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云南大学自强社工作大事记

合集下载

云南大学学生社团管理规定

云南大学学生社团管理规定

云南大学学生社团管理规定1 云南大学学生社团管理规定(2003年共青团云南大学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云南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推动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云南大学学生社团是指云南大学学生根据共同志愿和需要,以自愿的原则组成的业余校园群众性学生组织,不属于任何校外团体的分支或附属机构。

云南大学校团委社团部承担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条社团必须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第四条社团以建设文明校园,繁荣校园文化,服务学校、服务青年和服务社会为目的,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夯实第二课堂教育基础,团结和引导广大同学开展各种积极而健康的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五条校团委社团部是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机构,负责社团有关规定的贯彻执行和具体组织实施工作,校团委社团部以服务为宗旨,为社团活动当好参谋,并解决社团的实际困难和存在问题。

第六条社团联合会接受校团委社团部的指导,履行协调、沟通和为社团管理决策服务的职能。

第七条各分校区团组织按照本条例,负责本校区内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及活动审批。

第八条社团原则上均由校团委社团部管理,但专业、院级特点较为突出的学术社团在接受校团委社团部及各分校区团组织宏观指导的同时,主要接受其所挂靠的院级团组织的管理。

第九条各社团之间必须团结互助,互相沟通,加强联系,共同进步。

第十条社团管理遵照“严格管理,积极引导,稳步发展”的原则。

第二章社团申请成立第十一条申请成立学生社团的社团筹备负责人及筹备组成员必须是具有云大学籍的在校就读学生,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技能,并且有一定的政治素养。

第十二条成立学生社团必须严格履行申请手续,经批准后方可成立并开展工作。

1.申请:向校团委社团部提出书面申请,提供相关资料:(1)申请书;(2)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二条的社团名称及介绍;(3)相关章程(草案);(4)指导教师或顾问的情况介绍(校外指导教师或顾问须附所在单位的证明);(5)社团筹备负责人的情况介绍;(6)社团筹备组成员名单(至少10人);(7)社团筹备主要负责人所在院团委(团总支)的意见;2. 登记:填写《云南大学学生社团成立申请表》;3. 校团委社团部在收到上述资料后的一周内给予答复;4. 审核批准:经校团委社团部考察讨论后,报校团委审议批准,同时报公安处备案。

昆明理工大学信自学院自强社换届选举通讯稿(1)

昆明理工大学信自学院自强社换届选举通讯稿(1)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自强社第四届换届选举暨表彰大会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自强社第四届换届选举暨表彰大会于2013年3月1日19:00在信自报告厅100隆重举行。

参加本次大会的有孟兴林老师、马宝老师、第三届社长郑林、副社长张大鹏、自强社全体成员以及各班选派代表。

大会开始前播放自强社2012回忆录系列视屏,大会开始首先由第三届社长郑林对2012-2013学年自强社工作进行总结汇报,肯定了社员作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绩。

随后对优秀干部、优秀社员、优秀安全信息员进行表彰,由孟兴林老师和马宝老师对获奖人员颁发奖状,并与获奖人员合影留念。

大会第二项,参选人员发表演讲。

主持人介绍了本次换届选举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宣布选举正式开始。

各候选人依次上台发表自己的演讲,回顾在自强社的经历、展望今后工作。

演讲完毕后,工作人员收回选票,进行得票统计,并由上届副社长张大鹏监督,确保竞选的公平公正。

由得票统计结果和组织考察决定,产生了第四届自强社学生干部。

最终结果如下:社长:何钱友副社长:杨志方编宣部部长:李俊国副部长:吴永斌技能部部长:杨亚梅副部长:侯隐洋王浩鑫信联部部长:杨智华副部长:苏志琴外事部部长:王栋栋副部长:袁莲芬策划部部长:王少凡励志部部长:朱雪峰副部长:李江竞选结果在宣传栏公示三天。

大会圆满结束,会场人员有序离场。

此次会议成功举办基于自强社全体成员的团结合作以及各班学生的积极参与配合。

此次产生的第四届干部团体憧憬着自强社的未来,信心百倍,自强不息。

相信在新一届干部的带领下,自强社会更进一步。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自强社 2013年3月4日。

