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3、5的倍数的特征练精选习题(精品资料)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解析

2、5、3的倍数的特征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教材进行解析: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
二、教材编写意图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五、教学实施的思考。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前后的联系《2、5、3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7至19页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从知识体系上分析,它是在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
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在教学中更加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在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概括出2、5、3的倍数的特征。
教材上通过逐步增加提示的方式,减缓学生在概括时的思考难度。
三、学情分析2、5、3倍数的特征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知识,会求一个数的倍数,因此归纳和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对学生而言不是很难。
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来判定,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知识与技能: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人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的多样化。
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3的倍数。
教学难点: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五、教学实施的思考: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可以这样做:(1)、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较久的学习热情,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年级数学2、5、3的倍数的特征

……
2 4 6 8 10
1×2 2×2 3×2 4×2 5×2
自然数中,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 也是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出3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的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倍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数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
个说位一上说是:0或5的5的倍数数, 有是什5的么倍特数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找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数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
个位上是说0一、说2、:42、的6倍.8的数数有,什是么2特的征倍?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2、5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课时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2、5的倍数在个位上的特征,理解2、5的倍数的意义,并能灵活运用这一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对数的组成、数位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
但同时,学生对抽象的概念理解仍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2、5的倍数的意义,掌握2、5的倍数在个位上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5的倍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2、5的倍数在个位上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5的倍数。
2.教学难点:理解2、5的倍数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这一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践活动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引出2、5的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观察、操作、思考2、5的倍数在个位上的特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交流分享:让学生汇报探究成果,讨论2、5的倍数的特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2《2、5、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2课时2、5、3的倍数的特征第1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1,相应的“做一做”。
内容简析例1是讲2、5的倍数特征,采用了百分表,以对话的形式,让学生画图、画框、观察、发现、总结。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掌握 2、5 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经历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体会观察探究、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4.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2、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难点: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法与学法1.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课堂讨论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规律。
2.学生在课堂上主要运用目标学习法与合作归纳学习法,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归纳2、5的倍数的特征。
承前启后链复习:回顾找一个数倍数的特征。
如:2的倍数有2,4,6…。
学习: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如:末尾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等。
延学:进一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
如:3的倍数的特征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竞赛导入法:今天的课堂我们将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展开。
(1)将20的全部因数和6个5的倍数写在集合圈内。
(2)26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倍数是几?按要求完成,比一比看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小组活动后,老师设疑:究竟2、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板书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品析.........,.在进入新知探究活动............:.以竞赛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前与同伴交流....................,.提升对知识探究的兴趣。
】.......,.学生会产生成就感猜想引入法:老师有一项绝技,不用计算就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特征》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特征》教案一. 教材分析《2、5、3的倍数特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5、3的倍数。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2、5、3的倍数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归纳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对倍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到一些2、5的倍数,如时间、货币等。
但3的倍数特征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感知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2、5、3的倍数特征的掌握程度不一,有的学生可能只掌握了2、5的倍数特征,而对3的倍数特征了解不多。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2、5、3的倍数特征,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5、3的倍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归纳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2、5、3的倍数特征,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5、3的倍数。
2.教学难点:3的倍数特征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和理解2、5、3的倍数特征。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2、5、3的倍数特征。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2、5、3的倍数特征的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2、5、3的倍数特征的实例和练习。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2、5、3的倍数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时间、货币等实例,引导学生关注2、5的倍数。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2、5的倍数?3的倍数呢?”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数字,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它们是否为2、5、3的倍数。
引导学生发现2的倍数的个位数都是偶数,5的倍数的个位数都是0或5,3的倍数的各位数之和都是3的倍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5、3的倍数特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3的倍数。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乘法和除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和乘法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2、5、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3的倍数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3的倍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2、5、3的倍数特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2、5、3的倍数的特征。
2.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3的倍数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3的倍数。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黑板、粉笔。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篮子水果,其中有2个苹果,5个香蕉,3个橙子,请问这篮子水果一共有多少个?”让学生思考,引出2、5、3的倍数的特征。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练习,例如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3的倍数,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3的倍数的能力。
五下数学 关于2,3,5的倍数特点 考点总结+题型训练

