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有性杂交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育种目标:育种目标就是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也就是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3、种质资源:把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同成为种质资源。

4、引种:引种驯化简称为引种,就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野生植物)或栽培区域(栽培植物)人为的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5、遗传力:遗传力就是亲代性状值传递给后代的能力大小。

6、选择反应:数量性状的选择效果,决定于选择差与遗传力的乘积,称为选择反应。

7、芽变:芽变是指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8、群体品种:群体品种是指群体遗传组成异质,个体杂合,其品种群体可以表现差异,但必须有一个或多个性状表现一致,与其它品种相区分。

9、有性杂交育种:又称组合育种,它是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对其后代进行多代培育选择,比较鉴定,以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有栽培利用价值的定型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10、两亲杂交:两亲杂交是指参加杂交的亲本只有两个,又称成对杂交或单交。

11、多亲杂交:多亲杂交是指三个获三个以上的亲本参加的杂交,又称复合杂交或复交。

12、回交: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称回交。

13、添加杂交:多个亲本逐个参与杂交的方式称添加杂交。

14、单交种:两个自交系之间的杂种一代称为单交种。

15、双交种:双交种是4个自交系先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用两个单交种配成用于生产的杂种一代。

16、三交种:三交种是用两个自交系先配成单交种,再以单交中作母本与第三个自交系杂交而成的杂种一代。

17、远缘杂交:远缘杂交指的是亲缘关系疏远的类型之间的杂交。

多指种属间存在杂交障碍的杂交。

18、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植株,在生活力、生长势、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超过双亲的现象。

第七章杂交育种

第七章杂交育种
第七章
杂交育种
第七章杂交育种
第一节 杂交育种的概念、作用及理论基础
一、杂交育种的概念
杂交:不同基因型配子结合产生杂种的过程,谓之杂交。 杂交育种(sexual cross breeding):
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第七章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的分类 ①根据亲本亲缘关系不同,杂交育种可分为近缘杂交
杂交育种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育种方法。目前用于各 国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良种, 绝大多数都是用杂交育种 法育成的,在各种育种方法中成效最大。 从育成品种数 及品种在生产上推广的面积上看均占首要位置。
第七章杂交育种
三.常规杂交育种的重要性 1.是重要的育种手段之一 现代作物育种途径很多,包括引种,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诱变 育种,倍性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其中,最有成效的育种途径是 杂交育种.由于杂交可以实现基因重组,能分离出更多的变异 类型,可为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更多的机会,所以杂交育种被 广泛采用,通常叫做常规育种. 2.是与其它育种途径相配套的重要程序 采用理化因素诱变,染色体倍性操作,现代生物技术等手 段处理育种的原始材料,仅仅使原始材料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 异,其直接产品往往仍是育种的原始材料,需要通过常规育种 途径,尤其是通过杂交育种途径,进一步修饰改良或进一步杂 交重组,才能从中选育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
第七章杂交育种
2.基因互作产生新的性状主要通过非等位基因之
间的互补产生不同于双亲的新的优良性状。
感病品种 × 感病品种
RRss
rrSS
RrSs
R-S- RRss rrSS rrss 9抗 : 7感
第七章杂交育种
3.基因积累产生超亲性状通过基因效应的累加,从后代中选出

杂交玉米新品种山玉7号的选育

杂交玉米新品种山玉7号的选育

山玉7号是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山丰玉米科学研究所(原贵州省毕节市山丰玉米科学研究所)2006年用自选系SF0087作母本、自选系SF5612作父本选育而成的黄粒玉米单交种,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山玉7号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强、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青秆成熟,粮饲兼用,适宜贵州省海拔1500m 以下区域及其他相似地区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

1 选育目的及意义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带的贵州山区,地形地势复杂,海拔高差大,东西相差2763m ,气候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明显。

玉米是贵州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山区人民的重要口粮和畜牧业生产的主要饲料。

根据贵州山区地形地势、气候生态特点,选育抗性强、适应范围广、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杂交玉米新组合,为促进山区粮食增产意义重大。

2 选育经过山玉7号(SF7007)是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山丰玉米科学研究所2006年春繁用自选系SF0087作母本、自选系SF5612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黄粒玉米单交种。