自强社

自强社
目录 自强社的起源 自强社简介 自强社社员风采 自强社举办的活动 自强社的制度章程 自强社所作出的成就
2020/4/7
自强社起源
山西省自立社学生社团联合会是根据团省委、省学联下发 的《关于各高校成立贫困学生社团的通知》的相关要求, 结合各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与各高校贫困生自愿组织的社会文化团体组织。据了解, 联合会第一批成立的会员名单涉及我省20所高校,会员近 4000人。以全省高校为基础,在团省委和省学联共同指导 和支持下,新型的公益性社团的建立在全国尚属首次。自 强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
自强社所作出的成就:
【新闻中心讯】近日,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公布了2009 年度新长城高校自强社评优结果,我校自强社从全国42所高校自 强社中脱颖而出,荣获“2009年度新长城高校优秀自强社”称号, 指导教师白洁老师被评为“2009年度新长城高校自强社优秀指导 老师”,社长王允欢同学荣获“2009年度新长城高校自强社优秀 社员”。我校还同时获得了新长城项目部1000元自强社活动经费 的奖励。据悉,本次评优活动共有来自北京、天津、南京、上海 等地的全国40余所高校自强社参加,评出优秀自强社10个,优秀 指导老师9位。
2015219社团名称总分长青社61创业协会755春雷工程8575德语协会54电子商务协会57读书协会62法律人协会50管理协会45红烛青年志愿者服务队8625晋商文化协会38经济研究会49历史协会历史协会7070社团20082009第一学期财务评比2015219旅游协会45乒乓球协会40起点计算机协会64人力资源研究会735日文社21手绘pop57书画艺术协会53数学建模学会53舞蹈协会73心彩摄影协会8075心理协会46演讲与辩论协会865音乐协会50英语协会38影视文化鉴赏协会60羽毛球协会68职业拓展协会50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65追梦话剧社40自强社6225

云南大学学生社团星级评定标准(试行)

云南大学学生社团星级评定标准(试行)

云南大学学生社团星级评定标准(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共青团云南大学委员会社团部和云南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决定按照量化标准,对我校全体学生社团进行星级评定,依照《云南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和《云南大学学生社团星级量化考核评定条例》,制定本评定标准。

第二条云南大学学生社团星级评定工作由学生社团星级评定委员会(简称为“星级评定委员会”)具体负责。

星级评定委员会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工作准则,并接受所有学生社团和社团成员监督。

第三条经共青团云南大学委员会社团部批准登记,正式成立的学生社团均可依照本评定标准参与星级评定工作。

第四条本评定标准主要适用于对学生社团进行学年度星级评定,同时也可用于规范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活动。

第五条学生社团星级评定分为星级评定委员会评定、挂靠单位(学院团委)或指导教师评定、在校学生评定和学生社团互评四个部分,实行“整体确定,专项浮动”计分制。

总分以120.0分计。

其中,星级评定委员会评定分70.0分,挂靠单位(学院团委)或指导教师评定分10.0分,在校学生评定分10.0分,学生社团互评分10.0分,额外附加分20.0分。

(1)星级评定委员会评定包括学生社团管理评定、学生社团活动评定、学生社团财务评定三个部分。

总分以70.0分计。

其中,学生社团管理评定分25.0分,学生社团活动评定分30.0分,学生社团财务评定分15.0分;(2)在学生社团星级评定中,另行设定20.0分的额外附加分,对在相应学年度获校级以上荣誉或奖励和在较大范围内树立“云南大学学生社团”良好形象的学生社团,给予奖励。

第二章学生社团星级评定委员会评定第一节学生社团管理评定第六条学生社团管理评定的依据主要包括:第二节学生社团活动评定第八条学生社团活动评定的主要依据包括:第九条评定细则第三节学生社团财务评定第十条学生社团财务评定的主要依据包括:第十一条评分细则第三章挂靠单位(学院团委)或指导教师评定第十二条学生社团的挂靠单位(学院团委)或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社团本学年度的日常活动情况和其他相应情况,并依据本评定标准第二章的相关条款,对学生社团进行评分,认真填写《挂靠单位评定意见》。

