面对外星人时唯一能做的事情了,毕竟我们人类再如何地自以为骄傲,可以造电脑又可以烤汉堡,其实也就刚踏足过地球和月球这两个天体罢了。

而外星人们能来到此,把一整支侵略军队都送来,必定有着强大于人类无数无数倍的科技实力,占领一个地球什么的,真的是比我们拍死一只苍蝇都要简单上许多许多。

这么一想我们人类还真是渺小呢,呜呜呜,所以大概也就是只能不停地逃逃逃了,一点反击的余地都没有呢。

不过也别太悲观,在电影的结尾,那般强大全方位碾压戏耍地球人类各国军队的外星兵团,竟是被地球上最最最小的生物——病菌——给打败了。

不可一世的外星人毫无在地球上生活的经历,所以还没有产生对付这些可怕东西的免疫能力,又忘带感冒药抗生素了,一个个到最后都高烧不止,烧坏了。

嘿嘿,这么看来,在外星人来了的时候,我们只要逃命躲起来,藏起来越久在外星入侵中生存下来的概率也就越高吧。

三体中比较有哲理的句子

三体中比较有哲理的句子

三体中比较有哲理的句子以下是《三体》中比较有哲理的句子,总计超过500字:1."万物之理,莫不归于零。

",这句话强调了宇宙的无常和一切事物都最终趋于破灭的命运。

2."智慧存在于无穷的孤独中。

",这句话表达了智慧的独立和孤独性质。

3."欲望越深,责任越重。

",这句话提醒人们,越是贪得无厌,就越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后果。

5."科学从无知出发,向无知延伸。

",这句话阐述了科学的本质,强调了科学的无止境性和深入探索的态度。

6."科学从来都是人类反击自然的唯一武器。

",这句话强调了科学作为人类与自然斗争的能力和手段。

7."公理的自相矛盾公理是公理灭亡的标志。

",这句话指出了公理体系中自相矛盾的问题,是公理体系崩溃的先兆。

8."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这句话传达了善恶有报的观念,批判了邪恶行为必将受到惩罚。

9."信仰的本质是不能解释的,无须解释。

",这句话探讨了信仰的本质,认为信仰超越了理性解释。

10."信仰的力量可舍弃一己安逸,却无法抛弃对未来的信心。

",这句话表达了信仰的力量和对未来的希望。

11."一切道理是世界万物的集合体和自发生成体。

",这句话强调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

12."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在自己的细胞层面上毁灭和自我超越,这是生命的法则。

",这句话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13."宁可没有真相,也不要错误的真相。

",这句话表达了真相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14."生存本身就是对他人生存的威胁,这是源于资源的争夺。

",这句话指出了生存竞争的本质和资源分配的冲突。

15."现实中的世界,就像镜面的宇宙一样,后者是前者的完全相反。

电子学会青少年软件编程(C语言三级)等级考试真题试卷(2022年9月)-附答案

电子学会青少年软件编程(C语言三级)等级考试真题试卷(2022年9月)-附答案
r = 0; } #ifdef PPYDEBUG
博学佑航-青少年考级竞赛题库
printf("%d = x[%d,%d] - y[%d,%d]\n", r, x.a, x.b, y.a, y.b); #endif
return r; } int main() { #ifdef LOCAL
freopen("202209_3_1.in", "r", stdin); #endif
r = max(r, max_chongtu(le[i], le[j])); } } printf("%d", r); return 0; }
第 2 题
问答题 42点 42是: · 组合数学上的第5个卡特兰数 · 字符'*'的ASCII码 · 钼的原子序数 · 6与9的乘积结果的13进制表示 · 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 · 以及……表达式(1+5)/2*(6-4)*7的值 因此,小机器人Marvin发明了这个叫42点的小游戏。在这个游戏中,玩家会获得n个数。玩家需要使用'+'、''、'*'、'/'、'('、')'以及这n个数构成一个合法的中缀表达式,并使得该表达式的值为42。n个数之间的顺序可以改 变。表达式运算过程中只能出现整数。 由于过于抑郁,Marvin无力完成这个游戏,于是来找你帮忙。你的任务是对于给定的n个数,判断他们是否能 根据上述游戏规则算出42。 时间限制:1000 内存限制:65536 输入
青少年软件编程(C语言三级)等级考试真题试卷(2022年9月)
题目总数:5
总分数:100

