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帕金森定律看行政效率的提高定稿版

合集下载

从帕金森定律看行政体制改革

从帕金森定律看行政体制改革

从帕金森定律看行政体制改革一、帕金森定律1.定义:组织机构所完成的工作与工作人员的多少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多少联系,管理层次的增加也与工作本身无关。

造成这个事实的原因就是由一个规律性的动机所导致的,亦即工作的增加只是为了填满完成这一工作时间所资利用的时间。

2.法则:(1)增加部属的法则:当行政官员对他们自己的工作量感到过重的时候,对此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受动机规律引导的,他是为了减少组织中的竞争对手,同时增加部下也可以提高该官员自己的地位。

(2)增加工作量的法则:由于职位上的工作量不变(或略微增大),而人员却大幅度增加,这就决定了下属行政官员们必须互相合作地从事工作。

对于以前只需一两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分解以后人为地增加了许多工作量,从而便需要由更多的行政人员来共同分担。

行政官员彼此之间人为地制造工作、增加工作量。

帕金森定律基本上指明了臃肿组织机构低效能与组织机构表面上的“伪适应性”是直接相关的。

组织中的伪适应性是指组织机构中官僚化作风所支配的组织机构运行状态,即组织机构的运行,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是为了保护和维持组织机构本身内部的存在关系和权力威信。

也就是说组织机构成员的动机,只是为了满足组织机构内部的所谓制度、条例和个人利益,而不考虑组织机构整体的目标和利益。

所以,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与管理中,应严格遵循以事定职、以职选人的原则,奉行职责合理分工的准则,防止无依据地增加工作量;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组织机构的目标实现标准,使政府管理机构处在一种“抑制膨胀”的状态之中。

二、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现状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并要求“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从帕金森定律看行政效率的提高

从帕金森定律看行政效率的提高

简— — 再 膨 胀 ” 样 的 恶 性 循 环 现 象 。那 么 , 什 么 会 出 现 这 种 这 为
情 况呢 ? 名 的 “ 著 帕金 森 定 律 ” 我 们提 供 了 一种 很 好 的解 析 。 为

行 政 不 可 避 免 地 受 到 帕 金 森 定 律 的 影 响 。长 期 以 来 我 国 教 育行
政机关中存在的机构臃肿 、 员膨胀 、 僚主义 、 牍主义 、 人 官 文 行政 效 率 低 下 等 现 象 , 是 帕 金 森 定 律 的反 映 。 正

帕金 森定 律 的 内容

个 不 称 职 的 官 员 可 能有 3条 出路 : 一是 申请 辞职 。 位 第 把
二 、 金 森 定 律 给 我 国 行 政体 制 改 革 带来 的 阴影 帕
最 基本 的 表现 形 式 是 调整 机 构 和 精 简 人 员 ,以 及 后 来 的 转 变 政
出 让 人 们 大 吃 一 惊 , 因为 它 一 针 见 血 地 指 出 了行 政 组 织机 构存
在着一种可怕的顽症。
帕 金 森 定 律 从 行 政 机 构 和 行 政 人 员 的 结 构层 面 揭 示 了 行政 管 理 的 负 效 应 , 分 地 暴 露 了 管 理 机 构 存 在 的顽 症 , 现 行 政效 充 体 率 增 长 的 消 极 与 对抗 力 量 。“ 并 非 只 能是 特 定 社 会 制 度 和 特定 它 时 期 内 行 政 机 构 中所 具 有 的现 象 ,而 是 贯 穿 于人 类社 会 各 个 历 史 时 期 行 政 管 理 活 动 和 全 过 程 。 ” 为 公 共 行 政 的一 部 分 , 育 作 教
自己 的权 力构 成 威 胁 。 两 个 助 手 既 然 平 庸 无 能 .他 们 也 上 行 下 效 , 为 自己找 两 个 更 加 无 能 的 助 手 。 样 一 来 , 个 人 的 工作 变 再 这 1

