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析
戏曲大舞台知识竞赛题目

戏曲大舞台知识竞赛题目一、小组必答题,答对每题加10分,答错不扣分。
(1)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什么(中国戏曲。
)(2)在戏曲中,女性角色统称为什么?(旦)(3)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昆剧。
)(4)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5)脸谱中绿脸代表什么样的人物(草莽英雄。
)(6)产生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江苏昆山的剧种是什么?(昆剧)(7)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京剧。
)(8)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9)“生”可分为哪几类?(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戏曲欣赏:黄梅戏《女驸马》(10)舞台上没有崇山峻岭、河流湖泊,没有狂风骤雨、似火骄阳,演员可凭借什么来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虚拟的表演。
)(11)戏剧表演哪五种技术方法?(手、眼、身、发、步。
)手、眼、身、口、步。
(12)由民间小调发展而成,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的剧种是什么?(黄梅戏)(13)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角色称为什么?(净)(14)中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唱、念、做、打。
)(15)以徽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剧种是什么?(京剧)(16)由民间说唱艺术二人转衍化而来的剧种是什么?(东北的吉剧)(17)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统称为什么?(生)(18)净”这个角色又可以分为什么(大花脸和二花脸。
)戏曲欣赏:京剧《玉堂春》选段《苏三起解》观众题目脸谱鉴赏(5张)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张飞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如曹操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如关羽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如窦尔敦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如孙悟空二、小组必答题,答对加20分,答错不扣分。
1、赏脸谱识人物(20分)(6张)2、才艺展示:各小组选唱一段戏曲(20分)观众才艺展示三、选答题,答对加30分,答错扣10分。
戏曲专业试题答案大全及解析

戏曲专业试题答案大全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中国戏曲的四大名剧是:A.《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B.《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C.《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天仙配》、《牛郎织女》D.《玉堂春》、《窦娥冤》、《赵氏孤儿》、《汉宫秋》答案:A2. 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分别代表:A. 男角、女角、反派、老生、丑角B. 男角、女角、反派、小丑、老生C. 男角、女角、反派、老生、丑角D. 男角、女角、反派、丑角、老生答案:C二、填空题1. 戏曲中的“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大基本功,其中“唱”指的是______,而“做”指的是______。
答案:唱腔、表演动作2. 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梅兰芳、尚小云、程硕英、荀慧生三、简答题1. 简述戏曲中的“脸谱”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答案:戏曲中的“脸谱”是戏曲角色性格和身份的重要标志。
它通过色彩、图案、线条等元素,形象地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身份地位以及心理状态。
脸谱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戏曲的艺术表现力,也使观众能够直观地理解角色,加深对剧情的感知。
2. 戏曲表演中的“身段”是如何体现角色性格的?答案:戏曲表演中的“身段”是指演员通过身体姿态、动作、表情等来表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不同的角色,其身段动作有着明显的区别。
例如,正派角色的身段动作通常端庄、稳重,而反派角色的身段则可能夸张、扭曲。
通过身段的运用,演员能够生动地刻画角色形象,增强戏曲的表现力。
四、论述题1. 论述戏曲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戏曲艺术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如唱腔、身段、脸谱等,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特征。
同时,戏曲在历史上也起到了教化、娱乐、传播知识等多重作用。
【精品】2021年戏曲、曲艺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2021年戏曲、曲艺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中国曲艺是由古代民间的口头文学和歌唱技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2、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
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
3、相声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4、曲艺双簧是两个演员,一人用形体表演,一人用声音说唱,合二为一,以假作真。
5、曲艺中的双簧,多由相声演员兼演。
由甲,乙二人表演。
甲化妆在前,模拟动作口形,称“前脸儿”。
乙在后说唱称“后背”。