母本自交系SF0087是本所2003年春用外引系78599-141作母本,与墨西哥综合种墨白一号(混粉)杂交后代作基础材料,经过4年7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2006年春稳定的黄粒玉米自交系。

父本自交系SF5612是本所2003年冬用外引系561的天然杂株与561杂交,再用561回交1代,然后连续自交3代,于2006年稳定的黄粒玉米自交系。

2006年春繁组配,2006年冬繁观察表现特别突出,2006年冬繁续配,2007年分别在四川成都、云南宣威、贵州贵阳、思南、黔西、毕节等地进行多点观察,均表现突出。

2008年参加贵州省预备试验,2009年进入贵州省跨区组区域试验,2010年续试,并同时进入生产试验。

2011年6月28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玉2011006),定名为山玉7号。

3 特征特性山玉7号苗期长势强,芽鞘紫红色,叶色浓绿,叶缘紫色,呈波纹状,叶面光滑。

第7章 营养系杂交育种

第7章 营养系杂交育种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园艺植物育种学计划学时 4授课章节第七章营养系杂交育种教学目的和要求:营养系品种在育种中和一般品种有不同的遗传特点。

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营养系品种的性状遗传特点第二节营养系品种遗传变异的研究方法第三节亲本选配及杂交技术的特点第四节童期、童性和杂交培育选择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营养系品种遗传变异的研究方法,童期、童性和杂交培育选择特点。

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1.多媒体结合板书。

2.注意营养系杂交育种适合于大多数的果树、花木、球根类花卉以及用无性繁殖的蔬菜作物。

作业与思考题:1.童期、童性、童程、营养系杂交育种2.采取哪些措施可以调剂花期?3.营养系杂种选择有哪些特点?4.营养系杂交育种如何选配亲本?5.营养系品种的性状遗传变异有什么特点?第七章营养系杂交育种常规杂交育种和优势杂交育种适合于有性繁殖作物。

本章介绍营养系杂交育种适合于大多数的果树、花木、球根类花卉以及用无性繁殖的蔬菜作物。

营养系品种在育种中和一般品种有不同的遗传特点。

第一节营养系品种的性状遗传特点一、营养系杂交育种的概念及意义1、营养系杂交育种的概念利用有性杂交技术获得杂种,对杂种进行培育、鉴定、选择,再利用无性繁殖来保持品种的遗传特性的育种方法。

2、意义(1)通过基因重组,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

如黑罕X白玫瑰→(2)通过基因的累加效应,产生超亲性状。

如桃成熟期的遗传。

二、营养系品种的性状遗传变异特点1. 遗传杂结合程度大,实生后代发生复杂的大幅度变异。

表现在果实成熟期、果实大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方面。

陈云志(1991)报告,两个红色菊花品种的杂种一代出现了紫红、红、粉红、橙、黄、雪青等各种色调的杂种,这在有性繁殖的品种间杂交也是很难见到的。

这些都是因为亲本遗传背景复杂,造成后代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为选择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基础,复杂的多样性分离给选择提供了更大的潜力。

