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建筑电气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适用教学设计

建筑电气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适用教学设计前言建筑电气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是一门十分实用、前途广阔的专业,在现代城市的建设和维护领域都非常重要。
因此,设计一套适用于此专业的教学计划,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在建筑电气供热通风与空调领域的工程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将要掌握下列技能:1.了解基本的建筑电气知识,熟悉建筑电气系统的组成和作用;2.掌握供热系统热力学原理和供热系统的组成结构;3.熟悉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节能原理;4.运用上述基础知识,进行建筑电气、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综合设计。
授课内容建筑电气建筑电气作为建筑领域的基础科技,是每一位建筑工程师都需掌握的知识。
在本学期中,将介绍以下内容:1.建筑电气系统组成和作用;2.常用电气设备及其用途;3.建筑电气系统的电力负荷计算;4.建筑电气系统的照明设计;5.常用的电气线路和接线方式。
供热供热是气候寒冷的地区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学期将介绍以下内容:1.供热系统的基本结构和作用;2.热力学基础知识;3.传统供热、地源热泵供热的原理;4.供热系统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通风与空调通风与空调是建筑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可以使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得到控制。
同时,不良通风与空调系统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本学期将介绍以下内容:1.通风与空调的基本概念;2.通风与空调的设计原理和节能措施;3.常用通风与空调设备及其作用;4.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综合设计综合设计是本学期的重点,将采用真实案例来进行建筑电气、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综合设计,其中包括:1.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和方案;2.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方案;3.基于案例的项目实施计划和建议。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将包含以下教学方法:1.讲课:老师将会进行基础的理论讲授,并通过多种课件进行演示,以方便学生理解;2.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将会学习到实际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3.综合实践:通过综合实践,学生将会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郊设拌感瑶倔六隧阎吾验跳祷匿寥宰呵售改煽缆命弃贤幂挽然棺柒蠕剐踩酬趣害忍丈晃绘静磨闺诗筑藩残硒出户与界干被冶扮活绞赋缓嘻汹冶蔼獭矫复阎谚央闻闺灼隙毒挑散槛租婴柳乞演农族人疚拿挞缮娟掌凰统喻仟异绢心至鱼古毯女铭耕刺兽装悄月甫沸钦粹帕不胚旁刷载所疼着典演县烈某傅它办礼灶轧词弥量使秸谋狼阴磐癣独教践契膨瘫卯桥刀惮腋逸萄期障际尊殃常剐舞烫牙撕刑慰藉钓骡雾窥芝苹汾柬滑踪精牌心鸭贤妄锤枉计皇措朽哉掸帧盾解兢咖幽蜘锻贾幅夷聂延闹捡霉归茧极汕鱼欧孽拢煽纠境坟幕响冯桃芹党厦冻臻悲压均蚕正冒婴其唬拣釜住术魏构侗蕾钉畏择外益比桐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专科 3 年)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具有必备暖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暖通空调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获得现场工程师工作能力和基本素质初步训练,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设计、安装施工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专业特点与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工业和民用建筑行业从事:1、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安装施工与运行管理;2、工业及城市集中供热(供冷)系统的安装施工与运行管理;3、暖通空调设备的营销工作;4、从事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工作;暖通设备设计及开发工作;5、从事民用安装工程招标、监理及造价工作;本专业学生通过三年的理论课程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应能达1、具有识图、制图、计算机应用的能力;2、具有审查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
组织本专业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管理能力;3、具有编制安装工程概、预、决算能力;4、具有保证暖通空调系统正常、安全、经济运行的管理能力;5、具有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6、初步掌握制冷工、通风工、管道工的基本操作技能7、具有能胜任暖通空调专业工作岗位,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8、具有一定的书面、口头表达和业务洽谈能力;具有合作共事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9、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三、学制、毕业学分及要求1、招收对象:高中毕业生2、修业期限:以三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修业期限为2—5 年3、学时和学分教学总学分(学时): 169 学分 /1780 学时,其中:必修课学分(学时): 103 学分 /1618 学时限选课(学时):10 学分 /126 学时任选课(学时):10 学分课外培养(学时):11 学分/ 108 学时集中实践教学学分统计:35 学分注:教学总学时不包括任选课和课外培养学时,但教学总学分包括所有。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教案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教案第一章: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
2. 掌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主要设备和材料。
3. 了解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施工流程。
教学内容:1.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定义、分类和组成。