优秀团干部竞选演讲

优秀团干部竞选演讲
Page 5
写照自我
· 参加学生活动的时候,也许我们会受到各种压力
质疑、失败,也许我们曾经惶恐、郁闷。但是,这未尝不 是我们青春中的一处风景。
· 因为我们在路上,所以我们掸掸身上的灰尘,继续前行。
· 最后以汪国真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谢谢大家!
Page 4
学习:
2011—2012年度,综合测评87.4。在本专业排名第二。
并取得20分思想道德素质分满分。并与大二上学期取得全国等级考 试二级VF证书,通过大学生四级英语考试。
奖励:
获得三等奖学金并获得“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并获得优秀生奖学金 2012年,获得“吾爱吾校”演讲比赛三等奖 2012年,在云南大学青马工程培训中,获得“我与十八大”演讲比赛 中荣获一等奖,并颁发结业证书 2012年11月,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习,成绩合格,颁发结业证书 2012年12月,获得参加“爱心包裹活动”表现突出颁发“优秀志愿者 证书”
Page 6
2011年至今任社会学班生活委员一职 校内:
2012年9月担任云南大学青马学社社长助理
2012年9月担任云南大学自强社宣传部副部长
Page 3
活动经历:
2012—2013年度:
(1)参与组织并参加学院迎新晚会
(2)担任学院十佳歌手大赛工作人员 (3)担任学院趣味运动会工作人员 (4)参加学院走方阵仪式,在运动会期间担任工作人员 (5)担任学院迎新篮球赛工作人员 (6)参与组织班级活动聚餐 (7)参加“10·1”国旗下朗诵;担任校团委中秋晚会 主持人工作;参加校团委“迎新”晚会朗诵;参加学校青 马工程培训,并参加演讲比赛;参加自强社等一系列活动

云南大学省社科项目汇总(2006-2013)

云南大学省社科项目汇总(2006-2013)

