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园林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第三章 园林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第三章 园林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第三章园林树种的选择与生态配植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园林树木栽培中树种选择与配植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技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种选择、适地适树、种植密度及树种组成,生态配植。

难点:适地适树的途径与方法,树种的选择与搭配,生态配植。

第一节园林树种的选择

一、树种选择的意义与原则

应考虑: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使栽培树种最大限度满足生态和观赏效果的需要。

主要原则:1. 适地适树;2. 根据栽植的目的;3. 群植时,选择生态习性差异大的树木;4.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尽可能地综合利用;5. 苗木的来源较多,栽培技术可行,成本不要太高;6. 安全而不污染环境。

[例]行道树的选择:冠大、荫浓;高大乔木,枝下高>2m;树木无臭、无毒,干无刺,花果不污染衣物,耐践踏、耐铺装。

二、适地适树

(一) 概念

使栽植树种(或品种、类型)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栽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达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所选树种在相应立地上的最大生长潜力、生态效益与观赏功能。

“树”-树种(或品种、类型)的生物学、生态学及观赏方面的特性。

“地”-栽植地的气候、土壤、生物及污染状况。

(二) 适地适树的标准

1. 生物学标准:(1) 栽植能成活;(2) 能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3)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抗性,有相应的稳定性。该标准可用立地指数和其它生长指标来评价。

2. 功能标准:(1) 生态效益;(2) 观赏效益;(3) 经济效益。

(三) 途径与方法

1.途径:(1) 对应选择(双向选择),包括选树适地和选地适树;(2) 改地适树;(3) 改树适地,包括选种、引种、育种。关系:(1)为基础,(2) (3)只有在(1)基础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方法

充分了解地与树的特性,深入分析树种与立地因子的关系,选择最适树种。可分两步:先调查分析“地”的特性,然后根据地的特性和栽植目的选择树种。

(1) 地的特性的调查分析:了解栽植地区的大气候与地貌特征;分析绿地类型及其对树木的功能要求;分析栽植地段地面状况及对生长的影响;调查栽植地点的小气候、土壤理化性质及环境污染状况;分析生物因子,特别是病虫危害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的程度。

(2) 树种筛选:在功能效益相似的树种中,选最适树种;对功能与适应性相似的树种,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对乡土树种,应区分中心分布区和边缘分布区;已基本驯化的外来树种(如悬铃木、池杉、刺槐等),可视为乡土树种;新引进树种或类型,从与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似的原产地引种,并经试栽,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均应注意种源的选择。

第二节栽植密度与树种组成

一、栽植密度

(一) 栽植密度的概念与意义

1.概念:

2.意义:结构是否合理,群体是否稳定;空间资源利用是否合理;美学要求是否得到满足。

(二) 密度对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

1. 影响树冠和林冠的发育;

2. 影响群体及其组成个体形象的表现程度;

3. 影响树干直径和根系生长;

4. 影响开花结实。

(三) 确定栽植密度的原则

1. 根据栽培目的;

2. 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3. 根据立地条件;

4. 根据经营要求。

二、树种组成

(一) 概念

树种组成:群集栽培中构成群体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比例。

单纯树群(纯林、单纯林、单优群体):由一个树种组成的群体。多为单层树群或单层林。

混交树群(混交林、混植、多优群体):由 2个或 2个以上的树种组成的群体。每个种树≥10%

(二)混交树群的优点

1.充分地利用营养空间;

2.改善环境的作用好;

3.抗性强;

4.观赏艺术效果好。

(三)树种混交的种间关系

主要表现为有利(互助)和有害(竞争)两方面。生态要求差异大,或要求都不高,种间关系以互助为主;反之,以竞争为主。种间关系随时间和条件不同而发展变化。因树种搭配、配置密度、配置方式、混交方式及树种在群体中的位置不同而不同。

(四)树种的选择与搭配

1.重视主要(基调或主调)树种的选择。

2.为主要树种选择好混交树种。混交树种有良好的配景作用,且有良好的辅佐、护土和改土作用或其他效能。与主要树种的生态学特性有较大的差异,对环境资源利用最好能互补。树种之间没有共同的病虫害。根据所选各个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合理搭配。重点考虑耐荫性及所处的垂直层次。

垂直配置:上层、中层及下层应分别为阳性、中性及阴性树种。

水平配置:近外缘,特别是南侧外缘附近,可栽植较喜光的树种。

第三节园林树木的引种驯化

一、引种驯化的意义

树木的引种驯化是通过人工栽培,使野生树成为栽培树,外地树成为本地树的技术经济活动。引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驯化则是改造引进树木习性确保引种成功的过程。在树木引种过程中,由于树木易地而栽、易境而生,因此树种对新环境的适应程度是引种成败的关键。根据引种的难易

程度,可将引种区分为直接引种和间接引种两类。直接引种指引种栽培的树种,在新的栽培区能够正常开花结实,并能较好地发挥其效益;间接引种则指树木易境栽培后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不能产生预期效果,需要采取某些特殊的选育技术和栽培措施才能促使其正常生长。

引种不仅可丰富本地的树种资源,改善现有树种组成及比例,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生态平衡的需要。同时,引种可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我国园林树木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而在常见的园林树木中又有从国外引种栽培的树种,如来自日本的五针松、日本樱花、北海道黄杨;来自印度的雪松;来自北美的刺槐、池杉、广玉兰、湿地松、火炬松;来自大洋洲的桉树;来自地中海地区的月桂、油橄榄等。此外,还从全国各地的野生树木中发掘栽培了水杉、擎天树、水冬瓜、金花茶等绿化观赏树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园林发展史事实上也是树木的引种史,但目前我国园林建设中的一个倾向却值得引起注意,就是在热衷于从国外、外地引种的时候,却常常忽略了发掘与开发我国自身或本地的树种资源。我国的一些优良珍稀树种,如珙桐、连香树、领春木、香果树等在国内的园林中很少见到,但在欧洲却是十分普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二、引种驯I化原理

(一)引种驯化基本原理

1.引种地与原产地生态条件,尤其主导因子相似引种易成功园林树木不同于一二年生的草本植物,不仅生长寿命长,而且需要露地栽培,其引种很大程度上受生态条件制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温度。最重要的绝对最高温度、绝对最低温度、积温、年平均气温,以及它们出现的频率的差异性。

