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普适性)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衔接)1.

高等职业教育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衔接)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编制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6月目录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2)二、招生专业 (2)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四、职业(岗位)面向,社会化考试、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及继续学习专业 (3)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4)六、转段升学要求 (5)七、毕业要求及学历、学位证书发放 (6)八、教学进程表 (6)九、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要求 (9)十、衔接课程体系与以往课程体系的比较及特色 (12)十一、实施中的师资、设备、合作的保障 (13)十二、实施中组织、经费等方面的保障 (13)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衔接)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学制:六年二、招生专业:招生专业:中职:供热通风与空调施工运行、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建筑设备安装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段培养项目要分段表述):为了体现本项目“3+3"分段培养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本专业设定了一个阶段性培养目标。
前三年中职阶段的培养主要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文化基础、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
培养面向制冷设备生产企业一线和社会需要三个专业生产、组装、调试、维修、维护的技能型人才,并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为我国供热通风与空调施工运行、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建筑设备安装专业的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后三年高职阶段建筑设备技术专业群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面向建筑设备施工安装行业以及相关企业,掌握通风空调、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和楼宇智能等工程方面专业知识,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并具有从业职业资格证书,能从事施工、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摘要】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暖通空调行业的迅速发展,专业人才的需求呈旺盛的增长态势,较多企业急需懂技术、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
本文结合我校实际,对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供热通风;空调工程;专业人才一、问题的提出目前,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推动着高等教育结构和类型的多样化,高等教育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异军突起,迅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一个基本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新体系初步形成。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暖通空调行业的迅速发展,专业人才的需求呈旺盛的增长态势,较多企业急需懂技术、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
同时,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和类型的多样化,需要我们从思想认识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等方面进行认真而深入的探讨。
本文结合我校实际,对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进行一些探讨。
二、国内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发展概况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最初是由前苏联专家帮助建立的,并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巩固和发展起来的。
在过去几十年间,该专业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前进步伐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这种“专业单一”、“专业对口”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国以来所急需的建设专业人才。
经过该专业教育工作者半个多世纪的共同努力,无论是在教育体制、教材内容上,还是在课程设置等方面,与最初所设的专业已有了质的变化,形成了完整规范的专业教学体系和专科、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齐全的人才培养系统。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越来越暴露出先天性不足。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一、教学计划说明(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迅速适应社会(企业)当前需求、社会(企业)发展需求,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能从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管理、物业设施管理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1、职业素养(1)心理素质:有良好的自信心、进取心、自我约束性和自我调控能力。
(2)道德素质: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爱心,诚实守信,具有社会观念、国家观念、法制观念、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
(3)工程素质:了解企业文化、行业发展战略,具有工程质量观念、企业效益观念。
(4)学习素质:具有学习思想、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
(5)身体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
2、职业能力(1)知识结构1)具有必备的政治、哲学、法律、道德、美学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
2)具有专业必须的高等数学、计算机、工程制图、热工基础、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电工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3)具有锅炉房设备、供热工程、制冷技术、通风与空调、建筑设备工程概预算、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等专业知识。
4)了解国内外供热通风与空调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2)职业能力1)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2)具有使用常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文档处理及专业应用软件的能力。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数学、力学、热工学和流体力学等计算及分析有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正确选择常用泵、风机和换热器。
4)具有识读和绘制专业工程施工图的能力,也能识读一般房屋建筑图和一般电气照明施工图。
5)具有编制工程预算、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6)具有多层建筑给排水、采暖及其供热管网、一般通风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7)具有专业工程调试运行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个主要工种的初级工基本操作技能。
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括建筑 电气和建筑 自 动化) 的建筑设备工程师 。
审阅特色专业的建设材料, 参观实验室 、 实习和实训
对 因此 , 为了适应 国家经济建设 的需要 , 满足社会 场 所 , 徐 州 建 筑 职 业 技术 学 院 的特 色 专 业 建设 给 主义市 场经 济建 设 的需 求 , 与 国外 专业 设 置 接 轨 , 予 了高 度 的评价 。 并
目前 ,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 国战略的实施 , 高等教育 的大众化推动着 高等教育结构和类型的多样化 , 高等教育出现了跨越式发展 , 特别是高等职业技 术教育异军突起 , 迅速发展 , 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 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 个基本适应 中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新体系初步形
维普资讯
2 0
高等建筑教育
2 0 年第 1 08 7卷第 2 期
有的知识内容与结构 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筑业的 品牌 专 业 。
发 展和需 要 。
2 0 建筑 环境 设备 与控 制专 业更 换 为原 名供 05年
并接受 了江苏省高等 再次 , 供热通 风 与 空 调 工 程 技 术 专 业模 式 培 养 热通风与空调 工程技术专业 ,
维普资讯
高 等建筑教育 20 0 8年第 1 7卷第 2期 JU N L F R HTCU A D CT NI SI T N F I E ANN V 11 o 0 8 O R A CIETR L UA I I T UI S G RL RIG o 7N .22 0 OA E O NN T O O H H E .