2. 有性杂交后代经济性状水平显著下降杂交→基因重组→非加性效应解体→杂种后代经济性状普遍退化。

第七章 杂交育种

第七章 杂交育种

2、遗传组成情况: 如以简单数字表示各亲本的遗传组成在F1中所占比例是: 甲×乙,各为1/2 三交种:(甲×乙)×丙中,甲、乙各为1/4,丙为1/2 四交种:[(甲×乙)×丙]×丁中,甲、乙为1/8,
丙为1/4,丁为1/2 双交种:(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各为1/4 五交种:[(甲×乙)×丙]×(丁×戊),甲、乙
交,称为复合杂交。 1、复交的类别: 根据杂交亲本的数目及杂交方式,可分为:
①三交:(甲×乙)×丙 ②双交:(甲×乙)×(丙×丁) ③四交:[(甲×乙)×丙]×丁 ④五交:{[(甲×乙)×丙]×丁}×戊、
[(甲×乙)×(丙×丁)]×戊、 [(甲×乙)×丙]×(丁×戊) 特点:亲本多、工作量大、育种年限长、所需人力 物力及试验地面积大。
为1/8,丙为1/4,丁戊为1/4
3、配合方式: 采用复交时,如何考虑各亲本的组合方式以及
各亲本在几次杂交中谁先谁后,就要全面平衡: ①各个亲本优缺点的程度; ②相互弥补的可能性及程度; ③各亲本在杂交工作中的主次; ④根据配组合的优缺点,灵活运用。 根据以往经验,配合方式有以下两种: ①将农艺亲本放在最后一次交杂交,以增强后代的 丰产性和适应性。 ②将具有主要目标性状(综合形状好)的亲本放在 最后一次杂交;以提高出现具主要育种目标性关个 的可能性。
如:早熟性、株高、分枝数、种子大小等。 ③在远缘杂交中,用回交法可恢复杂种育性,在杂 种优势利用上,可以改良自交系,转换不育系及恢 复系。
3、应用回交时,需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选择轮回亲本: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有推 广前途; ②注意选择非轮回亲本:目标性状应十分突出,遗 传传递力要强,被改良的性状最好是显性,如为隐 性(子代不表现)→要自交措施; ③后代选择:选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农艺性状次 要; ④回交次数:现论上讲四次后→可达目的,但实际 中就具体情况而定。

高产型优质稻新品种桂育7号的特征特性及示范推广

高产型优质稻新品种桂育7号的特征特性及示范推广

该品种米粒长 , 晶莹透亮 , 无心 白、 腹 白, 外观品 质优 。2 0 1 0年 经 国 家 农 业 部 食 品 质 量 检 验 检 测 中
心 检测 , 综合 米质 达 国标优 质 2级 标 准 , 7项 主要 米
质指标 中除了直链 淀粉含量为 国标优质 2级外 , 其 他6 项均达 国标优 质 1 级标 准 , 外观 品质、 加工 品 质、 蒸煮食用品质俱佳 , 深受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和种
1 特 征特性
1 . 1 丰产 性好 , 适应 性 广
桂育 7号 株 叶 型好 , 生 长 均 匀、 健 壮 。株 高 9 8 . 3 c m, 株型 松散 适 中 , 叶色浓绿 , 叶片较直 立 , 剑 叶硬直 ; 分蘖力强 , 穗型着粒密 , 有效穗数 3 0 4 . 5 万/ h m , 穗长 2 1 . 7 c m, 每穗 总粒数 1 3 1 . 9 粒, 结 实 率
植 全生 育 期 1 2 7 d左 右 , 比对 照 柳 沙 油 占 2 0 2迟 熟 4~ 6 d ; 晚稻 种植 全生 育期 l 1 5 d左右 , 比对 照柳 沙油 占2 0 2迟熟 5~7 d , 适宜 在桂南、 桂 中稻 作 区作 早 、
经过 5年 8 代 选育 而成 的高产型优质 常规 稻新品 种, 2 0 1 1 年 通过 广 西壮族 自治 区农 作 物 品 种 审 定委 员会 审定 , 审定编号 : 桂审稻 2 0 1 1 0 3 5号。该品种属 软米型品种 , 具有适应性广、 高产稳产、 米质优、 加工
该 品种株 高 不足 l O O c m, 根 系发 达 , 茎 秆 粗壮 坚 韧, 角质层厚 , 反压弹性好 , 耐肥 抗 倒 伏 能 力 特 强 。 经 过多 年试种 , 无 论种植 于肥 田 、 瘦 田、 浅脚 田 、 沙质 田或 受 风雨影 响 , 均未 出现倒 伏 现象 。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一、解释名词:1、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植物学上的种子:指种子植物由胚胎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农业生产上的种子:指凡在农业生产上可以直接被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统称为种子,有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三种类型。

3、品种: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充分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4、地方品种(农家品种):指在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品种。

