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外国语学校2011年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宁波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宁波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D.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大凡聪明的人总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B.2009年6月6日的《新闻晚报》上,有一篇介绍“国嘴”罗京的文章。
C.现代汉语的通用语: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
B.教师楷模汪金权的感人事迹一经报道,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C.我省开始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三年内将为1.2万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D.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6.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四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分)
▲ ”是缠绵的秋思;“夜阑卧听风吹雨,(3)▲ ”是伤怀的冬寒。风花雪月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意象。“(4)▲,散入春风满洛城”,一城春风吹不走李白满腹乡愁;“(5)▲,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地落花道不尽杜甫一生飘零;“山回路转不见君,(6)▲ ”是岑参雪天送别友人的边塞放歌;“(7)▲,(8)▲ ”是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由望月而牵动的骨肉相思之情。
①宁波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②目前宁波的文化遗存并不多。
③文化遗存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④在运河的历史文化建设中,最应该保护文化遗存。

7.古诗文填空。(4分)
春夏秋冬是古典诗词长盛不衰的话题。“池上碧苔三四点,(1)▲”是淡淡的春意;“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宜人的夏韵;“何当共剪西窗烛,(2)
D.“过来,”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4.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浙江省宁波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WORD版)

浙江省宁波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WORD版)

浙江省宁波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WORD版)一、书写(4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二、积累运用(26分)1.⑴淌⑵瘠⑶萌⑷谛(2分,每空0.5分)2.⑴B ⑵C ⑶A (3分,每空1分)3. ⑴;(1分)⑵A(2分)⑶勇气是强心剂,让精神萎靡的人焕发活力;勇气是激流,让徘徊犹豫的人勇往直前。

(2分,结构整齐1分,表达简洁流畅1分)4.⑴千树万树梨花开⑵似曾相识燕归来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⑷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⑸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6分,每空1分。

⑷⑸两题为选做题,所填诗句切合主题即可。

每空有一个错别字,给0.5分,有两个及两个以上错别字,不给分;漏字、加字该空均不给分)5.⑴C D(2分,每空1分)⑵ A(2分)6.活动一:例:陈教授,“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带来的只是物质的流通吗?例:陈教授,“海上丝绸之路”还有其他方面的作用吗?(2分,内容1分,符合对话情景1分)活动二:如:宁波地理条件优越,人们勤劳、勇敢,富有创新精神,宁波港的历史非常悠久。

(2分,每点1分,三点中答出两点,意思符合即可)活动三:此题为开放题。

例:选择A项,理由是这副对联选取了“河姆渡的骨哨”、“四明山的云茶”,突出了宁波的历史悠久、物产丰饶的特色。

选择B项,理由是这副对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宁波“海上丝绸之路”“三江竞帆”“东海涌浪”的壮美景象,而“招揽九天日月”“吞吐五洲风云”也紧扣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作用,意蕴深厚,意味深长。

(2分,选择B项并合理阐述得2分,选择A 项并合理阐述得1分,选择C项不给分)三、阅读理解(40分)(一)(13分)7.①两次替儿子领取表格②替儿子填写表格③替儿子打圆场④陪儿子面试⑥替儿子回答问题(3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可)8.⑴“抱怨”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对当时拥挤在人群中、母亲大声叫他感到不满的心理。

2011年宁波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评析

2011年宁波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评析

2011年宁波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评析一、试题总体评价本次模拟考试题总体难度适中,命题紧扣2011年高考说明,较为全面地检测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对本阶段复习如何查漏补缺有较强指导意义。

试题选材内容上,注重生活实际。

如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第5题选取“沉迷网络与改变人格”的话题,第7题谈对“车尾文化”的看法;论述类文本阅读选取“城市文化与城市记忆”;作文是由一个流浪汉“怔怔”看十元钱的故事谈开去,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题型规范平实,能够切实考评学生的知识点与能力点。

如前四题语言文字运用题,都集中在实际应用中“易忽略、易错、易混”的问题上;现代文阅读没有偏题和怪题,都是常见的理解与鉴赏类题型;文言文阅读所涉及实词、虚词、句读,包括句子翻译,都较为平易;诗歌选取学生熟悉的陆游的抒愤诗,题目是简析下片的表现手法和作者的情感,题目规范;《论语》所涉及的“孔子仁义与富贵之辨、君子与圣人之别”,为基本知识点。

二、具体答题情况分析因为选择题(即1、2、3、4、8、9、16、17、18题)由计算机批改,所以下面主要就主观题答题情况的分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