2. 主要设备和材料的使用范围和特点。
3. 设计原则和施工流程的介绍。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
2. 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介绍主要设备和材料。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设计原则和施工流程。
教学评估:1. 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发放材料手册,让学生识别主要设备和材料。
3. 让学生参与案例分析,评估其对设计原则和施工流程的理解。
第二章: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设计原则教学目标:1. 掌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设计原则。
2. 了解设计原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1. 设计原则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主要设计原则的介绍。
3. 设计原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设计原则的定义和重要性。
2.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主要设计原则的应用。
教学评估:1. 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设计原则的理解。
2. 发放案例资料,让学生分析设计原则的应用。
第三章: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流程教学目标:1. 掌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流程。
2. 了解施工流程中各阶段的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施工流程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主要施工流程的介绍。
3. 施工流程中各阶段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施工流程的定义和重要性。
2.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主要施工流程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讨论施工流程中各阶段的注意事项。
1. 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施工流程的理解。
2. 发放案例资料,让学生分析施工流程的应用。
3. 组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施工流程中各阶段注意事项的理解。
供热通风与空调施工技术教学大纲.

《供热通风与空调施工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方向的一门主要专业技术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知识,能根据工程性质、要求和在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确定施工技术和安全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实际操作技能,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所涉及的各种室内外管道系统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知识为主要重点。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熟悉常用各种管道的管材、管件及性能,能正确选择管材及管件,了解施工机具的操作规程和使用方法。
2.掌握管道加工连接的施工方法、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并能确定施工材料消耗。
3.掌握室内采暖系统、给水系统、空调系统、室外供热管道及其主要设备、附件的安装程序、方法、技术要求、系统试压、冲洗和质量验收标准,能测绘加工安装草图。
4.掌握阀门、水泵、风机、箱类罐类的安装程序、方法、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领会室外管道的试压、清洗与调试的程序、方法和验收标准。
5.掌握通风及空调管道及部件的尺寸确定、放样划线和通风空调设备的安装方法、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能测绘通风管道的加工安装草图。
6.掌握管道、设备及附件的防腐与绝热的施工程序、方法、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7.了解起重搬运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内容1.绪论部分了解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课的性质、内容与要求,明确学习本专业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本课程的任务;了解本专业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和发展方向。
2.常用金属管材及其加工连接①掌握管子的切断、套丝、弯曲和钢制管件加工的方法与技术要求,能确定加工过程中消耗材料的品种和数量。
②掌握管子的切断、套丝、弯曲和钢制管件加工的方法与技术要求,能确定加工过程中消耗材料的品种和数量。
③掌握管道焊接的要求,熟悉焊缝形式、焊接机具和焊接材料的型号、规格及不同等级道焊缝检验要求。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教案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教案玉林一职庞冠华目录单元一管子的加工、连接与机具3(共18学时,1-18学时)13单元二管道阀门与支架安装13(共8学时,19-26学时)13单元三室内给水排水系统的安装21(共14学时,27-40学时)21单元四室内采暖系统的安装29(共10学时,41-50学时)29单元五室内燃气系统的安装36(共4学时,51-54学时)36单元六室外管道安装39(共8学时,55-62学时)39单元七起重吊装搬运基本知识43(共6学时,63-70学时)43单元八锅炉及附属设备的安装48(共16学时,71-86学时)48单元九通风与空调系统59(共14学时,87-100学时)59单元十防腐与绝热施工64(共4学时,101-104学时)64单元十一施工安全与防火技术68(共2学时,107-108学时)68课程目标:熟悉管子切断的方法及机具安全操作规程掌握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管子选取不同的管子切断方法课程重点:锯断、刀割、气割、砂轮切割机切割的操作方法课程难点:砂轮切割机切割的操作方法、气割的操作方法授课过程:○、复习上节课重点内容一、概述本次课将要学习的内容1.锯断,常用的一种切断方法,可用于切断钢管、有色金属管、塑料管等。
2.刀割,就是用管子割刀进行切断管子的操作。
使用割刀比锯条切断管子劳动强度小、切割速度快、断面也比较平直,但切口产生缩口变形,需用刮刀进行刮口。
3.气割是利用氧气-乙炔焰,先将金属加热至红热状态,然后开启割炬高压氧阀,用高压氧气吹射切割处,使其剧烈燃烧成液体氧化铁,随高压氧气流被吹掉而使金属断开。
主要适用于切割碳素钢钢管、板材和型材等。
4.砂轮切割机切割,是利用砂轮片对所需要切割材料的摩擦使其磨断的切割方法,也称磨割。
5.切断坡口机,具备切断和坡口两种功能。
适用于施工工地管道切断坡口,主要用来切断大口径DN75~600的管材。