6、杂交种:指选用性状优良、遗传基础差异大,配合力强的亲本组合进行杂交产生杂交种。

品种标准化:指大田推广的优良品种必须符合其品种标准。

7、品种标准:就是对优良品种具有的主要特征特性作出准确的说明,对它的栽培要点加以总结概括,作出科学的技术规定。

8、育种目标: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选育具有什么样优良性状的品种。

9、高产育种:就是培育具有合理的株型和良好的光合性能,可以充分利用水、肥、光、气、热等合成光合产物,并能高效地运转到穗、粒中去而获得高产。

10、本地品种资源:指原产于本地或本地栽培很久的古老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11、品种资源:又叫种质资源,指可用于育种或栽培的栽培作物类型,品种,近缘野生植物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遗传材料的总称。

12、野生植物资源:指育种工作中有利用价值的各种野生种或近缘野生植物类型。

13、外地品种资源:指从国外和其它地区引进的品种或类型。

14、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指人们通过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创造的供进一步培育新品种用的原始材料。

15、品种资源的种植保存:指根据不同作物的耐贮性特点,每隔一定时期(年限)在田间种植一次。

16、品种资源的贮藏保存;指利用仓库或其它设备,使资源材料长期保持生活力的保存方法。

南北7号玉米品种简介

南北7号玉米品种简介

南北7号玉米品种简介
南北7号玉米是一种优质的杂交玉米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研
究所选育出来。

该品种在北方及南方均有适应性,还具有丰产、适应
性强、抗倒伏等优点,因此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南北7号玉米的叶片宽大,花序较长而丰满,籽粒肥厚饱满,糖度高,口感良好。

其籽粒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淀粉质,且成分比例合理,
适合用于饲料和食品生产。

同时,这一品种在品质稳定性上也表现出色,经过多年的实验证明,南北7号玉米的产量稳定、品质优良,是
一种十分可靠的优质杂交玉米品种。

南北7号玉米的栽培适应性非常广泛,可适应各种自然条件环境,也
容易管理。

该品种在北方气候干旱和南方多雨的环境中都有较好的表现,且在不同育种基因型之间的穗形、抗病性和脱粒性等方面也展现
出一定的遗传优势。

此外,南北7号玉米还具有良好的抗倒伏性和抗
风性,能够在天气恶劣或者遭受自然灾害时保持相对稳定的生长状态。

总体而言,南北7号玉米是一种能够适应各种复杂气候环境、具有高
产量和良好品质的优质杂交玉米品种。

目前,随着市场对于高品质、
高营养的食品需求提升,南北7号玉米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其在饲料生产中也有广泛应用,受到养殖行业的喜爱。