序号年份单位负责人项目编号课题名称12006马列部刘亚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研究22006文化产业研究院马翀炜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32006发展研究院李亚玲云南经济运行的预警机制研究42006经济学院田存志养老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实证研究及政策含义52006商旅学院杜靖川提升云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62006商旅学院赵书虹云南旅游产业集群战略研究72006产业文化研究院李焱云南文化品牌的现状和对策研究云南大学省社科项目汇总(2006-2013)82006经济学院袁崇坚新农村建设中云南农村公共物品融资和供给的研究92006公管学院贺琳凯新农村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的互动研究102006公管学院袁明旭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112006公管学院屈万红云南与周边国家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研究122006公管学院章立明云南传统乡村社会的近现代转型——西双版纳现代化的社会指标开发132006图书馆熊松韫云南图书馆文献资源与信息资源共享142006法学院王鑫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机制152006法学院陈云东自由贸易区法律问题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建设162006发展研究院卢光盛地区主义视野中的次国家政府——以云南和广西为例172006人文学院单晓红云南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发展研究182006公管学院华林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流失与保护抢救研究192008经济学院曹明云南省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模式研究202008公共管理学院匡自明云南县级政府公信力研究212008法学院陈铁水云南省商标品牌实施战略的法律策略研究222008人文学院郑思礼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禁毒宣传教育中的媒介策勒的运用232008人文学院蒋颖荣族际关系的伦理学研究——以云南省绿春县为例242008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陶犁旅游目的地品牌文化及品牌管理研究252008发展研究院张国胜农民工市民化的转换成本与政府公共政策选择研究262008经济学院蔡四青云南企业应对中国——东盟贸易区贸易法律环境的对策研究272008法学院陈令华民主法治进程中法律文书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实证分析:以法律多元为视野282008出版社伍奇东南亚汉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途径研究292008人文学院罗群近代云南乡村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及转型302008体育学院杨霞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国体育圈”的构建研究312008党史校史办公室刘兴育熊庆来的教育理念及其实践322008经济学院石黎卿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与东盟金融市场合作研究332008民族研究院陈小华基于地方性知识的云南少数民族生态保护习惯法研究342008法学院高巍云南省农村地区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制度研究352008法学院沈寿文云南民族自治地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法制保障研究362008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所陈瑛云南城乡人口就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372008马列部李胜利云南多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研究382008人文学院朱之勇云南保山塘子沟遗址出土遗物研究392008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光映炯艺术与旅游——少数民族艺术的旅游人类学研究402008人文学院董秀团少数民族民歌的社会功能及传承发展研究——以大理白族调为例412008党办张昌山云南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发展机制研究——以云岭先锋工程的推进为视角422009公共管理学院刘新林WT2009012越南2001—2010行政改革评价:理论与实践432009公共管理学院蒋小杰QN2009006边疆治理方略的历史演进及现代现代转型研究442009公共管理学院邓崧YB2009006云南省电子政务发展的复杂性研究——基于动力演化和公共管理的视角452009公共管理学院张会龙QN2009008云南省管县改革原因、动力和途径462009国际关系研究院邹春萌QN2009009云南省参与GMS 金融合作的对策研究472009法学院罗刚YB2009011影响云南跨境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安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非传统安全为视角482009法学院刘婷婷QN2009011转型期地方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能力研究492009公共管理学院刘建娥QN2009014乡——城移民(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性研究——以昆明市福德村为例502009发展研究院徐晓勇QN2009019产业转移对云南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512009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武晓芬YB2009024从普惠性金融体系观探索云南村镇银行的机制创新522009国际关系研究院罗圣荣QN2009024缅甸果敢民族问题的由来、特点及其对云南边疆地区安全形势的影响532009经济学院李娟QN2009020云南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云南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选择542009人文学院郭建斌YB2009044新媒体与云南少数民族现代性建构552009高等教育研究院董云川YB2009048经典与本土——关于现代高教文化传承责任的研究562009外国语学院王玲YB2009050云南民族音乐图像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开发572009国际关系研究院陶小龙HZ2009015基于结构性视角的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以云南省为例582009人文学院赵永忠HZ2009016六十年来云南维护促进边疆民族团结的基本经验研究592009人文学院何琍HZ2009017云南民族文学走向世界的问题研究602009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陈云山HZ2009018新中国成立60年云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612011经济学院曹明ZD201104消费品安全保障的经济约束及损害补偿机制研究2010年因故未未设置云南省社科基金项目622011民族研究院张跃ZD201105云南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632011人文学院单晓红WT201104网络舆论危机应对研究:以政务微博为例642011艺术与设计学院吴锦美WT201105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传承方式研究652011公共管理学院杨毅WT201108民族档案学田野中的云南民族档案研究课662011公共管理学院袁明旭YB201112云南边疆治理中的政治吸纳问题研究672011公共管理学院木永跃YB201128善治视域下云南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问题研究682011公共管理学院赵春盛YB201131我国藏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可及性提升的战略意义与政策路径——以云南藏区为例692011人文学院谢雪梅YB201138比较文学视野下叙事艺术的现代转型702011党办张昌山YB20114820世纪云南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群及学术文化研究712011体育学院陈恒兴YB201156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保障体系与发展大香格里拉区体育旅游业的互动性研究722011研究生部甘霆浩YB201162云南省东南亚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调查与研究732011艺术与设计学院赵兰芳YB201167景颇族乐舞文化研究742011公共管理学院贺琳凯QN201104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新特点与构建和谐云南研究752011经济学院马甜QN201111桥头堡战略下云南电力能源结构优化研究——基于新能源利用可行性的分析762011发展研究院王婷QN201112云南人口红利测度与路径实现研究772011文化产业研究院刘建华QN201132云南舆情消长与边疆社会稳定关系研究兼论地方政府全媒体传播力的构建782011经济学院王旭JCZX201102人民币境外流通的金融风险与对策研究792011人文学院黄禾雨JCZX201104云南省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状及保护措施研究802011国际关系研究院刘学军JCZX201106中缅油气管道风险预测研究812012公共管理学院周俊华YB2012033云南藏区群众的国家认同研究822012发展研究院李韧YB2012042边疆民族地区包容性养老问题研究832012法学院汪雄涛YB2012047明清时期的民间纠纷与社会治理研究84人文学院何平湄公河流域开发史研究852012出版社伍奇YB2012054云南文化产品“走出去”路径与政策研究862012民族研究院桂榕YB2012065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872012人文学院罗昆QN201205多重视域中的云南少数民族神话(史诗)研究882012发展研究院史红亮QN201207滇中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研究892012经济学院王健康QN201213云南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研究:基于农村金融差异需求与分层供给机制视角902012发展研究院雷晓凌QN201216滇池水污染防治责任主体研究912012公共管理学院卢瑾QN201219云南城乡群体性事件处置方法研究922012公共管理学院廖林燕QN201220云南跨界民族国家认同现状及其对策研究932012公共管理学院白利友QN201223边疆少数民族的政党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942012人文学院董雁伟QN201233清至民国云南土地契约文书研究952012国际关系研究院段学品QN201236印度“东向”新变化对“桥头堡”建设的影响研究962012国际关系研究院罗圣荣QN201237影响“桥头堡”建设的境外因素研究972012体育学院沈凌锟QN201259云南国家高原训练基地的管理与运营模式研究982013人文学院李晨阳ZD201302《形异神似:全球背景下的东南亚,公元800-1830年》的翻译与研究992013外国语学院徐莎WT201304返始咏叹调:克里斯蒂娜罗塞蒂作品中的女性主体研究1002013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陈昕WT201307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的利益冲突与经济安全研究1012013法学院王启梁YB2013039云南少数民族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转型困境与法律治理研究1022013发展研究院晏月平YB2013061云南15个独有少数民族人口变动与发展路径研究1032013发展研究院王赞信YB2013028加强云南与GMS国家经济合作研究:跨境经济合作区途径1042013经济学院蔡葵YB2013024滇西边境山区多维贫困评估研究1052013公共管理学院邵宇YB2013030民族自治地区政治权力资源配置研究—以云南省为例106发展研究院郭山云南15个独有少数民族人口研究1072013人文学院宋家宏YB2013064云南当代文学简史1082013经济学院蔡葵YB2013024滇西边境山区多维贫困评估研究1092013公共管理学院邵宇YB2013030民族自治地区政治权力资源配置研究—以云南省为例1102013经济学院张萌QN2013013云南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研究1112013人文学院喻郭飞QN2013007重估弗雷格与胡塞尔的反心理主义思想1122013人文学院王振刚QN2013035民国学人西南边疆问题研究评述1132013经济学院王旭QN2013020基于金融安全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成效评价研究1142013民族研究院覃延佳QN2013043清末民国中越边区族群互动与国家认同研究1152013宣传部(含新闻中心施海涛QN2013003云南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1162013公共管理学院刘青峰QN2013062基层政府购买NGO公共服务的契约合作机制研究—基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实证分析1172013公共管理学院胡莹QN2013057云南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突发自然灾害的档案应急保护机制研究。