6、广义的小品包含很为广泛,狭义的小品泛指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形态自然。
7、小品中最为代表的是喜剧小品。
8、数来宝又名顺口溜,溜口撤,练子嘴,流行于中国南北各地。
9、京韵大鼓基本腔调有平腔,高腔,落腔,甩腔,起伏腔。
10、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11、扬州评话又叫扬州评词,是以扬州方言说表的古老曲种。
12、“快板”这一名称出现较晚,早年叫“数来宝”。
13、快板艺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从表现形式看,有一个人说的快板书,两个人说的“数来宝”和三个人以上的“快板群”。
14、福州评话是以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的独特说书形式。
15、喜剧稍晚于悲剧,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左右的希腊。
它的审美机理是源自于笑。
16、正剧也曾被称为悲喜剧,是一种同时杂着悲剧和喜剧因素的剧种。
17、西方戏剧起源于古代希腊。
18、埃斯库罗斯是真正的希腊悲剧的创始人。
19、南戏又称“温州杂剧”,“戏文”等。
20、戏曲各行脚色在表演时往往手持扇子,舞弄扇子的功夫和技巧称扇子功。
21、相声表演中的两位演员分别是捧哏和逗哏。
22、京剧的四大名旦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23戏剧的“四功五法”指的是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
24、福建五大剧种指的是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芗剧)。
25、芳华越剧团的创始人是尹桂芳。
戏曲知识竞赛

戏曲知识竞赛一、填空:1、及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戏曲剧是______________2、中国戏曲源远流长。
起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滑稽戏、参军戏等形式;萌芽期在先秦,形成期在唐代,发展期在宋金,成熟期_________,繁荣期在_________;我国最早的表演艺术是______。
3、我国的戏曲剧种大约有______种,享有“中国戏曲之母”“百戏之祖”雅称的是______,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______。
4、我国戏曲的“四功”(表现人物的艺术手段)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行当”(角色)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法”(戏曲表演艺术的技术手法)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戏曲的总体特点一言以蔽之:“______________”(清末学者王国维语)。
5、皮影戏中的皮影人一般是用_______(材料)制成的.6、中国的三大国粹是______、______、______。
7、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我国的______(剧种),它发源于江苏______,其代表作是被誉为传唱400年的“浪漫爱情神话”《牡丹亭》,最著名的一折戏叫“___________”。
1994年,前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曾组织两岸三地的艺术家们携手打造了"青春版”的《牡丹亭》在世界巡演,引起轰动,被赞誉为:“这是我有生见过的最美的艺术,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演员”。
8、代表我国戏剧创作最高水准的奖项是:“______________”,代表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是“______________”。
9、流行于云贵川一带的剧种是______,它及其他剧种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______,它最有名的绝活是______;发源于浙江嵊县〈绍兴〉的剧种是___________,它最著名的剧目有《_________》《_________》;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并成名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是_________,它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著名剧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_________”又称“河南梆子”,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山西梆子又称“_________”;花鼓戏流行于_________省,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就曾经是花鼓戏演员;“_________”是苏州评话和弹词两种表演形式的统称……10、京剧“四大名旦”是“梅尚程荀”,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2021年戏曲、曲艺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2021年戏曲、曲艺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中国曲艺是由古代民间的口头文学和歌唱技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2、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
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
3、相声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4、曲艺双簧是两个演员,一人用形体表演,一人用声音说唱,合二为一,以假作真。
5、曲艺中的双簧,多由相声演员兼演。
由甲,乙二人表演。
甲化妆在前,模拟动作口形,称“前脸儿”。
乙在后说唱称“后背”。
6、广义的小品包含很为广泛,狭义的小品泛指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形态自然。
7、小品中最为代表的是喜剧小品。
8、数来宝又名顺口溜,溜口撤,练子嘴,流行于中国南北各地。
9、京韵大鼓基本腔调有平腔,高腔,落腔,甩腔,起伏腔。
10、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11、扬州评话又叫扬州评词,是以扬州方言说表的古老曲种。
12、“快板”这一名称出现较晚,早年叫“数来宝”。