未来,南北7号玉米仍将继续为我国种植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杂交亲本亲缘关系的远近,可分为 近缘杂交和远缘杂交(wide cross)。近缘 杂交一般指同一物种内,不同品种或变种之 间的杂交。 远缘杂交通常指植物分类学上不同种、
属类型间的杂交。
2. 有性杂交育种(sexual cross breeding)
有性杂交育种又称组合育种(combination
(2) 亲本应尽可能具有较多的优良性状
亲本的优良性状越多,需要改良的性状就越少, 则越容易选配与之性状互补的亲本,从而在短期 内达到预期的育种。
(3)明确亲本的目标性状,分清目标性状的主次
目标性状一要具体,二要明确目标性状的构
成性状。根据构成性状进行选择比由它们构成的
符合性状进行选择更具可操作性,选择效果更好。
迅速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稳定纯育系统。
F3也是对产量等遗传力低的数量性状开始 进行系统间比较选择的世代,故从F3起要重 视比较系统优劣,按主要经济性状和一致性 选择优良系统,然后在入选系统内针对仍在 分离的性状选择单株。入选的系统应多些, 每一系统入选的株数可以少些(每系统入选 6-10株),以防优良系统漏选。
的亲本越多,杂种综合优良性状也越多,但
育种年限相应延长。因而采用添加杂交时,
亲本不宜过多,一般以三、四个亲本为宜。
添加杂交的个亲本在杂种中的遗传组成 因参加交配的次序而异。添加杂交的亲本数 越多,早期参加杂交的亲本在杂种中的遗传 组成所占的比例越小。为了防止遗传力低的 性状在添加杂交时被削弱,应先将遗传力高 的性状进行亲本配组,再将遗传力低的性状
(4)杂种第四代F4
F3入选优良单株分别播种一个小区,每一小区, 即每一单株后代又成为一个系统,来自F3同一系统 (即同属于F2一个单株的后代)的F4系统为一系统 群。同一系统群内各系统为姐妹系。不同系统群的
差异往往较同一系统群内姐妹系的差异为大,各姐
妹系的综合性状往往表现接近。因此,在F4应首先 比较系统群优劣,从优良系统群中选择优良单株。 F4开始出现稳定的系统。
母本种植在若干选定的父本之间,去雄后任
其自然授粉。这种方式简单易行,在一个母
本品种上同时可得到多个单交组合,后代为
多组合的混合群体,分离类型丰富,有利于
选择。
(4)回交(back cross) 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亲本之一再 进行杂交称回交。参加回交的亲本称为轮回
亲本(recurrent parent),只参加一次杂
的种株约10株作为杂交种株。
杂交亲本的花期不遇时,可采用调整播期、定植期, 整枝,人工控制温度、光照处理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等 方法调整花期相遇。 杂交之前还要选择健壮的花枝和花蕾,疏去过多地,
或没有进行杂交的花蕾、花朵、果实和花枝,保证杂交的
果实、种子生长充实饱满。
2. 隔离 隔离的目的在于防止母本的杂交用花接受非 目的花粉而发生的非目的性杂交;防止父本的花 粉被其他近缘植物的花粉污染而发生非目的性杂 交。因此,对父本和母本上准备用作杂交的花朵 都要进行隔离。隔离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器械隔离、 空间隔离。器械隔离包括网室隔离、硫酸纸袋隔 离等。在育种试验地,一般用硫酸纸袋或纱网进 行隔离。空间隔离一般用于种子生产。
5. 标记和登记
为防止收获杂交种子时发生错乱,需对
杂交的花枝和花朵标记。为了明确区分,应
采用挂牌标记。母本花去雄后,在其基部挂
上标牌,牌上记以组合名称、株号、去雄日
期和花数,授粉后记以授粉日期和花数,果
实成熟后连同标牌一同收下,并在牌上记以
收获日期。
6. 杂交后的管理 杂交后的最初几天内要检查纸袋等隔离物, 在授粉后5-7天除去隔离物,经常检查标牌。 加强母本种株的栽培管理。 7.杂交种子的收获和贮藏 果实达到生理成熟时应及时采收杂交果实, 在收获过程中要严格防止不同杂交组合的错乱和
breeding),它是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把分散
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对
其后代进行多代培育选择,较鉴定,以获
得遗传性相对稳定,有栽培利用价值的定型 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3. 有性杂交育种的重要性 杂交可以实现基因重组,获得变异类型,
从而可为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更多的选择机
会,已被植物育种家广泛采用。现在各国用
STEPS IN THE PEDIGREE SYSTEM
Parent 1 × Parent 2 F1 F2 F3 F4 F5 F6 F7
Establish families in progeny rows. Select individual plants to advance to each generation Preliminary yield trial with limited replications. Select individual plants to advance Replicated yield trials Space plant F1 to maximize seed increase and opportunity for recombination