1、第5小题:平均分为1.817,难度系数为0.6。

(1)学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参考答案,采分点为“专家(学者)”1分,“网络对人的思维、性格等的影响或负面作用”2分,超出限定字数扣1分。

学生出现错误为,①“网络”与“电脑”概念混淆,答成了“电脑”的危害。

②概括不是用陈述句,而是用“是否”等词表述为疑问句,造成观点不明。

③没有提及“专家(学者)”。

④只宽泛提及网络“有弊端”、“会造成影响”、“会改变人类”、“引起了关注”等,而没有提及“对思维或个性”的影响。

⑤个别考生字数严重超标。

(2)复习建议。

①加强学生段落概括能力的训练,特别是训练如何抓关键词。

②要再次梳理新闻文体,使学生明确标题、导语、主要内容等之间的区别。

③强调答题规范性,在规定区域内答题,减少涂改,注意字数要求。

201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2)-中大网校

201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2)-中大网校

201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2)总分:150分及格:90分考试时间:1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一、语言文字运用(共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请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24字)(3分)在网络读物、电子出版以及金融危机的夹击下,面对阅读速度越来越快、阅读口味越来越娱乐化、阅读支出越来越压缩的读者,新版的价格不菲的纸质《辞海》“命运”将如何呢?记者近日获悉,去年国庆期间,新版1.6万套《辞海》在北京、上海等地就销售一空。

出版社加印6000套,依然不能满足旺盛的市场订购需求,于是又加印2万套,也几度脱销,到12月初累计印量已高达4.2万套。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奇迹再次出现:到2010年1月底已突破7万套大关,4个月的销量超过1999年面世的《辞海》十年销量的两倍。

其销售码洋已经超过一家中型出版社一年的销售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一段话,要求符合语境,语言得体。

(5分)某医院某病房6床、7床是两位心脏病病人,6床病人血压170/90,7床病人血压130/80。

6床病人家在外地,探望的人不多,总在安静地休养。

7床病人伙食丰富,少吃多餐,他是大户人家,看望的人络绎不绝,像连续举行聚会。

他家雇的护工刚从农村来,嗓门特别大。

7床病人很过意不去,对6床病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3)某班将举行“远离烟草,珍惜生命”的主题班会,请你为主持人撰写一段有关烟草危害的开场白,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

2011浙江省宁波市高三高考模拟试题(语文)

2011浙江省宁波市高三高考模拟试题(语文)

2011浙江省宁波市高三高考模拟试题(语文)新高考新题目2011-05-07 1757宁波市2011年高考模拟考试卷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牛虻(máng)濒临(bīn)呱呱坠地(gū)车载斗量(zài)B.恫吓(dòng)栅栏(zhà)力能扛鼎(gāng)洞见症结(zhēng)C.脖颈(gěng)作坊(zuō)杀一儆百(jìng)卓有成效(zhuó)D.信笺(jiān)偌大(ruò)信手拈来(niān)混水摸鱼(hùn)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黑色的河流,无鸟的天空,炸耳的喧嚣,呛鼻的空气,让城市人喊累,很明显,这并不是劳作之累,而是生活空间之累。

B.阿尔卑斯山有典型的冰川地形,许多山峰岩石嶙峋,角峰尖锐。

冬天,这里白雪皑皑,冰川连绵,银白色的山坡陡峭雄伟,是赏雪滑雪的胜地。

C.春分,昼夜平分,春色与茶色平分。

看,春染茶山,峰峦迭翠。

听,山泉潺潺,鸟鸣蜂吟。

沏上一杯春分茶,茶中绿意,幽若山林,茗香清纯,去浊扬清。

D.那些由斑驳笔触所生成的老照片般的油画人物,静静地在虚拟场景中或坐或站,有着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气息。

这气息如一杯汤色浓浓厚厚的普洱老茶,显出生命的透彻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黎明之前》播出前并未大事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一个热门剧目。

B.对未来城市生活的设计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城市化发展之路正确与否,与世界各国的前途唇齿相依,“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昭示着城市在人类生活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C.当人们听到民工在底层空间里发出的歌吟,仿佛听到了自己命运的呼喊,于是大家用鼠标疯狂点击,不仅是为“旭日阳刚”这样的人,同时也是为自己的感同身受投票。