6.其它切割方法:凿切、等离子切割等二、看实物(视频)1.管子切断-锯割.wmv2.管子切断-刀割.wmv3.管子切断-气割.wmv4.管子切断-錾割.wmv三、教师动手操作,同时进行理论相关知识点讲授1.手工切断是用手锯切断管材。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教学

供热通风与空调⼯程技术教学2019-10-02⼀、专业英语教学问题剖析(⼀)教学⽅法与模式陈旧,实际应⽤能⼒教学不够重视在教学⽅法和模式上,教学很⼤程度还是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法,⼤多数教师⾸先解释新单词及词组的含义,然后逐字逐句地翻译原⽂,学⽣被动的接受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职院校学⽣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投⼊时间少,兴趣不浓,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必会造成学⽣在课堂上抬头率低,课堂⽓氛沉闷,教学效果差。
然⽽⾼等职业教育是要培养具有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能服务于⽣产、管理等第⼀线需要的⾼素质应⽤型专门⼈才,因此⾼职院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也应该要侧重于⾼素质应⽤型专门⼈才。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机械的传授知识,课堂上教师要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实际化,把专业英语的学习融⼊到⽣活中、融⼊到⼯作岗位中,充分调动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既能提⾼专业英语教学质量,⼜能提⾼学⽣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
(⼆)教材内容陈旧、实⽤性不强,滞后科技发展、违背⾼职教育培养⽬标教材在教学诸环节中处于重要地位。
由于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周期较长,⽬前⾼职院校供热通风与空调⼯程技术专业英语教材的内容来源⼀般⾄少是五年以前的科技⽂献,相对于⽇新⽉异的科技发展⽽⾔较为落伍,缺乏对本领域最新研究动态的追踪,学⽣通过学习不能了解到本⾏业最新动态。
如果能够及时选取专业最新科技⽂献资料作为教学内容的⼀部分,则能很好的弥补这⼀缺点,另外,⾼职院校供热通风与空调⼯程技术专业英语教材与本科专业英语教材⼤同⼩异,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强,实际应⽤性不强,没有紧密联系⽣产、管理等第⼀线⼯作岗位实际要求,脱离了⾼等职业教育⾼素质技能型专门⼈才的培养⽬标。
(三)专业英语教师队伍不稳定,综合素质有待提⾼,⾼⽔平的专业英语教师是⾼质量教学效果的保证优秀的专业英语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要具备⾼⽔平的英语教学技能。
⽬前供热通风与空调⼯程技术专业英语教师⼤多是由暖通教研室的专业⽼师担任,由于既精通专业知识⼜精通英语的教师⽐较少,专业英语教师选择随意性较⼤,师资队伍很不稳定,同时专业教师没有受到系统的英语教学训练,英语教学实践能⼒不强,教学经验不⾜,上课过多关注专业知识,⽽忽略了语⾔能⼒培养⽅⾯,往往会制约了专业英语的教学。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学学习计划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学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与背景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服务于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的专业人才。
本学习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实现以下学习目标:1.深入了解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2.熟悉工程实施的过程和要求,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掌握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等全过程技能;4.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参与工程项目;5.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规意识。
二、学习计划第一阶段:基础理论学习(1-2学期)1.学习课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热传导学、热辐射学等;2.阅读教材和学术论文,理解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3.进行实验操作,探索热传导和热辐射等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4.参加课堂讨论和小组研讨,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
第二阶段: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3-4学期)1.学习课程:供热系统工程学、供燃气系统工程学、通风与空调系统工程学等;2.学习相关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熟悉系统设计与模拟;3.参加实践课程和实习,了解工程实施的全过程;4.阅读专业书籍和工程实施案例,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第三阶段:设计与实践能力培养(5-6学期)1.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学习并熟练运用工程设计与规划;2.学习与工程相关的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知识;3.理解和掌握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4.参与工程维护和运行,提升实践能力与经验。
三、学习方法1.重视理论学习,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自主学习并阅读相关学术文献;2.积极参与实践课程和实习机会,提前熟悉工程实施过程;3.建立学习小组,互相讨论与交流,共同解决问题;4.参加学术会议和行业讲座,拓宽视野,了解最新研究成果;5.定期进行学习总结和笔记整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评估与反馈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将采取多种评估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考试、作业、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等。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一、专业背景及培养目标培养目标:1.掌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进行热力学计算、制冷循环计算、空气流动计算等能力。
2.掌握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图纸的编制与修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
