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m--02.安全疏散设施
大型超市人员疏散楼梯宽度确定及辅助措施

论大型超市人员疏散楼梯宽度确定及辅助措施根据现行消防技术规范中针对大型超市人员安全疏散问题的规定并实地调研,指出规范中的不合理之处,并测算出较为符合大型超市摘要:根据现行消防技术规范中针对大型超市人员安全疏散问题的规定并实地调研,指出规范中的不合理之处,并测算出较为符合大型超市实际的各项指标,同时提出自动人行坡道作为辅助疏散出口使用等减少人员疏散时间的辅助措施。
关键字:人员疏散;大型超市;疏散宽度;辅助措施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沃尔玛、欧尚、易初莲花、华联吉买盛、麦德龙等总建筑面积超过15000m2大型超市日益普及。
这类超市及传统的商店相比,建筑面积大,人员密集,可燃物品多,购物区域的手推车、随意增设的摊位等疏散障碍较多,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人员疏散困难,人员轻易群死群伤,酿成特大火灾事故。
因此大型超市的人员疏散设计作为建筑消防设计的重中之重,应当优先予以充分考虑,但是,在日常的建筑消防设计审核工作中,发现现行消防技术规范对人员疏散的规定较为保守,对商店疏散设计方面的规定没有区分不同业态类型的商店,规定得非常笼统,及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别。
本文结合日常消防监督工作的实际,从超市的人员疏散宽度的确定、自动人行道作为辅助安全出口使用等方面对大型超市人员疏散楼梯宽度设计进行探讨。
1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及不合理1.1公式的引人大型超市的疏散宽度计算根据2006年12月实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W=S-A-D-E式中:W-疏散宽度,m;S-营业厅建筑面积,m2;根据《建规》条文说明,营业厅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及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建筑面积;A-营业区疏散人数的计算面积及营业厅建筑面积比值,0.5-0.7;D-营业厅的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m2,见《建规》表5.3.17-2;E-净宽度指标,m/100人,见《建规》表5.3.17-1。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汇总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安全疏散是指引导人们向安全区域撤离。
例如发生火灾时,引导人们向不受火灾威胁的地方撤离。
为保证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建筑物应设置必要的疏散设施,如太平门、疏散楼梯、天桥、逃生孔以及疏散保护区域等。
应事先制定疏散计划,研究疏散方案和疏散路线,如撤离时途经的门、走道、楼梯等;确定建筑物内某点至安全出口的时间和距离,如商场的营业厅由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20米;计算疏散流量和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区域的疏散时间,保证走道和楼梯等的通行能力,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每通过人数100人不小于1米计算,且规定有最小净宽,如医院的疏散楼梯宽度不小于1.3米,住宅为1.1米,还必须设置指示人们疏散、离开危险区的视听信号。
第一节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出口数量、宽度和距离的一般要求一、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指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离开着火建筑物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
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确定安全疏散的距离、安全通道的宽度、安全出口数量的重要依据。
如果建筑物为防烟楼梯,则楼梯上的疏散时间不予计算。
安全疏散允许的时间,高层建筑,可按5-7分钟考虑;一般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6分钟,三、四级耐火等级可为2-4分钟。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5分钟,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3分钟,其中疏散出观众厅的时间,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2分钟,三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1.5分钟。
二、安全疏用距离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指从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指厂房内最远工作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目的,在于缩短疏散时间,使人们尽快从火灾现场疏散到安全区域。
三、建筑物安全疏散宽度指标为尽快地进行安全疏散,除了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和适当限制安全疏散距离以外,安全出口(包括楼梯、走道和门)的宽度必须适当。
(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指标1.高层民用建筑内走道、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最小净宽,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中人员密集的厅、室疏散出口的最小总宽度,应按通过人数1m/100人计算;2.首层疏散外门的最小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1m/100人计算。
安全疏散通道要求和设施汇总

安全疏散通道要求和设施汇总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安全疏散是指引导人们向安全区域撤离。
例如发生火灾时,引导人们向不受火灾威胁的地方撤离。
为保证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建筑物应设置必要的疏散设施,如太平门、疏散楼梯、天桥、逃生孔以及疏散保护区域等。
应事先制定疏散计划,研究疏散方案和疏散路线,如撤离时途经的门、走道、楼梯等;确定建筑物内某点至安全出口的时间和距离,如商场的营业厅由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20米;计算疏散流量和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区域的疏散时间,保证走道和楼梯等的通行能力,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每通过人数100人不小于1米计算,且规定有最小净宽,如医院的疏散楼梯宽度不小于米,住宅为米,还必须设置指示人们疏散、离开危险区的视听信号。
第一节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出口数量、宽度和距离的一般要求一、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指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离开着火建筑物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
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确定安全疏散的距离、安全通道的宽度、安全出口数量的重要依据。
如果建筑物为防烟楼梯,则楼梯上的疏散时间不予计算。
安全疏散允许的时间,高层建筑,可按5-7分钟考虑;一般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6分钟,三、四级耐火等级可为2-4分钟。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5分钟,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3分钟,其中疏散出观众厅的时间,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2分钟,三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分钟。
