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原理
光纤通信原理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通信原理光纤通信是使用光学原理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它通过将信息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利用光纤内核的全反射和色散来实现信号的传输和调制。
光纤通信采用的光源一般为半导体激光器,它发出的光信号能够在光纤中传输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通过中继器的放大和再生,可实现高速远距离的传输。
光纤通信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光纤的结构和特性。
光纤由两部分组成:纤芯和包层,纤芯是信号传输的中心部分,直径约为几个微米到数十微米,包层则包裹在纤芯外面,其作用是使光在纤芯内部下传,不会泄漏出来,也可以减少光信号的扩散和色散。
选择合适的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和直径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不同传输和调制。
其次是光源和接收器。
光纤通信通常使用激光器作为光源,激光器能够发出高亮度的单色光,具有宽带,高速和低损耗等优点。
接收器一般采用半导体光探测器,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具有高响应速度和低噪声等优点。
然后是光信号的传输和调制。
光信号在纤芯中沿直线传输,当光线射入光纤时,会经过全反射和色散的作用,使光信号得以长距离传输。
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如衰减,色散和损失等,因此需要对信号进行调制和补偿。
常用的调制技术有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通过控制光源发出的光的功率,频率和相位等参数来实现调制。
调制后的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被中继器放大和再生,以确保信号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保持稳定和不受干扰。
总之,光纤通信利用光学原理实现信号的传输和调制,其具有高速,低损耗,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现代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光纤通讯原理

光纤通讯原理
光纤通信原理是指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在发送端将电子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后,在接收端将光信号再转换为电子信号,实现信号的传输和通信的过程。
在光纤通信中,光信号的传输主要依靠光纤中的光波导效应。
光波在光纤中的传输是通过全反射和衍射来实现的。
当光信号沿光纤传输时,会经历折射和反射。
由于光纤的芯层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光信号在芯层中传播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从而避免信号的能量损失。
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接近于光速,因此可以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
光纤通信中的光信号的调制是指将电子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过程。
在发送端,电子信号被调制成具有相应信息的光信号,通常采用的调制方式有直接调制和外差调制两种。
直接调制是指将电子信号直接作用于激光器,通过改变激光器的电流或电压来调制光信号的强度。
外差调制是指通过两个激光器,一个作为信号激光器,一个作为参考激光器,通过在光纤中进行相互干涉来调制光信号的相位或频率。
光纤通信中的光信号的解调是指将光信号转换为电子信号的过程。
在接收端,光信号经过光纤传输后到达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流或电压信号。
常用的光电探测器有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阵列。
通过光电探测器转换后的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可以恢复出原始的电子信号。
总的来说,光纤通信通过光纤中的光波导效应实现信号的传输,利用调制和解调技术将电子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和光信号转换为电子信号,实现了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光纤通信已经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网络、互联网、电视传输等领域。
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

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是一种通过光信号传输信息的通信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衍射和反射特性在光纤中传输信号。
相对于传统的电信号传输方式,光纤通信具有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传输速度,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
一、光的传播特性光的传播特性是光纤通信的基石。
光可以沿直线传播,遵循光的衍射和反射原理。
当光遇到边界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使光能在光纤中传输。
二、光纤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光纤由纤芯和包层组成,其中纤芯是光信号的传输介质,包层则起到光的泄漏和保护作用。