宇宙的终极答案

宇宙的终极答案

宇宙的终极答案作者:***来源:《阅读(科学探秘)》2023年第12期也许某一天,你突然对宇宙的意义产生了疑问,在网上搜索之后,你可能会看到有一个答案是“42”。

这个答案是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的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中一台名为“深思”的超级电脑通过计算得到的。

为什么宇宙的意义是“42”呢?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中的主人公们同样疑惑,为解开“42”之谜,他们踏上了一段宇宙冒险之旅。

故事发生在一个英国小镇上。

一天早晨,主人公亚瑟发现自家房子地面开始晃动,原来是政府为修高速公路正在準备拆除他的房子。

亚瑟愤怒地拨打政府投诉电话表示强烈抗议,他的好友福特前来解围。

福特是来自猎户座附近一颗小行星的外星人,他初到地球时遇到车祸被亚瑟救下,从此他们成为朋友。

天空中突然出现一艘能遮天蔽日的外星飞船。

原来,银河系多维空间计划委员会准备修建一条星际多维空间高速公路,而地球正挡在了这条高速公路中间。

于是,该委员会派出沃贡人的建筑舰队准备拆除挡道的地球。

地球将在2分钟之后被彻底毁灭。

福特启动特殊设备带亚瑟偷偷搭上了沃贡人的飞船。

但沃贡人很快发现了亚瑟和福特,并把他们踢出了飞船。

没想到,二人意外进入了全宇宙最先进的飞船——“黄金之心”号。

在这里,他们结识了银河系总统赞福德,以及一个名叫马文的机器人和另一个人类幸存者崔莉。

赞福德给众人播放了一个视频,该视频展示了几百万年前玛格里西亚星球人建造的一个名为“深思”的超级电脑。

这个电脑可以回答关于生命、宇宙的问题。

有人向电脑提问:生命、宇宙的意义是什么?电脑给出了一个答案:“42”。

“深思”说,还可以建造一个更复杂、更智慧的电脑去计算然后得出更确切的答案,只不过这个程序需要运行一千万年。

大家疑惑不解,没有人知道“42”是什么意思。

另一边,留在荒凉星球上的亚瑟遇见了一个叫法斯特的星球建筑师,他带领亚瑟前往制作星球的施工现场。

在那里,有无数星球正在被建造。

突然,一颗蓝色星球映入眼帘,正是地球2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标题: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我为简短的回答向庞大的问题致歉。

”辛波斯卡,《万物静默如谜》一、无意义的混乱▲马斯克格外喜欢科幻小说家道格拉斯?亚当斯的代表作《银河系漫游指南》。

年少时,他在读这本书时,就曾尝试着找到宇宙中属于自己的位置。

从此他就开始了夹生的、癫狂的一生。

作者完全不能预测自己的著作会带来什么。

就像这本书的初意与马斯克的感触截然不同。

假如你没读过,我们看看故事讲的是什么:福特·派法特是一位宇宙漫游研究员,来自参宿四附近的小星球,受雇于银河系漫游指南公司,负责从银河系四处搜集资料,编辑《银河系漫游指南》,但他已经被困于地球15年,直到一天,渥罡人受命负责摧毁地球,用作兴建一条超空间快速通道,他借机搭上便车,同时救走了他的地球朋友亚瑟·丹特。

渥罡人发现了两人搭上便车,而渥罡人的长官决定将两人从太空船抛出气闸外,一般人在真空的环境下,只能存活三十秒,同时在三十秒被另一艘太空船救起的机会更是数亿万分之一。

不过,银河总统柴法德·瘪头士和他的地球女朋友崔莉恩刚巧偷走了以突破非或然率技术的太空船黄金之心,并驶经两人被抛出气闸的空间,又救起了两人。

四人驾着黄金之心朝传说的星球马格西亚出发,传说中,马格西亚是一个替富人兴建人造星球的星球,不过宇宙经济过度膨胀,引发全宇宙的经济破产。

亚瑟·丹特在马格西亚上被告知,地球其实只是一个实验。

原来许多百万年前,老鼠其实是一种超智慧生物,它们建造了一部超级电脑深思,它们问超级电脑,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是什么,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计算,深思告诉老鼠的后人答案是42,深思解释它只能计算出答案是什么,但答案的原因必须由另一部更高智能的电脑才能解释,而该部电脑就是地球。

