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花粉的发生及发育
简述花药的发育过程

简述花药的发育过程
花药是指花的组成部分中的雄蕊中产生花粉的器官。
它的发育过程可以简述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分生组织阶段:在花蕾发育的早期,花药是由一个叫做分生组织的细胞层起源的。
这个细胞层通常位于雄蕊的顶部。
2. 花药壁分化阶段:在分生组织产生后,它开始分化为两层细胞,形成花药壁。
内层细胞形成花粉母细胞,外层细胞形成支持和保护花粉母细胞的外壁。
3. 花粉母细胞发育阶段:花粉母细胞在花药壁内发育,经历细胞核分裂,形成四个花粉孢子母细胞。
每个花粉孢子母细胞都经历两个减数分裂过程,最终产生四个单细胞的花粉粒。
4. 花粉粒成熟阶段:花粉粒在花药壁内继续成熟。
成熟的花粉粒通常含有两个细胞——一细胞是精细胞,另一细胞是辅助细胞。
5. 花药开放阶段:花药壁通常会分裂开裂,使成熟的花粉粒释放出来。
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花药开放,花粉通过开裂的孔洞离开花药。
总的来说,花药的发育过程包括分生组织形成、花药壁分化、花粉母细胞发育、花粉粒成熟和花药开放等几个关键阶段。
这个过程中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和适当的营养供应,以确保花药能够正常发育并产生健康的花粉粒。
植物花粉发育调控机制

植物花粉发育调控机制植物的繁殖过程中,花粉发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花粉发育是指花药中的某些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等生物过程,逐渐成熟并产生花粉粒的过程。
花粉粒是被子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其发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植物的后代繁衍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花粉发育的调控机制涉及到多个基因的表达和协调作用,下面我来详细介绍。
一、花粉发育的两个关键步骤花粉发育可以分为两个关键步骤,分别是微孢子母细胞(MMC)的分裂和四分体的形成维持。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中的多个信号通路和调控基因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调控网络。
在微孢子母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第一步是转录因子DUO1调控了分子KIN complex家族的靶基因。
KIN complex家族在质体分裂和分裂变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基因的表达与细胞壁合成和抗氧化应答等相关,在这个过程中DUO1在细胞周期的G2/M期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步则是ZmTFL1A与用于维持南瓜四分体形成的DEK1维持的蛋白PERKINENT-50的相互作用。
合适的配对可以在小麦中得到增强,当ZmTFL1A被敲除时,细胞将生成位点〇的四分体。
在四分体形成维持过程中,抑制类黄酮、PGH、ABA和PDA的调节和参与气泡状1相关的基因也将被上调,从而有效维持四分体形成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DMP1、TPK1和IPS1的相互调节下,植物的β碳类黄酮生成被上调。
LST8在维持四分体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LST8可以激活TOR激酶并协同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细胞生长和维护机体的生理状态。
二、花粉发育的基因调控机制除了上述的一些重要调控元件之外,植物中还有多个基因与花粉发育相关。
总的来说,这些基因主要分为三类:调节基因、合成基因和感应基因。
调节基因主要包括调节因子,参与维持基因表达的稳定性。
这些调节因子包括染色体修饰因子、转录因子、小分子水解酶、甲基化酶以及其他调节因子。
多数调节因子是可以在不同生物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因此同样也能在花粉发育调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高中生物课件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

(一)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
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过程
①二核花粉粒:成熟的花粉粒中,只含花 粉管细胞核和生殖细胞核。(精子在花粉 管中形成)
②三核花粉粒:有些植物的花粉,在成熟 前,生殖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 个精子,这样的花粉在成熟时,含有一个 营养核和两个精子。
③两个精子和一个营养核的基因型相同。
如果利用花药培养的技术,在 F1代产生的花粉中就可能有Asu的 组合,再将花粉植株进行染色体加 倍,就可以直接得到紫色甜玉米的 纯合子(AAsusu)。这种方法可以 大大缩短育种周期。
练习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花药培养技术的 相同之处是:培养基配制方法、无菌技术 及接种操作等基本相同。两者的不同之处 在于:花药培养的选材非常重要,需事先 摸索时期适宜的花蕾;花药裂开后释放出 的愈伤组织或胚状体也要及时更换培养基; 花药培养对培养基配方的要求更为严格。 这些都使花药培养的难度大为增加。
(二)材料的消毒
1.将花蕾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浸泡30s 2.无菌水清洗 3.无菌吸水纸吸干花蕾表面的水分 4.放入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中
2~4min(也可质量分数为1%的次酸钙溶液或 饱和漂白粉溶液) 5.无菌水冲洗3~5次
(三 )接种和培养
灭菌后花蕾,要在无菌条件下除去萼 片和花瓣,并立即将花药接种到培养基上。 在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 接种后,容易从受伤部位产生二倍体的愈 伤组织),同时还要彻底去除花丝,因为 与花丝相连的花药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 体的形成。
培养基的组成
材料的选择
KT
(三)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 ——材料的选择
花期早期时的花药比后期的更容易产生花 粉植株。一般月季的花药培养时间选在五月初 到五月中旬,即月季的初花期。
花粉粒的结构与发育ppt课件