当光信号进入光纤时,会在纤芯中传播,并通过光的衍射和反射在光纤中不断传输,直到到达目的地。
三、光的调制与解调为了在光纤中传输信息,需要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进行调制。
光的调制有直接调制和间接调制两种方式。
直接调制是通过改变光源的电流或电压来改变光的强度,间接调制则是通过改变光的相位或频率来调制光信号。
解调则是将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以便接收方进行处理和解析。
解调可以通过光探测器,如光电二极管、光电转换器等实现,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四、光的放大与传输在光纤通信中,需要保证光信号能够在长距离传输而不损失太多信号强度。
为了解决光信号的衰减问题,光纤通信系统采用光纤放大器对光信号进行放大。
光纤放大器通过掺入掺杂物改变光纤中的折射率,使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得到补偿。
常见的光纤放大器有光纤放大器、光纤激光器等。
通过光的放大,光信号可以在光纤中传输较长距离。
五、光纤通信的优点与应用相对于传统的电信号传输方式,光纤通信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光纤通信具有更大的传输带宽和更高的传输速度,能够满足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需求。
其次,光纤通信不受电磁干扰,信号传输稳定可靠。
另外,光纤通信具有小尺寸、轻量化的特点,便于安装和维护。
光纤通信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信、互联网、有线电视等。
特别是在互联网普及和数据传输需求增长的背景下,光纤通信在数据中心、企业网络、移动通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光纤通信传输的原理是什么

光纤通信传输的原理是什么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它的原理是通过将信息转化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最后再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接收和解码。
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来传输信息。
光纤是一种由高折射率的芯层和低折射率的包层组成的细长结构。
当光束从高折射率的芯层射入低折射率的包层时,由于光束与包层的交界面形成一定的夹角,使得光束不会从交界面射出,而是会被全反射回芯层。
这样,光束就可以沿着光纤一直传输,而不会发生明显的损耗。
光纤通信的传输过程中,需要进行光信号调制和解调。
光信号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转换成光信号的过程,而光信号解调则是将光信号转换为与原始信息相对应的电信号的过程。
在光信号调制中,常用的调制方式有强度调制和频率调制。
强度调制是通过改变光信号的强度来表示信息的变化。
频率调制则是通过改变光信号的频率来表示信息的变化。
无论是强度调制还是频率调制,都需要使用调制器来实现,其中常用的调制器有光电调制器和电光调制器。
在光信号解调中,常用的解调方式是利用半导体光探测器。
光探测器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与原始信息相对应的电信号,使得信息能够被接收和解码。
光探测器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倍增管等。
在光纤通信中,还需要光纤放大器来增强光信号的强度。
光纤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光纤中掺入特定的材料,使光信号在通过被掺杂的区域时产生受激辐射,从而增强光信号的强度。
常用的光纤放大器有掺铒光纤放大器和掺铗光纤放大器等。
光纤通信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传输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高等。
这些优点使得光纤通信成为了现代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
总的来说,光纤通信的传输原理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来传输信息。
通过光信号的调制和解调,以及光纤放大器的增强,光信号能够在光纤中快速传输,实现远距离高速通信。
光纤通信的应用已经广泛涉及到电信、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多个领域,并在信息化时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光纤通讯的原理

光纤通讯的原理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传输信息的一种信号传输方式。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纤维内部的光导纤维,将光信号作为信息的传输介质。
光纤通信主要包括光源、传输介质光纤和接收器三个部分。
光源是产生光信号的装置,一般使用激光器作为光源。
光信号生成后经过调制器对光信号进行模拟或数字信号调制。
调制器可以是电调制器或直接调制器,电调制器通过改变电压变化来调制光强,而直接调制器则根据输入信号的波形直接改变光强。
调制后的光信号通过光纤进行传输。
光纤由一根细而长的玻璃或塑料纤维组成,具有光的全反射特性。
光线在光纤中的传输依靠光的全反射原理,在内部表面发生反射,从而使光信号沿着光纤传输。
由于采用光纤传输,信息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
最后,光信号到达接收器后,通过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光电转换器是一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照射到光电二极管上,产生电流。
电流经过放大、滤波与解调等处理步骤后,得到与原始信号一致的电信号。
