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一学校2015届初三零模数学试题及答案(29道题)

合集下载

2015年北京中考数学二模各区29题汇总(含答案)

2015年北京中考数学二模各区29题汇总(含答案)

2015北京中考数学二模各区29题(含答案)昌平2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给出如下定义:形如()()2y a x m a x m =-+-与()()2y a x m a x m =---的两个二次函数的图象叫做“兄弟抛物线”. (1)试写出一对兄弟抛物线的解析式 与 ; (2)判断二次函数2y x x =-与232y x x =-+的图象是否为兄弟抛物线,如果是,求出a 与m 的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3)若一对兄弟抛物线各自与x 轴的两个交点和其顶点构成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2x =且开口向上,请直接写出这对兄弟抛物线的解析式.备用图朝阳29.如图,顶点为A (-4,4)的二次函数图象经过原点(0,0),点P 在该图象上,OP 交其对称轴l 于点M ,点M 、N 关于点A 对称,连接PN ,ON .(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P 的坐标是(-6,3),求△OPN 的面积; (3)当点P 在对称轴l 左侧的二次函数图象上运动时,请解答下面问题:① 求证:∠PNM =∠ONM ;② 若△OPN 为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 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丰台29.对某一个函数给出如下定义:如果存在实数M ,对于任意的函数值y ,都满足y M ≤,那么称这个函数是有上界函数,在所有满足条件的M 中,其最小值称为这个函数的上确界.例如,图中的函数是有上界函数,其上确界是2. (1)分别判断函数1y x=-(0x <)和23y x =-(2x <) 是不是有上界函数?如果是有上界函数,求其上确界; (2)如果函数2y x =-+ (,a x b b a ≤≤>)的上确界是b ,且这个函数的最小值不超过21a +,求a 的取值范围;(3)如果函数222y x ax =-+(15x ≤≤)是以3为上确界的 有上界函数,求实数a 的值.怀柔29. 阅读理解: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 ”,“ASA ”,“AAS ”,“SSS ”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 ”后,我们继续对“两个三角形满足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即“SSA ”的情形进行研究.我们不妨将问题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在△ABC 和△DEF 中,AC =DF ,BC =EF ,∠A =∠D . 初步探究:如图1,已知AC=DF, ∠A =∠D ,过C 作CH ⊥射线AM 于点H ,对△ABC 的CB 边进行分类,可分为“CB<CH ,CB=CH ,CH<CB<CA ,”三种情况进行探究.深入探究: 第一种情况,当BC<CH 时,不能构成△ABC 和△DEF .第二种情况,(1)如图2,当BC=CH 时,在△ABC 和△DEF 中,AC =DF ,BC =EF ,∠A =∠D ,根据 ,可以知道Rt △ABC ≌Rt △DEF .HNANA第三种情况,(2)当CH<BC<CA 时,△ABC 和△DEF 不一定全等.请你用尺规在图1的两个图形中分别补全△ABC 和△DEF,使△DEF 和△ABC 不全等(表明字母,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3)从上述三种情况发现,只有当BC=CH 时,才一定能使△ABC ≌△DEF . 除了上述三种情况外,BC 边还可以满足什么条件,也一定能使△ABC ≌△DEF ?写出结论,并利用备用图证明.石景山29.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P m n ,定义一种变换:作点(),P m n 关于y 轴对称的点'P ,再将'P 向左平移()0k k >个单位得到点'k P ,'k P 叫做对点(),P m n 的k 阶“ℜ”变换.(1)求()3,2P 的3阶“ℜ”变换后3'P 的坐标;(2)若直线33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A 的2阶“ℜ”变换后得到点C ,求过,,A B C 三点的抛物线M 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M 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D ,若在抛物线M 对称轴上存在一点E ,使得以,,E D B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点E 的坐标.房山29.如图1,若抛物线L 1的顶点A 在抛物线L 2上,抛物线L 2的顶点B 也在抛物线L 1上(点A 与点B 不重合),我们把这样的两抛物线L 1、L 2互称为“友好”抛物线. (1)一条抛物线的“友好”抛物线有_______条.A . 1 B. 2 C. 3 D. 无数 (2)如图2,已知抛物线L 3:2284y x x =-+与y 轴交于点C ,点C 关于该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D ,请求出以点D 为顶点的L 3的“友好”抛物线L 4的表达式;(3)若抛物线21()y a x m n =-+的“友好”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y a x h k =-+,请直接写出1a 与2a 的关系式为 .ANH图2图1平谷29.定义:如图1,平面上两条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 ,点M 到直线AB 、CD 的距离分别为p 、q ,则称有序实数对(p ,q )是点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0,0)点有1个,即点O . (1)“距离坐标”为(1,0)点有 个;(2)如图2,若点M 在过点O 且与直线CD 垂直的直线l 上时,点M 的“距离坐标”为(p ,q ),且∠BOD =120°.请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p ,q 的关系式; (3)如图3,点M 的“距离坐标”为(1,且∠AOB =30°,求OM 的长.顺义2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3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其中B (6,0),与y 轴交于点C (0,8),点P 是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C 重合).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过点P 作PD ⊥x 轴于点D ,交直线BC 于点E ,点E 关于直线PC 的对称点为'E ,若点'E 落在y 轴上(不与点C 重合),请判断以P ,C ,E ,'E 为顶点的四边形的形状, 并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图1O D C B A 图2 图3备用图西城29.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P 和图形G ,给出如下定义:在图形G 上若存在两点M ,N ,使△PMN 为正三角形,则称图形G 为点P 的τ型线,点P 为图形G 的τ型点, △PMN 为图形G 关于点P 的τ型三角形.(1)如图1,已知点(0,A ,(3,0)B ,以原点O 为圆心的⊙O 半径为1.在A ,B两点中,⊙O 的τ型点是____,画出并回答⊙O 关于该τ型点的τ型三角形;(画 出一个即可)(2)如图2,已知点(0,2)E ,点(,0)F m (其中m >0).若线段EF 为原点O 的τ型线,且线段EF 关于原点O 的τ,求m 的值; (3)若(0,2)H -是抛物线2y x n =+的τ型点,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东城29.定义:如果一条直线能够将一个封闭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平分,那么就把这条直线称作这个封闭图形的等分线。

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带解析答案

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带解析答案

源处 费 理 费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0﹣180(含) 181﹣260(含) 260 以上 5.00 7.00 9.00
第 3 页(共 31 页)
2.07 4.07 6.07
1.57 1.36
某户居民从 2015 年 1 月 1 日至 4 月 30 日,累积用水 190 立方米,则这户居民 4
21. (5 分)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2015 年“植树节”前夕,某小区为绿化 环境,购进 200 棵柏树苗和 120 棵枣树苗,且两种树苗所需费用相同.每棵 枣树苗的进价比每棵柏树苗的进价的 2 倍少 5 元,每棵柏树苗的进价是多少 元? 22. (5 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过点 A(﹣4,2)向 x 轴作垂线,垂足 为 B,连接 AO.双曲线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BOD 的面积. 经过斜边 AO 的中点 C,与边 AB 交于点 D.
个月共需缴纳水费
元.
15. (3 分)已知女排赛场球网的高度是 2.24 米,某排球运动员在一次扣球时, 球恰好擦网而过,落在对方场地距离球网 4 米的位置上,此时该运动员距离 球网 1.5 米,假设此次排球的运行路线是直线,则该运动员击球的高度是 米.
16. (3 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记直线 y=x+1 为 l.点 A1 是直线 l 与 y 轴的交点,以 A1O 为边作正方形 A1OC1B1,使点 C1 落在在 x 轴正半轴上,作 射线 C1B1 交直线 l 于点 A2,以 A2C1 为边作正方形 A2C1C2B2,使点 C2 落在在 x 轴正半轴上, 依次作下去, 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 则点 B4 的坐标东城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3 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意的. 1. (3 分)与﹣2 的和为 0 的数是( A.﹣2 B. ) C. D.2