(2)雨量。年降雨量及其季节分配,土壤及空气湿度等是限制树种分布的主导因子之一,除非能采用人工灌溉措施实现常年性的水分调节。

(3)土壤。土壤酸碱度、质地、矿物质含量及地下水位,对引种有很大影响。

(4)日照。日照时间长短以及光照强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着树木生长发育,这对观花树种更为重要。

2.引种材料遗传适应范围大,引种易成功有的树种自身调节能力强,其适应范围便广。这种自我调节能力与品种基因型的杂合程度有关,杂合程度高的品种常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二)引种驯化的注意点

1.反对盲目引种盲目引种的结果必然导致引种失败,引种应有明确的目标,所选的树种确具有优点而当地没有替代者。如经济效益超过当地树种或品种,能提供当地树种或品种不能提供的珍贵产品,能比本地树种或品种更好地发挥生态效益,具有某些特殊的优良性状等,如果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则引种的意义不大或根本没有引种必要。

除了经济上的目的外,引种前还毖须首先考虑引种对象对新生境的适应性,因此综合考虑树种的各方因素,避免仅从某个角度确定引种对象是十分重要的。

2.提倡慎重推广引种宜逐步进行,切不可在引种的同时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种植,应先建立引种预试圃进行栽植试验鉴定引种树种的适应性;再在品种比较圃中选择优良个体,进行区域性栽培试验,找出最适栽培区和一般栽培区,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种植。

3.选育要有可比性引种可同时结合选育,该项工作要在大量群体中进行,而且要在相对一致的土壤及栽培条件下比较,选出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的品种推广应用。

4.加强栽培管理对于引种驯化区的树木,要格外精心管理,为引种树木提供良好环境。主要栽培措施包括:细致整地、施足基肥,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状;适时中耕、合理灌溉,以提高土壤保水和透气性能;因树追肥、协调元素,满足引种树种的营养生理需求;防治病虫、精心管护。防除病虫及其他自然灾害对引种树木的危害。

在目前的技术及栽培条件下,可采用人工基质育苗,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培植幼苗,逐渐过渡到露地栽培的方法,提高引种的成功率。

三、引种驯化的方法

树木引种驯化主要是利用树木的适应性和变异性,人为扩大其分布区及栽植区的范围。要获得树木引种和驯化的成功,必须详细调查原产地与引种

地区生态条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充分了解被引入树种的栽培历史;通过选种育种,改变引种对象的遗传特性使其适应新的生态条件;采取合理的措施使环境因子相对适合树种要求。

引种驯化的方法。一般可归纳为顺应性引种驯化、保护性引种驯化和改造性引种驯化。

1.顺应性引种驯化即直接引进种子或无性系,在此基础上,选择优良个体,进行栽培驯化。

(1)引进种子。(2)引进无性系。无性繁殖可很好地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为防止树种某特殊的优良性状的劣变,引进无性系良种,通过扦插、嫁接、组培等无性繁殖获取大量的个体,并作进一步驯化。

(3)种源选择。

2.保护性引种驯化主要是指选择适宜的栽培小地形以及人为改造栽培小环境,以使引种栽植地与引种树种相适应。选择小地形、小生境,使其更接近引进树种原产地的生态条件的引种方法,又称小气候驯化法,如毛竹北移要求背风向阳进山窝。3.改造性引种驯化改造性引种驯化栽培技术是指通过人为的干扰,促使树木的生理生态习性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增加对某些条件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使之适应新的立地条件的技术措施。

(1)处理种苗。由种子繁殖的幼苗处于阶段发育的初期,可塑性大较易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种苗进行有目的的处理,如抗寒性、抗旱性、抗盐碱性的锻炼,应用植物激素处理等,可提高树木抗逆性以适应新的立地环境。

(2)逐渐引种。当引种区与原产地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时,需要逐渐引种,逐代迁移驯化。同时驯化与选择相结合,一方面不断的促使树木逐渐获得适于引进地生长发育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从分化的个体中选择优良的个体,促使引种成功。

(3)引种育种。当直接引种不成功或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时,需采取育种的手段,改变树木的遗传性。引进原始材料,运用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突变育种等方法来培育适于在引种地区生长的新类型和品种。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试题及答案要点 精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试题及答案要点 一、填空(50题): 1、园林植物是园林中作观赏、组织、分隔空间、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木本或草本植物) 2、()主要展示植物的个体美或群体美,经过对植物的利用、整理、修饰、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宜、协调的景观。(植物造景) 3、()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园林树木) 4、()指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被、花灌木和草本植物。(花卉) 5、园林树木分为乔木类、()和藤本类。(灌木类) 6、花卉分为露地花卉和()。(温室花卉) 7、园林植物的防护作用主要表现在()、防风固沙两方面。(保持水土) 8、疏林结构和通风结构的防护距离比()的较大。(紧密结构) 9、园林中没有()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园林。(园林植物) 10、园林植物的生产功能是指大多数的园林植物均具有生产物质财富,创造()的作用。(经济价值) 11、人们欣赏植物大多以外部的形态、姿色为主,尤以()为最多见。(观赏)

12、古典园林取裁植物景观的手法有按诗歌、画理、生长习性和()等。(色、香、姿) 13、古典园林中植物与景观配置的种类有:()、建筑与植物。(山体与植物) 14、我国古典园林是为()服务的。(少数人) 15、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有主题性原则、()、艺术、生态、文化和经济原则。(美学原则) 16、园林中的色彩多以()为基调。(绿色) 17、植物造景中色彩有三原色为:();三补色为:橙、绿、紫。(红、黄、蓝) 18、植物配置时要适地适树,则树种选择时最宜选择()。(乡土树种) 19、植物美化配置中,()是构景的基本因素。圆柱形有杜松、圆锥形有圆柏,垂枝形有垂柳、垂榆,龙枝形有龙爪槐、龙爪柳等。(树形) 20、叶的观赏性主要表现在叶的大小、形状、质地和()四个方面。(色彩) 21、()的植物有:桃、杏、梅、月季、石榴等。(红色花系) 22、()的植物有:连翘、黄刺玫、黄蔷薇等。(黄色花系) 23、()的植物有:紫丁香、木兰、醉鱼草等。(蓝色花系) 24、()的植物有:白丁香、白牡丹、女贞、玉兰等。(白色花系) 25、园林中许多国家常有“芳香园”的设置,它是利用各种()植物配植而成。(香料)

