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寓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生寓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生寓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生寓言》教案人生寓言》包括了《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两个寓言,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教学目标①理解寓言的含义,人生寓言教案设计。

②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③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①理解寓言含义。

②学习精美的表达。

课前准备①查字典、词典,扫除字词障碍。

②预习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白兔和月亮》:①介绍寓言。

②解读寓意。

③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一、导入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

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

”其实,有失也必有得。

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

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 1 出示课题。

2 介绍寓言。

3 朗读。

4 疏通文意。

5 感受语言。

)二、研读课文1、整体感知①感知内容a.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设计目的:掌握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设计目的: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

第一问,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答。

c .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设计目的: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设计目的:理解寓意。

(以上问题难度不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可以自己完成。

)②感知语言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除让学生分析上述词语的妙用之外,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有关的词句再作分析,并让学生试着仿写,教案《人生寓言教案设计》。

)2、问题研究①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

人教版初一上册《人生寓言》语文教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人生寓言》语文教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人生寓言》语文教案《人生寓言》课文原文(1)《落难的王子》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

每当左右向他禀报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到:“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

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

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谁知他正色道——“先生,请别说这话。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承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至于死,那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

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2)《白兔和月亮》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

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

每天夜晚,她来到林中草地,一边无忧无虑地嬉戏,一边心旷神怡地赏月。

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一个慷慨的决定:“万物均有所归属。

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因为你的赏月之才举世无双。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

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乌去蔽月,她便紧张不安,唯恐宝藏丢失。

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在他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灭,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七年级上册《人生寓言》教学设计【教材内容的分析】《人生寓言》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人生寓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人生寓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人生寓言》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学习目标:1. 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2. 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3. 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学习重点理解寓言的含义;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课前准备1. 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2. 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第一课时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简介寓言: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整体感知: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3. 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4. 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体味感知: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探讨研究: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拓展延伸:1. 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2. 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3.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4. 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巩固练习第二课时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整体感知: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安排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读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思考品味: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liu_问题探究:1. 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 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3. 〝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4. 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5. 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拓展延伸:与>进行比较阅读.1. 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2. 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3. 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体验反思:1. 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2. 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3. 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坚强的意志?教师小结: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巩固训练:1) 完成〝研讨与练习〞2) 作文训练:>.>课后记: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两项创新性学习:一由同学们自编自演课本剧,加深学生们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二组织学生进行小范围内的辩论赛,辩题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学生们快速反应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草原初一语文课文语文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历史>教案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首先对每新年礼物思想品德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干点家务活思想品德教案模板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人生寓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人生寓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人生寓言》教案《人生寓言》教案一、教材分析1. 把握核心课程思想本单元的核心课程思想是“寓言故事是一种把人生道理道尽的文学形式”。

本单元内容丰富,篇幅较多,内容涉及的道理也比较深刻,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次阅读鉴赏的锻炼,也是对人生道理的一次启迪,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2. 学情分析本单元属于以阅读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寓言故事来讲述人生道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本单元的教材内容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但面对初中生来说,抽象、晦涩的内容并不容易被理解,所以教学中要讲求耐心和讲解具体实际的案例。

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方式;②能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③能够理解和领悟寓言故事所表达的哲理思想;(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会关注他人、同情他人,培养友爱精神;②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让生活更有意义。

二、教学方法1. 听读互动法:在讲解一些思想性更强的寓言故事时,可以采用听读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引导他们深度思考故事背后的哲理。

2. 图文互动法:将故事中用于烘托情节、形象入微的图画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情景感知能力的提升。

3. 角色扮演法:在讲述一些带有较强情节性的寓言故事时,可以让一些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模拟演绎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此类故事的意义和思想。

4. 分析讲解法:在阅读一些较为抽象、深奥的寓言故事时,可以采用分析讲解的方式,将其寓意、哲理进行细致的分析阐述,以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寓言故事(1)什么是寓言故事?让学生回忆寓言故事的内容和特点,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来分析什么是寓言故事。

(2)寓言故事的特点通过学生的讲述来获取大家对寓言故事的理解,老师在侧重点上进行补充和讲解,让学生明确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方式。

《人生寓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人生寓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人生寓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生寓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篇一」[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阅读构思精巧、富有文采的寓言,切不可敷衍了事。

随便读一读、说一说寓意还远不够,要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本身,矫正过去不恰当的阅读方法。