西城区初三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西城区初三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合用优选文件资料分享2015 年西城区初三数学一模试卷( 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 2015 年初三一模试卷数学2015. 4考生须知 1 .本试卷共 6 页,共五道大题, 29 道小题,满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正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据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底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 此题共 30 分,每题 3 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的相反数是 A. B. C. D. 2 .据市烟花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2015 年大年夜零时至正月十五 24 时,全市共销售烟花鞭炮约 196 000 箱,同比下降了 32%.将 196 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 B. C. D. 3.以下运算正确的选项是 A. B. C.D. 4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则其主视图是 5 .甲、乙、丙、丁四名选手参加 100 米决赛,赛场共设 1,2,3,4 四条跑道,选手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决定各自的跑道.若甲第一抽签,则甲抽到 1 号跑道的概率是 A. 1 B. C. D. 6 .以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7 .如图,线段 AB是⊙O的直径,弦 CD? AAB,如果∠ BOC=70°,那么∠ BAD等于 A. 20 ° B. 30 ° C. 35 ° D.70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第一象限内的点 P 在反比率函数的图象上,若是点 P的纵坐标是 3,OP=5,那么该函数的表达式为 A. B. C. D. 9 .为认识某小区“全民健身”活动的睁开情况,某志愿者对居住在该小区的 50 名成年人一周的体育锻炼时间进行了统计,并绘制成以以下列图的条形统计图.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6,4 B. 6 ,6 C. 4 ,4 D. 4 ,6 10 .如图,过半径为 6 的⊙O上一点 A 作⊙O的切线,P 为⊙O上的一个动点,作 PH⊥于点 H,连结 PA.如果 PA= ,AH= ,那么以下列图象中,能大概表示与的函数关系的是二、填空题 ( 此题共 18 分,每题 3 分) 11 .若是分式存心义,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12 .半径为 4cm,圆心角为 60°的扇形的面积为cm2. 13 .分解因式: = . 14 .如图,△ABC中,AB=AC,点 D,E 在 BC边上,当时,△ABD≌△ ACE.(增加一个适合的条件即可)15.如是板的表示,立柱 OC与地面垂直,以 O 横板 AB 的中点,AB点 O上下,横板 AB 的 B 端最大高度 h 可否会随横板度的化而化呢?一位同学做了以下研究:他先 AB=2 m, OC=0.5 m,通算获取此的 h1,再将横板 AB 成横板 A′B′,O横板 A′B′的中点,且 A′B′=3m,此 B′点的最大高度 h2,由此得到 h1 与 h2 的大小关系是: h1 h2 (填“>”、“=”或“<”).可一步得出, h 随横板的度的化而(填“不”或“改”).16.如,数上,点 A 的初始地址表示的数 1,点 A 做以下移:第 1 次点A 向左移 3 个位度至点,第 2 次从点向右移6 个位度至点,第 3 次从点向左移 9 个位度至点,⋯,依照种移方式行下去,点表示的数是,若是点与原点的距离不小于 20,那么的最小是.三、解答(本共30分,每小 5 分) 17 .算:.18.如,∠ C=∠E,∠ EAC=∠DAB, AB=AD.求: BC=DE.19.解不等式20.先化,再求:,其中.21.从北京到某市可乘坐一般列或高.已知高的行行程是400 千米,一般列的行行程是520千米.若是高的平均速度是一般列平均速度的 2.5 倍,且乘坐高比乘坐一般列少用3小.求高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22.已知对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1)求: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数根;(2)若是此方程的一个根,求数m的.四、解答 ( 本共 20 分,每小 5 分) 23.如,四形 ABCD中,BD垂直均分AC,垂足点 F,E四形 ABCD外一点,且∠ ADE=∠BAD,AE⊥AC.(1)求:四形 ABDE是平行四形;(2)若是 DA均分∠ BDE,AB=5,AD=6,求AC的.24.在北京,乘坐地是市民出行常采用的一种交通方式.据,新票价改革政策的施北京市道交通客流来很大化.根据 2015 年 1 月宣布的调价后市民当时乘坐地铁的有关检查数据,制作了以下统计表以及统计图.依照以上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补全扇形图;(2)题目所给出的线路中,调价后客流量下降百分比最高的线路是,调价后里程 x(千米)在范围内的客流量下降最明显.对于表中客流量不降反增而且增加率最高的线路,若是连续按此变化率增加,预计 2016 年 1月这条线路的日均客流量将达到万人次;(精准到 0.1 )(3)小王同学上学时,需要乘坐地铁 15.9 公里抵达学校,每天上下学共乘坐两次.问调价后小王每周(按 5 天计算)乘坐地铁的花销比调价前多支出元.(不考虑使用市政一卡通刷卡优惠,调价前每次乘坐地铁票价为 2 元)25.如图,AB为⊙O的直径, M为⊙O外一点,连结 MA与⊙ O 交于点C,连结 MB并延伸交⊙O 于点 D,经过点 M的直线 l 与 MA所在直线对于直线 MD对称.作 BE⊥l于点 E,连结 AD,DE.(1)依题意补全图形;(2)在不增加新的线段的条件下,写出图中与∠ BED相等的角,并加以证明.26.阅读下面的资料:小敏在数学课外小组活动中碰到这样一个问题:若是α,β都为锐角,且,,求的度数.小敏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如图 1,把,放在正方形网格中,使得,,且 BA,BC在直线 BD的两侧,连结 AC,可证得△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可求得=∠ABC= °. 请参照小敏思虑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若是,都为锐角,当,时,在图 2 的正方形网格中,利用已作出的锐角α,画出∠ MON=,由此可得 =______°.五、解答题 ( 此题共 22 分,第 27 题 7 分,第 28 题 7 分,第 29 题 8分) 27.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两点.(1)求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将先向左平移1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 个单位,获取抛物线,将对应的函数表达式记为,求对应的函数表达式;(3)设,在(2)的条件下,若是在≤x≤a内存在某一个 x 的值,使得≤建立,利用函数图象直接写出 a 的取值范围.28.△ABC中,AB=AC.取BC边的中点D,作DE⊥AC于点E,取DE 的中点F,连结BE,AF交于点H.(1)如图1,若是,那么,;(2)如 2,若是,猜想的度数和的,并明你的;(3)若是,那么.(用含的表达式表示)29.出以下定:两个形G1和 G2,点 P G1上任一点,点 QG2上任一点,若是段 PQ的度存在最小,就称最小两个形 G1和G2之的距离.在平面直角坐系 xOy中, O坐原点.(1)点 A的坐,点和射 OA之的距离 ________,点和射 OA之的距离 ________;(2)若是直 y=x 和双曲之的距离,那么 k= ;(可在 1 中行研究)(3)点 E 的坐 (1, ),将射OE原点O逆旋,获取射OF,在坐平面内所有和射 OE,OF之的距离相等的点所成的形形 M.①在 2 中画出形 M,并描绘形 M的成部分;(若波及平面中某个地区能够用阴影表示)②将射 OE,OF成的形形 W,抛物与形 M的公共部分形 N,直接写出形 W和形 N之的距离.北京市西城区 2015 年初三一模卷数学卷参照答案及分准 2015. 4 一、(本共30分,每小 3分)号答案 BACCD A C A B C 二、填空(本共 18 分,每小 3 分) 11 12 13 14 1516BD=CE,∠ BAD=∠CAE,∠ ADB=∠AEC, BE=CD,∠ BAE=∠CAD,∠ADE=∠AED,AE=AD(只填一个即可) = ,不 7 ,13 三、解答(本共30 分,每小 5 分) 17 .解:= ⋯⋯⋯⋯⋯⋯⋯⋯⋯⋯⋯⋯⋯⋯⋯⋯⋯⋯⋯⋯⋯⋯ 4 分 ==3.⋯⋯⋯⋯⋯⋯⋯⋯⋯⋯⋯⋯⋯⋯⋯⋯⋯⋯⋯⋯⋯⋯⋯⋯⋯⋯⋯⋯⋯⋯⋯⋯ 5 分 18 .明:如 1.∵ ∠EAC=∠DAB,∴ .即∠BAC=∠DAE.⋯⋯⋯⋯⋯⋯⋯⋯ 1 分在△ ABC和△ ADE中,⋯⋯⋯⋯⋯⋯⋯⋯⋯3 分∴△ABC≌△ ADE.⋯⋯⋯⋯⋯⋯⋯⋯⋯⋯⋯⋯⋯⋯⋯⋯⋯⋯⋯⋯⋯⋯⋯4分∴BC=DE.⋯⋯⋯⋯⋯⋯⋯⋯⋯⋯⋯⋯⋯⋯⋯⋯⋯⋯⋯⋯⋯⋯⋯⋯⋯⋯5分 19 .解:由①,得.⋯⋯⋯⋯⋯⋯⋯⋯⋯⋯⋯⋯⋯⋯⋯⋯⋯⋯⋯⋯⋯⋯⋯⋯⋯2分由②,得.移,归并,得.系数化 1,得.⋯⋯⋯⋯⋯⋯⋯⋯⋯⋯⋯⋯⋯⋯⋯⋯⋯⋯⋯⋯⋯⋯ 4 分因此原不等式的解集.⋯⋯⋯⋯⋯⋯⋯⋯⋯⋯⋯⋯⋯⋯⋯⋯⋯⋯⋯5分 20 .解: = ⋯⋯⋯⋯⋯⋯⋯⋯⋯⋯⋯⋯⋯⋯⋯⋯⋯⋯⋯⋯⋯⋯⋯2分=⋯⋯⋯⋯⋯⋯⋯⋯⋯⋯⋯⋯⋯⋯⋯⋯⋯⋯⋯⋯⋯⋯⋯⋯⋯⋯⋯⋯3分=.⋯⋯⋯⋯⋯⋯⋯⋯⋯⋯⋯⋯⋯⋯⋯⋯⋯⋯⋯⋯⋯⋯⋯⋯⋯⋯⋯⋯⋯⋯4分当,原式=.⋯⋯⋯⋯⋯⋯⋯⋯⋯⋯⋯⋯⋯⋯⋯⋯⋯⋯⋯⋯⋯5分 21 .解:一般列的平均速度 x 千米 /.⋯⋯⋯⋯⋯⋯⋯⋯⋯⋯⋯⋯⋯⋯⋯⋯⋯ 1 分高的平均速度是 2.5x 千米 / .依意,得.⋯⋯⋯⋯⋯⋯⋯⋯⋯⋯⋯⋯⋯⋯⋯⋯⋯⋯⋯⋯ 2 分解得.⋯⋯⋯⋯⋯⋯⋯⋯⋯⋯⋯⋯⋯⋯⋯⋯⋯⋯⋯⋯⋯⋯⋯⋯⋯⋯3分,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意.⋯⋯⋯⋯⋯⋯⋯⋯⋯⋯⋯⋯4 分因此.答:高的平均速度是 300 千米 /. ⋯⋯⋯⋯⋯⋯⋯⋯⋯⋯⋯⋯⋯⋯⋯⋯⋯⋯⋯ 5 分 22.(1)明:.⋯⋯⋯⋯⋯⋯⋯⋯⋯⋯⋯⋯⋯⋯⋯⋯⋯⋯⋯⋯⋯⋯⋯⋯⋯⋯1分∵≥0,∴>0.⋯⋯⋯⋯⋯⋯⋯⋯⋯⋯⋯⋯⋯⋯⋯⋯⋯⋯⋯⋯⋯⋯⋯⋯2分∴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数根.⋯⋯⋯⋯⋯⋯⋯⋯⋯⋯⋯⋯⋯⋯⋯ 3 分(2)解:∵ 是此方程的一个根,∴ .整理得.解得,.⋯⋯⋯⋯⋯⋯⋯⋯⋯⋯⋯⋯⋯⋯⋯⋯⋯⋯⋯⋯⋯5分四、解答(本共20 分,每小 5 分) 23 .(1)明:∵,∴∥ .⋯⋯⋯⋯⋯⋯⋯⋯⋯⋯⋯⋯⋯⋯⋯⋯⋯⋯⋯⋯⋯⋯⋯ 1 分∵ BD 垂直均分 AC,垂足 F,∴,AF=FC.又∵ ,∴ .∴ AE∥BD.∴四形 ABDE是平行四形.⋯⋯⋯⋯⋯⋯⋯⋯⋯⋯⋯⋯⋯⋯⋯⋯2分(2)解:如 2,接 BE交 AD于点 O.∵ DA 均分∠ BDE,∴∠ADE=∠1.又∵ ,∴ ∠1=∠BAD.∴ AB=BD.⋯⋯⋯⋯⋯⋯⋯⋯⋯⋯⋯⋯3分∴ ABDE是菱形.∵ AB=5,AD=6,∴ BD=AB=5,,.在 Rt△中,.∵,∴ .解得.⋯⋯⋯⋯⋯⋯⋯⋯⋯⋯4分∵ BD 垂直均分 AC,∴ .⋯⋯⋯⋯⋯⋯⋯⋯5分注:其他解法相分.24 .解:(1)全扇形如 3 所示.⋯⋯⋯⋯⋯⋯⋯1 分(2)2 号,52<x≤72 , 22.2 .(各 1 分)⋯⋯⋯⋯⋯⋯⋯⋯⋯⋯⋯⋯⋯⋯⋯⋯4 分(3)30.⋯⋯⋯⋯⋯⋯⋯⋯⋯⋯⋯⋯⋯⋯⋯ 5 分 25 .解:(1)依意,全形如 4.⋯⋯⋯⋯⋯⋯ 1 分(2).⋯⋯⋯⋯⋯⋯⋯⋯⋯⋯⋯⋯⋯⋯ 2 分明:如 5,接BC,CD.∵直 l 与直 MA对于直 MD称,∴ .⋯⋯⋯⋯⋯⋯⋯⋯⋯3分∵ AB⊙O的直径,∴,即.又∵,∵,,∴MC=ME.又∵ C, E 两点分在直 MA与直 l 上,可得 C,E 两点对于直MD称.∴ .⋯⋯⋯⋯⋯⋯⋯ 4 分又∵ ,∴ .⋯⋯⋯⋯⋯⋯ 5 分 26.解:45.⋯⋯⋯⋯⋯⋯⋯⋯⋯⋯⋯⋯⋯⋯⋯⋯⋯⋯⋯1分画6.⋯⋯⋯⋯⋯⋯⋯⋯⋯⋯⋯⋯⋯⋯⋯3分45.⋯⋯⋯⋯⋯⋯⋯⋯⋯⋯⋯⋯⋯⋯⋯⋯⋯⋯⋯ 5 分五、解答(本共 22 分,第 23 7 分,第 24 7 分,第 25 8 分) 27 .解:(1)∵ 二次函数的象,两点,∴⋯⋯⋯⋯⋯⋯⋯⋯⋯⋯⋯⋯1 分解得⋯⋯⋯⋯⋯⋯⋯⋯⋯⋯⋯⋯⋯ 2 分∴抛物的函数表达式.⋯⋯⋯⋯⋯⋯⋯⋯⋯⋯⋯⋯⋯⋯ 3 分(2)∵ ,∴抛物的点.⋯⋯⋯⋯⋯⋯⋯⋯⋯⋯⋯⋯⋯⋯⋯⋯⋯⋯ 4 分∴平移后抛物的点,它的函数表达式.⋯ 5 分(3)a≥(7).⋯⋯⋯⋯⋯⋯⋯⋯⋯⋯⋯⋯⋯⋯⋯⋯⋯⋯⋯⋯⋯⋯⋯⋯7 分28.解:(1)90,.⋯⋯⋯⋯⋯⋯⋯⋯⋯⋯⋯⋯⋯⋯⋯⋯⋯⋯⋯⋯⋯⋯⋯⋯⋯⋯⋯2 分(2):,.明:如 8,接 AD.∵ AB=AC,∠BAC=60°,∴ △ABC是等三角形.∵ D BC的中点,∴ AD⊥BC.∴∠1+∠2=90°.又∵ DE⊥AC,∴ ∠DEC=90°.∴∠2+∠C=90°.∴ ∠1=∠C=60°.AB=BC=k(),,.∵F DE的中点,∴ ,.∴ ,.∴ .⋯⋯⋯⋯⋯⋯⋯⋯⋯⋯⋯⋯⋯⋯⋯⋯⋯⋯⋯⋯⋯⋯3分又∵∠1=∠C,∴△ADF∽△ BCE .⋯⋯⋯⋯⋯⋯⋯⋯⋯⋯⋯⋯⋯⋯⋯⋯⋯⋯⋯ 4 分∴,⋯⋯⋯⋯⋯⋯⋯⋯⋯⋯⋯⋯⋯⋯⋯⋯⋯⋯⋯ 5 分∠3=∠4.又∵ ∠4+∠5=90°,∠ 5=∠6,∴∠3+∠6=90°.∴ .⋯⋯⋯⋯⋯⋯⋯⋯⋯⋯⋯⋯⋯⋯⋯⋯⋯⋯⋯⋯⋯6分(3).⋯⋯⋯⋯⋯⋯⋯⋯⋯⋯⋯⋯⋯⋯⋯⋯⋯⋯⋯⋯⋯⋯⋯⋯7分注:写或其他答案相分. 29 .解:(1)3,.(每空各 1分)⋯⋯⋯⋯⋯⋯⋯⋯⋯⋯⋯⋯⋯⋯⋯⋯⋯⋯⋯⋯2 分(2).⋯⋯⋯⋯⋯⋯⋯⋯⋯⋯⋯⋯⋯⋯⋯⋯⋯⋯⋯⋯⋯⋯⋯⋯⋯⋯⋯⋯⋯ 4 分(3)①如 9,点 O分作射 OE、OF的垂 OG、OH,形 M:y 正半,∠ GOH的及其内部的所有点(中的阴影部分).⋯⋯⋯⋯⋯⋯⋯⋯⋯⋯⋯⋯⋯⋯⋯⋯⋯⋯⋯⋯⋯⋯⋯⋯⋯⋯⋯⋯⋯⋯ 7 分明:(画 2 分,描绘 1 分)(形 M也可描绘:y 正半,直下方与直下方重叠的部分(含界))③ .⋯⋯⋯⋯⋯⋯⋯⋯⋯⋯⋯⋯⋯⋯⋯⋯⋯⋯⋯⋯⋯⋯⋯⋯⋯⋯⋯⋯8分。