第三章 园林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第三章园林树种的选择与生态配植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园林树木栽培中树种选择与配植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技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种选择、适地适树、种植密度及树种组成,生态配植。 难点:适地适树的途径与方法,树种的选择与搭配,生态配植。 第一节园林树种的选择 一、树种选择的意义与原则 应考虑: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使栽培树种最大限度满足生态和观赏效果的需要。 主要原则:1. 适地适树;2. 根据栽植的目的;3. 群植时,选择生态习性差异大的树木;4.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尽可能地综合利用;5. 苗木的来源较多,栽培技术可行,成本不要太高;6. 安全而不污染环境。 [例]行道树的选择:冠大、荫浓;高大乔木,枝下高>2m;树木无臭、无毒,干无刺,花果不污染衣物,耐践踏、耐铺装。 二、适地适树 (一) 概念 使栽植树种(或品种、类型)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栽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达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所选树种在相应立地上的最大生长潜力、生态效益与观赏功能。 “树”-树种(或品种、类型)的生物学、生态学及观赏方面的特性。 “地”-栽植地的气候、土壤、生物及污染状况。 (二) 适地适树的标准 1. 生物学标准:(1) 栽植能成活;(2) 能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3)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抗性,有相应的稳定性。该标准可用立地指数和其它生长指标来评价。 2. 功能标准:(1) 生态效益;(2) 观赏效益;(3) 经济效益。 (三) 途径与方法

1.途径:(1) 对应选择(双向选择),包括选树适地和选地适树;(2) 改地适树;(3) 改树适地,包括选种、引种、育种。关系:(1)为基础,(2) (3)只有在(1)基础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方法 充分了解地与树的特性,深入分析树种与立地因子的关系,选择最适树种。可分两步:先调查分析“地”的特性,然后根据地的特性和栽植目的选择树种。 (1) 地的特性的调查分析:了解栽植地区的大气候与地貌特征;分析绿地类型及其对树木的功能要求;分析栽植地段地面状况及对生长的影响;调查栽植地点的小气候、土壤理化性质及环境污染状况;分析生物因子,特别是病虫危害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的程度。 (2) 树种筛选:在功能效益相似的树种中,选最适树种;对功能与适应性相似的树种,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对乡土树种,应区分中心分布区和边缘分布区;已基本驯化的外来树种(如悬铃木、池杉、刺槐等),可视为乡土树种;新引进树种或类型,从与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似的原产地引种,并经试栽,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均应注意种源的选择。 第二节栽植密度与树种组成 一、栽植密度 (一) 栽植密度的概念与意义 1.概念: 2.意义:结构是否合理,群体是否稳定;空间资源利用是否合理;美学要求是否得到满足。 (二) 密度对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 1. 影响树冠和林冠的发育; 2. 影响群体及其组成个体形象的表现程度; 3. 影响树干直径和根系生长; 4. 影响开花结实。 (三) 确定栽植密度的原则 1. 根据栽培目的; 2. 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3. 根据立地条件; 4. 根据经营要求。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的几种方式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的几种方式 1、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利用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景相创造"四季景观",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机及其变化。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苍不萧条"的设计原则。在树木配置中,常绿的比例占1/4~1/3较合适,枝叶茂盛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 2、自然式的树木配置方法,多选树形或树体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种形式。 (1)孤植。单株树孤立种植,孤植树在园林中,一是作为园林中独立的庇荫树,也作观赏用。二是单纯为了构图艺术上需要。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常用于大片草坪上、花坛中心、小庭院的一角与山石相互成景之处。 (2)丛植。一个树丛由三五株同种或异种树木至八九株树木不等距离的种植在一起成一整体,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求得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表现树种的个体美。 (3)群植。以一两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为主,具有"成林"。(4)带植。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

各种乔木、灌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3、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 由于所处的各个城市规模不一样,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城市绿化要因地制宜。城市园林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只有把握历史文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地方风格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城市中空气污染、土壤理化性能差等因素不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所以在选择植物时应以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为主,大量的乡土树种不仅能较快地产生生态效益,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 4、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变黄叶的银杏等均很漂亮,与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草坪,浅绿色的梧桐,深绿色的香樟,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更好。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doc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对比和衬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见彩图)。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动势和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榆树、合欢。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起伏和韵律 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层次和背景 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色彩和季相

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将叶色、花色进行分级,有助于组织优美的植物色彩构图。要体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植物季相,尤其是春、秋的季相。在同一个植物空间内,一般以体现一季或两季的季相,效果较为明显。因为树木的花期或色叶变化期,一般只能持续一、二个月,往往会出现偏枯偏荣的现象。所以,需要采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配置,以延长花期;或将不同花期的花木和显示一季季相的花木混栽;或用草本花卉(特别是宿根花卉)弥补木本花卉花期较短的缺陷等方法。 大型的园林和风景区,往往表现一季的特色,给游人以强烈的季候感。中国人有某时某地观赏某花的传统,如灵峰探梅、西山红叶等时令美景很受欢迎。在小型园林里,也有樱花林、玉兰林等配置方式,产生具有时令特色的艺术效果。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空间 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适应园林功能要求和优美植物景观的空间环境。 设计 园林植物空间的创作是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利用植物进行空间划分,创造出某一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气氛。这种创作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立意在先。而植物配置在平面构图上的林椽线和在立面构图上的林冠线的设计,是实现园林立意的必要手段。 相同面积的地段经过林缘线设计,可以划分成或大或小的植物形成的空间;或在大空间中划分小空间,或组织透景线,增加空间的景深。经过林冠线设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立体轮廓线;在林冠线起伏不大的树丛中,如突出一株特高的孤立树,可以起到标志和导游的作用。同时,由于树木分枝点有高有低,在林冠线设计中,也可根据人体的高度,创造开敞或封闭的植物空间。

