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有性杂交育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大纲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培根《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大纲绪论一、内容提要: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是发展园艺生产的关键途径之一。
各种各样的栽培园艺植物种类及其品种类型都是从野生植物进化而来。
利用园艺植物的自然变异和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就是优良性、适应性、稳定性和整齐性,品种具有特异性等特性。
良种是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它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抗病虫害能力以减少农药污染、增强适应性和抗逆性以节约能源、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等多方面的作用。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是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它研究的任务是根据遗传变异的规律,合理选择利用种质资源,通过发现和创造变异来选择优良品种,以及提高种性、防止混杂退化、加速良种繁殖的原理和方法。
园艺植物育种有着悠久的历史。
19世纪才有专门的育种机构,20世纪育种理论、方法进步很快,新品种选育成果巨大。
二、思考题:1、了解品种的概念及其属性;2、良种在园艺植物生产中的作用?3、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的区别?4、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第一章育种对象与目标一、内容提要园艺植物多为周期长的多年生植物,育种年限长,育种目标涉及产量、品质、熟期及抗性等一系列目标性状。
因此,因地制宜选择育种对象,明确育种目标,制订育种方案,是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
二、思考题:1、当前园艺植物育种的总目标是什么?2、园艺产品的品质按产品用途和利用方式大致可分为哪几种?3、制订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和原则是什么?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别和育种方法园艺植物繁殖方式不同,其遗传特征就不一样,因而相应采取的育种程序和方法也不同。
此外,栽培植物品种根据其群体遗传组成,可分为自交系品种、群体品种、杂交种品种和无性系品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形考作业及参考答案

园艺植物育种学作业1绪论,第1~3章(要求:第三周末以前完成)一、名词解释1.种质资源: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
种质是指生物体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它往往存在于特定品种之中。
如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都属于种质资源的范围。
2.引种:把别的地区的动植物优良品种引入本地区,选择适于本地区条件的加以繁殖推广。
把外地的优良品种引入本地种植3.光周期现象:光周期现象:是指光照周期长短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4.选择育种:利用的是现有品种在繁殖过程中的自然变异作为选择工作的原始材料杂交育种等是用现有品种先人工创造出变异,然后进行选择工作引种是以品种或杂交组合为单位进行比较选择选种首先是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选择,然后进行系统群体间比较5.遗传力:遗传力又称遗传率,指遗传方差在总方差(表型方差)中所占的比值,可以作为杂种后代进行选择的一个指标。
遗传力分为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
数量性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那么表型的变异可能有遗传的因素,也有环境的因素,甚至还有环境和遗传相互作用的因素。
二、填空题1.根据群体的遗传组成不同,品种可分为自交系品种、群体品种、杂交种品种、多系品种和无性系品种。
2.育种目标是指作物通过遗传改良后要达到的目的。
育种目标总的分为生物学目标和经济学目标。
3.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植物种资源研究工作重点仍将是“广泛收集、妥善保管、深入研究、积极创新、充分利用”。
4.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引种成功与否以引入品种表现的适应性指标、效益指标和繁殖能力作为评定引种成功的主要指标。
5.育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是从引种开始,其正确与否及水平高低直接影响育种进展速度的快慢和获得成果的大小。
三选择题1.观赏的花卉有时要求同一品种中有不同的花色组成(但比例可控),指的是品种的(b)。
A.特异性B.一致性C.稳定性D.优良性2.利用绝对无融合生殖所产生的种子进行繁殖的群体是(d)品种。
第十二章 抗病育种

