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文综合阅读训练

高考文言文综合阅读训练

2010届高考文言文综合阅读训练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

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

遨少好学,敏于文辞。

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

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

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

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

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

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

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

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徒异矣。

与遨同时张荐明者,燕人也。

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子、庄周之说。

高祖召见,问‚道家可以治国乎?‛对曰:‚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

‛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

荐明闻宫中奉时鼓,曰:‚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

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

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

‛高祖善之,赐号通玄先生,后不知其所终。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隐逸传》)⒌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字:书法B.因.徙居华阴,欲求之因:因为C.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壁屋写:描摹D.与乎石门之徒.异矣徒:门徒⒍下列各句,均能说明郑遨“节高”的一组是(3分)①遨少好学,敏于文辞②后闻妻子卒,一恸而止③欲以禄遨,遨不顾④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⑤遭乱世不污于荣利⑥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A.①②⑥B.②③⑥C.③④⑤D.①④⑤⒎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遨年轻时好学能文,后来考进士却落第了,又恰逢社会动荡,于是隐居山林,当了道士。

百炼成钢02:人物传记类文言文20题专练(原卷版)

百炼成钢02:人物传记类文言文20题专练(原卷版)

百炼成钢02:人物传记类文言文20题专练(原卷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2021·上海市松江二中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公传(清)张岳松①公姓黄氏,讳奕瑞,新城人。

戊戌成进士,授河南郾城令。

②郾故孔道役繁,吏掾为奸,公增驿马,捐奉厚役直,民以不病.。

陂塘有便民者,贡士某利而争之,公召至,指状诘之曰:“若欺愚民耳!若列成均①,若业苟利民,抑或乃为民祸邪?”某大惭悟。

劣绅被讼袖赌具诬县役觊自免公立擿其狡,重惩役,其明允类此。

③时河屡决,大吏檄征料物,邻邑派民亩钱八十,公弗从。

州牧恚曰:“公长者,若他邑何?”不得已,减其倍。

顾每以耿介忤上官意,乃委监疏引河,且檄发部民充役,公不听,单骑趋河干,出直募役。

将竣事,黄流赴引,势汹怒啮,堤摇摇欲震,官民争避走堤上如织。

公亟谒巡河朱公,大言曰:“今河堤将合,不因此时堵御堙塞,反各奔避,听其溃决,亏前劳,误大计,莫此为甚!”巡河大惊,如公言,堤得无虞.。

④公为民频蹙无虚日,又念父不肯就养,违侍久,谋弃官去。

公归里,友朋宗党,周济如不及。

家益窭,布衣粗粝,泊如也。

伟姿仪,动止有度,无疾言遽色,真意肫挚,与物一体。

故人无贤愚,咸所推重,有忿争,得一言而释,里中鲜讼狱.。

⑤公赋归,讲学先敦行,以身为教。

及门成就多笃.行之士。

公以道光元年卒,年七十有六。

⑥论曰:公出为循吏范,处为儒者宗,里闬之间,饮人以和,息争崇让。

郭林宗称叔度②如千顷陂,公其嗣音矣。

方其以学行取科第为贤邑宰,使竟其用,叔度之俦也。

(注释)①成均:泛称官设最高学府。

②叔度:黄叔度,东汉隐士,当世学者奉之为圣贤。

郭林宗谓其“汪汪若千倾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民以不病.(_________)(2)里中鲜讼狱.(_________)2.为下列句子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德行第一言语第二上卷下政事第三文学第四中卷上方正第五雅量第六识鉴第七中卷下赏誉第八品藻第九规箴第十捷悟第十一夙惠第十二豪爽第十三下卷上容止第十四自新第十五企羡第十六伤逝第十七栖逸第十八贤媛第十九术解第二十巧蓺第二十一宠礼第二十二任诞第二十三简傲第二十四下卷下排调第二十五轻诋第二十六假谲第二十七黜免第二十八俭啬第二十九汰侈第三十忿狷第三十一谗险第三十二尤悔第三十三纰漏第三十四惑溺第三十五仇隙第三十六附录世说新语序目世说旧题一首旧跋二首世说新语卷上之上德行第一1〔一〕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汝南先贤传曰: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值汉桓“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