D.南京“梧桐让路”风波最终以三号线“移树”工作全面叫停而画上句号,但我们更应思考何时可以不再等问题出现后再被迫补救,放马后炮了。

浙江省宁波市2011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语文

浙江省宁波市2011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语文

宁波市2011年高考模拟考试卷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牛虻.(máng)濒.临(bīn)呱呱.坠地(gū) 车载.斗量(zài)B.恫.吓(dòng) 栅.栏(zhà)力能扛.鼎(gāng)洞见症.结(zhēng)C.脖颈.(gěng) 作.坊(zuō)杀一儆.百(jìng)卓.有成效(zhu ó)D.信笺.(jiān)偌.大(ruò)信手拈.来(niān)混.水摸鱼(h ùn)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黑色的河流,无鸟的天空,炸耳的喧嚣,呛鼻的空气,让城市人喊累,很明显,这并不是劳作之累,而是生活空间之累。

B.阿尔卑斯山有典型的冰川地形,许多山峰岩石嶙峋,角峰尖锐。

冬天,这里白雪皑皑,冰川连绵,银白色的山坡陡峭雄伟,是赏雪滑雪的胜地。

C.春分,昼夜平分,春色与茶色平分.看,春染茶山,峰峦迭翠。

听,山泉潺潺,鸟鸣蜂吟.沏上一杯春分茶,茶中绿意,幽若山林,茗香清纯,去浊扬清。

D.那些由斑驳笔触所生成的老照片般的油画人物,静静地在虚拟场景中或坐或站,有着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气息.这气息如一杯汤色浓浓厚厚的普洱老茶,显出生命的透彻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了人们街谈A.《黎明之前》播出前并未大事..巷议的一个热门剧目.B.对未来城市生活的设计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城市化发展之路正确与否,与世界各国的前途唇齿相依,“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昭示着城市在人类生活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C.当人们听到民工在底层空间里发出的歌吟,仿佛听到了自己命运的呼喊,于是大家用鼠标疯狂点击,不仅是为“旭日阳投票。

刚”这样的人,同时也是为自己的感同身受....D.南京“梧桐让路”风波最终以三号线“移树”工作全面叫停而画上句号,但我们更应思考:何时可以不再等问题出现后再被迫补救,放马后炮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霸王条款”能横行霸道,部分原因是有些商家存心不良、推脱责任,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消费者难以稳固地占领自己的权利“地盘”,对任何侵犯之举给予有力回击。

人教版2011--2012第二学期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1--2012第二学期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2012第二学期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留。

一、基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1分)(2)□□□□□,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1分)(3)蒙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1分)(4)面对离别,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以“□□□□□,□□□□□。

”与入川的朋友作别,尽显洒脱之情(2分)(5)默写赵师秀的《约客》(4分)□□□□□□□,□□□□□□□。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①我听见有人chuòqì(),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②日落确实很美,色彩xuàn lì(),变化多端。

③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xiùshŏu páng guān()④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xiāng déyìzhāng()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把“是否”改为“的”)B、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通过”“使”任删除一个)C、中学生是培养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

宁波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宁波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宁波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宁波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书写(4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26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2分)通过延长伏季xiūyú 期,不仅可以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得以更好的fányǎn 生息,而且能显著提高渔民的综合经济效益。

据初步估算,通过延长伏季这一制度,可望使东海渔区渔民多捕50亿元。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北美洲团即将在温哥华演出的前夕,加拿大总理哈珀称这台演出将展示曼妙且壮丽的无与伦比的中国文化。

B. 中国足球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中国篮球当引以为戒,千万不能重蹈覆辙。

C. 想当年的建造者,应该是心怀尊敬地为东北大帅张作霖设计了最精美的墓室才对,只不过今天的人看去,似乎多了几分无与伦比。

D. 老师家住苏州,之前在北京教书,性喜读书,遍稽群籍,旧学功底相当深厚。

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平淡也有平淡的好处,就是冒险投机一锤子买卖而获取功业的可能性虽减弱了,踏踏实实、稳扎稳打、谨谨慎慎、兢兢业业、凭真本事真功夫建功立业的可能性反会提升。

而且,就整个社会而言,平淡的世道或许更有利于在稳定中渐进,特别是得以心平气和地衡量、健全“游戏规则”,使法制严密而推及于社会的细部,却浮躁,化焦虑,少些冒险家的乐园,多些草根人物恬静生息的空间。

A.减弱提升渐进B.提升减弱渐进C.渐进提升减弱D.提升渐进减弱4.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

(2分)在我的印象中,宁波是一座爱心的城,在那里发生过许多催人泪下的爱心故事,千里驰援青川便是这种爱心发扬光大的又一辉煌范例,是这座以爱为旗帜的城市精神的又一次有血有肉的真实体现。

早在中央关于对口援建的决定下达之前,对口支援的想法就被宁波人提出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外国语学校2011年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宁波外国语学校2011年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共6页,有四个大题,25个小题。