在计算出答案前的5分钟,地球却被渥罡人毁灭,地球的全部资料销毁,老鼠认为仅有的资料寄存在最后离开地球的亚瑟·丹特的脑中,于是决定向亚瑟·丹特开刀做手术。

小说中充满尖锐的讽刺和隐喻,将整个宇宙的运行看作无意义的混乱,无论是宇宙的哪个维度或时间,这种混乱永不消失,好似一块五公斤重包裹着柠檬的金砖拍碎了你的头。

有趣的是,少年马斯克并没有看到作者的讽喻,反倒是像谢耳朵那样看到了别的什么东西。

这一点决定了他日后的轨迹,我们稍晚会说明。

《银河系漫游指南》带给马斯克最大的感受却是: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难。

因为我们提出的问题或多或少的都带有自己主观或者认知的偏见,所以很难确定自己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正确的问题。

道格拉斯?亚当斯没有让马斯克成为一个虚无主义者,反倒令他这个无意义的、混乱的宇宙充满了无尽的好奇。

当然,在钢铁侠坚定地执行火星计划时,他个人的人生看起来倒也是无意义、且混乱不堪。

理性,激情,应用于计算的逻辑异常复杂,但隐隐约约也可以自圆其说地阐释一下,后面我会做如此尝试。

二、宇宙里的答案▲小说里的“42”是什么意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世界是否存在某个终极答案?爱因斯坦说:“所有科学中最重大的目标就是,从最少数量的假设和公理出发,用逻辑演绎推理的方法解释最大量的经验事实。

”《终极算法》的作者佩德罗?多明戈斯教授有一个假设:所有知识,无论是过去的、现在的还是未来的,都有可能通过单个通用学习算法来从数据中获得。

多明戈斯将该学习算法称为“终极算法”。

他认为,如果这种算法成为可能,它的发明将成为人类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

实际上,终极算法是我们最不愿意发明的东西,因为一旦对其放松,它会继续发明一切有可能发明的东西。

这个世界正在越来越逼近终极算法,还是更加远离?我们的直觉与此似乎正好相反,我们对发现这个世界的真相的信心不是在增加,而是在衰减。

物理学之父阿基米德曾经豪情万丈地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举起整个地球。

”牛顿以其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力学和天文学的基础,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他如同先知般,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

牛顿乐观地宣称:如果一条规律对于所有我们已经见到的事物都成立,那么这条规律对全宇宙的所有事物都成立。

拉普拉斯写道:(牛顿的)《原理》将成为一座永垂不朽的深邃智慧的纪念碑,它向我们展示了最伟大的宇宙定律,是高于(当时)人类一切其他思想产物之上的杰作,这个简单而普遍定律的发现,以它囊括对象之巨大和多样性,给人类智慧以光荣。

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尤金·维格纳,则惊叹“数学在自然科学中不可思议的有效性”:由少量的观察推导出规律,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这些规律可以运用到超出其预测范围的领域?三、求解世俗世界▲让我们回到世俗世界。

并非只有数学家、物理学家、以及科幻迷们才致力于追求“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

人们不同程度地试图找寻“终极答案”,只是落在不同的问题设定上。

作为个人主义者,我会将话题引向偏于个人的终极答案。

就像达利欧在《原则》里尝试做的。

他说自己一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一种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是它帮助我发现真理是什么,并据此如何行动。

”这本书的英文书名“Principles”,可以翻译为“原理、原则、法则、主义、本质、源泉、根源”等等。

我们可以理解作者希望表达的不会少于这些可能的中文涵义。

甚至野心更多。

牛顿于1687年7月5日出版的彻底改变世界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现常简称作《原理》),英文书名叫《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e Philosophy》,后来经常就被简称为《Principles》。

投资家成功后琢磨“本质问题”,未尝不是值得鼓励的好事,好过他们胡干别的什么拯救世界的事情。

在导言里,达利欧写下了自己的原则总纲:a、独立思考并决定:(1)你想要什么;(2)事实是什么;(3)你如何实现。

b、以可信度加权的方式做决定。

c、遵照原则做事。

d、以系统化的方式来决策。

为什么要重温这本“过时”(按照现在的所谓知识更新速度,即使如此干货的畅销书,不用几个月就有点儿人老珠黄了)的书?达利欧是顶尖的聪明人,他在《原则》一书中,半个公式都没用。

据统计,假如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每用一个公式,阅读量就会掉多少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达利欧可能有如下假设:1、懂公式的人,无需列出公式,他们也明白是啥意思;2、不懂公式的人,列出来也没用,干脆就让他们当鸡汤看假装懂懂就好了。