园林绿地如何配置地被植物

园林绿地如何配置地被植物 园林绿地包括各类公园绿地,街头绿地,风景游览绿地,防护绿地及工厂、医院、居民区等专用绿地。按照其不同的性质,不仅乔灌木配置有所不同,地被植物的配置也应有所区别。 各类公园绿地是布局复杂、造景要求较高的绿地,既有开阔的草坪,又有高大的林带;既有规则的花坛,又有自然的花境,这就要因景制宜,恰当地选用不同的地被植物。 在街心绿地上为考虑交通安全,一般均选用矮生的植物,地被要求矮小,整齐,不遮挡视线,可以以草坪为主,用小刺柏、金叶女贞等组成图案,简捷明快。 风景游览区绿地,地被植物的配置多以自然式为主。 在医院、疗养院、水厂、精密仪器厂等绿地上,应考虑种植较大面积的草坪地被植物,使人感到整洁舒适,心胸开朗,有益健康。 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工矿内,也应搞好地被植物的配置,如噪音强烈的车间,不仅要选择枝叶密集、较高大的乔、灌木种类,而且地被也应适当高一些,组成较密的树墙,可以降低噪音。如选择较高大的南天竹、火棘、爬墙虎等。在有污染的工矿内,除了考虑地被植物的一般特性外,特别要注意植物对有害气体的抵抗能力。如紫茉莉能抗so2 、hcl,葱兰能抗hf、hcl,石竹、万寿菊能抗so2 ,美人蕉能抗so2 、so3 、hf、hcl等。有些水面覆盖物如凤眼莲等,对净化污水有较好的效果。 在郊区公路旁的林荫道边,绿化条件较差,应选择一些对肥水要求不高,病虫害少,管理省工,适应性强的种类,如黑麦草、羊茅类、白三叶等,既能覆盖黄土,减少冲刷,又能提供少量牧草。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和应用 摘要:园林植物是园林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关键字;配置;园林建设;观花观叶;园林景观;层次;观赏效果;师法自然; 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花叶、树型的搭配,随便栽上几株,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景观大为逊色。另一方面,园林花卉植物花色丰富,有的花卉品种在一年中仅一次特别有观赏价值,或者开花期,或者结果期。如银杏,仅在秋季叶子橙黄色时显行十分显眼;紫荆在春季不仅枝条而且连树干在叶芽开放前为紫色花所覆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的种类一年中产生多次观赏效果,如七叶树的春花和秋季的黄色树冠均富有观赏性;忍冬初夏具大量黄色花,秋季有橙红色果;还有实际上具有常年开花效果的云杉、桧柏等常绿针叶树。因此,应从不同园林植物特有的观赏性考虑园林植物配置,以便创造优美、长效的花卉风景。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确立生态园林的概念,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园林“拟自然”探索,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生态园林研究,目前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和经验。因为人类对环境破坏加剧,尝尽自身带来的恶果。于是,保护地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生态学应运而生,可持续发

园林植物选择配置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在园林植物树种选择上,首先应遵循适地适树、植物多样性的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市花市树、珍贵树种、古树名木的保护利用。 城市的骨干树种(基调树种)应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已驯化的外来树种。一般来说,本地原产的乡土植物最能体现地方风格,且群众喜闻乐见,最能抗灾难性气候,种苗易购易成活,加之城市本身立地条件较差,大气污染严重,灰尘大,在这样苛刻的立地条件下,栽植树木并使之健康生长,必须适地适树。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选用经过驯化的外来树种。 长江流域现在常用树种中有许多都是外来经过多年驯化且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树种,如夹竹桃,原产印度、伊朗,经过多年的栽植,已成为当地优良的抗烟尘、废气的优良树种;广玉兰原产北美东部,现已成为良好的城市绿化观赏树种之一;悬铃木原产欧洲东南部等地区,曾广泛应用作为行道树。 市花市树是受到大众广泛喜爱的植物品种,也是比较适应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的植物。 它们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也已上升为当地文明的标志和城市文化的象征。利用市花市树的象征意义与其他植物、园林小品相得益彰的配置,可以赋予城市浓郁的文化气息,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古树名木是指城乡范围内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具有科研、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珍稀树种、列级保护的树木,树形奇特、国内外罕见的树木以及在园林风景区起重要点缀作用的树木。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活的文物,是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历史遗产,另外还具有科技、科普价值,能间接地体现一个城市的科技、文明程度,应动员全社会保护和管理好。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应充分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 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其配置原则有以下要求:

园林树木的配置

园林树木的配置 第一节配植的原则 1.生态适应的原则 2.美观的原则 2.满足功能要求的原则 4.经济的原则 第二节配置的方式 一.园林树木的配置方式 配植方式,就是搭配园林树木的样式。 园林树木的配植方式,有规则式和自然式两大类。 (一)规则式配置 1.中心植:在广场、花坛等中心地点,可种植树形整齐、轮廓严正、生长缓慢、四季常青的园林树木。如在北方可用桧柏、云杉等,在南方可用雪松、整形大叶黄杨、苏铁等。 2.对植:在大门口、建筑物前等处,左右各种一株,使之对称呼应。对植之树种,要求外形整齐美观,两株大体一致。通常多用常绿树如桧柏、龙柏、云杉、海桐、桂花、柳杉、罗汉松、广玉兰等。 3.列植:将树栽得成排成行,并保持一定的株行距。通常为单行或双行,多用一种树木组成,也可间植搭配。在必要时亦可植为多行。列植多用于行道树、绿篱、林带及水边种植等。 环植:如正方形植、长方形植、三角形植、环植等。 自然式配置 1.孤植 孤植树应具备的条件 孤植树以表现植物的个体美为主,要求外观挺拔繁茂,雄伟壮观。孤植树下不配置灌木,可设坐椅和置石。 (1)树形完整,枝叶茂密,树冠开阔,分蘖少,观赏价值高。 (如黑松、白皮松、玉兰、桂花、枫香、鸡爪槭等)。 (2)生长健壮,寿命很长,能经受住重大自然灾害,以乡土树种中久经考验的高大树种为宜。(老年油松、银杏、槐树、龙爪槭、栾树)。