3.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工程技术研究和创新。
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能够适应国家经济及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行业的发展需要。
二、课程设置及考核1.基础理论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热力学、流体力学、热工学、空气调节原理、制冷技术基础等。
2.专业课程:供热工程原理与设备、供暖系统设计、冷水机组与冷热源设备、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建筑暖通空调智能控制等。
3.实践课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实习、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实践、科技项目研究与创新实践等。
4.综合课程: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环境与节能等。
考核方式:1.理论考核: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小组讨论等。
2.实践考核:实验报告、设计方案、工程实习评分、实习报告等。
3.综合考核: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学术报告等。
三、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1.实践教学:注重对实际工程项目的实习和参观,使学生能够熟悉并了解实际工程的操作和管理流程。
2.科研训练:为学生提供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指导学生进行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四、教学团队及师资储备1.教学团队: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进行教学和指导。
2.师资储备: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际工程项目,并提供充分的培训和进修机会,保持师资队伍的学术更新和专业技术的提高。
五、实施效果评估1.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其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对专业背景和能力的评价。
2.学生满意度: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培养计划的认可和改进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教学计划说明(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迅速适应社会(企业)当前需求、社会(企业)发展需求,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能从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管理、物业设施管理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职业素养
(1)心理素质:有良好的自信心、进取心、自我约束性和自我调控能力。
(2)道德素质: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爱心,诚实守信,具有社会观念、国家观念、法制观念、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
(3)工程素质:了解企业文化、行业发展战略,具有工程质量观念、企业效益观念。
(4)学习素质:具有学习思想、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
(5)身体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
2、职业能力
(1)知识结构
1)具有必备的政治、哲学、法律、道德、美学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
2)具有专业必须的高等数学、计算机、工程制图、热工基础、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电工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3)具有锅炉房设备、供热工程、制冷技术、通风与空调、建筑设备工程概预算、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等专业知识。
4)了解国内外供热通风与空调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2)职业能力
1)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2)具有使用常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文档处理及专业应用软件的能力。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数学、力学、热工学和流体力学等计算及分析有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正确选择常用泵、风机和换热器。
4)具有识读和绘制专业工程施工图的能力,也能识读一般房屋建筑图和一般电气照明施工图。
5)具有编制工程预算、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6)具有多层建筑给排水、采暖及其供热管网、一般通风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7)具有专业工程调试运行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个主要工种的初级工基本操作技能。
9)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检索信息的能力
10)具有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能力。
11)具有语言表达和合作的基本能力。
(三)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暖通空调工作,职业岗位定向为值班员、维护员、管理员、预算员、绘图员、设计和施工技术员、监理员等,相关职业岗位为建筑电气和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员、维护员、管理员,水处理技术员、管理员等。
(四)专业主干课程:
热工基础、流体力学泵与风机、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工程力学、锅炉房设备、供热工程、制冷技术、工业通风与空气调节等。
(五)主要实践环节:
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职业资格培训、换热器等课程设计
(六)学制:三年
(七)学时安排:
本专业教学总学时为269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计划总学时1762学时,单独设置的实践环节总学时930学时。
理论教学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总学时1474学时,选修课总学时288学时。
(八)修业学分:
146学分。
其中必修课92学分,选修课18学分,实践环节36(其中含2学分公益劳动)学分。
(九)人才培养分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