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蓝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或超出规定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 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一、书写(4分)本题根据全卷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2分)是梦想,才会有人奋力zhuī zhú▲ 它;是希望,才会有人尽其所有去把握它。

生命里总有些未过的坎和难以实现的梦。

岁月的liú shì▲ 让我们懂得:一切都应该自己去牢牢把握。

2.现今,网络语言越来越多,比如,说“晕”表示“看不懂”;说“流口水”表示“羡慕”。

请你也来说说以下网络语言的意思(任选两个)。

(2分)①顶( ▲ ) ②衰( ▲ ) ③有料( ▲ )④拍砖( ▲ ) 3.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10月25日起,全国民航公司实施冬春季航班计划,由于部分航班和新航线的,因而近期机票价格有所。

另一方面,“十一”黄金周过后,为了刺激淡季出行市场,不少航空公司也纷纷优惠政策吸引乘客。

A.调整增加提高推动 B.浮动推出调整提高 C.调整增加浮动推出 D.增加调整浮动推动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B.2011年4月15日起,我市将严管违规养犬,重点整治无证养犬,违规遛犬,犬只伤人,扰民等四类行为。

C. 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的最新信息显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趋于稳定,但形势依然严峻。

D.据悉,国务院常务会议已通过决议,“中国旅游日”确定为5月19日。

5.古诗文填空。

(7分)①枯藤老树昏鸦,▲ 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②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_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相关的景物渲染边塞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 ,▲ _。

” ④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 ▲ ”。

⑤古诗文中有很多描绘大自然五彩斑斓的诗句,请写出含有“红、绿、蓝、青、黑、白、紫”任意一字眼的诗句(连续的两句)。

▲ _,▲ _。

6. 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

(3分)①有些青年人对名著有一种逆反心理,为了保持自由而故意避开不读,这是孩子气的举动。

②名著不管是不是够格,总是时间和空间筛选,我们可以不在乎名著,却不可以不在乎时间和空间。

③更重要的是,名著因被很多人反复阅读,已成为当代社会词语的前提性素材,如果不了解名著,就会在文化沟通中产生严重障碍。

⑴“一部似乎并不怎么样的作品居然被时间和空间首肯,这本身就是一个极有文化深度的悬念,光凭着这个悬念也值得去读一读。

”一句应该放在和之间。

(1分)⑵上面这段话中有一处语病,请用规范的语言表述你的修改意见。

▲ (2分) 7.阅读小说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古老的郊区公园里静悄悄的…… 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

“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

A 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

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

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 他站起来,向大路走去。

⑴A处人物是▲ (1分)⑵是什么原因使他产生了这样的轻生念头?这以后,他的人生走向如何?请分别用相关的情节概括回答。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资料,根据情境要求答题。

(4分)“美林”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小儿退热药,下表是该药说明书的一部分。

邻居刘奶奶5岁的小孙女感冒突然发热至38.9℃,儿子、媳妇正在出差回来的路上,短时间来不及赶到,只电话告诉她暂给小孙女服点“美林”退热,以缓解症状。

刘奶奶不识字,拿着说明书来请你帮忙,以确保服用剂量的准确。

⑴看了说明书后,你觉得首先该问刘奶奶什么问题?(2分)你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无例外情况,你怎样告诉她服药剂量?还要跟她关照些什么?(表达要简洁,让刘奶奶易明白)(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理解(40分)(一)走进天堂的门票江峰青(13分)①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

结果,哥哥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弟弟则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

兄弟俩长相酷似,性格各异。

哥哥忠诚敦厚,弟弟活泼机灵;哥哥拙于言辞,弟弟口若悬河。

哥哥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对贫病交加的父母默默无语,弟弟关在房里不吃不喝,长吁短叹“天公无眼识良才”。

②愁眉不展的老爸默思了两个通宵,终于眨巴着眼睛向大儿子开口了:“让给弟弟去读书吧,他天生是个读书的料!”哥哥把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弟弟手中,并在弟弟身旁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不是走进天堂的门票,别把太多的希望放在它的上面。

”弟弟不解,问:“那你说这是什么?”哥哥答:“一张吸水纸,专吸汗水的纸!”弟弟摇着头,笑哥哥尽说傻话。

③开学了,弟弟背着行囊走进了大都市的高等学府。

哥哥则让体弱多病的老爸从镇办水泥厂回家养病,自己顶上,站到碎石机旁,拿起了沉重的钢钎…… ④碎石机上,有斑斑血迹。

这台机子上,曾有多名工人轧断了手指。

哥哥打走上这个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在做一个美丽的梦。

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对机身进行了技术改造,既提高了碎石质量,又提高了安全系数,厂长把他调进了烧成车间。