有室,荒芜不埽除,曰:…大丈夫当为国家埽天下。

”为豫章太守,之末,阉竖用事,外戚豪横。

及拜太傅,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反为所害。

〔二〕海内先贤传曰:“蕃为尚书,以忠正忤贵戚,不得在台,迁豫章太守。

”至,便问徐孺〔三〕欲先看之。

谢承后汉书曰:子所在,“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

清妙高跱,超世绝俗。

前后为诸公所辟,虽不就,及其死,万里赴吊。

常豫炙鸡一只,以绵渍酒中,●干,以裹鸡,径到所赴冢隧外,以水渍绵,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

酹酒毕,” 留谒即去,不见丧主。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主簿白:〔四〕”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

“商容,许叔重曰:殷之贤人,老子师也。

〔五〕吾之礼贤,有何不可!”车上跽曰式。

“蕃在豫章,”袁宏汉纪曰:”为稚独设一榻,去则悬之,见礼如此。

〔六〕【笺疏】“案蔡邕陈太丘碑文…文为德表,范为士则‟〔一〕李详云:。

魏志邓艾传作…文为世范,。

行为士则‟” “陈为豫章,范书不记其年,以稚传…延熹二年,蕃与胡广上疏荐稚等‟〔二〕程炎震云:”推之,知在永寿间。

“徐孺子征聘未尝出门,赴丧不远万里。

常事江夏黄〔三〕御览四百三引海内先贤行状曰:公,薨,往会其葬。

家贫无以自供,□磨镜具自随。

每至所在,赁磨取资,然后得前。

西北汉简中的“牛”资料再探讨

西北汉简中的“牛”资料再探讨

西北汉简中的“牛”资料再探讨韩华【摘要】近几年肩水金关、敦煌悬泉汉简、地湾汉简陆续公布,汉简中的“牛”资料也越来越多面世,通过对官牛、畜牛、车夫和车长、车一辆牛二、牛病和治牛官等五个问题的具体分析,以期对原有汉简牛资料研究做一个补充,相信西北汉简全部简文公布后该问题的研究会持续.【期刊名称】《石家庄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21)002【总页数】4页(P93-96)【关键词】汉简;牛资料;再探讨【作者】韩华【作者单位】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07近几年随着肩水金关汉简、地湾汉简、敦煌悬泉汉简陆续公布以及居延新简释文再次整理,与“牛”相关的简文资料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对相关资料进行综合起来进行梳理研究,由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教于方家。

一、汉简中的“牛”资料研究简要回顾沈元先生的《居延汉简牛籍校释》对《居延汉简》(甲编)中的“牛籍”简释文进行了校释,同时对个别存在疑问的字进行了考证,最后认为“在居延这样边远地区,当西汉后期时,已经使用大量的牛来做耕畜了”[1]。

温乐平《论秦汉羊牛业的发展及相关问题》从牛的种类、地域分布、养牛业的形式、管理以及牛耕技术推广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2]李天虹的《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对汉简中与牛相关的簿籍作了专门的研究。

[3]二、官牛□□侯定等六十人官牛□ 73EJT3:56出官牛车葙轮币尽□□□□□□□□□□□□□□ Ⅰ90DXT0109S:129鸿嘉四年十月丁亥临泉亭长襃敢言之谨案亭官牛一黑犗齿八岁夬鼻车一两Ⅰ90DXT0110①:1……县泉廏佐德敢言之爰书廏御成告曰所葆养官牛一黑犗在左剽□……不能饮食日益笃今死即与守啬夫奉德佐孙何□□□□□□ Ⅰ90DXT0110③:12官牛小不可用□□□□□□到必有□Ⅰ90DXT0111②:96……谨移官牛名籍一编敢言之Ⅰ90DXT0114①:212□七束食官牛庚子卒孙赦取EPT51:253①《居延新简简文》均引自张德芳主编《居延新简集释》(1-7册),甘肃文化出版社2016年版。