2015年北京市初三数学一模试题分类(几何综合)

2015年北京市初三数学一模试题分类(几何综合)

2015北京市初三数学一模试题分类(几何综合)【等比变换】西城一模28.△ABC 中,AB=AC .取BC 边的中点D ,作DE ⊥AC 于点E ,取DE 的中点F ,连接BE ,AF 交于点H .(1)如图1,如果90BAC ∠=︒,那么AHB ∠= ︒,AFBE= ; (2)如图2,如果60BAC ∠=︒,猜想AHB ∠的度数和AFBE的值,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果BAC α∠=,那么AFBE= .(用含α的表达式表示)丰台一模28.在△ABC 中,CA =CB ,CD 为AB 边的中线,点P 是线段AC 上任意一点(不与点C 重合),过点P 作PE 交CD 于点E ,使∠CPE =12∠CAB ,过点C 作CF ⊥PE 交PE 的延长线于点F ,交AB 于点G. (1)如果∠ACB =90°,①如图1,当点P 与点A 重合时,依题意补全图形,并指出与△CDG 全等的一个三角形; ②如图2,当点P 不与点A 重合时,求CFPE的值; (2)如果∠CAB =a ,如图3,请直接写出CFPE的值.(用含a 的式子表示)图1图2图3图1 图2 图3A BC E FQ Q F E C BA P【中点类】延庆一模28. 已知,点P 是△ABC 边AB 上一动点(不与A ,B 重合)分别过点A ,B 向直线CP 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Q 为边AB 的中点.(1)如图1,当点P 与点Q 重合时,AE 与BF 的位置关系是 ,QE 与QF的数量关系是 ;(2)如图2,当点P 在线段AB 上不与点Q 重合时,试判断QE 与QF 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3)如图3,当点P 在线段BA 的延长线上时,此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构造等边三角形,找全等】通州一模28.在菱形ABCD 中,∠ABC =60°,E 是对角线延长线上一点,且CF =AE ,连接BE 、EF .(1)如图1,当E 是线段AC 的中点时,易证BE =EF .(2)如图2,当点E 不是线段AC 的中点,其它条件不变时,请你判断(1)中的结论: .(填“成立”或“不成立”)(3)如图3,当点E 是线段AC 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旋转+线段的数量关系】朝阳一模28.在△ABC 中,∠C =90°,AC =BC ,点D 在射线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连接AD ,将AD 绕点D 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 ,连接BE . (1)如图1,点D 在BC 边上.①依题意补全图1;②作DF ⊥BC 交AB 于点F ,若AC =8,DF =3,求BE 的长;(2)如图2,点D 在BC 边的延长线上,用等式表示线段AB 、BD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图1 图2AC东城一模28. 已知:Rt △A ′BC ′和 Rt △ABC 重合,∠A ′C ′B =∠ACB =90°,∠BA ′C ′=∠BAC =30°,现将Rt △A ′BC ′ 绕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60°≤α≤90°),设旋转过程中射线C ′C 和线段AA ′相交于点D ,连接BD .(1)当α=60°时,A ’B 过点C ,如图1所示,判断BD 和A ′A 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必证明; (2)当α=90°时,在图2中依题意补全图形,并猜想(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必证明; (3)如图3,对旋转角α(60°<α<90°),猜想(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海淀一模28.在菱形ABCD 中,120ADC ∠=︒,点E 是对角线AC 上一点,连接DE ,50DEC ∠=︒,将线段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50︒并延长得到射线BF ,交ED 的延长线于点G . (1)依题意补全图形;EDC BAEDCBA备用图(2)求证:EG BC =;(3)用等式表示线段AE ,EG ,BG 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旋转+中点类】门头沟一模28.在Rt △ABC 中,∠ACB =90°,D 是AB 的中点,DE ⊥BC 于E ,连接CD . (1)如图1,如果∠A =30°,那么DE 与CE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P 是线段CB 上一点,连接DP ,将线段DP 绕点D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 ,连接BF ,请猜想DE 、BF 、BP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3,如果∠A =α(0°<α<90°),P 是射线CB 上一动点(不与B 、C 重合),连接DP ,将线段DP 绕点D 逆时针旋转2α,得到线段DF ,连接BF ,请直接写出DE 、BF 、BP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DBFE DAB E DAB C C CP AE图1 图2 图3【旋转+互补型】平谷28.(1)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AB=BC ,∠ABC =80°,∠A +∠C =180°,点M 是AD 边上一点,把射线BM 绕点B 顺时针旋转40°,与CD 边交于点N ,请你补全图形,求MN ,AM ,CN 的数量关系;(2)如图2,在菱形ABCD 中,点M 是AD 边上任意一点,把射线BM 绕点B 顺时针旋12ABC ,与CD 边交于点N ,连结MN ,请你补全图形并画出辅助线,直接写出AM ,CN ,MN 的数量关系是 ; (3)如图3,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1,点M ,N 分别在AD ,CD 上,若△DMN的周长为2,则△MBN 的面积最小值为 .图2 图3 图1【旋转+最值】房山一模28.如图1,已知线段BC =2,点B 关于直线AC 的对称点是点D ,点E 为射线CA 上一点,且ED =BD ,连接DE ,BE .(1) 依题意补全图1,并证明:△BDE 为等边三角形;(2) 若∠ACB =45°,点C 关于直线BD 的对称点为点F ,连接FD 、FB .将△CDE 绕点D 顺时针旋转α度(0°<α<360°)得到△''C DE ,点E 的对应点为E ′,点C 的对应点为点C ′. ①如图2,当α=30°时,连接'BC .证明:EF ='BC ;②如图3,点M 为DC 中点,点P 为线段''C E 上的任意一点,试探究:在此旋转过程中,线段PM 长度的取值范围?【旋转+蝴蝶型】燕山一模28.△ABC 中,∠ABC =45°,AH ⊥BC 于点H ,将△AHC 绕点H 逆时针旋转90°后,点C 的对应点为点D ,直线BD 与直线AC 交于点E ,连接EH .图1 图2 图3图2图3图1 图2 A B HC EDAB H C①求证:BE ⊥AC ; ②求∠BEH 的度数; (2)当∠BAC 为钝角时,请依题意用实线补全图2,并用等式表示出线段EC ,ED ,EH 之间的数量关系.【平移对称】石景山28.在△ABC 中,90BAC ∠=︒.(1)如图1,直线l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请在图1中画出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连接'A C ,B A ','AC 与AB 交于点E ;(2)将图1中的直线B A '沿着EC 方向平移,与直线EC 交于点D ,与直线BC 交于点F ,过点F 作直线AB 的垂线,垂足为点H .①如图2,若点D 在线段EC 上,请猜想线段FH ,DF ,A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②若点D 在线段EC 的延长线上,直接写出线段FH ,DF ,AC 之间的数量关系.【等边三角形+轴对称】怀柔28.在等边△ABC 外侧作直线AP ,点B 关于直线AP 的对称点为D ,连接BD,CD ,其中CD 交直线AP 于点E .(1)依题意补全图1; (2)若∠PAB=30°,求∠ACE 的度数;(3)如图2,若60°<∠PAB <120°,判断由线段AB,CE,ED 可以构成一个含有多少度角的三角形,并证明.ABCPABCP。

