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调度系统双归属功能的设计和实现
软交换双归属方案探讨

分析。
异地的容灾备份 。
2 双归属基本概念
3 双归属技术常见组 网方案
11 + 主备方式 : 两套 M S S 中一个 M S S 是激活的,
来网络简化、 成本降低等优势的同时, 也带来了安全
故障。
“ 双归属” 是一种防止软交换设备宕机或者是出 缆 中断 、 供电异常等) 时能够提供紧急通信的容灾机
例如机房火灾、 连接机房的通信电 隐患 : 一旦核心设备发生故障, 将引起大范围的通信 现突发灾害事故( 通过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两套软交换系统之间的 目 前设备厂商通过板卡级冗余备份保证单一设 制 , 来保证当其中某一台软交换设备 出 备的可靠性 , 在此基础上 , 各个运营商从 网络层面保 互为备份的方式 , 另一台软交换设备能够将其业务全部接管 证 网络可靠性考虑, 最大可能地避免单点故障。本文 现故障时 , 从而确保网络在紧急时刻的通信安全 。“ 双归 通 过对 软交换 “ 归属 ( ul mig” 双 D aHo n )技术 的跟 踪和 过来 ,
3 收 日 :o 0 o 0 f 稿 期2 72 2 o- _
维普资讯
技术交流
2 0 1 数 据 通 信 0 7.
Te h lg s u so c oo y Dic s in
一
直处 于 s nb 状 态 , t dy a 只有 主用 MS S出现故 障的情
摘 要: 以软交换为核心的通信网络是未来通信发展 的必然趋势。 交换设备的安全性备 受关注, 软 将关 系
该技术的实际应用进程 , 文章 旨 在讨论软交换设备应用层的安全策略 , 通过软交换“ 双归属” 技术的跟踪和研
软交换SIP的设计与实现

软交换SIP 的设计与实现李 晖1,李 琪1,黄 鹰1,李文耀2(1.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2.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文章根据软交换会话初始协议(SIP )的基本呼叫控制流程、运用流程图及状态图分析法,重点讨论了SIP 协议的设计及实现方法,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下一代网络;软交换;会话初始协议;软件设计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788(2004)06-0037-03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IP on softswitchL I H ui 1,L I Q i 1,HUANG Ying 1,L I Wen 2yao 2(1.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s ,Wuhan 430074,China ;2.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Wuhan 430074,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foundational control procedure of calling for SIP protocol ,and by the use of the analysis of the flow chart and state diagram ,this paper discussed on the method for the design implementation of SIP protocol.K ey w ords :N GN ;softswitch ;SIP ;software design 目前,会话初始协议(SIP )在电信界受到极大的关注,因为,SIP 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电信业务的传输模式,它用基于Internet 的准则为电信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软交换网络中的双归属实现方法

软交换网络中的双归属实现方法
龚德静;宋薇
【期刊名称】《信息通信》