(3)不含有害毒素、气味的树种。 (4)孤植树还可以作为自然式园林的焦点树,诱导树栽植在自然式园路或河道的转折处,假山蹬道口及园林布局入口分部,起导向作用。 常用孤植树: 雪松、油松、广玉兰、七叶树、香樟、悬铃木、国槐、垂柳、银杏、悬铃木、枫杨、榆、槐、合欢、栾树、樱花、紫叶李、海棠类等。 2.丛植 按照一定的构图要求、将三、四株至十几株同种或异种树木组成一个树丛的栽植方式。 丛植反映植物群体的整体形象美。组成树丛的每一株树木,都要在同意的构图中表现出个体美,所以组成树丛的单株树木的选择条件与孤植树相似。 树丛可以分为单纯树丛及混交树丛两大类。庇荫树丛最好选择单纯树丛形式,作为构图艺术主景、向导、配景用的树丛,多采用乔灌木混交树丛。 三株一丛“古云:三株一丛,第一棵为主树,二、三为客树” “三株一丛,不宜结亦不宜散,散者无情,结是病” ——明画家龚贤 三株一丛忌用三个不同树种;四株一丛不宜两两分组,不要三株在一直线上; 3.群植 指二十多株以上到上百株以下的乔灌木成群栽植的方式。 树群表现为群体美,在园林构图上为主景。 树群应布置于有足够距离的开场空间。树群的主要观赏面一侧,应留出至少树群高度的4倍,树群宽度的1.5倍距离的视线空地,供游人欣赏。 树群的规模不宜太大,在构图上要四面空旷,树群的组合方式最好采用郁闭式,成层的结合。 树群可以分为单纯树群和混交树群两大类。 单纯树群由同种树木组成,地被植物可以作为林下点缀。 混交树群分为5个部分:乔木层、亚乔木层、大灌木层、小灌木层及地被植物。 4.林植 在更大范围内成片成带栽植成林的一种栽植形式。

宁波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2005年第一期)

宁波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2005年第一期)园林绿化树种是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物资基础,特别是在大力倡导生态环境改善的今天,如何以绿色植物来发挥其生态效应,已为人们所共识。因此必须要以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多层次的结合来营造人工植物群落,使之既美化城市景观,又能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并反映宁波的园林绿化地方特色。 我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较足,雨量充沛,土壤以微酸性砂质壤土为主,滨海地区略微碱,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立地条件来看,有利于多种树木的生长,但是灾害性的天气亦较频繁,冬季寒潮,春天低温、阴雨,夏季高温干旱,夏、秋季台风、暴雨、高潮位,容易造成树干风折,吹倒和水淹,特别是一些浅根树种,如广玉兰、雪松、悬铃木等,因此在选择树种时尽可能考虑深根树种、家乡树种和久经考验已适应我市气候环境条件的树种,并应根据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绿地功能和树种习性适地适树地进行选择和配置。同时对新引进的树种(除和我市气候条件相近外)必须经过几年试种才能进一步推广,特别是过越夏和越冬两关。由于城市的土壤条件不太理想,往往要受大量的建筑垃圾和三废的污染,所以除了根据立地条件调换种植土外,应选择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和抗污、保健性强的树种。 一、不同绿地功能树种配置的要求 (一)行道树:一般选用生长较速、树形较好、遮荫面大、深根、萌芽力强的树种。常绿和落叶应根据不同道路性质进行选择,如外环道,两边无商店的较阔的道路,居民楼均可以选择常绿树种;繁华的商业街以及小街道应选择落叶树种。树种一般以高大乔木为主,小街道可以选用小乔木或观叶、观花的树种。 我市目前行道树基本以香樟为主,树种单一,对景观和园林植保都不利,应增加落叶乔木或其他观叶、观花树种。 (二)风景区、公园绿地:要求以植物造景为主,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地被植物、草花多层次结合,树种应丰富,特别要配置四季花木和色叶树种,以季相变化来增加景观。乔木与灌木结构之百分比可考虑4:6;常绿与落叶比可考虑6:4(包括常绿球类和灌木)。各公园由于特色不同选用的树种亦可有所侧重,如樱花、梅花、桃花等专类园,并应增加同一树种的各种品种,使花型、花色多,花期早晚不一,延长了观赏期。 (三)街头绿地:根据面积大小,面积大的以乔木、灌木为主,结合球类地被植物、草花等;面积小的则应以灌木、球类为主,结合地被植物、草花等,以达到隔音、防尘、美化和休闲的目的。 (四)广场绿地:以草坪为主,乔灌球类、造型树种、地被植物、草花相结合。 (五)工矿、企事业单位绿地:应根据绿地面积大小进行合理搭配,同时根据工矿、企事业的不同性质选择合适的树种,一般应选择抗污性强、管

园林景观设计中绿化植物选择配置

园林景观设计中绿化植物选择配置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首先要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街道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蔽荫,在解决蔽荫的同时,也要考虑组织交通和市容美观的问题。综合性公园,从其多种功能出发,要有集体活动的广场或大草坪,有遮阳的乔木,有艳丽的、成片的灌木,有安静休息需要的密林、疏林等。医院庭园则应注重周围环境的卫生防护和噪声隔离,在周围可种植密林,而在病房、诊治处附近的庭园多植花木供休息观赏。工厂绿化的主要功能是防护,而工厂的厂前区、办公室周围应以美化环境为主,远寓车间的休息绿地主要是供休息。烈士陵园要注意纪念意境的创造等。好养护总结了园林景观中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总结: 考虑园林艺术的需要 1. 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 规则式园林植物种植多对植、列植,而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种植,充分表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根据局部环境和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种植形式,如一般在大门、主要道路、整形广场、大型建筑物附近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物附近则采用自然式种植。 2. 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

人们欣赏植物景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而全能的园林植物是极少的,或者说是没有的。如果要发挥每种园林植物的特点,则应根据园林植物本身具有的特点进行设计,如鹅掌楸主要观赏其叶形;桃花、紫荆主要春天赏其色;桂花主要秋天闻其香;成片的松树形成“松涛”是闻其声。有些植物是多功能的,如月季花从春至秋,花开不断,既可观色赏形,又可闻香,但在北方冬天来临时剪去枝条堆土防寒,就谈不上观赏了,若在背后衬以常绿树,则可补冬季之枯燥。 3.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要从总体着眼,在平面上要注意种植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注意开辟透景线。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效果,远观常看整体、大片效果,如大片秋叶;近看才欣赏单株树型,花、果、叶等的姿态,更重要的还是要考虑种植方式,切忌苗圃式的种植。植物种植要处理好与建筑、山、水、道路的关系。植物的个体选择,也要先看总体,如体形、高矮、大小、轮廓,其次才是枝、叶、花、果等。 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按照园林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选择植物种类。如街道绿化要选择易活,对土、水、肥要求不高、耐修剪、抗烟尘、树干挺拔、枝叶茂密、生长迅速而健壮的树种作行道树;山上绿化要选择耐旱植物,并有利于山景的衬托;水边绿化要选择耐水湿的植物,要与水景协调;纪念性公园绿化要选择具象征纪念对象性格的树种和纪念人所喜爱的树种等。 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长一方面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上能够得到统一;另一方面就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植物成活和正常生长。 要有合理的搭配和种植密度