花粉粒的发育过程
(小孢子母细胞) 减数分裂 花粉母细胞
2n
四分体 n
单核花粉粒 n
营养细胞 n
成熟花粉粒 (雄配n 子体) 生殖细胞
n
精细胞 n 雄配子
精细胞 n
雄配子体:成熟的2-细胞(或3-细胞)花粉粒 雄配子:成熟的3-细胞花粉粒中的精细胞
.
二、成熟花粉的形态结构
1、花粉粒的形态
孢粉学
.
一、单核花粉粒的发育
.
1、刚游离出来的单核花粉粒,细胞壁薄, 细胞质浓厚,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2、单核花粉粒继续从解体的绒毡层细胞 取得营养物质和水分,细胞体积迅速增大, 细胞质明显液泡化,逐渐形成中央大液泡, 细胞核随之移到花粉粒一侧(单核靠边期)。
.
3、随着单核花粉粒的生长发育,细胞进 行有丝分裂形成了大小悬殊的2个细胞, 大的为营养细胞,小的为生殖细胞。
自于 ( ) 。
• A.中层 B.绒毡层 • C.纤维层 D.造孢细胞
.
• 3.花粉粒的壁分两层,即 ( ) 。
• A.初生壁和次生壁 B.果胶层和初生壁
C.外壁和内壁 D.果胶层和次生壁
• 4.与花药开裂有关的结构是 ( ) 。
• A.纤维层
B.中层
• C.表皮D.绒毡层 Nhomakorabea.
2、花粉粒的类型
1、二细胞型花粉粒
• 二细胞花粉粒=营养细胞+生殖细胞 如棉、
桃等。(70%的被子植物)
2、三细胞型花粉粒
• 三细胞花粉粒=营养细胞+2个精子 如水
稻、小麦、油菜等。
.
3、花粉粒的结构
.
(1)花粉壁 外壁:厚、硬而缺乏、弹性;主要成分为 孢粉素、 蛋白质等。 内壁:薄、软而有弹性;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果 胶质、蛋白质等。
扁桃及其生物学特性

生物学特性
花、果 枝、芽
扁桃
根
根系
• 扁桃根系发达,两年生实生苗根长2m 以上,10-15年生树株根垂直分布发达 6m,水平根延伸7m,超过树冠范围 。扁桃为生根系树种,水平根分布 25-60cm的土层中具有高度的抗寒性实
• 在新疆、西北、华 北,扁桃花期为三 月下旬至四月上旬 ,单花开放时间可 持续7d,全株花期 持续10d左右,在大 陆性气候条件下, 早春气温转暖,往 往导致扁桃过早开 花,极易遭受晚霜 危害。
• 扁桃结果初期,以中果枝和短果枝结果为 主,生产以后,以短果枝和花束状短果枝 为主。 • 扁桃是异花结实树种,自花授粉结实率为05%,扁桃授粉还需要较高温度,若空气湿 度大,气温低,花药不能开裂,使授粉受 精不完全,常导致减产。 • 扁桃的落花落果,花谢后一周形成落花高 峰,花后2-4周形成落果高峰期。之后,落 果减轻,至5月中旬,落果基本停止!
•
扁桃的芽分为花芽和叶芽,枝条的 顶芽均为叶芽,花芽均为侧芽,长果 枝上常见叶芽和花芽并生在同一结节 间,成复合芽中果枝、短果枝和花束 状短果枝上,花芽多成单生。
生物学特性
花、果 枝、芽
扁桃
根
花芽分化
• 扁桃的花芽分化类 型,与核果基本相 同。集中分化期为8 月中旬至9月中旬。 多数品种完成形态 分化所需时间为11125 d。花芽 形态 分化的速度在果实 发育期较慢,果实 成熟后分化速度加 快。
扁桃 生物学特性
生物学特性
花、果 枝、芽
扁桃
根
枝、芽
扁桃的营养枝按其长短分为徒长枝 (>60cm)、中枝(5-15cm)、长枝 (15-60cm)、短枝(<5cm)。扁桃的 结果枝按其长度分为徒长性结果枝( >60cm)、长果枝(15-60cm)、中 果枝(5-15cm)、短果枝(1-5cm) 、花束状短果枝(<1cm)。
花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花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花粉是植物生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是植物精子的携带者,在受精后可
以形成种子,从而产生新的植物。
但是,花粉不仅仅在生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花粉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植物生长后,花粉的释放量会
逐渐增加,这时植物的生长速度也会加快。
花粉中含有多种生长素和激素,这些物质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并形成更粗壮的主干和更茂密的叶子。
此外,花粉的释放还可以激发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其次,花粉也可以影响植物的根系生长。
植物的根系是植物生长发育中非常重
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养分吸收和水分吸收能力。
花粉中含有一些生长素和气味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并吸引根系向着花粉释放区域生长,从而增加植物的营养吸收效率。
最后,花粉还可以帮助植物抵御病虫害。
花粉中含有一些抗氧化物质和黄酮类
化合物,这些物质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和抗虫性。
研究发现,植物花粉的释放与植物本身的健康状况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密切相关,释放量越多的花粉所含的这些物质也越丰富,从而使植物更能够抵御各种病虫害。
总之,花粉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无论是在生长初期还是成熟期,
花粉都可以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和能量,并促进其根系生长和增强抗病能力。
因此,在种植植物时,我们需要注意保持花粉的充足供应,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植物中的花粉形成过程