汉末清流_483207972

汉末清流_483207972

——《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
5
二、 汉末名士与清议
1、汝颖名士
陈蕃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陈仲举言为士则,行 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 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 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 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引《汝南先贤传》:陈蕃字仲举,汝南平 舆人,有室荒芜不扫除,曰: “大丈夫当为国家扫 天下。”
——《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
24
二、 汉末名士与清议
2、清议运动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 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 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 悦而去。
《后汉书·许劭传》
——《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
25
二、 汉末名士与清议
2、清议运动
三、党锢之祸与士风变化
——《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 6
二、 汉末名士与清议
1、汝颖名士
陈蕃评周乘 《世说新语· 赏誉第八》:陈仲举尝叹曰: “若周子居者,真治国者器。譬诸宝剑,则世 之干将。” 注引《汝南先贤传》:周乗字子居,汝 南安城人,天资聦朗,高峙岳立,非陈仲举、 黄叔度之俦,则不交也。仲举尝叹曰:“周子 居者,真治国之器也。”为太山太守,甚有惠 政。”
1、汝颖名士
李膺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世目李元礼 “谡谡(su)如劲松下风。” 注引《李氏家传》曰:“膺岳峙渊清, 峻貌贵重,华夏称曰:‘颍川李府君頵頵 (jun)如玉山,汝南陈仲举轩轩如千里马, 南阳朱公叔飂飂(liao)如行松柏之下。
——《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
10
二、 汉末名士与清议
育其中,诳时惑众,诬污鬼神乎?”遂致其罪。

世说新语实词积累100个

世说新语实词积累100个

世说新语实词积累100个(1)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①。

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②。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③。

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人廨。

”④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⑤。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注释】①陈仲举:名著,字仲举,东汉桓帝末年,任太傅。

当时宦官专权,他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未成,反被害。

按:这一句说他的言行是士人、世人的榜样。

士:读书人。

②登车揽辔:坐上车子,拿起缰绳。

这里指走马上任。

揽,拿住;辔,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③豫章:豫章郡,郡的首府在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县)。

太守:郡的行政长官。

徐孺子:名稚,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隐士。

④主簿:官名,主管文书簿籍,是属官之首。

白:陈述;禀报。

府君:对太守的称呼。

太守办公的地方称府,所以称大守为府君。

廨(xiè):官署;衙门。

⑤式商容之闾:在商容居住的里巷门外立标志来表彰他。

式,等于表,表彰;商容是商纣时的大夫,当时被认为是贤人;闾,指里巷。

【译文】陈仲举的言论和行为是读书人的准则,是世人的模范。

他初次做官,就有志刷新国家政治。

出任豫章太守时,一到郡,就打听徐孺子的住处,想先去拜访他。

主簿禀报说:“大家的意思是希望府君先进官署视事。

”陈仲举说:“周武王刚战胜殷,就表彰商容,当时连休息也顾不上。

我尊敬贤人,不先进官署,又有什么不可以呢!”(2)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①【注释】①周子居:名乘,字子居,东汉时人,不畏强暴,陈仲举曾赞他为“治国之器”。

时月:时日。

黄叔度:名宪,字叔度,出身贫寒,有德行,得到时人赞誉。

【译文】周子居常说:“我过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庸俗贪婪的想法就又滋长起来了!”(3)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①;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②。

人间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肢,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③。

”【注释】①郭林宗:名泰,字林宗,东汉人,博学有德,为时人所重。

二十四史当中的人物传记,再加上名家散文

二十四史当中的人物传记,再加上名家散文

二十四史当中的人物传记,再加上名家散文 中国历史上《二十四史》中间,一个写的最传奇的传记,写的是东汉的黄宪,只写了“家世贫贱,父为牛医”。

黄宪人物传记 黄宪(109至156)男,字叔度,号征君。东汉著名贤士,汝南慎阳人。家世贫贱,父为牛医,而宪以学行见重于时。延光元年(122),太守王龚以袁阆为功曹,举陈蕃、黄宪等为孝廉。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汉桓帝永寿二年岁次丙申,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徵君。