【年(卷),期】2007(020)002
【摘要】文章分析了软交换网络发展状况以及当前软交换商用组网的需求,介绍了双归属的原理以及在软交换设备组网中应用双归属设计的的实现方法.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龚德静;宋薇
【作者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4;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武
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5.0L
【相关文献】
1.嵌入式系统中双板Bootloader实现方法研究 [J], 单瑾
2.软交换网络中的双归属功能应用 [J], 樊志华
3.软交换网络中的双归属应用 [J], 张小平
4.软交换网络容灾实现方法中的双归属方案探析 [J], 马秀芳;时和平;罗相根
5.浅析软交换网络中的双归属技术 [J], 熊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圳本地网软交换双归属应用及测试

2 双 归 属 实 现 原 理
深 圳 网 络 智 能 化 采 用 华 为 软 交 换 设
1 深 圳 软 交 换 网 络 基 本 情 况
深 圳本 地软 交 换 网络从 2 0 0 4年 开 始 试 商 用 ,经 过 近 两 年 来 大 规模 的 建 设 ,
备 , 双 归 属 启 动 方 式 分 为 手 动 和 自动 两
切 回 到 原 来 的 SS。
2 0 0 5年 下 半 年 网络 智 能 化 的 建 设 中 , 广
东 省 电 信 公 司 决 定 在 各 本 地 网 的 软 交 换 汇接 层 采用 双 归属 配 置 , 以更 好 地 保证
网 络 的 健 壮 性 。 深 圳 网 络 智 能 化 双 归 属 示 意 如 图 l所 示 。
从 以 上 的 分 析 可 见 , 自 动 方 式 受 网 络 性 能 变 动 影 响 较 大 , 容 易 出 现 误 触 发 , 比较 难 以控 制 ;而 手 动 方 式 在 操 作 人 员 决 定 启 用 双 归 属 时 ,能 迅 速 完 成 倒 换 ,在 维 护 人 员 完 成 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障 SS 的 处 理 和 其 他
考虑。
离 ,而 S S集 中 了 呼 叫 控 制 所 需 的
测 试 后 ,再 人 工 倒 回 , 可 操 作 性 和
方 案 特 别 是 SS 的 数 据 方 案 至 关
重要 。
双 归 属 数 据 需 要 考 虑 SS、
TG 、 S 、 S G HLR 的 数 据 配 置 , 其 中以 S S的 数 据 规 划 最 为 重 要 , S G 和 S HLR 从 本 质 上 说 与 S S没 有 归 属 关 系 ,但 由 于 S 和 S G HLR 都 必
电力调度系统交换改造原则及实现

电力调度系统交换改造原则及实现发表时间:2019-07-31T11:17:04.323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6期作者:焦小龙李欢童欣宇康龄泰郝玮[导读] 软交换技术成为构建智能调度通信系统的必然选择。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电力调度通信系统是调度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不仅是电力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系统,同时也在各种紧急事件处理和抗灾救灾、应急指挥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是电力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支柱,具有实时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从独立、封闭的“发、输、配、用”的树形结构演变为社会化的网络结构,电能流与信息流的交换、共享、互动构成了未来电力系统的整体结构。
为此,数据业务、多媒体业务在电力通信网络的需求和应用越来越紧迫,传统窄带的电路交换系统从带宽、业务实现上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