(4)亲本之一的性状应符合育种目标
当育种目标为显性性状时,亲本之一应具有 这种显性性状。当目标性状为隐性时,至少亲本 之一具有该隐性目标性状。 (5)用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配组 一般配合力的高低决定了数量性状遗传的基 因加性效应。基因加性效应控制的性状在杂交后 代中有可能出现超亲变异。因此,选择一般配合 力高的亲本配组有可能育成超亲的定型品种。
(2)杂种第二代F2
将F1的种子按组合分别播种。F2是性状强烈分离 的世代,这一世代种植的群体规模要大,以保证F2 能分离出育种目标期望的个体。 对F2先进行组合间的比较,淘汰一部分主要性 状平均值较低,而又没有突出优良单株的组合。从
入选的优良组合中选择优良单株。
因显性效应和环境条件影响,F2不宜针对 数量性状,特别是遗传力低的性状(如产量、 营养成分含量等)进行选择,所以F2主要根
进行亲本配组。
(2)合成杂交(composite cross) 参加杂交的亲本先配成单交种,然后将 两个单交杂种杂交,这种多亲杂交方式称合
成杂交。有时为了为加强杂交后代内某一亲
本性状,可以将该亲本重复参加杂交。
(3)多父本授粉
用一个以上父本品种的混合花粉授给一
个母本品种的方式称多父本授粉。方法是将
Hybridization in Self-and CrossPollinated Crops
一、杂交及有性杂交育种(cross and sexual
cross breeding)
1. 杂交
不同基因型配子结合产生杂种,称为杂 交(cross)。杂交是生物遗传变异的重要来 源。杂交的遗传学基础是基因重组,其目的 在于获得基因重组所产生的优良性状。
于生产的主要园艺植物的优良品种或其亲本
大多是用杂交育种法育成的,而杂交育种一
直是传统的且证明是卓有成效的重要育种途
径。
有性杂交也是种质资源创新的有效手段。 一直以来,各国的植物育种家都十分重视育 种基础材料的创新,许多高抗(多抗)和适 应性强的优良品种大多是通过有性杂交育成, 特别是利用多亲本杂交育种,综合多个亲本
据质量形状和遗传力高的性状(如植物生长
习性、产品器官的形态色泽、成熟期相对早
晚等性状)进行单株选择。
(3)杂种第三代(F3)
F2入选优良单株分别播种一个小区,每一 小区,即每一单株后代成为一个系统,每一 系统种植几十株,每隔5~10个系统设一对照 小区。 F3和以后世代的培育选择任务是:在继
续进行系统间和个体间比较鉴定的基础上,
(3)具有较多优良性状的亲本作母本 由于母本细胞质对后代的影响,后代性状较 多倾向于母本。为了使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有用性 状也得到充分利用,一般应以具有较多优良性状
的亲本作母本,具有少数特殊优良性状的亲本作
父本。在实际育种工作中,当栽培品种与野生类
型杂交时,通常都用栽培品种作母本;本地品种
与外地品种杂交时,通常以本地品种作母本。
2.亲本选配的原则 (1)父母本性状互补 所谓优良性状的互补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不同性状的互补;二是构成同一性状的 不同单位性状的互补。一方的优点应能在很 大程度上克服对方的缺点。
(2)选用不同生态类型的亲本配组 用不同生态类型的亲本配组,后代的分 离往往较大,容易选出理想的性状重组的后 代。在一定范围内,亲本间的遗传差异越大, 杂交后代分离的变异类型越多,从中选出理 想类型的机会也越大。
4. 去雄授粉 去雄是摘除两性花作物母本花中的雄性器官, 防止因自花授粉而得不到杂交种。通常采用手工 去雄,在母本花药开裂散粉前摘除雄蕊或花药, 一般在开花前一天进行。去雄必须彻底而不伤雌 蕊。 授粉是用授粉工具(如橡皮头、泡沫塑料头、 毛笔等)沾取父本花粉授在母本花的柱头上。大 多数作物正在开花的雌蕊和花粉的生活力最强。 更换授粉的父本系统前,用70%酒精消毒授粉 用具、手指等,防止非目的性杂交。
系谱法是杂种后代最常用的选择方法。 (1)杂种第一代F1 分别按杂交组合播种,每一组合种植约几十株 两旁种植父母本,以便鉴别假杂种和目标性状的遗 传表现。自花授粉作物的品种间杂交的F1及异花授 粉作物自交系间杂交的F1都表现一致,只根据组合
表现淘汰很不合理想的组合,中选组合内一般不进
行株选,只淘汰假杂种和个别显著不良的植株。
母本,因此,又有正反交之分。正反交是相
对而言的,如A(♀)×B(♂)为正交,则B
(♀)×A(♂)为反交。
在细胞质不参与遗传的情况下,正交和 反交的杂种后代性状一致。但在细胞质参与 遗传时,杂种的性状倾向于母本。在育种实 践中,通常用优良性状多的亲本或地方品种 作母本,而当栽培品种和野生种或半栽培类 型杂交时,多以栽培品种作母本。
的优良特性。
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变异性较(常)异 花授粉作物小,通过选择育种途径育成优良 品种的机会也小,而用于杂种后代的选择的 主要选择方法,易于在自花授粉作物上应用, 所以,有性杂交育种更适合于自花授粉作物 的品种选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