二、安全疏用距离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指从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指厂房内最远工作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目的,在于缩短疏散时间,使人们尽快从火灾现场疏散到安全区域。
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范本

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范本一、绿色通道和安全出口绿色通道是指能够快速疏散人员的路径,通常由安全出口组成。
安全出口应按照以下要求设置:1. 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符合建筑使用人数和建筑的特殊功能要求。
根据人员密度和建筑面积,应合理安排安全出口的数量和位置。
2. 安全出口应保持畅通,不得设置任何障碍物。
出口应具备明显的标识,以方便人员辨识和定位。
3. 安全出口的门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不得小于1.2米。
门扇应能够迅速打开,且不得有阻力。
4. 安全出口的通道旁应设置应急照明设施,以确保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清晰地看到疏散路径。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建筑物内部防火设施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灭火器具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火灾危险等级进行选择和配置。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并定期检查、维护。
系统应具备可靠的自动感应和报警功能,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及时启动喷水。
3. 喷水系统的供水管道应有足够的水压,保证喷水能够达到有效的灭火效果。
供水管道的布置和连接应符合规范要求。
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管道及附件应定期进行清洗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应急广播系统应急广播系统是一种紧急情况下用于向人员广播相关信息的设备。
应急广播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 应急广播系统的覆盖范围应涵盖建筑物内所有区域,包括公共区域、办公区域、生产区域等。
广播系统应具备可调音量的功能,以适应不同区域的噪声水平。
2. 应急广播系统应设置在人员容易接触到的位置,如走廊、大堂、房间入口等。
广播设备及其控制器应具备防水、防尘等特性,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可靠工作。
3. 应急广播系统应连接到中央消防控制中心或应急指挥中心,以方便快速获取并传递紧急情况下的信息。
四、防烟排烟系统防烟排烟系统是一种控制火灾产生的烟气扩散,保障人员疏散时不被烟雾阻碍的装置。
防烟排烟系统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 防烟排烟系统应按照建筑规范要求进行设置,并根据建筑物功能和布局进行合理配置。
消防逃生疏散辅助设施(二篇)

消防逃生疏散辅助设施一、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在发生火灾时,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以及消防扑救人员的正常工作,必须保持一定的电光源,据此设置的照明总称为火灾应急照明;为防止疏散通道在火灾下骤然变暗就要保证一定的亮度,抑制人们心理上的惊慌,确保疏散安全,以显眼的文字、鲜明的箭头标记指明疏散方向,引导疏散,这种用信号标记的照明,称为疏散指示标志。
(一)应急照明1.设置场所除单、多层住宅外,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疏散应急照明灯具:(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2)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烟与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它房间;(3)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超过200㎡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室;(4)建筑面积超过100㎡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中的公共活动场所;(5)公共建筑中的疏散走道。
2.设置要求(1)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lx;②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3.0lx;③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lx;④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烟与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它房间的消防应急照明,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2)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宜设置在墙面的上部、顶棚上或出口的顶部。
(二)疏散指示标志1.设置场所(1)公共建筑及其他一类高层民用建筑,高层厂房(仓库)及甲、乙、丙类厂房应沿疏散走道和在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2)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其内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①总建筑面积超过8000㎡的展览建筑;②总建筑面积超过5000㎡的地上商店;③总建筑面积超过500㎡的地下、半地下商店;④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⑤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院,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
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模版

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模版一、背景介绍消防安全疏散设施是指为了在火灾等灾害事件发生时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而进行的建筑物设计和设备配置。
合理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可以提高人员逃生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因此,在建筑物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合理设置是至关重要的。
二、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设计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人员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便捷性原则疏散通道的设计应该合理,路径明确,不应该设置障碍和狭窄的通道。
同时,应该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方便人员辨认和迅速找到疏散通道。
3. 可靠性原则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设计应该保证设施的质量和致命性,以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4. 容易维护性原则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设计应该简洁明了,易于维护和检查,保持设施的正常运转。
三、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设计要点1. 疏散通道的设置疏散通道应尽量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围,避免设置在易受火灾侵袭的地方。