从帕金森定律看高校行政管理效率

从帕金森定律看高校行政管理效率
22 市场 经 济 原 则 过度 泛 化 .
随着 社 会经 济 意 识 的提 高 .各 行政 管
中其他 问题 的研 究 》 书 此 书 提 出 了该 定 现 代 化社 会 生 产 中 .人 多反 而会 导 致 工 作 理 部 门 在 “ 益 ” 驱 动 下 . 有利 可 图 的 一 利 的 对
引起 高 度 关注 相 对 于高 校 教育 教 学 、 研 属 ” 科 由此 就 形 成 了 一个 机 构 臃 肿 、 浮 于 人
2 从 帕金 森 定 律 看 影 响 高 校 行 政 管理 的主要 因素和 原 因
活动 而 言 .高 校 的 行 政 管 理是 一项 辅 助 性 事 、 互 扯 皮 、 率 低 下 的 领 导 体 系 。 帕金 21 膨 胀 的 组 织 机构 相 效 .
组织 活 动 的 主体 . 究 组 织 管 理 T 作 . 研 首先 数 数 学 家 们 当 然懂 得 要 找 出 百 分 比只 要 研 究 . 是 过 多热 衷 升 格 考 虑官 阶 级 管 而 校 是研 究 如何 用 人 . 用人 成 则 事 成 . 人败 则 用 X1 1 0再 除 以去 年 的 总 人 数 Y 就 可 理层 的权 力 过 分集 中 . 成 院 、 的 自主权 用 乘 0 造 系
律. 阐述 了机 构 人 员 膨胀 的原 因及 后 果 其 效 率 、 产 效益 低 下 的 原 因 它 并 非 只能 是 工 作 滥用 职权 .尽 最 大 能 力 为本 部 门或 本 生 主要 内容 是 : 个 不 称 职 的官 员 . 能 有 三 特定 社 会 制 度 和特 定 时期 内行 政 机 构 中所 人 进 行 “ 收 ” 人 为 设 工 作 障 碍 和关 卡 . 一 可 创 . 使
职 员 年增 长 率 ) 不 论 T 作 量 有 无 变 化 . 这 个 公 式 求 用 出 来 的 得 数 总 是 处 在 51 9 65 % 之 .7 %一 .6

帕金森定律对行政管理人员能力建设的启示

帕金森定律对行政管理人员能力建设的启示

帕金森定律对行政管理人员能力建设的启示上世纪50 年代,英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西里尔? 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时间的实证研究出版了一本名为《帕金森定律》的专著,在该书之中帕金森教授主要对机构的人员膨胀做出分析,由此而形成的帕金森定律被称为20 世纪西方文化的三大发现之一,有力推动了组织行为理论学的发展,其研究结果对于当前的行政管理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帕金森定律的主要内容作为解释组织机构臃肿以及效率低下的定律,帕金森定律已经被证明了在行政组织中的广泛存在。

它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法则:第一,增加部属;第二,提升工作量。

这两个法则与帕金森在书中提到的两个经典案例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典案例一:一个老太太想要给自己的侄女寄一张明信片,于是她花费一个小时时间去找明信片,然后一个小时去选择寄哪一张,又花费半个小时找到侄女的地址,再慢慢消耗一个小时斟酌填写祝词,最后思考在投递的时候是否需要带伞又占去20 分钟。

因此,老太太在寄明信片的这件事上一共花费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这使她感觉到疲惫不堪。

然而,对于一个时间安排特别满,工作特别忙的人来说,他完成这件事也许只需要匆匆几分钟。

通过这一案例,帕金森告诉我们,在一个工作时间弹性很大的环境中工作并不会感到轻松,反倒会因为工作膨胀而带来的复杂性使工作显得更加拖沓、沉重,由此形成了提升工作量的法则。

经典案例二:对于一个不甚称职的官员来说,他可能会做出三种不同的选择:主动辞职,将职位让给称职的人;找一些有能力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找几个还不如自己的人来当自己的助手。

人之常情,他当然不会做出第一种选择,第二种选择也不是很理想,因为那样会更加凸显出他的不称职。

所以,他最有可能选择第三条路,让两个平庸的助手去行动,而自己就可以只做一个发号施令的上级官员。

而两个平庸又无能的助手也会各自为自己再挑选更加平庸无能的助手,这样看来,一项简单的、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一下多出好几个人。

从帕金森定律看行政效率的提高

从帕金森定律看行政效率的提高

从帕金森定律看行政效率的提高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突破帕金森定律提高行政效率摘要:在新世纪各种各样的挑战面前,我国政府取得了在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取得的巨大的成绩,但是这个庞大的行政机构在有些问题面前却越发的有心无力,在这个庞大的机构中伴随的是组织机构的臃肿和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在了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帕金森定律”对我国政府组织的影响方式,尝试得出一些克服这些现象的一些想法以求对行政效率的提高有帮助。