DNA在细胞间转移形成新株系;转化;转导;突变 3)病原病毒的变异(途径):
杂交→新病毒株系(杂种RNA或DNA);突变
二、植物的抗病性及其遗传变异 1、概念 抗病性—指寄主对病原物及其有毒产物的抵抗性、不感受 性或少感受性。 是相对的,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潜能,其等级如下: 免疫: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完全不发病,或观 察不到可见症状; 抗病:寄主受病原物侵染之后发病轻微,分高抗、中抗、 低抗; 感病:寄主对病原物侵染能发病的,严重的称高度感病; 耐病:植物忍受病害的性能; 避病:由于种种原因未受到侵染未发病(时间、空间下的)
第二节、 病原物致病性与植物的抗病性 一、病原物的致病性及其遗传变异 1、生理小种的概念(病理学概念)
生理小种:在病原物的种、变种或专化型下,形 态上相同,但对寄生植物不同品种致病力不同,由同一 基因型所构成的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只是特定基因的表现型,不是遗传单位。同一病原菌分 化出的生理小种对某些品种感病,而另一些品种不感病。 一般病原菌的寄生性越高,植物的抗病特异性越强,则 相应的病原菌的分化的越强。 生理小种在形态上很难区别,一般用一套抗病力不同 的鉴别寄生来区别。 生理小种的消长取决于哺育品种在生产上的消长情况。
病情指数=∑Xa/n∑X=(X0a0+X1a1+……+Xnan)/nT
=(14×0+12×1+2×2)/2×28=0.29
三、选育抗病品种的方法 1、轮回表型选择方法 2、回交育种方
综合农艺性状好的品种(♀)×抗病品种(♂)
3、杂交育种方法 4、选择育种方法
粒瘟
穗颈瘟
水稻白叶枯病危害
数十年来的实践证明:
园艺植物育种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浙江大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浙江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下列哪个不属于品种的特性?()参考答案:高产性2.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被称为()。
参考答案:优良品种(良种)3.下列关于品种的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参考答案:品种必定在生产上正在或曾经发生重要作用。
;品种的英文名称是cultivar;;品种必定是栽培植物;4.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任务包括()。
参考答案:制定育种目标;选育优良新品种;进行种子生产5.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选择的主体是一样的()参考答案:错第一章测试1.下列不属于园艺植物育种途径的是()。
参考答案:良种扩繁2.根据植物育种的基本概念,下列解决品种问题的途径之中,哪一种实际上并没有改变群体的基因型?()参考答案:选择育种3.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有()。
参考答案:优质、适应性强;抗病虫和除草剂;不同成熟期。
;高产稳产4.下列哪些因素与育种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有关?()参考答案:育种单位的经济实力;选育当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
;育种者的经验;;可利用的种质资源;5.育种目标应尽可能地简单明确,且应尽可能提出数量化的可以检验的客观指标。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称为()。
参考答案:种质2.基因库中的种子需要繁殖更新,对于大多数植物物种,当种子生活力降到()以下时,就要进行繁殖。
参考答案:85%3.种质资源包括下面哪几类()。
参考答案: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本地种质资源;野生植物资源4.顽拗型种子是相对正常型种子而言的,又称为含水量变化的种子,其生理成熟时含水量为50%~70%。
具有如下特性()。
参考答案:不耐干燥;不耐低温;寿命短暂5.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全部遗传物质的集合称为种质库()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丝瓜的起源中心是()。
参考答案:中国中心2.莴苣在()演化出茎用莴苣类型——莴笋。
园艺植物育种学-有性杂交育种_OK

2021/8/25
46
关键词
有性杂交育种;远缘杂交; 回交;多亲杂交 两亲杂交;添加杂交;合成杂交;亲本选择 亲本选配;系谱法
2021/8/25
47
思考题
1、植物有性杂交的方式有哪些?各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2、如何确定园艺植物多亲杂交时亲本配组的先后循序?
♀♂
♀♂
♀ ♀
♂ ♂ ♂
♀♂
♀♂
♀♂
A×B
2021/8/25
C×B 淘汰
D×A 淘汰
♀♂ ♀♂ ♀♂ ♀♂ ♀♂ ♀♂ ♀♂ ♀♂ ♀♂
第5章 有性杂交育种
B×D
♀♂ ♀♂ ♀♂ ♀♂ ♀♂ ♀♂ ♀♂ ♀♂ ♀♂
A×D
37
杂交F2代选择 F2种子按组合分区播种;组合间的比较,淘汰不良组合;
优良组合中选留优良单株,优良单株进行隔离自交,
即: (1-P)n <1-a 两边取常用对数,则有 : nlg(1-P) <lg(1-a)
又因为1-P<1, lg(1-P)<0,移项则有: n>lg(1-a)/ lg(1-P)
B
2021/8/25
40
杂种第三代(F3)的选择
将F2代的优良单株后代分别按小区播种,每一个 单株后代成为一个系统。
每一小区种植几十株,每隔5~10个小区设一对照。 注意比较株系间的优劣,在优良株系中继续选留
2021/8/25
F7 2、未选择,存在许多不良基因类型;
3、杂种后代要求大群体; 4区、域高试代验 选择工作量大;
B 5生、产亲试缘验 关系无法考证。
混 合 法
44
P
P1 P2
与F1混合法比较:
单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园艺植物育种学二、课程英文名称Breeding of Horticultural Crops三、课程编码ZB0230440四、课程性质专业课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64学时;4学分;第5学期六、课程目的与要求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园艺植物新品种选育的原理、途径和方法;认识优良品种在园艺植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现代生物科学及自然科学的成就熟练地应用到育种研究和实践中,并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植物特性和不同的育种目标,正确地选择育种资源,采用合理的育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园艺植物新品种的选育,促进园艺植物生产的发展。
本课程在理论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掌如下知识:(1)主要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特性;(2)主要园艺植物的育种目标;(3)园艺植物引种、选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方法和育种程序;(4)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发展动态。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现代科学知识应用到育种实践中,独立地进行育种研究工作。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园艺植物育种学是果树、蔬菜及观赏植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土壤学、生物统计和试验设计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手段。
园艺植物育种学与有关园艺植物的栽培学有密切的联系,是园艺科学中不可偏缺的主要学科。
八、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与实验实习相结合九、考核方法闭卷考试十、选用教材参考书目选用教材曹家树,申书兴主编.园艺植物育种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景士西主编.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中国农业出版社程金水主编.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沈德绪主编.果树育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十一、教学进程安排表:十一、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绪论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概念、品种的特性及良种的作用,明确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