2015年北京中考数学试卷(内含答案)

2015年北京中考数学试卷(内含答案)

2015年北京中考数学试卷(内含答案)l42015 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 学 考试学 1.本试卷共8 页,共三道大题,29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须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3 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截止到 2015 年 6 月 1 日,北京市已建成 34 个地下调蓄设施,蓄水能力达到 1 40 000 立 方米,将 1 40 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 .14 ⨯104B .1.4 ⨯105C .1.4 ⨯106D . 0.14 ⨯1062.实数 a , b , c , d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abc d -4 -3 -2 -1 012 34A . aB . bC . cD . d 3.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 3 个红球,2 个黄球和 1 个绿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无其他差 别,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恰好是黄球的概率为A . 16B . 13C . 12 D . 234.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下列剪纸作品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为5.如图,直线 l 1 , l 2 , l 3 交于一点,直线 l 4 ∥l 1 ,若 ∠1 = 124︒ ,∠2 = 88︒ ,则 ∠3 的度数为l 3l 231A . 26︒B . 36︒ 2C . 46︒D . 56︒1l6.如图,公路AC, BC 互相垂直,公路AB 的中点M 与点C A被湖隔开,若测得AM 的长为1.2 km,则M ,C两点间的M 距离为A.0.5 km B.0.6 km BCC.0.9 km D.1.2 km7.某市6 月份日平均气温统计如图所示,则在日平均气温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21,21 B.21,21.5C.21,22 D.22,228.右图是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的故宫博物院的主要建筑分布图,若这个坐标系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 轴、y 轴的正方向,表示太和门的点的坐标为(0,-1),表示九龙壁的点的坐标为(4,1),则表示下列宫殿的点的坐标正确的是A.景仁宫(4,2)B.养心殿(-2, 3)C.保和殿(1, 0)D.武英殿(-3.5,-4)9.一家游泳馆的游泳收费标准为30 元/次,若购买会员年卡,可享受如下优惠:游泳馆游泳的次数介于45~55 次之间,则最省钱的方式为A.购买A 类会员年卡B.购买B 类会员年卡C.购买C 类会员年卡D.不购买会员年卡D10.一个寻宝游戏的寻宝通道如图 1 所示,通道由在同一平面内的 AB , BC , C A , O A , O B , O C 组成.为记录寻宝者的行进路线,在 BC 的中点 M 处放置了一台定位仪器.设寻宝者行进的时间为 x ,寻宝者与定位仪器之间的距离为 y ,若寻宝者匀速行进,且表示 y 与 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 2 所示,则寻宝者的行进路线可能为 A . A → O → BB . B → A → CC . B → O → CD . C → B → OBM C图1图2二、填空题(本题共 18 分,每小题 3 分)11.分解因式: 5x 3 -10x 2 + 5x =.3 C2 12 .右图是由射线 A B , B C , ∠1+∠2+∠3+∠4+∠5=C D , D E , 组成的平面图形,则4B1E5 A13.《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它的代数成就主要包括开方术、正负术 和方程术.其中,方程术是《九章算术》最高的数学成就.《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两;牛二、羊五, 直金八两.问:牛、羊各直金几何?” 译文:“假设有 5 头牛、2 只羊,值金 10 两;2 头牛、5 只羊,值金 8 两.问:每头牛、每只羊各值金多少两?” 设每头牛值金 x 两,每只羊值金 y 两,可列方程组为.14.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ax 2 + bx + 1 = 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实数4a ,b 的值: a =, b = .15.北京市 2009-2014 年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统 计如图所示.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预 估 2015 年北京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约 万 人 次 , 你 的 预 估 理 由 是.16.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已知:线段AB .A B小芸的作法如下:如图,C(1)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 AB 的长为半2A B径作弧,两弧相交于C, D 两点;D (2)作直线CD .老师说:“小芸的作法正确.”请回答:小芸的作图依据是.三、解答题(本题共72 分,第17-26 题,每小题5 分,第27 题7 分,第28 题7 分,第29 题8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计算:18.已知2a2 + 3a - 6 = 0 .求代数式3a(2a+1)-(2a+1)(2a -1)的值.19.解不等式组 ,并写出它的所有非.负.整.数.解..20.如图,在△ABC 中, AB = AC , 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BE ⊥ AC 于E 点 E .BDC求证: ∠CBE = ∠BAD .21.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接驳问题,北京市投放了大量公租自行车供市民使用.到2013 年底,全市已有公租自行车 25 000 辆,租赁点 600 个.预计到 2015 年底,全市将 有公租自行车 50 000 辆,并且平均每个租赁点的公租自行车数量是 2013 年底平均每个 租赁点的公租自行车数量的1.2 倍.预计到 2015 年底,全市 将有租赁点多少个?D F C22.在口 A B C D 中,过点 D 作 DE ⊥ AB 于点 E ,点 F 在边CD 上, DF = BE ,连接 AF , BF .A EB(1)求证:四边形 BFDE 是矩形;(2)若 CF = 3 , BF = 4 , DF = 5 ,求证: AF 平分 ∠DAB .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y = kx + b (k ≠ 0) 与双曲线 y = 8 的一个交点为 P (2 ,m ) ,x与 x 轴、 y 轴分别交于点 A , B .(1)求 m 的值;(2)若 PA = 2AB ,求 k 的值.24.如图,AB 是 ⊙O 的直径,过点 B 作 ⊙O 的切线 BM ,弦 CD ∥BM ,M交 AB 于点 F ,且DA ︵ == DC ︵连接 AC , AD ,延长 AD 交 BM 地点 E .B (1)求证:△ACD 是等边三角形; (2)连接 OE ,若 DE = 2 ,求 OE 的长.C25.阅读下列材料:2015 年清明小长假,北京市属公园开展以“清明踏青,春色满园”为主题的游园活动,虽然气温小幅走低,但游客踏青赏花的热情很高,市属公园游客接待量约为190 万人次.其 中,玉渊潭公园的樱花、北京植物园的桃花受到了游客的热捧,两公园的游客接待量分别为38 万人次、21.75 万人次;颐和园、天坛公园、北海公园因皇家园林的厚重文化底蕴与满园 春色成为游客的重要目的地,游客接待量分别为26 万人次、20 万人次、17.6 万人次;北京 动物园游客接待量为18 万人次,熊猫馆的游客密集度较高.2014 年清明小长假,天气晴好,北京市属公园游客接待量约为 200 万人次,其中,玉 渊潭公园游客接待量比2013 年清明小长假增长了25%;颐和园游客接待量为26.2 万人次, 比2013 年清明小长假增加了4.6 万人次;北京动物园游客接待量为22 万人次.2013 年清明小长假,玉渊潭公园、陶然亭公园、北京动物园游客接待量分别为32 万人2015年北京中考数学试卷(内含答案)次、13 万人次、14.9 万人次.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2014 年清明小长假,玉渊潭公园游客接待量为万人次;(2)选择统计表或.统计图,将 2013-2015 年清明小长假玉渊潭公园、颐和园和北京动物园 的游客接待量表示出来.26.有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函数 y = 1 x 2 + 1的图象与性质.2 x小东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 y = 1 x 2 + 1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2 x 下面是小东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函数 y = 1 x 2 + 1的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2 x (2)下表是 y 与 x 的几组对应值.(3)如下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描出了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 -42015年北京中考数学试卷(内含答案)数的图象,写出该函数的其它性质(一条即可):.12 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过点(0,2)且平行于 x 轴的直线,与直线 y = x - 1 交于点A ,点 A 关于直线 x = 1 的对称点为B ,抛物线C ∶y = x 2 + bx + c 经过点 A , B .(1)求点 A , B 的坐标;(2)求抛物线 C 1 的表达式及顶点坐标;(3)若抛物线 C ∶y = ax 2(a ≠ 0) 与线段AB 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 a 的取值范围.-3 -4 备用图28.在正方形 ABCD 中, BD 是一条对角线,点 P 在射线 CD 上(与点 C 、 D 不重合),连接 AP ,平移 △ADP ,使点 D 移动到点 C ,得到 △BCQ ,过点 Q 作 QH ⊥ BD 于 H ,连接 AH , PH . (1)若点 P 在线段 CD 上,如图 1.①依题意补全图 1;②判断 AH 与 PH 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2)若点 P 在线段 CD 的延长线上,且 ∠AHQ = 152︒ ,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请写出求 DP 长的思路.(可.以.不.写.出.计.算.结.果.)ABABDP C图1DC备用图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C 的半径为 r , P 是与圆心 C 不重合的点,点 P 关于 ⊙ O的反称点的定义如下:若在射.线.CP 上存在一点 P ' ,满足 CP + CP ' = 2r ,则称 P ' 为点 P 关于 ⊙ C 的反称点,下图为点 P 及其关于 ⊙ C 的反称点 P ' 的示意图. 特别地,当点 P ' 与圆心 C 重合时,规定 CP ' = 0 .yP(1)当 ⊙ O 的半径为 1 时.①分别判断点 M (2 ,1) ,N ( 3 ,0) ,T (1关于 ⊙ O 的反称点是否存在,若存在?2 求其坐标;②点 P 在直线 y = -x + 2 上,若点 P 关于 ⊙O 的反称点 P ' 存在,且点 P ' 不在 x 轴上,求点 P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2)⊙C 的圆心在 x 轴上,半径为 1,直线 y =+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 ,3B ,若线.段.AB 上存在点 P ,使得点 P 关于 ⊙C 的反称点 P ' 在 ⊙ C 的内部,求圆 心 C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2015 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一、选择题数 学 考参考答案= 5= 5 +18.解:原式 = 3a (2a + 1) - (2a + 1)(2a -1)= 6a 2 + 3a - 4a 2 + 1= 2a 2 + 3a + 1 ∵ 2a 2 + 3a - 6 = 0∴ 2a 2 + 3a = 6 ∴原式 = 7⎧4( x + 1) ≤ 7 x + 10①19.解: ⎪x 8⎨ - ⎪ x - 5 <② ⎩ 3由① 4x + 4 ≤7x + 103x ≤6x≥-2由②3x -15 <x -8 2x <7x <7 2∴-2 ≤x <7 2∴非零整数解为0,1,2,3.20.证:∵AB =AC∴∠ABC =∠C又∵AD 是BC 边上的中线∴AD ⊥BC∴∠BAD +∠ABC = 90︒.∵BE ⊥AC .∴∠CBE +∠C =90︒∴∠CBE =∠BAD .21.解:设2015 年底全市租赁点有x 个.50000= 1.2 ⨯25000xx =1000600经检验:x = 1000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实际情况.答:预计到2015 年底,全市将有租赁点1000 个.22.解⑴∵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DC ∥AB即DF ∥BE又∵DF =BE .∴四边形DEBF 为平行四边形.又∵DE ⊥AB ,即∠DEB =90︒.∴四边形DEBF 为矩形.⑵∵四边形DEBF 为矩形.∴∠BFC =90︒∵CF = 3 ,BF = 4 .∴BC =5∴ AD = BC = 5 ∴ AD = DF = 5 ∴ ∠DAF = ∠DFA ∵ ∠DFA = ∠FAB ∴ ∠DAF = ∠FAB 即 AF 平分 ∠DAB23.解:(1)点 P (2 ,m ) 在 y = 8上.x∴ m = 8 = 42m = 4(2) P (2,4)在 y = kx + b∴ 4 = 2k + bb = 4 - 2k∵ y = kx + b 与 x 、 y 轴交于 A 、 B 两点∴ A (2 - 4,0) ,B (0 ,4 - 2k ) k∵ PA = 2AB 如图①PB = AB ,则 OD = OA = 2 .∴ 4- 2 = 2 . k∴ k = 1 如图②PA = 2AB , PD = 2OB = 4 ∴ OB = 2 , 2k - 4 = 2k = 3∴ k = 1 或 k = 324.证:(1)∵ BM 是⊙O 切线, AB 为 ⊙ O 直径∴ AB ⊥ BM ∵ BM ∥CD ∴ AB ⊥ CD∴DA ︵ == AC ︵∴ AD = AC∵ D A ︵ == DC ︵∴ DC = AD ∴ AD = CD = AC ∴ △ACD 为等边三角形.证:(2)△ACD 为等边三角形, AB ⊥ CD∴ ∠DAB = 30︒连结 BD ,∴ BD ⊥ AD .∠EBD = ∠DAB = 30︒∵ DE = 2∴ BE = 4 ,BD =AB =OB =在 Rt △OBE 中OE =25.(1)40(2)2013-2015 清明小长假公园游客接待量统计表26.(1)x ≠0(2)令x =3∴y =1⨯ 32 +1 2 3=9+1=29 2 3 6∴m =29 6(3)如图O 1 2 3 4(4)①该函数没有最大值②该函数在x = 0 处断开③该函数没有最小值④该函数图像没有经过第四象限27.解:①当y = 2 ,则2 =x -1,x =3⎩ ⎩ ∴ A (3,2) ∵ AB 关于 x = 1 对称 ∴ B (-1,2)②把(3,2)( -1 ,2)代入得:⎧2 = 9 + 3b + c ⎨2 = 1 - b + c ,解得 ⎧b = -2⎨c = -1∴ y = x 2 - 2x - 1③如图,当 C 2 过 A 点, B 点时为临界代入 A (3,2) 则 9a = 2 , a = 29-12代入 B (-1,2) 则 a = 2∴ 2 ≤ a < 2 928.(1)①ABH②法一:轴对称作法 判断: AH = PH , AH ⊥ PH 证:连接 CH得:△DHQ 等腰 Rt △D P C Q又∵ DP = CQ ,∴△HDP ≌△HQC∴ PH = CH , ∠HPC = ∠HCP BD 为正方形 ABCD 对称轴 ∴ AH = CH , ∠DAH = ∠HCP ∴ AH = PH , ∠DAH = ∠HPC ∴ ∠AHP = 180︒ - ∠ADP = 90︒ ∴ AH = PH 且 AH ⊥ PH法二:四点共圆作法. 同上得: ∠HPC = ∠DAH ∴ A 、 D 、 P 、 H 共同∴ ∠AHP = 90︒ , ∠APH = ∠ADH = 45︒ ∴ △APH 等腰 Rt △A BH(2)法一:轴对称作法 考虑△DHQ 等腰 Rt △PD = CQ作 HR ⊥ PC 于 R ∵ ∠AHQ = 152︒∴ ∠AHB = 62︒ ∴ ∠DAH = 17︒ ∴ ∠DCH = 17︒设 DP = x ,则 DR = HR = RQ =1 - x .2由 tan17︒= HR 得: CR∴ x =1 - t an17︒1 + tan17︒1 - x2 1 + x 2= tan17︒法二:四点共同作法 A 、 H 、 D 、 P 共同 ∴ ∠APD = ∠AHB = 62︒∴ PD = AD = tan 62︒1 tan 62︒= tan 28︒29.②∵CP ≤2r = 2 CP 2 ≤4P ( x , -x + 2)CP 2 = x 2 + (-x + 2)2= 2x 2 - 4x + 4 ≤ 4 2x 2 - 4x ≤0 x ( x - 2) ≤0∴0 ≤ x ≤2当 x = 2 时, P (2, 0), P '(0, 0) 不符合题意 当 x = 0 时,P (0, 2), P '(0, 0) 不符合题意 ∴0 < x < 2(2)解:由题意得: A (6, 0), B (0,∴ OA=OB∴∠OAB =30︒设C (x,0)①当C 在OA 上时,作CH ⊥AB 于H则CH ≤CP ≤2r =2∴AC ≤4C 点横坐标x≥2(当x = 2 时,C 点坐标(2,0),H 点的反称点H'(2,0)在圆的内部)②当C 在A 点右侧时,C 到线段AB 的距离为AC 长∴C 点横坐标x ≤8综上所述:圆心C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2 ≤x ≤8。