13、快板艺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从表现形式看,有一个人说的快板书,两个人说的“数来宝”和三个人以上的“快板群”。
14、福州评话是以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的独特说书形式。
15、喜剧稍晚于悲剧,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左右的希腊。
它的审美机理是源自于笑。
16、正剧也曾被称为悲喜剧,是一种同时杂着悲剧和喜剧因素的剧种。
17、西方戏剧起源于古代希腊。
18、埃斯库罗斯是真正的希腊悲剧的创始人。
19、南戏又称“温州杂剧”,“戏文”等。
20、戏曲各行脚色在表演时往往手持扇子,舞弄扇子的功夫和技巧称扇子功。
21、相声表演中的两位演员分别是捧哏和逗哏。
22、京剧的四大名旦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23戏剧的“四功五法”指的是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
24、福建五大剧种指的是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芗剧)。
25、芳华越剧团的创始人是尹桂芳。
历届戏曲知识考试试题

历届戏曲知识考试试题历届戏曲知识考试试题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为了传承和弘扬戏曲艺术,许多考试机构都设立了戏曲知识考试,以检验学习者对于戏曲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历届戏曲知识考试试题,带领读者一起走进这个古老而神奇的艺术领域。
一、戏曲基础知识1. 请简述京剧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 什么是“四大名旦”?请分别介绍他们的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
3. 请介绍一位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并分析其艺术风格和表演特点。
4. 请简述昆曲的起源和发展,并介绍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昆曲剧目。
二、剧目与角色1.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一个怎样的角色?请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和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2. 请简述《西游记》中的唐僧和孙悟空的形象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3. 《白蛇传》是一部著名的民间传说戏曲,请简述故事情节并分析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4. 请介绍一部你喜欢的戏曲剧目,并分析其中的主要角色和剧情发展。
三、舞台表演与技巧1. 请简述京剧表演中的“四功三德”和“二黄四净”的概念及其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
2. 请分析越剧表演中的“唱、念、做、打、舞”的表演要素,以及越剧表演的特点和技巧。
3. 请简述昆曲表演中的“唱、念、做、打、舞”的表演要素,并介绍昆曲表演的特点和技巧。
4. 请介绍一位你欣赏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并分析他/她在舞台表演中的独特魅力和表演技巧。
四、戏曲与现代社会1. 戏曲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哪些挑战?你认为应该如何推动戏曲艺术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2. 请谈谈你对戏曲教育的看法,以及如何引导年轻人对戏曲的兴趣和热爱。
3. 戏曲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请结合具体例子分析。
4. 请谈谈你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感悟,以及你对未来戏曲发展的期望。
总结:戏曲知识考试试题涵盖了戏曲的基础知识、剧目与角色、舞台表演与技巧以及戏曲与现代社会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曲艺术,为其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戏曲大舞台知识竞赛题

4.在戏曲里扮演喜剧角色,俗称 ( D ) A、小生
B、花脸
C、二花脸 D、小花脸
5.黄梅戏发源于( A )
A、湖北黄梅县 B、安徽安庆
C、湖北安庆 D、安徽黄梅县
6.昆剧迄今已有( B )年历史?
A、二百多年 B、四百多年
C、六百多年 D、八百多年
7.在京剧脸谱中,颜色不同,象 征人物的性格品质、命运也不同, 下列代表褒义色彩的是:( )
概说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与希腊的悲喜剧、印 度的梵剧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 各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 彩纷呈。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 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 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 梅戏、评剧、粤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 剧、湘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 北花鼓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 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 等五十 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 区所限。
2.我国戏曲讲究的是哪四 种艺术手段?
唱念做打
3.我国的戏曲讲究用哪五种种 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手眼身法 步
4.戏曲表演时,演员可以用一 些虚拟的表演,使观众身临其 境,这就是戏曲的什么特点?
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5.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 三百六十多种,请你至少说 出5种以上的剧种?