引言在电力调度通信系统中软交换技术具备全面的开放性,在综合接入能力、业务提供、网络管理、用户认证、鉴权和计费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能提供多业务解决方案;在构建新一代网络的同时,也充分考虑现有各种网络的平滑过渡,支持适应电力通信需求、具有电力行业特点的新业务的开发,真正实现业务的客户定制化和丰富化,从而提高电力行业通信和信息化水平。
因此,软交换技术成为构建智能调度通信系统的必然选择。
1电力调度系统软交换改造原则软交换的引入将针对电力通信网应用现状及发展要求,根据电力公司现有相关系统自身业务的需求特点,将电力公司现有相关系统建设加以整合,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电力调度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证,使其更加符合信息化需求与电力通信网络的发展,成为综合的、可灵活扩展使用的综合业务平台。
为此,以软交换为核心技术组网建设时应该遵循一定改造原则,使电力调度系统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获得循序渐进的平滑过渡。
保护兼容现有投资,电路交换与软交换系统将长期共存。
如何构建电力调度软交换通信网

…
…
…
…
…
…信工程一 _
如 何 构 建 电 力调 度 软 交换 通 信 网
国网江西省 电力公 司萍 乡供 电分公 司 钟 志萍 徐 星 肖振 华
【 摘要】软交换是 电力调度通信 网末来 的发展趋 势,有利于提高电力调度在 电网运行 中的 能力 ,满足 电力企业 的发展 需求。目前 ,软交换通信 网成为 电力调度 中的核 心部 分 ,完善电力调度 电力分配 的状态。软交换通信 网的构建 比较复 杂,需要多项技术的支撑,因此 ,本文通过对 电力调度软交换通信网进行研究,分析 主要的构建 方式。 【 关键词 】电力调度 ;软 交换;通信 网
一
建层 次关系,软交换在控制 层中 占据核心 地位 ,连接多项协议接 口,实现多模块互 联 ;( 3 ) 传输层,承 载软交换通信网的传输 业 务 ,积 极承接 控制层 的命令 ; ( 4 ) 接入 层 ,由电力调度 的媒体 设备 构成 ,主动连 接 用电用户 ,确保信 息高效传输到各个层 次;( 5 ) 终端层 ,作用 于 电力 调度 的终端 部 分,通过语音设备 ,完成 调度的功能交 换 ,实现视频、录音等多种功 能。 2 . 省调 、备调和地调 在 电力调度 软交换通信 网框 架的基础 上 ,分配省调 、备调和 地调 ,构建层次性 的软交换通信 网。 ( 1 ) 省调,省调是软交换通信网的最高 部分,用于指挥 网络 中的通信 内容 。软交 换 设备 ,具有足够 的管 理能力,可 以作为 电力调 度的控制部分 ,既可 以实现变 电与 检 修,又可 以控 制呼叫 的过程 。电力企 业在 软交换通信网 的省调部 分,安排 了媒 体 设备,完善业务层 次, 电力调度 中能够 统一控制媒体设备 ,连接省调 中心与 分项 电力企业,顺利 实现业务交换。 ( 2 ) 各调 ,备调主要为省调提供备份服 务,归属于省调 中。软交换通信 网中的备 2 . 混 合 组 网 技 术 混合组 网是指T D M 午 日 I P ,有利于实现 固 调与省调具有相 同的配置和管理方式 ,起 定调度 。I P 可 以拓 宽软 交换 的承载方式 , 到容灾的作用 ,备 调与省调始终保持 同步 支撑数据信息的流通 ,而且I P 可以支撑T D M 状 态 ,如 果 备 调 需 要 更 新 设 备 , 需上 报 省 的运 行,为其提供 足够的后援 支持 。在 调。省调可 以缓解 软交换通 信网异地传输 T D M 和I P 的混合参与下,同步 电力调度 的调 的压力,提高信 息传输 的能力 ,确保 电力 度 台,确保调度人 员在 现行状态下实现 电 调度 的安 全 进 行 。 ( 3 ) 地调 ,地调 属于 地方 性 的软交换 力通信,不会影响 电力调度 的信息传输 。 二 、电力调度 软交换通信 网的构建方 通 信网,各级地 区配 备了统一的软交换平 式 台,利用站点管理 的方式 ,协调控制通信 目前 , 电力 调 度 的 通 信 网 能 力 较 低 , 网。地调同样需要安装与省调、备调相 同的 跟不 上电网发展 的速度 ,大多 以光纤 的方 设备 ,完善软交换通信网中的地调结构 。 