2015年北京中考数学一模29题汇编(含答案)

2015年北京中考数学一模29题汇编(含答案)
(2)如图,作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P′,连接P′Q,P′Q与x轴的交点即为“等高点”M,此时“等高距离”最小,最小值为线段P′Q的长.………………………3分
∵P(1,2),
∴P′(1,-2).
设直线P′Q的表达式为 ,
根据题意,有
,解得 .
∴直线P′Q的表达式为 .……………4分
当 时,解得 .
即 .………………………………………………………………………5分
,即当 时, 取最大值2.
当 时, .
.………………………………………3分
当 时, 或 .
或 .………………………………4分

由图象可知, 的取值范围是 .
……………………………………………5分
(3) ,
顶点坐标为 .………………………6分
若 , 的取值范围是 或 ,与题意不符.
若 ,当 时, 的最小值为 ,即 ;
12.(石景山) 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点 在直线 上,以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与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 .给出如下定义:若线段 ,⊙ 和直线 上分别存在点 ,点 和点 ,使得四边形 是矩形(点 顺时针排列),则称矩形 为直线 的“理想矩形”.
例如,下图中的矩形 为直线 的“理想矩形”.
(1)若点 ,四边形 为直线 的“理想矩形”,则点 的坐标为;
∴ ..…….3分

∴ ,即 .∴ .
∴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4分
② ..…….6分
(3) 或 ..…….8分
6.(房山)29.
解:【探究】①1;5;……………2分
②=.…………………3分
【应用】(1)① ;……………………4分
②1.……………………5分

2015年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及 答 案

2015年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及 答 案
2
2
21.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 2 x 3 m 0 有两个实数根.
2
(1)求 m 的取值范围; (2)若 m 为符合条件的最小整数,求此方程的根. 22.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 小辰和小丁从学校出发,到离学校 2 千米的“首钢篮球馆”看篮球比赛.小丁 步行 16 分钟后,小辰骑自行车出发,结果两人同时到达.已知小辰的速度是 小丁速度的 3 倍,求两人的速度. 四、解答题(本题共 20 分,每小题 5 分) 23.如图,菱形 ABCD 中, E , F 分别为 AD ,
2014—2015 学年初三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
数 学 试 卷
学校
考 生 须 知
班级
姓名
1.本试卷共 7 页,共五道大题,29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作图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3 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意的. .. 1. 3 的绝对值是 A. 3 B.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四边形 OABC 是矩形,且 A , C 在坐标轴上,满 足 OA 3 ,OC 1 . 将矩形 OABC 绕原点 O 以每秒 15 的速度逆时针旋 转.设运动时间为 t 秒 0 t 6 ,旋 转过程中矩形在第二象限内的面积为
S 3 3 2
E
A F G B
D
AB 上的点,且 AE AF ,连接 EF 并延
水费为
元.