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进行合理的计算,通常不应小于1.2米。
2. 疏散通道的标识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标识应具备易识性、易理解性和易辨识性。
标识应设置在容易被人员注意到的位置,例如电梯口和楼梯口等。
3. 安全出口的配置建筑物应根据人员数量和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安全出口配置。
安全出口应设置在没有火灾侵袭的地方,并且应保证能够容纳足够多的人员顺利疏散。
4. 疏散楼梯和通道的阻燃材料疏散楼梯和通道应选择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的材料进行装修,避免使用易燃和易爆材料。
同时,应注意通风系统的设置,以防止烟气积聚和蔓延。
5. 疏散通道的照明和照明设备疏散通道应配备明亮的照明设备,以确保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清晰地识别疏散通道的位置和方向。
6. 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建筑物应配备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以便在火灾发生时保护人员的安全。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汇总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安全疏散是指引导人们向安全区域撤离。
例如发生火灾时,引导人们向不受火灾威胁的地方撤离。
为保证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建筑物应设置必要的疏散设施,如太平门、疏散楼梯、天桥、逃生孔以及疏散保护区域等。
应事先制定疏散计划,研究疏散方案和疏散路线,如撤离时途经的门、走道、楼梯等;确定建筑物内某点至安全出口的时间和距离,如商场的营业厅由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20米;计算疏散流量和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区域的疏散时间,保证走道和楼梯等的通行能力,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每通过人数100人不小于1米计算,且规定有最小净宽,如医院的疏散楼梯宽度不小于米,住宅为米,还必须设置指示人们疏散、离开危险区的视听信号。
第一节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出口数量、宽度和距离的一般要求一、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指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离开着火建筑物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
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确定安全疏散的距离、安全通道的宽度、安全出口数量的重要依据。
如果建筑物为防烟楼梯,则楼梯上的疏散时间不予计算。
安全疏散允许的时间,高层建筑,可按5-7分钟考虑;一般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6分钟,三、四级耐火等级可为2-4分钟。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5分钟,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3分钟,其中疏散出观众厅的时间,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2分钟,三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分钟。
二、安全疏用距离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指从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指厂房内最远工作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目的,在于缩短疏散时间,使人们尽快从火灾现场疏散到安全区域。
三、建筑物安全疏散宽度指标为尽快地进行安全疏散,除了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和适当限制安全疏散距离以外,安全出口(包括楼梯、走道和门)的宽度必须适当。
(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指标1.高层民用建筑内走道、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最小净宽,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中人员密集的厅、室疏散出口的最小总宽度,应按通过人数1m/100人计算;2.首层疏散外门的最小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1m/100人计算。
安全疏散设施

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 消防电梯前室的门 , 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但合用前室的门不能采用防火卷帘。 · 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 高层民用建筑室外楼梯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m ,其楼梯宽 度可计入疏散楼梯总宽度内。
二 、安全出口的布置
FIRE
· 安全出口的布置要求 · 建筑物内的安全出口一般不应少于2个 , 并应分散布置 , 以满足人员
双向疏散要求 , 两个安全出口间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疏散楼梯有条件的应通至屋顶。 · 作为安全出口的门应朝疏散方向开启; 供人员疏散用的门不应采用悬 吊门 、卷帘门和推拉门(仓库除外) ,严禁采用旋转门; 观众厅的疏 散门(即太平门) 宜采用推闩式外开门; 仓库的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 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 首层靠墙的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 ,但甲 、 乙 类仓库不应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 剧院 、 电影院 、礼堂 、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中观众厅的入场门 、太 平门不应设置门槛 , 门外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有等场需要的 入场门不应作为观众厅的疏散门。
安全疏散设施
FIRE
· 安全疏散设施主要包括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疏 散走道、消防电梯、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消防广播 及辅助救生设施、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超高层建筑中设置 的避难层(间)和屋顶直升机停机坪、大型地下建筑中设 置的避难走道等。
一 、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宽度
FIRE
· 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 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是建筑中最常见的疏 散设施 。平时必须开启 , 只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安全出口, 又称紧急出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建筑、人防工程和高层民用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①除二类居住建筑外,高层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 口处; ②多层建筑应沿疏散走道和在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 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 ③总建筑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的展览建筑;总建筑面 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地上商店;总建筑面积超过500平方 米的地下、半地下商店;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座位数 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院,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 会堂或礼堂的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