式为 主,降低通信传递 的效率 。为提高 电 地调与省调表现 出独立的关系,S I P 协议的 力调 度的通信水平 ,避 免出现通信干扰和 控 制下实现互通 。地调的构建 ,能够 实现 延迟 ,电力企业积极 引进 软交换技术 ,完 终端对话 ,有利于电力调度的数据交互 。 善通信 网的构建 。分析 电力调度软交换通 3 . 变电与融合部分 信 网的构建 ,如下 : 电力调 度软交换通 信网 ,需要变 电与 i . 软交换通信网的框架 融合 ,完成整体 构建的过程 。不 同层 次、 电力调度 软交换通信 网的构建框架 包 级 别 的通 信 网 , 都 需 要 利 用 融 合 的 方 式 , 含五个部分 。分析如: ( 1 ) 应用层 ,用于处 组成完整 的通 信网络 。所 以软 交换通信网 理 电力调度 中的数据信 息 ,在业务逻辑 的 还需构建互通 电路 ,促进 电路与通信 相互 约束 下 ,有 目的的解 析调度信息 ,确保 调 连接的能力 。 度信 息达到协议标 准,进而做好业务发 展 变 电与融合部分在 软交换通信 网 中的 的工作; ( 2 ) 控制层,专 门用于连接逻辑业 连接,需要借助T S D N B R I 接 口,通过交换 务 ,科学规整 电力调度 中的呼 叫业务 ,构 机控制所有 的连接 过程 ,而且在 构建的过
双归属在移动软交换中的应用

故 障 后 ,在 本 MS OF T X 3 0 0 0上配 置 的业务数 据通 过一 方 1 双 归属定 义 激活, 进而接 管相 应 的业务 。 双 归属 ( D u a l H o mi n g ) , 是指 在 组 网 架构 下 ( R 4以上 3 . 3 N + I主 备 方式 : 在 N +1主 备 方 式 下 , “ 1 ” 个 备 份 版本 ) , 一 个 MG W 属 于 两个 MS OF T ) ( 3 0 O 0的组 网模 式。 MS OF T x 3 0 0 0通 常情 况下作 为其 它 “ N” 个 MS 0F T X 3 0 0 0 对 于 任 何 一 个 MG W 来 说 , 通 常 情 况 下 ,只 在 主 用 容灾 的备份 系统 。其 中 N个 MS OF T X 3 0 0 0都 处于 激 活状 MS OF T X 3 0 0 0上 进行 注册 。但 是 , 主用 MS 0F T X 3 0 0 0发 态, 另 一 个 MS 0F T X 3 0 0 0处 于备份 状 态。 生故 障时 , 在备 用 MS OF T X 3 0 0 0上 , MG W 可 以继续 进行 3 . 4 N + 1互 助 方式 : “ 1 ”个 容 灾 MS OF T x 3 0 0 0作 为 注册 , 进 而 在 一定 程 度 上 , 继续 为 此 MG W 下 管 理 的 用户 其它“ N” 个 MS OF T × 3 0 0 0容灾备份 系统 , N+ 1个 MS OF T x 提 供业 务 。对于 主用 MS OF — r X 3 0 0 0来 说 ,系统 正 常运 行 3 0 0 0都是 激 活 的。 时 ,与容 灾 MS OF T x 3 0 0 0相 比,承 担 了网上业 务 处理 的 例 如 : MS OF T × 3 0 O 0 1 , MS OF T × 3 0 0 0 2和 MS OF T x MS OF T × 3 0 0 0 。 容 灾 MS 0F T X 3 0 0 0 , 通 常情 况下 也称备 份 3 0 0 0 3工作 于 N+1互 助 方式 ( N=2 ) , 其 中 MS OF T x 3 o 0 0 3 MS OF T × 3 0 0 0 , 在 一定 程 度 上 为主 用 MS OF T X 3 0 0 0提供 是 MS OF T X 3 0 0 0 1 和 MS OF T × 3 0 0 0 2 的互助 MS OF T × 3 0 0 0 。 相 应 的数据 和业 务 备份 。 虚 拟 MS OF T > ( 3 0 0 0 : 从 逻辑 上将 正 常 运 行 时 , 3个 MS OF T X 3 0 0 0各 自对 所 辖 业 务 进 行 处 容灾 的 MS 0F T X 3 0 0 0划分 为 N+1个 MS OF T x 3 0 0 0 。通 理 , 在 MS OF T × 3 0 0 O 1 、 MS OF T × 3 0 0 0 2中 , 任一 方发 生故 障
基于软交换的《现代交换技术》课程实验设计与实现