2015北京中考一模各区县27题汇总(有答案)

2015北京中考一模各区县27题汇总(有答案)

27.(大兴)已知抛物线222y x x k =++-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1) 求k 的取值范围;(2)若k 为正整数,且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都是整数点,求k 的值. (3)如果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与(2)中的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的横坐标为0x ,且满足1<0x <2,请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 27. 解:(1)抛物线222y x x k =++-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0∴∆>.44(2)1240k k ∴∆=--=->.解得3k <.………………………………………………………………2分 (2)3k <且k 为正整数,21k ∴=或.当k=1时,22-1y x x =+,不合题意,舍去.当k=2时,22y x x =+,与x 轴的两个交点是(-2,0)与(0,0). 所以,k=2.………………………………………………………………5分 (3)3<m<16. ……………………………………………………………7分27.(丰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经过点(-1,a ),(3,a ),且最低点的纵坐标为-4.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a 的值;(2)设抛物线顶点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点D ,点P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记抛物线在点A ,B 之间的部分为图象G (包含A ,B 两点).如果直线DP 与图象G 恰有两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点P 纵坐标t 的取值范围.xOy 22y x mx n =++A By =227 . 解:(1)∵抛物线过点(-1,a ),(3,a ), ∴抛物线的对称轴x =1..……. 1分 ∵抛物线最低点的纵坐标为-4 , ∴抛物线的顶点是(1,-4)..……. 2分∴抛物线的表达式是22(1)4y x =--, 即2242y x x =--..…3分把(-1,a )代入抛物线表达式,求出4a =..(2)∵抛物线顶点(1,4)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点D ,∴(1,4)D --.求出直线CD 的表达式为4y =-. .……. 5分求出直线BD 的表达式为22y x =-,当1x =时,0y =..……. 6分 所以40t -<≤..……. 7分27.(怀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y=(a-1)x 2+2x+1与x 轴有交点,a 为正整数.(1)求a 的值.(2)将二次函数y=(a-1)x 2+2x+1的图象向右平移m向下平移m 2+1个单位,当 -2≤x ≤1时,二次函数有最小值求实数m 的值.27.解:(1)∵二次函数y=(a-1)x 2+2x+1与x 轴有交点, 令y=0,则(a-1)x 2+2x+1=0,∴=4-4(a-1)0∆≥,解得a ≤2. …………………………………1分 ∵a 为正整数. ∴a=1、2又∵y=(a-1)x 2+2x+1是二次函数,∴a-1≠0,∴a ≠1, ∴a 的值为2. ………………………………………2分(2)∵a=2,∴二次函数表达式为y=x 2+2x+1,将二次函数y=x 2+2x+1化成顶点式y=(x+1)2二次函数图象向右平移m 个单位,向下平移m 2+1个单位后的表达式为y=(x+1-m )2-(m 2+1).此时函数的顶点坐标为(m-1, -m 2-1). …………………………………4分22y x mx n =++A B A 27题图当m-1<-2,即m <-1时, x=-2时,二次函数有最小值-3, ∴-3=(-1-m )2-(m 2+1),解得32m =-且符合题目要求. ………………………………5分 当 -2≤m-1≤1,即-1≤m ≤2,时,当 x= m-1时,二次函数有最小值-m 2-1=-3,解得m =.∵m =-1≤m ≤2的条件,舍去.∴m =.……………………………………6分当m-1>1,即m >2时,当 x=1时,二次函数有最小值-3, ∴-3=(2-m )2-(m 2+1),解得32m =,不符合m >2的条件舍去. 综上所述,m 的值为32-……………………………………7分 27.(石景山)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3(0)y mx mx m =--≠与x 轴交于(3,0)A ,B 两点.(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点B 的坐标;(2)当23x -<<时的函数图象记为G ,求此时函数y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将图象G 在x 轴上方的部分沿x 轴翻折,图象G 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图象M .若经过点(4,2)C 的直线(0)y kx b k =+≠与图象M在第三象限内有两个公共点,结合图象求b 的取值范围. 27.解:(1)将()3,0A 代入,得1m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3y x x =--. …1分B 点的坐标()1,0-. ………………2分(2)()222314y x x x =--=--.∵当21x -<<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 当13x ≤<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 ∴当1x =,min 4y =-; ………………3分 当2x =-,5y =.∴y 的取值范围是45y -≤<.…………4分(3)当直线y kx b =+经过()1,0B -和点()4,2时,解析式为2255y x =+.…….…………… …5分 当直线y kx b =+经过()2,5--和点 ()4,2时, 解析式为7863y x =-.………. ……………6分 结合图象可得,b 的取值范围是8235b -<<. ………….7分27.(朝阳)如图,将抛物线M 1: x ax y 42+=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抛物线M 2,直线x y =与M 1 的一个交点记为A ,与M 2的一个交点记为B ,点A 的 横坐标是-3.(1)求a 的值及M 2的表达式;(2)点C 是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C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D ,在CD 的右侧作正方形CDEF . ①当点C 的横坐标为2时,直线n x y +=恰好经过 正方形CDEF 的顶点F ,求此时n 的值;②在点C 的运动过程中,若直线n x y +=与正方形CDEF 始终没有公共点,求n 的 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27. 解:(1)∵ 点A 在直线x y =,且点A 的横坐标是-3,∴ A (-3,-3) . ………………………………………………………………1分 把A (-3,-3)代入x ax y 42+=,解得a =1. ... (2)分∴M 1 : x x y 42+=,顶点为(-2,-4) . ∴M 2的顶点为(1,-1) .∴M2的表达式为x x y 2-2=. …………3分(2)①由题意,C (2,2),∴F (4,2) . ………………………………4分 ∵直线n x y +=经过点F , ∴2=4+n .解得n =-2. ………………………5分② n >3,n <-6. …………… …7分27.(东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10y axbx a =++≠过点()1,0A -,()1,1B ,与y 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210y ax bx a =++≠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D 在抛物线()210y ax bx a =++≠的对称轴上,当ACD △的周长最小时,求点D 的坐标;(3)在抛物线()210y ax bx a =++≠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ACP △成为以A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7.解:(1)∵抛物线()210y ax bx a =++≠过点()1,0A -,()1,1B ,∴10,1 1.a b a b -+=⎧⎨++=⎩∴1,21.2a b ⎧=-⎪⎪⎨⎪=⎪⎩∴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211122y x x =-++. …………2分 (2)∵122b x a =-=,()0,1C ∴抛物线211122y x x =-++的对称轴为直线12x =. 设点E 为点A 关于直线12x =的对称点,则点E 的坐标为()2,0. 连接EC 交直线12x =于点D ,此时ACD △的周长最小. 设直线EC 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m =+,代入,E C 的坐标,则2m 0,1.k m +=⎧⎨=⎩解得1,21.k m ⎧=-⎪⎨⎪=⎩所以,直线EC 的函数表达式为112y x =-+. 当12x =时,34y =. ∴ 点D 的坐标为13,24⎛⎫⎪⎝⎭. …………4分 (3)存在.①当点A 为直角顶点时,过点A 作AC 的垂线交y 轴于点M ,交对称轴于点1P . ∵AO OC ⊥,1AC AP ⊥, ∴90AOM CAM ∠=∠=︒. ∵()0,1C ,()1,0A -, ∴1OA OC ==. ∴45CAO ∠=︒.∴45OAM OMA ∠=∠=︒. ∴1OA OM ==.∴点M 的坐标为()0,1-.设直线AM 对应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11y k x b =+,代入,A M 的坐标,则1110,1.k b b -+=⎧⎨=-⎩解得111,1.k b =-⎧⎨=-⎩所以,直线AM 的函数表达式为1y x =--.令12x =,则32y =-. ∴点1P 的坐标为13,22⎛⎫-⎪⎝⎭. …………5分 ②当点C 为直角顶点时,过点C 作AC 的垂线交对称轴于点2P ,交x 轴于点N . 与①同理可得Rt CO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OC ON ==. ∴点N 的坐标为()1,0. ∵2CP AC ⊥,1AP AC ⊥, ∴21CP AP ∥.∴直线2CP 的函数表达式为1y x =-+.令12x =,则12y =. ∴点2P 的坐标为11,22⎛⎫⎪⎝⎭. …………6分 综上,在对称轴上存在点1P 13,22⎛⎫-⎪⎝⎭,2P 11,22⎛⎫⎪⎝⎭,使ACP △成为以AC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7分27.(海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12y x x =-+与y 轴交于点A ,顶点为点B ,点C 与点A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点D 在抛物线上,且点D 的横坐标为4.将抛物线在点A ,D 之间的部分(包含点A ,D )记为图象G ,若图象G 向下平移t (0t >)个单位后与直线BC 只有一个公共点,求t 的取值范围. 27. (本小题满分7分)解:(1)∵抛物线2212y x x =-+与y 轴交于点A ,∴点A的坐标为(0,2). …………………………………………1分∵2211(232)212y x x x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1x =,顶点B 的坐标为(1,32). …………2分又∵点C 与点A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点C 的坐标为(2,2),且点C 在抛物线上.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b =+. ∵直线BC 经过点B (1,32)和点C (2,2),Oyx∴322 2.,k b k b ⎧+=⎪⎨⎪+=⎩ 解得121.k b ⎧=⎪⎨⎪=⎩,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112y x =+.…………………………3分(2) ∵抛物线2212y x x =-+中,当4x =时,6y =,∴点D 的坐标为(4,6). ………………4分∵直线112y x =+中,当0x =时,1y =, 当4x =时,3y =,∴如图,点E 的坐标为(0,1),点F 的坐标为(4,3).设点A 平移后的对应点为点'A ,点D 平移后的对应点为点'D . 当图象G 向下平移至点'A 与点E 重合时, 点'D 在直线BC 上方, 此时t =1;…………………………………………………………5分当图象G 向下平移至点'D 与点F 重合时,点'A 在直线BC 下方,此时t =3. (6)分结合图象可知,符合题意的t 的取值范围是13t <≤.……………………………7分27.(门头沟)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 +1)x +(m +2)=0(m >0).(1)求证: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抛物线y =-x 2+(m +1)x +(m +2)经过点(3,0),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记抛物线y =-x 2+(m +1)x +(m +2)在第一象限之间的部分为图象G ,如果直线y=k(x+1)+4与图象G有公共点,请结合函数的图象,求直线y=k(x+1)+4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t的取值范围.27.(本小题满分7分)(1)证明:∵△= (m+1)2-4×(-1)×(m+2)=(m+3)2. ……………………………………………………………1分∵m>0,∴(m+3)2>0,即△>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分(2)解:∵抛物线抛物线y=-x2+(m+1)x+(m+2)经过点(3,0),∴-32+3(m+1)+(m+2)=0,………………………………………………3分∴m=1.∴y=-x2+2x+3. ………………………………………………………4分(3)解:∵y=-x2+2x+3=-(x-1)2+4,∴该抛物线的顶点为(1,4).∴当直线y=k(x+1)+4经过顶点(1,4)时,∴4=k(1+1)+4,∴k=0,∴y=4.∴此时直线y=k(x+1)+4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4. ………………………5分∵y=-x2+2x+3,∴当x=0时,y=3,∴该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0,3).