烧成车间灰雾弥天,不少人得了硅肺病,他同几个技术骨干一起,殚精竭虑,苦心钻研,改善了车间的环保设施,厂长把他调进了科研实验室。

在实验室,他博览群书,多次到名厂求经问道,反复实验,提炼新的化学元素,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实验,使水泥质量大大提高,让厂里创出了新的品牌产品,水泥畅销华南几省。

再之后,他便成为全市建材工业界的名人…… ⑤弟弟进入大学后,第一年还像读书的样子,也写过几封信问老爸的病;第二年,认识了一个大款的女儿,就双双坠入爱河。

那女孩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包,整整两年他没向家中要过一分钱,却通身脱土变洋,“帅呆了”、“酷毙了”。

进入大四后,那女孩跟他“拜拜”了,他便整个人陷入了“青春苦闷期”,泡吧,上网,无心读书,考试靠作弊,最后勉强混得了大学毕业文凭。

⑥他像一只苍蝇飞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家乡所在市求职,他还有那么点羞耻感,不愿在落魄的时候回家见父母。

经市人才中心介绍,他到一家响当当的建材制品公司应聘,好不容易闯过了三关,最后是在公司老总的办公室里面试。

轮到他面试时,老总迟迟不露面。

最后秘书来了,告诉他已被录用。

不过,必须先到烧成车间当工人。

他感到委屈,要求一定要见老总。

秘书递给他一张纸条,他展开一看,上书八个大字:“欲上天堂,先下地狱。

” ⑦他一抬头,猛见哥哥走了进来,端坐在老总的椅子上,他的脸顿时烧灼得发痛。

(摘自《青年时代》)9.请以老爸的口吻概述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不超过70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说第②段中,哥哥说大学录取通知书是“一张吸水纸,专吸汗水的纸”。

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说结尾写道“他的脸顿时烧灼得发痛”,请展开想象,揣摩“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表述。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是一篇不错的小说,思想内容、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都颇具匠心,请从中选择一个点写一则读书笔记,100字以上。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黑匣子” (11分)①每当飞机发生空难,广播、电视或报纸总是在报道中提“黑匣子”。

那么,“黑匣子”到底是什么呢?②“黑匣子”是一个密封的金属盒,有普通鞋盒那么大。

它里面装有两种飞行记录系统。

其中一种是无线电话记录系统,可以把飞机驾驶舱内每个人的谈话和机场地面指挥及外界的通话全部接收下来,记录在“黑匣子”中的磁带上。

飞机一起飞,无线电话记录器便开始不停地工作。

由于磁带最大的录音量只有30分钟,录满30分钟,就会抹去旧的声音,再录下新的声音,因此磁带上总能保留飞机出事前最后30分钟驾驶舱内每个人的谈话和通话的信息。

③“黑匣子”中另一个系统是数据记录系统。

它可以记录飞机起飞后的飞行速度、方位、高度和航向,发动机工作参数,驾驶员动作反应时间等多种数据。

它的记录时间为50分钟,以后就除掉旧的数据,再记录新的数据。

④一旦飞机发生灾难,专家便可以根据“黑匣子”中记录的各种声音和数据来分析飞机失事的原因。

因此,空难发生后,除了营救机上人员,寻找“黑匣子”也就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⑤早期“黑匣子”的外壳是黑色的,后来为了便于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寻找,它的外壳已不再是黑色,而是涂成了国际通用的荧光橘红色。

它被安装在飞机尾部最安全的部位。

“黑匣子”能承受很大的冲击力,能耐受1100℃的高温30分钟,在30米深的水下30天内匣子不渗水,能承受近2吨的静压力不变形。

匣子里记录的多种信号和数据还不受外界无线电波干扰和磁力效应等方面的影响。

有些“黑匣子”还装有用电池作能源的微型声波发射机,可连续发射一种超声波信号。

由于有这么多特点,在飞机机毁人亡后,“黑匣子”往往是唯一的“幸存者”,即使“黑匣子”随飞机残骸散落在丛林、沙漠、海底、深谷等人迹罕至的地方,也能迅速被人发现寻获。

⑥目前,“黑匣子“不仅使用在飞机上,许多国家的交通运输部门在高速火车和汽车上也安装了“黑匣子”。

“黑匣子”的用途变得越来越广泛了。

13.请根据文章提供的内容信息,抓住本质特征,给“黑匣子”下一个定义。

(2分)“黑匣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第⑤段写道“‘黑匣子’往往是唯一的‘幸存者’”,请联系上下文说说“唯一”一词的表达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