146Internet Education 互联网+教育《现代交换技术》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较为重要的核心课程,它与本专业其他的基础课程知识点不一样,《现代交换技术》的内容要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相结合[1-2]。
在实验教学方面,该课程要不断地更新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特别是在新工科的背景下,要让学生更加贴近工程实践的具体操作,并能高效地掌握课程中以软交换为核心的电信交换系统的呼叫信令流程、媒体流程、增值业务和网络架构的全过程。
以此为前提下的课程实验的设计就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3]。
一、设计思想《现代交换技术》课程的实验内容主要由分成硬交换和软交换两个部分构成,其中硬交换部分是以传统的交换方式为主的实验,目前在实际的电信网络中应用场景已经在慢慢减少,而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交换系统在电信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
那么在实验教学中,必须把侧重点过渡到以软交换系统为主的实验实训,主要包括用户管理及设备配置测试、信令分析、系统互通、增值业务开发等业务。
学生通过一个完整的流程掌握软交换设备的配置、设备互通以及相应的实施流程,从而更加熟练地掌握现代交换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课程实验目的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设备相结合,让学生通过了解设备的操作方式加深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交换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场景,综合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同时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现代交换技术。
二、实验平台搭建本实验平台是以软交互服务器为基础,通过web 对系统进行访问并对整个系统进行相应的配置,通过IP 电话和网关设备构建一个小型的局域网,来实现对实际通信业务的模拟,实验平台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主基于软交换的《现代交换技术》课程实验设计与实现要设备包括服务器、PC 机、支持SIP 的IP 电话,以及SIP网关、模拟电话。
图1 软交换实验平台拓扑图软交换服务器为主要的操作对象,实现对整个平台的呼叫控制、系统的监测、计费、信令的获取以及相关业务的二次开发功能,PC 机主要实现对软交换服务器的配置,同时也可以通过PC 机安装实现软电话以及信令的分析软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协议 的转 换 ,将 接入 的所 有媒 体 信息 流均 转换
为采用 I 议 的数据 包在 软交 换 网络 中传 送 。 P协 根
・
74 ・
电 力 系 饶 通 僧
据 MG接 入 的用 户 及 业务 不 同 .MG可 细 分 为 以
下 2类 。
备通 过握 手协 议 ,侦 测 到容 灾 的软 交换 已正常 工
软交换 至少 应具 备 3个 基 本特 点 :① 集 成分 组 网
和电路交换 网; ②具备汇接局和端局能力 ; ③呼叫
控 制 与媒体 层 和业务 层分 离 。 软 交换 设备 位 于控 制层 ,提供 多种 业务 的连 接控制 、 由、 路 网络 资 源 管理 、 费 、 证 等 功 能 。 计 认 软交 换 设 备 与各 种 媒 体 网关 、 端 、 终 应用 服 务 器 、 其 他 软交换 设备 间采用 标 准协议 相 互通 信 。软 交
呼叫控制 功能是各 种业务 的基本 呼叫控制 。 软 交换 的设 计 思想 : 叫 和承载 分离 、 务 和 呼 业 呼 叫分 离 。软交 换 技术 将 电话 交换 机 的业务 接 入 模 块 独 立 成 物 理 实 体 。 称 为 媒 体 网 关 ( da Me i G t a, ae y MG) MG 的功 能是 采用 各种 手段将 用 户 w 。 及业务接人到软交换 网络 中, MG完 成 数 据 格 式