下面让我们看看,达利欧默认我们该知道哪些公式。

四、聪明太多,怀疑太少▲达利欧毕业于哈佛商学院,通过案例教学法,接受了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不用说,他有理论、懂计算、晓实战,对于“期望值计算”这类基本功,当然了然于胸。

何谓期望值计算?举例如下:塔勒布在投资研讨会说:“我相信下个星期市场略微上涨的概率很高,上涨概率大概70%。

”但他却大量卖空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赌市场会下跌。

他的意见是:市场上涨的可能性比较高(我看好后市),但最好是卖空(我看坏结果),因为万一市场下跌,它可能跌幅很大。

分析如下:假使下个星期市场有70%的概率上涨,30%的概率下跌。

但是如果上涨只会涨1%,下跌则可能跌10%。

未来预期结果是:70%×1%+30%×(-10%)=-2.3%。

因此应该赌跌,卖空股票盈利的机会更大。

如芒格所言,巴菲特每天做的,都是算这个简单数学问题。

与其说是一种数学能力,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模式。

知道容易,做到极难。

▲1982年8月,墨西哥对其债务违约。

因为美国银行正在向像墨西哥一样高风险的其他国家提供贷款,总额约为其资本金总和的 250%。

美国的商业贷款活动逐渐陷于停顿。

达利欧是少数预见到这一情况的人,他预测美国正在走向一场萧条,尽管美联储增加了货币供给,令股市出现了创纪录的涨幅。

达利欧将这一现象解读为市场对美联储行动的条件反射式反应。

并引用了历史:在 1929年,股市上涨 15%之后,就出现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崩盘。

与索罗斯和塔勒布一样,达利欧是个将理论与认知付诸行动的人,他计算如下:美联储的努力失效,经济走向崩溃的概率是 75%;美联储的行动一开始成功刺激经济,但最终仍然失败的概率是 20%;美联储提供了足够的刺激来挽救经济,但最终触发恶性通胀的概率是 5%。

作为计算的结果,为了通过对冲规避最不利的可能性,达利欧开始买入黄金和国债期货,作为对欧洲美元的对冲,这是一种押注于信贷问题加剧的风险控制方式。

看起来,这个推理毫无漏洞。

然而,达利欧错了。

错得亏光了整个公司。

原因我们姑且不说了。

总之,即使达利欧预测的那部分全都对了,但是连锁反应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波动,都可能令推理失效。

美元回流导致的升值压力,令美联储降息,驱动了一场意外的经济繁荣。

这个故事,一直被我储备于一个待写的主题《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结果的结果不是结果》。

这篇写出来更简单有趣些,但我还是打算把当下这篇更有挑战些的议题完成。

在我看来,年轻的达利欧犯了三个错误:错误1、正确太多。

在哈佛商学院的精英教学体系里,他一直在学习“如何做对一件事”,他们聪明而自信,志在必得。

然而,在一个复杂系统里,做对、并证明自己正确,经常是危险的;错误2、怀疑太少。

现实世界里,他没能保持足够的自我怀疑。

休谟在《人性论》以及后来的《人类理解研究》中反驳了“因果关系”具有真实性和必然性的理论,他指出虽然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联。

错误3、自我高估。

个人世界里,他高估了自己的专业和判断。

在卡尼曼的研究里,对自己的高估外加对外部意见的低估,令我们的决策判断远没自以为是的那么靠谱。

五、试错和可证伪▲埃皮克提图说:一个人不可能重新认识自己认为已经了解的事物。

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有一种尽快作出决定,以此消除怀疑的倾向。

另一方面,人们喜欢发现、或者制造“因果关系”。

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休谟主张所有人类的思考活动都可以分为两种:追求“观念的连结”(Relation of Ideas)与“实际的真相”(Matters of Fact)。

前者牵涉到的是抽象的逻辑概念与数学,并且以直觉和逻辑演绎为主;后者则是以研究现实世界的情况为主。

而为了避免被任何我们所不知道的实际真相或在我们过去经验中不曾察觉的事实的影响,我们必须使用归纳思考。

伯特兰·罗素将休谟视为是实证主义者,认为知识只有可能是从对于事件的观察上衍生而出—从“对感官的印象”或是“感觉的数据库”里得出,同时其它任何不是透过观察经验而得的知识都是“毫无意义的”。

波普尔认为可证伪性是科学的不可缺少的特征,凡是不可能被经验证伪的命题,如本体论问题、形而上学问题、数学和逻辑上的重言式命题、宗教、神学和占星术都属于非科学。

试错法属于证伪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