该遵循 的原则, 介绍了江苏省特 色专业人才培养 目 标和规格 , 说明 了课程体 系和课程设置 , 设计 了具体 的人 才培养专业能力结构 , 分析总结了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特 色。 关键词 : 特色专业 ;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 系; 专业能力结构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一、专业背景及培养目标培养目标:1.掌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进行热力学计算、制冷循环计算、空气流动计算等能力。
2.掌握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图纸的编制与修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
3.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工程技术研究和创新。
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能够适应国家经济及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行业的发展需要。
二、课程设置及考核1.基础理论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热力学、流体力学、热工学、空气调节原理、制冷技术基础等。
2.专业课程:供热工程原理与设备、供暖系统设计、冷水机组与冷热源设备、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建筑暖通空调智能控制等。
3.实践课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实习、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实践、科技项目研究与创新实践等。
4.综合课程: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环境与节能等。
考核方式:1.理论考核: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小组讨论等。
2.实践考核:实验报告、设计方案、工程实习评分、实习报告等。
3.综合考核: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学术报告等。
三、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1.实践教学:注重对实际工程项目的实习和参观,使学生能够熟悉并了解实际工程的操作和管理流程。
2.科研训练:为学生提供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指导学生进行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四、教学团队及师资储备1.教学团队: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进行教学和指导。
2.师资储备: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际工程项目,并提供充分的培训和进修机会,保持师资队伍的学术更新和专业技术的提高。
五、实施效果评估1.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其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对专业背景和能力的评价。
2.学生满意度: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培养计划的认可和改进意见。
20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404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学术作风。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应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
3.身心健康。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1.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隶属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
2.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1)供热及建筑节能技术主要从事室内外供热管网的节能研究,集中供热系统及设备的开发研究,室外管网的调节运行管理技术。
2)空调系统及换热设备的节能技术主要从事空调制冷设备及系统的节能研究,包括干燥设备及各种热交换设备的节能研究。
3)新能源及高效传热技术主要从事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高效传热技术。
4)洁净空调技术主要从事高精度空调工艺及洁净空调技术研究,包括冰蓄冷空调设备的理论及设备开发,低温送风技术。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每个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注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要求在前一年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2-4年(含休学)。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大类,学位课分为公共学位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学位课,非学位课分为选修课和必修环节。
硕士生在校期间,应修最低学分为26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6学分,基础理论课不少于4学分,专业学位课不少于6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公共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最高学分不超过34学分。
五、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两种:1.考试课由试卷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作为试卷上的单独一道大题,不超过50%。
新供热通风与空调人才培养方案

供热通风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及学制招生对象:应、往届普高(职高)、普通(职业)中专毕业生、技校毕业生学制:三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民经济领域建设需要、具备制冷与空调专业知识,从事制冷与空调的安装、运行、管理和营销等各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按分阶段培养的原则进行,阶段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学年为文化素质教育阶段,达到拓宽学生文化基础的培养目标。
第二学年为创新立业教育阶段,通过本专业主干专业课的学习和相应的实训、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达到“技术岗位型”的高级应用性人才,为学生就业创造优势。
两阶段培养目标力求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强化基础注重实用”的特色,分期分步实现本专业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1.学生毕业可适应的工作范围制冷与空调专业毕业生主要被分配到工业企业、商业单位,从事于制冷与空调设备的运行管理、设备检测维护等部门,主要职业岗位有:(1)工厂的制冷电器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设备管理;(2)大型楼宇、商场的制冷及空调设备管理及维护,各种冷库设施的管理及维护;(3)制冷企业的现场施工管理及制冷设备的安装施工监理;(4)其他各行业制冷设备的管理及维护。
2.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1)理论知识要求:以热工基础、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装置设计、空气调节、供热工程、通风工程等课程为主线,培养学生在制冷工艺和空调工艺方面的业务能力,最终在技术方面达到能够初步设计制冷工艺、会进行设备安装、改造和运行管理。
(2)专业技能要求:通过制冷空调系统的操作实习和制冷压缩机的拆装实习,掌握制冷装置、空调系统的操作和检修技能。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空调制冷负荷的计算、专业图纸的阅读和空调系统的初步设计能力。
(3)文化道德素质要求:通过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VIP专享】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07级)南京交通一、学制与招生对象学制:全日制三年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二、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暖通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暖通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掌握中央空调的设计、制冷设备的维修和销售、工程施工及营销管理等技能的生产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面向暖通行业,从事冷库、中央空调设计与施工单位、中央空调清洗公司、大型建筑的中央空调维护部门、制冷空调设备生产企业、家用电器售后服务部及管理机构等工作。