关键词:帕金森定律;政府机构;行政效率新中国建立以来,随着国家形势的变化,我国政府组织先后进行过多次改革。

从整体上看。

这些变革基本上是围绕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社会管理重点而进行的。

然而每一次的机构改革,“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都是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但这一弊端一直没有彻底根除,使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反复出现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这样的恶性循环现象。

着名的“帕金森定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析。

一帕金森定律的内容及其揭示现象所带来的危害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3条出路:第一是申请辞职。

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第一条路不会走.因为那样做他会失去很多权力;第二条路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他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就分担了他的工作,他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而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

两个助手既然平庸无能,他们也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

这样一来,1个人的工作变成7个人来完成,且7个人之间形成了许多的相互关系。

制造出许多新工作,7个人都将显得很忙。

这就是所谓的“二流的上司造就三流的下属”。

由此就形成了人浮于事、机构膨胀、效率低下的局面。

这就是着名的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案例分析解读

帕金森定律案例分析解读

渭南上演“帕金森定律”
• 上班的有54个人
• 临渭区“社管办”一位姓李的副主任说,临渭区有网吧80 多家,一部分停业,昨天正常营业的城区是59家,乡下是 24家。“社管办”8个人的编制是1995年的,现在上班有 54个人,除了网吧还有其他事情。记者问在册多少人,他 说有请长假的,具体多少他也不清楚。提到网吧老板反映 的“管理费”,李称,没有收“管理费”一说,但是辖区 的所有网吧都有未成年人上网的情况,都被处罚过。按照 规定,立案到罚款需要一系列材料,记者要求看看他们今 年的案卷,李副主任讲,临渭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同斌洲 是“社管办”主任,具体情况要他来解释。 • 下午3时,同斌洲办公室的门关着,局办公室的桌子上有 一张每天四次的签到单,里面没有同斌洲的名字,一位女 工作人员说,同斌洲下午来过了,开会完就走了,记者让 她联系一下,她给同打了一下电话后说同的手机停机了。
帕金森定律--案例2
• 帕金森举例说:当官的A君感到工作很累很忙时,一定要 找比他级别和能力都低的C先生和D先生当他的助手,把 自己的工作分成两份分给C、D,自己掌握全面。C和D还 要互相制约,不能和自己竞争。当C工作也累也忙时,A 就要考虑给C配二名助手;为了平衡,也要给D配两名助 手,于是一个人的工作就变成七个人干,A君的地位也随 之抬高。当然,七个人会给彼此制造许多工作,比如一份 文件需要七个人共同起草圈阅,每个人的意见都要考虑、 平衡,绝不能敷衍塞责,下属们产生了矛盾,他要想方设 法解决;升级调任、会议出差、恋爱插足、工资住房、培 养接班人……哪一项不需要认真研究,工作愈来愈忙,甚 至七个人也不够了…… • 帕金森把它提出的帕金森定律概括为两条(做为动机要素 的)法则:其一是增加部属的法则,其二是增加工作量的 法则。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

组织机构中帕金森定律的剖析与应对一、什么是帕金森定律帕金森定律是由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于1958 年提出的一个理论。

它指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却越来越低下。

这一定律反映了组织机构或官僚体系中存在的一种潜在的低效和臃肿现象。

帕金森定律具体表现为: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力;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

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

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二、帕金森定律对组织机构运转的危害帕金森定律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

大量人员的冗余使得人力、物力等资源被不合理地分配和消耗,而真正用于有效工作和发展的资源却相对减少。

其次,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机构的臃肿和复杂的层级结构使得决策过程变得漫长而繁琐,信息传递容易失真和延误,工作的执行也往往缺乏及时性和准确性。

再者,它会滋生不良的工作氛围。

人浮于事的状况容易引发员工的惰性和敷衍态度,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不利于组织的活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最后,对组织的长远发展构成威胁。

长期处于帕金森定律影响下的组织,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逐渐走向衰落。

三、帕金森定律负面影响的消除对策为了避免帕金森定律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正确的做法。