2014迎接新生

2014迎接新生

责任到人服务周全一切为了新生又是活力四射的盛夏九月,云南大学喜迎来自四面八方的2014级莘莘学子。

8月27日,经过周密的部署,全校工作人员早已做好了各项准备。

工作人员轮流上岗,责任到人,全天候值班。

形成以楠、楸、梓苑为主的,从校门口到宿舍的一条龙服务,周全的服务确保新同学能安全、方便的报到和住宿。

为28号的新生注册工作做好了前期准备。

8月28号7点左右,迎新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志愿者们热情的从家长和新生手中接过行李物品,带领他们到所属学院接待点办理入学手续和入住登记。

虽然到中午时分,烈日炎炎,但是戴着工作证,面带微笑的学长学姐们,依旧激情满满,他们有的在门口接应,有的为家长端茶倒水,有的为新生扛行李,有的给新生带路。

整个校园虽然人潮涌流,但是因为有了我们可爱的工作人员和和自愿者,整个迎新工作得以有序顺利进行。

当问起他们累不累时,他们欣慰地说:“我们去年就是有学长学姐接的,那时很感动,现在,我们成了学长学姐,接新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此次迎新工作中,校领导、各学院辅导员、各校级组织和各学院和班级成员,都参入其中,大家分工明确,各项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自强社作为其中的一份子,积极参与其中,配合其他组织,认真完成迎新工作。

报到处的志愿者们仔细审核新生录取通知书等各项材料,并耐心向新生解释需要注意的各项细节,一些志愿者还带着新生和家长熟悉校园,为他们耐心的讲解如何使用图书馆,校医院,如何去银行和食堂。

志愿者耐心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家长和新生的好评和赞许。

所有参与迎新的志愿者老师和同学们!虽然不能一一数出你们的名字,但难以忘记,你们礼貌的话语;难以忘记,你们弯腰搬行李的样子;难以忘记,你们热情淳朴的笑脸;难以忘记,你们鼓励和关心的言语,点亮了学弟学妹严重的希望。

截止今天,云南大学2014级新生迎接工作已经圆满结束,良好的迎新风尚正被一届一届传承着。

大一新生也开始他们的新一段美好路途,在接下来的四年中,他们将在这片热土放飞青春的理想,书写美好的人生诗篇。

云南大学教育部社科项目汇总(2006-2012)

云南大学教育部社科项目汇总(2006-2012)