园林植物配置方式原则

园林树木学学习资料 (中远公司李亮)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一、按树木生长类型分类 1、乔木类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6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 为乔木树体高大(通常6米至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米以上)、大乔(21-30米)、中乔(11-20米)、小乔(6-10米)等四级。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5 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 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 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 2、灌木类 树体矮小(在6m以下),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的树木,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矮小而丛生的 木本植物。 3、丛木类:树体矮小而干茎自地面呈多数生出而无明显的主 干。 4、藤木类: 能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之蔓性树木,多借助于吸盘(如爬山虎

等)、吸附根(如凌霄等)、卷须(如葡萄等)、蔓条(如蔷薇)及干茎本身之缠绕性而攀附它物(如紫藤等)。 5、匍匐类:干、枝均匍地生长。 6、地被类:覆盖地面的植物。多年生,除少量草本之外,大 多一次种植,多年享用;自繁或易繁,成苗率高;青绿期长,在 一年内保持绿色覆盖的时间较长;管理粗放,没有精细的人工养 护地也能良好生长。 二、按生长速度分类速生树(快长树),中速树,缓生树(慢长树)。 三、按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分类 1、风景树(孤赏树):通常作为庭院和局部的中心景物,赏其 树型或姿态,也有赏其花、果、叶色等的。 世界五大公园树种:雪松;金钱松;南洋杉;日本金松;巨杉(世界爷)。 2、庭荫树:栽种在庭院或公园以取其绿荫为主要目的的树种。 一般多为叶大荫浓的落叶乔木,在冬季人们需要阳光时落叶。例 如:梧桐、七叶树、槐、栾树、朴树、榉树、榕树、樟等。 3、行道树:是种在道路两旁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 树种。落叶或常绿乔木均可作行道树,但必须具有抗逆性强、耐 修剪、主干直、分枝点高等特点。例如:悬铃木、槐、椴、七叶 树、元宝枫、樟、银桦等。 世界五大行道树种:银杏,鹅掌楸,椴树,悬铃木,七叶树。其中悬铃木被称为“行道树之王”。

浅谈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李凤

浅谈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李凤 发表时间:2019-04-03T11:43:01.990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2期作者:李凤 [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并且对风景园林的建设越来越重视。 李凤 广州市尚景生态景观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并且对风景园林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在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风景园林的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可以为城市生活注入一丝生机,同时还能够与城市相得益彰,从而充分体现出人文、生态、养生以及休闲于一体的园林化城市建设。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与规划;分析研究 引言: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城市的生态化发展离不开风景园林设计,为此,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将花草树木等进行合理的配置与规划,从而使风景园林设计符合生态化城市的发展需求。为此,设计人员就需要根据植物配置与规划的一系列原则,对植物进行合理选择。此外,为了确保风景园林设计的系统性,设计人员还需要考虑其他风景园林的构成元素,比如水、假山等等,将这些元素进行有效连接,从而使风景园林更具活力。本文将对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与规划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使风景园林即能够体现观赏价值,同时还可以表现城市美学。 1、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的原则 1.1 品种搭配的原则 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植物品种的合理搭配对于风景园林的整体呈现效果具有最为直接的影响,这是因为不同的植物品种,其生长时间、呈现色彩都是不同的,因此就使得风景园林景观效果存在差别。为此,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就需要根据施工环境、区域功能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搭配组合,从而体现出地域特性,为人们带来良好的观赏体验。 1.2 植物习性的原则 为了确保风景园林良好的视觉效果,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植物的配置与规划。一般来讲,通常选择常绿类植物与花灌木进行搭配组合。其中花灌木的配置每组要有1-3 棵高大乔木,其位置应该在人们的视觉焦点1.5-3 米的地方。比如,在商业区通常选择常绿树进行种植,因为该区域为林冠线的高点,常绿树可以遮挡夏季刺眼的阳光,以及阻挡商业街区的嘈杂。为此,常绿树就应该具有一定的吸噪和吸尘作用。 1.3 大小搭配的原则 在风景园林的植物搭配中,大小搭配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方法,通过错落有致的搭配,展现出风景园林设计的特点。此外,植物的大小搭配对于植物的采光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为此,设计人员就应该根据植物的生长高度,对其进行合理的组合,比如,在灌木群应该恰当的放入高大乔木,并将其安置在人们视线焦的位置,从而充分体现大小搭配的原则[1]。 2、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的具体方法 2.1 整体配置方法 整体配置也就是将对植物的规划,放在整个风景园林的规划当中,同时与水景、石头、游船码头等景象进行搭配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布局格式。 (1)树木在各种空间的配置 对于树木的规划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就实际的配置情况而言,与花草的绿化面积相比,树木的绿化面积相对较大,因此,我们就可以知道,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大都是以树木的配置为中心。在树木的规划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点进行考虑:第一点,对树木大小的选择,从而使其显示出树木绿化的层次,实现风景园林建设的整齐划一,凸显植物的绿化美。第二点,对树木品种的选择。品种不同,其树叶形状、树干形态也不相同,为此设计人员就需要根据风景园林建设场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同一种或者是类似的树木,从而使风景园林的设计风格统一,以此来呈现出最佳的观赏效果[2]。 (2)鲜花的空间搭配 鲜花的空间搭配不仅是鲜花的选择与种植,而是将鲜花合理的安置在某一区域,从而使该区域变得生动灵活。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鲜花的空间配置是城市风景装饰的主流,这是因为鲜花具有强烈的色彩,最能够体现城市风景园林的特色,同时也是美化城市的重要工具。与树木或者是绿草的选择相比,鲜花的选择极为复杂,这是因为鲜花的种类繁多,花色、形状、大小各异,因此就为鲜花的搭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同时,选择多也就意味着搭配方式多,为此就可以使城市呈现出绚丽多彩的风景。 (3)绿草的空间搭配 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绿草的空间搭配是最为简单的一个配置,但是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配置,在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假如没有绿草的衬托,整个风景园林就会显得过于繁杂,没有生机,同时也会使树木和鲜花的搭配无法呈现出最佳效果。为此,设计人员就需要对绿草的空间搭配予以重视,通过绿草的铺设,显现出树木以及鲜花的勃勃生机,同时可以使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更加系统、全面。 2.2 层次搭配方法 经过分析研究可知,层次搭配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出来,比如植物的大小对比、色彩对比、植物与水景、建筑的对比等等,这些都可以表现出层次搭配的理念,由此可见,层次搭配法在风景园林的建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设计人员可以将不同颜色、不同形态的花木进行有机组合,使花木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利用丰富的色彩,突出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层次感。其次,还可以对不同高度、不同品种的树木进行排列,比如将一米的常青树、五米的红枫树以及十米的银杏树,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利进行排列,从而体现出不同层次、不同色彩的强烈对比[3]。 2.3 美学艺术方法 为了使风景园林更加艺术化,设计人员就需要采用美学艺术方法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为此,设计人员就需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