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关于2,3,5倍数特点知识梳理:2、5、3的倍数的特征:①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②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③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针对性练习一、判断。
(1)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就是偶数()(2)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1。
()(3)0也是偶数。
()(4)如果一个数是10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也一定是2的倍数和5的倍数。
()(5)个位上是3,6,9的倍数的都是3的倍数。
()(6)如果一个数是9的倍数,那么它一定是3的倍数。
()(7)3的倍数比5的倍数小。
()(8)任意的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一定有一个是3的倍数。
()(9)用2,1,3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10)6的倍数一定是2和3的倍数。
()(11)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自然数,那么它的周长一定是偶数。
()(12)在自然数范围内,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2.()(13)3的倍数中一定不是偶数。
()(14)若a是自然数,则(a+2)是偶数。
()二、填空。
1、用数字2、8、5三个数可以组成()个是3的倍数的数,请你把它写出来()。
2、4□□□同时是2、5、3的倍数。
这个四位数最大是(),最小是()。
3、妈妈买了40多个橘子,淘气把橘子装盒,发现每3个装1盒,还多2个,那么这些橘子至少()个,至多()个。
4、如果m(m>4)是偶数,那么(m+3)是()数,(m-4)是()数。
5、从0,2,5,7这四个数字中任意选择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能组成()个同时可以是2,3,5的倍数的数,其中最大是()。
6、李芳一家三口去看电影,发现他们三人的座位号是连续的三个奇数,并且和是45,那么李芳一家的座位号分别是()()()。
7、用0,5,8组成三位数。
(1)这个三位数有因数2:()(2)这个三位数有因数5:()(3)这个三位数有因数2和5:()8、要使6□1是3的倍数,方框里可以填()。
五年级数学下《因数与倍数 2、5、3的倍数的特征 2、5、3的倍数的特征(通用)》_3

2、3、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2、5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或者5的倍数。
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过程与方法:历探索2、3和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体现观察探究、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绪。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5的倍数,会判断奇数和偶数。
教学难点:探究3的倍数特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老师这儿有一个高招,能够很快的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不信,你来考考我。
生说,师迅速判断。
你想不想把我的高招学到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2、3、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2、3、5的倍数的特征二、探究2和5的倍数的特征1、观察找特点。
(教师课件出示百数表)生观察表,在学案上完成以下任务:(1)找出2的倍数,划上横线。
(2)找出5的倍数,用“√”标出。
(3)讨论交流: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交流总结2的倍数的特征生汇报。
投影展示:有2、4、6、8、10……通过交流。
你发现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验证发现:请任意写出两个个位上是0、2、4、6、8的数,用算式实行验证,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征?(3)巩固练习:你们这么快就把老师的高招学到手了。
老师说一些数你能迅速判断出它是不是2的倍数吗?(4)理解奇数和偶数。
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2、4、6、8、0的数,偶数就是我们平常生活中所说的双数。
(注:0也是偶数)反之,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奇数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单数,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都是奇数。
(出示课件)(5)判断这些数是奇数还是偶数?65 256 4560 8592 5793、交流总结5的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我们总结出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5的倍数的特征练习题
一填空
1、两个连续的偶数的和是70,这两个偶数是()和()。
2、三个连续的奇数的和是75这三个数分别是()、()和()。
3、是3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最大两位偶数是()。
既是3的倍数又是
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奇数是()。
4、自然数按照()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
5、同时是2、3、5的倍数最小的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最大的三位数
是()。
6、用0、
7、5能组成()3的倍数,()个5的倍数。
7、用8、2、5、0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小的偶数是()。
最大的偶数是()。
是5的倍数最大的数是(),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最小的数是()。
8、a是一个偶数,与它相邻的两个偶数分别是()、()。
9、从0到6中,选四个数字组成既是2的倍数,又是3、5的倍数,最大的是
()。
最小的是()。
10、3的倍数最小的三位数是()。
11、同时是2、5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
1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这些数是3的倍数。
435(){ } 、2()98 { }、 6()85 { }
83()7{ } 、 568(){ }、7()58{ }
13、用8、0、1、5排列成三位数,是2的倍数有()。
是5的倍数有(),
是3的倍数有(),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既是3的倍数又是
5的倍数有()。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有()。
最大且是3的倍数是(),最小且是5的倍数()。
14、有因数2、3、5的最小两位数是(),最小三位数是()。
最大三位数
是()。
最小三位数是()。
15、123123123……123(共有50个123)除以3,余数是()。
16、100个连续的奇数相加,和为()。
17、100个连续的公里数相加,和为()。
18、100个连续的自然数相加,和为()。
二、扩展练习
1、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两位数中,最大的偶数是()。
2、四位数8A81是9的倍数,A=()。
3、四位数841B同时是2、3、4的倍数,B=()。
4、一个四位数5A6B,它既是4的倍数,又是9的倍数,这个四位数是()。
5、从0、1、3、4、5、8中选出四个数字,排列成同时是2、3、5倍数的
四位数,其中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是多少?
6、五位数5A89B既是3的倍数,又是8的倍数,求这个五位数?
7、一个六位数X2009A是24的倍数,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六位数。
8、一个五位数1A54B既是3的倍数,又含有因数5同时又是2的倍数,这
样的五位数有哪些?
9、六一期间,五一班共买了72个西瓜,每个西瓜的单价相同,共花了B35.A
元,你知道五年级同学一共花了多少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