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 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 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 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 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
A A、蓝脸
B、红脸
C、黑脸
(完整版)戏曲知识竞赛及答案

戏曲知识竞赛1、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参军戏)2、我国的戏曲剧种大约有多少种?(360种)3、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我国的哪一个剧种?(昆曲,即昆剧,被称为"百戏之祖"。
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
)4、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什么?(中国戏曲)5、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哪一剧种?(京剧)6、中国的三大国粹是什么?(京剧、中医、国画)7、你知道昆剧有多少年的历史吗?(400多年)8、你知道京剧有多少年的历史吗?(200多年)9、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特点是(虚拟,程式,写意)10、京剧四大名旦是哪四位?(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11、梅派擅长表演(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
)12、程派擅长表演(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妇女。
)13、荀派擅长表演(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
)14、尚派擅长表演(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有刚健婀娜的风格。
)15、京剧中的梅派、尚派、荀派、程派、各擅长表演什么样的女性?(梅派擅演"仙女",程派擅演烈女,荀派擅演少女,尚派擅演侠女。
)16、目前京剧的四大行当是什么?(生,旦,净,丑。
)17、“生”分为哪几类?(老生也叫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18、"旦"可分为哪几类?(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也叫摇旦)19、“净”俗称(花脸),分为哪几类?(大花脸、二花脸)20、“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21、戏曲中的"四功"是指哪些艺术手段?(唱,念,做,打)22、戏曲中的"五法"是哪些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23、中国首部电影是由哪一位京剧大师演出的《定军山》?(谭鑫培)24、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由谁主演?(京剧《四郎探母》谭富英主演)25、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是什么?由谁主演?(京剧《生死恨》梅兰芳主演)26、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彩色电影是由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27、昆曲发源于哪一省哪一地区?(昆曲:江苏昆山〈苏州〉)28、越剧发源于哪一省哪一地区?(越剧:浙江嵊县〈绍兴〉)29、黄梅戏发源于哪一省哪一地区?(黄梅戏:湖北黄梅县)30、黄梅戏发展壮大于哪(安徽安庆)31、秦腔的别名、特点?(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
析
文学常识
第一关:梨园长廊通关战
1.元曲在元代被称作()。
A.新诗
B.新词
C.新曲
D.新乐府
2.《墙头马上》的作者是()。
A.马致远
B.郑光祖
C.石君宝
D.白朴
3.李翠莲这个人物出自()。
A.话本
B.诸宫调
C.传奇
D.杂剧
4.“临川四梦”指的是()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部写有梦境的戏剧作品。
A.马致远
B.郑光祖
C.汤显祖
D.王实甫
5.被后人称为“南曲之宗”的作品是()。
A.《荆钗记》B.《琵琶记》
C.《拜月记》D.《杀狗记》
第二关:梨园百花争艳战
6.“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男角
B.女角
C.没有性别限制
7.《浣纱记》唱词中表达了范蠡、西施归隐之念的是()。
A.山深地僻,花飞鸟啼,伤心过处,双双蹙着翠眉。
B.君恰妇,妾又行,做浮花浪蕊。
C.谁知道戈挽斜晖,龙起春雷,风卷潮回,地转天随。
D.伴浮欧溪头沙嘴,学冥鸿寻双逐对。
8.《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
A.花旦
B.青衣
C.花衫
9.越剧前身是流行于()一带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
A.浙江绍兴
B.浙江嵊县
C.浙江嘉兴
D.浙江杭州
10.下面京剧作品中故事背景不属于宋代的是()。
A.《挑滑车》
B.《宇宙锋》
C.《三岔口》
D.《四郎探母》
第三关:梨园教主争夺战
11.京剧艺术在上海的发展,形成了海派京剧,海派京剧更符合都市人的欣赏口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A.梅兰芳
B.周信芳
C.孟小冬
12.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江苏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由于曲高和寡,昆曲自清乾隆年间开始逐渐走向衰落。
____年,浙江昆剧团改编演出的《十五贯》在全国范围内造成很大影响,被周恩来称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近年来,著名作家()携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赴世界各地演出,所到之处再掀一股昆曲热潮。
A.俞振飞
B.白先勇
C.王瑾
13.上世纪20年代起,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旦角演员开始在京剧舞台上脱颖而出,并由此改变了京剧惯以“生行”为主的传统演出格局。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和()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A.欧阳予倩