一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

精简层级,优化职能分配,确保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合理的工作量。

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课件

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课件

02
帕金森定律的核心内容
机构人员的膨胀
帕金森定律指出,机构人员会不断膨胀,直 到达到机构承载的极限。
这种膨胀表现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构中 的人员数量会不断增长,而工作任务和工作 量却相对减少。
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新的工作人员会带来 新的工作量,而随着机构规模的扩大,协调 和管理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导致整体工作效 率下降。
行政效率的降低与恶化
由于机构人员的膨胀、人员的晋 升与提拔以及行政机构的臃肿与 膨胀,机构的行政效率会逐渐降
低并逐渐恶化。
这种效率的降低和恶化表现为, 机构中的决策速度变慢、决策质 量下降,同时协调和管理成本也
会相应增加。
帕金森定律认为,这种行政效率 的降低和恶化是机构发展的必然 趋势,对整个机构的发展和运营
集中和高效利用。
管理学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指导实践
帕金森定律作为管理学理论之一,可以为实际的管理实践提供指 导和借鉴,帮助组织更好地优化自身的结构和运作方式。
解决问题
帕金森定律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机构臃肿 、权力滥用等,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提高绩效
应用帕金森定律可以帮助组织提高绩效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 高工作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和使命。
人员的晋升与提拔
帕金森定律还指出,机构中的人 员晋升和提拔往往不是基于工作 能力和绩效,而是基于机构内部
的政治关系和背景。
这种晋升和提拔会导致机构中的 人员素质和能力水平下降,进而 影响整个机构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帕金森定律认为,这种基于关系 和背景的晋升和提拔现象在机构 中普遍存在,对机构的发展和运
$item2_c{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处添加正文单击此处 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处添加正文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九十单击此处添加正文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处添加 正文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处添加正文单击5*4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帕金森定律看行政效
率的提高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突破帕金森定律提高行政效率
摘要:在新世纪各种各样的挑战面前,我国政府取得了在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取得的巨大的成绩,但是这个庞大的行政机构在有些问题面前却越发的有心无力,在这个庞大的机构中伴随的是组织机构的臃肿和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在了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帕金森定律”对我国政府组织的影响方式,尝试得出一些克服这些现象的一些想法以求对行政效率的提高有帮助。

关键词:帕金森定律;政府机构;行政效率
新中国建立以来,随着国家形势的变化,我国政府组织先后进行过多次改革。

从整体上看。

这些变革基本上是围绕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社会管理重点而进行的。

然而每一次的机构改革,“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都是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但这一弊端一直没有彻底根除,使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反复出现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这样的恶性循环现象。

着名的“帕金森定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析。

一帕金森定律的内容及其揭示现象所带来的危害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3条出路:第一是申请辞职。

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第一条路不会走.因为那样做他会失去很多权力;第二条路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他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就分担了他的工作,他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而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

两个助手既然平庸无能,他们也上行下
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

这样一来,1个人的工作变成7个人来完成,且7个人之间形成了许多的相互关系。

制造出许多新工作,7个人都将显得很忙。

这就是所谓的“二流的上司造就三流的下属”。

由此就形成了人浮于事、机构膨胀、效率低下的局面。

这就是着名的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是英国着名的作家、行政学者诺思科特·帕金森在对组织机构的无效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中,提出的关于组织机构臃肿低效的形成原因的定律。

帕金森定律从行政机构和行改人员的结构层面揭示了行政管理的负效应,充分地暴露了管理机构存在的顽症,体现行政效率增长的消极与对抗力量。

(一)越精简越庞大的现状
我国一直从改革开放时就一直致力于政府机构的改革,然而一再的努力却一次次的在帕金森定律面前败下阵来,如1958年较为明显的的机构改革在到1965年年底又开始直线上升:1970年的机构改革持续到1981年后开始反弹,其至达到建国以来国家机构综述的最高峰。

帕金森定律在每一次机构改革的漏缝中持续发展,事实告诉我们改革的艰难与困境,以“人人为私为”前提的帕金森定律是在资本主义的下衍生出来的定律照理来说是不应该成为我们社会主义不可摆脱的弊病的。

但是从“经济人”的假设来看它视乎就可以理解原因。

大部分政府官员不能摆脱“经济人”的角色,而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有了这点根本认识,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政策。

(二)机构庞大所带来的事务繁杂,效率低下问题
如果帕金森定律在使政府机构庞人的同时,带来的却是更多琐碎的公务。

更复杂的利益关系,更腐败的官僚体系和低下的行政效率。

一方面,人员的增多加大了政府机构掌控的难度,每一。

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和缺点,不管是下级要要巴结这个人,还是同级要
维持与其良好的关系,又或者是上级要掌管他,都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