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与配置问题

浅谈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与配置问题摘要: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是城市绿化生态功能和城市植物多样性景观的基础,也是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园林绿化中的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绿化的主要材料是树木,树木需要经过多年的培育生长,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方法与对策 abstract: the landscape of urban greening tree species selection is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and urban plant diversity of landscape, is fundamental to the level of urban landscape important symbol. the plant is a landscape garden city green land planning and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because the main material is greening trees, trees need after years of foster growth, can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keywords: urban landscape; tree;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园林绿化树种选择 1.1 园林绿化树种的原则 ①本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相结合的原则。应充分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方面的条件,将本土树种当成是园林绿化的主力,有效避免树种出现单调,将打造多彩的园林景观作为基本的目标,采用适宜当地成长条件的具备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优良外

盐碱地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盐碱地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盐碱地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盐碱地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目前,盐碱地排盐除碱常用方法是通过渗管排盐与种植土换填、抬高相结合的办法。 标签:盐碱地;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 1、盐碱地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原则 1.1提高生态效益原则 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园林绿化,盐碱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受土壤条件的制约较大,因此植物配置一定要能够起到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以充分满足生态功能需求。比如,在盐碱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种植专性盐生植物,利用它们吸取土壤中的盐分,进而起到降低土壤含盐量的作用。滨海盐碱地可引种栽培多种耐盐植物,用于构建沿海生态林和公园绿地。在满足生态功能需求基础上,实现改善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系统、改善土壤性质、提高景观绿化效果等生态效益。 1.2满足观赏功能原则 所谓的观赏功能,主要是指园林景观植物的外在特征,包括大小、形态和色彩。 大小:大小决定着占地面积,对盐碱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空间布局具有重要影响,关系到能否形成多样性的植物群落系统。 形态:形态就是外形轮廓,在盐碱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时,要以整体性原则为指导,灵活合理地运用不同形态的植物。不同形态之间既要协调统一,又要富于变化,最好采用渐变式进行配置。 色彩:在盐碱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色彩配置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不仅要充分考慮不同植物色彩的季节变化,而且还要考虑如何将不同的叶色、花色、果色进行合理配置,以形成多样性、复杂化色彩配置。色彩配置应该采用补充色或对比色,以实现盐碱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色彩效果的最佳化。 1.3强调主题性和层次性 盐碱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必须要充分彰显出园林特定主题。主题景观往往需要最少1种乔木、灌木和花卉组成,形成不同类型的景观植物配置,包括观叶、观茎、观花等。此外,在盐碱地景观植物配置过程中,还要坚持乔木为主,以灌木为辅的原则,灵活采用常绿与落叶组合、针叶与阔叶组合、色彩与形态组合等配置方式,形成层次性强、色彩艳丽、生态效益好的园林绿化景观。

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5页精选文档

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 树木的配置方式大致可以分为: 自然式: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有孤植、丛植、群植等。 规则式:多以轴线对称或成行排列,以强调整齐、对称为主,给人以强烈、雄伟、肃穆之感;有对植、列植、环植等。 一、孤植 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孤植。 1.孤植树表现的是树木的个体美,树木的个体美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体型巨大,树冠伸展,给人以雄伟、浑厚的艺术感染,如:古银杏、香樟、广玉兰、枫杨、楝树、国槐等; (2)姿态优美、奇特,如油松、白皮松、华山松、雪松、桧柏、合欢、垂柳、龙爪槐等; (3)开花繁茂,果实累累,花色艳丽,给人以绚烂缤纷的艺术感染,如:梅花、樱花、碧桃、紫薇、山楂、柿树、木瓜、海棠等; (4)芳香馥郁,给人以香沁肺腑的美感,如白玉兰、广玉兰、桂花、刺槐等; (5)具有彩色叶者,以使游人产生霜叶照眼的艺术感染,如:乌桕、枫香、红叶李、槭树、银杏等。 2、孤植树按其功能,有两种类型: (1)庇荫与艺术构图相结合的孤植树,要求有巨大开展而浓郁的树冠,速生健壮,以乡土树种为好,体姿优美;

(2)纯艺术构图作用的孤植树,体形与树冠大小要求不严格,枝叶分布疏密均可,如水杉、雪松等窄行树冠者也可应用。 孤植树往往是园林植物构图中的主景,在园林中规划位置要突出,一般多布置在以下场所: ①开朗的大草坪或林中空地的构图重心上; ②开朗水边或眺望远景的山顶、山坡; ③桥头、自然园路或溪流转弯处; ④建筑院落或广场中心。 二、对植 对植指两株或两丛树木按一定轴线左右对称的栽植方式;多用于园门、建筑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对植在园林艺术构图中只作配景,起烘托主景的作用,动势向轴线集中。 对植的方式: 1.对称栽植:树种相同、大小一致的乔灌木等距离配植于中轴线的两侧; 2.非对称栽植:树种相同,但两株或两丛树的配植可稍自由些,但树姿的动势要向轴线集中,相互呼应。非对称式栽植常用于自然式园林入口、桥头、园中园入口的两侧等。 三、丛植 组成树丛的树木,通常为2-15株,若配入灌木,总数可以达到20 株。树丛欣赏的是植物的群体美,所以还要注意植物的个体美。 树丛在功能上有作蔽荫用的;有作主景用的;有作诱导用的;有作配