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通信、局域网、数据中心等领域。
光纤通信的原理是基于激光光源产生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再通过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实现信息的传输。
光纤通信原理

光纤通信原理1. 介绍光纤通信是一种基于光波传输信号的通信技术,它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将信息以光信号的形式传送。
相比传统的电信号传输方式,光纤通信具有更高的带宽、更远的传输距离和更低的信号损耗,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高速、大容量的通信系统中。
2. 光纤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光纤是由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的细长柱状物,通常由纤芯和包层组成。
纤芯是光信号传输的核心部分,而包层则用于保护纤芯并提供光的传输环境。
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全内反射现象。
当光线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折射率较低的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当折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会被完全反射回折射率较高的介质中。
利用这一现象,光纤通信中的光信号可以通过纤芯中不断的全内反射方式传输。
3. 光纤传输的优势光纤通信相比传统的电信号传输方式具有以下优势:3.1 高带宽光纤的传输带宽很大,可以同时传输多个频率和多个波长的信号。
这使得光纤通信能够满足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需求。
3.2 远距离传输相比电信号在电缆中的传输,光纤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损耗较小。
这使得光纤通信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非常适合于长距离通信需求。
3.3 低信号损耗光纤通信中的信号传输通过光的全内反射方式进行,因此信号在传输中的损耗非常小。
与电信号相比,光纤通信的信号衰减更小,传输质量更好。
3.4 免受电磁干扰由于光纤中传输的是光信号而不是电信号,光纤通信系统不会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
这样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4.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光纤通信系统由光源、光纤传输线路、光检测器和光接收器等组成。
4.1 光源光源用于产生光信号,常用的光源包括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
激光器产生的光信号具有高亮度和高单色性,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和高速率通信。
4.2 光纤传输线路光纤传输线路用于传输光信号,通常由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组成。
单模光纤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传输。
4.3 光检测器光检测器用于接收和解码光信号。
光纤通信原理

光纤通信原理
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
它利用光的
全反射特性,将光信号传输到远距离,具有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在现代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光纤通信的原理主要包括光源、光纤、光探测器和光电转换器。
光源产生光信号,光信号经过光纤传输到目标地点,然后通过光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最后通过光电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可识别的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纤是一种细长的玻璃纤维,具有高折射率和全反射特性。
当光信号进入光纤时,由于光纤的高折射率,光信号会被完全反射在光纤内部,从而实现了信号的传输。
光纤的直径非常细小,因此光信号可以在其中以全内反射的方式传输,减少了能量损耗和信号衰减,保证了信号的传输质量。
光纤通信的原理还涉及到光的调制和解调。
在光纤通信中,光信号需要经过调
制器进行调制,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然后在接收端经过解调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这样可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和接收,从而完成信息的传输过程。
除了光源、光纤和光探测器等硬件设备外,光纤通信还需要配套的调制解调器、光纤连接器等设备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这些设备的配合使得光纤通信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满足各种通信需求。
总的来说,光纤通信原理是基于光的全反射特性和光的调制解调技术,利用光
纤作为传输介质,实现了高速、大带宽、低损耗的信息传输。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纤通信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为人们的通信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光纤通信原理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通信是一种基于光传输的通信技术,其原理基于光的传播和调制。