属 概 念 。利 用 双 归属 技 术 , 交 换 调 度 台 可 注 册 到 多 个 异 地 的 软 交 换 设 备 , 证 调 度 系统 稳 软 保
定 运行 。文章 重点介 绍 软 交换技 术 的应 用 背景 、 交换 技 术相 关概 念及 特 点 ; 细 阐述 了软 软 详
交换 的异 地容 灾原 理和 机 制 、 交换调 度 台的 双 归属原 理 和机 制 ; 软 分析 软 交换 调度 系统 的组 成及功能; 并根 据 双 归属 概 念提 出软调 度 系统 的典 型应 用 。
换 是实 现传 统程 控 交换 机 “ 呼叫控 制 ”功 能 的实
设 备 和 系统 作 用 基础 上 , 照渐 进 、 存 、 补 的 按 共 互 原 则逐 步 由 电路 交换 向软 交换 演进 。 以 , 所 软交 换 系 统代替 电路交 换系 统是 大势 所趋 。 目前 在 电力 行业 的调度 通 信领 域 内 .基 于程
第 3 卷 第 2 2期 3 3
2 2年 2月 1 日 01 0
电
力
系
统
通
信
V01 3 . No23 3 . 2
Tee o munc ins o e ti Po r yse lc m iat o fr Elc rc we S tm
F b1 2 1 e .0, 0 2
.7 . 3
控交 换技 术 、由 电路 交 换机 及 调度 终端 组 成调 度
体 , 传统 “ 叫控 制 ” 但 呼 功能 与业 务相 结 合 . 同业 不
务 所需要 的呼 叫控制功 能不 同 . 求软交换 提供 的 要
系统 。 程控 交换 技术 的局 限性 , 为现 有调 度 系统 成 实 现 如视 频 会 议 、 电子 白板 、 即时 消 息等 新 功 能 、 新业 务 和各 种异 构 网络互 通 的瓶颈 。 基 于软交 换 技术 的调度 系 统 ,在采 用 下一 代 网 络 ( etG nrt n N tok N N) 系架 构 基 N x e eai e r , G 体 o w 础上 , 分考 虑调 度 系统 的特 殊 要求 , 仅 完全 实 充 不 现 电路调 度 系统 的功 能 ,还 实 现基 于 网络 之 间互 联 协 议 ( tre Po clI ) 术 的 各 种 统 一 通 I ent rt o, 技 n o P
踪、 研究 和试 点应 用 软交换 技术 。 在充 分发 挥现 有
信 业务 . 同时采 用 双归 属技 术 . 保证 调度 系统 的安 全 性 和可靠 性 。
1 软 交 技 术
软 交换 是下 一代 网络 的控制 功 能实 体 , 为 N N具 有 实 时性 要 求 的业 务 提 供 呼 叫 和连 接 控 G 制 功 能 , 下一 代 网络 呼叫 与控制 的核 心 。 阶段 是 现
软 交换 调 度 系统 双 归 属 功 能 的设 计 和 实现
陈 少 军 , 金 辉 王
( 北 远 东 哈 里 斯 通 信 有 限公 司 , 北 石 家 庄 0 0 0 ) 河 河 5 0 2
一
摘要 : 为提 高软 交换调 度 系统 的安 全性 和 可靠 性 , 出基 于初 始会 话协 议技 术 的软 交换 双 归 提
作 。此 时 , 过 预先 配置 的 接管 机制 , 通 主归 属软 交
1 中继媒 体 网关 ( rn a w y T 用 于完 ) Tu k G t a ,G) e 成 与公 众 交 换 电话 网/ # 5众 陆 地 移 动 电 话 网
关 键 词 : 交 换 : G 双 归属 软 N N;
中 图分 类 号 : N 1 T 95
文献 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5 7 4 (0 2 0 — 0 3 0 1 0 — 6 12 1 )2 0 7 — 4
0 引 言
软交 换 技术 经过 十几年 飞 速发 展 ,在 通信 系 统 网络 中 已得到 广泛 应 用 。无论 在 运 营商 网络 还 是在 专 网应 用 , 软交 换技 术成 为 主 流 , 电路 交换 机 ( 控交换 机 ) 程 将逐 渐 被取 替 。 在 电力 行业 “ 十一 五 ” 信 发 展 规 划 中 。 政 通 行 电话 交换 网规划 部分 明确要 求 加快 对 软交 换技 术 的跟踪 、 调研 和使 用 案例 分 析 , 时建设 以软交 换 适 为 核心 的多 媒体 通信 系统 ,以适应 向分 组 交换 演 进 的趋 势 。“ 十二 五 ” 划 中 , 规 已明确 要 求 积 极 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