本设计的做法是创造性复述。

教学步骤:一、自读课文,请两闰同学分别复述寓言第一、二则。

二、众口评说两位同学的复述,明确复述的基本要求: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第一则必须抓住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独具慧心”“行家”“慧心未泯”“举世无双”等词语勾画出了白兔的形象;“无忧无虑”“心旷神怡”“各具风韵”“闲适”“牢牢盯着”“紧张不安”“心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等词语用对比手法,描写了白兔得到月亮前后赏月时的不同心态;“慷慨”一词两次出现,形成了文章两处转折;第一次“慷慨”打破了白兔的宁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第二次“慷慨”给人留下了一个启迪,造成白兔患得患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隐藏在这个“慷慨”里。

第二则必须领悟到作者构思的奇妙:作者把极端脆弱之人拟定为王子,又极写他脆弱,所遭厄运突如其来不说,又极写其凶险,作者还借王子之口传达出寓意,借“我”与王子类似的经历告诉人们故事的普遍性,对人很有启发。

三、以《白兔和月亮》为例,尝试创造性复述。

1、讨论,探究: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复述得引人入胜呢?明确:根据文中的描述想象白兔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用形象通俗的口语来讲述,可以使故事更具体,更有吸引力;依照文章详写第一个转折的方法处理第二个转折,可以增强情节的曲折性;依照许多寓言的形式给课文补充一个概括寓言蕴含的哲理的结尾,可以方便听众理解。

归纳:惯用的方法是变略为祥,变平直为曲折,变单纯为丰富,变书面语为口语,变“死”的语言为“活”的表演,当然所有的形式都要注意表达的技巧。

2、迁移,实践:创造思维和语言表达技巧练习:寓言结尾说“白兔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终于”一词可见她内心思虑之久,悟理之彻,你能把她说服诸神之王撤销决定的情形绘声绘色地表演出来吗?四、创造性复述《落难的王子》提示:可拓展思维的点:多愁善感的性格、突遭厄运时的心理及行动、在磨难中表现出的非凡的勇气、大彻大悟后的豁达等。

《人生寓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人生寓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人生寓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使用字词,有表情朗读;培养大胆创新的表演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表演中理解文章,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合作参与学习;在合作中探索并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并领悟如何正确面对财富和厄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设计:1. 由作者介绍导入(推荐《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2.引出寓言,简略介绍寓言的定义。

——寓言通常是一种有寓意的小故事。

清人宣颖称之“寄寓之言”,王先谦解作“言在此而意在彼”,都揭示了寓言的特点。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它的使命在于揭示真理,总结教训,讽刺丑恶;特别需要揭露人们接触到却未曾意识到的荒谬。

寓言虽是小道,作者却也须有干预现实的胆略和洞烛人生的识见。

许多大家都是写寓言的高手。

如伊索、克雷洛夫、达芬奇、列夫•托尔斯泰、马克•吐温等。

3.学生自读《白兔和月亮》,提示学生注意作者运用文字的功力:——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独具慧心”“行家”“慧心未泯”“举世无双”“无忧无虑”“各具风韵”“闲适”“牢牢盯着”“紧张不安”“心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等,——文中的各种微妙关系:两个“慷慨”,两个“慧心”,两次出现的意思有什么细微差别?两种心境——同是赏月,白兔得到月亮前后心境为什么完全不同?两处转折——文中有两处转折,各起什么作用?两种关系——主人与奴隶是否是绝对的?两个人物——白兔和诸神之王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两种生活态度——白兔对待非分之财的态度和人类有什么不同?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4.学生自读,深入体会本文的寓意,说说领悟到的道理:——参考:有时拥有是一种痛苦,放弃反而带来乐趣;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等类似的看法……(可多角度去读一则寓言)5.朗读表演《白兔和月亮》,提示朗读者必须注意的表情:——这只独具审美的慧心的白兔来到林中草地无忧无虑地嬉戏,心旷神怡地赏月时的表情应该是怎样的?白兔在得到诸神之王的慷慨决定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当她看着属于自己的月亮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目光与表情?等等6. 以同样的步骤学习《落难的王子》,提倡同学间的合作。

《人生寓言》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精选4篇)

《人生寓言》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精选4篇)

《人生寓言》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精选4篇)语文《人生寓言》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新的字词、成语。

2、准确把握寓言的含义。

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教学重点1、掌握字词的解释。

2、理解并掌握寓言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1、正确运用新的字词、成语(通过例句、造句的形式)2、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对于财富、灾难有个正确而且全面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白兔与月亮》(一)导入1、播放一段《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的视频(1:45分钟)2、请同学们谈谈以前听过些什么寓言故事?(2分钟)3、请同学们谈谈“寓言”是什么?(3分钟)参考: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以故事的形式,采取虚构的情节和另有寄托的手法,表达含有深奥哲理的故事。

一般是指是含有讽喻和教育意义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角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

“寓言四要素”:一是故事性,二是虚构性,三是寄托性,四是哲理性。

(二)认识作者作品(1分钟)(图)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作品选自《周国平文集》。