名人散文 宋元嘉末,文帝令仆射何尚之抄撰五经,访举学士,县以麟士应选。不得已至都,尚之深相接,尝谓子偃曰:“山薮故多奇士,沈麟士,黄叔度之流也,岂可澄清淆浊邪?汝师之。”麟士尝苦无书,因游都下,历观四部毕,乃叹曰:“古人亦何人哉!”少时称疾归乡,不与人物通。养孤兄子,义著乡曲。 或劝之仕,答曰:“吾诚未能景行坐忘,何为不希企日损?”乃作《玄散赋》以绝世。太守孔山士辟,不应。宗人徐州刺史昙庆、侍中怀文、左率勃来候之,麟士未尝答也。隐居余干吴差山,讲经教授,从学士数十百人,各营屋宇,依止其侧,时为之语曰:“吴差山中有贤士,开门教授居成市。”麟士重陆机《连珠》,每为诸生讲之。征北张永为吴兴,请麟士入郡。麟士闻郡后堂有好山水,欲一观之,乃往停数月。永欲请为功曹,麟士曰:“必欲饰浑沌以蛾眉,冠越客于文冕,走虽不敏,请附高节,有蹈东海死耳,不忍受此黔劓。”永乃止。升明末,太守王奂,永明中,中书郎沈约并表荐之,征皆不就。 麟士无所营求,以笃学为务,恒凭素几鼓素琴,不为新声。负薪汲水,并日而食。守操终老,读书不倦。遭火烧书数千卷,年过八十,耳目犹聪明,以反故抄写,火下细书,复成二三千卷,满数十箧。时人以为养身静默所致。梁天监元年,与何点同征,又不就。二年,卒于家,年八十五。

黄度,字文叔,绍兴新昌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黄度,字文叔,绍兴新昌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黄度,字文叔,绍兴新昌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黄度,字文叔,绍兴新昌人阅读答案与翻译黄度,字文叔,绍兴新昌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
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世贫贱,父为牛医。
遇宪颍川荀淑至慎阳,遇宪于逆旅,时年十四,淑竦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谓宪曰:
子,吾之师表也。既而前至袁阆所,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阆曰:见吾
叔度邪?是时,同郡戴良才高倨傲,而见宪未尝不正容,及归,罔然若有失也。其母问曰:
汝复从牛医兒来邪?对曰:良不见叔度,不自以为不及;既睹其人,则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固难得而测矣。同郡陈蕃、周举常相谓曰:明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及蕃
为三公,临朝叹曰叔度若在,吾不敢先佩印绶矣。太守王龚在郡,礼进贤达,多所降致,卒
不能屈宪。郭林宗少游汝南,先过袁阆,不宿而退;进往从宪,累日方还。或以问林宗。林
宗曰:奉高之器譬诸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友人劝其仕,宪亦不拒之,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年四十八终,
天下号曰征君[U1] 。

论曰:黄宪言论风旨,无所传闻,然士君子见之者,靡不服深远,去瑕疵。将以道周性全,
无德而称乎?余曾祖穆侯以为宪隤然[U2] 其处顺,渊乎其似道,浅深莫臻其分,清浊未议其
方。若及门于孔氏,其殆庶乎!故尝著论云。(《后汉书黄宪传》)

16.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淑竦然异之异:以为异 B.子国有颜子 国:郡县
C.先过袁阆 过:拜访 D.宪京不拒之拒:抵御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而见宪未尝不正容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不自以为不及 军中无以为乐
C.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
D.其殆庶乎 其皆出于此乎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黄宪家世贫贱,但十四岁时即被当时贤达誉为师表,并将其与孔子得意的弟子颜回相
提并论,足见其德行操守出众。

B.第二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对比、衬托等手法来表现黄宪的博大胸怀与深厚学识;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是对黄宪极高的评价。
C.对于仕途,黄宪既不刻意回避,也不积极钻营,他部听从朋友劝告到京师做官,虽竟无所
就,也不改黄宪在时人心中形象。

D.本文写人物,通篇没有正面着墨人物事迹,只是借别人的言论如绿叶烘托红花写出,体现
出不同于一般人物传记的鲜明特色。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奉高之器譬诸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太守王龚在郡,礼进贤达,多所降致,卒不能屈宪。
⑵黄宪言论风旨,无所传闻,然士君子见之者,靡不服深远,去瑕疵。
参考答案:
16.D.拒:拒绝。
17. B 认为/作为(A.转折连词;C.那么,就;D.表揣测,大概之意)
18.D(通篇没有正面着墨人物事迹错,如初宪举孝廉一节就是正面描写。)
19.(3分)奉高之器/譬诸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
也(划对一处给0.5分,多划、少划抵消相应得分)

20.(6分)⑴(3分)太守王龚管理郡县的时候,礼遇、任用有才德有声望的人,招致了很
多这样的人才,(但是)最终不能把黄宪收罗门下。⑵(3分)黄宪黄宪的言论及风格旨趣,
没有流传开去四处传诵,但是士君子看到他(与他交往),没有人不佩服他道德的深厚长远,
(并)努力改正自己的过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