通过利用光纤的高速传输和大容量特性,光纤通信可以有效地满足现代社会对大容量数据传输和高品质通信的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纤通信的原理以及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一、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光的传播和调制。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信号从光源中发出,经过光纤传输到目的地,再通过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整个过程包括光发射、光传输和光接收三个主要环节。
1. 光发射光发射是指将光信号从光源中发出。
光源可以是光电器件或激光器等。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光源有激光二极管和激光器。
激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短距离通信;而激光器则适用于长距离通信,具有较高的功率和稳定性。
2. 光传输光传输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过程。
光纤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制成的细长管道,具有高折射率和低衰减的特性,可以将光信号有效地传输到目的地。
光传输过程中主要存在两种光的传输方式:多模传输和单模传输。
多模传输适用于短距离通信,而单模传输则适用于长距离通信。
3. 光接收光接收是指光信号在目的地经过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
光电转换器主要由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等组成,能够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
同时,光电转换器还对光信号进行增益调整和信号处理,以提高通信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光纤通信作为一种高速、大容量的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通信网络光纤通信是构建现代通信网络的基础技术之一。
通过光纤传输提供的高速和大容量特性,可以实现远距离、高质量的数据传输。
光纤通信网络广泛应用于电话通信、宽带接入、移动通信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快速稳定的通信服务。
2. 数据中心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光纤通信在数据中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光纤传输可以高效地实现大规模数据的传输和存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可变衰减器,它所造成的功率衰减值可在一定范
围内调节。可变衰减器又分为连续可变和分挡可变两种。
4、光隔离器与光环形器
(1).光隔离器
光隔离器是保证光波只能正向传输,避免线路中由于各 种因素而产生的反射光再次进入激光器而影响激光器的工 作稳定性。 光隔离器主要用在激光器或光放大器的后面。
(2).光环形器
A1、 4 P4 10 log (dB) P1
(6-1)
一般情况下,要求 A 20 dB。
2)插入损耗L
它表示了定向耦合器损耗的大小。插入损耗等于输出光功率
之和与输入光功率之比的分贝值,用L表示为
L 10 log P2 P3 (dB) P 1
(6-2)
一般情况下,要求L≤ 0.5 dB (3)分光比T 分光比等于两个输出端口的光功率之比,如从端1输入光 功率,则端2和端3分光比
表6-2 常用的光纤线路编码
码 型 CMI 1B2B 码 双相码 DMI 码型变换规则 “1”:11,00交替 “0”:01 “1”:10 “0”:01 “1”:11,00交替 “0”:01(前二个码为01,11时) 10(前二个码为10,00时) 在nB码中选择不均等值小的码作公共 码;正负模式交替 (1)P码满足奇校验规则 (2)P码满足偶校验规则 传输速率 2fi 2fi 2fi 误码监测 按编码规则 检查 同上 同上 (1)查禁用 码字 (2)利用 DRS 奇偶校验 模2和=0 适用系统
③ 互换性,每次互换后,其连接损耗变化量越小越好。
④ 重复性,即每次插拔时连接损耗变化量要小。 ⑤ 插拔寿命(最大可插拔次数),光纤连接器的插拔寿命
一般由元件的机械磨损情况决定。
(4)部分常见光纤连接器
• ① FC型。其接头的对接方式为平面对接。 • ② PC型。是FC型的改进型。其对接面由平面变为拱型 凸面。是我国最通用的规格。 • ③ SC型。其结构尺寸与FC型相同,端面处理采用拱型 凸面或PC研磨方式。 • ④ DIN47256型。由德国开发。 • ⑤ 双锥型连接器。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研制。 (5)固定连接
插入损耗和隔离度是光隔离器的两个主要性能参数,另还 有回波损耗,偏振相关损耗和偏振模色散。 1)插入损耗 插入损耗是指在光隔离器通光方向上传输的光信号由于引
入光隔离器而产生的附加损耗。如果输入的光信号功率为Pi,
经过光隔离器后的功率为Po,则插入损耗IL为
Po IL 10 log (dB) Pi
≥50dB;PDL≤0.2dB;PMD≤0.2ps。
第二节 光纤通信中的线路码型
一、研究传输码型的必要性 码型转换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常规PCM数字通信用编码 方式为HDB 3 和CMI,见表6-1;这些码型并不都适合 在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中传输。为此,在光端机中必须进 行码型变换。
•HDB3: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
五、保护倒换系统
传输故障主要来源于光缆线路,且多为人 为故障,因而需要设置另外一套光端机、 光中继器以及光缆线路,供一个或多个主 用系统共同备用,当某一个主用系统出现 故障,则可以通过倒换装置,启用该备用 系统,以保证信息的正常传输。
六、光路中的无源光器件