∴此时直线y=k(x+1)+4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3. ………………………6分∴3<t≤4. …………………………………………………………………7分27.(平谷)已知抛物线y=ax2+x+c(a≠0)经过A(1,0),B(2,0)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点D为该抛物线的顶点.(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D的坐标;(2)点E是该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一象限,当点E到直线BC时,求点E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在x轴上有一点P,且∠EAO+∠EPO=∠α,当tanα=2时,求点P的坐标.y27.解:(1)∵抛物线y=ax2+x+c(a≠0)经过A(﹣1,0),B(2,0)两点,∴10420a ca c-+=⎧⎨++=⎩,解得12ac=-⎧⎨=⎩.∴抛物线为y=﹣x2+x+2①; (1)∴顶点D(12,94). (2)(2)如图,作EN∥BC,交y轴于N,过C作CM⊥EN于M,令x=0,得y=2,∴OC=OB=2.∴∠OCB=45°.∵EN∥BC,∴∠CNM=∠OCB=45°.∵CM⊥EN于M,∴∠CNM=∠CMN∴MN =CM=2.∴CN=1.∴直线NE把②代入①,解得xy⎧⎨⎩∴E(1,2).(3)过E作EF⊥AB于F∴tan∠EOF=2,又∵tan∠α=2,∴∠EOF=∠α,∵∠EOF=∠EAO+∠AEO=∠α,∠EAO+∠EPO=∠α,∴∠EPO=∠AEO,∵∠EAO=∠P AE,∴△AEP∽△AOE,……∴AP AEAE AO=,∵AE∴AP=8,∴OP =7,∴()7,0P ,………………………………………………………………………6 由对称性可得,()'5,0P -………………………………………………………7 ∴()7,0P 或()5,0-.27.(通州)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k 的图象交于、两点,(1,0)C 为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 (1)求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表达式;(2)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和一次函数k 的图象;(3)把(1)中的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平移后得到新的二次函数22(0,)y ax bx c m a m =+++≠为常数的图象,.定义新函数f :“当自变量x 任取一值时,x 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1y 或2y ,如果1y ≠2y ,函数f 的函数值等于1y 、2y 中的较小值;如果1y =2y ,函数f 的函数值等于1y (或2y ).” 当新函数f 的图象与x 轴有三个交点时,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27. 解:(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由抛物线过点,可得 ………..(2分) (2)如图:………………………………………..(5分)(3)-4<m <0 ………………………………………..(7分)1y x b =+)10(,A B 1y x b =+2)1(-=x a y )10(,A 122+-=x x y x127. (延庆)二次函数2y x mx n =-++的图象经过点A (﹣1,4),B (1,0),12y x b =-+经过点B ,且与二次函数2y x mx n =-++交于点D .过点D 作DC ⊥x 轴,垂足为点C .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点N 是二次函数图象上一点(点N 在BD 上方),过N 作NP ⊥x 轴,垂足为点P ,交BD 于点M ,求MN 的最大值.27. 解:(1)∵二次函数2y x mx n =-++的图象经过点A (﹣1,4),B (1,0)∴4101m n m n =--+⎧⎨=-++⎩∴m=-2,n=3∴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223y x x =--+ (2)12y x b =-+经过点B ∴12b =画出图形()211(,),2322M m m m m m -+--+设,则N ∴21123()22MN m m m =--+--+设 ∴23522MN m m =--+∴2349()416MN m =-++ ∴MN 的最大值为491627. (房山)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32++=bx ax y 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 (-3,0), B (1,0),顶点为C .(1) 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和顶点坐标;(2) 过点C 作CH ⊥x 轴于点H ,若点P 为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点P 与顶点C 不重合),PQ ⊥AC 于点Q ,当△PCQ 与△ACH 相似时,求点P 的坐标.27. (1)由题意,得9-33030a b a b +=⎧⎨++=⎩解得,⎩⎨⎧-=-=21b a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 2-2x+3 顶点C 的坐标为(-1,4) (2)①若点P 在对称轴右侧(如图①),只能是△PCQ ∽△CAH ,得∠QCP =∠CAH .-----------7分 -----------2分-----------6分 -----------5分-----------3分-----------4分延长CP 交x 轴于M ,∴AM =CM ,∴AM 2=CM 2. 则⎩⎨⎧=+=+-0241111b k b k , 解之得341-=k ,381=b .∴直线CM 的解析式84+-=x y 3238342+--=+-x x x 解得311=x ,12-=x (9201=y . ∴)92031(,P .②若点P 在对称轴左侧(如图②),只能是△PCQ ∽△ACH ,得∠PCQ =∠ACH . 过A 作CA 的垂线交PC 于点F ,作FN ⊥x 轴于点N .由△CF A ∽△CAH 得2==AHCHAF CA , 由△FNA ∽△AHC 得21===CA AF HC NA AH FN . ∴12==FN AN ,, 点F 坐标为(-5,1).设直线CF 的解析式为y=k 2x+b 2,则⎩⎨⎧=+-=+-1542222b k b k ,解之得419,4322==b k .∴直线CF 的解析式41943+=x y 32419432+--=+x x x , 解得471-=x ,12-=x (舍去).∴)165547(,-P . ∴满足条件的点P 坐标为)92031(,或)165547(,-(图①)(图②)27.(西城)已知二次函数21y x bx c =++的图象1C 经过(1,0)-,(0,3)-两点.(1)求1C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将1C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 得到抛物线2C ,将2C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记为22y x mx n =++,求2C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3)设323y x =+,在(2)的条件下,如果在 2-≤x ≤a 内存在..某一个x 的值,使得2y ≤3y 成立,利用函数图象直接写出a 的取值范围.27.解:(1)∵ 二次函数21y x bx c =++的图象1C 经过(1,0)-, ∴10,3.b c c -+=⎧⎨=-⎩ ………………………………1分解得2,3.b c =-⎧⎨=-⎩………………………………… 2分∴ 抛物线1C 的函数表达式为3221--=x x y . …………………………………… 3分 (2)∵ 22123=(1)4y x x x =----,∴ 抛物线1C 的顶点为(1,4)-4分∴ 平移后抛物线2C 的顶点为(0,0),它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22y x =. (5)分(3)a ≥1-(见图7).27.(燕山)抛物线c bx x y C ++=2121:与y 轴交于点C (0,3),其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A (2,0).(1)求抛物线1C 的解析式;(2)将抛物线1C 适当平移,使平移后的抛物线2C 的顶点为D (0,k ).已知点B (2,2),若抛物线2C 与△OAB 的边界总有两个公共点,请结合函数图象,求k 的取值范围. 27.解:(1)∵抛物线c bx x y ++=221与y 轴交于点C (0,3), ∴3=c ; (1)分∵抛物线c bx x y ++=221的对称轴为2=x , ∴2212=⨯-b, 解得2-=b , (2)分∴抛物线1C 的解析式为32212+-=x x y . ………………………3分(2)由题意,抛物线2C 的解析式为k x y +=221. ………………………4分 当抛物线经过点A (2,0)时,02212=k +⨯, 解得2-=k . ………………………5分∵O (0,0),B (2,2),∴直线OB 的解析式为x y =.由⎪⎩⎪⎨⎧+==k x y x y 221,, 得0222=+-k x x ,(*)当Δ=k 214)2(2⨯⨯--=0,即21=k 时, ………………………6分 抛物线2C 与直线OB 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方程(*)化为0122=+-x x , 解得1=x ,即公共点P 的横坐标为1,点P 在线段OB 上. ∴k 的取值范围是212<<-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八一学校2015届初三数学零模试卷 2015.4班级: 姓名: 学号: (本份试卷共五道大题,29道小题.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 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 12-的相反数是 A. 2 B. -2 C .12 D. 12-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其主视图是A .B .C .D .3.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可养活约3亿5千万人.35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623)(a a =B .22a a a =⋅C .2aa a=+ D .236a a a =÷5.某次考试后,班里有两位同学议论他们所在小组同学的数学成绩,小明说:“我们组成绩是86分的同学最多”,小英说:“我们组的7位同学成绩排在最中间的恰好也是86分”,上面两位同学的话能反映出的统计量是6.如图,直线//a b ,∠1=55°,∠2=65°,则∠3的大小是A .50°B .55°C .60°D .65°第2题图7. 下列四个多项式中,能因式分解的是A .a 2+1B .a 2-6a +9C .x 2+5yD .x 2-5y8.如图,有以下3个条件:①AC =AB ,②AB ∥CD ,③∠1=∠2, 从这3个条件中任选2个作为题设,另1个作为结论,则组成的 命题是真命题的概率是A .0B .C .D .19. 如图,已知△ABC (AC <BC ),用尺规在BC 上确定一点P ,使P A +PC =BC ,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A .B .C. D .10.点P 从点O 出发,按逆时针方向沿周长为l 的图形运动一周,O ,P 两点间的距离y 与点P 走过的路程x 的函数关系如图,那么点P 所走的图形是A .B .C .D .第9题图第10题图第8题图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11. 在函数324y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2. 抛物线y = x2﹣2x+3的顶点坐标是 .13.如图,某人将一块正五边...形玻璃打碎成四块,现要到玻璃店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方法是带_____________块.14.如图,将矩形ABCD沿AE折叠,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处,若AB:AD=2:3,则tan∠AFB值是.15.如图,OB是⊙O的半径,弦AB=OB,直径CD⊥AB.若点P是线段OD上的动点,连接P A,则∠P AB的度数可以是(写出一个即可)16.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中,函数y与自变量x的部分对应值如表:则当y>5时,x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7.计算:212cos602-︒⎛⎫-+- ⎪⎝⎭.第13题图第14题图DGF E D CBA 18. 已知:如图,C 为BE 上一点, 点A 、D 分别在BE 两侧,AB ∥ED ,∠ACB =∠CDE ,BC =ED . 求证:AC =CD .19.求不等式组422(3)35x x x+>⎧⎨+->⎩的整数解.20.已知01722=-+x x ,求代数式1)3()23)(1(2+---+x x x 的值.21.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0)k ≠与反比例函数(my m x=≠ 的图象交于A (2,3), B (-6,n ) 两点.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P 是y 轴上一点,且12ABP S ∆=,直接写出P22. 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某工程队改造一条长2 500米的道路. 在改造了1 000米后,为了减少施工对交通造成的影响,采用了新的施工工艺,使每天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1.5倍,结果提前5天完成任务.求原来每天改造道路多少米?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23.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F 分别为边AB,CD 的中点,BD 是对角线,过A 点作 AG ∥DB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G . (1)求证:四边形DEBF 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 ∠G =90°, ∠C =60°, BC =2, 求四边形DEBF 的面积.24.从2015年1月7日起,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持续出现雾霾天气。