浅谈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浅谈中国现代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方向。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社会、自然资源的无截止的开发与人类生活、生产的过度浪费,使人类生存环境逐渐恶劣,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毁坏,耕地被占用,河流被拦截….. 而园林的建设就是城市化进程中通过人类的智慧在被严重破坏的自然环境中建立的“第二自然”,通过城市园林植物自身的生理作用、与植物群落配置,利用生态学原理指导,让人类重回大自然。人工手段给人类制造洁净的空气、干净的大地、清洁的水源。本文从植物配置的科学性、生态性原则上阐述现代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特点及手法。 1.中国现代园林与环境 大自然自我保护与自净能力失去平衡,自然生态系统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成为人类生活、生产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等物质的垃圾中转站。人类面临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威胁人类的生活、生存。 1.1人类破坏自然环境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的意识逐渐从依赖自然向改造、征服自然改变。城市的扩大、工厂的密布、高楼大厦的耸立,空气被污染了、水体被填埋了,人类从大自然中掳夺了大量资源、财富。人类开始失去明媚的阳光、洁净的空气,人类失去了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人类与自然越来越远。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变得紧张,由原来的亲和关系逐渐演变为对立、紧张、排斥的关系 1.2人类意识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理论的完善。特别是环境、生态学科体系的不断建立完善,人类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活、生存的根本条件与基础。而园林的建设就是城市化进程中通过人类的智慧在被严重破坏的自然环境中建立的“第二自然”,通过城市园林植物自身的生理作用、与植物群落配置,利用生态学原理指导,让人类重回大自然。人工手段给人类制造洁净的空气、干净的大地、清洁的水源。利用新的技术与方法综合治理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从而实现人类生活、生存与自然环境的完美和谐。 2.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发展 2.1近代公园的发展 园林作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特性的体现的成果,这一时期中国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侵害,中国沦为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在上海租界地兴建了“公花园”等园林形式,使我国出现“公园”的萌芽形式。一些西方的造园布局在当时的园林建设中体现,此时的“公园”还只是为官僚主义、资本主义等部分人服务。 2.2新中国建立后的园林发展 新中国的建立,在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中城市园林和风景区的建设也逐步取得了相应发展。吸取国外的造园技术与经验,建造了植物园、动物园、儿童公园等现代园林。并且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园林进行修复和改造。此时的公园、风景区开始面向公众开放。 2.3改革开放后园林建设 经济的提高、城市建设决策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意识的认识、提高,人们对园林的建设以不再是简单种植树木花草,对园林景观在规划、布局、空间、植物配置方面都有更高的审美要求和心理需求。开始兴建不同类型园林绿地用于满足人们精神、物质生活的需要。

北方地区园林植物配置(以银川为例)

北方地区园林植物配置 以银川为例 目前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提高环境质量的诸因素中,搞好园林绿化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构成园林绿化的主要材料是园林植物,其主体是树木。作为一个城市,当然是园林树木品种越多,越能构成丰富多采的园林空间。但是由于地域、气候、科技、经济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制约,园林树木品种的利用也受到了限制,已经应用的树木品种也不可能都非常理想。那么,对城市现存的树木品种制定一个标准进行选择,进而对园林树木品种进行科学应用,这对于发展生物多样性,建立起稳定的树木结构,形成地方特色和风格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宁夏银川市为例,谈谈园林树种选择、应用的实际情况,希望得到同行的指教。银川地区的植被区划上属于我国东部华北暖温带夏绿落叶阔叶林区的北缘,地处东北、华北、内蒙古植物区系交汇的过渡性地带,植被的组成具有明显的过渡色彩,具有多植物区系和广泛引种成功的可能性。树种应用现状据调查统计,全市常用的树种有83种,占本地能够生长良好品种的31.6%,其中阔叶乔木应用36种,占本地能够生长良好品种(93种)的38.7%;常绿乔木8种,占本地能够生长良好品种(15种)的53.3%;常绿灌木3种,占本地能够生长良好品种(6种)的50%;落叶灌木41种,占本地能够生长良好品种(149种)的27.5%;藤本4种,占本地能够生长良好品种(10种)的40%。能够在银川市区露地栽植的树木品种(包括变种)可达到482种,其中生长良好的品种就有273种,而应用于城市绿化的品种却不足百种。银川市目前园林树木品种的应用少而单调,扩大应用品种的范围和潜力是很大的。通过科学的选择,把一些树姿美、抗性强、生长好的树木品种应用到绿化中去,是银川市园林设计、施工、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市区绿化质量和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园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1)以乡土树种为主,实行适地适树和引入外来树种相结合。由于银川市为植物区系过渡地带的特性,决定了市区的园林树木品种只能是适应于北方气候条件下的树木品种。为了扩大种源,积极引入一些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外来树木品种,是增加树木品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树木品种的选择中,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前提下,大量引入外地树木品种,才能更好地筛选出优良的园林树木品种来。 (2)以主要树种为主,主要树种和一般树种相结合。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经过人工筛选,出现了一批适应性强、优良性状明显、抗逆性好的主要树种,这些树种是本地区园林绿化的骨干和基础,是经过长期选择的宝贵财富。在生产中,除了大量应用这些树种外,还要经过选择应用一般树种,只有这样的结合,才能丰富品种,稳定树木结构,增强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园林特色。 (3)以抗逆性强的树种为主,树木的功能性和观赏性相结合。抗逆性强是指抗病虫害、耐瘠薄、适应性强的树种,选用这种树木作为城市的主体树种,无疑会增强城市的绿化效益。但是抗逆性强的树种,不一定在树势、姿态、叶色、花期等方面都很理想。为此,在大量选择抗逆性强的树种的同时,还要选择那些树干通直、树姿端庄、树体优美、枝繁叶茂、冠大荫浓、花艳芳香的树种,加以配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绿化效果。 (4)以落叶乔木为主,实行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相结合,乔木和灌木相结合。城市绿化的主体应该是落叶乔木,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防护功能、美化城市和形成特色的作用。银川市现有的园林树木中落叶乔木占41.9%,就证明了这一点。在园林树种的选择中,应以落叶乔木作为主体,占有优势。由于银川市是北方城市,选择落叶乔木更有利于漫长冬季的采光和地面增温。此外,为了减少某些落叶乔木产生的飞絮污染,在选择这类树种(如杨、柳、桑等)时,要注意选择雄株。当然,为了创造多彩的园林景观,适量地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