无源光器件是除光源器件、光检波器件之 外不需要电源的光通路部件。 无源光器件可分为连接用的部件和功能性 部件两大类。
显然,其值越小越好。
2)回波损耗
回波损耗是指由于构成光隔离器的各元件、光纤以及空气
折射率失配引起的反射造成的对入射光信号的衰减。回波损 耗RL为
RL 10 log Pr (dB) Pi
其中,Pi为正向输入光隔离器的光信号功率,Pr为返回输 入端口的光功率。 RL值越大越好。
3)隔离度
隔离度是指在逆光隔离器通光方向上传输的光信号由
光纤与光纤的连接有两种,活动连接和永久性连接。以上介绍了
活动连接。永久性连接有粘接法和熔接法,目前多用熔接法。
2、光耦合器
光分路耦合器是分路和耦合光信号的器件。 功能是把
一个输入的光信号分配给多个输出(分路),或把多个输
入的光信号组合成一个输出(耦合)。
(1).耦合器类型
(a)T形耦合器
(b)星形耦合器 (c)定向耦合器
P3 T (6-3) P2 一般情况下,定向耦合器的分光比为1︰1~1︰10。
3、光衰减器
光衰减器是用来稳定地、准确地减小信号光功率的无
源光器件。
光衰减器主要用于调整中继段的线路衰减,测量光系 统的灵敏度及校正光功率计等。
光衰减器分固定衰减器和可变衰减器两种。
(1)固定衰减器,其造成的功率衰减值是固定不变的, 一般用于调节传输线路中某一区间的损耗。
光纤及光纤与光纤的非永久性固定连接等。
(1)光纤连接器的基本构成 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两个配合插头和一个耦合管。两个插头装进两 根光纤尾端;耦合管起对准套管的作用。如图6-10所示。
图6-10 光纤活动连接器基本结构
(2)光纤连接器的分类
光纤连接器按光纤数量、光耦合系统、机械耦合系统、
套管结构和紧固方式进行分类,如下表所示。
•CMI:传号反转码,为一种两电平不归零码
表6-1 PCM接口码速率与接口码型 基 接口码速率 (Mbit/s) 接口码型 群 二 次 群 8.448 HDB3 三 次 群 34.368 HDB3 四 次 群 139.264 CMI
2.048 HDB3
光线路编码
在PDH系统中,常用的线路编码有分组码mBnB,1B2B 码(CMI、DMI和双相码等)和插入码, SDH光纤通信系 统中广泛使用的是加扰的NRZ码。各种码的编码规律、传 输速率如表6-2所示。
在光纤通信监控系统中,监控信号是怎样 在主控站和被控站之间传输呢? 目前有两类方式:
(1)一类是在光缆中加金属导线对来传输监 控信号,已经逐渐被淘汰; (2)另一类是由光纤来传输监控信号。
(2)光纤来传输监控信号
光纤来传输监控信号又可分为如下两种方式: A、频分复用传输方式。
掺铒光纤放大器用作光中继器的原理框图
三、监视控制系统
1、监控系统为监视、监测和控制系统的简称。它与其 他通信系统一样,在一个实用的光纤通信系统中,为保 证通信的可靠,监控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1)监测内容
a在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中误码率是否满足指标要求; b各个光中继器是否有故障; c接收光功率是否满足指标要求; d光源的寿命; e电源是否有故障; f环境的温度、湿度是否在要求的范围内。 除上述内容外,还可根据需要设置其他监测内容。
(d)波分复用器/解复用器(也称合波器/分波器)
如图6-12所示。
常用耦合器的类型
图6-12 常用耦合器的类型ຫໍສະໝຸດ (2)、耦合器主要性能参数
表示光纤耦合器性能指标的参数有:隔离度、插入损耗
和分光比等。下面以2×2定向耦合器为例来说明。 1)隔离度A 如图6-12(c)所示,由端1输入的光功率P1应从端2和 端3输出,端4理论上应无光功率输出。但实际上端4还是 有少量光功率输出(P4),其大小就表示了1、4两个端口 的隔离程度。隔离度A表示为
采用频分方式可有不同的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脉 冲调顶方法。 这种方法在使用5B6B码型的机器上,用来传输监控 信号,此外还可传输公务区间通信等信号。 这种方式就是在电的主信号码流中插入冗余(多余)的 比特,用这个冗余的比特来传输监控等信号。
B、时分复用方式。
四、脉冲插入与脉冲分离
在一个实用的光纤通信系统中,除了要传输从 电端机送来的多路信号之外,为了使整个系统 完善地工作,还需传送监控信号、公务联络信 号、区间通信信号以及其他信号。 脉冲复接是将监控信号、公务联络信号、区间 通信信号等汇接后在读脉冲的作用下,将上述 信号插入信码流经编码后多余的时隙中,然后 在光纤中传输。 在光纤通信系统的接收端设有脉冲分离电路。 它的作用与脉冲插入电路相反,将插入的监控 信号、公务联络信号、区间通信信号分离出来, 送至相应的单元中。
连接用的部件有各种光连接器,用做光纤和 光纤、部件(设备)和光纤、或部件(设备) 和部件(设备)的连接。 功能性部件有分路器、耦合器、光合波分波 器、光衰减器、光开关和光隔离器等,用于 光的分路、耦合、复用、衰减等方面。
1、光纤连接器
光纤连接器,俗称活接头,ITU-T建议将其定义为“用以稳定地, 但并不是永久地连接两根或多根光纤的无源组件”。 光纤连接器主要用于实现系统中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仪表、设备与
2、常见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常见监控系统组成方式有三种: 一级监控系统——在一个数字段对光纤传输设 备及相关数字复接设备进行监控。 二级监控系统——在具有多个方向的单个数字 段距离内传输及复接设备进行监控。 三级监控系统——对跨数字段的传输设备进行 集中监控。
3、 监控信号的传输
光中继器的功能是补偿光能量损耗,恢复信号脉冲形
状有: ① 补偿衰减的光信号;② 对畸变失真的信号波 形进行整形。
光中继器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光中继器
(即光电中继器),另一种是全光中继器。
1、光电中继器的构成
传统的光中继器采用光—电—光(O-E-O)转换形式的中 继器。如图6-2所示。
图6-2 典型的数字光中继器原理方框图
2.光电中继器的结构形式
有的设在机房中,有的是箱式或罐式,有的是直埋在
地下或架空光缆在电杆上。
全光中继器
目前全光放大器主要是掺铒光纤放大器。掺铒光纤放大 器是一个直接对光波实现放大的有源器件,其工作原理如 图所示。 用掺铒光纤放大器作中继器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没有 光—电—光的转换过程,工作频带宽。缺点是,光放大器 作中继器时,对波形的整形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