某市记者为了了解“雾 霾天气的主要成因”,随机调查了该市部分市民,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绘制了如下尚不 完整的统计图表.请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 填空:m = ,n = ,扇形统计图中E 组所占的百分比为 %. (2) 若该市人口约有100万人,请你计算其中持D 组“观点”的市民人数.(3) 若在这次接受调查的市民中,随机抽查一人,则此人持C 组“观点”的概率是多少?25.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在⊙O 上,CE ⊥ AB 于E , CD 平分∠ECB , 交过点B 的射线于D ,交AB于F , 且BC=BD . (1)求证:BD 是⊙O 的切线;(2)若AE =9, CE =12, 求BF 的长.26. 已知,如图,直线AB 与直线BC 相交于点B ,点D 是直线BC 上一点. 求作:点E ,使直线DE ∥AB ,且点E 到B 、D 两点的距离相等. (在题目的原图中用尺规..完成作图, 并且保留作图痕迹)结论:DAB五、解答题 (本题共22分,27题7分,28题7分,29题8分)27. 已知二次函数()2(4)425y t x t x --=+-在0x =与5x =的函数值相等.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在B 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一次 函数y kx b =+经过B ,C 两点,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过动点D (0,m ) 作直线l //x 轴,其中2->m .将二次函数 图象在直线l 下方的部分沿直线l 向上翻折,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 图象M .若直线y kx b =+与新图象M 恰有两个公共点,请求出..m 的取值范围.28.(1)如图1,△ACB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①∠AEB的度数为;②线段AD,B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2)如图2,△ACB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A,D,E在同一直线上,CM为△DCE中DE边上的高,连接BE,请判断∠AEB的度数及线段CM,AE,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在正方形ABCD中,CD P满足PD=1,且∠BPD=90°,请直接..写出点A到BP的距离.29. 如图①,直线l:y=mx+n(m<0,n>0)与x,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COD,过点A,B,D的抛物线P叫做l的关联抛物线,而l叫做P的关联直线.(1)若l:y=﹣2x+2,则P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若P:y=﹣x2﹣3x+4,则l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2)求P的对称轴(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3)如图②,若l:y=﹣2x+4,P的对称轴与CD相交于点E,点F在l上,点Q在P的对称轴上.当以点C,E,Q,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CE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时,求点Q的坐标;(4)如图③,若l:y=mx﹣4m,G为AB中点,H为CD中点,连接GH,M为GH中点,连接OM.若OM=,直接..写出l,P表示的函数解析式.零模答案 2015.4.6二、 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C2.A3.B4.A5.D6.C7.B8.D9.D 10. D 二、填空题 (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11 .x ≠2 12. (1,2) 13.①15. 60≤∠PAD ≤75 (任写一个即可)16. .x <0, .x>4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 ,每小题5分) 17.......................................4分.....................................5分18. 证明:∵ AB ∥ED ∴ ∠B =∠E .……………………………… 2分 在△ABC 和 △CED 中,⎪⎩⎪⎨⎧∠=∠=∠=∠E,B ED,BC CDE,ACB ∴ △ABC ≌△CED . …………………………………………4分 ∴ AC =CD . …………………………………………………5分19.解:42,2(3)35.x x x +>⎧⎨+->⎩①②解不等式①,得 2x >-,…………………………………………1分 解不等式②,得 1x <. …………………………………………2分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1x -<<…………………………………………4分 所以原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1,0.…………………………………… 5分22710x x +-=Q ,分4 (1722)=+∴x x21.解:(1)把(23)A ,代入m y x=得,6m =.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6y x =.------1分222220.(1)(32)(3)13269 1...............................................22710.......................................................................3x x x x x x x x x +---+=+--+-+=+-分分分5. (91))3()23)(1(2-=+---+∴x x x 1+42⨯解:原式GFEDCBA把(6)B n -,代入6y x=得1n =-.∴(61)B --, 把(23)(61)A B --,、,分别代入y kx b =+中,得1232612k b k k b b ⎧+==⎧⎪⎨⎨-+=-⎩⎪=⎩,解得, ∴所求一次函数为122y x =+ ------3分 (2)∴P (0,5)或P (0,-1). -------------------------------------------5分22. 解:设原来每天改造道路x 米,则采用了新的施工工艺每天改造道路1.5x 米,由题意,列方程得 ..................................1分25001000150051.5x x x --= .................................. 2分解得:100x = .................................. 3分 经检验:100x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4分 答:原来每天改造道路100米. .................................. 5分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 ,每小题5分) 23. 解:(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CD AB CD =∥, ……1分E F 、分别为边AB CD 、的中点1122DF DC BE AB ∴==, DF BE DF BE ∴=∥, …………………2分 ∴四边形DEBF 为平行四边形……………3分 (2)作BH ⊥CD 于点H∵AG BD ∥ 90G DBC ∴∠=∠=° DBC ∴△为直角三角形 又∵ 60C ∠=°,且BC=2 ∴CD=4,∴BH=又∵F 为边CD 的中点 ∴DF=2…………4分∴DEBFS =5分24. 解:(1) 40010%40m =⨯=,400804012060100n =----=E 组所占百分比是604000.1515%÷==…………………………3分(2)D 组“观点”的人数在调查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为1204000.330%÷==, ∴10030%30⨯=(万人)…………………4分HA BCD EF G(3)持C 组“观点”的概率为10014004=…………………………5分 25. (1)证明:∵CE AB ⊥, ∴ 90CEB ∠=. ∵ CD 平分ECB ∠, BC =BD , ∴ 12∠=∠, 2D ∠=∠.∴ 1D ∠=∠. …………………………1分∴ CE ∥BD . ∴ 90DBA CEB ∠=∠=. ∴DB AB ⊥ ∴ BD 是⊙O 的切线. ……………………2分 (2)连接AC ,∵ AB 是⊙O 直径, ∴ 90ACB ∠=.∵CE AB ⊥, 可得 2CE AE EB =⋅.∴ .162==AECE EB在Rt △CEB 中,∠CEB =90︒, 由勾股定理得 20.BC =∴ 20BD BC ==. ∵ 1D ∠=∠, ∠EFC =∠BFD , ∴ △EFC ∽△BFD. ……4分∴ BF EFBD EC =. ∴ 121620BF BF-=. ∴ BF =10. ………………5分 26.以D 为顶点,DC 为边作一个角等于∠ABC …………………2分 作出DB 的垂直平分线,交DE 于E …………………………4分 结论: 点E 即为所求 …………………………5分五、解答题 (本题共22分,27题7分,28题7分,29题8分) 27.(1)由题意得 ()2(4)525544t t -⋅--⋅+=.……………………1分解得 5t =. ∴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54y x x =-+.………2分(2)令0y =,解得4x =或1x = ……………3分∴()1,0A , ()4,0B , 令0x =,则4y = ∴()0,4C将B 、C 代入y kx b =+,解得1k =-,4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4y x =-+ ……………………4分(3) 212-<<-m ………6分 或04m << ……………………7分28.解:(1)①60° ………1分 ②AD=BE ……………2分(2)∠AEB =90°,AE =BE +2CM .理由:如图2,∵△ACB 和△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A=CB ,CD=CE ,∠ACB =∠DCE =90°. ∴∠ACD =∠BCE . 在△ACD 和△BCE 中,AC BC ACD BCE CD CE =⎧⎪∠=∠⎨⎪=⎩∴△ACD ≌△BCE .……………………………………………………………………………3分 ∴AD =BE ,∠ADC =∠BEC .∵△DC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DE =∠CED =45°. ∵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ADC =135°.∴∠BEC =135°. ∴∠AEB =∠BEC ﹣∠CED =90°.……………………………………………………………4分 ∵CD=CE ,CM ⊥DE ,∴DM=ME . ∵∠DCE =90°,∴DM=ME=CM .∴AE =AD +DE =BE +2CM .………………5分 (3)点A 到BP…………6分7分 方法一:∵CDBD =2.第一种情况:当点P 在BD 上方时 ∵PD =1,∠BPD =90° ∴∠PBD =30°. ∴∠PBA =∠PDA =15°. 在BP 上截取BE=PD ,∴△ABE ≌△ADP .∴AE=AP ,∠P AD=∠EAB ∵∠BAE +∠EAD =90°,∴∠P AD +∠EAD =90°.即∠EAP =90°.过A 作AH ⊥BP 于H ,由(2)可知,BP =DP +2AH . ∴AH第二种情况:当点P 在BD 下方时 同理可得:BP’=2AH’﹣P’D .∴AH方法二:∵PD =1,∴点P 在以点D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 ∵∠BPD =90°,∴点P 在以BD 为直径的圆上.∴点P 是这两圆的交点.①当点P 在如图3①所示位置时,连接PD 、PB 、P A ,作AH ⊥BP 于H ,过点A 作AE ⊥AP ,交BP 于点E ,如图3①.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E'∵DP=1,∴BP∵A、P、D、B四点共圆,∴∠APB=∠ADB=45°.∴△P A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又∵△B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H⊥BP,∴由(2)中的结论可得:BP=2AH+PD.∴AH②当点P在如图3②所示位置时,连接PD、PB、P A,作AH⊥BP于H,过点A作AE⊥AP,交PB的延长线于点E,如图3②.同理可得:BP=2AH﹣PD.∴AH综上所述:点A到BP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其它解法按相应步骤给分!,解得,,解得,﹣∴A(﹣,0)、B(0,n),,∴﹣,∴P的对称轴为x=﹣.……………………………………………4分x+2设直线FQ的解析式为:y=x+b.x+4,∴,若F(﹣2,8),则直线FQ的解析式为:y=x+9,当x=﹣1时,y=,∴Q2(﹣1,).,)AB OH=OM==2 AB=2OG=4.4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