44 2009 公共管理学院 蒋小杰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09YJC810037 农村公共服务的三级政府供给模式研究
45 2009 民族研究院 姚 珏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09YJC730010 西双版纳傣族《维生达腊本生经》研究
46
2009
工商管理与旅游 管理学院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西部项目)
20 2007
民族研究院
李晓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 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07JJD850208 近现代西南人口较少民族社会发展的特殊性研究
21 2007
民族研究院
李志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 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07JJD850209 云南藏区族际关系及构建和谐社会研究
22 2008
思想战线
王文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 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77
2010
马克思主义研究 院
冯皓
教育部专项任务项目(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
众化)
10JD710047
依托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 究
78 2010
艺术学院
唐应龙
教育部专项任务项目(纪 念建党九十周年)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33 2008
民族研究院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 攻关项目
08JZD0023-3
边疆民族心理、文化特征与社会稳定研究——西南地 区分课题
34
2009
思想战线编辑部
王文光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马 克思主义理论课)
09JZDMG015 中国民族史
35
200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大学2014学年大事记2014年是团委和自强社蓬勃发展的一学期,是云大人认真工作,团结一致,精诚合作,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一学期,更是汗水浇铸、成果丰硕的一学期。

一学期来,云南大学自强社在校团委和学生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务实求是,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工作业绩,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3—7月
1、2014年春季学期3月,云南大学自强社“爱心宿舍回收”志愿者活动拉开帷幕,楠、梓、楸、桦苑为主,同时分组负责的回收模式。

爱心宿舍回收,是自强社成员每两周开展一次,到每个宿舍进行废弃塑料瓶子、书籍和废纸回收的全校性活动。

回收善款主要用于公益活动,其中主要用于支援马金铺小学,为当地的同学捐赠了学习用具和学习用品。

2、2014年6月,自强社组织同学参与了由云南省青少年基金会发起,云南大学自强社承办的“爱心义捐”活动。

历时一周,累计捐赠衣物500余件,为身处工地的农民工群体送去了温暖。

得到了云南省劳动互助社的肯定和支持。

3、2014年4月,我社积极响应扶贫基金会的号召,开展爱心包裹活动,为更多志愿者提供了锻炼平台和帮助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们生活学习的更好,且爱心包裹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终成功劝募了280个学生型美术包、温暖包。

同时在这其中也穿插了表彰晚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员的文艺修养。

4、2012年4月中旬,自强社各部门之间开展了部门内部联谊,加深了自强社的“家园文化建设”。

各个部门相继开展了“特产交流会”、“篮球联谊赛”、“晨读”等等相关活动。

5、2014年6月,云南大学自强社开展了“万溪冲小学爱心支教”活动。

为万溪
冲小学的孩子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六一儿童节。

在万溪冲小学开设不同的学习兴趣小组,针对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8月
1、迎新工作
开学初,作为云南大学校团委下的校级组织之一,自强社始终围绕其精神,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开展一系列活动。

2014学年迎新工作,随着新生的到来,他们积极帮忙提行李,指路,带领新生去报名处,找宿舍等,即使在烈日下,忙的没有时间吃午饭,晚饭,没有时间休息,但他们的脸上一直挂着微笑。

服务新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让他们能够在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中也能感受到温暖与关爱。

并组织同学在学生处的绿色通道等候同学,为同学解决了后顾之忧。

得到了校团委、校学生处资助办的一致好评。

9月
1、招新工作——招贤纳士,注入新鲜血液
2014年9月6号,自强社在综合服务楼报告厅展开招新面试工作。

此次招新,根据新生还处于军训阶段的特殊情况,自强社采取全天人手候场分时段面试的策略,在保证每个面试者无论任何时段到场,都能顺利面试的同时,集中在早上10:30到14点,下午16:00到19:00,晚上20:30到22:20这三个时间段面试,方便新生合理安排时间。

此次自强社招新收获不少,发现了许多可塑之才。

充分表现出自强社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乐于奉献精神,表现出了新一代大学生燃烧的激情。

2、校内勤工正常开展
2014学年的招新中,大批家庭贫困的同学加入到自强社,社内约有80%的贫困生。

很多学子自立自强,用自己的双手为家里减轻负担,自强社也积极为他们争取勤工岗位。

云大团委音响设备的管理,各学院报告厅的管理,楠苑综合服务楼的管理工作,中山邦翰楼资助办公室协助老师以及新成立的校园快递
超市都有他们的身影。

同学们通过各个岗位补贴自己的生活费用,服务着广大同学,也为自己争取,为自己奋斗,做到了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弘扬了自强精神。