主要工作岗位有:冷库设备安装及维护管理;中央空调设计与施工;中央空调的清洗、维护;制冷与空调设备的销售与售后服务、营销策划、客户服务、公共关系、营销管理等相关岗位。
其专业知识结构、职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结构要求如下:1、知识结构本专业毕业生具备大专文化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冷与空调的理论基本知识,具备与本专业相适应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结构(1)具有制冷空调工作中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毕业时通过大学英语三级考试;(2)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和业务谈判能力,毕业时取得高级营销员证书。
(3)具有中央空调设计、施工、维护、清洗的能力和技能和制冷设备的维修技能,并取得中级制冷设备维修工证书,。
(4)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大学计算机一级或相当水平的考试。
(5)具有CAD绘图能力,并取得CAD证书;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必须获得上述英语、计算机和一种专业技能证书3、素质结构(1)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辩证思维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2)具有良好的就业观念、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3)具有不断学习,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一)必修课1、公共基础课通过开设两课、体育、军事理论、实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就业指导等公共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个人品德和综合素养,使其具有学习能力、基本工作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要求主要内容是: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招生对象、学制与学历、就业面向、培养目 标与规格、职业证书、教育内容及标准、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继续学习深造建议; 包括两个附录,一个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实施示例”,一个是 “高职高专教育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
1) B2Ak+22+1=2+15+c51mc+=m5=21c11+m++12+2+1++=212=2+1+2+1+2+2+22+32k+1+2
1) B2Ak+22+12=+15+c51mc+=5m=2c111++m+12+21+++2=12=2+1+2+1+2+2+22+32k+1+2
88.8918÷.12990.÷1=4214÷3922=.0034=1÷15251371=8.535.78208÷.0232173c0*0÷1=m920.30392.2c=1÷203m=2÷1202.52=3535=42314)c*5232m40341*.31252=3.*1.153.5*03134.2*920522..104455=+21*3*50202.2.0285.4850.13*50+5c8*125*12m0.2+050.+0*014.852*0051000+0+/038.T+0÷+=55*+1011+010+91÷0145405*00010200+5+0+080+40*04+***115.103910*-%*C%6(+÷*M==5M÷5)0*3*0(31÷3110**5*+*÷414.m2371e=%7)8n08%.=s8.5=77.93cc60.mc*m4*m13,101w9.9o.k24mc-.cem5nm2csp2665m*9..03-4.50c60*5.pc3m85,9cm0.5g.i50mr0l-.p.s85p/6c50bc.0om7m.yp.cs6pc5m+;c0m..m7.ckm; 1+1k+12+1+k2234=1c+m1++4+4+2
本要求适用于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三年学制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 教育内容包括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倡导各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特色构建校本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应覆盖知识/技能体系的知识/技能单元尤其是核心知识/技能单元,倡导工学结合、 理实一体的课程模式。
本要求主编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本要求参编单位: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本要求主要起草人员:王青山 张铁东 蒋志良 黄亦沄 本要求主要审查人员:刘春泽 高文安 谢社初 汤万龙 高绍远 颜凌云 金湖庭 张炯 陈宏振 张思忠 岳景蜂 张彦礼 专业指导委员会衷心地希望,全国各有关高职院校能够在本文件的原则性指导下,进行积极 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为不断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 献。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
(审定稿)
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建筑设备类专业分指导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十一
88.8918÷1.2990÷.1=4214÷3922=.0034=1÷15251371=8535.78.208÷023.2173c00÷1*m=29030.3922c=.1÷20m3=2÷120252.=3535=42314c)*523m240341*31.252=31*.1.535.*031342.*9205221.04.455=+213*05*2022.02.854850.3150.*+58c12*5m1*202+.050+0.014*85.20*051000+0+03/8T.+0÷+=55+1*011+010+91÷01454050*0010200+5+0+080+400*+4**1*1510.3910%*C%-*6+÷M(=*M=5÷50)*30*31(÷3110*5+**÷4*1m243.%71e=78%n0)8=8s.5=77.93c.6c0mmc.4*m1*31,0w199o.k2.m4c-cem.5mn2csp26m659*.0.34-50.60c5*pm.3c85m9,c05g.m.05i0rp-l.s.85p6/c50bcm0.om7py.c.6spm5c+mc;0m..7.cmk ; 1+1k+12+1+k2234=1c+m1++4+4+2
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建筑设备类专业分指导委员会
1
目录 一、专业名称 …………………………………………………………………3 二、专业代码 …………………………………………………………………3 三、招生对象 …………………………………………………………………3 四、学制与学历 ………………………………………………………………3 五、就业面向 …………………………………………………………………3 六、培养目标与规格 …………………………………………………………3 七、职业证书 …………………………………………………………………5 八、教育内容及标准 …………………………………………………………5 九、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41 十、继续学习深造建议………………………………………………………44 附录 1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实施示例 …………45 附录 2 高职高专教育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 基地建设导则…………………………………………………………………60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委托 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制(修)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职成司 函【2011】158 号)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有关要求,在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 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由建筑设备类专业分指导委员会编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