(三)认识生字词、解释(课本P39读一读写一写)(5分钟)huì()心xī()戏风yùn()kāng()kǎi()bǐng()告(叫同学上去黑板上写,指出容易出错的地方)成语解释:(只需回答2个,其余作为作业让学生回去好好查找成语的意思。

)无忧无虑、心旷神怡、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心痛如割、多愁善感、突如其来、异国他乡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一次次出现。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四)内容讲述:整体感知(通过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依次回答,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并且掌握学生对于故事的了解,增加学生的记忆。

)(15分钟)提问1:《白兔与月亮》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参考:白兔因为懂得赏月而被诸神之王赐予它月亮,但白兔拥有了月亮之后却失去了赏月的慧心,于是白兔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赏赐。

2023最新-《人生寓言》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最新5篇】

2023最新-《人生寓言》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最新5篇】

《人生寓言》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最新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分享的5篇《《人生寓言》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的好友哦。

寓言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1、理解寓言含义。

2、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含义。

教学方法:导读法教具准备:小黑板、录音机计划课时:2备课时间:9月15上课时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白兔和月亮》1、介绍寓言。

】2、解读寓意。

3、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解读寓意。

2、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解读寓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

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

”其实,有失也必有得。

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

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二、介绍寓言三、朗读四、整体感知1、感知内容。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掌握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

第一问,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答。

)(3)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4)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五、感知语言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

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寓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使用字词,有表情朗读;培养大胆创新的表演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表演中理解文章,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其主动性
合作参与学习;在合作中探索并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并领悟如何正确面对财富和厄运,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设计:
1. 由作者介绍导入(推荐《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
2.引出寓言,简略介绍寓言的定义。

——寓言通常是一种有寓意的小故事。

清人宣颖称之“寄寓之言”,王先谦解作“言在此而意在彼”,都揭示了寓言的特点。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它的使命在于揭示真理,总结教训,讽刺丑恶;特别需要揭露人们接触到却未曾意识到的荒谬。

寓言虽是小道,作者却也须有干预现实的胆略和洞烛人生的识见。

许多大家都是写寓言的高手。

如伊索、克雷洛夫、达芬奇、列夫•托尔斯泰、马克•吐温等。

3.学生自读《白兔和月亮》,提示学生注意作者运用文字的功力:
——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独具慧心”“行家”“慧心未泯”“举世无双”“无忧无虑”“各具风韵”“闲适”“牢牢盯着”“紧张不安”“心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等,
——文中的各种微妙关系:
两个“慷慨”,两个“慧心”,两次出现的意思有什么细微差别?
两种心境——同是赏月,白兔得到月亮前后心境为什么完全不同?
两处转折——文中有两处转折,各起什么作用?
两种关系——主人与奴隶是否是绝对的?
两个人物——白兔和诸神之王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两种生活态度——白兔对待非分之财的态度和人类有什么不同?
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4.学生自读,深入体会本文的寓意,说说领悟到的道理:
——参考:有时拥有是一种痛苦,放弃反而带来乐趣;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等类似的看法……(可多角度去读一则寓言)
5.朗读表演《白兔和月亮》,提示朗读者必须注意的表情:
——这只独具审美的慧心的白兔来到林中草地无忧无虑地嬉戏,心旷神怡地赏月时的表情应该是怎样的?白兔在得到诸神之王的慷慨决定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当她看着属于自己的月亮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目光与表情?等等
6. 以同样的步骤学习《落难的王子》,提倡同学间的合作。

——文章中只写了一个场景来表现王子的多愁善感,你是否能设计出吻合其性格的其他场景?当时的王子的表情和动作、眼神应该如何表现?厄运落到他的头上的时候,王子又会是什么样的表现,你将从哪些方面去注意?等等。

——领悟到作者构思的奇妙:作者把极端脆弱之人拟定为王子,又极写他的脆弱,所遭厄运突如其来不说,又极写其凶险,作者还借王子之口传达出寓意,借“我”与王子类似的经历告诉人们故事的普遍性,对人很有启发。

——疑难问题:为什么主人公定为王子?为什么极写他的脆弱?为什么把厄运编造得如此凶险?为什么写“我”亲眼见过王子,还跟他交谈过?为什么最后写“我”也遭了厄运?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等。

——蕴含的道理: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7. 请学生自告奋勇地有表情地朗读两则寓言。

8. 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周国平著的其他寓言,并体会寓言的寓意。

(2)课外阅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版)
(二)相关链接:
周国平的《人生寓言》
【教学反思】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也是当前贯彻语文课程标准,落实最新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思维上,涉及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和多角度思维,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独特体验与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