3、注入新鲜活力,彰显自强魅力
2014年9月15日下午7点,自强社在城建学院报告厅举行了招新后的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

此次大会旨在加强新成员对社团的了解,增进社团内部交流,学习社团先进文化。

社长团、中层干部、及200余名自强社新成员参加了此次大会。

此次大会,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ppt和视频展示的方法,生动具体的呈现了自强社的面貌和文化,整个会场座无虚席,洋溢着对建设自强社满怀信心的气息。

4、爱心宿舍回收,用行动实践自强
2014年9月26日,自强社秋季学期爱心宿舍回收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学期回收由自强社全体成员参加,回收地点为全校学生宿舍。

并形成楠、梓、楸苑为主,同时分组负责的回收模式。

爱心宿舍回收,是自强社成员每两周开展一次,到每个宿舍进行废弃塑料瓶子、书籍和废纸回收的全校性活动。

活动开展5年来,共进行100余次回收。

每学期出勤人次达到4000,筹集善款平均每学期约4000元。

回收善款主要用于公益活动,其中主要用于支援贫困小学,为购买小学生的学习文具,如昆明市呈贡县马金铺小学、万溪冲小学。

5、自强基金正式设立
2014年9月自强基金草案提出,作为新型支教模式转变下爱心宿舍专款专用、公益透明的又一体现。

自强基金是由云南大学自强社组织社内全体同学进行爱心宿舍回收捐资,并建设一个大学生爱心公益活动的基金。

它通过服务学校学生,来锻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奉献爱心、帮助他人的公
益意识。

自强基金由云南大学自强社管理,社内志愿者参与宿舍回收,并把所回收的钱用于公益资助的活动、帮助同学社团内同学之间有人生病需要支持,能慷慨解囊,帮助他人度过难关。

资金由社长团进行管理,接受全社成员以及广大同学监督。

10月
1、爱心包裹温暖行动
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善行100–爱心包裹”项目,10月26日,自强社在人文学院报告厅举行了2014级爱心包裹培训大会。

自强社全体成员及600余名志愿者参加了此次培训大会。

大会旨在传递爱心包裹公益理念,帮助志愿者掌握劝募技巧和了解相关注意事项。

云南大学自强社承办爱心包裹7年,在全校范围内招募志愿者参与,在校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2013年我社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的“小包裹大爱心”爱心包裹项目中,荣获全国参与公益社团第13名,共筹募善款147100元;被授予2013年善行100优秀组织单位;2014善行100快乐月捐季中,累计出动300人次,筹募28300元,累计帮助10万余名贫困山区小学生。

2013-2014年的活动中向超过3000多人宣传公益理念,汇聚全社会爱的力量,关爱贫困山区的孩子。

2、2014自强社迎新晚会激情上演
为迎接自强社新成员的加入,丰富自强社社内文化生活,展现蓬勃发展、青春活力的组织氛围。

11月1日晚,主题为《青春飞扬梦想起航》的2014级自强社迎新晚会在楠苑综合服务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

学生处甘老师,校团委、校学生会、校自律委、青协等各大院校级组织代表列席晚会,此次晚会是自强社举办的第一次迎新晚会,晚会得到了老师及各大组织代表们的一致好评。

此次晚会充分展现了云南大学自强社青春向上,活泼友爱的氛围,让2014级新成
员们不仅感受到了欢乐和家的温暖,更找到了放飞梦想的舞台。

3、支教起航关爱传播中
2014年9月26日下午,云南大学自强社爱心支教活动拉开了帷幕,此次支教活动由自强社与万溪冲小学联合举办,支教地点在山清水秀的万溪冲小学。

我社相关干部和干事都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支教,针对不同年级,我们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大家组成了不同的兴趣小组,每个小组三人,有绘画组,唱歌组,手工组等六个小组,大家分工合作。

万溪冲小学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较大,每次我们有本校社工带去心理咨询与辅导。

给他们带去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心理、成长上的帮助。

11月
1、自强杯篮球赛
2014年11月27日,为提升社员体育技能,自强社开展了“自强杯”篮球赛。

这是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的活动。

在那挥汗如雨的赛场上,一步步诠释着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

此次比赛充分诠释了又一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办公室获得了第一名,14届干部获得了第二名,宣传部获得了第三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