植物中的花粉形成过程花粉粒的发育过程:成熟的花粉粒传至柱头上,经过相互识别,排斥亲缘较远的异属和异种花粉粒,接受同种花粉粒,或排斥自己的(同株或同花)花粉粒,接受同种不同基因型的花粉粒。
被柱头接受的有亲和性的花粉粒,吸水膨胀后,内壁经外壁上的萌发孔向外突出,形成花粉管,得以萌发。
从花粉粒传至柱头到萌发,需经过一定的时间。
这段时间的长短因植物而异。
例如水稻、甘蔗、高粱等,几乎在传粉后立即萌发;玉米、橡胶草等需要5分钟左右;棉花需1~4小时。
花药的发育过程:雄蕊起始于花芽中的雄蕊原基,雄蕊原基的顶端为花药发育的区域。
花药发育初期,结构简单,外层为一层原表皮,内侧为一群基本分生组织。
不久,由于花药四个角隅处分裂较快,花药呈四棱形。
以后在四棱处的原表皮下面分化出多列体积较大,核亦大,胞质浓,径向壁较长,分裂能力较强的孢原细胞(archesp-orial cell)。
随后孢原细胞进行平周分裂,成内、外两层,外层为初生周缘层;内层为初生造孢细胞,初生周缘层细胞继续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逐渐形成药室内壁、中层及绒毡层。
花药中部的细胞逐渐分裂,分化形成维管束和薄壁细胞,构成药隔。
花粉粒成熟后,纤维层细胞失水,所产生的机械力使花药在裂口处断开,花粉粒由裂口处纵轴形成的裂缝散出。
花粉囊壁因绒毡层的解体而消失,或仅存痕迹,只剩有表皮及纤维层。
扩展资料花粉粒萌发的主要因素花粉粒中贮存的酶和各种代谢物质,是花粉萌发的重要因素。
例如花粉粒和花粉管中存在的角质酶,可降解大多数植物柱头表面存在的角质层,使花粉粒能从柱头组织中吸收萌发所必需的水分,并为花粉管的生长打开了通道。
花粉粒中贮存的代谢物质。
为花粉管的最初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另外,湿性柱头表面的分泌物,为花粉萌发提供了必需的基质,特别是其中的酚类物质的变化,对花粉的萌发可起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干性柱头虽无分泌物溢出,但其表面的亲水性蛋白质薄膜,有辅助粘着花粉或水合花粉,使花粉获得萌发所必需的水分的作用。
扁桃花粉数量及花粉质量的检测

试验研究河北果树 HE BEI FRUITS 2004(6)扁桃花粉数量及花粉质量的检测朱梅玲,乔进春(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 071001)摘要:对扁桃品种新2号、新9号、吉莎的花粉量、染色率、发芽率进行了检测。
对花粉分散剂进行了选择,其中以10%葡萄糖溶液作为桃属植物花粉悬浮剂最为适宜。
新2号、新9号、吉莎3个品种在不同时期开放的花,其花药内花粉粒数有显著差异,开花早的,其花药内花粉粒数较多,开得较晚的,其花药内花粉粒数较少,盛花期3个品种平均每个花药花粉量基本相同,近4000个花粉粒。
花粉经染色与花粉发芽实验,表明新2号、新9号花粉染色率均在60%以上,发芽率接近60%,吉莎花粉染色率和发芽率偏低,因此新2号和新9号作为扁桃授粉树较好。
关键词:扁桃;花粉;悬浮液;发芽率中图分类号:S6621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402(2004)06-0008-01 扁桃(Amygdalus Communis L.)属蔷薇科桃属植物,是一种珍贵的经济林树种,栽培经济价值高。
但扁桃坐果率低,自花结实率为0~5%,造成单产低。
授粉受精不良,花粉量少,发芽率低,是坐果率低的主要原因。
为了探明扁桃坐果率低的内在因素,2002年对新2号、新9号、吉莎3个扁桃品种的花粉数量和花粉质量进行了检测,以便为今后扁桃授粉树的选择及丰产栽培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本实验于2002年在河北农业大学(保定)标本园进行,供试扁桃品种为从新疆引入的新2号、新9号、吉莎3个品种,4年生,毛桃为砧木,树势健壮。
111 花粉采集 供试3个品种分别于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采集刚刚开放尚未散粉的初开花,用镊子取下花药,置于小瓶内,标记好每小瓶内的花药数,盖上滤纸,使其自然阴干48h,充分散粉后,盖好瓶盖,置于冰箱内备用。
112 花粉数量检测 本试验所用悬浮剂为葡萄糖、蔗糖、氯化钠,配制3种不同浓度(15%、10%、5%)的溶液各250m L,配好后摇匀置于冰箱冷藏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