B.孟小冬
C.荀慧生
14.第一部被介绍到欧洲去的中国古典戏曲是()。
A.《西厢记》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赵氏孤儿》
15.琵琶名曲《十面埋伏》取材于中国历史上的(),乐曲依次描绘了大战前的准备过程,战争场面和战争的结局。
乐曲壮丽辉煌,把古战场上的战争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A.三国演义
nbsp; B.淝水之战
C.牧野之战
D.楚汉之争
戏曲知识竞技场答案及解析
1.答案选D。
解析:元曲,元代的曲,又被称作“乐府”、“北乐府”、“新乐府”,包括剧曲和散曲。
由于剧曲并不具有独立性,它需与宾白、舞台表演以及用代言体表现人物故事,才能构成完整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看作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叫元杂剧。
元曲中元杂剧成就远高于散曲。
2.答案选D。
解析:元朝白朴所著的《墙头马上》是一部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爱情戏,属于杂曲之中的言情,与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拜月亭》一起,被誉为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剧。
3. 答案选A。
解析:出自元代话本《清平山堂话本》,里面记录了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神奇女性——李翠莲,她巧舌如簧,伶牙俐齿,一张嘴能击败周围所有人,捍卫了女性的独立、自由和尊严。
4.答案选C。
解析: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自署清远道人,晚号茧翁,江西临川(今江西____(省、市、区、县))人。
题干中临川四梦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
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四剧”本身就是汤显祖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
5. 答案选B。
解析:《琵琶记》,元末南戏,高明撰,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
《琵琶记》是南戏中第一部最成功的文人作品,在明清两代流传极广,影响甚大。
《南词叙录》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把《琵琶记》比作进行封建教化的高级营养品:“《五经》《四书》布帛菽栗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富贵家不可无。
”
6.答案选A。
解析: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
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
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
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7.答案选D。
解析:《浣纱记》是根据中国明代传奇作品《吴越春秋》而改编的昆曲剧目。
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报国
仇,范蠡举荐自己的未婚妻西施去吴国使用美人计引诱吴王夫差,最终协助越王战胜吴王,勾践拜谢西施。
范蠡与西施登舟远遁。
8.答案选A。
解析:花衫是本世纪20年代以后,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艺术特点,发展而成的新的旦角类型。
在花衫形成之前,一个演员一般不能兼演青衣和花旦两个行当。
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瑶卿为了丰富旦角的表演艺术,充实艺术表现能力,他把青衣沉静端庄的风格、花旦活泼灵巧的表演、刀马旦的武打工架等融为一炉,创作出一种唱、念、做、打并重的旦角行当,人们把它命名为花衫(花旦和青衫的结合)。
京剧四大名旦所编演的新剧目,大都属于花衫范畴,每个新戏都力求在唱、念、做、打各方面满足观众的观赏要求,如《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汉明妃》中的王昭君、《锁麟囊》中的薛湘灵、《红楼二尤》中的尤三姐等。
9. 答案选B。
解析: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仅次于京剧,有“全国第二大剧种”之称。
因其起源于浙江嵊县(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
10.答案B。
解析:《宇宙锋》讲的是秦二世时,朝中丞相匡洪为人正直,匡洪的儿子匡扶取了丞相赵高的女儿赵艳蓉为妻;赵高为人奸险,与匡洪因政见不合,私下结仇;赵高派人偷了匡家的祖传宝剑——宇宙锋,行刺秦二世,嫁祸于匡洪的故事。
11.答案选B。
解析:海派京剧融合了各地方剧种的技艺特色,与传统京剧艺术基本特征的虚拟性、夸张性、舞蹈性比起来更注重写实,重生活,演人物,演感情。
周信芳是海派京剧的代表人物,他吸收其他剧种、电影、话剧、舞蹈等多种表演方式的精华,对传统京剧加以创新,为海派京剧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12.答案选B。
解析:白先勇(1937—),当代台湾著名作家,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广西桂林人。
著名昆曲推广人,青春版《牡丹亭》编剧。
A、C均为著名昆曲演员。
13.答案选C。
解析: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____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曹锟内阁程克四大金刚。
欧阳予倩为海派京剧演员,孟小冬为早年京剧优秀的女老生。
14.答案选C。
解析:元杂剧《赵氏孤儿》被法国著名文学家伏尔泰于____年翻译成《中
国孤儿》,在欧洲产生了一定影响。
王国维评价:“(《赵氏孤儿》)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也。
”此外,英国剧作家威廉赫察特还将其改编为《中国孤儿》。
15.答案选D。
解析:十面埋伏,顾名思义,是四面八方广布伏兵的意思,表现一种不可逆转的军事态势。
这个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
后人根据这一段垓下之战作了两个有名的琵琶大套武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