复杂的人际关系是庞大的政府机构本身不可避免的问题。

试想如果你是一位政府官员,每天周旋在这些形形色色的利益关系中,你还如何有精力致力于国家的建设事物。

另一方面,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责任分散效应,它也能解释为什么庞大的政府机构会引起效率低下的问题,责任分散效应也可以里理解为旁观者不作为的现象。

(三)“官僚主义”和“近亲繁殖”
“帕金森现象”是一种严重的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特征就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

总是反对任命或者提升任何将来可能胜过自己的入,因而官僚主义和帕金森定律是如出一辙的。

长期以来,我国党政机关臃肿、人员膨胀、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状况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政府进行了多次的机构改革,但是,始终没有摆脱“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这种恶性循环的怪圈。

在中国,“近亲繁殖”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一些心术不正的官员,以权谋私,“举贤不避亲”,竟把那些缺乏基本业务素质的亲属故旧,弄到自己所任职把掌的部门。

不管是哪个领域,近亲繁殖的结果必然是气氛越来越沉闷,路子越走越狭窄,思路越来越封闭僵化;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

而“近亲繁殖”最终的受害者则是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才干的人。

他们经常会因有“野心”,而受到轻用.不用,甚至是压制。

三突破帕金森定律提高行政效率
要突破帕金森定律.提高行政效率,必须通过对行政主体的科学化管理来实现。

要实现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有效管理.行政主体必须以对自身事务的有效和高效管理为基础。

(一)行政流程要简化
“行政流程是指政府管理活动的整个作业过程。

包括从社会需要(管理问题)到政府行政决策、规划、组织实施直至社会需要的满足(管理问题的解决)的全过程。

”组织规模与行政流程成正比,与行政效率成反比。

比如说,层级叠加、分工过细,信息运行时间长,失真度大,流程就复杂.帕金森定律发挥影响的土壤就宽广,行政效率就越低下。

反之,流程短,组织效率就高。

我国现行行政流程虽经几次行政改革,但仍然没有跳出计划经济的大组织、大流程框架。

而要跳出大组织、大流程的框架模式,必须对政府管理活动进行科学化的定位,合理化的由下而上的改革和改造。

(二)政府组织要合理
所谓合理组合政府组织是指根据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需要.依据经过科学化定位和合理化行政流程来规范政府职能,设置政府的组织机构。

”政府组织是行政流程的载体,行政流程简化,这些承担相应流程的政府组织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新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路,是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政府体系。

不触动计划经济体制的行政流程.而单抓机构的裁、并、转、撤,是从外部强行消肿,虽有减轻政府压力,但只能奏一时之效,难以形成持久之力,不能有效遏制帕金森定律效应的发挥,当然,简化行政流程,合理组合政府组织。

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是理顺、转变政府职能。

没有政府职能的清理、转换、简化行政流程,合理组合政府组织是一句空话。

因此.正确的操作链是:转换政府职能——简化行政流程——组建规模适度的政府组织。

(三)人员队伍要精干
组织是人格化的组织.组织的效率在于人员的素质。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为事择官则兴盛,为人择官则衰败。

因此,要跳出帕金森定律,合理选拔行政人员是关键。

因为
害怕职位竞争而录用平庸之辈是导致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故而。

一定要选拔那些道德高尚、专业水平高、办事能力强的人员,并通过培训,转岗锻炼等多种途径提高公务员存量的素质。

(四)法制保障要强化
我国现行治国之路开始转变,由人治的方式转到法治的方式,依法行政已经形成一致的认识,共同的立场,在有的地方、有的领域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比如,随着行政改革的推进,人事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如借鉴西方文官制度,改革传统干部制度建立了新的公务员制度: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关于录用、考核、职位分类、培训、任免、非领导职务设置、奖惩、职位轮换、辞职辞退、退付、工资、福利、申诉等16个单行法规。

然而,对行政主体的法制化管理存在弱化、空化趋势
【参考文献】
[1]杜娜,方晓娥.解读帕金森定律及对我国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8.
[2]任玉岭.精官方能简政简政需要精官[J].思想理论动态参阅,2005
[3]罗志恒.帕金森定律的跨越~怎样提高行政效率[J].湖湘论坛,2001
[4]方建文.中国,能否走出“帕金森怪圈”.中国国情网,2003-04-28.
[5]周三多.管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6]吴学安.说长论短可怕的“帕金森定律”[J].党员文摘,2000 [9]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