(二)疏散走道 疏散走道是疏散时人员从房间内至房间门,或从房间 门至疏散楼梯或外部出口等安全出口的室内走道。 在火灾情况下,人员要从房间等部位向外疏散,首先 通过疏散走道,所以,疏散走道是疏散的必经之路,通常 为疏散的第一安全地带。
疏散走道要简明直接,尽量避免弯曲,尤其不要往返 转折,否则会造成疏散阻力和产生不安全感; 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等突出 物,以免影响疏散; 疏散走道的结构和装修必须保证其耐火性能,墙面、 顶棚、地面的装修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的要求。
安全疏散设施的巡查
一、安散楼梯和楼梯间、 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广 播及辅助救生设施等。对超高层建筑还需设置避难层和直 升飞机停机坪等。
(一)疏散楼梯和楼梯间 作为竖向疏散通道的室内、外楼梯,是建筑物中的主 要垂直交通枢纽,是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楼梯间防火和 疏散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人员的生命安全与消防队员 的救灾工作。根据防火要求,可将楼梯间分为开敞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辅助疏散楼梯四种形式。
一般地,民用建筑、高层建筑(住宅除外)的封闭楼 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 和避难层(间); 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 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 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观众厅、一定规模的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和商业 营业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 20m的内走道; 建筑面积大于300平方米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 室、半地下室中的公共活动房间等部位应设置应急照明。
楼梯间一般靠外墙设置,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楼 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 燃气体计量表; 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
(三)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房间的门、楼梯或 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门。其作用是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 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 失,在建筑防火设计和施工时,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 出口。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易于寻找,并应有明显标 志。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以及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 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高层建筑的安全 出口应分散布置,且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米。 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 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 离不应小于5米。公共建筑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 区的每个楼层,以及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的观众 厅,其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少于 2个。
(四)疏散指示标志与应急照明 为防止火灾时触电和通过电气设备、线路扩大火势, 在切断起火部位及其所在防火分区的电源情况下,为保证 人员的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人员的正常工作,防止疏散通 道骤然变暗和烟气扩散光的作用带来的影响,抑制人们心 理上的惊慌,而设置的的一定照度的光源,称为应急照明。
火灾中往往烟气较大,妨碍人们在紧急疏散时辨识方 向。合理设置的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对人员安全疏散具有 重要作用。国内外实际应用表明,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 路线的地面上或靠近地面的墙上设置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在浓烟弥漫的情况下,及时识别疏散 位置和方向,迅速沿发光疏散标志顺利疏散,避免造成伤 亡事故。
二、安全疏散设施的防火巡查要点 对于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疏散走道、安全出口来说,其巡 查应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1.是否有可燃物、易燃物堆放堵塞; 2.是否有障碍物堆放,堵塞通道,影响疏散; 3.安全出口是否被锁闭。
对于疏散指示标志与应急照明,主要巡查内容为: 1.疏散指示标志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是否被悬挂物遮挡; 2.疏散指示标志指示方向是否正确无误; 3.疏散指示标志指示灯照明是否正常,充电电池电量是 否充足; 4.应急照明灯具和线路是否完好无损; 5.应急照明灯具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此外,疏散指示标志与应急照明的设置应满足下列要
(3)疏散应急照明灯宜设在墙面上或顶棚上。安全出 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 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米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标 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米。 (4)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它 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5)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 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高度超过100米 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
求: (1)疏散走道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 低于0.5LX;人员密集场所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 于1.0LX;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LX; (2)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配电 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 工作的其它房间的应急照明,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